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初入园宝宝的免疫力

01-11

家庭与学校都是教育孩子的载体,家长与教师互相配合可以扬长避短,更好激发孩子潜能!家长与教师需要多沟通交流,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如何提升初入园宝宝的免疫力”,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身体的免疫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抗体的产生能力也逐渐增加,通常,宝宝在3岁以后,机体抗病能力较3岁前会有明显的提高。但初入幼儿园,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接触的人群也相应加大,对于更多更广泛的病菌,宝宝身体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免疫机制,因此这段时期的宝宝也会比较脆弱,很容易生病。

丙种球蛋白是预防感冒、提升免疫力的万能药吗?

丙种球蛋白具有一定的抗御疾病能力,但仅对预防甲型肝炎、麻疹有一定预防和减轻病情的作用,并不具备预防感冒、提升免疫力的功效。另外,长期反复地注射丙种球蛋白,不仅会使自身合成丙种球蛋白的能力受到抑制,降低抗病力,还有可能引起过敏等不良反应。

如果宝宝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可能是体内缺乏VitA、钙、锌等营养素,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免疫提升方案:

1.减少压力

已有研究指出,承受压力愈大愈容易感冒。教导宝宝放松的技巧,适当安排活动,别让压力压垮宝宝的免疫力。

2.少吃含糖食物

糖会降低白细胞的活力,削弱它们对细菌的反应能力。

3.天凉慢添衣服

耐寒锻炼是提高宝宝对寒冷反应灵敏度的最有方法。没有经过寒冷锻炼的宝宝,反而更容易感冒。一般来说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单衣就可以了。

4.多和其他宝宝接触

根据2000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期刊》的研究,13岁以下的宝宝如果幼小时即和较年长的手足或托育机构里的小朋友相处,日后罹患气喘的几率减少一半。此外,通过接触其他宝宝,暴露在感染原下,可以刺激宝宝的免疫反应,增强他的免疫系统,降低对过敏原起反应而引发气喘的机会。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关注幼儿免疫力提升的关键期


6个月~3岁,免疫力提升的关键期

现在的医院拥挤不堪,再加上医院本身就是病毒集中之地,因此特别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一旦发现宝宝身体不适,不要马上去医院,也不要乱给宝宝吃药,可以先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一下再做决定。

宝宝感冒了,如果没有发烧,只是有点流鼻涕、咳嗽,应该是一般性感冒,多给宝宝喝点水,症状不重的话也不必吃药;宝宝腹泻了,如果只是比平时多拉一两次,水分不太多,那么有可能是肚子着凉或吃甜东西多了,消化不良。这种情况可以先控制一下饮食,比如喝点粥,观察一下,要是大便性状很快好转,就不要去医院。

新式免疫配方提高宝宝免疫力

给宝宝补充免疫力,需要选对时期,而且必须持续,不能轻易中断。免疫力好,宝宝会很少生病,其他各方面表现都好。宝宝免疫力补充的最佳时期是6个月~3岁。如果这个时候过于大意,会对宝宝将来的健康造成影响。但如果问题一出现,往往就意味着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因此,需要在宝宝免疫力提升的关键期给予他足够的免疫营养,不要等到宝宝生病后再来干着急。

免疫因子和复合益生元

免疫球蛋白是一类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球形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动物体中。

免疫球蛋白G (IgG) 分布最广的免疫球蛋白,它能够促进免疫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促进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或受感染细胞的杀伤和破坏。它是惟一能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强胎儿和新生儿的免疫力。

免疫球蛋白A(IgA) 在肠道、呼吸系统和乳腺产生局部的免疫力,由局部分泌,趋向于保存在产生部位。其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可防止婴幼儿患肠炎或其他肠道疾病,常常对防止病毒感染非常有效。

乳铁蛋白 可以帮助婴幼儿抵抗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促进肠道有益菌的增长,有利于肠道的消化功能,降低病毒引起的腹泻等婴儿常见疾病。

α—乳清蛋白 同时α—乳清蛋白含有丰富的色氨酸,可以调节睡眠的神经介质,有助于婴儿睡眠,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除了营养以外α-乳清蛋白还对婴儿有保护功能,因为它具有抗癌作用。

复合益生元 复合益生元是指能够选择地刺激肠内一种或几种有益菌生长繁殖,而且不被宿主消化的物质。益生元就像生命的浮桥,病原菌粘附在寡聚糖底物上而不与肠道上皮细胞相接触,使病原菌无法在肠道中固定下来,有效保护小宝宝娇嫩的肠道。

经研究证明:复合益生元能够帮助提高体内免疫球蛋白IGG的水平,帮助宝宝更好地建立自身免疫系统,增强抗病能力。

如何提升宝宝的记忆力


  记忆能力和人的其他各种能力一样,可以经后天训练而加强,所以爸爸妈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宝宝的记忆能力。1.提供形象具体的记忆对象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让他的无意记忆发挥作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提出明确的记忆要求,促使宝宝从无意记忆过渡到有意记忆。2.帮助宝宝理解3岁以前宝宝的记忆以机械记忆为主,因为他的理解能力不够,妈妈在给宝宝讲故事或者学儿歌的时候,应该多给宝宝讲解详细内容,帮助宝宝理解其中的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3.多和宝宝一起回忆也许宝宝并没有记住以前发生的事情,但是如果父母多和宝宝一起谈论以前的事情,一起念以前学过的儿歌,能够帮助宝宝回忆,巩固他的记忆。而且,和宝宝一起谈论以前的事情,跟他一起分享他的生活,还能够帮助他更深地了解自己。4.循序渐进宝宝记忆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少数到多数。所以讲故事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先记住题目,然后记住故事的人物,再让他记住其中一个一个的小内容,等到这些内容都记住了以后,再让他把整个故事连贯起来记住。

宝宝初入园提前做好五预习


预习1-作息

不同幼儿园的作息规定大同小异,都是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对于作息散漫、随意的宝宝,家长应有针对性地改变孩子的作息规律。孩子的生物钟与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相适应,才能帮助孩子较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做法:家长应该提早了解自己孩子将要进的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并在入园前的一段时间内与之同步,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早上起不了床,闹情绪不上幼儿园;中午在幼儿园不愿睡觉;晚上赖着不肯睡的情况。例如八点钟要到幼儿园,家长就要根据自己家到幼儿园的距离,每天提早相应的时间让孩子起床;参照幼儿园午睡的时间,一般是十二点半左右,安排孩子睡觉,就算一开始睡不着也要营造好的环境,让孩子躺上床,并知道在午睡时要安静;晚上约九点左右上床,确保孩子有足够的睡眠,第二天能准时起床。

预习2-自理

在幼儿园里,老师对孩子的照顾不可能像在家里那样无微不至。入园前,孩子最好学会独立吃饭、喝水、睡觉、穿鞋、洗脸、大小便等。如果您的孩子还有哪项没有掌握,抓紧这一个月来练习。黄红玲表示,如果孩子自理能力不强,上幼儿园后处处要老师帮忙,可能会因此产生挫折感、无助感。

做法:家长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循序渐进引导孩子自己为自己服务,例如尝试用杯子而不是用奶瓶喝水,自己握勺子吃饭、用餐巾擦嘴巴等等。家长应该注意每次孩子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表扬,让孩子喜欢自己做,相信自己能做得好,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

预习3-物品

孩子入园所需要准备的物品繁多,被褥、书包、衣服、鞋袜……除了准备完全之外,家长必须意识到,某些从家里带出的物品,同时也是起到幼儿园与家的纽带的作用,给孩子在新的环境里带来熟悉的感觉。

做法:除了按照幼儿园的统一规定准备好被褥等用品外,家长还需要做好以下准备:

(1)给孩子所有的衣服、鞋袜、书包、被褥等绣上名字。

(2)提供足够的衣服鞋袜,以备孩子洒湿、汗湿后更换。孩子带到幼儿园的衣服、鞋子尽量选择方便孩子自己穿脱的,比如鞋子扣可选择是魔术贴的。

(3)可以在书包里放一个孩子常玩的、最好是绒毛质地的玩具,对孩子是一种心理慰藉。

(4)全家福照片。现在很多幼儿园小班都设娃娃家,墙上贴小朋友的全家福,小朋友可以到这个温馨的处所看看爸爸妈妈们的照片,抱抱布娃娃,缓释思念亲人的情绪。

预习4-语言

孩子在家庭里,一般会有多个家长高度重视和关注,有时孩子不用说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家长就知道孩子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基本都能及时给予帮助。而在幼儿园,孩子多,老师少,这就需要孩子具备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需求的能力。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童心理行为研究室主任儿童心理专家戚元丽博士提出,进入幼儿园就是孩子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意味着更多地跟人交流。

做法:首先对于孩子的需求,妈妈不要立即会意,装作没有及时领会,鼓励他自己用清晰、简短的句子表达出来,例如“我想尿尿”、“我想喝水”。另外,家长要经常教育孩子敢于表达。比如说当商场促销员送了一个气球给宝宝,可是宝宝面露迟疑,不愿意接。妈妈可以问他:“你是不是不喜欢这个颜色的,那告诉阿姨你喜欢什么颜色的!”家长可以在孩子面前多次不经意地提起幼儿园老师,以此让孩子对老师产生信任,在往后的相处中孩子能更容易对老师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预习5-心理

尽管距离入园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戚元丽表示,一般孩子在三岁上幼儿园,由于环境的变化,都会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心理反应,大多数孩子都会慢慢适应,但有的孩子哭闹,不愿意家长离开,或者出现饮食减少、睡眠不安、情绪不稳、少言寡语甚至是拒绝进食等,并且长时间得不到好转。这些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分离焦虑”。基本上刚入园每个孩子都会有分离焦虑,只是轻重程度不同。如果孩子长时间不能适应,说明家长没有做好准备工作。

做法:首先是提高孩子对新环境的认识,例如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开学前亲子活动,多带孩子到幼儿园或幼儿园外转转,提高孩子对新环境的认识与熟悉。其次家长可以通过角色扮演、讲故事的方式,把孩子能在幼儿园得到的快乐告诉孩子。再次,把孩子带到小区孩子聚集的场所,让他与其他孩子一起玩,能帮助孩子更快融入集体中去。知道哪个小朋友会是宝宝未来的同班同学,不妨先带宝宝和这个小朋友多在一起玩,让他们彼此熟悉,成为朋友。这样进入幼儿园后,有一个好朋友在其中,会给孩子更多安全感,有利于两个孩子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

提升宝宝专注力的方法


后台留言里常有妈妈叙述这样的烦恼:我家宝宝注意力不集中怎么办?玩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一会玩这个一会儿摸那个,他怎么老是坐不住?天哪,这会是多动症吗?以后上学怎么办?……

你家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娃:在你摊开绘本打算声情并茂时,他却游走在沙发边手里还抓上了玩具?别急着抓宝宝回来,别急着考虑是否应该“强迫”他“坐坐好”,所谓的注意力不集中,也许只是你误会了宝宝。

搞不好,这一切只因你不懂他……

误会1 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宝宝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发展心理学的副教授Kathleen Kannass在一项研究中发现:2岁半左右的孩子可以专注在一件玩具上大约4分钟,至4岁则可能延长到约12分钟(所以大多数幼儿园小班的课程时长都在15~20分钟,期间还有丰富的教学形式以支撑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以成人的标准,比如,超过30分钟专注在某项工作上,显然宝宝做不到。再想想你自己,能心无旁骛多久?

2岁以下:以无意识的注意为主

2岁:约7分钟

3岁:9分钟

4岁:12分钟

5~6岁:15分钟

6岁以上:逐步由15分钟过渡到30分钟或更长

误会2 认为一心多用就是不专注

你给宝宝读书的时候,他一边走来走去,一边不停地东看西摸,让你产生深深的挫败感。但这不表示他什么都没听进去,有些宝宝(特别是性格比较活跃的),在走来走去的时候,注意力是集中的。

不信?问他一个刚刚读过的书里的问题,你一定会很惊讶他居然能回答——这代表宝宝在看起来“不专注”的状态下,其实都听进去了。宝宝只是开启了多模式处理信息的本能,他能同时注意多件事,并且选择重点来“专注”。

正确出招,提升宝宝的专注力

当我们重新定义了宝宝的专注力,就不会有太多的纠结。之前我们有说过,宝宝生下来就拥有专注力,而在生活中,往往是家长,会用自以为是的“热心”,不经意间破坏宝宝的专注力。

那么问题来了,非要让宝宝“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吗?我们需要为他屏蔽掉周围的一切音量,大家停止手中一切事务,甚至大气都不带喘的吗?答案当然是No,矫枉过正可不好。试试以下方法,可以帮助宝宝专注更久:

1

减少让宝宝分心的环境因素

与成人相比,宝宝更容易接收到周围的环境音(一心多用的本能),也更容易被无关紧要的事物所吸引,从而转移注意力。

我们可以把那些让宝宝分心的环境因素减到最少,以呵护宝宝的专注力,比如不要在他自己“忙活”的时候,总是逗引孩子,跟他打招呼,让他吃这吃那的。

2

不要给宝宝提供太多的玩具

当你的办公桌上堆着太多的文件和物品,眼花缭乱之下这也想做、那也想做,是不是就没有专心工作的心情了?同样,当宝宝身处满满当当、眼花缭乱的玩具堆里,我们又怎么能要求他专心玩?

玩具箱或玩具架是很好的辅助工具,便于我们将宝宝过多的玩具收纳起来,每次让他挑一样,在一个相对整洁的环境里玩。

3

找到宝宝的兴趣所在

不要纠结于宝宝能在一件事情上专注多久,你更应该做的是找到他的兴趣所在。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如果你的宝宝对某款玩具没啥兴趣,摸两下就抛至一边,别勉强他,更不要给他贴上“不专心”的错误标签,暂时收起来,过阵子再拿到他面前才是好主意。

而当宝宝向你展示他的心头好——可能是一本都快被翻烂的绘本时,别露出那种“你怎么又拿这个”的神态,请务必耐心地陪伴他再一次阅读,这才是关于专注力的良好示范和引导。

4

加入他、鼓励他

有时宝宝放弃某事,并不是没兴趣了,也不是不够专注,而是遇到了困难。这时候,瞅准时机加入到他玩的过程中去,非但不会破坏宝宝的专注力,还能促进宝宝专注时间的延长。

正确的做法是:表现出对宝宝手头“工作”的兴趣,同时鼓励他继续下去,挑战稍难一点的玩法。比如,帮助他成功用积木搭出一列小火车,用相关绘本讲讲火车的构造,让他对熟悉的玩具有全新的感觉,妥妥地能让宝宝更有兴趣。

5

让某一件事变得更能吸引注意力

围绕着一个主题,可以有很多好玩的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宝宝延伸出更多能吸引注意力的点。比如,亲子阅读的时候,好动的宝宝无法安静地坐在你身边,那就不妨加入更多的互动。

这其实也是早教班或幼儿园老师常用的方法:在读青蛙的绘本时,和他一起学青蛙跳一跳;在读猫咪的绘本时候,和他一起学着叫“喵喵”;读到捉迷藏的情节时,也可以就近和他躲一躲……同时,请不要介意宝宝手心里可能会捏着一个小玩具——这能帮助他安静下来。

宝宝初入园 母亲的心情报告


憧憬着,忐忑着,2008年9月1日,女儿媛媛正式入园了。入园之前,我这个当妈的脑袋里打了好几个大大的问号:小家伙能适应吗?会好好吃饭吗?会哭鼻子吗?会听老师的话吗?老师们会精心照料她吗?我想母女连心,小家伙也一定在心里装了无数个问题:幼儿园好玩吗?幼儿园有好吃的吗?幼儿园的老师亲切吗?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跟我一样吗?一个月过去了,看到女儿的变化,很想跟老师和家长们一起分享小家伙入园的点点滴滴。

第一周哭是主旋律

怀着期盼与不安的复杂心情,比较了好几家幼儿园,下定决心选择了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的UHN园,一来离家近孩子上下学的安全有保障,二来好几个月之前就实地考察了,还真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我想UHN园的老师们也是做足了事前的功课,入园之前提前做了家访工作,化解了家长心里很多的疑虑。9月1日第一天入园,小家伙哭着跟李老师走进了糖果乐园班,哭得很是夸张和无奈,我的心也随她的哭泣揪在了一起。上午在恍惚中度过,中午老师的电话就来了,细述了媛媛在园里的情况,还安慰我们不要着急,孩子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的心情也放松了很多,这个电话真是及时雨啊。我还了解到媛媛当天总是缠着接她入园的李老师抱抱,在那个陌生的环境里,小家伙也只好放弃更多念头缠着老师缓解心中的恐惧与不情愿了。

第一天晚上小家伙睡着了还在说梦话“我不要去幼儿园,我不要去幼儿园”,我听到了真是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心想这么小的孩子也有“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小孩子着实也有让我们猜不透的心思,也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明白培养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二天照旧哭着进了幼儿园,下午五点接上她,看来是玩得还不错,心情有所好转,主动给我念了首儿歌-《天亮了》,还兴奋地说幼儿园真好玩,以后自己要乖乖上幼儿园。这真是让我有点所料不及,以为她的不适这么快就过去了,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孩子毕竟是孩子,我这喜悦劲还没有过去,小家伙第三天、第四天早上还是哭了,对自己第二天下午的表白也抛到九霄云外了,我的焦虑感又管不住地往上爬升。到了第五天下午接她的时候,情形大有好转,喋喋不休的兴奋地说了好多话:妈妈,我没有哭,我有大李老师、孙老师、杨老师、小李老师,我喜欢老师们,我以后再也不哭了,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心想不会又象第二天一样故伎重演吧。

钢琴课对对碰

媛媛还是有些胆怯,教钢琴的王雪老师接她的时候她很不情愿,李老师就给她找了另外一个小朋友做伴,拉着小手一起到了钢琴室。王老师的循循善诱,王老师的不厌其烦,小家伙最终还是没有抵挡住优美的钢琴乐曲,愉悦地融入了钢琴课的氛围里。回家后会拉着我告诉我哪个是高音谱号,哪里是低音谱号,还很形象地告诉我哪个符号象鸡蛋,甚至每天还要拿出钢琴本翻看,我要跟着她做错了,还会特认真地纠正我,提醒我王老师的要求是怎么样的,从她一脸的稚气与童真里,我第一次读到了她表现出来的期盼。孩子是需要引导的,老师的寓教于乐的引导,才会激起她的兴趣,我的心开始释然了。

做讲卫生的好宝宝

有一天早上我要给她穿裙子上幼儿园,她喃喃了一句“妈妈,我不会脱”。我很奇怪地问她为什么要脱呢?她歪着小脑袋认真地说:老师告诉我们睡觉的时候要换上干净的衣服要穿背心和裤衩,要不然会把床弄脏的。原来是我疏忽了这一点,我给她拿的是后面拉链的裙子。好棒的孩子,没想到原来在家里洗手都要劝好一阵的小顽主变得讲起卫生来了,老师的心思真是没有白费啊,细节之处看到了老师们为孩子们付出的努力。

家庭娱乐秀

在幼儿园的精心安排下,课时的安排比较生动也很符合小家伙的特点,于是每天放学后就开始了表演课,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瞬间。

学了首《珍珍上幼儿园》的儿歌,早上一起床就高兴地告诉我:我也要象珍珍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晚上回来坐在那里想起来了数数的歌谣,即兴表演给姥爷看,“一只猴子荡秋千,一条鳄鱼游过来,啊哇啊哇地吃掉它,鲤鱼高兴地游走了……”就这样耐心地一手数着,一手做动作,一直数到九,最后数到“没有只猴子荡秋千,一条鳄鱼游过来,鲤鱼伤心地呜呜呜哭起来”。哈哈,好可爱的数数游戏,原来幼儿园的算术课是这么启蒙的。

睡觉之前,媛媛会煞有介事地把她的小动物们排成一排,认真地说“What’syourname?”,“Iamanapple”,“Hereyouare”,虽然发音还不准确,但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她在进步。

博客心连心

媛媛所在的UHN园糖果班在孩子们入园初期就开通了博客,在信息化的今天这无疑是连接老师、孩子与家长的一条纽带。简单的教学计划,温馨的节日提示,丰富的图片,让家长及时的了解了宝宝们的入园生活,便捷而直观。每每打开博客的时候,媛媛都会指着照片给我们讲她在幼儿园吃饭、上美术课、外教英语课、户外活动、手工课、厨艺课的情形,兴奋的心情洋溢在她脸上,这些成长的经历甚至连她出差的爸爸都可以一起分享。

入园一个月过去了,一周的适应期,孩子进入了入园后的愉悦期。都说孩子入了园父母就轻松了,我们也体会了从焦虑到坦然的过程,孩子的每一点变化老师们都会及时的跟进并及时报告给我们,随时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我想孩子的进步无不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与汗水。这些美好的记忆会一直留在我们心里,等媛媛长大后讲给她听,也是感恩教育最好的教材,感谢老师们无私的付出。

愿媛媛在UHN园里快乐健康成长,愿老师们也感受到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愉悦,孩子们的进步是对老师们无私的付出最真切的回报。

这就是我,一个初入园孩子母亲的心情报告。

育儿知识:让宝宝初入园不哭


一、妈妈不要心太软

平时妈妈要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不要让宝宝对你过度依赖。比如:妈妈要上班或外时,一般都会由奶奶或姥姥来带宝宝。妈妈走时尽量让宝宝锻炼到比较乐意地挥手和你再见,这样的话,宝宝就会适应没有妈妈的环境,养成一种能够离开妈妈的独立性,那样入园时,宝宝就可能不哭了。

有的宝宝用哭闹来反抗幼儿园,以便能唤回妈妈。不忍离开的妈妈们千万不要心软,因为这时宝宝只是一种试探,如果你走了又回来,反反复复,那样宝宝就会觉得哭闹很有用,变成一一种对付妈妈离开的手段。所以妈妈一定要坚决离开,那样宝宝会觉得哭闹没什么意义了。

二、给宝宝一个准备的过程

关键是要给宝宝一个心理准备的过程。在宝宝入园的两三个月前就常带他从幼儿园过,他看见幼儿园里的哥哥姐姐玩,一定很感兴趣。要及时把握时机,跟他讲幼儿园的好处,让他对幼儿园产生兴趣,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当然还要配合自理能力的加强。

三、多多沟通交流宝宝的情况

第一次上幼儿园,让宝宝不哭也许是不可能的事情。哭一哭,宝宝还是能接受上幼园,你就不必太心痛和难过了,毕竟宝宝是要经历这个过程的。

入园初期,我们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多跟老师沟通联络,交流宝宝在家在园的表现。最好列个宝宝基本情况,如优缺点,喜好物品,喜欢吃的饭,睡觉方式等等,还可以让宝宝带一件自己最喜爱的玩具和爸爸妈妈及家人的照片一起上幼儿园。让老师适时表扬鼓励宝宝,请老师每天给予小红花或糖果之类的奖励,让宝宝喜欢老师和幼儿园。宝宝回家后,我们尽量跟他聊幼儿园最快乐的事情,特别是小小的细节点滴,只要是宝宝感兴趣的都行,当然这些信息是要从老师那儿得来的,勤跟老师聊聊准没错。

如何提升宝宝的交际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发育的不断完善,孩子渴望更广阔的天空。孩子和父母一样,也需要和他人进行良好的交往,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孩子能平等地和各方面与自己相似的对象进行互动,在活动中充分地表现技能,并在活动中认识和评价自己,这对他们的个性、情绪情感、智力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0~6岁宝宝的交际轨迹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交往的目的、特征、内容也有所不同。

5~12个月,宝宝可能会目不转睛地看着其他小婴儿,甚至会伸手去摸摸、抱抱。这时的小婴儿这时并没有太多交往的需要,他只是对其他婴儿好奇而已。

1岁半左右,妈妈常发现他开始有了“交朋友”的举动,比如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尽管是各玩各的玩具,谁也不干扰谁,但他们还是愿意在一起而不愿意分开。当孩子再大一些能够用简单的语词交流时,他们就开始建立“友谊”了。

2岁左右,宝宝会告诉妈妈,他喜欢和哪个小朋友玩,不喜欢和哪个小朋友玩。

3~6岁宝宝,交往的动机单纯,注意力约15~20分钟。“获得快乐”是他们和同伴交往的主要目的。他们不在乎同伴是不是喜欢自己,不在乎自己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吃亏”,只要他们自己觉得高兴就可以。很多父母疑惑不解:“我们家宝宝总喜欢和邻居大孩子一起玩,那孩子老欺负他,可还是要跟着他!”其实父母是“自扰”,小孩子愿意和大自己1~2岁的孩子玩。因为在和大孩子的交往过程中,孩子们往往能体验到更多的游戏方式和游戏乐趣,既然“很快乐”,偶尔吃点亏也是心甘情愿的。

温馨小提醒:

父母要做的事情是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让大孩子对小孩子做出有危险性、伤害性的事情就可以。

如何帮宝宝顺利入园


时下正是新学期开始,也是春季新生入园时刻,首先祝贺宝宝们又长大了一岁。三岁左右是儿童发展的转折期,他们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父母应如何帮助孩子从家庭生活进入集体生活,并愉快地进入幼儿园是成功的第一步。

人是社会的人,儿童从小就应该有集体的生活体验。起初,在入园前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特点。例如:

精神上的变化:在家庭熟悉的环境中,以我为中心,所有人的宠爱集于一身;而在幼儿园只有一、两个老师需要照顾许多小朋友,这样他们会感到有“失落感”……

物质上的变化:在家里他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父母或爷爷奶奶就会马上送上来;而进入幼儿园他们要学会轮流、等待和分享。

环境上的变化:家庭中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而在幼儿园有许多小伙伴,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从没有规律的生活变成有规律的生活,并要遵守一定规则。这种变化往往给孩子带来失落感、孤独感和陌生感。

以上这些变化我们称:暂时分离焦虑期。那么,如何减少孩子这种不安全感和消除分离的焦虑呢?

第一:孩子入园前,父母首先要带孩子参观附近的幼儿园,了解幼儿园里有老师和有许多小朋友,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安排等。

第二:家中作息时间与幼儿园同步,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吃饭、穿脱衣服、鞋,并会认清自己的物品;对年龄较小的孩子,父母要细心为其衣物标上记号,以方便孩子认取。

第三:培养孩子自己使用的物品用完(玩完)能放回原处,养成收拾玩具和独立睡觉的习惯。

第四:孩子上幼儿园开始接送时,要多鼓励他,并让他高兴地上幼儿园,尽可能早些接回。父母还要做到及时与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做到家园教育同步。

第五:在接送的路上、家里或陪伴孩子玩耍时,鼓励孩子讲讲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耐心倾听孩子的讲述,合理指导孩子如何友好地与伙伴交往、学习;此时是父母教育孩子的良好时机。

第六:没有特殊的情况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慢慢地使孩子懂得幼儿园里朋友多,学会适应集体生活,愿意与同伴交往;为日后学习、生活、思维提供交流和表达机会。

此外,孩子出现暂时分离焦虑是正常表现,父母不必担心,这说明孩子的心理发展是良好的。我们通常说了解孩子是教育的前提,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高度的耐心引导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如何提升初入园宝宝的免疫力》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力的教案幼儿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