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

01-05

当我们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后,对某个事情有了全新的看法时,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将我们理解和对待这本书所述内容的方式写下来,与大家分享。经过编辑的持续筛选和修改,我们最终推出了最新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请务必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消息,以确保及时处理相关事宜!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篇1)

值得时不时回看的一本书!

诚实地说,作为一个一直对军事不大了解的女生,这是我第一次精读《孙子兵法》,也是第一次精读军事类书籍,感觉耳目一新。原来军事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遥远,它和我所学战略、运营管理、经济学有很大的关系;原来军事并不是独立的存在,和政治、经济、律法等一同构成国家治理这个大框架下的一部分。尽管在具体问题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也即是说在战术上是不一样的;但是在这个大框架下,很多东西的方法论都是相通的,也即是说战术上是相通的。譬如说,孙子之胜,是胜于庙堂而非胜于战场;这和政治生涯的追求类似,长期来看,君子靠独立价值、独立人格带来的晋升,胜于依靠某个领导的提携带来的收益(靠山也有可能倒的时候);这和这和二级市场交易的类似之处在于,长期来看,从市场大势和公司基本面分析(对应《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带来的收益胜于短期类做技术分析(如同三十六计中的奇计巧谋)带来的收益。

我阅读的过程中,很欣赏的一点是作者的写作方法很丰满,结构清晰,论据充足,客观而具有说服力。很像中国古代文言文写的论文,古意盈盈。书中除了解读《孙子兵法》之外,还引用了不是古今中外的战争事件来作为论据。

粟裕“行军必是无人之境,交火必是有利地形”,粟裕在地形上下的功夫比谁都深。我联想到巴菲特,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互联网行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仍然选择不动,他只投资自己看得懂的行业,这和粟裕的只在有利地形交火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吗?拿破仑在行军时十分注重卫生,他认为战场上流再多的血,也没有宿营地不卫生对军队的打击更大。在一般观点的认知中,军人都比普通人相对粗狂、相对能吃苦,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生存。但拿破仑十分注重卫生这个细节,这是军队内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得不承认拿破仑是风险管理的高手。金融行业有不少大公司出问题,不是在于对外业务做得不够好,而是内部风险管理不足,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本书中让我感到共鸣最大的一部分是讲等待。孙子的观点是先胜后战,没有胜算就等,和对方熬,用间谍、离间等方法,等到平衡打破,等自己有胜算的这时候再战。李牧十年不战只练兵,等到时机到了一战而胜解决所有问题。普通士兵因为觉得长期不战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而感到焦虑;大将李牧却懂得耐心练兵等待时机成熟之时再交战。这像极了之前读到的不少讲二级市场交易的书(比如《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对待的观点!多观察,戒焦躁,不频繁交易;等时机成熟的时候果断出手。李牧的练兵就如同观察市场和公司行情,这是基本功夫,练兵千日才能在用兵一时的时候致胜;李牧的出征就如同执行交易,这是技术活,但必须以基本功为基础。

总之这本书是给我开启了读军事类书籍的大门。工作和学习中,很多问题之所以看不透想不通都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个视角,也许能让视野豁然开朗。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篇2)

华杉写这本书的大致套路就是把原文摆上,附加古代几家的解释,翻译一遍,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偶尔有些现实生活应用例子吧。虽然我对战争历史所知甚少,但是华杉对于孙子所提「兵者,诡道也」的理解是「诡道并不重要」,这一点我是不太认同的,毕竟《孙子兵法》从战术到环境篇都在讲怎么各耍奇招蒙骗敌人,怎么能说诡道不重要。

我认为,战争(或生活里的其他方面)的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如此看来,无论是孙子所说的「不胜不战,先胜后战」还是书里提到的「诡道」都是服务于这个目的的。战争残忍,战场上不谈君子。这本书作为《孙子兵法》的入门读物,还是可以一读的。

由于对战争历史不太了解,读的过程还是比较费力的,所以途中我还看了秦汉的纪录片以及马骏老师主讲的《百家讲坛之孙子兵法》辅助理解,然后惊喜地发现马骏老师主讲的《百家讲坛》很不错,由于本身就是研究军事的教授,马骏老师的讲解会加入更多的古今中外战争例子,他也会讲到《孙子兵法》在企业管理的应用,但是个人认为听听就好。

这本书仅仅为《孙子兵法》的钻研开了个头,下一步打算继续看完马骏老师的《百家讲坛》争取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篇3)

读过之后发自内心的评价是,读《孙子兵法》有这一本足矣。

华杉老师的这本书是我家中所收的几本版本中最厚实的一本《孙子兵法》,看了介绍说他研究《孙子兵法》二十多年,从作者的自序中可以了解,作者把古今所有有价值的为孙子注解的读物都做过深刻的研究,包括从被史上称为最专业注解的曹操到时南宋张预的十一位世人公认的注家,到现代人的读本,作者都没有放过。

正因为此番功夫,才成就了这本不同寻常的注解。作者在自序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颇深,说为《孙子兵法》做注解的人非常多,但大多是当学术研究,不是真正的军事研究,是为了做学问,而是不是为了打仗,因而所看到的东西就南辕北辙。

这句话说到了我的心里,我想孙子在着千古名典的时候,也是希望后人能从中悟战场上的精髓而非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能够做到将玄妙之作通俗而透彻地呈于大众眼前这就是多么不易的事情,华杉做到了。每一篇都是先原文后华杉详解,详解中举例了大量的史上经典战例,有百余个,极为生动。

倘若这本读过之后再不能有所收获,怕就是自己的问题了。按照作者的指示先读了封底,封底中赫然写着五条被误解最多的兵法原意,女儿大呼妈妈我们之前都上当了!不能说是上当,而是广泛的一种误解,而且我们一直在误解的深渊里洋洋自得。YJs21.com

因为女儿酷爱围棋,有老师建议读《孙子兵法》,这是我们读兵法的开始,没想到之前的读本让我们在误区中迷途,真得感谢华彬老师把我们拉上岸,母女两人正在身临其境的投入兵法,精彩岂是一言可表的?

只想说一句,你想收《孙子兵法》就收这本《华彬讲透孙子兵法》,不但深蕴曾经硝烟弥漫的战场,也会洞悉自己的人生,拓宽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层次,四个字来说透彻真实!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篇4)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1000字!

想到去读兵法其实纯属偶然,有朋友总是开玩笑说自己是军事家,话听的多了,倒是对军法产生了点好奇,但是作为一个对军法和文言文都不在行的学渣,为了保险起见选择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以免看不懂。书里华杉讲的很细致,还有很多案例分析,让你更好的理解一些军事战略的思路,了解兵法的同时也能了解一些历史,后半部分稍微有点絮叨,总体来说还是五星好评。书中还有十一位注家的点评,看的时候就好像曹操,杜牧,贾林在发弹屏,给枯燥的兵书增加了不少乐趣。

在看孙子兵法之前,我以为会写军法书的大师,应该是个好战分子吧!像李云龙一样,整天想着打打杀杀“干他娘的!”这样。结果看了之后才发现,孙子出乎我意料的,冷静又谨慎,完全不是个好战分子,果然不能看太多抗日神剧啊!孙子的思想是打仗之前先考虑风险,再考虑代价,最后才考虑收益,这么稳健的类型搁到现代应该是不会去炒股的。

他讲求以强胜弱,而不是各种花里胡哨的奇谋诡计以一敌百,没有胜算就不要兴师动众,不能因为焦虑就上了敌人的当。赢了之后也不能恋战。战斗的目的是为了平定,恋战受苦的只能是老百姓。行动必有代价,数战则民疲,战争不但有人力的消耗,物力财力更会有巨大损失,而且因为太多人去打仗和运军粮导致种地的人不足,别说是败仗了,就连胜仗也是付出巨大代价的。所以孙子讲求,打仗前先分析双方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相当于现在的SWOT分析法,也就是《计篇》讲的“五事七计”,五事是分析双方基本面,实力面,战略面,对比敌我的“道、天、地、将、法”,七计则是对五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号召力,将领的能力,谁得天时地利等等,计算出来没胜算就继续准备,等待敌人失误,有胜算再打。

有胜算的话,就该上战场了,孙子还讲了十二条诡道,中心思想就是为了造成敌方的错误判断,使用战略欺骗,使敌人没有防备,从而引诱对方失误,之后是讲野战的《作战篇》教你计算战争成本,讲攻城的《谋攻篇》教你趋利避害,判断知胜五道,《形篇》《兵势篇》计算大体得失,《虚实篇》教你隐蔽自己意图,发现敌人虚实。总共十三章就不一一介绍了,有的篇章对现在来说用处不大,比如《火攻篇》,但是大部分内容看完还是很有收获,甚至对于打游戏都能有点收获,大战略就是“猥琐发育,别浪”(开玩笑)。

天下兵法,始于皇帝,由皇帝而姜太公,由姜太公而孙子,终于集中了中国兵法之大成——《孙子兵法》。英国著名战略家李德哈特评论说:“世上只有两部军事战略书籍,超越所有其他兵书战策,就是《孙子兵法》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而《战争论》又比《孙子兵法》晚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还在时代的最前沿,这就是孙子的价值。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篇5)

老子曰:“兵者不祥之器”。我其实蛮抵触兵法的,印象中的兵法就是教人怎么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打打杀杀流血牺牲之类,太过残酷。

最近在得到上听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很过瘾,颠覆了自己以前的看法,赶紧找来这本书刷新自己的认知。

开篇孙子即以敬畏之心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应追求兵不血刃,未战先胜。

首先,孙子以“五事七计”,从五个方面,七个科目入手,做好战前的胜负代价预判--这可能是最早的会计科目实践应用。

所谓“五事”,是道、天、地、将、法。“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通过“五事七计”来比较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孙子的计,相当于现代管理学讲的SWOT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接着,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善之善者也。又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一直强调“不战而胜”,即使要战也有先后次序。

所以,华老师讲《孙子兵法》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法,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而是以多胜少之法。它讲三个“不战”:打不赢不战;打得赢,但是打不起,不战;打得赢也打得起,但是看看可不可以不战就解决问题。它不是追求胜利,而是追求不败。不要以胜利为目标,要以不败为目标。“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追求胜利是下面没有底线,追求不败是有底线,然后上不封顶。

正因如此,《孙子兵法》在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这本书,不是让我们更加强大,而是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有一句话说,我们能控制的事情是很少的,这个世界是不归我们控制的,我们能控制的仅仅是我们自己。事实上能够控制自己的人也是很少的。所以学兵法最重要的是学会正确地控制自己,所以它是消极的。那么,去学一个消极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它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意义--它能堵塞我们所有人生错误的源头。你就不会犯错,学兵法关键就是学会不犯错。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

令人惊喜的是,华老师居然在他的书里写到小王子和狐狸关于“驯养”的精彩对话,借以阐述将领与士兵的关系。

狐狸对小王子说:“驯养的意思就是建立联系,对我来说你还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一只狐狸,和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但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互相不可缺少了。对我来说你就是世界上的唯一了,我对于你来说也是世界上的唯一了。”驯养的本质是爱与责任,首先你要爱它,然后你要为它负责。将军对待士兵如此,恋人、朋友之间也是如此。

“人不会有时间去了解所有东西,他们总是到商人那里去购买现成的东西,因为世界上还没有购买朋友的商店,所以人也就没有朋友。如果你想要一个朋友,那就驯养我吧。”

华老师旁征博引,其书中列举了历史上发生过的许多战事,在今天许多人看来其精彩纷呈的背后,都是血泪成本的巨大代价,乃至人类文明的倒退。而这些战事从战略到战术,其成败得失,都可以在《孙子兵法》总结的经典中找到印证。后人真正学习到的能有多少?历史总是在不断地重复。

从五千言的《老子》,到六千字的《孙子兵法》,它们就像夜空中美丽的星星,闪烁着古圣先贤智慧的光芒。所谓大道至简,华老师在本书后记中讲到,我们之所以不能伟大,是因为我们不甘于平凡。我们总是把事情搞得很复杂,因为我们不相信简单。这个世界上最深刻的道理就是平平常常的大道理,最有价值的谈话就是那几句老生常谈。而关键的关键,是你要把这些老生常谈的大道理知行合一,切实笃行,真正做到。能做得到简单其实真的一点都不简单。

华老师曾在得到直播中讲到,人人都说“滴水穿石”,你滴过没有?你要真滴过,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几块经得起滴的石头,滴着滴着就穿了。华老师从讲透《孙子兵法》到讲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再到讲透大部头的《资治通鉴》,诚如他所说的,滴着滴着就穿了[捂脸]。所以不要相信小概率事件,苦练基本功,扎实做好基础工作,做时间的朋友,与圣贤为伍。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篇6)

计算与算计

洪国中一谈到兵法,脑子里想到的往往是“三十六计”和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演义里的诸葛亮用兵如神、智计百出,让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脑海里幻想着一幅羽扇纶巾,稳坐中军帐,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画面,对诸葛亮的计谋佩服的五体投地。

读了华杉著的《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一书,对诸葛亮的计谋有了一番天翻地覆的认知。《孙子兵法》讲究的是先胜而后战之法,所谓先胜而后战之法讲究的是“五事七计”,五事指道、天、地、将、法,七计指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通过对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的对比,在战之前就判断胜负,有了胜算才决定打,反之就等待时机。

这种比较法,用我们现代管理学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swot分析法。可以说,《孙子兵法》是一部用兵的计算科学,就算是放在现代,也是对我们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而诸葛亮的用兵之计,讲究的是算计,看似智计百出,但往往是奇谋计巧,六出祁山,九伐中原,但最终病死五丈原,败给司马懿,可以说,诸葛亮的计不是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加以对比分析,是冒险之举,期间虽有胜利,但这种算计只能算是一种阴谋,如履薄冰,而孙子的“五事七计”是一种计算,是阳谋,堂堂正正。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生存之道,不容忽视。

正因为军事是维系国家存亡之道的大事,所以必须慎之又慎,常怀敬畏之心,不可轻易言启。一个企业同样如此,对企业来说,日常的经营活动是企业的“兵者”。我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每个人自己的操作也要抱着关乎企业存亡之道的敬畏之心,不能冒险为之,注重方式方法,也要对企业的“五事七计”有比较分析。

盛总曾经提过,决定我们公司当前利润的节点,不是现在,不是我们完成销售的那一刻,而是一两个月甚至更早的时候,我们决定定货下订单的那时就已经决定了。有利润,公司才能得以生存,利润的多寡就是我们“胜算”的大小。因此,对我们资源部来说,什么时候定货,定什么品种、定多少数量、什么**下单等等,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可以说,这决定着公司的“存亡”。

对我们钢贸企业来说,定货与销货之间是存在的时间差的,定的货是要在未来的时间里销售的,未来又存在着无数的变化,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加强对未来变化趋势的掌控,要有了“胜算”以后再出手,反之,就要等待时机。

《孙子兵法》用“五事七计”来对比敌我双方的优劣来判断是否有胜算来决定用兵,而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来把握定货时机。对**来说,影响**的决定因素是供求关系,因此,我们要把供求关系当作是兵法里的“五事七计”。我们知道,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表示,那么我们的着眼点就是要放在引起供给和需求变量的因素上,把这些能引起供求变化的因素一一列举出来,加以分析和对比,从而来判断未来到底是供大于求还是供不应求,又或者是供需紧平衡。

供给端,我们要了解钢厂的高炉开工率、产能利用率、添加废钢量、产量、钢厂单吨毛利率、接单情况、产线检修情况、新高炉新产线的投放情况、竞争对手的定货库存情况、钢厂社会库存等等之类的情况加以分析,从而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的资源**量。对需求端,我们要了解下游用钢产业如汽车、家电、造船、机械、房产、基建、出口等行业的数据,以及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及产业政策的动向,还要结合对以上行业历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当前的**水平,判断未来需求的变化,结合供给与需求的分析来对未来的**趋势进行预判,若是预判会有涨价的趋势,且有可能比定货价高,则可以进行订货和多订货的操作,反之则加大出货力度甚至抛空。这是我们的算计,也是一种诚实正直的阴谋。

虽然未来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判断偏差,但至少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我们订货的盲目性,提高“胜算”的机率,谋定而后动。

成功没有捷径,但必须有方法可循。在前进的路上,我们绝对不能去冒险算计,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去计算,知己知彼,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地改进提高,强大自我,从而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篇7)

有一个人,符合“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的标准,唐朝的郭子仪。

郭子仪在安史之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在河北打败史思明。后联合回纥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宁。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八十四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二十多年。他“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

郭子仪权倾天下,位极人臣。但是,他坦坦荡荡,从来不对皇上设防。有奸臣猜忌他,说他要谋反,要皇上召他来,看他来不来。不来,就是要谋反;来,就可以把他拿下。郭子仪从来是一分钟都不耽误,马上就去,不带任何护卫。他说我这脑袋本来就是皇上的,皇上要取,拿去便是。

公主嫁给他儿子郭暧,两口子吵架,公主说我爹是皇上,你还敢对我无礼!郭暧说,皇上算个屁!那是我爹不想做罢了。我爹要想做,轮得到你爹么?把公主骂回去了。

公主回去向皇上哭诉。这事在任何朝代都是死罪。郭子仪听说这荒唐事,慌忙进宫谢罪。皇上说,小孩子家吵架乱说,咱们管他干什么。最后郭子仪自己把儿子打了一顿,这事就过去了。

郭子仪七子八婿,都是朝廷高官。他六十岁生日的时候,儿子女婿们都来贺寿。从朝堂上下来,都带着笏(hù)板(又称手板、玉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用以记录君命或旨意)。子婿们把笏板放在床上,放了满满一床,这就是“满床笏”的典故。

你如果去乡下古村里看,看到古宅门上的砖雕,郭子仪的故事是最多的。因为郭子仪代表了中国人民几千年中国梦的终极梦想:荣华富贵、健康长寿、子孙满堂,全齐了。

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读后感(篇8)

在世界政界、商界、军界有4本书是必读之圭臬,春秋末期的《孙子兵法》、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宫本武藏的《五轮书》、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其中孙子兵法以一句不战而屈人之兵,严重拉开了与其他三本书的境界距离。孙子兵法的主要思想是不战、和平,不是百战百胜之道,而必须战,则一战定乾坤,其他三本都是围绕制胜之道的战术展开。

兵者,诡道也!这一句很容易使人误解孙子是套路之圣,然后学会了孙子的套路,就可以成为所向披靡的战神。其实不然,孙子兵法最重要的价值恰恰是在教人明白自己的普通,成不了神。

所谓知己知彼,重在知道自己。你一旦知道自己不是神,有其他人一样的弱点:贪、急、忿、胜、痴、嗔之念,就要想办法克服,戒掉,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以五事七计审时度势,计算各种情况下自己失败的可能路径与风险,规避之。知道了自己,不一定胜,但一定不会败。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赢得起而败不起的,正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就是这个意思?

知道了自己,是知道对手的前提,光研究对手,自己的漏洞百出,想去打铁?而是真正的对手不是同行,而是市场需求,客户体验。这就是现代商业社会普遍的现象,套路、急功近利。很多企业CEO都不知道自己公司是怎么死的。

如果对手也读了孙子兵法怎么办?也修复了自己的漏洞,怎么办?这时候就要靠诡道了。要演戏,以间渗透,以利诱之。如果对手还不上当,怎么办?那就是时也,势也!得用耐心熬了。比如秦国的守旧派甘龙老太师说:飓风过岗,伏草尤存!生生用20年,把秦孝公熬死了,再把商鞅车裂了。又比如三国的司马懿,把曹操、曹丕、曹睿都熬死了,夺得曹氏三代的胜利果实。

孙子兵法与佛家、道家、儒家思想一样:以静制动,机变在动,准备在静。感谢作者的透讲。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