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验日记通用

04-22

作文是我们一种思想的体现形式。写作文本就是一种缓解自身情绪的优质手段,写作文的观点要明确,否则会出现冗余的现象。怎样写好一篇作文?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关于实验日记通用,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关于实验日记【篇1】

老师来了!老师来了!老师来了!重要事情说三遍。

老师带了一个圆柱一杯水、一个鸡蛋和白粉。

什么啊?班上顿时吵了起来。

夏天激动得叫了起来:我知道了,是把鸡蛋放入水中,加盐,使鸡蛋浮起来。

到底是什么呢?请大家认真看。杨老师在吸引我们兴趣。

老师真的如夏天所料放入了一个鸡蛋,又放入了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白粉,我认真地注视,咦?水怎么变浑浊了?老师又放入了一些,水又变清了。哎?这是怎么回事啊?水怎么又变清啦?

谁想上来尝一尝?杨老师一边拿着棍子在搅拌一边问。

我去!周江宇高高地举起手。

杨老师给周江宇舔了一下,恩,好吃!接着是李其翰和汤豪上去舔一下,都说不好吃。

第二次,杨老师又加了两包白粉是石灰粉!也不知道是谁说的,杨老师也不管他,继续叫出周江宇、李其翰和汤豪三人品尝。杨老师不知道和汤豪说了什么

是不是盐啊?钟志凡问杨老师,杨老师说:你从明天开始就不用上学的了,在街头摆个小摊,一天就算算命,好得很。

是不是和上次的味道不一样?杨老师继续搅拌。恩!周江宇点了点头,李其翰和汤豪也点了点头。

好,再看第三次,看看味道有什么呢变化哦!杨老师又放入了三包白粉,鸡蛋开始浮起来了。

来,你们仨把自己所尝到的味道写出来。杨老师在笑。

嗯?老师在笑肯定有古怪,他们仨会写什么字呢?会是一样的吗?

哦,果然是盐啊!黑板上三个字分别是:盐、盐、咸。

老师开始讲鸡蛋为什么会浮起来:盐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密度大

哦!原来是盐使水的密度变大了,所以鸡蛋才会浮起来啊!

关于实验日记【篇2】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实验室,讲课的老师是我的同学李沛洋的爸爸李老师。

第一节课讲的是“奇妙的水”。李老师首先让我们回忆了四首熟悉的诗,然后他讲了水的分布广、用途大,地球上有四分之三都是水,人体里有四分之三都是水,水无处不在,人类离开水将无法生活。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是,把糖和盐分别放在两个试管里,加上一半水,溶化后,我发现清清的水是糖水,浑浊的水是盐水。第二个实验是把酸和碱分别放进两个试管里,滴进一二滴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的水就是酸性的,变成蓝色的水是碱性的。最让我感兴趣的实验是“水能灭火,也能生火”,大家都知道水能灭火,但是水还能生火,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呢!李老师拿出一块棉花,用小药匙挖了一些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放在棉花上,他说:“在过氧化钠上滴两滴水,就会燃烧起来。”话刚说到一半,火就着起来了,李老师说:“这是因为今天下雨,空气很湿润,空气里的水分足够让过氧化钠燃烧起来了。”

第二节课讲的是“力”,有万有引力、拉力、浮力、压力、摩擦力,这些都是自然界的力量,还有人的力量也很大,有知识的力量、爱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和勇气的力量。

最后,我们玩了背摔的游戏,张老师说:“要信任妈妈,就不会害怕,这是信任的力量。”

我感觉李沛洋的爸爸真是一个博学家,他不但懂古诗,还懂很多物理化学知识,我也想像他那样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

关于实验日记【篇3】

今天,我怀着好奇和激动的心情回到家中。因为我要做一个小实验,它叫瓶吞鸡蛋。

做实验之前我想:瓶子真能吞鸡蛋吗?我觉得能与不能,只有结果才能做决定。做这个实验需要一张纸(最好是A4纸)、打火机、玻璃瓶(瓶口直径要和鸡蛋的直径差不多)、煮熟的鸡蛋。在家长的帮助下,实验开始了。我先用打火机点燃A4纸,再把A4纸放入瓶中,没等把鸡蛋放进去,A4纸就灭了。每次都是这样。我想:是我放鸡蛋的速度太慢了?还是纸燃烧的时间要再长一些?我觉得失败乃成功之母,如果我再试它个两三回,没准就行了。果真,这次终于成功了,我把鸡蛋迅速放到瓶口。瓶子就像有生命一样,一点一点的把鸡蛋往下吞,砰的一声,鸡蛋掉下去了,鸡蛋掉是掉了,却把我吓了一跳,因为鸡蛋掉下去的一瞬间,被分成了两半,一般在瓶外,一半在瓶内。我觉得这次做的不成功,于是我又做了一遍,这次鸡蛋完好无损的进去了,因为鸡蛋选了一个比刚才小一点的。我的试验终于成功了!

我想鸡蛋能进去,肯定也能出来。我研究了一会儿终于研究出了能让鸡蛋出来的方法,就是使劲往瓶里吹气。我吹了一会儿把鸡蛋吹出来了,鸡蛋重重的打在了桌子上。

后来我知道了实验原理,就是:把燃烧的纸放进去的时候,它的雾气会把部分空气挤出去,这时瓶外的气压比瓶内的大,鸡蛋被瓶外的大气压挤进去。出瓶子的原理也一样,往瓶子里吹气,使瓶内的气压比瓶外的大,鸡蛋被瓶内的气压挤出。

我喜欢做小实验,因为小实验能让我学习到知识,还能收获快乐!

关于实验日记【篇4】

今天,我写完作业,顺手拿起了一本《快乐科学》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这时,我的眼球被一个小实验给吸引住了,实验是将一个纸杯里装满水,然后用火烧,纸杯不仅不会烧坏,最后水还能烧开。我心想,纸杯为什么不会被烧坏呢?于是,我决定尝试一下这个小试验。

准备工作开始了,我将一个小小的纸杯里倒水,又找来了一个打火机,一切准备就绪,我端起水杯,拿起打火机,却感到有些发怵,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在家里用打火机烧东西。但是,我为了证实这个实验,我将打火机对着纸杯下烧,我的手微微颤抖,心想:如果水杯烧坏了,水就会流下来,不仅会将地板弄湿,打火要也要遭殃。我有点退缩,但是,我那强烈的欲望促使试验继续做了下去。

嘀!嘀!嘀!5分钟过去了。。。。。10分钟过去了。。。。。。转眼间半个小时过去了。。。终于,杯子上冒出了热气,水也冒出了快乐的汽泡儿。与此同时,打火机也英勇的牺牲了。杯子里的水开了,而杯底下却安然无恙,这是怎么回事呢?一串串问号跳到了我的脑海里,我拿起《快乐科学》寻找了答案,原来,当火的热量传递到纸杯时,里面的水也来帮助杯子分担热量,所以纸杯就不会烧坏。如果没有水的帮忙,怕火的纸杯就会承受不了热量。所以就会英勇牺牲啦!

这一次实验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只要你细心的去观察,勇敢地去实践,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关于实验日记【篇5】

你见过摔不碎的鸡蛋吗?今天我就带你去看一看摔不碎的鸡蛋。

今天,老师要把鸡蛋从高处往下掉,然后又摔不碎,这怎么可能呢?大家惊讶不己。老师问大家:“你们有办法让鸡蛋从高处落下来不会碎吗?”大家听了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同学说:“给鸡蛋做个降落伞,让它成为‘降落伞兵’让它安全着陆”……同学的办法真多啊!真是奇思妙想。

老师要用一张纸生个双面胶来保护鸡蛋,让它从高处掉下来不会碎,老师把纸剪成了一个圆筒,再用双面胶固定住,把鸡蛋放在里面,鸡蛋就像一个乖娃娃一样躺在里面,老师让我们喊:“三二一放!”老师放开了手,只听“啪”的一声,我们想过去看一下成功了没,可是蛋清流出来了,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不甘心,又试了一次:“三二一放,”鸡蛋就像一个娃娃一样跳着舞跑了出来!我仔细一看,哇!竟然没有摔碎!真神奇了。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奥妙可真多呀!我们要留心观察就会更多的发现。

关于实验日记【篇6】

今天下午,从学校回来,我推着轮椅跟爷爷出去走了走。走到桔子树下,爷爷发现有一个大青虫。它很长很长,有爷爷中间的手指头那么大,估计它是成年青虫。身上长着两排小黑点儿,很像眼睛,我感觉他浑身都是眼睛哎。捏在手里软软的,好恶心,好恐怖。妈妈问我哪边是头,我说:应该是有刺的一头吧。妈妈捏起虫子,把它翻开来。又仔细看了看,它好像有一对触角,很小很小,不把它翻开来仔细看,还看不到呢。原来头是有触角的那一头,我原来以为是头的有刺而且光秃秃的是屁股。它有八只大脚,还有八只小小黑黑的手在头下面,像小钳子一样的,好好玩儿。它的反应很快,妈妈把它一翻过来,它就迅速地翻回去了,它好像很不喜欢翻过来,想拍照片都没拍成。

现在,我就来测试它了。我先把它放在泡沫上,看它会有什么反应。我感觉它好害怕,一动也不动。我又把它放到外面,用水来冲,它又浸不到水。水的力量让它滚起来,我觉得很好玩儿。现在我把它放到更大的水流上来测验,我就用东西挑住它,把它带到压水井旁边去了。挑的时候它的身子是直的,就像个绿棒子一样,老是不缠在上面,很容易往下掉。但是我不敢拿它,怎么办呢?

我来找工具把它捏起来。我找到一个夹子,看能不能夹住。现在我正在试着夹住它,我的心里十分害怕,但是为了完成这项我的任务,我拼了!现在我成功捏着它在走,它好像在做俯卧撑一样,身子拼命地往上挪。但是我又返回了,因为我没有盆。

我找到盆,拿掉里面的东西。好戏就要来了!我再次夹起它,把它放到盆里,看它会不会游泳。我先往盆里压了一点儿水,它好像没有反应。我又使劲压,加了点儿水。它开始有点儿动静了。我继续加大水力,它开始动了,开始漂了。它动来动去,好像不好呼吸。它在漩涡里转来转去。我把它压进水里,它拼命地想逃。我放开手,看看它从水里出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它在水里很难到水面上来。我把它拎了出来,它还在扭来扭去,身上硬邦邦的,脚都变白了。

第一关已经过了,它安然无恙。现在让我去拿个叶子来,看它吃不吃。我摘下一片桔子树的叶子,因为爷爷是在桔子树下捡到它的,我看它吃不吃。这是我第二个考验测试。它可能又怕又累,一动也不动。我想了想,还是放它回家吧,它也很可怜,说不定它的孩子还在家里等它呢。我就托着桔子叶子,又把它送回桔子树下了。

这个实验好令我难忘啊!

关于实验日记【篇7】

今天,我在寒假作业本上看到“钓冰块”这个实验,不由得好奇起来,冰块还能钓起来?

我按照书本的指示,准备了一些材料:一根塑料小棒、一个透明杯、一根细绳、一杯凉水、几块冰块和一小勺食盐。

我先把细绳缠绕在塑料棒上做成鱼线,一边缠一边使劲,把绳子绑得紧紧的,怕它在关键时刻松掉。接着,把凉水倒进透明的塑料杯里,在凉水中投入三块冰块。刚刚投下去的时候,冰块沉入水底,但慢慢地,冰块陆陆续续地浮上来,水下凭空出现了3大串气泡。这3大串气泡像是小鱼吐出来的泡泡。然后,我把把刚才做好的鱼线轻轻地、慢慢地放在冰块上面,再撒上少许食盐,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后就是静静地等待了。

我坐在椅子上,一边看着墙上的时钟,一边看书,感觉时间过得可真慢。“滴答,滴答……”5分钟过去了。我轻轻地、缓缓地把鱼线拿了起来。“哇!”我叫了起来,“实验成功了!”鱼线稳稳当当地把一块冰块钓了起来。

可是,钓冰块这个实验到底运用了什么原理,能用线就把将冰块钓起来呢?原来,在冰块撒上盐时,表层冰的溶点就会降低,使冰融化,同时盐也会融解。但盐在溶解的时候会吸收热量,冰融化时也会吸收热量,令冰块表面温度降低很多。这时冰面上的液体又会重新结冰,把线头冻结在冰块上,于是,我们就能“钓”冰块了。

这个实验真有趣。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