每当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抢了我的玩具;老师,他打我这里了;……”,回头想想,孩子们确实长大了不少,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但还是有不少不会独立解决问题、勇敢面对问题的小朋友。
对于这一现象,我也有一些见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造成这一现象,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
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的现象。
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关系,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照顾。
老人由于受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在育儿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易溺爱、放纵、“言听计从”,特别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伤了,难交待,怕孩子的父母会怪责,所以更限制和溺爱幼儿,使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性格比较内向、胆小。
这对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不妨试试做一个“懒”老师。
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并不是当幼儿一要求马上就给予。
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
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是太严重的事,老师都不要插手,让幼儿自己解决。
无论解决后是怎样,事后教师都要给予孩子教育和指导。
如:幼儿一起玩时许多时候都会发生纠纷,“老师,她抢了我的玩具。
”这时如果老师马上帮孩子出头就会让她产生依赖。
很多时候我会这样说:“那你们两个商量一下该怎样玩这个玩具吧。
”把问题扔还给幼儿。
如果他们解决不了那两个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
到收完玩具后再把他们叫到跟前了解事情的经过再教育一下。
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帮他解决,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老师的提示策略指导可以多一些,问题还是应当留给幼儿。
通过教师的“懒”、鼓励和教育,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都会渐渐长进,告状也会少,还可以从中学会包容。
个别幼儿没轮到或没抢到,还会不开心,还会变着法的想办法让你就范。就拿李建鑫来说吧,中午就餐前,我们忙着分饭菜,就组织全体幼儿看动画片或倾听故事录音,这时的鑫鑫就是一个超级捣蛋鬼,欺负同伴,挡在电视机前,阻碍同伴的视线,十分的惹人讨厌,也因此此起彼伏的汇报声绵延不绝,因此我把他叫到我身边,心想既然你不喜欢看电视那就帮我干活好了,让你没时间捣蛋。于是有时我让他擦桌、有时分碗、分调羹、分毛巾。嘿,别说他还干得很起劲,非常的高兴,而其余的孩子也能称心如意的看他们爱看的“猫和老鼠”了。见到效果这么好,我就常常这么做了。渐渐告状声减少了。他呢也十分乐意听候我的差遣和积极地干好我指派给他的活。
班内出了这么一个男孩子不稀奇,还有第二个女孩子“晞晞”晞晞吃好饭后总是不安分,总搞出很多事情,记得有一次我实在忙不过来,就让她帮我洗毛巾,哪知从这一次后,她就干上了瘾,每回午餐我收拾时,她就候在洗手池边把袖口拉得老高,脸盆一只,摆开了洗毛巾的架势,我也就投其所好让她洗吧,她还喜欢泡沫多多,每回洗毛巾脸上都露出着美滋滋的笑容。怪孩子两个不稀奇,还有一大群呢!都喜欢帮我干活,都抢着干。在他们的心中,能做老师做的事,那是多么的了不起,能和老师一起干活,那是多么地愉快。看到孩子们乐意为集体服务,那我就投其所好,满足他们动手的欲望,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让自己做一个“懒”老师吧,享福喽!于是最近的主题墙的创设上都留有孩子们动手的痕迹,让孩子做自己环境的主人,动手打扮我们中三班这个大家,有时我还能享受这些小小按摩师的多方位按摩呢,你们看,做个“懒”老师不错吧?
做一个“懒”老师
每当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抢了我的玩具;老师,他打我这里了;,回头想想,孩子们确实长大了不少,能力水平也有所提高,但还是有不少不会独立解决问题、勇敢面对问题的小朋友。
对于这一现象,我也有一些见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造成这一现象,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关系,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由于受旧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在育儿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易溺爱、放纵、言听计从,特别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伤了,难交待,怕孩子的父母会怪责,所以更限制和溺爱幼儿,使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性格比较内向、胆小。这对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不妨试试做一个懒老师。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并不是当幼儿一要求马上就给予。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是太严重的事,老师都不要插手,让幼儿自己解决。无论解决后是怎样,事后教师都要给予孩子教育和指导。如:幼儿一起玩时许多时候都会发生纠纷,老师,她抢了我的玩具。这时如果老师马上帮孩子出头就会让她产生依赖。很多时候我会这样说:那你们两个商量一下该怎样玩这个玩具吧。把问题扔还给幼儿。如果他们解决不了那两个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到收完玩具后再把他们叫到跟前了解事情的经过再教育一下。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帮他解决,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老师的提示策略指导可以多一些,问题还是应当留给幼儿。
通过教师的懒、鼓励和教育,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都会渐渐长进,告状也会少,还可以从中学会包容。
首先我发现孩子们自发的谈论有关赛龙舟的经验,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其中活跃的情绪是教师任何的预设活动也调动不起来的。通过这次的“赛龙舟”活动,我深切的感受到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生成的活动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可能是个别孩子不久前跟奶奶逛过庙会,看到庙会上有舞龙、舞狮、划龙船等民间活动,还有的孩子在电视中看到赛龙舟的缘故吧!而老师又提供了这样宽松、亲身经历活动的情景,既让幼儿以喜欢的方式宣泄他的情绪,又促进了他们自主的探索学习,使主题活动与课题活动相结合达到了最优效果。
孩子们每当遇到问题总是喜欢向老师告状“老师,他抢了我的玩具;老师,他打我这里了;……”,回头想想,孩子们上了大班后,能力水平有很大提高,但还是有不少不会独立解决问题、勇敢面对问题的小朋友。对于这一现象,我也有一些见解和大家分享一下。造成这一现象,与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现在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不少家庭都存在着几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的现象。在许多家庭中,由于孩子父母的工作较忙,孩子往往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在育儿方面都会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易溺爱、放纵、“言听计从”,特别是老人家生怕孩子碰伤了,难交待,怕孩子的父母会怪责,所以更限制和溺爱幼儿,使幼儿的依赖性比较强。这对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在幼儿园老师不妨试试做一个“懒”老师。这里的“懒”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懒”,应该是对教师目标的把握、时机的选择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的要求。教师应该给予幼儿帮助,但并不是当幼儿一要求马上就给予。当幼儿跑来告状时,教师应当首先判断幼儿是不是真正需要帮助,是不是真的遇到了难题,不要让孩子产生依赖。教师可以先引导幼儿“你试试自己解决!”“你和他商量一下该怎样办!”不是太严重的事,老师都不要插手,让幼儿自己解决。无论解决后是怎样,事后教师都要给予孩子教育和指导。如:幼儿一起玩时许多时候都会发生纠纷,“老师,她抢了我的玩具。”这时如果老师马上帮孩子出头就会让她产生依赖。很多时候我会这样说:“那你们两个商量一下该怎样玩这个玩具吧。”把问题扔还给幼儿。如果他们解决不了,那两人停下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然后再把他们叫到跟前了解事情的经过并进行教育。当你观察后发现,孩子确实是遇到了问题,也不必急着帮他解决,而应该指导他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老师的提示策略指导可以多一些,问题还是应当留给幼儿。通过教师的“懒”、鼓励和教育,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都会渐渐长进,告状也会少,还可以从中学会包容。
顾雨昕剪好后,成了两片分开的半边叶子。这是怎么回事呀?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已经获得了成功,她着急的寻求我的帮助:“孟老师,你帮我画一下吧!”我没有急于告诉她正确的方法,而是让她再仔细看看老师提供的画好的材料,再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画的。我看到顾雨昕认真地观察着旁边的小朋友怎么做。过了一会,于是她又拿起了一张纸,折好后准备画。刚下笔,李一凡看见了,急着说:“从这边,从这边,要不你一剪,就断了,我给你画。”顾雨昕紧抓住笔,说:“我自己画,我要自己画。”于是她又从另外一头开始画,画好后想了一会儿,一剪,果然没有断。她拿起了第三张纸,这回对折后,看了看纸的两边,然后才下笔,剪好后也没有断。
我一直注视着这一幕,我轻轻的蹲下来问:“刚才怎么会剪断呢?”她说:“得从折的中间开始画,不能从打开的地方画。”我说:“你真聪明,一会咱们把这个方法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听到了老师的表扬,她骄傲的笑了。看到顾雨昕快乐的样子,我感到欣慰,孩子是多么渴望成功啊!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获得了一些有意的知识,还发展了能力,体验了成功感,这种获得是幼儿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次这样的经历,一定会使孩子成为一个勤于思考和自信的人。
我很庆幸,自己做了一回懒老师,没有剥夺发展的机会。因为孩子只有自己亲身尝试实践获得的能力才会真实而牢固。对孩子我们要放开手脚,给他们充分的尝试机会和条件,对于我们教育者则要学着适时的等待。
相信孩子,理解孩子,等待孩子,是个不容易的过程。但这种相信,等待所带给孩子的,确实是终身可享有的财富。从小培养孩子有一种认真钻研的态度,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想这才是我们培养的目的。
:刚入园的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咬人、打人、抢东西、抢玩具的现象普遍存在,时有发生。这与家长的溺爱、家庭的教养方式有关,也与孩子想要的东西得不到又不会用语言去表达,于是就靠这些攻击性的行为去寻求解决,对于这些行为,需要我们老师特别的注意去帮助幼儿。
解决的方法:
1、鼓励表杨法:
鼓励表扬对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让刚入园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对她的爱,对他多进行肢体上的接触,抱抱他,与他玩“亲亲宝贝”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幼儿,一有积极行为就对其进行表扬,经常用“你真棒”“老师喜欢你”等积极的语言来激励孩子,让他们意识到老师喜欢我,消除他们对老师的陌生感,从而对老师产生依恋和信任。
2、引导教育法
面对幼儿抢玩具抢东西的现象,在玩具区相同的玩具我们准备了许多,以保证每个孩子都有玩具玩,教师也可以帮助协调和小朋友的关系,教给他一些和小朋友交往的方法和技能,比如学会用协商的口气跟对方说:“给我玩会儿好吗?”或咱俩换着玩,好吗?”同时,在和家长的交谈中告诉家长多带孩子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并给孩子以正面引导,以促进孩子的交往能力。
3、信任尊重,家园共育法
对于咬人打人的幼儿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后得知,大多是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和方式有关。知道原因所在,我们指导家长采用正确的教养方法,既要尊重孩子的人格,满足正当要求,又要抵制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耐心培养孩子的文明行为、良好品德与生活习惯,绝不无原则的迁就让步,不允许孩子用咬人打人作为满足需要的手段,同时要与家长达到一致:奖罚分明孩子在园(家)时,进步了表扬,错了批评,不怕孩子哭闹。用不“咬人打人”的方法解决问题时给予适当奖励。每天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师交流孩子在园(家)的情况。我们做到了家园一致,统一教育方法,要求与评价一样,教育效果明显好转。
喜欢《“懒老师”出“勤孩子”》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孩子因被批评扔凳子砸老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