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面对孩子的较真问题

12-27

每一个小孩都有无限的潜能,家园共育可以让孩子的潜能更好的激发出来!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家园共育工作中是否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正确面对孩子的较真问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到遇到这样的小朋友时不能使用强行的来解决问题,需要老师讲究一定的方法,才可以让孩子对于老师的这个决定不会有什么异议及反对的一面,这样也不会消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问题。

幼儿园里的老师怎样看待孩子的较真问题呢,遇到有较真的小朋友老师们又会用怎样的方式呢,只有老师用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孩子的问题,才可以尽量减少孩子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小例子,来看下吧!

明明是一家幼儿园的宝宝,已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天,明明在他的课桌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蓝色塑料物品,他很好奇也很喜欢,就一直拿在手里玩。这时,一个叫阿植的小朋友跑到明明面前,一边抢一边喊:“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明明坚决不松手,也不停地喊:“这是我捡到的。”阿植抢不过明明,就大哭起来。

幼儿入园老师先分别安慰了两个宝宝,然后问阿植:“你的这个瓶盖是哪里得来的?”阿植说:“这是我家里饮水机上的,爸爸给我的。”老师又问明明:“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明明说:“不知道,我是在课桌底下捡到的。”老师知道这确实是饮水桶上的瓶盖,阿植说的应该是真的,就对明明说:“这个瓶盖确实是阿植的,但是阿植没有保管好,弄丢了,被明明捡到了,那现在请明明把瓶盖还给阿植好不好?”明明坚决不同意,还反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是阿植的东西,这是我捡到的。”老师想,如果强硬地解决这个问题,明明不会服气,还会伤害到孩子。就又转头对阿植说:“阿植,你可不可以把这个瓶盖先借给老师,老师照这个再找一个相同的瓶盖给明明,好不好?”阿植同意了。于是,老师领着明明来到幼儿园放饮水桶的地方,让明明自己看捡来的蓝色塑料是不是饮水桶的瓶盖,当明明眼见为实后,他才真心认可了老师的判断。老师帮明明找到了几个蓝色瓶盖,明明不仅主动把瓶盖还给了阿植,还又多给了。

明明不是固执,也不是贪心。孩子的认知是从真实的具体事物开始的,正常的孩子更愿意顺从真理,不会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权威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了解事物发生的真实过程是每一个做父母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孩子发展的必须、服从的开始。大人的话即使是正确的,也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健全的人格是不容强迫和践踏的。如果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权威中长大,将来他也会形成强加别人意志的习惯,同时也容易屈从别人的权威。让我们共同来帮助孩子成长为精神强大、信仰真理的人!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挫折是难免的。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关系着孩子日后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家长,能让孩子从挫折中找回自信,无比重要。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告诉孩子一次失败不会影响他一辈子

这听起来好象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通常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当他们失败时,例如,输了一场重要的体育比赛,或者一次考试成绩不良,或者是与最好的朋友闹翻了脸等等,家长当然知道这些小事不是世界末日,但孩子们却会认为他们的痛苦会永远持续下去,一次失败将会导致所有的事情都失败。

如果一个孩子相信失败是痛苦是永久的,或者他认为无论他再怎么做也无济于事的话,就会减弱他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勇气。这时,你可以说:“你今天输了,但你明天还可以在努力去赢。”“你给好朋友打个电话,向他道歉,你们就可能重归于好。”有时你还需要告诉孩子某个观点并不一定反映了事实。“那仅仅是某某人的看法,而我并不那么看。”这样你就给了孩子希望和坚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凯丝8岁时,她最喜欢的科目是美术。但凯丝的一位美术老师经常表扬另一位同学,而对其他的学生几乎视而不见。这大大地挫伤了凯丝的积极性,她几乎决定放弃美术了。后来她妈妈向她解释:“永远不要因为别人不给你表扬就不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得最好。”最终女儿明白了得不到表扬不会影响她的一生。现在凯丝12岁了,美术仍然是她最强的科目之一。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孩子承受挫折能力的研究发现,在孩子自我恢复的能力中,孩子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行动是医治无助感的最好的药方。举一个例子,一个为没能进入乐队而沮丧的孩子,能使他尽快地从失望中走出来的办法莫过于他找到了一条提高自己演奏技巧的方法。

年轻人培养出一种积极进取、事在人为的处世态度主要是通过“动手实践”的锻炼。因此,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鼓励你的孩子自己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保护自己的子女免受悲伤和压力的伤害。因此,当麻烦出现时,他们马上出面解决这些麻烦,而没有给孩子一个凭自己能力解决这些麻烦的机会,这就剥夺了孩子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解决方法的机会。

8岁的卡尔的家从北卡罗莱纳搬到了俄亥俄。刚到新家的卡尔表现得十分压抑,因为他失去了朋友。他妈妈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悲伤,但是你能想点什么办法让自己高兴一些呢?”卡尔想了一会儿,然后问妈妈他是否可以给远方的朋友打个长途电话。长途电话只花了5分钟,但卡尔的情绪立刻变好了。在随后的一年,他又搬家到纽约,这次在他感到孤独之前,他就给远方的朋友打电话。这就是卡尔从“实践”中所学到的。

3、懂得何时干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麻烦都会很容易地解决。在某些情况下,家长不得不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指导。就像麦姬那样。当她的大女儿莎芮11岁时,同伴已经开始对男孩子感兴趣了。但莎芮只关心她的学习成绩。她的同伴开始取笑她。她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并感到受到了伤害。麦姬鼓励女儿去寻找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做朋友。最终,莎芮找到了新朋友。

要想与孩子建立起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当你的孩子提问题时,你可以这样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这种设身处地又具体可行的方式,可以激发孩子跃跃欲试和期盼成功的心理。

4、设立合理的边界

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如果家长能制定出合理的规定,并对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定说明理由,而且长期一贯地按这些规定严格要求孩子。那么,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就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较好的处世能力和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反之,在那些家长对于家庭规定和权威,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放松的家庭中,其子女的上述能力均较差。

专家们认为:孩子需要成人的指导。但是,如果你给孩子的指导过多,并且控制孩子们,那么孩子就学不会在遇到麻烦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专家们认为,为孩子规定一定一些家务劳动,例如,打扫自己的房间、准备餐桌或者倒垃圾等等,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竞争性以及自我恢复的能力。

5、培养特长

成功的孩子总会赢得许多称赞。称赞有助于孩子的自我恢复。他们会这样想:“我虽然在数学测试中没有拿到A,但我是棒球队里最好的击球手。”“如果我能登台为来宾演奏小提琴,那么我肯定对被选为班长。”所有的孩子只要有机会展示他们的特长,他们都会这样想的。孩子的特长或爱好的培养过程,体育或学习成绩的取得过程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承诺观、价值观和理想观。

另一个鼓励孩子发展其特长的理由在于,让其明白成功是与艰苦的劳动相联系的,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不论孩子是学习打棒球还是拉小提琴,并最终掌握它们,都会使孩子有一种成就感。他们还会从中学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原来不懂的东西,只要坚持尝试和不断地练习,就有可能成功。

帮助孩子 正确面对“死亡”


对于亲人的去世,以及身边各种死亡事件的发生,面对死亡,孩子会有各种各样的反应,有些孩子会焦虑,有些会尿床,有些会吮手指,有些孩子会拿张椅子坐在门前,等待去世的亲人或者宠物回来……我们要知道孩子有哪些反应,才能够好好帮助他们。

1.情绪障碍

孩子对家庭的变故如同受惊的小鹿,不知所措,无可奈何,产生悲伤、生气等情绪,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亲人的死亡,会改变家庭的生活习惯,孩子会一时难以适应,变得愤怒和烦躁不安。第二,家长往往会因为悲痛、或着忙着处理死者的后事,就没有像以前一样那么关注孩子了。

2.行为倒退

行为倒退包括撕咬、尿床、吮手指等。有些失去亲人的孩子还会想方设法吸引别人的关注。其实,这些行为都是孩子紧张不安的表现,而孩子本人却往往“一无所知”。

3.对死者复生的期盼心理

因为孩子不理解死亡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他们对死者往往怀有一种“再回来”的希望。因为孩子知道爸爸妈妈早晨出门去上班、晚上必然要回来。因此,他们往往会以为已经去世了的爷爷、奶奶仅仅是去旅行了,不久就会回来。

另外,一些电视节目也助长了他们的这种认识,如,一些幼儿在观看电视时,发现其中的卡通人物或超人在被射杀后又重新活了过来。因此他们就更加困惑、更加盼望亲人的回来。

4.内疚心理

孩子会想一定要有人负责死亡这件事,而且自己往往就是那个应该负责的人。因此,他们会想是自己使到亲人去世的,因此他们会感到很内疚。因为孩子都想生活是有计划的,既然“睡觉时间”、“游戏时间”、“吃饭时间”等自己的一切事情都是事前计划好了的,那么死亡也必定是事前计划好了的;而孩子在日常生活常常会因为调皮而“惹祸”,因此他们也就自然地认为“死亡事件”也是自己惹的祸。

正确对待孩子的“怪问题”


“为什么”是孩子最早会问的问题之一。虽然数不清的为什么常常会让最有耐心的父母都头疼不已,但这却表示,孩子正在以主动的方式学习。

这些“怪问题”孩子有没有问过你呢?看看这里的答案能不能给你一点启发。

1、为什么下雨后蚂蚁会从地底下爬上来

因为蚂蚁住在它的地下宫殿中。尽管科学家们不能确定,但他们还是认为,雨下得很大的时候,蚂蚁的地下宫殿里会积很多水,蚂蚁怕被淹死,所以就会爬到地面上来。

2、为什么长颈鹿有那么长的脖子?

因为长颈鹿爱吃长在大树顶上的新鲜叶子,但这些树非常高,为了吃到这些叶子,长颈鹿就一定要有很长的脖子才行。有些长颈鹿的脖子有2米多长呢!

长颈鹿的脖子虽然很长,但是它们脖子里的骨头却和我们人类的一样多,只是它们的每块骨头都很长而已。

3、我们为什么要住在房子里?

我们只有住在房子里才能抵御坏天气,抵御夏天炎热的太阳和冬天寒冷的北风。世界各地有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房子,这主要取决于人们居住的气候环境。比如那些居住的河畔的人,常常用竹子或木头将房子支在半空中,以抵御洪水的侵袭。

4、为什么我得打扫自己的房间?

为了照顾这个家,爸爸妈妈有很多工作要做。你也可以帮助爸爸妈妈,那就是整理好自己的房间和自己的东西。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家干干净净、井井有条。

当然,对你来说,最大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这时,你可以参考儿童百科全书之类的书籍。尽管书里提供的有些答案对学龄前的孩子过于复杂,但只要你略作调整就可以让孩子理解了。

孩子的问题有特点

孩子的“为什么”除了和成人一样,是对知识信息的要求之外,还有着自己的特点:

●以“我”出发。对于孩子来说,问“为什么”的问题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比如孩子问“为什么那台机器声音这么大?”就完全可以理解成“你保证它不会弄伤我吗”。

●想得到某种承诺。有时候,孩子问“为什么”是为了让大人给他一种承诺,比如他问“为什么我要照相?”就是想让你告诉他“因为照片可以留作纪念,宝宝长大了也可以看到小时候的样子。”

●表示惊讶。很多时候,孩子向你提出问题,是为了表达他的惊讶之情。比如孩子问“为什么雨下得这么大?”更多的是他看了屋外的瓢泼大雨之后发出的感慨。

对待“怪问题”要有“好态度”

提问是孩子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方式。所以无论孩子的问题多古怪,都要请你认真对待。

●弄清孩子想知道什么。孩子常常没有能力提出一个完整确切的问题,并以此获得他想知道的信息,所以有时候你的答案并不能令孩子满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回答之前,你可以先反问孩子一个问题:“宝贝,你是怎么想的呢?”如果还是不知道孩子想问的到底是什么,你就可以问一个指向那个答案的问题,比如:“松鼠在窝里睡觉。你是不是想知道这个呢?”

●用孩子能理解的话回答。学龄前儿童并不需要知道每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你只需要用适合他年龄的词语回答他就行了。比如一个3岁的孩子问:“为什么东西会往下落?”一种很不错的回答就是:“地球在拉它们。地球这样做你是看不到的。这种现象还有个特殊的说法:引力。”

●承认自己不知道。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你不是一个“万事通”。当孩子提出你根本回答不了的问题时,你大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他:“对不起,这个妈妈也不知道。”孩子会理解的。但如果你告诉他你会想办法找到答案,并且的确这样做了,那就更好了。

●不要打断孩子的问题。无论一系列“为什么”让你有多么心烦,也请你千万不要对孩子说“你的问题太多了,烦死人了!”这只会向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息:问问题不好。

这时正确的做法是,设法把问题往后拖一拖。你可以对孩子说“妈妈正在做家务,你过会儿再问,好吗?”或者试着换个话题,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你可以问他:“我们一起玩‘过家家’好吗?

正确面对“依恋” 给孩子爱的基础


“我的宝宝跟妈妈最亲,特别粘我。”有的妈妈甜蜜的抱怨;

“我的宝宝根本不找妈妈,却追保姆。”有的妈妈不无烦恼;

“我离开时宝宝大哭,回来后宝宝却不找我。”有的妈妈满怀不解。

妈妈们对此不知所措。殊不知,这都源于宝宝对妈妈的“ 依恋”。正确面对“依恋”,妈妈才能给宝宝安全的爱。故事:宝嘟儿和宝嘟儿妈的“恋情”

随着宝嘟儿一天天长大,宝嘟儿妈准备上班了。可是烦恼的事情也就接踵而来。宝嘟儿成了妈妈的“小膏药”。只要妈妈不在身边,再有趣的玩具都无法安慰他,一双大眼睛总是到处寻找妈妈的身影,紧张、焦虑,又哭又闹不肯吃饭。妈妈回来后他却又发脾气,推开妈妈,好像在惩罚、抱怨。宝嘟儿妈被他缠得痛苦不堪,尤其是早晨出门前,就像生离死别一样,宝嘟儿哭得“肝肠寸断”,宝嘟儿妈也急得满头大汗,到了公司还偷偷抹眼泪,几次被同事撞见,直劝说她去看心理医生。宝嘟儿妈内心也开始打鼓:孩子这么依赖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问题?真的要去看心理医生?

在心理学上,妈妈与宝宝的这这种关系被称为“依恋”。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主要存在于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指母亲)之间,是婴儿寻求与母亲保持亲密联系的行为倾向。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依偎和跟随行为。母婴依恋是母婴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

认识依恋 给孩子爱的基础

依恋被儿童心理学家看作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那么,依恋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为什么宝宝对分离有不同的反应?我们为您一一解析。

依恋的形成假说

一般地,每个婴儿都会形成一种依恋,那么,依恋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关于依恋形成,存在着哪几种解释?

学派

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

依恋起源于母亲对婴儿的喂养,母亲如何与婴儿相处决定着婴儿依恋类型的性质。那种积极、温暖、宽容和充满爱心的育儿方式,会产生安全的依恋,反之则会产生不安全的依恋。依恋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联结。儿童的依恋就是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学习理论

婴儿天生就存在一种依恋某种客体的力量,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基本生理需要,母亲的拥抱和微笑具有强化的功能,因此依恋的实质就是母亲满足婴儿基本生理需要的一种替代产物。

习性学

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即婴儿不需要学习,就可以被环境中所存在的适合的客体所激起。

任何年龄的个体,不仅是婴儿,也包括成人,都具有一种发展依恋关系的生物学倾向,这与依恋所固有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依恋是人类的印刻,就像每个人的头脑中天生就被印刻了的标记。依恋可以使婴儿和成人保持一个可接受的距离中,保护幼小的婴儿不受到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

认知理论

婴儿的依恋具有某些认知能力。首先,婴儿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若缺乏这种能力,就会把周围接触的人都看成是同样的,既不能发展专门人的依恋,也不会在陌生人前感到害怕。其次,婴儿必须具有认知客体永久的能力。当他所依恋的对象不在眼前时,依然知道这个对象还存在,并期望他重新出现,奋力的焦虑依赖这种能力。

虽然依恋的形成原因存在多种解释,但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满的解释依恋的产生,都是从各自的理论体系出发对依恋做出说明。

依恋是如何发展的?

依恋不是突然出现的,根据心理学研究,依恋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称为无差别的反应期。这个阶段的宝宝看见或听见任何人都会向那个方向转过去,眼睛会骨碌碌的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一会向这个人靠过去,对他发出微笑和咿呀语等。这个时候的宝宝并没有与妈妈发展起独特的一对一的依恋关系。因此,出门时遇到陌生的叔叔阿姨抱宝宝,宝宝的反应基本上是良性的,不会有明显的哭闹。

第二个阶段(3到6个月),称为有差别的社交期。此时宝宝对其他人仍是友好的,但对母亲或照顾者的反应越来越频繁,并会做出专门反应,如张开小手,或眼睛紧盯着妈妈,表现出企盼的样子。

第三阶段(7个月到2岁),宝宝与妈妈的依恋关系进入了明确期。此时宝宝对于特定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由于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并主动探索环境。他们把妈妈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这个“基地”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他们感到需要安全时,就又返回到妈妈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在这个阶段,宝宝不但形成了分离焦虑──离开妈妈时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陌生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他们以反抗、紧握、恐惧等方式对待与妈妈的分离。

年龄

阶段

主要特点

0-3个月

无差别反应期

对陌生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

3-6个月

有差别社交

追随母亲,表现出需要母亲

7-2岁

母婴关系明确期

对照顾者尤其偏爱,对陌生人开始抗拒与回避

一般2岁以后,宝宝开始能够较好地理解爸爸妈妈愿望、情感和观点了,他们还能够根据这些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他现在能够忍耐妈妈因为别的事情而迟迟没有注意自己,也能够忍耐同电话铃声或家务暂时吸引了妈妈的注意,还能够忍耐同妈妈的短期分离,因为他相信妈妈一定会回到自己身边。

为什么不同的宝宝对待分离有不同的反应?

儿童心理学家们常常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婴儿在妈妈离开的时刻显得特别的不安、害怕,而有些孩子会很快的恢复平静?如果换一种问法:“为什么一些婴儿对母亲的可亲近性和母亲能否及时回应自己的需要而缺乏信心?”则答案似乎很明显。自信源于经验,婴儿的心理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如果妈妈总能及时回应我,则我预期下次也能得到同样回应。而如果在我需要妈妈时没有回应,下次我就不知道该预期什么。

心理学家大多数的研究都采用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测验”的方式来评价婴儿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依恋。这种“陌生情境测验”的基本原理就是仿照婴儿与分离的场景进行的:在一个小型研究专用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供妈妈使用、地板上有玩具供宝宝玩,妈妈和宝宝一起在房间中玩耍,整个过程被录像。在两个关键性时刻,发信号让妈妈出来,让宝宝自己在房间里呆三分钟,妈妈第一次走出来,只留下女助手和宝宝在房间里,第二次则只有宝宝自己留在房间里。

许多心理学家期望在幼儿对母亲的离开所产生的反应中,获得关键性信息。一位叫做Mary D. Ainsworth的心理学家耐心仔细地收集了近三十个婴儿的资料,令人惊讶的是,无论婴儿属于哪种类型,在妈妈离开的时间,他们都哭闹得十分厉害。婴儿之间的区别在于当母亲返回时他们的反应。

依据这些不同的反应,Mary D. Ainsworth将婴儿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

依恋类型

妈妈返回时的表现

安全型

很高兴,靠近妈妈、伸手,等待妈妈拥抱。 在远处微笑或愉快的用手势打招呼。 妈妈拥抱后,平静的继续玩耍

不安全型

不安全-回避型

转过身去,不看妈妈,拒绝面对妈妈。 先靠近然后再转向一边闷闷不乐。 入迷的玩地毯上的线头或茫然拍打玩具。

不安全矛盾型

仍然嚎啕大哭。 无力接近妈妈。 推开妈妈的拥抱。 在妈妈身边哭很久,不理会妈妈,也不要求拥抱。

育儿心得:怎样正确的教孩子面对死亡


育儿心得:怎样正确的教孩子面对死亡

以下是帮助孩子面对死亡,同时教他们珍惜生命的几个技巧:

1.处理好父母自己的感情

大多数父母要等到面对死亡才开始思考如何帮助孩子理解这个概念。这可能不是最佳时间特别是当父母自己也面临如何处理失去亲人的痛苦的时候。比较好的方式是,现在就开始,时不时的谈论你对死亡的看法,你自己的经历。然后,你可以告诉孩子,你的宠物死的时候,你的感觉,你自己的祖父死时,你的想法。这会给他们这样的感觉:死亡与损失是普遍的。当然是这样。 

2.告诉孩子生命的周期

有很多机会可以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大多数父母为了避免使孩子不愉快,都忽略了。专家们都建议父母抓住这样的机会。花园中玫瑰花的盛开与凋谢,都是使孩子明白生命与死亡的机会,就如季节的改变与家庭宠物的死亡一样。拜访年老的亲戚和朋友时,也可以向孩子解释什么是衰老,当然这不会总是愉快的。如果给孩子讯息:死亡话题是可以谈论的,那么他们就会自由地发问,将来在面对所爱的人死亡时,会更好地处理。 

3.让孩子知道你的悲伤

某个亲密的人——祖父(母)、好朋友、或甚至是你的配偶——死了。父母的本能使你把孩子排除在你的痛苦之外。请不要这样,否则你的孩子被迫在以后面对这个问题。29岁的朱迪在5岁时失去了父亲,她说:“家中没有人告诉我他的死亡。他们只是说,他走了。我自然要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我直到今天仍在问这个问题,这一直影响我的生活。”朱迪希望她的家人在他们悲痛时让她知道,“我知道他们在保护我,但这在以后的很长时间没起作用。”

让孩子看到你的悲伤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隐瞒不仅使他感到与你的隔离,还会无意识中传递给他这样的信息:某个人死亡时,哭泣或感到悲伤是不好的。这实际上与孩子应该知道的东西刚刚相反。你要做的是,给孩子希望:痛苦总会过去。你的责任是让他们知道,痛苦是生命的一部分,它会消失。那么,应不应该带孩子参加葬礼呢?想想我们举行葬礼的目的——帮助整个家庭在其他所爱的人的支持下,接受死亡带给我们的痛苦。孩子们应该参加葬礼,尽管不同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

4.诚实

孩子们对死亡的问题常常叫人难以回答。你最好任何时候都直接和诚实地回答,并且只提供孩子们需要的信息。如果他们想知道棺材和泥土,那么就告诉他们。如果想知道,他们是不是也会死,你的答案完全应该诚实,虽然可以委婉一点,比如,可以说:那会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孩子们最担忧的是他们自身的安全。他们想知道,爸爸和妈妈是不是总在那里。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会很长时间都在他们身边,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得到照顾。

尽量避免一些陈词滥调,如:祖母走了或祖父睡觉去了等。这些话只会使孩子产生更多的问题和更多的恐惧。

5.给孩子精神上的教导

你可以直接告诉孩子,生命有更高层次的意义。我们所爱的人去世了,但我们可以继承他的好品质,我们自己身上的好品质也会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中。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任何事物都是有原因的,包括死亡。让孩子知道,他们自己是整个世界极小、但重要的一部分,这有助于他们保持希望。精神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当他们结束时,仍给我们希望:它没有结束。

6.保持鲜活的记忆

不要禁止谈论已去世的我们所爱的那些人,或避免提起大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相反,应使大家保持对所爱的人的鲜活记忆。制作一本孩子与祖父(母)在一起时的影集,常常拿出来看;去餐馆时,提起他们最喜欢的食品或他们会点什么菜。总之,常谈起那些已去世的亲爱者,回忆他们的点点滴滴,好象他们还活在我们中间。

面对的教育问题


面对的教育问题

颜颜在和我玩了一会之后终于睡着了。看着她的眼睛紧闭着,脸上还挂着浅浅的笑,犹如天使一般,恬静美好。

但却是这样的一个“天使”在早上走进幼儿园教室的时候哇哇大哭。

之前我正牵着她的手,我们两个有说有笑的上楼。在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有个小朋友上前和她打招呼,于是笑容便在这一刻凝结,接着就是颜颜的大喊大叫,嘴里说着“不给你”。因为那时候颜颜手里拿着她爱吃的水果,她可能以为这个小朋友要来抢她的东西吧。

颜颜的这种行为我也很意外。颜颜给我的感觉一直是很大方,很乐于分享的。甚至每次我给她带好吃的都会提前嘱咐她要和小朋友一起吃,吃不够的话回家妈妈在给你买。印象中她也都会照着做的。还记得前几天颜颜主动的提出要把自己的香蕉给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吃呢。

可这是怎么了?是我的教育哪里出了问题吗?

想想,颜颜现在28个月15天。她是个怎么样的小女孩呢?

她心思细密,如果我和她说话,语调有一点异样,她都会问我“妈妈,你生气了吗?”

她善于观察,即使颜爸和我开个玩笑或者碰我一下她都会跑过来,给我揉揉颜爸碰我的地方,然后说“妈妈不疼了,给你揉一揉吧”。

她戒备心理特别强,这一点是根深蒂固的。

很小的时候带她出去玩,无论多好玩的地方,只要之前没去过,颜颜都不会下地,都会让我抱着,直到确定周围安全了以后才会下地疯跑着玩。这个过程一般需要10分钟。

现在呢,我们出去吃饭,因为一起吃饭的人都是颜颜不怎么见面的亲戚。所以一到饭店她也会拘谨一会,有时候也会表现的有点害怕,不过通常不会超过10分钟就可以和大家打成一片了。

颜颜的这点我是知道的,也曾经庆幸过。

但是我一直以为颜颜只有对陌生人或者陌生的地方才有这样的防范意识。

我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今天,她面对她的同学还有这么强的戒备心理。

我开始反省,真的是我的错吗?

颜颜出生到现在,她的每一个细微变化,情绪波动我都有留意到。并且会翻书查找应对的解决方法。

在这一刻我脑海里,突然想“是不是我让颜颜上幼儿园上早了呢?”

我知道孩子上幼儿园最好的年龄就是30个月,因为那个时候不管心理还是生理都能够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环境。

可是我却在颜颜还没满20个月的时候就给她送幼儿园去了。

我一直觉得她那个时候,大小便能控制住,可以自己吃饭,也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就具备上幼儿园的资格了呢。甚至我害怕颜颜刚入园适应不了,我还提前做好了功课也让她上了一阶段的“半日托”。

我真的以为颜颜可以了,她都适应了。可是颜颜今天的行为是不是就是因为她上幼儿园上早了,她害怕被抢,她没有安全感啊?

找了颜颜幼儿园的老师聊了会,老师说“颜颜挺聪明的,表达能力强也会运用很多词汇。可就是和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她不太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即使对方是善意的。甚至别人把东西递到她手里,她还表现出不愿意的样子。也有可能因为她刚入园的时候看别人抢过,或者被抢过。”我听了真的觉得挺对不起颜颜的。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是个好妈妈。可是我犯了多么严重的问题啊?现在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哪里呢?

我不能让我的颜颜一直这样。我不在乎她在幼儿园学会了多少诗,会唱了多少歌。我只希望颜颜快乐,她能够在幼儿园交到自己的好朋友。

晚上的时候,我接颜颜回家。故作轻松的和她聊天。

我问她“你喜欢现在的幼儿园吗?”

她说“喜欢”

我说“有个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总是哭,你说怎么回事呢?”

颜颜说“她想妈妈吧”

我说“是不是她的东西被人抢了啊?”

颜颜说“是玩具吧”

我又问“那小朋友的玩具被人抢了,怎么办啊?她能打人吗?”

颜颜很肯定的摇头说“不能,告老师吧”

我一直告诉颜颜“如果在幼儿园有人抢我们玩具,或者打我们。我们也不打人,因为打人不对。我们可以告诉老师”

可是在颜颜回答的这一刻,我突然想“告诉老师会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吗?为什么不让颜颜自己试着去解决问题呢?”

“颜颜我们这样哈,要是下次再有人抢你的玩具,你就对他说,我们俩一起玩吧。要是有人抢你吃的东西你就告诉他,我们换着吃好吗?”

颜颜点头说好。

想想会不会真的是我的问题呢?一直教育颜颜打不还手,一直教育颜颜要懂得分享。而这些是不是都出自于颜颜的内心感受呢?我一直都在忽略颜颜的感受了吗?

就像前几天颜颜回家告诉我,说幼儿园老师说她了。而我问的第一句就是“为什么啊”?我是不是应该低下头对她说“你生气了吗?那种感觉不好吧”

看来教育真是一门大学问。永远的学无止境。又永远的矛盾重重。

我也要更新一下思维了,好跟上颜颜成长的脚步

面对孩子的“怪问题”家长该如何应答


在孩子眼中,这个世界如童话一般,好多事情无法理解,此时,他们便开始问爸爸妈妈“为什么”。这让很多父母头疼不已,甚至有的问题家长们都不知道答案,例如~

这些“怪问题”孩子有没有问过你呢?

1、为什么下雨后蚂蚁会从地底下爬上来~

因为蚂蚁住在它的地下宫殿中。尽管科学家们不能确定,但他们还是认为,雨下得很大的时候,蚂蚁的地下宫殿里会积很多水,蚂蚁怕被淹死,所以就会爬到地面上来。

2、为什么长颈鹿有那么长的脖子~

因为长颈鹿爱吃长在大树顶上的新鲜叶子,但这些树非常高,为了吃到这些叶子,长颈鹿就一定要有很长的脖子才行。有些长颈鹿的脖子有2米多长呢!

长颈鹿的脖子虽然很长,但是它们脖子里的骨头却和我们人类的一样多,只是它们的每块骨头都很长而已。

3、我们为什么要住在房子里~

我们只有住在房子里才能抵御坏天气,抵御夏天炎热的太阳和冬天寒冷的北风。世界各地有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房子,这主要取决于人们居住的气候环境。比如那些居住的河畔的人,常常用竹子或木头将房子支在半空中,以抵御洪水的侵袭。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正确面对孩子的较真问题》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