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家庭教育:平等

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 12-30

采访人物档案:

田庄、章昕荷、马亦尘,南开中学学生,今年2月份学访加拿大,在温哥华的chilliwack镇生活学习20天,在他们交换的寄宿家庭中,通过和同龄孩子以及“爸爸”“妈妈”的相处,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加拿大家庭教育的平等氛围。

关系平等环境宽松

谈到在加拿大家庭的生活,田庄说,他最大的感触就是平等:“相对于中国人来说,加拿大家长教育孩子的环境是相当宽松的,而且与我们相处,他们感觉很平常,反而是我们会紧张,感到拘谨。他们明显比我们要单纯。此外,父母和朋友的孩子交流也不会有那种辈分的概念,该说什么就说什么。”马亦尘也告诉记者,自己所住的家庭,孩子叫Alex,和自己年龄相仿。“我觉得她的妈妈会比较清楚地和她说你做对了还是做错了,然后具体的做法会让她自己决定。”

小孩子就开始打工

田庄告诉记者,南开中学和加拿大chilliwack镇中学的学访活动是交换性质的,但让他感到有些惭愧的是,他们到加拿大学访的一些费用都是家长们出的,但加拿大孩子到中国来回访用的基本都是自己赚的钱。

“那边,十三四岁的孩子就开始打工了。其实,只要有能力,年龄多小都可以,许多小孩子很小就有送报纸赚钱的了。大部分的孩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丰富的打工经验了。”田庄说,不过小孩太小的话,家长可能也会不放心。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一场家庭教育报告会所感


为了促进家园共育,培养学生及幼儿的良好习惯,10月18日,宁阳镇西关小学和中心幼儿园邀请了国内知名的家庭教育专家关鸿羽教授在人民会堂分别针对家长和老师举行了两场报告会,关鸿羽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语言风趣幽默,旁征博引,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操作实践,作为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者也感觉受益匪浅。

为了扩大家长的受益面,学校不惜花大价钱,租用了县内最大的礼堂作为报告现场,这充分说明了学校对于家校教育是在一定的目标控制和计划组织之下的教育主体力量,并拥有专业的教育人力资源和场地设备条件,所以,学校要主动出击,帮助家长为孩子建设一个健康文明的生态教育环境,就向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鲜明观点:“学校应当领导家庭”。宁阳镇西关小学和中心幼儿园的做法就是主动出击,看似劳神费力,其实,对孩子的教育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真的希望下次报告会的时候,那位年轻的妈妈不再睡觉,莫辜负了学校的一片苦心,也愿我们的学校(园)和社会都行动起来,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而努力!

家庭教育概述、家庭教育的内容


所谓家庭教育就是在家里或家庭开展的教育。具体说,就是父母或长辈在家里开展的对子女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活动。传统上以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正规的课程、教材、教法、甚至认为家庭教育是随意的。

这在某些情况下有一定的道理,但这样理解家庭教育显然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因为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活动,尽管它没有学校教育中那样的教材,但它的内容是固定的;尽管它不一定像学校那样坐在教室中接受教育,但家庭处处是教室;尽管它的教学方法看上去“不专业”,但活泼的形式恰恰是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的真谛是通过无形的方式实施有形的教育。然而,对特殊儿童而言,其家庭教育的某些内容则体现出自己的特点。例如,聋儿的听力语言训练需要和学校教育相似的教育形式和方法。对此,特殊儿童的家长们要有清醒的认识。

家庭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即把儿童培养成为国家、社会和家庭贡献力量,自己生活幸福的守法的公民。

当然,不同的家庭,对教育目的的表述可能是不同的,但守法、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的目的不变。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教育目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具体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措施上相应增加一些而已。

家庭教育的内容

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然后才是决定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实现这些目标和任务。

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的目标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令儿童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潜能充分发展和遵纪守法。这四个方面又可以概括为三种具体任务,即健康身心、塑造人格和辅导功课。大体上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分成下列几个方面。

1.塑造社会需要的内容。社会需要的内容的含义或范围非常广泛,大到法律法规的遵守,小到买东西排除都属于这个范围。

2.矫正缺陷和不良行为。家庭教育的内容之一是祛邪扶正。那么,那些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行为和不良行为,如撒谎、偷盗等都是需要矫正和消除的。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养成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儿童上学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也是他们将来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

4.文化知识的辅导。在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各个年级,文化知识的辅导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5.成家立业的内容。成家立业的内容实际上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之一,它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恋爱、婚姻的内容,理财的内容,生儿育女的内容,处理家庭矛盾与关系的内容等。

对特殊儿童而言,家庭教育还要加上一些针对不同儿童特点开展的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

家庭教育的五大盲点


给孩子无原则的帮助

在这个孩子比以往更娇贵的时代,我们总是以为孩子小,什么都做不了,可慢慢的却发现:

孩子遇到困难就爱哭;

孩子干什么特别依恋大人;

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

爸爸妈妈们,你想过为什么吗?

当我们看到孩子跌跌撞撞的做某些事情的时候,比如吃饭、穿衣、洗漱、叠被、玩耍,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对孩子施以援手,可这无意间却破坏了孩子独立做事的完整性。孩子从中学到的是:我不用做,反正有爸爸妈妈。孰不知,孩子只有通过自己一次次错误和失败的尝试进而解决问题后,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这些无原则的帮助只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让孩子变得缺乏自信。

乐乐妈建议:放开孩子的手,尊重孩子自己所做的努力,即便结果可能不太完美。

经常与别的孩子比较

当看到别的孩子成绩好,或有其它优点时,你会在孩子面前极尽夸赞吗?

当发现孩子有缺点时,你会马上和别的小孩相比吗?

当孩子沮丧时,你有没有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呢?

“别人行,你为什么就不行”,“你看看XX家的小朋友”……这是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口头禅。本来,父母的本意是给孩子树立一个进步的榜样,但这种教育方式却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孩子的心智尚处于发育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基本上来自于家庭,这种“以己之短比人之长”的方式会使孩子经常否定自己,当他们遇到事情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恐慌和退缩。

乐乐妈建议: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我们要做的是学会欣赏,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别动不动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怕孩子犯错

在成人的世界里,犯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所以我们往往在家庭教育中,习惯于无意识的把这种观念传递给孩子:

孩子吃饭,把碗打碎了;

孩子出去玩,把衣服弄脏了;

孩子捣鼓遥控,把玩具弄坏了……

孩子的错误在成长过程中随时可见,如果孩子出错了,你会怎么办?是粗暴的指责还是理解的包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孩子。对于一个有自尊的孩子来说,做错事后,他的反映是害怕、后悔和内疚,此时如果父母给予的是理解和宽容,那么孩子收获的便是感激和反思;如果父母给予的是指责和打骂,那么孩子得到的便是羞辱和难堪。时间一长,孩子为了避免犯错,也便逐渐学会了逃避和撒谎。

乐乐妈建议:对孩子的错误应该加以区分,如果是故意犯错,就要引导孩子辨别是非,弄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给孩子时间慢慢改正;如果是不小心造成的失误,就要多包容多宽慰,帮助孩子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想出避免犯错的办法。

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有一点小成就时,你常常将夸奖挂在嘴边吗?

你会动不动就表扬、夸奖孩子吗?

你会回避问题,而转为夸奖吗?

我们总是在各种亲子教育课上,听到老师们常说“要赏识教育”。可凡事都有个度,过分地夸奖或炫耀孩子的长处,时间久了,便会给孩子造成一种“比谁都强”的错觉,要么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出色,要么为了夸奖而背负无形的心理压力。父母在夸奖孩子时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并在表扬孩子时应给他指出不足之处。

乐乐妈建议:我们不能让孩子在受责备的环境中成长,但是也不能让他们整天泡在赞美里。夸奖要适可而止,过多过分的夸奖,只会带给孩子不必要的困扰。

忽视孩子品德的培养

我们给孩子提供科学、精致的教育,一门心思的挖掘他们的潜能,开发他们的大脑,培养他们的才艺,可然后:

和别人讲话,孩子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吗?

和小朋友一起玩,孩子会排队和谦让吗?

吃饭的时候,孩子懂得基本的餐桌礼仪吗?

公共场合,孩子会遵守公共秩序吗?

教育孩子不仅要发展他们的智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品德。当我们的孩子出现粗俗、不礼貌、缺乏教养的举止时,我们做父母的是否总是以“孩子小”为搪塞、以“不懂事”作开脱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孩子一点一滴的陋习也许有一天就酿成大错。

加拿大的早教新模式


一、互动中学

Dixion教授认为,北美的早期育儿模式应该关注个体学习、玩伴游戏和小组项目,强调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获取各种感性的直接的经验,并通过主动的探索活动得到发展,而不是教师通过“说课”使幼儿发展。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应该创设环境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努力获得经验,从而以他们自己的眼光来理解有关的知识(尽管幼儿的理解有可能是错的)。Wayne指出:“成人追求结果,而孩子追求的是理解”。Karen博士也指出:“我们不能因为要求孩子必须记住一些事实知识而剥夺他们探索事物的兴趣与执着”。

早期幼儿教育的观念是使每个幼儿往前进,在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而不是一刀切。教师更多的是发现每个幼儿的兴趣,提供他们探索的环境和教育材料,使幼儿拥有更多的自信心。

二、选择中学

专家主张,早期幼儿教育模式既适宜幼儿个体的发展,又适宜幼儿年龄的发展。幼儿来到幼儿园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区,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材料。Nerren说:“选择中学”模式的特点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提供选择,而不是根据教师的需要。

某幼儿园某班的一角,布置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作品,冠名为“春桃的一家”。原来班上有个中国小女孩名字叫春桃,不会说英语,只会讲汉语,不合群。于是教师特意认真地学习中文,为春桃布置了许多与中国有关的图片,以减少春桃的压力,使她在熟悉的环境中成长起来。这就是关注个体发展的典型例子。

三、研究中学

儿童形成研究小组,在一个工作坊里,共同对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开展研究与探索,这是早期幼儿教育的又一重要模式。例如,教师经常做的工作是激发幼儿的探索欲,对事物的好奇心。Dobbie说,我们不怕孩子犯错,相反还鼓励幼儿多碰到问题,多走些弯路,多犯些错误,经常做错事的孩子,他们能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师对孩子的错误,采取的是理解和鼓励继续探索的态度,这样孩子就越发有探索的愿望,他们也就因为多次的不成功而失去信心。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