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11-06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与教师之间需要经常进行沟通与交流,以积极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孩子放飞梦想!那么,有哪些积极正确的教学观念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挫折》,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挫折是难免的。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关系着孩子日后的成长与发展。作为家长,能让孩子从挫折中找回自信,无比重要。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告诉孩子一次失败不会影响他一辈子

这听起来好象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孩子们通常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当他们失败时,例如,输了一场重要的体育比赛,或者一次考试成绩不良,或者是与最好的朋友闹翻了脸等等,家长当然知道这些小事不是世界末日,但孩子们却会认为他们的痛苦会永远持续下去,一次失败将会导致所有的事情都失败。

如果一个孩子相信失败是痛苦是永久的,或者他认为无论他再怎么做也无济于事的话,就会减弱他不断进取的信心和勇气。这时,你可以说:“你今天输了,但你明天还可以在努力去赢。”“你给好朋友打个电话,向他道歉,你们就可能重归于好。”有时你还需要告诉孩子某个观点并不一定反映了事实。“那仅仅是某某人的看法,而我并不那么看。”这样你就给了孩子希望和坚持自己观点的理由。

凯丝8岁时,她最喜欢的科目是美术。但凯丝的一位美术老师经常表扬另一位同学,而对其他的学生几乎视而不见。这大大地挫伤了凯丝的积极性,她几乎决定放弃美术了。后来她妈妈向她解释:“永远不要因为别人不给你表扬就不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得最好。”最终女儿明白了得不到表扬不会影响她的一生。现在凯丝12岁了,美术仍然是她最强的科目之一。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孩子承受挫折能力的研究发现,在孩子自我恢复的能力中,孩子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行动是医治无助感的最好的药方。举一个例子,一个为没能进入乐队而沮丧的孩子,能使他尽快地从失望中走出来的办法莫过于他找到了一条提高自己演奏技巧的方法。

年轻人培养出一种积极进取、事在人为的处世态度主要是通过“动手实践”的锻炼。因此,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鼓励你的孩子自己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绝大多数家长都希望保护自己的子女免受悲伤和压力的伤害。因此,当麻烦出现时,他们马上出面解决这些麻烦,而没有给孩子一个凭自己能力解决这些麻烦的机会,这就剥夺了孩子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解决方法的机会。

8岁的卡尔的家从北卡罗莱纳搬到了俄亥俄。刚到新家的卡尔表现得十分压抑,因为他失去了朋友。他妈妈说:“我知道你现在很悲伤,但是你能想点什么办法让自己高兴一些呢?”卡尔想了一会儿,然后问妈妈他是否可以给远方的朋友打个长途电话。长途电话只花了5分钟,但卡尔的情绪立刻变好了。在随后的一年,他又搬家到纽约,这次在他感到孤独之前,他就给远方的朋友打电话。这就是卡尔从“实践”中所学到的。

3、懂得何时干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麻烦都会很容易地解决。在某些情况下,家长不得不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指导。就像麦姬那样。当她的大女儿莎芮11岁时,同伴已经开始对男孩子感兴趣了。但莎芮只关心她的学习成绩。她的同伴开始取笑她。她对此感到迷惑不解,并感到受到了伤害。麦姬鼓励女儿去寻找与自己兴趣相投的同学做朋友。最终,莎芮找到了新朋友。

要想与孩子建立起这种互相信任的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当你的孩子提问题时,你可以这样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这种设身处地又具体可行的方式,可以激发孩子跃跃欲试和期盼成功的心理。

4、设立合理的边界

家长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研究表明:如果家长能制定出合理的规定,并对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定说明理由,而且长期一贯地按这些规定严格要求孩子。那么,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就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较好的处世能力和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反之,在那些家长对于家庭规定和权威,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放松的家庭中,其子女的上述能力均较差。

专家们认为:孩子需要成人的指导。但是,如果你给孩子的指导过多,并且控制孩子们,那么孩子就学不会在遇到麻烦时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专家们认为,为孩子规定一定一些家务劳动,例如,打扫自己的房间、准备餐桌或者倒垃圾等等,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独立性、竞争性以及自我恢复的能力。

5、培养特长

成功的孩子总会赢得许多称赞。称赞有助于孩子的自我恢复。他们会这样想:“我虽然在数学测试中没有拿到A,但我是棒球队里最好的击球手。”“如果我能登台为来宾演奏小提琴,那么我肯定对被选为班长。”所有的孩子只要有机会展示他们的特长,他们都会这样想的。孩子的特长或爱好的培养过程,体育或学习成绩的取得过程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承诺观、价值观和理想观。

另一个鼓励孩子发展其特长的理由在于,让其明白成功是与艰苦的劳动相联系的,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不论孩子是学习打棒球还是拉小提琴,并最终掌握它们,都会使孩子有一种成就感。他们还会从中学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原来不懂的东西,只要坚持尝试和不断地练习,就有可能成功。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正确面对孩子的较真问题


到遇到这样的小朋友时不能使用强行的来解决问题,需要老师讲究一定的方法,才可以让孩子对于老师的这个决定不会有什么异议及反对的一面,这样也不会消减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问题。

幼儿园里的老师怎样看待孩子的较真问题呢,遇到有较真的小朋友老师们又会用怎样的方式呢,只有老师用合理的方式来解决这样孩子的问题,才可以尽量减少孩子的问题,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小例子,来看下吧!

明明是一家幼儿园的宝宝,已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天,明明在他的课桌下无意中发现了一个蓝色塑料物品,他很好奇也很喜欢,就一直拿在手里玩。这时,一个叫阿植的小朋友跑到明明面前,一边抢一边喊:“这是我的,这是我的。”明明坚决不松手,也不停地喊:“这是我捡到的。”阿植抢不过明明,就大哭起来。

幼儿入园老师先分别安慰了两个宝宝,然后问阿植:“你的这个瓶盖是哪里得来的?”阿植说:“这是我家里饮水机上的,爸爸给我的。”老师又问明明:“你知道这是什么吗?”明明说:“不知道,我是在课桌底下捡到的。”老师知道这确实是饮水桶上的瓶盖,阿植说的应该是真的,就对明明说:“这个瓶盖确实是阿植的,但是阿植没有保管好,弄丢了,被明明捡到了,那现在请明明把瓶盖还给阿植好不好?”明明坚决不同意,还反问老师:“你怎么知道这是阿植的东西,这是我捡到的。”老师想,如果强硬地解决这个问题,明明不会服气,还会伤害到孩子。就又转头对阿植说:“阿植,你可不可以把这个瓶盖先借给老师,老师照这个再找一个相同的瓶盖给明明,好不好?”阿植同意了。于是,老师领着明明来到幼儿园放饮水桶的地方,让明明自己看捡来的蓝色塑料是不是饮水桶的瓶盖,当明明眼见为实后,他才真心认可了老师的判断。老师帮明明找到了几个蓝色瓶盖,明明不仅主动把瓶盖还给了阿植,还又多给了。

明明不是固执,也不是贪心。孩子的认知是从真实的具体事物开始的,正常的孩子更愿意顺从真理,不会因为父母或者老师的权威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了解事物发生的真实过程是每一个做父母和老师的责任,也是孩子发展的必须、服从的开始。大人的话即使是正确的,也要让孩子心服口服,健全的人格是不容强迫和践踏的。如果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权威中长大,将来他也会形成强加别人意志的习惯,同时也容易屈从别人的权威。让我们共同来帮助孩子成长为精神强大、信仰真理的人!

勇于面对挫折 给予孩子适当的鼓励


女儿能歌善舞,经常代表班里参加各种演出。

有一次参加舞蹈班的考级比赛,由于一个失误,女儿当场大哭起来,谁也劝不了。从那以后心情非常烦躁,灰心丧气,整天觉得昏昏沉沉的。

心细的爸爸早就看出了孩子的心事。一个周末的下午,爸爸带孩子去外面散步。爸爸指着地上绿油油的小草和花儿们说:"你看,小草们充满生机与活力,无论怎样的狂风暴雨,它们都不肯低头。到了冬天,它们枯萎了,但到了春天,春风一吹,它们又朝气蓬勃地生长起来了。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不可能永远的一帆丰顺,风和日丽,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困难和坎坷,你觉得你因此失去了信心,放弃了希望,对不对呀?"

女儿渐渐意识到了,她对爸爸说:"放心吧,我不会放弃的。"

爸爸说:"是的,我们不要放弃希望,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在困难和失败的面前,我们决不低头。我相信,在下一次考试时,你一定会过的。加油!"

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总会面对不同的挑战和挫折,无论多么出色的人,绝不可能在每一次都那么幸运。不管是遇到挫折还是取得成绩,我们都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让孩子用于去承担。

教会孩子正确发泄情绪的方式方法


当孩子学会了认识自己的情绪后,随着他们的语言表达日益熟,就会更加容易地调节自己的情绪。我最近在游乐场就见到一个3岁的女孩,她对妈妈说,I'm sad; I need a hug(我好伤心,我要一个拥抱)当时,我就特别惊讶,这么小的孩子不仅可以清楚表达自己的情绪,还给出了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说的“高情商”的表现。

但如果孩子还无法很好表达或者她的情绪太过激烈,那我们还是需要教会一些正确的发泄方式,避免出现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破坏物体的情况。

一:画画

这个是小D经常用的方式,当她特别生气时,我会给她一支红色蜡笔和一张白纸,引导她自己有多生气画出来。她每次握着笔边画边乱涂时,我就在旁边平静地说,“真的很生气!太生气了!”然后等她画完,我就会对她说,我们一起把这些“生气”撕掉吧。对于小D这个年纪来说,也许她还不完全懂这个意思,很多时候也许只是“转移注意力”。但当她一旦建立了这样的联系后,这样的方法就会自然成为她今后发泄的途径之一。

二:带着孩子一起解决问题

向上面提到的,小D反反复复就是无法自己拿起手指食物而非常沮丧。对于这类的情绪问题,最有效方法就是给孩子一些提示,启发她用其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代替孩子做,孩子之所以会觉得沮丧,就是因为她感到了自己的“无能”,这时如果你代替她做,并不能让她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对于消除她沮丧的情绪没有帮助。

发泄不良情绪的最好办法有三个:

A:是运动。

运动可以消除心理疲劳,也可以疏散心中的不快。那种不让孩子运动的父母是最不明智的。

B:是释放。

找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聊一聊,把心中的不满、抑郁释放出来。所以孩子们有时和同学在电话里、网络上交流并不是坏事,当然要控制时间、有节制。

C:是要忍耐。

一位非洲总统问邓小平同志为人处世有什么好的经验,小平同志说了两个字:“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退步海阔天空。有句话很经典:“难管之理宜停,难为之人宜厚,难处之事宜缓,难成之功宜智"劝解人不要钻牛角尖,很难的道理先不用讲,很难处的人先让着他,很难做的事先缓一步,很难取得的胜利用智慧去获取。

三:武力发泄”

遇到极端情况,孩子的情绪实在太激烈而无法平复时,也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个安全地带,让孩子用“武力发泄”。小D目前还没使用过,我家邻居4岁男孩有时会用,他妈妈在他屋子里的一角会放几个软垫子供他跺脚乱踩,同时还给他准备了几个“压力球”,可以让他随意踩和捏。中心思想就是,与其让孩子用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或者破坏物品的方式来宣泄,不如主动提供一些安全的地方让他发泄。

教宝宝正确发泄不良情绪不要单纯着眼于宝宝的不良发泄,而要探究宝宝不良发泄的原因 宝宝有了不良发泄,父母们都会为此着急烦恼,一般说来,宝宝产生不良发泄原因有以下几种:愿望、要求得不到满足而想通过极端手段达到目的;内心的消极感受(如恐惧、愤怒)无法表达而借助不当手法发泄;被否定、受挫折时通过不良发泄摆脱压力;社会环境或家庭教育不当引起宝宝养成不良发泄的习惯。

不要轻易因宝宝的不良发泄而妥协,而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一些家长,出于对宝宝的疼爱,既看不得宝宝哭闹,又怕宝宝撒泼,常常是宝宝一有不良发泄,就无条件地“投降”,满足他(她)的所有要求。这样更会使宝宝认为,不良发泄是迫使大人就范的灵药,从而变本加厉。

不要因宝宝有不良发泄而焦躁烦恼,而要始终以慈爱和理智面对 宝宝的不良发泄也常会使父母心烦意乱,甚至方寸大乱,其实谁没有乱发脾气的时候每更何况不懂事的孩子呢?所以,父母要站在一个较高的角度,以关怀的慈爱的心情来面对孩子的不良发泄,寻找解决问题的良策。

不要依靠粗暴压服孩子的不良发泄,而要教育孩子正确调节方式 性格暴躁父母惯于用简单粗鲁的压服方式遏制宝宝的不良发泄。这样表面效果显著,实际上宝宝的不良情绪并没有得到舒解,又加上遭到压抑的痛苦,可说是雪上加霜,后患无穷。公正地分析,平等地交流,正确地引导才能让宝宝心服口服,改掉坏习惯。

写到这,我不禁又要感叹,育儿的真谛归根到底就是“陪伴”而不是“控制”,陪伴她去体验去经历,而不是控制她成为我们心里那个“理想的人”,对于情绪是这样,对于育儿的其他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我和你们,一起,继续修炼,共勉!

平等和孩子沟通,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挫折


儿子今年五年级了,我们陪他走过了(11)年,儿子从小就好动调皮,有一颗爱动小脑筋的脑袋,可随着儿子越长大,离我们所期待的“乖巧、听话、懂事”越来越远了。有时候我们想想是否对他过度纵然,过于放任了。现在儿子迷上了玩游戏,一放学作业马马虎虎完成就马上开始游戏,也不复习了,做点老师布置的作业拖拖拉拉,说说他回答你“马上、一会会”可最后玩的把什么叮嘱都抛脑后了。因为这样他的成绩越来越跟不上,让我们家长很头疼,也因这样给他报了几门补习班希望他能有所进步。也许是我们家长这几年没有都没有好好督促、教导,好好陪伴他复习功课,一起帮助他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有很大关系,这是我们家长需要反省的。

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总觉得他这不会那不会,处处去关照帮助他,其实孩子的能力有时候超出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去做。我记得去年因家里他爷爷脚受伤了,不能送他上下课,我就对他说“你现在大孩子了可以自己去上学了”儿子就很体贴的回答“我可以的”然后在我叮嘱路上安全的情况下上学了,放学我们忙没时间接他,儿子也会自己走回来。有时候在家里看我们在忙他也会过来一起帮忙,把自己小房间桌子上的书本都归好,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也整理的有次有序,在这点上让我们很欣慰,儿子可以有了自理能力。就是在学习上,我们也希望他能自觉,端正学习态度。

看了这本家庭教育的书(务实孩子做人的根本)这也是做人的根本,人生的基础打不好,以后的人生也不会成功。首先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成绩。做人首先要有道德基础,有能力面对生活所带来的挫折和困难,做一个有道德、有有责任、有礼貌,守信用的人。

要平等和孩子沟通,教育孩子正确看待挫折,要有勇气面对和承担。要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一个有礼貌,懂感恩的人。不管在家里、学校还是社会上,见到人要有礼貌的打招呼,多帮助人多为别人着想。

要有责任心,敢于承当,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事,特别是自己做过的事。好事不邀功,坏事不推卸责任,要敢于承当自己所犯下的错误。要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赞美与表扬,要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做一个低调的人,要多象他人学习,学习他人的优点。

要诚实守信,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尤其重要,诚实的心态面对父母、老师、同学及一切的人。

同时我们家长也希望孩子在以后生活中慢慢改变自己,今后我们家长也要做好榜样,以身作则。尽量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积极配合学校好好教育好孩子。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挫折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生活就是喜、怒、哀、乐的总和。有喜有乐,自然就会有怒和哀。挫折也是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虽然每一个人都不欢迎挫折,也不喜欢挫折,但又总是躲避不开它。因此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它和对待它。如果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就会惊慌失措,痛苦失望;如果有了正确的挫折观,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了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并且敢于正视面临的挫折,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敢于向挫折挑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家长要走出思想上的误区

家长为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学习条件。他们舍不得让孩子吃一点苦,经受一点磨难,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刮风怕吹着,下雨怕淋着,有太阳怕晒着,就像温室里养花朵一样,从不让孩子经风雨、见世面。在生活和学习上,孩子刚刚遇到一点困难,家长就心疼得不得了,赶快替他排除;孩子犯了错误,家长赶忙代他受过。孩子像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簇拥着,要星星不能给月亮。家长的百般宠爱与呵护助长了孩子的需求欲望,并且不断膨胀起来,对前景的估计过于乐观而对后果的设想过于简单,一帆风顺的经历使之对挫折一无所知。一旦受到挫折,便茫然不知应对,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走向极端。所以家长要及时走出溺爱与凡事大包大揽的思想的误区,要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让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失败和困难,从而提高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

五大方法让孩子勇敢面对挫折


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种体验,叫挫折感,它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会退缩,有的人则勇往直前。这种差异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有很大关系。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

家长在对待幼儿挫折教育的问题上,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每一天中的,那些成人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中进行的。如孩子摔倒了,有些家长会赶紧跑上前扶起孩子,还对孩子说:“这个地面真不好,让宝宝绊一跤,我们打地面。”

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跌跤归因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正确的方法是帮助他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付的对策,比如告诉孩子“走路看地面才不会绊到石头。”

作为家长,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哪怕是饭粒洒得到处都是。让孩子在做中体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

第三,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即让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孩子独自呆在房子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

第四,父母既要有把孩子至于艰苦和困难中的勇气,又要有引导孩子走出挫折和困惑的耐心。

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

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获得战胜困难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增强自信。

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有些挫折的产生无法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来阻挡、回避。对待它们,我们要教孩子合理运用一些心理防卫机制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比如孩子长得黑且受人嘲笑,家长就可以安慰孩子:“皮肤黑更健康呀,我觉得你也很可爱。”

第五,家长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

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无论孩子做事是取得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进,使孩子逐渐明白是非标准,提高心理承受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最后,要使孩子对挫折有更强的承受力,家长要自己冷静、客观、积极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和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颓丧的情绪。

如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特别受不了挫折,生怕孩子有三长两短。孩子一咳嗽,就急着送医院挂吊瓶;孩子碰到一些困难,家长比孩子还焦虑不安。这种情绪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使他们变得敏感,不能吃一点苦头。这是家长暗示的结果。

在这类问题上,家长要以勇敢的姿态和积极饱满的情绪面对挫折,展示给幼儿,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正确面对“依恋” 给孩子爱的基础


“我的宝宝跟妈妈最亲,特别粘我。”有的妈妈甜蜜的抱怨;

“我的宝宝根本不找妈妈,却追保姆。”有的妈妈不无烦恼;

“我离开时宝宝大哭,回来后宝宝却不找我。”有的妈妈满怀不解。

妈妈们对此不知所措。殊不知,这都源于宝宝对妈妈的“ 依恋”。正确面对“依恋”,妈妈才能给宝宝安全的爱。故事:宝嘟儿和宝嘟儿妈的“恋情”

随着宝嘟儿一天天长大,宝嘟儿妈准备上班了。可是烦恼的事情也就接踵而来。宝嘟儿成了妈妈的“小膏药”。只要妈妈不在身边,再有趣的玩具都无法安慰他,一双大眼睛总是到处寻找妈妈的身影,紧张、焦虑,又哭又闹不肯吃饭。妈妈回来后他却又发脾气,推开妈妈,好像在惩罚、抱怨。宝嘟儿妈被他缠得痛苦不堪,尤其是早晨出门前,就像生离死别一样,宝嘟儿哭得“肝肠寸断”,宝嘟儿妈也急得满头大汗,到了公司还偷偷抹眼泪,几次被同事撞见,直劝说她去看心理医生。宝嘟儿妈内心也开始打鼓:孩子这么依赖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是不是问题?真的要去看心理医生?

在心理学上,妈妈与宝宝的这这种关系被称为“依恋”。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主要存在于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指母亲)之间,是婴儿寻求与母亲保持亲密联系的行为倾向。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学语、抓握、身体接近依偎和跟随行为。母婴依恋是母婴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情感联结。

认识依恋 给孩子爱的基础

依恋被儿童心理学家看作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那么,依恋是怎么形成的,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为什么宝宝对分离有不同的反应?我们为您一一解析。

依恋的形成假说

一般地,每个婴儿都会形成一种依恋,那么,依恋是怎么产生的呢?是先天固有的,还是后天形成的。关于依恋形成,存在着哪几种解释?

学派

理论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

依恋起源于母亲对婴儿的喂养,母亲如何与婴儿相处决定着婴儿依恋类型的性质。那种积极、温暖、宽容和充满爱心的育儿方式,会产生安全的依恋,反之则会产生不安全的依恋。依恋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情感联结。儿童的依恋就是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形成的。

社会学习理论

婴儿天生就存在一种依恋某种客体的力量,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基本生理需要,母亲的拥抱和微笑具有强化的功能,因此依恋的实质就是母亲满足婴儿基本生理需要的一种替代产物。

习性学

依恋是一套本能反应的结果——即婴儿不需要学习,就可以被环境中所存在的适合的客体所激起。

任何年龄的个体,不仅是婴儿,也包括成人,都具有一种发展依恋关系的生物学倾向,这与依恋所固有的生物功能密切相关。依恋是人类的印刻,就像每个人的头脑中天生就被印刻了的标记。依恋可以使婴儿和成人保持一个可接受的距离中,保护幼小的婴儿不受到环境中有害因素的伤害。

认知理论

婴儿的依恋具有某些认知能力。首先,婴儿会区分环境中不同的人,若缺乏这种能力,就会把周围接触的人都看成是同样的,既不能发展专门人的依恋,也不会在陌生人前感到害怕。其次,婴儿必须具有认知客体永久的能力。当他所依恋的对象不在眼前时,依然知道这个对象还存在,并期望他重新出现,奋力的焦虑依赖这种能力。

虽然依恋的形成原因存在多种解释,但还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完满的解释依恋的产生,都是从各自的理论体系出发对依恋做出说明。

依恋是如何发展的?

依恋不是突然出现的,根据心理学研究,依恋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称为无差别的反应期。这个阶段的宝宝看见或听见任何人都会向那个方向转过去,眼睛会骨碌碌的随着人的移动而移动,一会向这个人靠过去,对他发出微笑和咿呀语等。这个时候的宝宝并没有与妈妈发展起独特的一对一的依恋关系。因此,出门时遇到陌生的叔叔阿姨抱宝宝,宝宝的反应基本上是良性的,不会有明显的哭闹。

第二个阶段(3到6个月),称为有差别的社交期。此时宝宝对其他人仍是友好的,但对母亲或照顾者的反应越来越频繁,并会做出专门反应,如张开小手,或眼睛紧盯着妈妈,表现出企盼的样子。

第三阶段(7个月到2岁),宝宝与妈妈的依恋关系进入了明确期。此时宝宝对于特定人的偏爱变得更强烈。由于宝宝运动能力的发展,他们可以去主动接近亲近的人并主动探索环境。他们把妈妈或看护人作为一个“安全基地”,从这个“基地”出发,去探索周围世界。当他们感到需要安全时,就又返回到妈妈身边,然后再进一步去探索。在这个阶段,宝宝不但形成了分离焦虑──离开妈妈时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陌生焦虑──对陌生人的谨慎与回避。他们以反抗、紧握、恐惧等方式对待与妈妈的分离。

年龄

阶段

主要特点

0-3个月

无差别反应期

对陌生人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抗拒

3-6个月

有差别社交

追随母亲,表现出需要母亲

7-2岁

母婴关系明确期

对照顾者尤其偏爱,对陌生人开始抗拒与回避

一般2岁以后,宝宝开始能够较好地理解爸爸妈妈愿望、情感和观点了,他们还能够根据这些调节自己的行为。例如他现在能够忍耐妈妈因为别的事情而迟迟没有注意自己,也能够忍耐同电话铃声或家务暂时吸引了妈妈的注意,还能够忍耐同妈妈的短期分离,因为他相信妈妈一定会回到自己身边。

为什么不同的宝宝对待分离有不同的反应?

儿童心理学家们常常在思考:为什么有些婴儿在妈妈离开的时刻显得特别的不安、害怕,而有些孩子会很快的恢复平静?如果换一种问法:“为什么一些婴儿对母亲的可亲近性和母亲能否及时回应自己的需要而缺乏信心?”则答案似乎很明显。自信源于经验,婴儿的心理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如果妈妈总能及时回应我,则我预期下次也能得到同样回应。而如果在我需要妈妈时没有回应,下次我就不知道该预期什么。

心理学家大多数的研究都采用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测验”的方式来评价婴儿与父母、特别是母亲的依恋。这种“陌生情境测验”的基本原理就是仿照婴儿与分离的场景进行的:在一个小型研究专用房间里有一把椅子供妈妈使用、地板上有玩具供宝宝玩,妈妈和宝宝一起在房间中玩耍,整个过程被录像。在两个关键性时刻,发信号让妈妈出来,让宝宝自己在房间里呆三分钟,妈妈第一次走出来,只留下女助手和宝宝在房间里,第二次则只有宝宝自己留在房间里。

许多心理学家期望在幼儿对母亲的离开所产生的反应中,获得关键性信息。一位叫做Mary D. Ainsworth的心理学家耐心仔细地收集了近三十个婴儿的资料,令人惊讶的是,无论婴儿属于哪种类型,在妈妈离开的时间,他们都哭闹得十分厉害。婴儿之间的区别在于当母亲返回时他们的反应。

依据这些不同的反应,Mary D. Ainsworth将婴儿分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

依恋类型

妈妈返回时的表现

安全型

很高兴,靠近妈妈、伸手,等待妈妈拥抱。 在远处微笑或愉快的用手势打招呼。 妈妈拥抱后,平静的继续玩耍

不安全型

不安全-回避型

转过身去,不看妈妈,拒绝面对妈妈。 先靠近然后再转向一边闷闷不乐。 入迷的玩地毯上的线头或茫然拍打玩具。

不安全矛盾型

仍然嚎啕大哭。 无力接近妈妈。 推开妈妈的拥抱。 在妈妈身边哭很久,不理会妈妈,也不要求拥抱。

父母学堂:如何正确面对孩子撒谎的问题


细心的家长会发现,当孩子在三岁左右时会出现一种很常见的现象—“说谎”,比如说会炫耀的跟他人说“奥巴马来我家做客了”、看到别人在玩飞机时会说“我家有一个比你更大的飞机,比你的好玩多了,还能在天上飞很长时间呢!”、再比如说“XXX老师打我了”而且形容的活灵活现,让人不禁引以为真等等。用我们成年人的认知,这叫“说谎”,可是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又不是“说谎”,而是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自我逃避的一种方式,为了便于统一,我们姑且暂时称之为“说谎”,不过“此说谎非彼说谎”。

3岁左右的孩子,对于事实和虚构的界线还不能很好的分清,头脑中经常产生许多极其生动、逼真的现象。他喜欢夸大其词,有时还会用虚构的言辞来抬高自己,虚荣心得到满足,或者用幻想的语言作为未能实现的愿望的补偿,作为克制和掩饰自己失望心理的手段。这种与想象、愿望、压力有关的说谎,具有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自我逃避的特点,能使孩子获得象征性、代偿性的满足。

导致孩子说谎的原因也有很多,但有时孩子说谎不符实际,尤其是3岁左右的孩子,因为此时的孩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容易受成人的暗示影响

如有的家长问孩子:“你洗过手了吗”?孩子虽然没有洗,但因受到暗示,会说“洗过了”。特别是当孩子说老师打他了,这个时候的我们,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的盘问,盘问来盘问去只想得到自己“想要”而又最不想要的那个答案,那样只会让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

关于跟孩子的沟通大多家长缺乏技巧,就比如每天离园时,很多家长都会问“你今天学什么了”,让孩子无从说起一样,因为一日生活皆课程,而课程都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玩”跟“学”的界限是我们成年人的认知。

2、把想象当成现实

孩子总爱把想象的事当成真事讲给别人听。这是由于孩子认知能力差,分不清哪些是想象,哪些是事实。想象力丰富,并且带有夸张性。如在图片上看到飞船,他非常喜欢,现象自己能乘上飞船多好,就会对别人讲“我已经乘过飞船了”。

3、认为不现实许诺是可以的

由于这时期的孩子对许诺的概念不清楚,他不知道“不实现许诺”是说谎。

4、记忆力不清

这时期孩子的记忆是以具体形象为特点,而记忆的方法又是以机械记忆为主。所以,往往因记忆模糊而讲出不符合事实的话,被误认为孩子说谎。

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案例:周日,一个平时难得见一次爸爸的男孩,见到爸爸后说老师打他了,爸爸听到后火冒三丈,详细用“引导式”询问打的过程,“打哪里了?打了几次?打的疼吗?”之后就怒气冲冲的在班级微信群里质问老师。

三岁前的孩子是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最需要的是妈妈呵护;三岁后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则最需要最渴望的是爸爸的陪伴,那种新奇、刺激、强壮、豁达都是最吸引男孩的因素。一个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难得见一次的情况下自然会有亲近甚至是“献媚”的表现,希望以此赢得爸爸的关心和关注,有时只是需要爸爸倾听而已,有时也会希望爸爸帮助解决一些“难题”,比如“不喜欢吃青菜,老师非要吃”等。

作为家长我们去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生养了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多陪伴孩子,关心孩子每一个关键点的心理所需,看破孩子的每个“小心思”,巧妙而不漏痕迹的协助孩子解决,同时又要给孩子以自由,给孩子一个施展、锻炼、成长的空间和机会。家庭对孩子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学校和社会,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影响是终身的、很难改变的,特别是爸爸对儿子的影响,兴趣、性格、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当听到孩子对自己的倾诉后,其实,我们可以把问题缓着来解决,既然孩子没有伤势,也不是当下伤害正在发生,那就先跟孩子玩玩游戏等玩的开心了,再兜着圈的问问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最喜欢哪个老师、最喜欢吃什么饭菜等;然后再后续观察孩子和老师的相处,是否亲密开心。再或者私下跟其他老师或园长沟通都能很好的解决问题。

虽然当下出现了很多幼儿园虐童事件,但是我们还是要始终相信美好是盖过邪恶的。童年时期,我们给孩子心灵种下什么,就会收获什么,埋下了冲动、暴躁、粗暴、怀疑的种子,就会让孩子远离平和、幸福、充实和信任。

幼儿教育是需要家庭、幼儿园、社会密切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社会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跟学校和班级一起营造小的“氛围”,如果老师和家长之间失去了最根本的信任,如果老师失去了批评和表扬的教育权利,如果老师受到家长的干扰而失去了教育孩子的平常心,那么,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将会空谈一场、一事无成,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孩子。

如何让孩子正确面对比赛第一


其实星星还好,3、4岁时凡事喜欢争第一,自从滑冰比赛以来,教练反复锻炼队员们如何面对竞争如何面对自己的对手,星星能明白:输赢乃兵家常事。也亲眼目睹了自己的队友在场上发挥失常的种种状况。星儿也知道如何来安慰队友,给队友打气。

算是星妈的一个多虑吧,谁让咱当了妈呢。正巧近日俱乐部发出邀请,参加羽毛球春季的比赛,星妈决定带星欣然前往,尽管星妈从未打过羽毛球,尽管我的羽毛球拍是当天早上刚刚买来的,教育孩子的机会来啦~

赛前依然抓阄,4号,与女儿钢琴比赛抓阄的号码相同。

星妈上场前热身,非常认真的打完第一轮的比赛,结果被淘汰了。

女儿过来安慰我“妈,没事儿的,我不说你。你已经很棒了!她们太专业了”

“嗯

,妈妈今天减肥成功了,看流了多少汗”微笑

与星星一起看完比赛,目睹着别人把前三名奖品捧走,口水呀,第一名:X5车模,第二名X1车模,第三名一只羽毛球拍。

星妈问星“星儿,咱俩今天啥也没得到,不过我今天流了很多汗,减肥成功了”

星儿:“我今天来,混了一顿饭”一边说一边自己止不住的大笑起来,妈妈也跟着笑,一旁的工作人员没有听清楚星星的话,看这娘俩笑得欢,问我星星刚刚说得是什么,告诉完她后。她也跟着笑起来“星星你也太直接了吧”

回到家,星星说非常喜欢羽毛球这项运动,希望与妈妈以后一起多加练习,希望妈妈减肥更加见成效。

----------------------------教育孩子,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师-----------------

相信《教会孩子正确面对挫折》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教育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