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反思:爷爷一定有办法

03-05

毋庸置疑,作为一位刚入职不就的教师来说,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和思考,而教育笔记可以某种程度上提高老师的教育水平。作为一名教师,写教育笔记需要注意哪些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幼儿活动反思:爷爷一定有办法”,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刚拿到这一绘本,感觉光凭画面并不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视线。特别是“爷爷把布翻过来,翻过去……缝进,缝出。”如果不仔细观察,是很难发现这一家庭的变化的。

孩子喜欢的焦点应该是毛毯经过爷爷的巧手一步步变成纽扣的过程。基于以上两点的思考,本次活动设计围绕两点展开,收到较好效果。

一、语言点的把握。

虽然“爷爷把布翻过来,翻过去……缝进,缝出。”画面效果不明显,但是针对画面的语言是重复性的,所以我让孩子在第一、二次重复时听我讲,在第三、四次重复时孩子就能跟上了。孩子们随着这句话的熟悉对于故事发展情节也越来越入迷。

二、动作点的展开。

对于剪纸活动的目标定位上我更侧重于幼儿合理想象与掌握对称剪纸方法。由“毛毯——外套——背心——领带——手帕——纽扣”是引发孩子发散思维的过程,在剪纸中我尝试用“对称”的方法来剪物品。通过“教师示范、幼儿观察——幼儿尝试与讨论——自主练习”等方法探索进行。在教学方法的采用上我并不是采用教师直接传授式,而是让孩子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回忆与思考,通过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行为,让幼儿了解、学习、运用“对称”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不仅能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策略,而且孩子在主动的动口、动脑、动手中很自然地理解故事、提高剪纸水平和技巧。不管作品是否精致,相信孩子在快乐阅读、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会收获许多。

不足之处:

1、在活动的设计上,应把握好活动的时间。作品的展示可以让幼儿剪好后,双手举起互相欣赏,然后要求幼儿用剪刀压住作品,再倾听下一段故事,这样不用跑进跑出可以节省时间。

2、在背心变领带前,我请幼儿说说领带的特征,又让个别幼儿示范剪领带。虽然我一直强调“剪掉最少,就是最好”,目的是让幼儿尽量把作品剪得大些。可是,这位幼儿动作很大一剪刀下去,对折的只剩下一小块,多半剪光了。我心里一急,抢过这位孩子手里的纸,又朝另外的方向把纸对折了一下剪出了领带,可其他幼儿看糊涂了,出现了好多幼儿不会剪。我深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从多方面去考虑活动的设计、安排、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尽量使活动更精彩。(——姚瑾)

附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

当约瑟还是娃娃的时候,爷爷为他缝制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保暖,还可以把恶梦统统赶跑。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毯子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穿上这件奇妙的外套,开心地跑出去玩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奇妙的外套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件奇妙的背心。第二天,约瑟穿着这件奇妙的背心去上学。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胶,又粘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到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块奇妙的手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收集的小石头,就用这块奇妙的手帕包得好好的。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手帕也变得老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手帕!已经用得破破烂烂、斑斑点点的,真该把它丢了!” 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恩……”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咯吱、咯吱地剪,再用飞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

一颗奇妙的纽扣。约瑟把这颗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这样裤子就不会滑下来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你的纽扣呢?” 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他找遍了所有的地方,就是找不到纽扣。约瑟跑到爷爷家。约瑟嚷着:“我的纽扣!奇妙的纽扣不见了!”妈妈跟着跑来,说:“约瑟!听我说。那颗纽扣没有了,不在了、消失了。即使爷爷也没有办法无中生有呀。”爷爷难过地摇摇头,说:“约瑟啊,你妈妈说得没错。”

第二天,约瑟去上学。约瑟拿起笔来,在纸上刷刷刷地写着,他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了一个奇妙的故事。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我们一起想办法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位老师针对一位幼儿园的新生入园前家访的内容,期望能对大家的家访工作和教学策略带来些许启发。

新生入园第一天,孩子们都来上幼儿园了,唯有奇奇没有来。一周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来。是什么原因导致奇奇一个星期不来上幼儿园呢?带着这份疑惑我去奇奇家进行了家访。家访中,奇奇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困惑:“奇奇从小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脾气很坏、很犟,在家里经常欺负邻居家的孩子,爱打人、咬人。生活自理能力也低于其他同龄的孩子,不会自己独立吃饭穿衣等,我担心他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想等他大一点懂事了再让他上幼儿园。”

从奇奇的爸爸担心中可以看出,他对奇奇的行为习惯问题有自己的认识,要让他把奇奇放心地送入幼儿园,仅仅做思想工作是不够的。我必须指导家长切实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帮助他对孩子树立信心,送奇奇尽快入园。

听了奇奇爸爸的话,我解释说:“孩子还小,有些习惯是可以慢慢改变的……”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后,我真诚地对奇奇的父亲说:“给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想办法来改变奇奇的不良习惯,让他尽快来上幼儿园,好吗?”奇奇父亲高兴地表示同意。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送教上门。

9月份

这是第一次上门,我的目的有三点:一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二是送一些相关的育儿书籍给家长;三是将班级里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教育孩子。

奇奇一见我就显得很高兴,他说:“老师,爸爸说我乖了以后就可以上幼儿园。” 看来小家伙很渴望上幼儿园,我对他点点头说:“是呀,奇奇很乖的,老师盼望着你早点来上幼儿园呢。”他接着说:“老师,平时爸爸修摩托车,奇奇一个人玩积木。”说着就去一旁玩起了积木。我就开始和他父母讲解起了本月主题活动的内容,奇奇也时不时地过来听听。我讲完后,奇奇父亲也讲了自己的困惑。他说:“我几次带奇奇去他外婆家,他多次打了小表哥,我一直批评他,但还是改不掉。该打的也打了,该骂的也骂了,真没办法。”

奇奇的父亲有教育孩子的强烈愿望,但缺乏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特点的正确认识,只能简单地批评和打骂,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实,小年龄幼儿的情绪控制力和表达能力较差,所以会本能地用武力解决问题。

我开导并解释说,孩子打人总有自己的原因,可能是他的愿望未被实现,也可能是不善于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建议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发现孩子打人的原因,再针对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最好能引导孩子从事他感兴趣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打骂。

这时候奇奇又过来了,向我问长问短,还不停地说着同一句话。他爸爸马上阻止说:“不可以这样的,说这么多的话太没有礼貌了。”接着又对我说:“他平时在家也是如此,总喜欢喋喋不休地模仿别人讲话。”我说:“没关系的,孩子是这样的,喜欢模仿。奇奇喜欢模仿别人及反复说同一句话,其实也是在学习语言。你还可以让孩子将他说的几句话连起来一起讲述,这样有助于孩子口语的发展。”

小班孩子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行为习惯。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会自动模仿看见或听见的行为和语言。因此我告诉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和制止孩子“喋喋不休地模仿别人讲话”,在孩子喜欢表达时,家长首先要倾听,然后再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运用这些通过模仿习得的语言和行为等。

10月份

这次上门的目的有二:一是评估孩子近期的表现,二是指导家长写观察记录。

已经见过好几次面了,奇奇见到我就像见了好朋友一样说“老师好,”还主动炫耀:“老师,我会自己吃饭了。”说着爬上桌子吃起饭来。我发现,奇奇吃饭的动作虽然看起来很不协调,却很专注。

我想,奇奇动作不协调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孩子的动作发展迟缓;另一种可能是成人对孩子包办过多,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差。

我诚恳地表扬奇奇有了进步,同时建议家长平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培养他自己动手的习惯,并试着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午饭后,奇奇把上个月在家完成的几件美工作品拿出来给我看,说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

看来,奇奇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很重视,能积极面对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这增强了我教育好这个孩子的信心。但家长仅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追随孩子、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并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改善孩子的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于是我给奇奇父母设计了一份表格,指导他们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

11月份

这次的指导目的有两点:一是了解家长近期对奇奇的观察记录情况,二是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

一进门我明显地感受到了奇奇爸妈喜悦的心情。奇奇爸爸给我看了他写的观察记录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家长给孩子安排活动的时间较为合理,内容也较为丰富,且能对孩子的活动给予有意识的指导,最重要的是父母成了孩子最主要的陪伴人。另外可以看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方法和手段也有很大的改变。

奇奇爸爸还欣喜地告诉我,最近孩子的进步很大,不仅能独立吃饭穿衣,还拿出玩具给隔壁的孩子玩,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最后奇奇爸爸主动提出想让奇奇上幼儿园,看他能否适应。我高兴地同意了,因为这也是我的想法。同时我向奇奇父亲说明我作为老师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教育好奇奇,让他在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

就这样通过我对奇奇爸妈一段时间的指导,他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让孩子来到了幼儿园。

幼儿午睡时老师一定要认真检查


幼儿园孩子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睡觉时大脑能分泌生长激素促进孩子身体的发育,因此,良好的睡眠能使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孩子午睡了,老师该干嘛呢?是否可以休息了?是否可以干自己的事情了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孩子午睡了可老师还是上班时间,孩子午睡时,老师该干些什么呢?我认为:

首先是望

望就是看,孩子刚睡下时要看孩子的被子是否盖好,肩上被子有没有塞住,尤其是春秋时期,天气忽冷忽热,很容易感冒,孩子在被子里是否睡得过冷过热,背上有没有出汗,这些老师要多检查,多看。睡觉时脱衣服应先脱裤子再脱衣服而起床时应先穿衣服再穿裤子,以防感冒。记得前几天一次午睡时,发现敏敏小朋友盖三条被子。我纳闷了,这么热的天气怎么盖三条被子。我问敏敏是怎么回事,敏敏说是娅娅给她的。我明白了。原来中午孩子们的被子晒在外面,收的时候他们的床上多了两条被子,于是娅娅把被子都放在依敏床上。而敏敏又不啃声。如果当时我没看到的话,敏敏真是要热死了。在起床时,虽然我班已经是大班了,但还是经常发现有的小朋友衣服穿反,裤子穿错。,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所以,午睡时老师一定要仔细的检查,要多看。

其次是闻。

记得开学第一天午睡孩子们起床时,我闻到了一股异味,检查了好几个幼儿好象没事,以为大概是放臭气,也没放在心上。孩子们依次走出午睡室。上课时,谢老师走过来轻轻的告诉我“小烈大便在床上。”我吓了一跳,怎么会这样,根本没想到。于是把小烈叫出来,发现他的身上也有大便,原来今天他早上吃得不舒服拉肚子了。当时我非常想责备小烈怎么没说出来,但更多的我还是觉得自己工作不到位,当时闻到了味道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床检查一遍。试想当时如果保育员折被子时没有发现,后果会怎样呢?真是不堪设想。事后分析原因我觉得到了大班有的孩子大便在身上觉得难为情,于是就想办法躲避,不肯告诉老师。通过这次的事情,我觉得在午睡时老师应该多闻闻,哪里是否有异味,发现异味及时检查。

再次是问。

孩子在午睡时老师一定要多观察,多走动。当发现有什么异常的事情一定要问幼儿。记得有一次在午睡时看到一位幼儿很长时间还没睡着,而平时总是很快就睡着的。我走过去问他是否不舒服,他说头有点疼。我一摸他的额头好象有热度。我让他起床去校医那儿测量结果38度多,急忙通知他的父母。

虽然看似都是小事情但如果没有发现小事情会变大事情。正所谓的细节决定成败。幼儿园的事情琐碎事很多。我们要做好每一件小事,关注每一个细节。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舒心,家长才会称心。

只要愿意做,一定能行


记得刚入园时,小朋友们喝水总是拿错茶缸,为此我和毛老师下了不少功夫,让小朋友不停的认识自己的茶缸。后来我们在茶缸架上贴了小朋友的大头贴,一段时间的认识,小朋友们基本不会拿错自己的茶缸了,可是我们班的少杰小朋友,他和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无论你怎么跟他说,在喝水时,他总是先拿拿别的茶缸,然后看看你,等你说那个茶缸不是他的时,他再换下一个拿拿,跟他一起喝水的小朋友都知道哪个茶缸是他的了,就他不知道。每次只要少杰拿错茶缸,小朋友们就帮他拿他自己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有一天,我看到少杰居然拿着自己的茶缸在喝水。我惊讶的看着他,他喝完水把茶缸又放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我夸他:“少杰真棒!”他嘿嘿的笑了。高高兴兴的去玩玩具。

从那以后,我看到少杰很少再拿错自己的茶缸了。我想: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只要愿意做,自己一定能行!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有懒惰的一面。只要用心、耐心引导,孩子会做到的!

教育随笔:我们一起想办法


今天早上,幼儿在玩区域游戏时,我发现建构区的幼儿在活动时很茫然,手里拿着玩具不知道怎么与伙伴玩。有时只顾自己玩,没有合作的意识,玩具扔的满地都是,甚至有时会因为一件小东西抢来抢去。根据这个问题,我组织了一次教育活动。我把孩子们组织在一起,先到建构区看了看它们的家。“玩具满地,玩具也在地上等,你们喜欢这样的家吗?”“不喜欢”大家异口同声的答道。于是我和幼儿们一起讨论:“应该怎样玩?怎样才能不和小伙伴吵架?建构区的玩具应该怎样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这时,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抢着举手,溪溪说:“玩具是大家的,不能抢玩具,要互相谦让。”豆豆说:“不能把玩具扔地上,小玩具会疼的。”晨晨说:“玩玩具时声音不能大,你大声说话就会吵到别人的。”……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实他们知道其中的游戏规则,只是一玩就忘了。

于是我又问幼儿“那你们说说,你们在家时爸爸妈妈还有你都做些什么事情?”婷婷说:“爸爸看报纸,妈妈收拾屋子,我玩玩具。”泽泽说:“妈妈和我一起玩,爸爸上班去。”……他们都能说出来。“那你们在幼儿园娃娃家里当爸爸妈妈时,怎么做呢?”孩子们纷纷举手说,雯雯说:“我当妈妈,喂宝宝吃饭。”昕昕说:“我当爸爸,我要上班挣钱。”……“你们说了这么多,说得都很对。那为什么玩玩具时不是这么做的呢?在与小伙伴玩时,要相互谦让,出现问题要好好商量。……”通过谈话引导幼儿学会协商,明确自己角色的职能。当发现游戏中不良行为时,应及时分析原因,及时给予随机教育将问题解决。

教育随笔:大家一起想办法


玩拼塑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在认真地搭建自己的“作品”。涛涛用雪花片搭了一件我怎么也看不懂的“东西”——正方形上竖插两片雪花片,他举着这个“东西”在教室里跑过来跑过去。我很好奇的问了一下才知道,那是一辆“缆车”,他正很着急地想办法可以将缆车悬挂起来。分享活动到了,我要涛涛介绍了他的缆车,并提出超超遇到的难题。佑佑马上想到说:“在教室里拉一根绳子把缆车吊在上面。”说着他上去拎起那缆车上的雪花片,结果“啪”的一声,缆车掉在地上。大家叫起来:“不可以用雪花片来吊缆车的,缆车太重,雪花片要断的。”郭宏业说:“搭两个架子,用一根塑棒穿在缆车上架起来。”吴欣宇接到:“用毛根做个钩子吊住缆车。”涛涛又迫不及待的试试,开心的说:“老师,你看,我的缆车终于可以运行了。”吴欣宇马上说道:“是大家帮你想出的好办法。”涛涛马上说道:“谢谢大家!”孩子们都开心的笑了~~~

这就是一段很平常的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交流讨论。问题产生于个别孩子,但却引起大家的热烈关注。交流的过程只是提出各种假设,足以能够挑战幼儿的认知,也是提高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教育实践。

教给孩子一个好办法


有一天,帅帅刚入园就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糖,想剥开吃,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没撕开封口,他生气了,啪的一声把糖扔出去好远,气哼哼地说:“我不吃了!”见帅帅十分懊恼,我把糖捡起来,耐心的对帅帅说:“帅帅,老师教给你一个好办法,你一下子就能撕开了!”帅帅一听,赶紧跑了过来。我指着糖纸上的锯齿压边说:“你把两手的拇指、食指对齐,捏紧小锯齿,一拧就开了。”我示范了一下,帅帅又从口袋里拿出一块糖试着剥开,果然帅帅摆弄了几下就撕开了糖纸,帅帅笑了。见帅帅美滋滋地吃起了糖,我告诫他说:“遇到不会做的事情,先动脑筋想一想,没有办法了可以问老师。你把糖扔了,怎么能吃到糖呢?”帅帅笑了。从此凡是有锯齿压边的食品袋,他都能自己打开。一次鹏鹏让我撕虾条封袋,帅帅听到了,赶紧跑过来喊:“鹏鹏,我教给你一个办法……”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遇到挫折往往发脾气,当孩子确实无力解决时。老师在给予安慰的同时,给孩子以指导,将增加他面对挫折的信心。让孩子面对挫折,并给予他激励与指导,煅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能令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

Very Good,你一定能行


案例实录:

今天国际象棋活动的内容是学习摆棋。我声情并茂地讲着:“小小兵儿站前排,两辆车儿边上守,马儿驾驾站两边,两象依次两边站,保护中间王和后……”。边讲边巡回观察,只见袁淇奥小朋友瞪大两只水汪汪的大眼睛很专注地听着,于是我讲完后有意让他第一个来尝试摆王和后。当我一叫他名字时,他那水汪汪的大眼睛马上收住了光,对我直摇头。我轻轻走过去一边握住他的两只手,一边柔柔地说:“我知道你一定能行,来大胆一点。”说着牵着他的小手走到棋盘边:“小朋友,我们来鼓励鼓励他”全班小朋友站起来,一边翘起大拇指指向他,一边说:Very,Very,Good”在鼓励声中,袁淇奥小朋友很成功地完成了任务,回座位的时候都一蹦一跳的。

案例分析:

袁淇奥小朋友个性比较内向,脑子却很灵活,每次的活动他都非常专注。只是每次叫他个别表现时却很腼腆,自信不够。所以说作为老师的我们学会观察每个幼儿很重要。这样可以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及时作出调整,给幼儿树立良好的自信,挖掘他们的潜能。在今天的活动中,最后全班小朋友用英文配合动作,给了他一个很大的精神鼓励,他的自信也完全被激活了,很快地完成了表现任务。

教育随笔:你一定可以的


今天我班进行了户外体育活动《海娃送鸡毛信》,在此过程中幼儿要学会过“泥地”、跳“山沟”、跨“小河”、走“独木桥”、钻“山洞”等几项本领。因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大部分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学会,但也有个别幼儿并不能如其他幼儿般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如:小朋友们在跨“小河”时,我们规定是要单腿跳着跨过“小河”且不能将栏杆碰倒否则视为“掉入小河”,王一茜小朋友每次跨“小河”时,都会将栏杆碰到,第一次碰倒时,自己对自己说“再来一遍”,可是屡次尝试屡次失败,经过五六次的尝试之后王一茜小朋友非常气馁,赌气说“这个太难了,我永远都学不会”,“怎么会学不会呢?老师发现你已经进步很多了”,她疑惑的看着我说:“可我每次都把栏杆碰到了呀”,“是啊,但你有没有发现,你刚开始跨栏杆的时候还没有跨过来栏杆就倒了,可后来是你跨过来之后,栏杆才倒的,这已经进步很大了,只要你在坚持多练习几遍,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哦”我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那……那好吧”王一茜小朋友说到,于是她有开始尝试,可是还是失败了,这时其他小朋友喊到“王一茜,加油,王一茜加油……”,听到小朋友们为自己加油打气,她继续尝试,最终成功的跨过了“小河”,与此同时响起了雷鸣班的掌声,王一茜小朋友露出来开心的笑容。

幼儿坚持性的培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及兴趣进行培养,但由于幼儿有个体差异性,所以老师必须因材施教,作为老师,对待幼儿要秉着一颗爱幼儿的心来感化和引导幼儿,让幼儿明白到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不气馁,不妥协,坚持努力去克服它,终会成功,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感受通过自己的坚持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活动反思:爷爷一定有办法》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教案活动反思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