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观后感

02-19

影视作品和书籍一样,能够带给人们丰富的知识和体验。许多人在观看电影后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感悟。这时,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和思想。经常写观后感可以培养写作习惯。你是否考虑过借鉴优质作品的观后感呢?

我为大家带来了一篇非常好的关于“李时珍观后感”的观后感文章,值得一读。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期待大家能够将这篇文章分享给更多人!

李时珍观后感 篇1

《李时珍大传》这本书是我至今为止最喜爱读的一本书,我已经读了好几遍了,但依旧每次捧起它,总是放不下。这本书,主要写了李时珍神奇的医术故事和他的旷世巨著《本草纲目》。

读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悬壶济世的李时珍,也让我了解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医。

其中,李时珍的医学精神让我特别佩服和崇拜,如果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去做事,那么任何事情都会做得很完美。

李时珍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小看到父亲救死扶伤,这让他也喜欢上了中医,他对前人的中医经验采取又接纳又考证的态度,遍访民间,弄清许多疑难杂症,被人称为“神医”,但他不是“神”,而是“人”,可他偏偏做到了让病人“起死回生”。

他除了为人们医治疾病,还花了好多时间把亲身的医疗实践经验编写成著名的中医典籍《本草纲目》。它曾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载有药物近2000种,药方有1万多个,著作完成历时近30年。由此让我想起了法布尔写的《昆虫记》也历时30年,记录了100多种昆虫。也就是说一个人要真正有所作为,不仅要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更要一步一个脚印身体力行将你的发现慢慢积累起来,最后终将变为巨大的成果,对自己有用,对别人有用,甚至对社会有用。

李时珍和他的书在中医的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有神农尝百草,扁鹊和他的望闻问切,华佗和他的“五禽戏”……李时珍的出现,将中医推向了巅峰,将中医药得到巨大的发展和完善,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如今,新冠疫情正在全世界流行,在我国,中医也介入到这次新冠疫情的预防和治疗中,并起了积极的作用,甚至国外的有些地方,也采用了中医的手段。我相信通过此次疫情,大家一定会更多地关注并了解我们的中医。中医,是中国医学,它是我们中华的瑰宝,是我国“四大国粹”(中国京剧、中国武术、中国书法、中国医学)之一。中医显著的疗效、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诊疗方法一定会成为全世界医学宝库的财富。

李时珍观后感 篇2

古时候有个名医叫李时珍,他听说曼陀罗花这种药草有麻醉作用,可是世人还不不知道合适的服用量。李时珍决定自己来试,他吃了一点以后对徒弟说等一会儿药力发作以后你用针扎我再用刀在我手上割看还痛不痛。过了一会儿,李时珍觉得有些头晕、心慌,可徒弟用针扎时他痛得把手缩了回去。他又吃了一点,李时珍就晕了,徒弟用针扎、用刀尖划他一点也不知道。就这样,李时珍终于摸清了吃麻药的准确用量。

李时珍用他一生的心血,终于写完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有一百九十多万字,记载的药物有1892种,每种药都详细地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儿、功用和采集、制作的方法。还有1160幅插图。这是古代任何一部本草书所不能比的,是一部伟大的医药学巨典。

读完《李时珍的故事》,我肃然起敬,钦佩不已,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执着、认真、勇敢值得我们学习。

李时珍观后感 篇3

今天老师给我们播放了部电影——《李时珍》。

说到李时珍大家定会想到李时珍写的《本草纲目》书吧!李时珍和他的徒弟庞宪为了收集药草经历了千辛万苦。在次偶然的机会,他们遇到了个李时珍以前救过的个人,名叫老卫,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老卫便和他们起前往收集药草之路。次,他们三个人在山上寻找药草时,却被个心肠特别坏的王爷给派人把他们给抓起来了,将《本草纲目》给扔进了火炉里,但被李时珍把抓起来。可是,王爷又派人把《本草纲目》扔进了波涛汹涌的江河里,因为他知道这是李时珍的命根子,而老卫却被波涛汹涌给卷了进去,会儿劳卫被浪给卷了回来。可是,他却被淹死了,而他手里却紧紧拿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看到这里,我感动的热泪盈眶。后来李时珍和他的弟子终于把《本草纲目》编好了。

我觉得李时珍坚持不懈和老卫奋不顾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李时珍观后感 篇4

读《李时珍夜宿古寺》有感

生命的长度是按时间计算的,生命的价值是按贡献计算的。题记相信大家一定都学过《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吧。本文主要讲述李时珍带领**庞宪外出考察药材。

因一心赶路而错过了客店,夜宿古寺。师徒俩虽然啃干粮、住破庙,但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都不觉得苦。入夜后,李时珍不顾劳累,借着月光在认真记载着白天的寻访收获。

在课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这句话了。什么?吃点苦?

难道前面的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对这已年过半百的李时珍只是算一点苦吗?当然不是,正是无私奉献、以人为本的高尚品格引领着他前进。他为了使百姓不再因为吃错药而使病情加重,不惜放弃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去修订《本草纲目》。

无私奉献的品质不象春雨无声?它静静地滋润着万物,却不求回报。相比之下,我就显得太自私了。

甚至一张a4纸也要讨价还价,有时甚至要借出。我想向李时珍学习,做一个无私的人。想想看,我忍不住在作文的结尾说了这样一句话:

只有你给予了别人,别人才会同样的给予你,如果你做不到给予二字,你就没有资格向同学、向亲人、向社会、向大自然索取。小贴士: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的体现。

写作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要求学生积累知识,提高阅读效率。离不开平时对身边事物的观察,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更应该了解外面的世界,细心的观察,认真的思考,勤快的练习,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李时珍观后感 篇5

十年后,李时珍在蕲州当地已有声名,备受邻里尊敬,甚至有不远千里来求医的人。然而在当时,本草常年失修,旧本草错误繁多,不少药店仍将之奉为标准,导致不少正确的药方抓

这是一个八股文等空洞之学备受追捧,医药、物理等实用之学鲜有问津的社会。李时珍在大家需要的东西才是学问,空谈是没有用的的感染下,把自己放弃科举,学习医术的想法告诉了父亲。当了半辈子医生的父亲,深知学医的艰辛,便指着河边纤夫拉着的船对他说如果你非要学医不可,你的一生就要像这条船一样,一生都在逆流里,可还得往前进李时珍望着船,眼中充满坚定,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愿父全儿志,誓死不怕难。

错药,耽误病人病情,也使不少游医蒙受冤屈。李时珍据理力证,指出药店的错误,却引来包乡绅的不满,在李家大闹一通。经此之后,为规范药物品类,让百姓不再被错误的药耽误病情,李时珍便萌生了重修本草的想法。

李时珍最初把希望寄托于朝廷。在楚王府内被告知,修本草远没皇上的金丹玉露重要。尔后在太医院中,术士专权,李时珍的多次上书重修本草,却被说是擅动古人经典和狂妄,被排挤出去。

李时珍对朝廷修本草彻底失望,便决定自己来修。回到家乡后,面对父亲去世后留下来的本草批注,李时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在乡里张贴告示,或许是得道者多助,许多乡里乡亲送来药物和药方,而之前答应长大后再收他做徒弟的庞宪,也在成年后拜李时珍为师。在药物方子收集的差不多后,李时珍决定到外面实地考察,进行更深一步的考究。

沿途李时珍走访百姓,巧遇之前救助过的老魏,便三人同行穿梭于山川之间,历经春秋冬夏。为寻找曼陀罗花,三人冒险前往道士的药圃,在看到众多珍贵的药草后,李时珍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然而他们闯入药圃的行为被道士发现,便被抓了去。道士以污蔑神灵的名义要将李时珍的手扎烧毁,老魏为救手扎,在与道士的对抗中不幸坠入悬崖。

人去书空,几年来的心血,在一瞬间化为乌有。在李时珍绝望灰心之际,徒弟庞宪劝导,师徒二人便重振旗鼓,再次从头做起,又是无数个日日夜夜,又是几年的春秋冬夏。

十几年的光阴后,本草纲目的手稿终于完成。而原来答应帮忙刻印的钱大哥,却因书中内容涉及过多辱骂方士的内容,以污蔑朝廷的罪名被抓捕。而包乡绅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以自己的名义刻印本草纲目,被识破拒绝。书成却无法出版,李时珍便抱着对生者和死者都有责任的态度,变卖家产自己刻书。而所到之处皆遭拒绝,李时珍心灰意冷,便动身回家。在回家的路途的河边,李时珍好像再次看到了父亲年轻时的教诲。

曾经的少年,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李时珍观后感 篇6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李时珍》。

这部电影讲的是:李时珍给病人治病时发现许多本草书上都有错误,于是决心修本草。通过他的爸爸得知,修本草是要经过朝延同意。于是他接二连三的向朝廷申请修本草,可皇上却不管、不关心。李时珍最终才知,原来皇上只顾着黄金、元宝,根本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于是,他决心自修本草,并在小巷里贴上自己的决心书,希望赞同自己的人前来帮助。就这样,他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他还带着他的徒弟庞宪去深山采摘花、草。一路上,李时珍认识了许多花、草药。可他们只知道古人的记载,却不能证实。于是,李时珍就把自己当试验品,一种一种试吃,有几次,还差点危及生命!就这样,李时珍和徒弟边走边写,途中,虽然有过失败,但也有成功。他和徒弟在考察多年后终于回到了家。李时珍一刻也不停歇,他博览历代医学著作,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经过二十多年,终于在他七十多岁的时候,完成了《本草纲目》。这本书是中国明以前药物学总结性巨著。它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

这部电影让我明白了:实践出真知,任何事情若想成功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

李时珍观后感 篇7

当我读完《李时珍的故事》时,被深深的感动了。

李时珍的父亲是李言闻,他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李言闻希望儿子去考官,哪怕只是一个小官,也比做医生强。可李时珍却不那么想,他说:“看着乡亲们受着病痛的折磨,我怎能有心整天读哪些没用的东西呢?还是让我学医吧!”李言闻只好答应了他。李时珍跟父亲学医十分勤奋,医术越来越精。后来,因为一个人吃了他开的药以后竟然死了,原来是病人由于不认识药而抓错了药。李时珍就想编一部书叫《本草纲目》。经过了形状、气味儿、公用、采集、制作的方法,对不常见的和易混淆的药,还附有1160幅形象逼真的插图,使人容易辨认。它真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宝典啊!

我要学习李时珍为民着想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自私自利。一定要坚持做一件事,不成功就不做第二件事。不能像我学跳舞那样,觉得太苦就不学了。如果你坚持做一件事,就一定能做好。

李时珍观后感 篇8

造七级浮屠莫若救人一命,医世疗人必赖灵丹妙药,必需妙手回春之奇医。古曾有名奇医,著本名书――《本草纲目》,此人承继家学,普济苍生,医术精湛,更有着常人无法具备的毅力和勇气,他就是我国明代药圣-李时珍。

读完了《李时珍的故事》,看过了一代伟人的成长,我有了许许多多的感悟。从李时珍先生身上,我看到了信念、毅力和勇气。

李时珍之信念

李时珍一家人世代相传,拯救了众生。李时珍年轻的时候,身体虚弱,病了,后来被中草药治好了。从七八岁起,他就经常和父亲一起种草药,和母亲一起谈论草药知识。

在家庭医学世代的影响下,李时珍也逐渐对医学产生了兴趣。三次未中的官宦考试,让李时珍打消了“科举致仕宦游之路”的念头,毅然弃儒从医,子承父业,一心钻研医药,这个决定为李时珍以后的医学道路奠定了基础。少年时代,李时珍就听父亲说,古代中国有一部专记药名、药性、药效的著作,通称《本草》。

他对本草药充满了好奇,年轻的上帝的崇拜激起了他对医学的兴趣。

李时珍之勇气

因为学医的人一般都要从读《本草》入门,李时珍认真仔细阅读,深入研究,把书读的很透,但是,在细读之余,通过行医实践他发现许多药物是《本草》药书上不曾记载,还有些记载经他反复验证,觉得不太可靠。有一次,李时珍亲眼看到一个病人,因为误服了药,病得很重。这是他意识到医学的重要性,更是他有了勇气,指出《本草》中的错误以及重新编辑《本草》。

李时珍之毅力

为了重新编辑《本草》,他不仅访医问药,解决古书中的疑问,还自己亲自动手,用实践、经验说话。他曾经听闻西边龙宫的北面山头上,有一种叫榔梅的植物,吃了它,便可长寿不老,他特地跋涉几十里山路去采集,经过试验,得知榔梅是一种止渴的果实。他不耻下问,有疑必求其答,本草中经常提起“芸苔”,李时珍不知那是一种什么药,翻阅古书,也为见其答,经过询问与自己种植,才知那是一种植物,俗名“油菜”。

为了了解白花蛇,他爬上龙峰山捉住它,观察它的习性和特点。他还踏上武当山、太和山···仔细尝百草,观百物,白日在深山中采药,晚上在简陋的住处研究草药,整理笔记。这一切一切的努力,都为《本草纲目》的内容增添了真实性,而这一切,都与他付出的努力和他不屈不挠的毅力息息相关。

一个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有信念、勇气和毅力。李时珍的成功更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李时珍先生那样的信念、勇气和毅力,才能成就明天的辉煌。

李时珍观后感 篇9

李时珍,这个人的名字可谓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他著书《本草纲目》。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挽救人的生命。让我们来看看这位医生的传奇一生吧!

李时珍的父亲是个医生,可他却不愿意做医生。当然,他父亲也不希望他做。在那个时代,医生是杂人,虽十分有钱,但别人也看不起。李时珍去参加科举,但没考上,却患上了肺病。俗话说,凡事有利有弊。这场病,明确了他人生的方向——从医,她不想让人承受自己所承受过的痛苦与折磨。他行医十几年,不计成本医人,使得他钱少了,名气大了。后来,她成了楚王的私人医生,再后来他成了太医。可是她却受不了这个环境。他的病人——嘉靖皇帝每天没病找病。于是李时珍开始了研究宫中的药材,直到他学不到更多的东西了,才回到民间,像神农氏一样尝百草,最后祝医学著作,本草纲目。最后著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当年给穷人看病,从来没有让人加钱,他不计成本、热情问诊、嘘寒问暖。从这,可以体现出他医德高尚。他一直在做赔本买卖,却毫无怨言。因为他是一个医生,医人的医生,而不是商人,赚钱的商人。他没有在金钱中迷失自己,因为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虽然减少了积蓄,可他壮大了名声,可见,上天是不会不垂青于好人的。

到了嘉靖31年,李时珍弃官回乡。他做过太医,名气很大,当然要医治人的话收入很多。可他并没有那么做。当时,什么药材是做什么用的,没几个人清楚,用书中的话说,就是“患了感冒给你开几句砒霜应该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李时珍依旧没有在金钱中迷失自己,他要救更多的人,准备著书。

从此,他从一个名医变成了流浪汉,居无定所,风餐露宿,他放弃了舒适的生活——为了更多人的幸福。李时珍开始远行,足迹踏遍了全国13省,凡是有药材的地方就有它的踪影。为了弄清药物的疗效,他亲自品尝过许多药物,好几次差点植物中毒。上古时期,神农尝百草,那是传说,明朝时期,李时珍尝百草,那是现实!

伟大的李时珍,医术高明的李时珍,医德高尚的李时珍,始终没有在金钱中迷失自己,他的精神永远不会被忘记。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