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06-22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一般指可供参考作为根据的材料。有了资料,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那么,关于幼师资料你了解哪些内容呢?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篇1

对历史题材的书籍,我的要求是通俗易懂,读史亦是读小说。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带给我的就是这种轻松惬意,以及诸多意外惊喜。全书五万七千字,高度精炼概括了自鸦片战争(1840年)到抗日战争前夕(1937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没有史料堆砌,没有华丽辞藻,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先生娓娓道来,情真意切。

本书成于1938年。1938年的中国,处于抗日战争初期,中日战场连连失利,内忧外患,民族存亡危在旦夕。而此时,蒋廷黻先生(1895―1965年)结束了两年驻俄大使任务,即将奔赴国民党政府行政院行政处履新,于炮火纷飞的汉口作短暂停歇,在此两月间完成此书。深感国家举步维艰,作者通过对中华民族近代历史的强烈反思,积极探索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字句间无不彰显其作为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

十九世纪初的中华民族依旧沉浸在“天朝大国”的迷梦中,国人傲慢、自大、守旧、愚昧。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大炮强行撬开了国门,“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自中英《南京条约》始,启动中外不平等条约签订模式。比起鸦片战争的失利,作者更痛惜于鸦片战争之后,道咸年间的国人并未痛定思痛,依旧坚守着落后愚昧,意淫于“天国”梦想,丧失了最好的二十年发展光阴。“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要比日本早二十年 咸丰年间,中法联军攻占北京城,以恭亲王奕S、文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士大夫阶级逐步觉醒,领导发起“自强运动”。步步推进,发展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相继成立了军械所、造船厂、学校、招商局等。1888年,光绪十四年,李鸿章成立北洋水师。作者高度赞扬了曾国藩及其他自强运动的领袖,但是旧社会旧制度,乃至改革者自身认知的局限性,“自强运动”带来的改革是不彻底的。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利,也宣告了“自强运动”的失败。

作者探索式提出了“自强运动”的失败关键在于未进行彻底的制度变革。同时强调,只有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才能实现一个民族自上而下,彻底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统一而政权不集中或集中而运用不大胆,不猛烈,则近代化虽进行而不能快。”作者期待一个如十八世纪沙皇俄国大彼得时期的专制体制,通过中央集权强力推行自上而下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没有大彼得的横暴,旧马斯哥的守旧势力是不可能打到的……他是俄罗斯民族的大恩人。”而同光年间的中国名为统一,实不统一。曾李左诸人的事业不是国家通盘筹划的事业。李鸿章虽在北洋背负创设新陆军和新海军的责任,但是他的财源仅靠北洋一隅,其他各省的协饷需靠李与其他督抚的私人关系。作者叹道“只有绝顶天才始能创造新事业,始能为民族行百年大计。”“但是这些天才,没有集中的政权作后盾,不知道历史上有多少被庸人和群众反对而消没了。”

通观全篇,蒋氏的《中国近代史》倾注了作者对中国历史,中国社会的思考,在内外战火交织,人民满目疮痍的历史背景下,艰难摸索着复兴强国之路。其间,好奇使然,读了《蒋廷黻先生回忆录》,了解先生西行游学,投身教育,再到临危受命、弃学从政的人生经历。《回忆录》字里行间,闪烁着一个懵懂少年到鬓白精英的笃志救国之念。文字是最善于妆扮的,但我也无需纠结于那浓妆掩盖下素颜的惨淡。总会有一些优秀人物,他们的存在是推动人类进步,推动文明发展的。所以在此,向那些有血性、有担当、有智慧的历史风云和精英人物致敬!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篇2

《中国近代史》是蒋廷黻先生的经典著作,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这段时间的中国历史,对中国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以学术的形式表达了关切,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翻开这本书的封面,内文插图赫然是一张著名的《时局图》,令我过目不忘。图中虎代表英国、青蛙代表法国、鹰代表美国、太阳代表日本,它们正在瓜分中国,这就是悲惨的中国近代情形。

1840年,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这是中华民族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探索史。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中国人民饱尝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在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到达了几百个。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

这也是一段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尽管有人低头服软、卖国求荣,可是广大的爱国官兵进行了英勇的战斗,涌现出像林则徐、邓廷桢、裕谦、海龄、关天培、陈化成等大批爱国将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也出现了前仆后继抗争的壮烈场面;在中法战争中,冯子材无所畏惧,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刘永福领导黑旗军威镇敌胆,爱国海军在马尾海战中表现出了临危不惧、英勇战斗的精神;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邓士昌、林永升、丁汝昌等人以身殉职,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爱国抗争精神。除了爱国官兵的抗争外,广大人民群众从未放下斗争,帝国主义侵略到哪里,就在哪里受到抵抗。尤其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还出现了许多的反洋教斗争。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给帝国主义势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第一次是太平天国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在打击中国封建统治的同时,还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打破了西方侵略者迅速把中国殖民化的企图。第二次是义和团运动。19爆发的震惊中外的义和团运动,是一次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为捍卫民族独立而展开的反帝爱国运动。虽然它失败了,但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的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不可征服性。

这是中国人民寻求富民强国之路的一部探索史。在近代中国的特殊时期,中国的根本任务是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完整,促进经济发展,实现政治提高。在为了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在伴随中国艰难的近代化历程中,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既有政府运动,又有新生阶级代表;既有地方大员,又有思想精英。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先进的中国人初步认识到西方的现代化,以林则徐、魏源等人以经世务实的态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承认落后和不足,注目世界,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辱之道,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清政府在历经浩劫后,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一批务实且有政治经验的权力重臣,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前提下,倡导富国强兵运动,创办军事、民用工业,筹划海军,设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尽管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可是洋务运动在必须程度上促进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甲午战争后又兴起了“戊戌变法”运动,可最终还是失败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不能救中国。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经过一系列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在19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向民主共和道路,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府。可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19爆发的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随着.....的成立,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找到了探索已久的正确方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并不断开创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读完这部经典著作,我深刻地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夜郎自大,总有一天会被其他人超越,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而一个国家如果不图强,整日闭门造车,轻则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出让利益,重则被分裂甚至亡国。清政府长时期沉浸在自以为是强国的美梦中,却不知西方列强早已在多方面遥遥领先,这种强弱差距造成了这样一段坎坷的历史。

勿忘过去,面向未来!我们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自强不息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使中国越来越强大,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篇3

。这套灰不溜秋的书,分上下册。当然,我看的是后浪出版社的。

作者写下了1600-间,中国从泱泱大国沦为半殖民地,走向灭国的边缘,而今,又回到泛泛之辈,里的重大事件。全书1083页,以一个外国人的.视野来看中国发生的一切。作者睿智,客观,逻辑的思维,笑看过去,俨然一本通鉴。

舞台上,依然还是只有几个人,围绕着权力中心,着你死我活的较量,重复着“王始帝国”的故事,

常拿凹面镜看自己,显得自己巨牛无比。拿凸面镜看别人,大象在眼里也成了蚂蚁。我只想找面平面镜,还原真实的自我。

一部中国近代史,一部近代中国人们的苦难血泪史。书的内容国人都清楚。西方人逻辑的思维用在分析中国的事有些不妥,你站在一个边境线外,通过一些材料,作逻辑推导,得出结论。然而,我们是酱缸文化,对逻辑免疫。

在神气的国度里,发生神气的事。神气,神气,再神气!这才是行文之道。

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 篇4

读完本书,能知道作者是怀了极大的热情来写的。也可以知道,此本不特写中国近代的史事,而是以近代之事求现代进步之要。

治史之法,似乎可以分成两种,一曰“以我注史”,二曰“以史注我”。以我注史者,专注史事之研究,必须有确凿证据始可言之,目的是为了给今人留下历史的真实。以史注我者,乃是于历史中探寻理想,实际上是为了继往开来,给今人开启发展未来的门径。

我以为,这两种方法没有高下之分,只在于读者自己读书的目的。而对于本书来说,自然是取后一种。

记得上中学时,历史老师曾对我们说,因为林则徐早死,所以没有被派去围剿太平天国起义,从而保全了名誉。谬矣!太平军为祸之烈,举世罕见,只有中学教材为了树立未成年人的三观才把世界搞的黑白分明。学生学的历史教材过于脸谱化,这是培养三观的需要,但到了年岁长一些,应当多涉及一些其他资料。

其他史书讲史事时,不会夹杂其他的史事,另外,讲中国史的不讲国际,讲国际史的不讲中国,割裂不明,难以畅通。但本书不同,比如讲太平军时,还讲了太平军对于清朝与外国之间战与和的影响,令人思维为之一清。就像小时候先学中国历史,但对于涉及外部的一些事总有些疑惑,待后来学习了世界历史,才算明白。

作者在书中喜欢说“如果”,但我以为,历史大势,浩浩荡荡,绝不是一两次“如果”能改变的,但对于书中记述的时代精英们的努力,不免悲壮。

读本书,看到近代中国因愚昧僵化而错失种种良机,不得不扼腕切齿,怒其不争,恨其无知。

时势造英雄,英雄促时势,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不分主次,也不必分主次。或者可以说,研究具体问题时可以分清,但对整体而言是分不清的。

变通是必然的,阻碍也是必然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不是一人一时之误,甚至不是满清朝廷的错误。这里有一个论点,中国积弱,是地理原因造成的,中国的周边太过闭塞,与外界不相连通,虽然号称文明古国,实际是文明世界的边沿地带。如果有边界危机,中国还能够发奋图强,但就在于清朝几乎统一了中华文明圈,有清一代,中国边界总体安稳,于是导致了近代的衰败。

满清之亡,非亡于革命党。实际上国家衰败不堪,各地异心早起,偏偏主少国疑,于是纷纷借着革命的招牌独立。

但不管怎么说,清朝总是一个统一的政权,而对于革命党而言,流弊太多,导致野心家四起,中国大乱,无怪现在有人说孙中山革命是日本人的阴谋。

对于西方世界而言,远东只需要一个合作者,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使中国的虚弱完全暴露出来,这不单是对日本战争的失败,更是在国际上的彻底失败,所以日本成了西方列强的合作对象,而俄国人抢占东北领土,更正式开启瓜分中国的风潮,从此偌大中国,瓜分豆剖,任人分食。

各个国家中,俄国要的是土地,英国要的是利益,而日本,最需要钱财来壮大自己。因为一场甲午战争,中国人没有被惊醒,被惊醒的乃是日本人,从此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另外,本书附录中有“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从葡萄牙发现好望角开始,又讲了明朝下西洋与西方地理大发现的不同等等,抽丝剥茧,将近代中国积弱的原因娓娓道来。

所谓“大变局”之类的词,实际上,仍然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不知道根究,就无所适从了。所以学习历史,应该本国史和世界史对照学习。

外国的风云激荡不能在中国激起一点风浪,这或许可以作为“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的另类解读,中国近代的衰弱已经注定。所以中国衰败,虽然令人挽伤,但并不可惜。

附录中另有“琦善与鸦片战争”一文,将主和派的琦善塑造为一个明白中西差距并想要忍一时之辱奋起直追的有志青年。作者以为举国皆醉而琦善独醒,太过。但读完此文,个人认为,琦善算是中人之才,只是举国醉得太厉害了。

琦善的悲剧在于,他和世界相符合,却与清廷不符合,而清廷不与世界符合,足以将琦善的努力湮没。琦善领先清廷一步,所以终被贬黜;清廷落后世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史心得感悟


当我们从某个阶段收获成长,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并记录其中,心得体会要写出新意,才能深深感染读者。写心得体会要注意哪些事项呢?经过整理,我们为你呈上中国近代史心得感悟,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中国近代史心得感悟【篇1】

这本书之前看过两遍,分别是一年前和一个月前。在那两次中我看得很快,读来整体觉得此书通俗易懂,清新感人,而重点则是在对史实的了解上,对作者也不是十分熟悉的。读了之后觉得无论是字面的还是头脑中,自己并没努力留下什么痕迹,所以就有了这第三次的阅读。

本书一个总论和五章内容,薄薄一小册,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总体思路是外患、内忧以及四个救国方案。之前从导师那得知这是一本好书,后来发现在近代史研究中它的确算是一本传世性的经典著作,尽管蒋是以“初步报告”写出的书。下面将笔者总结该著值得称道的几点记录下,暂且作为粗浅的读后感受就教于大家。

1.近代历史写作的主旨。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这是蒋廷黻先生在总论末尾的一段话。我很欣赏的原因是他强调对“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的分析,这是一个做到容易做好很难的要求。从书中蒋对外国列强、中国顽固派、剿夷派、抚夷派、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革命等等分析中,我能够感受到由客观和深刻带来的感动,具体可见下文的展开。

2.新异的人物评价

蒋对近代历史上“粉墨登场”的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对诸如顽固派、义和团、太平天国虽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认为"他们(顽固派)也是爱国份子",但重点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诸如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居然还有:"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对了林则徐和琦善,我们心目中的他们形象正如当时士大夫和咸丰:一个百战百胜、忠君爱国,一个是奸臣,收受洋人贿赂。而蒋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我们一直将他们作为这次海战中的英勇烈士来看待。蒋用大量的篇幅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当时的"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看来很多的以前所谓的史实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3.理性叙说历史的方式

该书作为一历史研究著作在历史叙述上,充分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正如蒋廷黻先生自己认为的,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而他的具体叙说历史的方式做法也值得称道。比如在叙述鸦片战争之后,蒋提出一个分析性很强的问题: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是蒋那时甚至我们现在的人眼中极渴望发生的状态。所以蒋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他就分析出一点一点的原因来,非常具有说服力。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在书中很多可以看见,对很复杂的事情娓娓道来。此外,蒋先生分析事件和人物常能旁征博引,比如将曾国藩的军队建设与军阀割据相联系。因为曾国藩起头的中国私有武力是以后军阀割据的起源。

中国近代史心得感悟【篇2】

作者对近百年尖锐的复杂的阶级斗争史实完全不提,异常强调向西方学习,除了上述讨论过的其所处的时代因素外,与其身份和经历的关系也极其密切。必须承认,蒋廷黻骨子里就是一个学者。他十七岁负芨远游,在美国修读文学与哲学,后回国任教。

是“生长于三湘,学成于西方;既受到过陶谢、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同乡前贤‘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也理解了西方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的文化人。但除此之外,他中年时又以书生从政,任民国政府高级外交官,且还政后依然从事学术的研究。这样一段特殊时期的政治生涯,使他的历史著作既“高屋建瓴,目光四射,纵横剖析一切人和事的是非功罪”,又不可避免地被蒙上一层意识形态的阴影。

但这本书在的论述切入点也颇值得我们借鉴。本书以比较开篇,而后抽丝剥茧,对主要事件逐个剖析。这一幕幕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单独成像的画面剪辑,在其背后,还有一张宏大变换的幕布做背景。而这张幕布,无疑是蒋廷黻在外交上的长袖善舞泼洒绘制而成的。同时,书中没有引用太多的史料和掌故,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文字,给人以形象感。

民国遗风拓印其上,如行云流水,收放自若。且对于蒋廷黻而言,无论是作为一名学者,国民党官员,甚或只是一个中国人,都有这样一种职责和义务,即经过回溯与反思,借鉴与参考,在得失取舍、兴衰荣辱中寻求“锻造”中国的良方,重塑一个国家的精神。就《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而言,在“不仅仅要回溯神州陆沉的痛苦历程而已,更要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使人们鉴古知今,认识前进的方向”这点上,毫无疑问,蒋廷黻做到了。

中国近代史心得感悟【篇3】

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近代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蒋廷黻不可能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他说:不好的东西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个话颇有分量。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不好的东西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抑或革命之路呢?

本书以恭亲王奕訢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

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大学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历史值得我们深思!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7

终于读完了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这套灰不溜秋的书,分上下册。当然,我看的是后浪出版社的。

作者写下了1600—2000年间,中国从泱泱大国沦为半殖民地,走向灭国的边缘,而今,又回到泛泛之辈,里的重大事件。全书1083页,以一个外国人的视野来看中国发生的一切。作者睿智,客观,逻辑的思维,笑看过去,俨然一本通鉴。

舞台上,依然还是只有几个人,围绕着权力中心,着你死我活的较量,重复着王始帝国的故事。

常拿凹面镜看自己,显得自己巨牛无比。拿凸面镜看别人,大象在眼里也成了蚂蚁。我只想找面平面镜,还原真实的自我。

一部中国近代史,一部近代中国人们的苦难血泪史。书的内容国人都清楚。西方人逻辑的思维用在分析中国的事有些不妥,你站在一个边境线外,通过一些材料,作逻辑推导,得出结论。然而,我们是酱缸文化,对逻辑免疫。

在神气的国度里,发生神气的事。神气,神气,再神气!(最近流行咆哮体)这才是行文之道。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8

没有教科书的教条、没有过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没有大陆版过多的删节,这版中国近代史让人觉得更加真实。作为中国近代史,作者并没有单独去叙述近代中国的衰败与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而是从对近代有较大影响的清朝一直写到二十世纪末期,这早已超出了通常人们所认为的近代史范围,但正是“超出”的这部分才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当前的图书市场上,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充塞着各大书店,但这其中要么是像教科书一样的避重就轻,要么就是标准的主旋律,让人看了感受不到历史的气息。对于这本书的大陆版则更让人倒胃口,港版一千多页的书到了大陆就少了四百页,其中缺少的内容则不言自明。当然,除了一些被河蟹的内容之外,能够成系统的写清中国近代史也不是件易事,毕竟中国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太复杂的东西。

第一历史已经随着时间而消逝,书本上的第二历史将随着文化的传承而代代相传,但是历史的真相是不容掩盖也不容篡改的,所有的民主的文明的社会一定会尊重历史,不会将历史用于自己的统治,那种《1984》下的社会必将受到人民的审判和历史的惩罚。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

终于把蒋廷黻(是这仨字吧)的《中国近代史》看完了,对于满清帝国和中国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看来历史课本害人不浅那,提醒大家如果没有充分的历史知识储备量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千万不要轻信网络上或某些书籍上的历史和历史分析,以防被人利用自己,适当时与家长交流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我们误入歧途。至于历史课本么,就当是历史知识的.扩充,但不能完全相信其中宣扬的所有精神,否则就被成功的洗脑了……

历史课本上告诉我们,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邓世昌丁汝昌是民族英雄,琦善是“汉奸”。但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时,会发现“好人”的局限性和“坏人”的闪光点。

林公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个被雕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贤者”——他秉公无私,疾恶如仇,是近代站起反抗外来殖民者的第一人……但当我们用观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视角打量这位英雄时,就会发现他的局限性。不错的,林公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集大成者,但传统毕竟是传统,不适于当时正在飞速进步的世界。他以为中英可以一战,并自信满满以为可以战胜英军;他还以为禁烟只要把外人的烟都烧了,把外人都赶出中国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他更以为封建制度能“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但历史证明他是错的。皇帝把他贬到边疆不让他与英人正面交锋其实是他的大幸,这保全了他在历史中“英雄”的地位,也使他避免了清议的指摘。不过却使统治阶级士大夫误以为英中战争的失败是没有启用林则徐的缘故,也让近代中国错失了最宝贵的二十年发展时间。试想如果中国在遭遇通商战争失败后就开始革新、开始觉醒,现在的世界格局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当然,林则徐只是一个例子,满清的灭亡也有它的必然性。仔细研究便可发现那时的满清是多么的可悲,那时的中国社会是多么可悲。

读史最重要的还是帮助我们培养思维,让我们发现历史的规律,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看待事物。

我一定要继续读下去,读更多的史书,人文读本,可能我看不懂里面所有的东西,但古人不是说了么,“开卷有益啊少年”!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

虽然我们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但是时势造英雄,中国的英雄们经过一番努力的战斗,最终换来了今日的安宁与和平!

19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诞生了!共产党人用崭新的理论和务实的精神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沉寂多年的中国大地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母亲不再受到欺凌,一批批共产党人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那封建黑暗势力的绞杀下,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中,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脊梁筑起中华民族不朽的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带着对光明的憧憬,一步步走出暗无天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都在聆听那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终于如凤凰涅磐般诞生了!在这个崭新的国家,劳苦大众第一次当家作主人,以百般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祖国大地万象更新,旧貌换新颜。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从此,中国人民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东方巨龙在全世界人民惊诧的目光中腾飞、再腾飞!

掩卷长思,我庆幸我属于这个古老而年青的国度;我庆幸我属于这个伟大而辉煌的时代;我庆幸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

中国近代史心得感悟【篇4】

国家也好,民族也罢,均不能走闭关锁国的路子,闭门造车最可怕。你的自大,终将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迎新务必要除旧,打铁务必要自身硬。重建体系需要巨大的勇气。“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此一时,彼一时。实力的转换带来的必然是态度的180度逆转。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可笑的。琦善代替林则徐去广东以后,一边搞不定英国人,弄的是及要割地又要赔款,一边在道光哪儿撞了一脸灰土。活脱脱的是里里外外都不是,很是挫败。

“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人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也是一笔财富。我想这都应在它们之前加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白失败的理由。一个人不去反思,就算走在多的错路也是无益。

民族的改革受到既有根深蒂固的传统的阻挡,个人的革新又何尝不是受到既有的三观阻挠呢?)

徐广缙与叶名琛扛着旧时代士大夫的重任,粉饰功绩,最终还是败的一塌糊涂。依赖的所谓民心,竟是是倒戈一击,帮悔不帮清。

“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民族更是如此。”

……

纵观整段近代历史,看到的是封建王朝一身的弊病,社会各阶层轮流的躁动与登场,民众民族意识的渐渐复苏,探索前行中的前赴后继和无数志士仁人的满腔热血。

最后“为什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中国近代史心得感悟【篇5】

在我原有的印象里,林则徐是一个民族英雄。小学时便有《虎门销烟》一课文,讲的是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于一八三九年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英国鸦片。“他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而万古流芳,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而我也大抵是仰慕他的。而阅读完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后,我对历史原有的印象与观念收到了根本性的颠覆,对林则徐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蒋廷黻的眼光来看,林则徐是一个典型的晚清士大夫形象。他空谈而高调,只知抵御夷族的方法是“民心可用”,却提不出具体的、确切的措施;他自私自保,在广东目睹了西洋的利抢利炮,深知一味“剿夷”中国将没有出路,却不敢违背当时清议而牺牲自己名誉,勇敢提出改革主张。在蒋廷黻眼里,林则徐是矛盾而悲剧的。

闭关锁国时期的中国不承认他国的平等,以天朝自居。中西间的贸易极为的少,起初西洋商人仅限于广州一口,买卖受时间限制,又不可随意出游,因而英国人采取了两次和平的交涉。可惜两次的外交都失败了,英国人碰了壁。后来他们发现鸦片是种上等的商品,可以撬开中国的国门。这是无奈之举。随着吸食鸦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旺,统治者和士大夫阶级发觉这种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东西只会让国民堕落消沉,白银外流。于是就有了禁烟的呼声。

光绪帝对鸦片是最痛心的,对禁烟是最有决心的。统治阶级要求禁烟,其意志于是成了举国上下最主流的呼声。当然这样的一致呼声是表面的,因为相当多的人不这样看待鸦片的问题。禁烟是困难的,尤其是有外国人的干涉。而且广州地方官吏腐败严重,通商法令虽为严苛,外国人给了钱,官吏便会通融。若实行禁烟,则法令比原先更为严苛,于是官吏索贿力度会更大,其结果是烟没有禁,内外矛盾却愈发尖锐。这可以解释为何光绪虽然一上任便严申禁令,鸦片的进口量却不降反升。较为可行的方法是一面加重关税,一面提倡出口,扭转当前的逆差局面防止白银外流。

可是士大夫阶级的顽疾之一便是缺乏大无畏的独立精神,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冒犯皇帝提出其他主张。在皇帝面前他们唱高调,逢迎附和:在私下里他们忧心忡忡,知道禁烟之不易。剿夷派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中抬头了。

林则徐被派往广州禁烟。他收缴了十三行全部的鸦片,当其他人以为他发了横财,不信他会真正禁烟之时,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了所有的鸦片。从中可以看得出他坦然无私,正直清廉。他是真的爱国的,希望中国可以抵御外夷的侵扰,从这一点应该肯定他的人格之伟大。可是他同时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一是没有去过西方。他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在开眼之前他对西方没有了解,他幼稚的认为英国人作战实力有限,“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二是作为士大夫,他极力想保住自己的名誉而不敢与清议有所冲突,即使他慢慢觉悟了,也保持着缄默。他在广东搜集的资料,请人翻译的外国杂志由魏源整理成《海国图志》,却启蒙了邻国,带去了维新的动力。

销烟以后,英国的舰队终于向中国开来了。道光看到定海失守后怒了,于是剿夷派偃旗息鼓,抚夷派在统治者的意志下成了主流。林则徐这个时候被革职,抚夷派琦善上任。琦善也是知道中外实力相差悬殊,抚夷能缓和局势,防止进一步的冲突。但是士大夫不信他,也不信民族的未来。鸦片战争爆发,琦善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林则徐被革职是他的幸运,却是民族的大不幸。以中国的战争设备,如山海关的炮“尚是“前明之物,勉强蒸洗备用””,来对抗西人近代化的洋枪洋炮,其结果必是以卵击石,主剿的林则徐将看着中国的军队败在夷族脚下,他将代替琦善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现实是他逃过了“千古罪人”的骂名,十足幸运!而如果林则徐没有没革职呢?他将必然输掉鸦片战争,而他的战败将引起巨大的震动,震醒还在天朝睡梦中的国人,中国的维新变革或将提前几十年。事实是,不服输的士大夫们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奸臣误国,是琦善受英人之贿把他驱逐了。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国家日趋衰弱,士大夫却还在梦中继续沉睡。

《南京条约》签订后,仇外心理日益加剧。地方官吏因为条约的缘故私人利益受到打击;外人进入广州城使广州人感觉尊严受损;五口通商使得上海日盛一日,广州富商受其影响。再这样的背景下剿夷派又抬头了。徐广缙晋升两广总督,他写信问林则徐驱夷之法,而林则徐说“民心可用”。

“民心可用”,这是中国历史上被说滥的四个字。林则徐身上有着士大夫的空谈高调,他只知民心可用,却不知道民心如何用,况且民心固不可失,拯救中国却需内政外交的双重努力。他所寄予重望的民心在英法联军侵华之时毫无抵抗的力量。英法打进广州城,人民反而帮助他们把藩台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林则徐是如此矛盾而悲剧的一个人。他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士大夫阶层,正气凛然,清廉正直。而他又如其他士大夫一样,被清议制约,重个人名誉过于重国家前途。他看清了中国的未来,却不敢牺牲自己,唤起其他人一同改革。他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他之后,中国的近代化之路还很漫长。

中国近代史心得感悟【篇6】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数千年来,从丝绸之路的捍威到贞观之治的“天可汗”威仪,再到郑和下西洋的外抚四夷,封建中国自诩天朝大国应有尽有,以不平等待遇对外邦交,以封藩属国作为我国的国防外线代守门户。却不料在这固步自封下,西方近代文明的曙光乍现一个个“日不落”的神话,黯淡了东方的光芒。廷黻先生说:“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现代文明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惨败。”那么,西方列强的侵略正是使闭关锁国的封建中国觉醒,探索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

我们总将其屈辱原因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那么这个“落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软肋之上呢?

一.旧社会的恶性循环

在第二章里,蒋先生提到两个恶性循环①大乱后大治:因为民众不知利用科学节制生育也不知利用科学增加生产,于是乱世末,大治初人口少,有荒垦——人口多,分配少,生活水平低——烧香拜佛,土匪起义,小乱变大乱——大治末,乱世初;②每朝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薄,奢侈低,体恤民情,内政昌明吏治澄清;后来则欲望提高,奢侈增多,贪污长进。

这两个循环造就了中国历史如同sin函数图像跌宕起伏。而在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在抵抗力量薄弱的低谷的时候,我们开始处在云端做双曲线中的下抛运动。这映证着近代历史血泪屈辱的必然性,也充分揭示了要想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命运,必须跳出该图像的发展,也就是必须革命地彻底,将中国封建统治连根拔起,这我也将在下面第三点中提到。

二.民心向背与国家进退

《南京条约》后,广州民众因为触及到自身利益而产生仇外心理,不让外人入城。当政者没有顾全大局地去疏解矛盾反倒是以林则徐等的意见认为“民心可用”,认为”四万万同胞有胜无败”,希望等到外人骚扰作乱时组织百姓去抗议其洋枪洋炮。“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民心代表一种趋势,但如果没有大势力量——也就是综合国力的推动这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花骨朵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更有甚者当起了汉奸,有些老百姓不明所以还帮忙外敌搬运物资——当秦始皇焚书坑儒地抑制思想发展,当明清八股局限、文字狱风行时,统治者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江山的倾覆往往咎由自取呢!

更何况,“民众的迷信是我民族近代接受西洋文化的大阻碍之一。就好像在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也正是“野心家知道中国人民的乡族观念,从而利用之,已达到割据的目的。”就算是接受了西洋文化,也只是盲目地学习。就好像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小农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狭隘阶级利益(“他的真实心志不在于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而打着天朝的幌子,通过宗教信仰从而进行革命,其根本与封建文化无异。

士大夫阶级的独立、大无畏、创新精神在哪里

在鸦片战争前与外国的邦交中,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除了一点被迫的无奈外,是否更多体现了晚清“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士大夫认为的“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直至戊戌变法才被调整;在洋务运动中,“时人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曾国藩在推翻太平天国中,也是“以中国旧礼教为其立场,维持清政府作为政治中心,凭依忠君思想”……

就好像一位网友提到的“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不彻底,接受的旧式教育,脱离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束缚。大部分则是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这个时代,包括很多:闭关自守;外国的趁火打劫;民众的迷信与无知;思想文化的限制等等。”我们要理解他们的局限性,但除此之外,我们是否更应该想到,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当国家栋梁尚为此愚昧,也就不难理解国难殇殇了。

四.战略战术啃老底、太拘泥、不分明

近代有好几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就拿洋务运动来说,洋务派出于国防动机率先开始军事建设和企业建设。奕他们“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大着胆向前进,到国际生活中去找新出路。”而蒋先生痛心扼腕地说,这种新精神为什么不能出现在鸦片战争后而出现在xx年后的咸末同初呢?“鸦片战争失败根本在于我们的落伍,但其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致命伤……我们的近代化若比日本早xx年,远东的近代史则完全改写。”洋务派们迟了一步,

但更重要在宣告洋务运动终结的北洋海军溃败中战略战术运用不当。当时我们已经引进很多西方的大炮船只,但“我们的失败不是船不如人,炮不如人,而为战略战术不如人。”例如总司令选用带马队、全不了解海军作战的丁汝昌;例如在变更阵势形势自乱,敌人有空可钻,而我们第一炮误中自己望台……而且当时一些有远见的贤士郭嵩焘、曾纪泽等也郁郁不得志,

最重要的,是“近代化的国防不仅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种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局限性是中国旧式民间运动不能救国救民的根源。所幸的是,我们一步步尝试学习和接受近代文化,取其精华地继承传统文化,于是有了推翻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有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处在近代的中国,就好像刚刚脱离温室的花朵,唯独经历风雨的洗礼,才可以摆脱自身的娇弱。我们愤怒,为着列强的恶毒和凶残;我们悲痛,为着大厦将倾,尸骨遍野;我们庆幸,可以卧薪尝胆,力挽狂澜——所以我们努力,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而唯有在那一层屈辱之下取长补短去学习,把握机遇去成长,中华民族才能昂然站起,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近代史心得感悟【篇7】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2012年3月第6次印刷),是我在书店发现的颇为重要的好书。

蒋廷黻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他的这本书写于1938年,在民国销量颇大。本书反映出作者受到过严格的现代西方历史学的训练,并且观点颇为新颖。作者最独特的观点是:假如林则徐没有被免职(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由于不能摆平英国人,被道光免职),估计他会在广州和英国人干起来,肯定惨败,那样他的一世英名将被毁掉,而对清朝却是一件幸事,因为清朝惨败之后必然会提前开展洋务运动20年,我们也将比日本早发展20年,以后就不会有甲午惨败了。

这个观点很新颖,尤其是在林则徐早已被捧为民族英雄的情况下,更是颇吸引眼球。但我仔细想想,觉得经不起推敲。因为:(1)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不是没和英国打过仗,英国顺着长江快打到南京了,清朝终于受不了了,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如果英国在长江三角洲的胜利不能警醒清朝,难道在广州打败(如果不被撤职的)林则徐,就能警醒清朝吗?(2)即使洋务运动提前20年,如果不能从制度上做根本的改变,真的能战胜日本吗?

所以作者书生气颇重。

该书毕竟写于1938年,民国时期的历史,对作者来说是“现代史”,所以对孙中山、蒋介石歌颂颇多。这也是我不赞成的。现在我看中国近代史,逐渐形成了以下(可能比较独特的)观点:

1、落后国家要发展,尤其是东方落后国家,一定要经过一段集权、独裁时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经过这段时间,国家和地区就不可能发展。好好看看日本、韩国、我国台湾,乃至新加坡的发展,无不如此。

题的关键是:(1)很多人认为一步跳入美国或英国式的民主,才是对的。(2)经过独裁或集权之后,一定要过度到民主社会,而不能停滞不前。两者缺一不可。

东方国家,不走(1)而直接进入(2),成为世界先进国家的,至今没有先例。所以必须走第(1)步,绝不能因为(2)而否定(1)!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必须及时过度到(2),否则仍然会落后,会挨打!

2、在近代史上,李鸿章、孙中山的地位过高了。

实际上,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已经几经反复。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的名声就臭了,一直臭到民国。然后梁启超等人为他翻案,说无论是谁,当时都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和李鸿章没有太大关系。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也为李鸿章说好话。到了1949年之后,大陆再次把李鸿章丑化,但1990年之后又逐渐为他翻案。总之,现在李鸿章基本上是个正面角色。

但我认为,李鸿章还是被大大高估了。孙中山也一样,国共两党对他的评价始终很高,都有历史原因。但真正细观历史,我认为他被严重高估了。算了不展开了,重要人物总是充满争议。

3、有些人的地位过低,比如左宗棠。

左宗棠收复新疆,从清朝到民国,再到现在,我们都认为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我越看近代史,越觉得左宗棠的见识极高,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中国人。但是,我国对他的宣传还是远远不够,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收复新疆时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民族英雄刘锦棠(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刘锦棠收新疆》系列)。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左宗棠在我国(包括大陆和台湾)的地位这么低,他的知名度远低于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甚至邓世昌,也低于曾国藩和李鸿章。

蒋廷黻对左宗棠的评价同样不高。他认为:假如不是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当时清朝肯定有更多的力量建设海军,琉球就不会归于日本了。而琉球归属中国之后,在朝鲜的影响力也将更大。作者显然认为琉球比新疆,东面比西面重要。

对此观点,我同样不表赞成。难道左宗棠不收回新疆,李鸿章就一定能收回琉球,清朝一定能战胜日本吗?几乎不可能的。李鸿章一贯忍辱求和,不可能为了琉球和日本开战。而新疆的重要性,作者显然没有认识到。

4、近代史严重低估了一些媒体思想家(“公知”)的历史贡献。

具体地说,梁启超和胡适,他们不仅是文人,是公共知识分子,是思想家,而且极大地左右了历史进程。我们似乎只是在戊戌变法时才会谈到梁启超,并认为胡适只是民国时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这都大大低估了两人的历史作用。

有关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


我们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往往会随着时间改变而改变,我们肯定很想写一些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就是应用自己的话语,把读过的东西,浓缩成简略的文字,然后加以评论,你是否会在笔记本上书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呢?经过搜索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为你呈现“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篇1】

作者对近百年尖锐的复杂的阶级斗争史实完全不提,异常强调向西方学习,除了上述讨论过的其所处的时代因素外,与其身份和经历的关系也极其密切。必须承认,蒋廷黻骨子里就是一个学者。他十七岁负芨远游,在美国修读文学与哲学,后回国任教。

是“生长于三湘,学成于西方;既受到过陶谢、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同乡前贤‘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也理解了西方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的文化人。但除此之外,他中年时又以书生从政,任民国政府高级外交官,且还政后依然从事学术的研究。这样一段特殊时期的政治生涯,使他的历史著作既“高屋建瓴,目光四射,纵横剖析一切人和事的是非功罪”,又不可避免地被蒙上一层意识形态的阴影。

但这本书在的论述切入点也颇值得我们借鉴。本书以比较开篇,而后抽丝剥茧,对主要事件逐个剖析。这一幕幕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单独成像的画面剪辑,在其背后,还有一张宏大变换的幕布做背景。而这张幕布,无疑是蒋廷黻在外交上的长袖善舞泼洒绘制而成的。同时,书中没有引用太多的史料和掌故,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文字,给人以形象感。

民国遗风拓印其上,如行云流水,收放自若。且对于蒋廷黻而言,无论是作为一名学者,国民党官员,甚或只是一个中国人,都有这样一种职责和义务,即经过回溯与反思,借鉴与参考,在得失取舍、兴衰荣辱中寻求“锻造”中国的良方,重塑一个国家的精神。就《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而言,在“不仅仅要回溯神州陆沉的痛苦历程而已,更要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使人们鉴古知今,认识前进的方向”这点上,毫无疑问,蒋廷黻做到了。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篇2】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数千年来,从丝绸之路的捍威到贞观之治的“天可汗”威仪,再到郑和下西洋的外抚四夷,封建中国自诩天朝大国应有尽有,以不平等待遇对外邦交,以封藩属国作为我国的国防外线代守门户。却不料在这固步自封下,西方近代文明的曙光乍现一个个“日不落”的神话,黯淡了东方的光芒。廷黻先生说:“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现代文明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惨败。”那么,西方列强的侵略正是使闭关锁国的封建中国觉醒,探索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

我们总将其屈辱原因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那么这个“落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软肋之上呢?

一.旧社会的恶性循环

在第二章里,蒋先生提到两个恶性循环①大乱后大治:因为民众不知利用科学节制生育也不知利用科学增加生产,于是乱世末,大治初人口少,有荒垦——人口多,分配少,生活水平低——烧香拜佛,土匪起义,小乱变大乱——大治末,乱世初;②每朝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薄,奢侈低,体恤民情,内政昌明吏治澄清;后来则欲望提高,奢侈增多,贪污长进。

这两个循环造就了中国历史如同sin函数图像跌宕起伏。而在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在抵抗力量薄弱的低谷的时候,我们开始处在云端做双曲线中的下抛运动。这映证着近代历史血泪屈辱的必然性,也充分揭示了要想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命运,必须跳出该图像的发展,也就是必须革命地彻底,将中国封建统治连根拔起,这我也将在下面第三点中提到。

二.民心向背与国家进退

《南京条约》后,广州民众因为触及到自身利益而产生仇外心理,不让外人入城。当政者没有顾全大局地去疏解矛盾反倒是以林则徐等的意见认为“民心可用”,认为”四万万同胞有胜无败”,希望等到外人骚扰作乱时组织百姓去抗议其洋枪洋炮。“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民心代表一种趋势,但如果没有大势力量——也就是综合国力的推动这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花骨朵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更有甚者当起了汉奸,有些老百姓不明所以还帮忙外敌搬运物资——当秦始皇焚书坑儒地抑制思想发展,当明清八股局限、文字狱风行时,统治者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江山的倾覆往往咎由自取呢!

更何况,“民众的迷信是我民族近代接受西洋文化的大阻碍之一。就好像在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也正是“野心家知道中国人民的乡族观念,从而利用之,已达到割据的目的。”就算是接受了西洋文化,也只是盲目地学习。就好像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小农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狭隘阶级利益(“他的真实心志不在于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而打着天朝的幌子,通过宗教信仰从而进行革命,其根本与封建文化无异。

士大夫阶级的独立、大无畏、创新精神在哪里

在鸦片战争前与外国的邦交中,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除了一点被迫的无奈外,是否更多体现了晚清“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士大夫认为的“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直至戊戌变法才被调整;在洋务运动中,“时人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曾国藩在推翻太平天国中,也是“以中国旧礼教为其立场,维持清政府作为政治中心,凭依忠君思想”……

就好像一位网友提到的“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不彻底,接受的旧式教育,脱离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束缚。大部分则是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这个时代,包括很多:闭关自守;外国的趁火打劫;民众的迷信与无知;思想文化的限制等等。”我们要理解他们的局限性,但除此之外,我们是否更应该想到,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当国家栋梁尚为此愚昧,也就不难理解国难殇殇了。

四.战略战术啃老底、太拘泥、不分明

近代有好几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就拿洋务运动来说,洋务派出于国防动机率先开始军事建设和企业建设。奕他们“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大着胆向前进,到国际生活中去找新出路。”而蒋先生痛心扼腕地说,这种新精神为什么不能出现在鸦片战争后而出现在xx年后的咸末同初呢?“鸦片战争失败根本在于我们的落伍,但其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致命伤……我们的近代化若比日本早xx年,远东的近代史则完全改写。”洋务派们迟了一步,

但更重要在宣告洋务运动终结的北洋海军溃败中战略战术运用不当。当时我们已经引进很多西方的大炮船只,但“我们的失败不是船不如人,炮不如人,而为战略战术不如人。”例如总司令选用带马队、全不了解海军作战的丁汝昌;例如在变更阵势形势自乱,敌人有空可钻,而我们第一炮误中自己望台……而且当时一些有远见的贤士郭嵩焘、曾纪泽等也郁郁不得志,

最重要的,是“近代化的国防不仅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种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局限性是中国旧式民间运动不能救国救民的根源。所幸的是,我们一步步尝试学习和接受近代文化,取其精华地继承传统文化,于是有了推翻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有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处在近代的中国,就好像刚刚脱离温室的花朵,唯独经历风雨的洗礼,才可以摆脱自身的娇弱。我们愤怒,为着列强的恶毒和凶残;我们悲痛,为着大厦将倾,尸骨遍野;我们庆幸,可以卧薪尝胆,力挽狂澜——所以我们努力,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而唯有在那一层屈辱之下取长补短去学习,把握机遇去成长,中华民族才能昂然站起,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篇3】

在我原有的印象里,林则徐是一个民族英雄。小学时便有《虎门销烟》一课文,讲的是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于一八三九年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英国鸦片。“他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而万古流芳,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而我也大抵是仰慕他的。而阅读完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后,我对历史原有的印象与观念收到了根本性的颠覆,对林则徐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蒋廷黻的眼光来看,林则徐是一个典型的晚清士大夫形象。他空谈而高调,只知抵御夷族的方法是“民心可用”,却提不出具体的、确切的措施;他自私自保,在广东目睹了西洋的利抢利炮,深知一味“剿夷”中国将没有出路,却不敢违背当时清议而牺牲自己名誉,勇敢提出改革主张。在蒋廷黻眼里,林则徐是矛盾而悲剧的。

闭关锁国时期的中国不承认他国的平等,以天朝自居。中西间的贸易极为的少,起初西洋商人仅限于广州一口,买卖受时间限制,又不可随意出游,因而英国人采取了两次和平的交涉。可惜两次的外交都失败了,英国人碰了壁。后来他们发现鸦片是种上等的商品,可以撬开中国的国门。这是无奈之举。随着吸食鸦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旺,统治者和士大夫阶级发觉这种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东西只会让国民堕落消沉,白银外流。于是就有了禁烟的呼声。

光绪帝对鸦片是最痛心的,对禁烟是最有决心的。统治阶级要求禁烟,其意志于是成了举国上下最主流的呼声。当然这样的一致呼声是表面的,因为相当多的人不这样看待鸦片的问题。禁烟是困难的,尤其是有外国人的干涉。而且广州地方官吏腐败严重,通商法令虽为严苛,外国人给了钱,官吏便会通融。若实行禁烟,则法令比原先更为严苛,于是官吏索贿力度会更大,其结果是烟没有禁,内外矛盾却愈发尖锐。这可以解释为何光绪虽然一上任便严申禁令,鸦片的进口量却不降反升。较为可行的方法是一面加重关税,一面提倡出口,扭转当前的逆差局面防止白银外流。

可是士大夫阶级的顽疾之一便是缺乏大无畏的独立精神,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冒犯皇帝提出其他主张。在皇帝面前他们唱高调,逢迎附和:在私下里他们忧心忡忡,知道禁烟之不易。剿夷派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中抬头了。

林则徐被派往广州禁烟。他收缴了十三行全部的鸦片,当其他人以为他发了横财,不信他会真正禁烟之时,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了所有的鸦片。从中可以看得出他坦然无私,正直清廉。他是真的爱国的,希望中国可以抵御外夷的侵扰,从这一点应该肯定他的人格之伟大。可是他同时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一是没有去过西方。他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在开眼之前他对西方没有了解,他幼稚的认为英国人作战实力有限,“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二是作为士大夫,他极力想保住自己的名誉而不敢与清议有所冲突,即使他慢慢觉悟了,也保持着缄默。他在广东搜集的资料,请人翻译的外国杂志由魏源整理成《海国图志》,却启蒙了邻国,带去了维新的动力。

销烟以后,英国的舰队终于向中国开来了。道光看到定海失守后怒了,于是剿夷派偃旗息鼓,抚夷派在统治者的意志下成了主流。林则徐这个时候被革职,抚夷派琦善上任。琦善也是知道中外实力相差悬殊,抚夷能缓和局势,防止进一步的冲突。但是士大夫不信他,也不信民族的未来。鸦片战争爆发,琦善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林则徐被革职是他的幸运,却是民族的大不幸。以中国的战争设备,如山海关的炮“尚是“前明之物,勉强蒸洗备用””,来对抗西人近代化的洋枪洋炮,其结果必是以卵击石,主剿的林则徐将看着中国的军队败在夷族脚下,他将代替琦善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现实是他逃过了“千古罪人”的骂名,十足幸运!而如果林则徐没有没革职呢?他将必然输掉鸦片战争,而他的战败将引起巨大的震动,震醒还在天朝睡梦中的国人,中国的维新变革或将提前几十年。事实是,不服输的士大夫们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奸臣误国,是琦善受英人之贿把他驱逐了。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国家日趋衰弱,士大夫却还在梦中继续沉睡。

《南京条约》签订后,仇外心理日益加剧。地方官吏因为条约的缘故私人利益受到打击;外人进入广州城使广州人感觉尊严受损;五口通商使得上海日盛一日,广州富商受其影响。再这样的背景下剿夷派又抬头了。徐广缙晋升两广总督,他写信问林则徐驱夷之法,而林则徐说“民心可用”。

“民心可用”,这是中国历史上被说滥的四个字。林则徐身上有着士大夫的空谈高调,他只知民心可用,却不知道民心如何用,况且民心固不可失,拯救中国却需内政外交的双重努力。他所寄予重望的民心在英法联军侵华之时毫无抵抗的力量。英法打进广州城,人民反而帮助他们把藩台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林则徐是如此矛盾而悲剧的一个人。他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士大夫阶层,正气凛然,清廉正直。而他又如其他士大夫一样,被清议制约,重个人名誉过于重国家前途。他看清了中国的未来,却不敢牺牲自己,唤起其他人一同改革。他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他之后,中国的近代化之路还很漫长。

中国近代史心得体会【篇4】

国家也好,民族也罢,均不能走闭关锁国的路子,闭门造车最可怕。你的自大,终将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迎新务必要除旧,打铁务必要自身硬。重建体系需要巨大的勇气。“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此一时,彼一时。实力的转换带来的必然是态度的180度逆转。复杂问题简单化是可笑的。琦善代替林则徐去广东以后,一边搞不定英国人,弄的是及要割地又要赔款,一边在道光哪儿撞了一脸灰土。活脱脱的是里里外外都不是,很是挫败。

“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人们常说的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也是一笔财富。我想这都应在它们之前加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要明白失败的理由。一个人不去反思,就算走在多的错路也是无益。

民族的改革受到既有根深蒂固的传统的阻挡,个人的革新又何尝不是受到既有的三观阻挠呢?)

徐广缙与叶名琛扛着旧时代士大夫的重任,粉饰功绩,最终还是败的一塌糊涂。依赖的所谓民心,竟是是倒戈一击,帮悔不帮清。

“一寸光阴一寸金,个人如此,民族更是如此。”

……

纵观整段近代历史,看到的是封建王朝一身的弊病,社会各阶层轮流的躁动与登场,民众民族意识的渐渐复苏,探索前行中的前赴后继和无数志士仁人的满腔热血。

最后“为什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8篇


你收集了多少关于感言的经典模板呢?当我们在毕业典礼或者军训结束的时候。感言对我们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感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感受。根据您的要求,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一篇《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 篇1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插图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2012年3月第6次印刷),是我在书店发现的颇为重要的好书。

蒋廷黻是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他的这本书写于1938年,在民国销量颇大。本书反映出作者受到过严格的现代西方历史学的训练,并且观点颇为新颖。作者最独特的观点是:假如林则徐没有被免职(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由于不能摆平英国人,被道光免职),估计他会在广州和英国人干起来,肯定惨败,那样他的一世英名将被毁掉,而对清朝却是一件幸事,因为清朝惨败之后必然会提前开展洋务运动20年,我们也将比日本早发展20年,以后就不会有甲午惨败了。

这个观点很新颖,尤其是在林则徐早已被捧为民族英雄的情况下,更是颇吸引眼球。但我仔细想想,觉得经不起推敲。因为:(1)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朝不是没和英国打过仗,英国顺着长江快打到南京了,清朝终于受不了了,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如果英国在长江三角洲的胜利不能警醒清朝,难道在广州打败(如果不被撤职的)林则徐,就能警醒清朝吗?(2)即使洋务运动提前20年,如果不能从制度上做根本的改变,真的能战胜日本吗?

所以作者书生气颇重。

该书毕竟写于1938年,民国时期的历史,对作者来说是“现代史”,所以对孙中山、蒋介石歌颂颇多。这也是我不赞成的。现在我看中国近代史,逐渐形成了以下(可能比较独特的)观点:

1、落后国家要发展,尤其是东方落后国家,一定要经过一段集权、独裁时间。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经过这段时间,国家和地区就不可能发展。好好看看日本、韩国、我国台湾,乃至新加坡的发展,无不如此。

题的关键是:(1)很多人认为一步跳入美国或英国式的民主,才是对的。(2)经过独裁或集权之后,一定要过度到民主社会,而不能停滞不前。两者缺一不可。

东方国家,不走(1)而直接进入(2),成为世界先进国家的,至今没有先例。所以必须走第(1)步,绝不能因为(2)而否定(1)!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必须及时过度到(2),否则仍然会落后,会挨打!

2、在近代史上,李鸿章、孙中山的地位过高了。

实际上,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已经几经反复。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的名声就臭了,一直臭到民国。然后梁启超等人为他翻案,说无论是谁,当时都不得不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和李鸿章没有太大关系。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也为李鸿章说好话。到了1949年之后,大陆再次把李鸿章丑化,但1990年之后又逐渐为他翻案。总之,现在李鸿章基本上是个正面角色。

但我认为,李鸿章还是被大大高估了。孙中山也一样,国共两党对他的评价始终很高,都有历史原因。但真正细观历史,我认为他被严重高估了。算了不展开了,重要人物总是充满争议。

3、有些人的地位过低,比如左宗棠。

左宗棠收复新疆,从清朝到民国,再到现在,我们都认为左宗棠是民族英雄。我越看近代史,越觉得左宗棠的见识极高,远远超过同时代的中国人。但是,我国对他的宣传还是远远不够,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收复新疆时还有另一个同样重要的民族英雄刘锦棠(有兴趣的可以看我的《刘锦棠收新疆》系列)。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左宗棠在我国(包括大陆和台湾)的地位这么低,他的知名度远低于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甚至邓世昌,也低于曾国藩和李鸿章。

蒋廷黻对左宗棠的评价同样不高。他认为:假如不是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当时清朝肯定有更多的力量建设海军,琉球就不会归于日本了。而琉球归属中国之后,在朝鲜的影响力也将更大。作者显然认为琉球比新疆,东面比西面重要。

对此观点,我同样不表赞成。难道左宗棠不收回新疆,李鸿章就一定能收回琉球,清朝一定能战胜日本吗?几乎不可能的。李鸿章一贯忍辱求和,不可能为了琉球和日本开战。而新疆的重要性,作者显然没有认识到。

4、近代史严重低估了一些媒体思想家(“公知”)的历史贡献。

具体地说,梁启超和胡适,他们不仅是文人,是公共知识分子,是思想家,而且极大地左右了历史进程。我们似乎只是在戊戌变法时才会谈到梁启超,并认为胡适只是民国时重要的知识分子之一。这都大大低估了两人的历史作用。

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 篇2

一向以来,我都喜欢古代史。古代的中国格外辉煌,以王者自居。最不喜欢的是近代史,近代的中国不停地割地赔款,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

近代历史给人一种感觉是近代的屈辱都是软弱的皇帝和一帮妥协的大臣造就的。读《中国近代史大纲》后,我意识到也许我所学到的历史并不全面。基于多重因素考量,历史书的编者才编出来了这样给人以指向的历史。

作者蒋廷黻以超出个人的境界来再现当时历史,分析出现那些局面的原因。重点从外交的方面入手。对李鸿章、琦善等当时主和的大臣深入剖析。在他笔下主和的大臣求和事出有因,他们超越了一般的民众对事物的认识,综合利弊得出最有利中国的结论就是求和。并非他们贪生怕死,投降。相反他们外交本事突出,才在当时能够与外国拟定和签订条约。

我固有的认知此时好像所以变的更加客观了一点。以后我也许会尽量避免带有任何主观偏向讲解历史事件。我要做的可能是找到尽可能多的史料,还原当时的历史,是非功过,自有人内心评说。

书中还说到每当出现无法解决的事情,清政府总设法使他成为悬案。书中还详细披露了东北出现争议的根源和过程。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没有思考过的问题,而从这之后我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

这本书书名给人一种纯理论知识的错觉,其实资料却十分具有可读性,作者的个人见解无时无刻不显现期间。确实是值得一读的历史书籍。

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 篇3

作者对近百年尖锐的复杂的阶级斗争史实完全不提,异常强调向西方学习,除了上述讨论过的其所处的时代因素外,与其身份和经历的关系也极其密切。必须承认,蒋廷黻骨子里就是一个学者。他十七岁负芨远游,在美国修读文学与哲学,后回国任教。

是“生长于三湘,学成于西方;既受到过陶谢、魏源、曾国藩、谭嗣同等同乡前贤‘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也理解了西方人文科学观点的影响”的文化人。但除此之外,他中年时又以书生从政,任民国政府高级外交官,且还政后依然从事学术的研究。这样一段特殊时期的政治生涯,使他的历史著作既“高屋建瓴,目光四射,纵横剖析一切人和事的是非功罪”,又不可避免地被蒙上一层意识形态的阴影。

但这本书在的论述切入点也颇值得我们借鉴。本书以比较开篇,而后抽丝剥茧,对主要事件逐个剖析。这一幕幕的历史事件,不仅仅是单独成像的画面剪辑,在其背后,还有一张宏大变换的幕布做背景。而这张幕布,无疑是蒋廷黻在外交上的长袖善舞泼洒绘制而成的。同时,书中没有引用太多的史料和掌故,而是以平易近人的语言文字,给人以形象感。

民国遗风拓印其上,如行云流水,收放自若。且对于蒋廷黻而言,无论是作为一名学者,国民党官员,甚或只是一个中国人,都有这样一种职责和义务,即经过回溯与反思,借鉴与参考,在得失取舍、兴衰荣辱中寻求“锻造”中国的良方,重塑一个国家的精神。就《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而言,在“不仅仅要回溯神州陆沉的痛苦历程而已,更要揭示历史的内在规律,使人们鉴古知今,认识前进的方向”这点上,毫无疑问,蒋廷黻做到了。

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 篇4

在我原有的印象里,林则徐是一个民族英雄。小学时便有《虎门销烟》一课文,讲的是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禁烟,于一八三九年在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英国鸦片。“他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而万古流芳,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而我也大抵是仰慕他的。而阅读完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后,我对历史原有的印象与观念收到了根本性的颠覆,对林则徐的看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以蒋廷黻的眼光来看,林则徐是一个典型的晚清士大夫形象。他空谈而高调,只知抵御夷族的方法是“民心可用”,却提不出具体的、确切的措施;他自私自保,在广东目睹了西洋的利抢利炮,深知一味“剿夷”中国将没有出路,却不敢违背当时清议而牺牲自己名誉,勇敢提出改革主张。在蒋廷黻眼里,林则徐是矛盾而悲剧的。

闭关锁国时期的中国不承认他国的平等,以天朝自居。中西间的贸易极为的少,起初西洋商人仅限于广州一口,买卖受时间限制,又不可随意出游,因而英国人采取了两次和平的交涉。可惜两次的外交都失败了,英国人碰了壁。后来他们发现鸦片是种上等的商品,可以撬开中国的国门。这是无奈之举。随着吸食鸦片的中国人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旺,统治者和士大夫阶级发觉这种有百害而无一益的东西只会让国民堕落消沉,白银外流。于是就有了禁烟的呼声。

光绪帝对鸦片是最痛心的,对禁烟是最有决心的。统治阶级要求禁烟,其意志于是成了举国上下最主流的呼声。当然这样的一致呼声是表面的,因为相当多的人不这样看待鸦片的问题。禁烟是困难的,尤其是有外国人的干涉。而且广州地方官吏腐败严重,通商法令虽为严苛,外国人给了钱,官吏便会通融。若实行禁烟,则法令比原先更为严苛,于是官吏索贿力度会更大,其结果是烟没有禁,内外矛盾却愈发尖锐。这可以解释为何光绪虽然一上任便严申禁令,鸦片的进口量却不降反升。较为可行的方法是一面加重关税,一面提倡出口,扭转当前的逆差局面防止白银外流。

可是士大夫阶级的顽疾之一便是缺乏大无畏的独立精神,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冒犯皇帝提出其他主张。在皇帝面前他们唱高调,逢迎附和:在私下里他们忧心忡忡,知道禁烟之不易。剿夷派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中抬头了。

林则徐被派往广州禁烟。他收缴了十三行全部的鸦片,当其他人以为他发了横财,不信他会真正禁烟之时,林则徐在虎门海滩销毁了所有的鸦片。从中可以看得出他坦然无私,正直清廉。他是真的爱国的,希望中国可以抵御外夷的侵扰,从这一点应该肯定他的人格之伟大。可是他同时受到了时代的局限,一是没有去过西方。他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在开眼之前他对西方没有了解,他幼稚的认为英国人作战实力有限,“腿足缠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二是作为士大夫,他极力想保住自己的名誉而不敢与清议有所冲突,即使他慢慢觉悟了,也保持着缄默。他在广东搜集的资料,请人翻译的外国杂志由魏源整理成《海国图志》,却启蒙了邻国,带去了维新的动力。

销烟以后,英国的舰队终于向中国开来了。道光看到定海失守后怒了,于是剿夷派偃旗息鼓,抚夷派在统治者的意志下成了主流。林则徐这个时候被革职,抚夷派琦善上任。琦善也是知道中外实力相差悬殊,抚夷能缓和局势,防止进一步的冲突。但是士大夫不信他,也不信民族的未来。鸦片战争爆发,琦善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

林则徐被革职是他的幸运,却是民族的大不幸。以中国的战争设备,如山海关的炮“尚是“前明之物,勉强蒸洗备用””,来对抗西人近代化的洋枪洋炮,其结果必是以卵击石,主剿的林则徐将看着中国的军队败在夷族脚下,他将代替琦善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而现实是他逃过了“千古罪人”的骂名,十足幸运!而如果林则徐没有没革职呢?他将必然输掉鸦片战争,而他的战败将引起巨大的震动,震醒还在天朝睡梦中的国人,中国的维新变革或将提前几十年。事实是,不服输的士大夫们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奸臣误国,是琦善受英人之贿把他驱逐了。

“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国家日趋衰弱,士大夫却还在梦中继续沉睡。

《南京条约》签订后,仇外心理日益加剧。地方官吏因为条约的缘故私人利益受到打击;外人进入广州城使广州人感觉尊严受损;五口通商使得上海日盛一日,广州富商受其影响。再这样的背景下剿夷派又抬头了。徐广缙晋升两广总督,他写信问林则徐驱夷之法,而林则徐说“民心可用”。

“民心可用”,这是中国历史上被说滥的四个字。林则徐身上有着士大夫的空谈高调,他只知民心可用,却不知道民心如何用,况且民心固不可失,拯救中国却需内政外交的双重努力。他所寄予重望的民心在英法联军侵华之时毫无抵抗的力量。英法打进广州城,人民反而帮助他们把藩台衙门的库银抬上英船。

林则徐是如此矛盾而悲剧的一个人。他代表了中国传统的士大夫阶层,正气凛然,清廉正直。而他又如其他士大夫一样,被清议制约,重个人名誉过于重国家前途。他看清了中国的未来,却不敢牺牲自己,唤起其他人一同改革。他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他之后,中国的近代化之路还很漫长。

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 篇5

新航路的开辟,为全世界的进步特别是在东西融化、或者说是全球欧化了提供动力。从此,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轰轰烈烈以鸦片战争为前奏,展开一部屈辱史——

在我看来,这未尝不是数千年未有之机遇。从马嘎尔尼访华的失败,到嘉庆年间英国第二次派人来华受冷遇,从为抵御外敌而仅设立的一处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到不承认别国的平等、仪统、仪式问题——除了文化差异外,“我们抱定‘天朝驭万国’的观念,不承认国际,而西方则在近代步步地推出国际生活及其所需的管理和公法。足以证明中国绝不会自动地接受西洋的科学与工艺。”

数千年来,从丝绸之路的捍威到贞观之治的“天可汗”威仪,再到郑和下西洋的外抚四夷,封建中国自诩天朝大国应有尽有,以不平等待遇对外邦交,以封藩属国作为我国的国防外线代守门户。却不料在这固步自封下,西方近代文明的曙光乍现一个个“日不落”的神话,黯淡了东方的光芒。廷黻先生说:“在世界上,一切国家能接受现代文明者必致富强,不能者必惨败。”那么,西方列强的侵略正是使闭关锁国的封建中国觉醒,探索走向现代化,走向富强。

我们总将其屈辱原因归结为“落后就要挨打”,那么这个“落后”又体现在哪些方面的软肋之上呢?

一.旧社会的恶性循环

在第二章里,蒋先生提到两个恶性循环①大乱后大治:因为民众不知利用科学节制生育也不知利用科学增加生产,于是乱世末,大治初人口少,有荒垦——人口多,分配少,生活水平低——烧香拜佛,土匪起义,小乱变大乱——大治末,乱世初;②每朝开国君主及元勋大部分起自民间,自奉薄,奢侈低,体恤民情,内政昌明吏治澄清;后来则欲望提高,奢侈增多,贪污长进。

这两个循环造就了中国历史如同sin函数图像跌宕起伏。而在西洋势力侵略起始的时候,正是我们在抵抗力量薄弱的低谷的时候,我们开始处在云端做双曲线中的下抛运动。这映证着近代历史血泪屈辱的必然性,也充分揭示了要想摆脱这种受制于人的命运,必须跳出该图像的发展,也就是必须革命地彻底,将中国封建统治连根拔起,这我也将在下面第三点中提到。

二.民心向背与国家进退

《南京条约》后,广州民众因为触及到自身利益而产生仇外心理,不让外人入城。当政者没有顾全大局地去疏解矛盾反倒是以林则徐等的意见认为“民心可用”,认为”四万万同胞有胜无败”,希望等到外人骚扰作乱时组织百姓去抗议其洋枪洋炮。“仅以民心对外人的炮火当然是自杀”,民心代表一种趋势,但如果没有大势力量——也就是综合国力的推动这根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花骨朵儿。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更有甚者当起了汉奸,有些老百姓不明所以还帮忙外敌搬运物资——当秦始皇焚书坑儒地抑制思想发展,当明清八股局限、文字狱风行时,统治者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江山的倾覆往往咎由自取呢!

更何况,“民众的迷信是我民族近代接受西洋文化的大阻碍之一。就好像在北洋军阀割据时期,也正是“野心家知道中国人民的乡族观念,从而利用之,已达到割据的目的。”就算是接受了西洋文化,也只是盲目地学习。就好像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小农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狭隘阶级利益(“他的真实心志不在于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而打着天朝的幌子,通过宗教信仰从而进行革命,其根本与封建文化无异。

士大夫阶级的独立、大无畏、创新精神在哪里

在鸦片战争前与外国的邦交中,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除了一点被迫的无奈外,是否更多体现了晚清“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士大夫认为的“法制是祖宗的法制,先圣先贤的法制,历代相传,绝不可变更。”直至戊戌变法才被调整;在洋务运动中,“时人对自强事业则多方掣肘,对邦交则好轻举妄动,结果就是误国”;曾国藩在推翻太平天国中,也是“以中国旧礼教为其立场,维持清政府作为政治中心,凭依忠君思想”……

就好像一位网友提到的“是因为他们自己的不彻底,接受的旧式教育,脱离不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束缚。大部分则是时代不容许他们彻底。这个时代,包括很多:闭关自守;外国的趁火打劫;民众的迷信与无知;思想文化的限制等等。”我们要理解他们的局限性,但除此之外,我们是否更应该想到,百年树人,教育为本,当国家栋梁尚为此愚昧,也就不难理解国难殇殇了。

四.战略战术啃老底、太拘泥、不分明

近代有好几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就拿洋务运动来说,洋务派出于国防动机率先开始军事建设和企业建设。奕他们“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大着胆向前进,到国际生活中去找新出路。”而蒋先生痛心扼腕地说,这种新精神为什么不能出现在鸦片战争后而出现在xx年后的咸末同初呢?“鸦片战争失败根本在于我们的落伍,但其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致命伤……我们的近代化若比日本早xx年,远东的近代史则完全改写。”洋务派们迟了一步,

但更重要在宣告洋务运动终结的北洋海军溃败中战略战术运用不当。当时我们已经引进很多西方的大炮船只,但“我们的失败不是船不如人,炮不如人,而为战略战术不如人。”例如总司令选用带马队、全不了解海军作战的丁汝昌;例如在变更阵势形势自乱,敌人有空可钻,而我们第一炮误中自己望台……而且当时一些有远见的贤士郭嵩焘、曾纪泽等也郁郁不得志,

最重要的,是“近代化的国防不仅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种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局限性是中国旧式民间运动不能救国救民的根源。所幸的是,我们一步步尝试学习和接受近代文化,取其精华地继承传统文化,于是有了推翻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有了社会主义新中国。

处在近代的中国,就好像刚刚脱离温室的花朵,唯独经历风雨的洗礼,才可以摆脱自身的娇弱。我们愤怒,为着列强的恶毒和凶残;我们悲痛,为着大厦将倾,尸骨遍野;我们庆幸,可以卧薪尝胆,力挽狂澜——所以我们努力,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而唯有在那一层屈辱之下取长补短去学习,把握机遇去成长,中华民族才能昂然站起,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 篇6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此刻来到了大学,怎样还要学啊并且资料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剩余。教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此刻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必须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教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样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此刻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好处。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必须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 篇7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国、日本,我们应该崇拜我们中国人自己。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

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种一样。

长征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 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历史,给我的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长征,还有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中国近代史的心得感悟 篇8

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近代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蒋廷黻不可能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他说:不好的东西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个话颇有分量。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不好的东西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抑或革命之路呢?

本书以恭亲王奕訢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

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大学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历史值得我们深思!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7

终于读完了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这套灰不溜秋的书,分上下册。当然,我看的是后浪出版社的。

作者写下了1600—2000年间,中国从泱泱大国沦为半殖民地,走向灭国的边缘,而今,又回到泛泛之辈,里的重大事件。全书1083页,以一个外国人的视野来看中国发生的一切。作者睿智,客观,逻辑的思维,笑看过去,俨然一本通鉴。

舞台上,依然还是只有几个人,围绕着权力中心,着你死我活的较量,重复着王始帝国的故事。

常拿凹面镜看自己,显得自己巨牛无比。拿凸面镜看别人,大象在眼里也成了蚂蚁。我只想找面平面镜,还原真实的自我。

一部中国近代史,一部近代中国人们的苦难血泪史。书的内容国人都清楚。西方人逻辑的思维用在分析中国的事有些不妥,你站在一个边境线外,通过一些材料,作逻辑推导,得出结论。然而,我们是酱缸文化,对逻辑免疫。

在神气的国度里,发生神气的事。神气,神气,再神气!(最近流行咆哮体)这才是行文之道。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8

没有教科书的教条、没有过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没有大陆版过多的删节,这版中国近代史让人觉得更加真实。作为中国近代史,作者并没有单独去叙述近代中国的衰败与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而是从对近代有较大影响的清朝一直写到二十世纪末期,这早已超出了通常人们所认为的近代史范围,但正是“超出”的这部分才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当前的图书市场上,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充塞着各大书店,但这其中要么是像教科书一样的避重就轻,要么就是标准的主旋律,让人看了感受不到历史的气息。对于这本书的大陆版则更让人倒胃口,港版一千多页的书到了大陆就少了四百页,其中缺少的内容则不言自明。当然,除了一些被河蟹的内容之外,能够成系统的写清中国近代史也不是件易事,毕竟中国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太复杂的东西。

第一历史已经随着时间而消逝,书本上的第二历史将随着文化的传承而代代相传,但是历史的真相是不容掩盖也不容篡改的,所有的民主的文明的社会一定会尊重历史,不会将历史用于自己的统治,那种《1984》下的社会必将受到人民的审判和历史的惩罚。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

终于把蒋廷黻(是这仨字吧)的《中国近代史》看完了,对于满清帝国和中国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看来历史课本害人不浅那,提醒大家如果没有充分的历史知识储备量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千万不要轻信网络上或某些书籍上的历史和历史分析,以防被人利用自己,适当时与家长交流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我们误入歧途。至于历史课本么,就当是历史知识的.扩充,但不能完全相信其中宣扬的所有精神,否则就被成功的洗脑了……

历史课本上告诉我们,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邓世昌丁汝昌是民族英雄,琦善是“汉奸”。但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时,会发现“好人”的局限性和“坏人”的闪光点。

林公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个被雕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贤者”——他秉公无私,疾恶如仇,是近代站起反抗外来殖民者的第一人……但当我们用观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视角打量这位英雄时,就会发现他的局限性。不错的,林公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集大成者,但传统毕竟是传统,不适于当时正在飞速进步的世界。他以为中英可以一战,并自信满满以为可以战胜英军;他还以为禁烟只要把外人的烟都烧了,把外人都赶出中国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他更以为封建制度能“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但历史证明他是错的。皇帝把他贬到边疆不让他与英人正面交锋其实是他的大幸,这保全了他在历史中“英雄”的地位,也使他避免了清议的指摘。不过却使统治阶级士大夫误以为英中战争的失败是没有启用林则徐的缘故,也让近代中国错失了最宝贵的二十年发展时间。试想如果中国在遭遇通商战争失败后就开始革新、开始觉醒,现在的世界格局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当然,林则徐只是一个例子,满清的灭亡也有它的必然性。仔细研究便可发现那时的满清是多么的可悲,那时的中国社会是多么可悲。

读史最重要的还是帮助我们培养思维,让我们发现历史的规律,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看待事物。

我一定要继续读下去,读更多的史书,人文读本,可能我看不懂里面所有的东西,但古人不是说了么,“开卷有益啊少年”!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

虽然我们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但是时势造英雄,中国的英雄们经过一番努力的战斗,最终换来了今日的安宁与和平!

19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诞生了!共产党人用崭新的理论和务实的精神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沉寂多年的中国大地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母亲不再受到欺凌,一批批共产党人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那封建黑暗势力的绞杀下,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中,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脊梁筑起中华民族不朽的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带着对光明的憧憬,一步步走出暗无天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都在聆听那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终于如凤凰涅磐般诞生了!在这个崭新的国家,劳苦大众第一次当家作主人,以百般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祖国大地万象更新,旧貌换新颜。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从此,中国人民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东方巨龙在全世界人民惊诧的目光中腾飞、再腾飞!

掩卷长思,我庆幸我属于这个古老而年青的国度;我庆幸我属于这个伟大而辉煌的时代;我庆幸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通用


工作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文书写作了,范文的在各种场景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范文,人们会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写作。我们应该好好学习怎么去写范文。考虑到你的需求,我们特意整理了“读中国近代史有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1】

虽然我们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但是时势造英雄,中国的英雄们经过一番努力的战斗,最终换来了今日的安宁与和平!

19xx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诞生了!共产党人用崭新的理论和务实的精神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沉寂多年的中国大地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母亲不再受到欺凌,一批批共产党人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那封建黑暗势力的绞杀下,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中,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脊梁筑起中华民族不朽的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带着对光明的憧憬,一步步走出暗无天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都在聆听那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终于如凤凰涅磐般诞生了!在这个崭新的国家,劳苦大众当家作主人,以百般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祖国大地万象更新,旧貌换新颜。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从此,中国人民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东方巨龙在全世界人民惊诧的目光中腾飞、再腾飞!

掩卷长思,我庆幸我属于这个古老而年青的国度;我庆幸我属于这个伟大而辉煌的时代;我庆幸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2】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翻开这本书,思绪仿佛也随着翻动的书页飞回到了,那昏暗的日子。入眼的,满是伤痕。我听见,一声声,痛苦的呻吟,一声声,绝望的哀嚎。

我不是一个很喜欢读历史类书籍的人,在我看来,历史往往太过真实,历史不是一个作家可以创作的作品,历史就是真实存在的,发生过的的事。相较于历史而言,我更喜欢其他类型的作品,在我看来,很多作家创作的作品都包含了作家自身的情感。我不喜欢悲剧,我看完一个悲伤的故事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己,这不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但是历史故事是真实存在的,我没办法告诉我自己,曾经没有那么多因为战争流血流泪,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人们,也没有办法告诉我自己有些屈辱,有些残忍,有些可怕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对于那一段惨痛的历史,我的认识是,中国封建制度落后,人民思想观念的腐朽,经济萧条,清王朝腐败,清政府昏庸无能,自高自大,皇帝的懦弱无能,慈禧奢侈无度,崇洋媚外,士大夫胆小怕事,目光短浅,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琦善崇洋媚外,买主求荣。林则徐拼死抵抗,有勇有谋,却被奸佞陷害,不被重用,曾国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打下了基础,康有为梁启超,主持百日维新,向西方努力寻找真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提出三民主义

当我翻开这本书,一段段历史就这样在我眼前啊展开,我告诉自己,这不是创作的故事,这是真实发生的,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开始看这本书,开始走进那一段沉痛的历史。

一点点读下去,我开始对那一段历史,那一段历史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更深的理解。我开始意识到或许我不应该把那一段惨痛的历史账都算在清政府和士大夫的头上,至少这不能全怪他们。我们没有办法去苛责那些从来没有了解过西方的人,让他们明白中西方的差距,让他们意识到中国急需改革,但是还是觉得他们的意识过于麻痹。他们一直在闭关锁国中坐着自己的春秋大梦,就像蒋先生在书中写到的那样:到了十九世纪,我们只能在国际生活中找出路,但是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中国人,不分汉满,仍然试图闭关自守,要维持历代在东方世界的光荣地位,根本否认那个日益强盛的西方世界。我们希望当时的他们能有更高的觉悟,有更长远的眼光,对西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然而他们没有。

说起近代的民族英雄,我总能第一个想到林则徐,那个主持虎门硝烟,备受赞誉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读蒋先生的书,也让我对这位民族英雄有了以往没有的认识。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因为道光皇帝的昏庸,把林则徐给撤职了,用了一帮投降派。但是,其实不然,这是历史对林则徐的成全,成全了林则徐的身后名。假使,当时林则徐没有被道光皇帝撤职,那我们的鸦片战争还是没办法打赢的。这场战争的背后有巨大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悬殊。诚如蒋先生所言,真正的林则徐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是百战百胜的。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知道中国兵器不如西洋,他知道中国应该以以夷制夷,但是他不敢公开的提倡这些主张,他怕士林清议,他重视自己的名誉更甚于国事。

每个人都有很多种不同的人格,每个都是我们自己,或许,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有一种人格,一个不愿意承认时代落后的旧时代精英,不肯公开提倡改革,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让国家日趋衰弱,让自己的名誉得以保全。但是,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是完全的没有缺点的,人之所以为人,大概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不完美性,正是这些独特的不完美性才使得世界有更多的美丽的可能。

很多时候,再去读历史,就像是站在上帝视角去俯瞰世事。或许就是这样,我们会去感慨,会去气愤,会去惋惜。

在我的印象里,我所知道的琦善大概是一个备受苛责的人,看过很多对他的形容,说他是旧官僚,说他胆小怕事所以主和,更有甚者说他是卖国贼。大多时候,琦善都被拿来与林则徐作对比,用来突出林则徐的爱国,忠义,有远见。

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琦善却有了新的认识,虽然现在琦善在我心里不是英雄,但是至少,我发现他也并不是像我之前以为的那样,是个胆小怕事主和的旧官僚。就像蒋廷黻先生评价那样:琦善与鸦片战争的关系,在军事方面,无可称赞,亦无可责备。在外交方面,他实在是远超时人,因为他审察中外强弱的形势和权衡利害的轻重,远在时人之上。的确,我们就不应该把一场打不赢的战争怪在某一个人的头上,我们没法说刀枪棍打不过洋枪洋炮是因为一个大臣的过错。在蒋先生的书中,我认识了一个诚实的琦善,他知道没落的清王朝没法与兴起的近代化英国相抗衡,他认识到化外蛮夷的实力而不惜一切去抚,他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保全中国。可惜这种诚实在别人看来是失了国体,这种诚实无异于是一种怯懦。但是,在我现在看来,琦善担的起中国近代外交第一人的称号。

或许有的时候事实也并不是我们所想的样子,但是事实就是事实。历史永远是最伟大的,最公正的裁判,所有的一切最终都会有一个公平的判断。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3】

暑期里,妈妈向我推荐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并让我认真阅读。妈妈说:“只有真正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才能理解并热爱这个民族。”看着妈妈认真的表情,我用力地点点头。

《中国近代史》由近代的史学大师蒋廷黻编写。这本书对我来说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它就像一帧帧黑白影像,在我眼前徐徐展示了中华民族在十九世纪所经历的一段特殊的历史。在这段历史进程中,有些片段让我觉得屈辱,有些让我觉得失望,还有些让我觉得应该有所反思。

十九世纪以前,中国没有邦交。长久以来的闭关锁国,让国人一直沉浸在夜郎自大、唯我独尊的世界里。当西方国家进行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时,国人却在鸦片的烟雾里沉醉。当西方的大船满载着武器大炮轰开国门时,清政府却指望通过签署一个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来换得暂时的和平。赔款、割地、开放口岸……清政府自以为是的外交成功,就像一道道狰狞的刀疤,深深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脊背上,满目疮痍。

鸦片战争的失败,终于让国人懂得“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重要性。恭亲王奕欣、曾国藩、李鸿章等开始推行内外合作以求自强的洋务运动。他们新建学堂,创建水师,挑选学生赴美留学,发展工业和轻工业。虽然推动中国向现代化走了几步,然而西太后的专政加上原就腐败的大清王朝体制,前进之路仍困难重重。接着戊戌六君子推行变法运动,提倡从上至下的政治改革--废八股文和调整行政机构。而后,太后直接囚禁光绪帝,杀死谭嗣同、杨锐等人,迫使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国外。短短的一百天,戊戌变法失败了。

清王朝灭亡后,中国又经历了袁世凯复辟,国民党政府上台执政,但是国民党的军阀割据却长达xx年之久,然后是北伐和抗日战争。整本书的讲述到此戛然而止。可是,最终为什么国民党没有建立新中国,而由共产党建立呢?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在和妈妈的讨论中,我终于明白:原来国民党是在特权阶级的支持下才得以建立;而共产党是革命军,他的基础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共产党正好做到了这一点。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共产党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读完整本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今年恰逢祖国成立70周年,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在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里茁壮成长。借用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祖国未来的历史需要我们来谱写,我们必将用尽全力,不负众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4】

《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了,我看的是徐先生的删减版的,虽然内容不是那么充足,但是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如果真正对于历史本身——而非盲目追求某种模糊的意识形态——感兴趣的话,这个简化字版本的近代史仍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书。

首先,这本书突破一般的观念,将历史的维度放大到了400年,成了一本400年的“近代史”。在这其中有助于我们建设一个大历史观,看到无论是合作还是冲突,平衡还是失衡的更全方位的因素。而这一点,向来是本人认为中国大陆一般人的历史观最缺乏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将历史事件的原因简单得归结于经济因素或者其它。这种思维的直接反动就是现在对于相反意识形态的盲目崇拜,认为西方式的模式移植到中国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社会变革。

而这本书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给我们刻画了从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整体社会的社会意识和整体文化的状态。冲突的根源与其说是最终的鸦片贸易——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一因素的重要,不如说整个近代史的冲突就来自于两种文化模式和意识的冲突,而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互动中,又影响了历史本身的发展。事实上,我们从这本书中得到最大的观点就是社会与历史的交互式的前进。

其次,从这本历史书中我们可以跳出单纯的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就是“刺激—反应”的模式。我记得在接受基础教育的时候,历史教材就给我们这样的印象,鸦片战争以及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了所谓“开眼看世界”,以及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中法战争与甲午战争导致政治体制的反思与改革;而巴黎和会则导致了整体思想的反思。这种递推的模式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显然忽视了中国社会本身的主体性的问题。

本书所刻画的近代中国的历程则是一种反思式的推进,可以这样说中国从原先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试图进入完全外来的模式,但是发现这本身并非从其主体出发,从而进入下一个反思的过程,重新认识自身的主体性。最后一个阶段的主体性认识可以说就是摆脱苏俄模式的共产政权,其领袖毛泽东最终取得胜利,完成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解放的任务。第三,也可以说这是一个猜想。整本中国近代史刻画了近代中国本身的一条主线,就是求得民族本身的解放,是从整个国际体系的压迫之下摆脱,恢复自己的主动性。这一恢复最终结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命题之下。但是另一部分的解放,即个人的解放,显然没有过多的提及,甚至是在繁体版本。或许这应当是下一个历史阶段“现代中国”的命题,事实上我们正在前进。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本人最近看到的比较好的历史类读物,如果说黄仁宇先生的《中国大历史》侧重于介绍一种历史的观点,而比较不注意历史事实的分析——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只在那本小小的书中都说完了,那么这本徐先生的近代史,就是将宏观的历史思维和详细的历史事实相结合的好书。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5】

教师推荐的那么多本书,我最喜欢蒋廷黻老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正文资料其实很短。短小却精悍,把很多初中、高中略去不讲的东西,娓娓道来。结合教师的授课资料,再反复看这本书,觉得自我看待历史的角度,比以前开阔了许多,文化底蕴也似乎厚了那么些许。

网络上,总流传着很多有道理的话,其中有一句我觉得挺在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看了一本书,听了别人一番话,就觉得自我的价值观都变了,那他大抵是个井底之蛙。在历史这方面,我承认我只是个坐井观天的人。所以,这本书和这门课带给我的影响,在认知历史方面是彻底的。风靡学生群体的《明朝那些事》,我都只看了两本,就觉得它无聊看不下去了。所以,这本《中国近代史》含着教师的部分资料对应讲解,真真是的十分对我的口味。十分感激教师,那么用心地准备课堂,那么耐心地讲授资料,那么极力地推荐了一本《中国近代史》。

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历史是客观的。看书及听讲,相关初中有讲到的资料,会不自觉想起初中教师如何讲授(高中读理科,上的历史课都是渣滓而已)。初中的历史教师,也是能够把历史经过一些短短的纲领,讲成吸引人的故事的人。当讲到近代史中国人备受屈辱这段,初中教师含着极为强烈的个人色彩,连带着我也觉得那时候的外国人怎样那么可恶。可在这书中,多次讲到一些外国人友好的举动,像使团来访,要求建立大使馆;传教士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都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是中国人自傲,愚昧,生生错过很多能让自我改变的机会。

就像蒋廷黻先生说的:“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一开始不由觉得都是中国人活该,再回味时,那些偏颇于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念头都没有了。的确,我们的失败是注定的。我们强大时,传统思维固化,一座五指山似的压着中国人,让我们对外来文化,毫无宽容心可言,我们的视野都在五指山下那么一小片,即便抬头观望,也可是是上头那一点点景色。若没有人洗净自身反封建的东西,再带领其他人更新观念,中国那时是毫无胜算可言的。鸦片战争前,由马戛尔尼主领的英国使团拜访中国,“狮子号”军舰的说明书中国人拆都没拆过,代表人类翱翔天际的第一步的热气球展示,以及先进的军事手段,中国人都不屑一顾,还出言不逊,毫无大国气度可言。惨痛的教训已经付出,我们中国人应当更多的去了解他们,传承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向上。

那段历史无论有多屈辱,多不堪,都应当进取地正视——了解外国人如何欺负我们的同时,更应正视自我做错的地方。既要讲外国人怎样攻打我们,掠夺我们;更要讲,我们如何无知愚昧,如何沾沾自喜,如何错失机会。像初高中教材改得让我们对那段历史的看法有偏颇,我能理解国家的用意,读后感.但却不能认同。我们签订条约时,由于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当弃。《虎门条约》时,国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而不是协定关税、治外法权这种涉及国家主权的东西。互派使节这种要求,中国人从爆发鸦片战争的一百年前开始,更是拒绝、拒绝、再拒绝。《南京条约》后,中国人仇外心里表现之一是杀外国人,可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是无辜的,耆英要求严厉执行国法,被人骂洋奴……这些错误,每个中国人都应当明白。正确区分别人的善意与敌意,这一点,到今日,对于中国人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另外,我更想说的是:知己知彼这一点,无论是那时,还是此刻,中国都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代中国强大起来了,可论起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了解,中国人又有多少?中国人对自我的历史、文化都了解甚少(争着去申遗的中国人,对那些文化遗产背后的东西又是否曾主动去了解呢?)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都只会道出表层肤浅的东西而已。朱焱先生在《日本人的善意和敌意》这一文章中大谈相比于日本人对中国的研究,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对于这个观点,很是赞同。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真的是让我明白了更多那段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先生的评论,也很精准。也许以后学者会研究出更多,甚至是推翻先生理论的东西。但无疑,先生的著作,还能够继续走很远很远的路。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6】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国、日本,我们应该崇拜我们中国人自己。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

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种一样。

长征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 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历史,给我的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长征,还有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7】

对于蒋廷黻这个名字,我是非常陌生的。直到拿到他所写的这本近代史,看到有关于他的介绍,我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这样一位人物。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政界,他都是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所写的这本书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通俗易懂。

这本仅有五万余字的小册子,并不是像一般史书那样单纯地按照时间为顺序去叙述,而是在历史变迁内在联系上先后承继、转合变幻。他是在以史为鉴、以史经世的思想支配下,全书四章分别为外患、内忧、自强运动、瓜分和民族复兴。

外患主要是简述清政府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惨败后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并没有进行彻底的维新改革。朝中官员分为剿夷和抚夷,主剿者自大狂傲,主抚者一昧妥协。两者都没能正确认识中国当时的情形,从而进行积极的改革,统治者更是毫无远见,使中国更加落后于西方国家。

内忧是指清政府遭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洪秀全领导的运动,那是不可能复兴民族,兴旺国家的。他只对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十分积极,而对于社会革命是消极的,“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曾国藩带领湘军最终战胜洪秀全。

自强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恭亲王及文祥从英法联军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京外的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也开始学习西方的机械。然而,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这次运动的失败。原因何在?这些人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但是这远远不够的。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教育、经济,而且必须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政治制度不进行彻底的改革,那就没法真正走向近代化,没法救国救民族。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纷纷瓜分中国。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地刺激国人,康有为提倡进行变法运动。然而新政却又失败了,西太后及顽固派又一次破坏了改革政治制度的机会。民间的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却后来还是给袁世凯当做乱民,派兵围剿。义和团的后果是《辛丑条约》。作者认为只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能救国救民,是民族“唯一的复兴的路径”。

这本书是作者在国家、民族处于抗日战争危急关头所写,整理了近百年的史事,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这一段历史,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了解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努力才换来的。历史用鲜血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今天我们理应奋发图强,复兴民族。正确对待历史,以史为鉴,有助于我们自强自立。

对于蒋廷黻这个名字,我是非常陌生的。直到拿到他所写的这本近代史,看到有关于他的介绍,我才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这样一位人物。他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政界,他都是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所写的这本书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近百年的史事在他的笔下娓娓道来,通俗易懂。

这本仅有五万余字的小册子,并不是像一般史书那样单纯地按照时间为顺序去叙述,而是在历史变迁内在联系上先后承继、转合变幻。他是在以史为鉴、以史经世的思想支配下,全书四章分别为外患、内忧、自强运动、瓜分和民族复兴。

外患主要是简述清政府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惨败后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并没有进行彻底的维新改革。朝中官员分为剿夷和抚夷,主剿者自大狂傲,主抚者一昧妥协。两者都没能正确认识中国当时的情形,从而进行积极的改革,统治者更是毫无远见,使中国更加落后于西方国家。

内忧是指清政府遭到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洪秀全领导的运动,那是不可能复兴民族,兴旺国家的。他只对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十分积极,而对于社会革命是消极的,“他的真实心志不在建设新国家或新社会,而在建设新朝代”。曾国藩带领湘军最终战胜洪秀全。

自强运动也就是洋务运动。恭亲王及文祥从英法联军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京外的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也开始学习西方的机械。然而,甲午中日战争宣告了这次运动的失败。原因何在?这些人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改革,但是这远远不够的。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教育、经济,而且必须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政治制度不进行彻底的改革,那就没法真正走向近代化,没法救国救民族。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列强纷纷瓜分中国。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地刺激国人,康有为提倡进行变法运动。然而新政却又失败了,西太后及顽固派又一次破坏了改革政治制度的机会。民间的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却后来还是给袁世凯当做乱民,派兵围剿。义和团的后果是《辛丑条约》。作者认为只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能救国救民,是民族“唯一的复兴的路径”。

这本书是作者在国家、民族处于抗日战争危急关头所写,整理了近百年的史事,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这一段历史,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了解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经过了不知道多少人的努力才换来的。历史用鲜血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今天我们理应奋发图强,复兴民族。正确对待历史,以史为鉴,有助于我们自强自立。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8】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近代史》,作者是蒋廷黻,读的比较吃力。主要讲的是: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此中有两个缘故。1。中西相隔很远2。中国觉得外国人是蛮夷之邦。但外国人认为,中国是很好的国家,竭力与中国订立邦交,可中国人仍觉得他们是应该向我们跪下的小人,英国人就这样在一开始就和中国关系变差了。而且,当时在中国的外商发现鸦片是利润较多的货物,在中国销售鸦片,但遭到许多中国人反对,更加恶化了中英关系,最后和英国打了起来,失败后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战败之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轻视西方了。有些人要引进西方科学技术,一些人就批评说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不可以轻而易举的灭亡。洪秀全领导一些人组成的起义军很快攻下了许多城市,可是到后来,起义军变得骄傲自大,他们的领袖洪秀全天天打牌喝酒,最后失败了。

不过好几场对外战斗的失败,令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中国科技水平早已十分落后,很多人向外国人购买先进的武器,学习科学技术,受到推荐的李鸿章提出了许多维新方案,他希望中国步步向前进,但他做的不彻底,许多人不听他的话,很多建的厂都在和法国打仗时被毁了。

这时李鸿章觉得日本是中国的劲敌,有朝一日会攻打中国,于是在高丽进攻日本,但由于战略错误,中国败给了日本。和日本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用各种外交办法想得到其他国家的援助,但都失败了。可是俄,法,德三国却在后来自愿援助我国,想从中获取一些代价。俄国借给我们很多钱,声称要和中国为友,帮助中国修铁路,实际上要占领中国北方。最后,中国许多地方被瓜分了。孙中山这时在国内外来回奔波,提倡复兴方案,最后推翻了满清,当上了大总统,赶跑了不友好的外国人。

我读了这本书之后觉得应该人人平等,就像生活中一样,我们不能歧视有困难的那些人,而且做人要大气,不能为一点点小事而闹得越来越大,应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9】

这本书之前看过两遍,分别是一年前和一个月前。在那两次中我看得很快,读来整体觉得此书通俗易懂,清新感人,而重点则是在对史实的了解上,对作者也不是十分熟悉的。读了之后觉得无论是字面的还是头脑中,自己并没努力留下什么痕迹,所以就有了这第三次的阅读。

本书一个总论和五章内容,薄薄一小册,却贯穿了中国19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到20世纪抗日战争前的近百年的历史。总体思路是外患、内忧以及四个救国方案。之前从导师那得知这是一本好书,后来发现在近代史研究中它的确算是一本传世性的经典著作,尽管蒋是以“初步报告”写出的书。下面将笔者总结该著值得称道的几点记录下,暂且作为粗浅的读后感受就教于大家。

1.近代历史写作的主旨。

现在我们要研究我们的近代史,我们要注意帝国主义如何压迫我们。我们要仔细研究每一个时期内的抵抗方案。我们尤其要分析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我们如果能找出我国近代史的教训,我们对于抗战建国就更能有所贡献了。

这是蒋廷黻先生在总论末尾的一段话。我很欣赏的原因是他强调对“每一个方案成败的程度和原因”的分析,这是一个做到容易做好很难的要求。从书中蒋对外国列强、中国顽固派、剿夷派、抚夷派、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维新、革命等等分析中,我能够感受到由客观和深刻带来的感动,具体可见下文的展开。

2.新异的人物评价

蒋对近代历史上“粉墨登场”的种.种人物进行了评价,对诸如顽固派、义和团、太平天国虽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认为"他们(顽固派)也是爱国份子",但重点揭示了他们的愚昧和无知。诸如以民心抵抗洋枪洋炮;义和团兴起的原因居然还有:"说教士来中国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国人的心眼以炼丹药;又一说教士窃取婴孩脑髓,室女红九"。还"拿着他们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阴阳瓶、九连环、如意钩、火牌、飞剑及其他法宝,与洋人作战"。

对林则徐、琦善、丁汝昌和刘步蟾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价。对了林则徐和琦善,我们心目中的他们形象正如当时士大夫和咸丰:一个百战百胜、忠君爱国,一个是奸臣,收受洋人贿赂。而蒋认为林则徐:"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因为他当时觉悟到中国较之与西洋的落后而不敢公开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强弱的悬殊看清楚了公开的宣传了,但是士大夫阶级不信他们。而且他们无自信心,对民族亦无信心,只听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图改革。我们不责备他们,因为他们是不足责的"。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丁汝昌和刘步蟾,我们一直将他们作为这次海战中的英勇烈士来看待。蒋用大量的篇幅对这次战争的前因后果进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舰队排'人'字阵势,由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先,称战斗之主力。……刘下令把'人'字阵完全倒置,定远、镇远两铁甲船居后,两翼的弱小船只反居先。刘实胆怯,倒置的原故想图自全。这样一来阵线乱了,小船的人员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机先攻我们的弱点了"。当时的"定远船上丁不懂英文,泰乐尔不懂中文,两人只好比手势交谈。不久炮手即开火,而第一炮就误中自己的望台,丁受重伤,全战不再指挥,泰乐尔亦受轻伤"。看来很多的以前所谓的史实并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3.理性叙说历史的方式

该书作为一历史研究著作在历史叙述上,充分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正如蒋廷黻先生自己认为的,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而他的具体叙说历史的方式做法也值得称道。比如在叙述鸦片战争之后,蒋提出一个分析性很强的问题: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中国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是蒋那时甚至我们现在的人眼中极渴望发生的状态。所以蒋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他就分析出一点一点的原因来,非常具有说服力。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在书中很多可以看见,对很复杂的事情娓娓道来。此外,蒋先生分析事件和人物常能旁征博引,比如将曾国藩的军队建设与军阀割据相联系。因为曾国藩起头的中国私有武力是以后军阀割据的起源。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10】

《中国近代史-奋斗的中国》读后感2000字!

对于书,自认为并不是痴迷之人,但有一本书,我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总爱一遍一遍的品读它,就像在那久远的时光里,饥肠辘辘的我放学回家啃起的一块馒头,简单而又充实。那就是徐中约教授的著作《中国近代史——奋斗的中国》,也是我在大学时代买的最厚最重的一本书了。如今再读,更觉历久弥新。一本好书就像一杯好酒,经得起岁月的酿造,愈久弥香,时间久了,书页也开泛黄,似乎在暗示我,曾经捧起它蹲坐在校园角落里的那段与书为伴的日子也已好些时日了。

正如前言所提到的,作者徐中约教授作为美籍华人,长期身处欧美学界,深受西方文化影响,但也试图超越意识形态、阶级、种族和文化的局限来审视中国的近代史,客观冷静的表达“以中国人的身份对近代中国发展进程的看法”的立场,很多历史的解读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段浓缩的、剧烈变化的历史。外有西方列强入侵,内有起义、守旧、改良、革新、革命各种力量碰撞之下的社会构造的瓦解。在外力的冲击和内部的矛盾中,中国近代社会不断新陈代谢。在近代这个大舞台上,各种力量、阶级、人物粉墨登场,我方唱罢你登场。总有一幕幕的精彩等待着看官们,当然其中也有还没来得及报幕,就被淹没在历史洪流里的遗憾,也有该要谢幕了,还有不愿下场的尴尬上演。正是它的纷繁复杂、模样多变,才有了历史研究、历史阅读的趣味。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对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动机,展开了一种机智的、暗含幽默感的、富于独到见地的陈述甚至刻画,让人读来欲罢不能,在徐先生的笔下历史不再枯燥、刻板,尽显栩栩如生。

本书对于近代史的时间跨度,确实引起了人们一定的兴趣。将我们熟知的100年的近代历史,向前回溯到明清之际,整整横跨了400年的历史。实际上,本书重点描述的仍是我们所熟悉的那段近代史,即鸦片战争直到1949年的中国。正如徐先生所说,中国人研究的是我们自己的历史,为探究民族盛衰的原因,势必要将眼光放得长远。再说,历史从来都不是割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历经五千年的风吹雨打,辉煌耀眼的古老中华文明一直是西方人向往的精神家园,但是到了近代,那曾经的引以为傲的伟大光环已然黯淡无光。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文明伴随着西方的铁器枪炮一落千丈,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怎样一步步一步步演变为现代社会的呢?近代的衰落除了制度的落后,还有原有封建思想的愚昧。

历史的拐角处,总有那么几个人因为顾及自己的利益得失、颜面好坏,抑或所谓的掌权者维护本该一文不值的大清尊严而枉顾国家人民的利益。通过一个个人物的刻画,不免让人神伤。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第九章《第二次条约的安排——耆英的新外交》。

当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古老的东方不得不与西方展开了所谓的外交,作为外交大臣的耆英走入了历史的舞台中央。面对气势汹汹的列强,耆英只好用一种类似打太极拳的方法把两种文明冲突合在一起却又若即若离。书中写到“鸦片战争后,耆英以中国与西方第一批条约的签订人身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对外关系中最丰富多彩、最有生气和最成功的人”。但是他的安抚、亲善的个人外交之策,恰恰验证了在近代中国,清政府的一味妥协、自作聪明、左右逢源的形象。那时的中西碰撞,岂是一个外交大臣能够调解的了的,最终的耆英也就落得个自尽的悲壮下场。推动历史发展的,除了无能为力的周旋,更多的是身处其中的人们为生存、为自由、为强大、为明天的探索与奋斗。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这才是促使落后的儒家帝国艰难的向近代中国蜕变的真正力量。当今的中国,早已“换了人间”,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框架。当今的中国早已挣脱过去落后、挨打的境地,变身为世界强国,几百年中国近代史的意义就蕴含其中。

历史是没有尽头的,对历史的认知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阅读此书,最大的感触就是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尽信书不如无书,作为一个历史老师要有的严谨,将自己的历史视野、历史思维放得更远。

我也思考当下的历史教育,老师们包括我,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教材中所谓的学科重点,在处理历史育人的价值方面也是显得刻板,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历史本身的兴趣、历史的博大、历史的多样、看历史问题的角度。蒋廷黻先生说过,历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实的客观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历史老师绝不是一个灌输历史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有自己的历史专业素养,除了对历史的博览,还要有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够为孩子们呈现客观真实的历史图景,也能带孩子们拨开历史的面纱,找寻历史变迁的内在联系。

[参考]读《中国近代史》有感


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方式是书面交流,文章也是一种常见的形式。公文写作中,我们会经常搜索写作范文。借鉴不是复制粘贴而是学习精髓后再进行创作,你是否在寻找值得借鉴的范文呢?经过栏目小编精心整理,推出读《中国近代史》有感,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1)

说起近代的民族英雄,我总能第一个想到林则徐,那个主持虎门硝烟,备受赞誉被称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读蒋先生的书,也让我对这位民族英雄有了以往没有的认识。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因为道光皇帝的昏庸,把林则徐给撤职了,用了一帮投降派。可是,其实不然,这是历史对林则徐的成全,成全了林则徐的身后名。假使,当时林则徐没有被道光皇帝撤职,那我们的鸦片战争还是没办法打赢的。这场战争的背后有巨大的军事,政治,经济的悬殊。诚如蒋先生所言,真正的林则徐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是百战百胜的。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明白中国兵器不如西洋,他明白中国应当以以夷制夷,可是他不敢公开的提倡这些主张,他怕士林清议,他重视自我的名誉更甚于国事。

每个人都有很多种不一样的人格,每个都是我们自我,或许,民族英雄林则徐也有一种人格,一个不愿意承认时代落后的旧时代精英,不肯公开提倡改革,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让国家日趋衰弱,让自我的名誉得以保全。可是,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是完全的没有缺点的,人之所以为人,大概就是因为每一个人的不完美性,正是这些独特的不完美性才使得世界有更多的美丽的可能。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2)

翻开这本书,思绪仿佛也随着翻动的书页飞回到了,那昏暗的日子。入眼的,满是伤痕。我听见,一声声,痛苦的呻吟,一声声,绝望的哀嚎。

我不是一个很喜欢读历史类书籍的人,在我看来,历史往往太过真实,历史不是一个作家能够创作的作品,历史就是真实存在的,发生过的的事。相较于历史而言,我更喜欢其他类型的作品,在我看来,很多作家创作的作品都包含了作家自身的情感。我不喜欢杯具,我看完一个悲伤的故事的时候我就会告诉自我,这不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可是历史故事是真实存在的,我没办法告诉我自我,以往没有那么多因为战争流血流泪,因为战争流离失所的人们,也没有办法告诉我自我有些屈辱,有些残忍,有些可怕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对于那一段惨痛的历史,我的认识是,中国封建制度落后,人民思想观念的腐朽,经济萧条,清王朝腐败,清政府昏庸无能,自高自大,皇帝的懦弱无能,慈禧奢侈无度,崇洋媚外,士大夫胆小怕事,目光短浅,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琦善崇洋媚外,买主求荣。林则徐拼死抵抗,有勇有谋,却被奸佞陷害,不被重用,曾国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打下了基础,康有为梁启超,主持百日维新,向西方努力寻找真理,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提出三民主义……

当我翻开这本书,一段段历史就这样在我眼前啊展开,我告诉自我,这不是创作的故事,这是真实发生的,我怀着沉重的心境,开始看这本书,开始走进那一段沉痛的历史。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3)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500字范文:

老师推荐的那么多本书,我最喜欢蒋廷黻老先生的《中国近代史》。这本书正文内容其实很短。短小却精悍,把很多初中、高中略去不讲的东西,娓娓道来。结合老师的授课内容,再反复看这本书,觉得自己看待历史的角度,比以前开阔了许多,文化底蕴也似乎厚了那么些许。

网络上,总流传着很多有道理的话,其中有一句我觉得挺在理,大意是:如果一个人看了一本书,听了别人一番话,就觉得自己的价值观都变了,那他大抵是个井底之蛙。在历史这方面,我承认我只是个坐井观天的人。因此,这本书和这门课带给我的影响,在认知历史方面是彻底的。风靡学生群体的《明朝那些事》,我都只看了两本,就觉得它无聊看不下去了。所以,这本《中国近代史》含着老师的部分内容对应讲解,真真是的非常对我的口味。非常感谢老师,那么用心地准备课堂,那么耐心地讲授内容,那么极力地推荐了一本《中国近代史》。

收获最大的,莫过于:历史是客观的。看书及听讲,相关初中有讲到的内容,会不自觉想起初中老师如何讲授(高中读理科,上的历史课都是渣滓而已)。初中的历史老师,也是可以把历史通过一些短短的纲领,讲成吸引人的故事的人。当讲到近代史中国人备受屈辱这段,初中老师含着极为强烈的个人色彩,连带着我也觉得那时候的外国人怎么那么可恶。可在这书中,多次讲到一些外国人友好的举动,像使团来访,要求建立大使馆;传教士传授先进的科学知识,都是促进中国发展的。是中国人自傲,愚昧,生生错过很多能让自己改变的机会。

就像蒋廷黻先生说的:“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一开始不由觉得都是中国人活该,再回味时,那些偏颇于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的念头都没有了。的确,我们的失败是注定的。我们强大时,传统思维固化,一座五指山似的压着中国人,让我们对外来文化,毫无宽容心可言,我们的视野都在五指山下那么一小片,即便抬头观望,也不过是上面那一点点景色。若没有人洗净自身反封建的东西,再带领其他人更新观念,中国那时是毫无胜算可言的。鸦片战争前,由马戛尔尼主领的英国使团拜访中国,“狮子号”军舰的说明书中国人拆都没拆过,代表人类翱翔天际的第一步的热气球展示,以及先进的军事手段,中国人都不屑一顾,还出言不逊,毫无大国气度可言。惨痛的教训已经付出,我们中国人应该更多的去了解他们,传承他们,勿忘国耻,奋发向上。

那段历史无论有多屈辱,多不堪,都应该积极地正视——了解外国人如何欺负我们的同时,更应正视自己做错的地方。既要讲外国人怎么攻打我们,掠夺我们;更要讲,我们如何无知愚昧,如何沾沾自喜,如何错失机会。像初高中教材改得让我们对那段历史的看法有偏颇,我能理解国家的用意,读后感.但却不能认同。我们签订条约时,由于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争所不当争,弃所不当弃。《虎门条约》时,国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而不是协定关税、治外法权这种涉及国家主权的东西。互派使节这种要求,中国人从爆发鸦片战争的一百年前开始,更是拒绝、拒绝、再拒绝。《南京条约》后,中国人仇外心里表现之一是杀外国人,可他们当中,有许多都是无辜的,耆英要求严厉执行国法,被人骂洋奴……这些错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正确区分别人的善意与敌意,这一点,到今天,对于中国人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另外,我更想说的是:知己知彼这一点,无论是那时,还是现在,中国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现代中国强大起来了,可论起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了解,中国人又有多少?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都了解甚少(争着去申遗的中国人,对那些文化遗产背后的东西又是否曾主动去了解呢?)更不用说其他国家了,都只会道出表层肤浅的东西而已。朱焱先生在《日本人的善意和敌意》这一文章中大谈相比于日本人对中国的研究,中国人对日本的了解是远远不够的,我对于这个观点,很是赞同。

蒋廷黻先生的《中国近代史》真的是让我知道了更多那段历史背后的真实故事,先生的评论,也很精准。也许以后学者会研究出更多,甚至是推翻先生理论的东西。但无疑,先生的著作,还可以继续走很远很远的路。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4)

中国近代史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本书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沈渭滨先生的导读,下半部分为蒋先生《中国近代史》的原本。在导读中,沈先生介绍了蒋廷黻先生的生平和本书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体系发展。蒋廷黻先生留学美国,受到西方史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一改中国古史重事件、轻建构的治史方法。导读以史学专业研究的角度以本书作为中国近代史开山之作和奠定了蒋廷黻在近代史领域中的学术地位为介绍重点。书的篇幅不大,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纲”,但重点突出。总论就开宗明义的指出中国近百年的问题就是能否吸收、利用近(先)代西方的科学技术,废除家族和家乡观念,建立一个近(先)代的民族国家。作者以政治史为经、事件为纬的建构体系,用一个爱国者的角度,论述了鸦片战争前后至抗日战争之前的中国近代史实。本人作为读者对本书的感觉是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突破了以往的惯性思维,认识问题角度大为拓展……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5)

我发现大学里面总是有一些老师特别受欢迎,他们往往有三个特征:第一,能说会道;第二,教的课有新观点;第三,教公选课。这三个特征碰到一起,学生肯定喜欢听。人民大学的张鸣教授或许就是这样的人。《重说中国近代史》此书就是源自他在人民大学的一门很受学生欢迎的课。

张鸣教授研究近代史,之前我也看过他一些博客和书,印象最深的是他讲九一八中的张学良。感觉总是会有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撞击你的大脑。此书名叫重说,恰如其分,整本书对于近代中国的若干大事,提出了新的论点,不同于我们从小受到的官方历史教育。今年距离我上大学一年级已经过去十年,阅历自然是在不断增加,早期教育对自己的影响也在慢慢减退,即便如此,仍然感觉十分震撼,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想一口气读完,由此可以想见,刚刚接受完中学教育,上到大学的小孩,听到这样一门课,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张鸣教授是此领域的专家,书的内容本身作为非专业人士,好好品读就好了,我想说的是看书过程中想到的一些别的问题。一直以来,我觉得历史应该是一种定论,道理很简单,因为历史上的事情,都已经发生过了,早已尘埃落定,尤其中国的大学前历史教育,以灌输结论为主,更会加深这种印象。但随着我读历史书籍的增多,我发现实际上历史学术界也是存在很多争议的,并且所谓成王败寇,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书写,这又加入了干扰因素。所以历史实际上是异常复杂的。那如何给小孩子们教授历史课?

你可能会说,任何一门学科的前沿都存在争议,但并不影响应用领域。小孩子的课本就用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呗。但问题是历史太过沉重,很多人一生又不会主动读太多的历史书籍,这样一来,历史课中学到的东西可能就是所有的历史理解了。再加上官方总会或多或少为了自己的目的,改写历史教材。

今年来,先后看了不少知名历史学者的书,越来越有种感觉,研究历史这门学问真的是需要阅历,甚至不要说研究,就是看懂,也需要。所以想到中学时候小小年纪学那些宏大的历史,真是勉为其难。如果你想学,那么历史是需要用一生来品读的。那么,也许需要更灵活的方式,完成历史启蒙教育。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6)

《走出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00字!

做事情、干工作,也要有“治学”的态度。

一开始的时候显然是望文生义了,还以为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的《走出中国近代史》是一本普及中国近代史知识的书呢;等收到了书并且开始读了几篇,才注意到这本书其实是章开沅先生多年来治学育人思想和经验的集子,其中收录了章开沅先生或考订史实、或品评文章、或吟咏抒怀、或经世论道的历年随笔——严格来讲也不是说没有涉及到历史,只是不那么直接罢了。

历史是什么?简而言之,历史就是已经发生了的人和事。历史又有什么用呢?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今天的我们研究历史,就是要通过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介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来找到某种规律,并用于指导当下和将来的实践。这个意义或者说价值其实是一以贯之的,中外皆然。而作为一位历史学者,在从事学术研究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章开沅先生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具有一种史家良知。

何以谓之“史家良知”呢?举个例子:东汉末年,贾诩的一生特别是其政治生涯中,虽不乏起伏曲折,却终于能够以高位高寿善终,这与其遇事奉行自全之道有着密切的关系。陈寿在著《三国志》中,既对贾诩自全行事如实记述,但又不乏回护之词。裴松之作注则以“臣松之以为”来据实批评贾诩政治品格不良,且能够指出陈寿之处置不当,这就是一种史家良知。而章开沅先生在他的历史研究中,完全具备了一名历史学家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譬如在《走出中国近代史》一书开篇之作《读书与做人》中,章开沅先生说,“我大学没有毕业,所以我没有什么学历”,而当南京大学根据政策规定可以给他补发文凭的时候,他却没要!原因则是——“我说我是金陵大学的学生,你发的是南京大学的文凭,我不能要。”换成是别人,估计就欣然接受了。而章开沅先生却没有这样做。以他的史学地位,居然连本科文凭也没有,确实很难想象!所以确如书名,章开沅先生是在教学生以及更多的人,如何“做人”。

做人、做事,章开沅先生还讲到了更多。他在《史学的品格》中,谈到了史学的可贵品格究竟有哪些?首先就是要诚实,也就是要求实存真;其次是要有扎扎实实的实证功夫;第三,是要有良好的学风。最后,章开沅先生得出的结论是,“一切真正的学者应该站稳脚跟,坚守规范,道德自律,以挽狂澜于既倒的大无畏气概推动良好学风的发展”。这一点,对于每一个读者,无论是从事什么样工作的,都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做任何事情,都要具备基本的品格,不能人云亦云,不能为了某种需要而违背原则。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的时候写到他为什么“就极刑而无愠色”,目的就在于要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业,也就是完成今天二十四史开篇之作《史记》!而整本《走出中国近代史》所透露的,也正是章开沅先生的思想境界与事业心的体现。他认为,史学不仅仅是回顾过去,还应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关注整个历史的走向,以及当前人类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说的虽然是史学家做学问的根本目的,其实也是在提醒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如果能够具备了“治学”的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那就距离成功不会有多远了——至少,他终究会有所收获的。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7)

刚刚开始上《中国近现代史》课时,我心里充满了疑惑:这段历史我们初中学过两遍,高中学过一遍,现在来到了大学,怎么还要学啊?而且内容都是雷同的,都是从鸦片战争讲到至今,没什么翻新嘛!

虽然嘴上没说,但心里却觉得学校如此的安排纯粹是多余。老师好象看出了我们的心思,他说:别看你们历史学过好几遍,但我现在问你们几个问题,你们当中不一定有人能回答得上来。鸦片战争是哪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是哪年爆发的?这些问题算是简单的吧。谁能告诉我?不出所料,听到这个问题后,全班同学都做低头苦思冥想状,半天都给不出回答。

老师的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虽然我们学的次数不少,但都没怎么用心。就算有些时候很用心,但等应付过考试后,就弃置不管了。现在脑子里的历史事件已所剩无几,跟当初没学过的一样。这样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也没有意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学校安排我们再学一遍是合理的。他要我们记住:落后就要挨打!引申到我们身上就是:不求上进就会被淘汰!

这次学习,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多了解些中国近现代史,做个合格的炎黄子孙。

落后就要挨打。在我看来,这个道理贯穿着整个历史。回顾过去,无论是鸦片战争还是日寇侵华,无一不在印证着:昔日的中国因为懦弱而受尽欺凌。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变得强大,也也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摘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但却不能轻易忘记这些灾难深重的屈辱史,在这段时间里,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争相侵略我们,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几百个,中国人民在西方的侵略战争中一次又一次被打败。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是以号称当时的首号资本主义强国的英国在1840年发动的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为起点的,战败后,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后又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被迫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和外国协定关税,外国取得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在通商口岸传教等特权。这些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野蛮和屈辱。

后来,英法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抵抗失败后被迫和英法俄美四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此后又陆续有英法俄的《北京条约》、1885年中法的《中法新约》、1894年中日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的《辛丑条约》等等。

一系列的侵华战争和大批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国推向灾难屈辱的深渊,造成了近代中国的贫穷和落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重的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领土完整,因此我们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铭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如果没有这些侵略战争,我想,中国的现状可能要好得多。大批的不平等条约不知道让我们中国人倒退了多少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中国建国以后的发展十分迅速,我们几十年里就完成了别的国家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就像我们从制造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只用了七年的时间,但美国却要花去200年。虽然我们现在和美国、英国等国还有一些差距,但要考虑到两国不同的历史背景。

其实,中国的历史,也是一部不屈不挠的抗争史。在西方列强野蛮侵略中国的同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不屈的华夏子孙,进行了一系列的抗争,有来自社会底层,也有来自清政府内部,有的是有组织的,有的是群众自发的。像林则徐、关天培、左宝贵、丁汝昌等批爱国将领的涌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广州三元里民众的自发的抗英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给帝国主义主义势力造成沉重的打击,社会各阶层的团结一致,让人民看到了希望。

最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维护国家主权,1919年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波及全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所以,不必去盲目崇拜美国、日本,我们应该崇拜我们中国人自己。

还记得,小时侯,我学会的第一首歌是《社会主义好》,歌词的最后那一句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相信所有的中国人也都听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并不是凭空编造的,它们的存在是有依据的。

提到中国,又会忍不住想到让我们全体中国人自豪的红军长征。长征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但长征精神却代代相传,就像是保存精神火种一样。

长征途中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常常在我们的心中荡漾,那种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永雄气概,那种互帮互助、亲密团结的合作精神,那种严守纪律、全心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都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我们前进。但在无数的光环下,还有许许多多同样出色的战士,他们或许没有令人们为之称赞的英勇事迹,但长征精神在他们身上,同样是熠熠生辉。

在这里叙述一个长征故事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

这是发生在红军过草地途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有一位普通的红军叫做谢益先,过草地时,他分到了四斤干粮。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看到了饿慌了的母子三人,小谢就瞒着队友,把自己的干粮袋给了他们,而他自己每天就吃些野菜、凉水充饥,最终,因体力不支,就这样走了。直到那母子三人来还这一只印着谢字的干粮袋时,部队的同志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看了这个故事,心中感到无比沉重!谢益先明明知道,在茫茫草地上,哪怕是一小袋粮食,都是救命的宝贝,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毅然把自己的粮食给了那位母亲;每天,自己在饥饿中煎熬,也不愿连累队友;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询问那母子三人的情况,在得知他们很好的回答后,嘴角才带着微笑,离开了人世他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对战友的深厚情谊,都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看到了那世世代代都令我们铭记在心中的长征精神。

二万五千里,在中国的土地上走了一圈,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走了一圈。我们红军历尽艰难,突破重围,翻雪山,过草地,渡赤水,还要飞夺泸定桥。从 1934年秋开始到1936年10月,这段历程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胜利树立起了一座无与伦比的里程碑。

长征,对于我们新世纪的一代,或许已经太遥远了。我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艰难困苦、这样的惊心动魄,但这段历史,还是带给我们无数的深思。种种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值得我们去揣摩,去学习。当然,在新世纪,在我们学生中,这些长征精神,需要在学习中发扬,在校园中发扬,在做人处事中发扬,在一点一滴的成长道路上发扬,在为祖国的建设中发扬。我们要将这些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让这些瑰宝,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接班者。

历史,给我的带来震撼的不仅仅是长征,还有辛亥革命,百万雄师过长江,五四运动等等。在此就不一一叙述它们给我带来的是如何的感受了。

知史可以明得失。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大多可以从历史上找到经验或教训,这对于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史使人明智,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的。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8)

看了《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让我感触颇多。

这是一本以中国“鸦片战争”为起点到以“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末端的中国近代发展历史。清代末期的腐朽统治,“鸦片战争”让中国进入了“双半”社会。由于“小农”的阶级性并没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的“农民-运动”,最终都已失败告终。洋务派的本阶级利益,维新派的自身弱点与局限性根本不可能拯救中国。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果实却被袁世凯所窃取,中国的旧民-主主义也随之结束。以“新文化运动”作为铺垫,“五四”运动成为了开启新民-主主义的一把金钥匙,让“双半”的社会看到了一丝光明,“反帝反封”成为了社会的主流,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播撒了革命的种子。第一二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与失败、十年内战,是由于国民党的贪婪与野心作祟、浪费国家人力、物力、财力而发生的不必要的战争。民族资产阶级的摇摆不定让我们看到了要以共产党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来夺取国家的领土与主权的独立自主。“八七会议”纠正了“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到土地革命兴起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动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开展“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星星之火,能够燎原》《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

存在》等著名论断,鼓舞了气势。由于博古、王明等人犯了“左倾”错误,采劝直面攻击”“机会主义”错误,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遵义会议”解决了在当时具有决定好处的军事和组织问题并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开展了“万里红军长征”,挽救了党的实力。

接下来的毛泽东领导时期让我折服,抗日战争全过程、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土地革命,无时无刻让我看到了他犀利的眼光、审时度势、先见性与战略性。他能够在危机关头作出决定性的正确决定,能够在让士气低落的战士看到胜利的曙光,能够顾及人民的利益,注重民生,他能够不顾个人安危、挺身情愿走进蒋介石的圈套里,他能够“熊掌与鱼兼得”、看清国民党本质、制定周密计划,他能够看清国际国内环境、看出世界发展主流、抓住机遇。建国后,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业化和社会主义同时并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大跃进”“__十年”,毛泽东尽管有错误,但是“人无完人”,“熟能无过”年纪的上升也会使决定产生错误思想。每个人都有思想,作为领导更期望自己的国家能够走上民-主富强的道路,他是为国家而急、为国家经济发展而急、为社会进步而急、为深陷贫困的广大人民群众而急。他有被中国人民称颂的资格与权利!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9)

怀着崇敬的心态拜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读完之后颇有所得。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近代化对于当时的中国是一个非常迫切的课题,它在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中却又是一个缓慢和曲折的历程。蒋廷黻不可能找出为何如此缓慢和曲折的社会根源,但他却看到了我们民族的惰性。他说:不好的东西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这个话颇有分量。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在不好的东西战争震撼的当初迅速走上维新抑或革命之路呢?

本书以恭亲王奕訢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即洋务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即百日维新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然而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了。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全盘西化口号为胡适在一九二九年提出,意即对西方文化都不预设任何的人为限制。或许以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是不值得推崇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我们确实应为他们的勇气所折服!

此外: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大师之作,言简意赅,薄薄的小册子将中国近代史讲述的清晰明了。由于我在上高中时所受到的中国近代史教育,有太多的政治倾向,所以看到蒋先生的大作,真的是从眼睛到心灵都清澈无比。他不仅是从客观的角度的讲历史,更重要的是从尊重的角度讲历史。对历史的尊重,就是对人民的尊重。

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可以作为高中生、大学生的教材,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读。作为教材似的史书,它将这段历史的前因后果很轻松地进行了梳理,这样根本就不可能再混淆再硬背这个那个条约,赔多少款,割多少地是怎么回事了。作为每一个中国人,更应该了解这段真实原历史,太平天国的真相、为什么开放通商口岸、北洋海军的失败等等,近代化过程中这些耻辱是怎么产生的?实际上,很多伤痛或许都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带给自己的。

历史值得我们深思!不知过去,无以图将来。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7

终于读完了徐中约的《中国近代史》。这套灰不溜秋的书,分上下册。当然,我看的是后浪出版社的。

作者写下了1600—2000年间,中国从泱泱大国沦为半殖民地,走向灭国的边缘,而今,又回到泛泛之辈,里的重大事件。全书1083页,以一个外国人的视野来看中国发生的一切。作者睿智,客观,逻辑的思维,笑看过去,俨然一本通鉴。

舞台上,依然还是只有几个人,围绕着权力中心,着你死我活的较量,重复着王始帝国的故事。

常拿凹面镜看自己,显得自己巨牛无比。拿凸面镜看别人,大象在眼里也成了蚂蚁。我只想找面平面镜,还原真实的自我。

一部中国近代史,一部近代中国人们的苦难血泪史。书的内容国人都清楚。西方人逻辑的思维用在分析中国的事有些不妥,你站在一个边境线外,通过一些材料,作逻辑推导,得出结论。然而,我们是酱缸文化,对逻辑免疫。

在神气的国度里,发生神气的事。神气,神气,再神气!(最近流行咆哮体)这才是行文之道。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8

没有教科书的教条、没有过多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没有大陆版过多的删节,这版中国近代史让人觉得更加真实。作为中国近代史,作者并没有单独去叙述近代中国的衰败与民族解放运动的伟大,而是从对近代有较大影响的清朝一直写到二十世纪末期,这早已超出了通常人们所认为的近代史范围,但正是“超出”的这部分才让我们对我们的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当前的图书市场上,介绍中国近代史的书籍充塞着各大书店,但这其中要么是像教科书一样的避重就轻,要么就是标准的主旋律,让人看了感受不到历史的气息。对于这本书的大陆版则更让人倒胃口,港版一千多页的书到了大陆就少了四百页,其中缺少的内容则不言自明。当然,除了一些被河蟹的内容之外,能够成系统的写清中国近代史也不是件易事,毕竟中国这段时间发生了太多太复杂的东西。

第一历史已经随着时间而消逝,书本上的第二历史将随着文化的传承而代代相传,但是历史的真相是不容掩盖也不容篡改的,所有的民主的文明的社会一定会尊重历史,不会将历史用于自己的统治,那种《1984》下的社会必将受到人民的审判和历史的惩罚。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9

终于把蒋廷黻(是这仨字吧)的《中国近代史》看完了,对于满清帝国和中国人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看来历史课本害人不浅那,提醒大家如果没有充分的历史知识储备量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千万不要轻信网络上或某些书籍上的历史和历史分析,以防被人利用自己,适当时与家长交流也可以有效的避免我们误入歧途。至于历史课本么,就当是历史知识的.扩充,但不能完全相信其中宣扬的所有精神,否则就被成功的洗脑了……

历史课本上告诉我们,林则徐是民族英雄,邓世昌丁汝昌是民族英雄,琦善是“汉奸”。但当我们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时,会发现“好人”的局限性和“坏人”的闪光点。

林公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个被雕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贤者”——他秉公无私,疾恶如仇,是近代站起反抗外来殖民者的第一人……但当我们用观察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视角打量这位英雄时,就会发现他的局限性。不错的,林公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集大成者,但传统毕竟是传统,不适于当时正在飞速进步的世界。他以为中英可以一战,并自信满满以为可以战胜英军;他还以为禁烟只要把外人的烟都烧了,把外人都赶出中国就可以达到目的了;他更以为封建制度能“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但历史证明他是错的。皇帝把他贬到边疆不让他与英人正面交锋其实是他的大幸,这保全了他在历史中“英雄”的地位,也使他避免了清议的指摘。不过却使统治阶级士大夫误以为英中战争的失败是没有启用林则徐的缘故,也让近代中国错失了最宝贵的二十年发展时间。试想如果中国在遭遇通商战争失败后就开始革新、开始觉醒,现在的世界格局又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当然,林则徐只是一个例子,满清的灭亡也有它的必然性。仔细研究便可发现那时的满清是多么的可悲,那时的中国社会是多么可悲。

读史最重要的还是帮助我们培养思维,让我们发现历史的规律,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看待事物。

我一定要继续读下去,读更多的史书,人文读本,可能我看不懂里面所有的东西,但古人不是说了么,“开卷有益啊少年”!

中国近代史读后感10

虽然我们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但是时势造英雄,中国的英雄们经过一番努力的战斗,最终换来了今日的安宁与和平!

1921年7月1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终于诞生了!共产党人用崭新的理论和务实的精神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沉寂多年的中国大地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为了拯救灾难深重的祖国母亲,共产党人前仆后继,呕心沥血;为了祖国母亲不再受到欺凌,一批批共产党人燃烧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在那封建黑暗势力的绞杀下,在帝国主义的炮火中,共产党人用自己的脊梁筑起中华民族不朽的长城。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人民赶走了侵略者,带着对光明的憧憬,一步步走出暗无天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

1949年10月1日,全世界都在聆听那最为雄健豪壮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终于如凤凰涅磐般诞生了!在这个崭新的国家,劳苦大众第一次当家作主人,以百般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祖国大地万象更新,旧貌换新颜。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从此,中国人民从一个辉煌迈向另一个辉煌,东方巨龙在全世界人民惊诧的目光中腾飞、再腾飞!

掩卷长思,我庆幸我属于这个古老而年青的国度;我庆幸我属于这个伟大而辉煌的时代;我庆幸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

读《中国近代史》有感(篇10)

同学们,建设幸福中国,就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作为少年儿童,能快乐的学习,健康的生活,在家有爸爸妈妈的呵护,在学校有老师同学的.关爱,在社会有好人的热心帮助,就是一种幸福。

今天,我要讲一位好民警褚妈妈的故事。她叫褚少华,是一位交警大队的女警察,在她们当地有一个叫玲玲的小学生,她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又得了重病,不幸让玲玲家中一贫如洗,上学遇到了困难。当民警褚少华得知这个情况后,心揪得紧紧的,来到玲玲家说:“孩子上学是一辈子的大事,千万不能耽误啊!”于是,她决定用自己的工资资助玲玲上学。每到开学的时候,就按时给玲玲送衣服和学习用品。有一年的冬天,天气突然变冷,玲玲还穿着单薄的衣服,褚少华立即买来一件羽绒服、一双旅游鞋及学习用品,专程送到玲玲的学校。玲玲从民警褚少华手中接过羽绒服,感动的留下了眼泪,哭着说:“妈妈,穿上您送来的羽绒服,我又能上学了……”之后,褚少华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另外一个村,为刘良、赵玉琴等家庭特困儿童送来棉衣。3年来,褚少华还先后资助了4名失学儿童,这些孩子都亲切地叫这位民警阿姨“褚妈妈”。

在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像褚妈妈这样的好心人,让不幸的儿童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享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幸福。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才能做好“幸福中国”的建设者。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国近代史读书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