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如今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的宝宝来说,去幼儿园可以得到更多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如果不送宝宝去幼儿园,就最好能够让家中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多陪伴宝宝,或是与几个年龄相仿的小朋友的家庭结成一起玩耍的小团体,时常在一起。尽量给宝宝提供适合同伴交往的环境。
另外,研究表明,有节律的生活对小年龄宝宝意志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而在对宝宝生活节律的规范上,在幼儿园通常都会比在家里做得更好。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不去幼儿园的宝宝,如果学前6年始终在妈妈身边,有可能造成与父母的分化不够。宝宝需要通过去幼儿园这样一种社会化的分离,来逐渐学习如何做一个独立的社会人,而不是永远做那个依附于妈妈的小婴儿。曾经遇到过一个小朋友,她的妈妈总是怪她不爱说话。后来我们慢慢发现,因为女孩长时间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母女之间已经有了很深的默契,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是固定的时间做什么,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参与。所以,女孩的话就越来越少了。
和父母的分化不够,是会影响孩子未来成年生活的。有些伴侣间吵架,是因为一方总是期待另一方能够非常懂得自己,认为即使自己没有说出来,心中想的事情或某种感受,对方也应该明白。对伴侣有这种期待的人,很可能就是在幼年没有很好地完成与母亲的分化。还习惯于和妈妈之间的交流方式,不需要太多语言,我心里一想,妈妈就应该知道。当他把伴侣投射成母亲的时候,就会对伴侣有这样的期待和要求。
所有当爸爸的都来回答“宝宝哭了,你怎么办?”这是所有爸爸都要面对的第一考验,不要告诉你,你无能为力。宝宝又哭了,怎么办?妈妈呢?妈妈去哪儿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妈妈是对哭泣的宝宝的最好的安慰剂和定心丸,至于做爸爸的,束手无策和一脸尴尬是他们唯一能做的。
真的是这样吗?我看未必。一个真正愿意投身于“做父亲”这项事业的男人自然会开发自己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和窍门。就拿哄孩子来说,我身边的父亲们就各有自己百试不爽的高招。
看看吧,有没有你用得上的?
宝宝不哭,有爸爸在!
追根求源
如果宝宝哭是因为饿了,那么你把快乐的儿歌唱上一百遍也无法让他心情愉快。平常只要给宝宝换上干净的尿布,她就会“赏赐”你一个花朵般的微笑,但这一招也有不灵的时候——这次你的小公主不讲道理的大哭大喊是因为她在长牙,哭声是一种抗议:“长牙真烦!”
所以,老爸教训之一:找到哭声的根源。你不是一向自诩擅长逻辑分析吗,发挥你长处的时候到了。
粉红色的小手指
如果你敲破脑袋也搞不懂你的宝贝为什么哭闹不休,又不想就这么败下阵来,那么试试这个“偏方”:用你的小手指轻轻触摸宝宝的小嘴唇,任由他含住你的手指香甜地吮吸。
这个小窍门是很多老爸百试不爽的秘方,但是要注意保持指间笔直朝下,避免让指甲划伤宝宝。
对了,先问你个问题:你……洗手了吗?
喝点什么
别臭美,不是说给你,是说宝宝。
很多做父亲的都羡慕过自己的妻子,宝宝哭得再厉害,妈妈一给喂奶,就什么事儿都没有了。虽然这是妈妈专属的秘密武器,但是你也能从中得到点启发:在宝宝哭的时候给他喝点什么——水,牛奶,或者是妻子上班前挤好放在冰箱里的奶。
摇摇晃晃,转个圈
BABY喜欢运动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最在行的当然是父亲的强壮的胳膊。
“女儿生日的时候得到的一张可拆卸的汽车座椅在我们家也常常被当作她的‘飞车’,只要她一作势要哭,我就把她抱在那个椅子里,然后自己左手扶着椅子或者墙,右手托着那个椅子前后,前后地摆动,”两岁女孩的父亲老麦这样回忆自己当年的创造。这个发明让他很是得意,因为这样做不但能让小女孩立刻破涕为笑,而且还是种不错的健身方法。
“不过我在半年之后放弃了这个做法,因为我发现自己右手的二头肌开始变得比左手发达。”
大马的舞蹈
我们本来还想建议你可以把孩子在空中抛起,然后再稳稳接住——几乎每个小孩子都喜欢这种刺激的游戏,可是孩子的妈妈就未必喜欢了在女人们看来,这种游戏太危险。
所以我们换个玩法:让孩子骑在你肩上,小手搂住你的脖子。然后,慢慢地,开始跳舞——前、后、左、右地迈步和摇动,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转一两个圈。你可以用脚敲打地面,同时轻轻哼唱……
你唱什么不重要,你会不会唱歌也不重要,你只要合着你的步子,哼一些重复的音节就可以。当你的孩子开始逐渐安静下来的时候,你的声音也可以慢慢放低。相信我,一切会恢复平静的。
变脸绝技
嘴,鼻子,舌头发出的各种声音,夸张滑稽的鬼脸,自动摔倒……最后,你还可以用上从小学就开始练习的各种身体滑稽剧。我的同事大刚就有一个绝招:把所有的沙发垫子都顶在自己脑袋上,然后任它们一一滑落,他的宝贝儿子每次都会被这种场面逗得大笑。
大刚还会学啄木鸟,你会什么?
高歌一曲
对于有些父亲来说,这样做似乎比上一招还要更容易些。柔和而充满情感的歌声对某些宝宝很有作用,有位研究幼儿心理的朋友告诉我,起作用的往往并非歌词,而是曲调中孕含的情感。他向爸爸们推荐一些乡村歌曲或者带有蓝调味道的曲子。不过不同的宝宝品位也不一样,我也见过偏偏喜欢hip-hop的小宝贝。
拥他在胸前
知道什么是“妈妈抱”吗?你试过吗?用过它带着孩子出去散步吗?如果你坚持认为那是妈妈们才用的东西,那么你至少可以试着把你的宝贝搂在胸前,这也是安慰孩子的一个好办法。
你的体温,你的心跳,你温和的呼吸,还有你抱着他时有规律的轻轻晃动,对宝宝来说都是能帮助他平静下来的好方法。用不了多少时间,你们中间就至少有一个会坠入甜蜜的梦乡。
等待
等宝宝自己停下来?你的妻子可能会指责你“冷血”,但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有的时候,小宝贝只是因为想哭而哭——有时候只是为了让周围的人意识到他的存在。
搬来救兵
如果所有这些办法都不灵验,那你只剩下最后一招了:把孩子交给你的妻子,然后自己倒在沙发上,做筋疲力尽状。
面对害羞的孩子,我们应该更小心地帮他们应对,否则,很容易因为触动了他们敏感的心灵,反而造成对于人或环境的陌生与惊恐。
面对害羞的孩子,我们应该更小心地帮他们应对,否则,很容易因为触动了他们敏感的心灵,反而造成对于人或环境的陌生与惊恐。
让害羞的宝宝不再脸红!
有些孩子,对于人群总会敬而远之。喜欢紧紧抓着爸妈的衣角,然后躲在爸妈身后;或是就扒在爸妈身上不愿下来,有别人想接近,也是赶紧地将脸埋到爸妈怀里。对于学步期的孩子来说,这会是最常见的状况。不过您大可不必太过紧张,以为这会成为孩子将来人际关系上的一大障碍。其实这只是他们对于环境的一种观察方式,等他们准备好了,就会愿意从您的身后走出来,将脸从怀里转过来。
面对害羞的孩子,我们应该更小心地帮他们应对,否则,很容易因为触动了他们敏感的心灵,反而造成对于人或环境的陌生与惊恐。
不要着急,慢慢来
孩子是需要长一点的时间去认识周围的人、事、物的。对于陌生的东西,连大人都会需要在观察后,才会有更多的安全感,更何况是孩子呢!因此,不要强迫他们一定要让人抱抱,或一定要回答的落落大方;甚至也别强迫他们要去摸摸那只狗狗;待孩子觉得可以了,自然就会愿意去接近;慢慢来吧!
找寻孩子的玩伴
二、三岁的孩子,已经开始交朋友了。通常就是2、3个固定的玩伴。家长可以找机会,让孩子多多与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的孩子聚会,让孩子在游戏中彼此熟稔;不过,孩子是需要安全感的,所以通常家长在一旁,会让他们比较放心。这样小型的社交活动,是提供孩子结交新朋友的机会,也是让他们学习如何与别人相处的好时机。
体贴孩子的心
虽说不要强迫孩子,却也是要为他们营造情绪与气氛去认识外在的人、事、物。不用急着为孩子贴上害羞的标记,慢慢带、慢慢引入人群,他们也就会懂得如何与外界接触。可以教导孩子一些问候的方式,并在亲朋好友的身上做演练,会减低孩子在面对人群时的慌乱心情。此外,不少爸妈的习惯,都会将孩子与其它人比较,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说:“你看人家妹妹都会打招呼,你怎么都不会说呢?”这样的比较,恐怕不能提起孩子的勇气,反而会因为感觉挫折、没信心,而加倍害羞。
孩子的个性,本就有内向外向的区分,就请您依着孩子本性,陪着他一同去观察环境,且与环境交朋友吧!或许,有些孩子会需要多一点的时间,不过,也就是这样的孩子,才更需要与朋友互动。提供孩子一些力量,同他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吧!
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育儿知识,或者由于家庭不和,离异等原因而疏忽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结果错过了孩子智力培养的最佳年龄段。
有的家长虽认识到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根据婴幼儿的智力发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使孩子的智力潜能不能很好地开发出来。
为了有个聪明的宝宝,父母要留意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儿童智力开发决不是一谈到智力开发就是教孩子识字,背诗,或数数。而是一项综合幼儿教育,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从语言、感官认知、音乐、身体运动、社会交往及动手操作等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开发智力,使其身心在游戏中得到和谐发展。
婴儿出生时有因窒息或早产引起的脑损伤,父母要与专家医生紧密配合,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教育,不可贻误良机。有的婴儿虽为正常出生,还有很多因素会造成孩子大脑受损,最好做幼儿智力测试,看智力是否有问题。
身体健康和智力正常的婴儿也应按科学方法进行早期智力培养,孩子的智力充分开发出来,从而使孩子更聪明。
父母在家里进行早期教育时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既可以阅读这方面的资料,也可以请教有关的专家,盲目开发会导致走极端。
怎样让宝宝上幼儿园不哭
从三月份开学到今天整整一个月了,就这一个月只有一天没哭,我所说的没哭是撇撇嘴已经有了哭的表情,只是没有哭出声,其余的三十天天天都哭,照理说一个月也差不多了,咋还哭呢?适应能力差吗?老师不好吗?不晓得了。
上网也没少查怎么应对孩子去幼儿园会产生的种种不适和情况,也亲自试过了许多开导、照顾和鼓励的方法,可是被他逐一攻破。每天早上必问的一句“妈妈今天早上去幼儿园吗?”一旦你说去,他说会说“不去”,试过生硬的和他说“必须去”也试过“你听话,妈妈和爸爸早早就去接你”“就去幼儿园五天,然后可以休息二天,就可以去奶奶家了”之安慰他的话。可是他还是不依不饶的说“那不行”,他说不行我也说不行,战争开始了,最终赢的总是我,看我这说不通了就去老公那里“讲情”但去幼儿园这事儿是雷打不动的,所以他哭声就从这里开始,前半个月基本上是我离开幼儿园后听不见算是哭声结束。(估计也不会哭很久了,感觉老师对他不错,有时候老师还喂他吃饭、拍他睡觉,有好多老师认识他喜欢他,感觉也差不到哪里去呀!)后半个月基本上是到幼儿园教室才哭的,可是咋教育能不哭呢。原来没觉得教育是一件多么难的事儿,毕竟我们也这么大了,过去也没听我们这一代孩子家长怎么怎么特殊培养不也挺好的嘛,哭是必然的,可咋时候能过劲呢?人家新生都不哭了,这都是老同学了我都不好意思了!我是没啥好招了,举手投降,唯一的方法等他过劲了。
嘉嘉三岁半身体发育情况:身高100CM,体重30斤。总的来看有点瘦,这个我倒不担心,老话有“早长晚长”之说。只要是饭量、胃口不差就行了,抵抗力也照以前提高了很多,只是现在一些东西过敏让他少了一些口头福,我想会随着他以后一点点长大,体质增强以后这些都会让他吃够喽!
幼儿园学的东西真的很少,那天路过中班,看老师留的作业,“1”用田字格本写三行,中班下学期才学写1,谁知道是不是别的也都教的这么晚,也好,让孩子玩玩吧,别让孩子的回忆里堆满的是书本。看看现实,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嘉嘉现在特喜欢看广告,专心致志地看,不但不许身边的人说话,还得抱着你的脸和他一起看,“没有买卖,就没杀害。吼 吼 ”(公益)“我掌勺,我上菜”(辽视一档节目——新笑林)|“24小时,方便、有效......荣昌制药”(卖药的)哈哈,看看这知识面,不成才才怪!
孩子越来越大了,也越来越懂事了,想想小的时候我和老公为了照顾他所挨的累,现在都不敢再往回细想,这不也熬出来了吗?挺好挺好。希望身边有孩子的、怀孕的、准备要孩子的都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