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教师除了教学,还有哪些责任与义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宝宝不愿入园怎么办”,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爸爸妈妈不要走,我不要上幼儿园,哇哇哇!”9月初,幼儿园迎来了一批新成员——托班和小班的宝宝,可是大多数的宝宝都因为不适应离开家人的生活而表现出“分离焦虑”的哭闹行为,听着心肝宝贝撕心裂肺的哭声,家长是应该狠狠心离开,还是软下心肠陪伴呢?

宝宝入园常态:分离焦虑

小声啜泣着不让家长离开、号啕大哭着“不要上幼儿园”、满地打滚还踢打老师……几乎80%的宝宝在刚入园的那段时间会出现“分离焦虑”的现象。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宝宝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和家人,产生了一些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由于每个宝宝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摆脱分离焦虑情绪的时间也会有较大的差异。适应能力好的宝宝入园1周内就可以摆脱分离焦虑;而大部分的宝宝需要经过3~4周的脱敏时间;不过,也有少数宝宝(年龄越小越明显)分离焦虑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而且还容易出现反复。

当家长遭遇宝宝的分离焦虑

面对宝宝的不适应,听着他的哭声,家长也有不同的表现和不同的做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心软型

这类家长最见不得宝宝伤心,所以只要宝宝一哭,就会什么原则也不讲了。于是到这类家长送宝宝入园时往往会逗留许久,他常常会对宝宝说:“宝贝,别哭了,妈妈(爸爸)再陪你一会儿吧。”

真的是陪了一会儿宝宝就不哭了吗?事实上,越是这样做,宝宝就越离不开家长,往往是陪完了“一会儿”宝宝还会要求再陪“一会儿”,否则就再次哭闹直到家长答应继续陪伴,陪个没完没了。可以这样说,家长陪伴宝宝的时间越久,分别的时候宝宝哭得越厉害,越是离不开。

对宝宝的影响这类家长太顺着宝宝,只要宝宝哭了就多陪一会儿,因此直接导致宝宝将“哭”与“多陪一会儿”建立了必然联系,哭就成了他挽留家长的法宝。

◎逃跑型

因为怕宝宝哭,这类家长就总是找机会开溜:一把宝宝送到老师面前,顾不得说再见就急吼吼地“跑路”;或是带着宝宝走进教室后,利用玩具等新奇的物品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然后就趁机悄悄走人。

这类家长自以为把握了“当机立断”的要点,但是这样逃离宝宝,给宝宝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爸爸妈妈不要自己而逃跑了。这样的行为无疑会加重宝宝的不安,让他没有安全感。

对宝宝的影响由于这类家长采取的方式是金蝉脱壳,宝宝会学会与成人斗智斗勇:家长想尽办法脱身,宝宝就想尽办法防止家长逃跑,比如拉紧大人的双手或是衣服。同时,这样的行为还会影响家长的诚信,致使宝宝对家长产生不信任感。

◎反复型

这类家长最是纠结,刚开始的时候舍不得离开宝宝、不放心宝宝,于是就主动留下陪宝宝一会儿;过了会儿又觉得这样陪着宝宝不行啊,于是一走了之。这样的行为反复出现,让宝宝摸不透大人的心思从而变得很紧张。

这类家长自己就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现象,他自己还没有做好宝宝入园的心理建设呢!但是,家长的分离焦虑可是会直接影响到宝宝情绪的,家长反复了,宝宝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集体生活,自然只能用哭闹来宣泄情绪了。

对宝宝的影响由于这类家长太多变,因此宝宝的分离焦虑也会随着家长的行为起起落落,搞不好原本宝宝只需花费一两周就可以完成的脱敏行为一拖就是几个月。

◎理智型

这类家长十分坚定,任宝宝哭得稀里哗啦,他自岿然不动。出门的时候,家长会一路告诉宝宝“要去上幼儿园了,真高兴”;将宝宝送进班级之后,他会认真地和宝宝说明“我要去上班了”。虽然宝宝会拉着家长的手哭着不肯放,但家长依然面带微笑地擦去宝宝的眼泪,并告诉他“幼儿园可好玩了,妈妈(爸爸)到放学时会来接你的”。然后把宝宝交给老师,笑着与宝宝道别,不慌不忙地离开。

对宝宝的影响由于这类家长始终保持良好的情绪,即使宝宝哭闹还是会耐心道别并离开。宝宝很快能接受即使哭闹,家长也会离开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家长良好的情绪暗示着宝宝:上幼儿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老师送给家长的话

●请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接送宝宝的时候,家长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通过自己的言行告诉宝宝上学是件快乐的事。接宝宝回家后也可以和他交流一下幼儿园的事情,适时流露出羡慕的表情:“妈妈(爸爸)觉得幼儿园真好,也很想和你一起上幼儿园呢!”

●道别,让宝宝知道你的离开宝宝骤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这个适应的过程原本就缺乏安全感,如果此时家长再贸然离开更会加重宝宝的不安。因此家长一定要和宝宝道别,道别时注意别过分流露出不舍的情绪,道别时间也不宜太长。

●减少逗留的时间,勿多打搅送宝宝入园,与宝宝道别,把宝宝交到老师的手中后,家长就可以离开了。如果有急需交代的事情,可简单地与老师当场交流。但如果事情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的,建议用电话、短信等方式。开学时哭闹的宝宝较多,老师需要将全部心思都花在照顾安抚宝宝上,不建议在这个特殊时期打搅老师而影响全班。

●下了保证就要兑现承诺。很多家长在送宝宝的时候常常会保证“放学时我第一个来接”。那么,许诺了就应该要兑现,因为只有保证承诺的真实性,才能与宝宝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放学的时候即便不是第一个接宝宝,也要做到让宝宝打开门的时候能够第一眼看到你,第一时间接回家。千万不要拖得太晚来接,失信于宝宝是非常糟糕的。

入园时刻,也许你还会遇到这些情况

◎许久不适应

每个宝宝都是独立的个体,自然适应新环境的时间也会有长有短。所以不要和其他宝宝相比,也不要抱怨自己的宝宝怎么还在哭。特别是当宝宝年龄偏小的时候,很有可能将“分离焦虑期”延过1个月,家长应该始终如一地细致呵护宝宝,给他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并积极与老师配合,共同寻求良策,帮助宝宝早日摆脱“分离焦虑”。

◎出现反复

也许没几天宝宝就不哭了,可是过了几天又开始哭闹,状态有反复。有的宝宝因为初次进入集体生活,心情影响体质而生病了。一旦在家中养病,再去幼儿园的时候难免又会出现再次的“分离焦虑”。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也不必太担忧,相信宝宝的适应能力吧,只要你坚持送人园,过段时间他自然就会好的。

◎注意假期

开学后没多久就是国庆节,长假上来哭闹的宝宝可能会增多,这也是正常现象。虽然之前宝宝已开始习惯幼儿园的作息,但长假中节奏又被打乱,情绪会出现反复。其实,这样的情况不会持续很久,一般宝宝哭闹几天就会好了。建议家长:在国庆长假中,可常提起幼儿园快乐的事,尽量保证与幼儿园相同的作息,能帮助宝宝长假后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幼儿入园哭闹怎么办?


新生幼儿的哭闹,对于幼儿园来说,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可是对于家长却是第一次。些许的心疼,些许的不忍,些许的担心缠绕在心间。久久让自己的生活不舒畅。那怎样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让我以多年的带班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1、请家长首先做到,无论孩子怎样哭闹,都要坚持把宝宝放进班里转身就走。此看似无情的动作,会给宝宝一个尽快适应的好机会,哭闹会很快停止。(谁愿去做没希望的事情呢?不要太小看您聪明的宝宝吆!他们很会察言观色,知道对谁哭最容易满足自己的意愿。不信,您可以有意识地试做一次,放下就走,第二天你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会容易些。否则,则会相反。一次哭闹,就不送。那你送的时候大多次

,宝宝都会哭闹。反之则不会)

2、您的宝宝由于是第一次入园,第一次加入集体生活中。从个体的体质向具有集体抗力的体质转换会有一段儿不适应。或感冒,或肠胃出现状况。因此,希望家长在家中多引导孩子喝水,吃含维C高的水果蔬菜,帮助孩子早日适应集体生活,预防感冒。

3、还要不时时机地和带班老师交流,您宝宝的各种情况。如:宝宝的饮食特点,大、小便规律,有什么喜好等等。这样有助于老师尽快得到您宝宝的第一手资料,如何使您的宝宝尽快适应园中生活做到心中有数。........

请把他们的小哭脸收藏起来,留给成人后的他们吧。我想他们到那时再回首时会笑的。

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不愿上幼儿园怎么办?

小孙子跳跳去幼儿园已经七天了。从第三天开始,早上很不情愿去,不换衣服,嘴里一直在说“我不愿去幼儿园””“我不要去外面玩”,尽管这样还是送他去了。因为是刚开始送,为了使他能尽快熟悉环境,认识小朋友,到幼儿园以后,我帮他吃了早餐再离开。老师接过去他就开始哭,我得赶快离开而且不要回头。从这几天送的情况以及与其他家长的交流来看,总结了几条可以借鉴。

1、必须坚持天天送去,态度要坚决,要说“明天该去幼儿园了”,不要说,“明天去幼儿园好不好?”也不要哄骗孩子或者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孩子天天哭闹也不能动摇。若有可能,开始几天您可以稍早一点接孩子,以免只剩下1—2个人时,增加孩子孤单、想家之情。

2、把孩子送到班里立刻转身走,班里老师是有办法安慰孩子的。不要两眼泪汪汪,一步三回头,这种焦虑不安的情绪会感染孩子,使他更感到害怕和孤独。实际上,孩子哭几天就会好的。

3、向老师了解孩子一天的表现,有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以表扬,这对孩子是一种精神安慰。

4、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多与孩子谈谈幼儿园的生活,让他表演在幼儿园学的儿歌舞蹈,从正面引导孩子对园里生活的美好回忆。

5、切记要多说幼儿园的好处,多讲老师如何讲故事、教儿歌、读书识字等孩子喜欢的事情。不要以送幼儿园作为对孩子的威胁,这样他会加深对幼儿园的反感。

对孩子来说,幼儿园既是新的环境,也是陌生的环境,几乎一天见不到家里人,心里很孤独,缺少自信心。所以家长必须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多与小朋友认识,告诉他要和小朋友搞好团结,要交朋友,相互爱护。要适应集体生活,增强自信心。

孩子不愿写作业怎么办呢


好友打电话来跟我诉苦,说她上一年级的儿子不肯做作业。周五老师布置的作业,周六周日爸爸妈妈再怎么样提醒他也不肯做,要到周日晚上十一点时才肯做,还哭器啼啼地要妈妈帮忙。好友两口子都忙,经常要加班;再加上她儿子上的又是当地最有名的小学,老师要求很高,作业稍不到位就向家长打电话投诉,弄得好友疲惫不堪,身心憔悴。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有不少都象朋友的儿子这样,不肯做作业或者说是讨厌做作业。在这里我不想讨论让一年级的孩子回家做那么多作业是否合适,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之下,如果取消书面作业,可能不是老师不干,而是好多家长不干。回到小孩子不肯做作业的话题上,我认为原因不外以下几种:

一、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对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不适应。

幼儿园和学前班的老师对作业的要求都相对弹性,可做可不做的作业多;上学之后,老师的要求就严格许多,有不少小孩子需要时间来适应。

二、从学校与老师的角度来看,作业要求本身不合理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作业要求太低了,比如不少学前班的孩子拼音已经掌握的非常好了,老师再让他重复去学拼音他自然不耐烦。好友的孩子可能就属于这种情形,这个孩子极聪明,当然不肯去做重复的事情;另一种情形则是作业要求太高了,要一年级的孩子去做什么手抄报,那就不是孩子的事情,完全就是家长的事情。做不了的作业要孩子去做,他当然很累。

三、从家长的角度看,不合适的教育方式也会助推一年级的小孩子不肯做作业。

也有两种情形:由于在学前班的时候,小孩子奍成了拖拉作业的习惯,家长给孩子贴上了爱拖拉作业的标鉴。天长日久,孩子已经习惯,懒得去改变,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意思。还有一类家长不管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不管老师要求是否合理,就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孩子得不到理解,就以消极怠工来回应。

回想大宝上学前班和一年级的时候,有不少时候也不肯做作业。放学回家总要磨磨矶矶,不是要求看半小时电视,就是要上厕所、吃零食,总之将做作业的时间推得越迟越好。有时邻居小朋友七八点到我们家来玩,大宝还趴在桌子上吭吭哧哧地写字。

后来,大宝奍成回家就写作业的习惯还是在我考研期间。每天下午四点半,我把大宝带到单独租的小房间,那里除了一床一桌两椅一堆书之外别无长物。吃点儿零食,谈点儿学校见闻,大宝就开始做作业,每天大约在六点半左右就能将当天的作业完成。时间长了,大宝习惯早早将作业完成,这样一回家就可以看电视了,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也不用再担心作业没有做了。

观察大宝的转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好友参考:

一、首先不要着急,要理解小孩子。

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习惯做作业是要求之一,做不到位是正常的。家长不必那么焦虑,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强一些,有的则差一些。首先要抱着理解的态度,而不是指责的态度。

说到底,我们做父母的无论如何也不能代替孩子去上学,要让孩子明白学习和做作业是他自已的事情,学得好与不好;作业做得好与坏是要他自己去承受后果的,父母的作用只是引导、启发与提醒,要在孩子心平气和的时候跟他讲这些道理。

我一直和大宝讲:“爸爸妈妈的工作是要照顾好你和小宝,给你们创造好一点的环境。那你的工作就是要好好学习,我不要求你考100分,但是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学习,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事。考到100分我当然高兴,考不到100分只要你尽力了我一样高兴。”

二、其次要分析孩子为什么不肯做作业,然后再对症下药。

大宝当年不肯做作业,就是因为作业机械重复,要求小孩子就一个已经会写的字再写20遍本身就不合理。现在小孩子在上学前班时,就已经提前将一年级的课本内容学了不少。许多一年级的作业都是重复之前的内容。大宝总是很委曲地跟我讲这个字我早就会写了,逢到这种情况,宝爸爸通常都会冲上去救他女儿:“爸爸帮你来写”。大宝每次都会高兴地冲上去抱她爸爸。我当时也觉得宝爸爸这样有点太宠小孩子,会不会让大宝奍成依赖的习惯?但现在来看,或许正是宝爸的这种态度让大宝觉得受到了理解,现在即使遇到了会写的字,她也会一笔一划地写好,对学习保持了一种兴趣。

还有一种可能是作业太难了。我和大宝的老师们沟通,便觉得现在老师也不容易。没错,国家是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到最后用什么东西来评估老师呢?还是成绩,因为只有成绩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呀。于是,老师就要布置大量的高难度作业以期提高学生成绩,弄得小学小二年级的学生也要在考前做大量试卷、做辅导材料等等。

我和宝爸爸都是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上的大学,当年我们小的时候,哪里有什么教辅材料呢?所以对于超出大宝年龄要求的作业比如手抄报之类我向来都是淡而处之,让她自己在能力范围做出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没必要逼她去做。

三、不能使用暴力或者粗暴的语言,对小孩子不宜管得太细太全。

小孩子不做作业,家长着急是正常的,但切不可使用打小孩或冷嘲热讽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好友跟我说有时被儿子惹急了,一天会和老公打儿子好几次,我强烈反对。十月怀胎千辛万苦地生下一个孩子来不是为了来打他的。

另一方面,我也强烈反对冷暴力——即用讽刺的(例“就你能,就你不用写作业”)、辱骂(例“没见过这么笨的”)、唠叨(例“你怎么还不写作业呀,我都说了多少遍了”)、哀求(例“求你了快去做作业”)等语言来与孩子沟通。或许小孩子只是偶而懒一下,但是家长反复地提示让小孩子反感,他会觉得写作业不是我的事情,而是爸妈的事情。

大宝有一次上学前班时忘记写作业,到了周日晚上哭哭啼啼。我说她有三种选择:马上就写、明天早晨起来早点写、不写到学校告诉老师忘了。最后她选择了第二天早晨起来早点写,就算这样她那天早晨上学还是迟到了。

从那以后,只要周末,我只需要告诉她:“妈妈只提醒你一次,早点把作业做掉,不要搞到星期日晚上再来写”。至于什么时候写什么,那是她自己的事情,由她自己安排就好了,不需要管得太多太细。

在学校门口接大宝时我经常看到家长们在比对老师今天要求做什么家庭作业。如果一个小孩子上了一天课,都不知道如何记录作业,还需要妈妈来做这些事,那孩子们还能干什么?

四、要与老师多沟通。

一个好老师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话威力要与家长大许多,所以多与老师沟通才能将孩子引向一个健康的人生轨道。

大宝一年级时学了一个“音”字,老师要求预习。大宝查字典,组了一个“今音”(同“古音”相对,意思是今天的音调等)。第二天,大宝愁眉苦脸地对我说:“妈妈,我的作业被打了一个X”。我一看,二话没说开始找老师沟通。好在老师开明,和我说之所以打X是怕小朋友组太生僻的词,改卷老师不知道又不肯查字典就会直接判错,低年级小学生还是要多掌握常用词的用法比较好。我能理解,但我对老师说更要呵护大宝这种主动查字典的学习积极性,比较某一次考试的分数而言,我更看重的是孩子对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经此一番沟通,老师第二天在课堂上不具名地表扬了大宝主动查字典组词的作法,大宝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高了。其实,老师也需要家长多沟通,多反馈,只有这样她(他)才能知道教学效果如何,才能摸索到一套更好的教学方法。

五、对自己的孩子要有信心,多多赞美你的孩子。

我记不得是哪一个教育学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问题是不够耐心的父母和老师往往“成功”地将一个天才教育成“庸才”,将一个孩子推往失败的境地。

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历程,难道每一件事都做得很好、都无懈可击吗?孩子成长中遇到问题,需要的是父母的耐心、引导和创造性的教育方式,需要的是父母对他(她)坚定的信心。我对好友说:“我不相信你儿子一无是处,他一定有值得你表扬与肯定的地方。真心诚意地赞美他做得好的事情,再为他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他一定会非常享受学校生活的。”

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怎么办

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家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生病后找到拒绝上幼儿园的理由

孩子一生病,家长就会尽量让孩子留在家里养病,孩子不仅可以不去幼儿园,还会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有些心疼孩子的家长还会放弃平时的原则,满足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这样一来,孩子病好后,就会想方设法找借口拒绝上幼儿园。

2、

幼儿园没有在家自由

幼儿园虽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耍,但幼儿园终究没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师的约束,定时吃饭,按时睡觉,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学时好好的,早上起床时,小朋友还是会对上幼儿园心生抗拒。

3、假日综合症

周末或长假过后,小朋友抗拒上幼儿园的情绪更加明显。好不容易到周末,家长就会由着孩子晚睡晚起,带孩子去做他喜欢的活动,孩子在幼儿园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这样的生活与上学时的情景形成强烈对比,孩子自然不想被约束。

总之,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儿园,家长一定要用智慧解决。首先,家长态度一定要坚定。当孩子流露出不想上幼儿园的想法时,家长一定要态度温和的守住底线,告诉孩子幼儿园一定要去。其次,家长一定要始终如一的让孩子坚持上幼儿园。除了节假日或生病等特殊情况,家长一定要坚持让孩子上幼儿园,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随着孩子的性子。家长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态度,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让孩子学会规律生活。

孩子不愿意和我沟通,该怎么办?


家庭结构里,最懂事的是孩子,第二懂事的是爸爸,最不负责任最任性的是妈妈。当你的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的时候,你要觉得孩子比你更有智慧,然后再来学习真正的沟通。

问:为什么孩子越长大,越难以沟通,请问怎样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答: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孩子为什么很小的时候,甚至小学四五年级就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了?是因为他们很有爱心,不愿意刺激你们。

我们家长带着恐惧的心想要和孩子沟通,孩子说的任何一句话,本来很放松,充满天真烂漫,家长都听得心跳加速,神经紧张。他对父母说“小朋友在玩一款新游戏了”,你神经也会紧张,“谁告诉你的?是你同桌?还是哪个同学?我告诉老师给你换同桌,或者你要离他远一点,要不你过几天也开始玩游戏了。”或者他说我们班哪个男生和哪个女生一起回家了,家长立即反应“这是什么环境?早恋吗?你有没有?”――孩子和你沟通很不愉快,不符合沟通的生命法则。

可是小孩都很有爱心,都是天使,很善良,他发现他只要一讲真心话,你的心脏就不好受,他于心不忍,所以闭嘴,或者讲一点你们听上去心脏好受一点的话。比如爸爸问“今天在学校怎么样?”他回答“挺好的”,“成绩呢?”“挺好的”,“老师批评你吗?”“没有。爸爸你要没事,我要做作业了”。

生命是需要沟通的,沟通的目的除了传递一些必要的信息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心理功能,就是情和情的相通。《易经》有一句话叫“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情和情的相通、交融,来让彼此更亲密,让爱可以在沟通中着床,彼此得到滋养。然后在这个前提下互换信息,让这些信息使得我们的相知、相爱变得更宽广,更深厚,在这个基础上彼此得到启发。

生命是逐利的,要利益自身,这个“利”不是我们头脑以为功利的“利”,是让生命可以绽放的“利”,让梦实现的这个“利”,让生命活得宁静而热情,让生命活得幸福而成功的这个“利”,是自我实现的趋力。比如孩子向你讲一件事情,父母觉得有价值,得到启发,听了特别高兴的时候,孩子就愿意沟通,因为他讲这些话是有价值的。

而我们家长说“我要跟孩子沟通”,其实不是,你只是美其名曰沟通,实际是单向的,因为我们有焦虑、不安的基调,有找问题,找麻烦的习性,有否定的眼睛,像间谍一样把他的情报诱供出来,就准备教训他,修理他。小孩都渴望沟通,但是你不去和他沟通,更不要说情和情的相融,更不要说在沟通中让爱着床,让爱茁壮,更不要说在沟通中互相学习。这样沟通的动机和品质,违反生命利益的大法则,更多的时候,孩子说了很多话,只是用来折磨自己,折磨父母,他愿意跟你沟通才怪。所以孩子也是为了不破坏亲子关系,为了不折磨父母,也为了自己不受折磨,所以选择不沟通。

当你的孩子不和你沟通的时候,你要觉得这孩子还是有点智慧的,他保护你们的亲子关系,维护家庭的稳定和谐,比你有智慧。像夫妻吵架也是这样的,妻子是什么话都会说得出口,“我当时怎么瞎了眼,嫁给了你”。男人通常是不说这些话的,他要保护这个家庭基本的稳定,如果男人说“当时我瞎了眼怎么娶你了”,这个家就过不下去了。因为这个女人怎么想怎么生气,甚至可能变得歇斯底里。但是女人这么说话的时候,男人通常是选择隐忍,一笑而过了,心胸比较宽。孩子也不会说“我瞎了眼怎么生在你的家里”,因为他良善,不忍心伤害父母的心。

我们文化中没有怎么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的模型,家庭结构中一般都是妈妈是最任性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随便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孩子是最懂事的,第二懂事的是爸爸。

你要感受到孩子不跟你沟通的时候你要先体会孩子都有一颗天使的心,他用这种方式也在也在用这种方式提醒你要成长,要真的懂得沟通,要真心愿意沟通。

真正倾听,敞开心来倾听,带着一种惊喜来倾听,带着没有判断来倾听,不是他的某一句话都挑你一根神经,他怎么讲你都很愉悦的听,很信任的听,真正的听他真实的心声,真正的听他真正的渴望,听他的心声。所以《庄子》才有一句话“勿听之于耳,听之于心,勿听之于心,听之于气”,就是听他那个性灵,那个小种子在抽芽,似有若无嗒嗒的声音。带着敞开的心,学习的心来听,让他每个和你的分享有价值,成意义。

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一开口,父母就高兴的不得了,你看他居然会用这个词了,他居然这么说话了,甚至说得不那么精准,父母都觉得很幸福,觉得童言无忌真的很可爱。他的分享让爸爸妈妈开心满足,符合生命利的模型,他就愿意分享,愿意表现,因为他觉得他的表现让父母开心,感觉到他长大了,感觉到他的可爱,你都有一种惊喜的感觉。一旦父母要开始进入教育的角色的时候,他的每一句话动辄得咎,还要批评他,修正他,这样的沟通太辛苦了。他就把你从他的世界中赶出去了,他的世界就和你无关了。而你又是他的爸爸妈妈,意味着孩子在这个世界是孤单的。

当你的听充满信赖,充满了解,充满爱,没有判断的时候,孩子就会自我修正。孩子在说的过程中也就在长智慧了,敞开的倾听就是不言之教,让你孩子的心深邃、稳定,他也就懂得倾听。你不要做他的世界中的滥捕滥杀者,要做他世界中尊贵的客人,用爱,用信任和他同感,和他同在。这份爱和信任就让他可以更好地在他的世界中绽放他的梦,因为他那个基底的生命动能,基底的梦和趋力被强烈的共振,就变得有力量,就更懂得如何来实现他的价值。

喜欢《宝宝不愿入园怎么办》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中暑了怎么办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