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家园共育:培养孩子主动发言习惯的三大方法

06-04

校园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孩子的教育工作离不开这两个大家庭!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子教育——家园共育:培养孩子主动发言习惯的三大方法”,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开放半日活动后,总有许多家长跑去问老师:“为什么我家的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不主动发言他怎么就不爱表现呢?”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课堂上能侃侃而谈,活泼大方。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幼儿园的课堂上,有的孩子总是发言很积极,而有的孩子却不太主动,即使对于老师很简单的提问也表现不佳,因此家长很着急。

养成积极发言的习惯对培养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习惯应该从幼儿园时开始培养。除了幼儿教师的教育作用外,家长也可以在家庭教养中发挥作用。培养孩子主动发言习惯的有以下三大方法。

一、和孩子一起进行知识、经验准备

孩子对于想要表达的事情很有把握或者有相关经验时,顾虑就会少些,所以家长可以通过幼儿园的网站或者家园互动等形式了解孩子一周的学习动态,尽可能和孩子一起多进行知识、经验准备。别人知道的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我也知道一点,孩子会很骄傲,表现的欲望就强一点。比如了解到孩子下周有植树节的活动,那就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去关注植树节的有关知识,甚至也去进行一次植树活动等,这样可以先让孩子获取经验。当然家长在和孩子做知识准备时,最好做到“无痕”的状态,多用启发式的提问,让孩子多发现,多思考。不能把知识准备当作是课外培训,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有些孩子不主动发言、表现欲不强,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关。他心里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表达,所以就选择沉默。家长可以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比如让孩子给家人表演在幼儿园学的儿歌、复述一个简单的故事、让孩子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等,认字的孩子可以大声朗读短小的文章,这些方式都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可以通过艺术化的手段让孩子对表达充满兴趣,如用录音录下孩子讲的故事,把孩子说的一段话打印下来读给他听等,孩子会觉得很有趣,很有成就感。

二、鼓励孩子不怕出错勇往直前

想想你的孩子是不是做事情很谨慎,太追求完美他们不想出错,总想给别人留下最好的印象。其实人怎么可能不犯错误绝大部分老师即使在孩子回答错的时候也会称赞他的勇敢表现,家长要做的是和老师一起鼓励孩子不怕出错、勇往直前的精神。先从简单的问题、简单的任务开始,每天问问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一点点去鼓励他。其实这样的孩子更需要等待,家长和老师都要从细处着手等待孩子的转变。切记,在生活中,在“外人”面前,不要总是盯着孩子的这个“不爱发言”的问题,要知道,鼓励和正确引导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三、改变孩子前先改变自己

孩子的个性很内向,不擅表现,这是他不爱发言的最重要的原因。这部分孩子,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不爱表现,在其他方面也畏畏缩缩,他们大多是不自信的。我认为这样的性格不是莫名其妙产生的,是受家长或者家庭环境的影响。那么改变孩子之前先改变自己吧。自己在生活中,努力做一个遇事热情、积极表现的人,并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变化。比如,单位要搞什么活动了,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幼儿,妈妈这次想为大家表演节目,你给妈妈点建议,妈妈是唱歌还是跳舞呢”又如朋友聚会去唱歌,回家对孩子说:“今天我唱了一首不太会唱的歌,虽然有点走调,但是很开心,下次我再唱,一定会更好的!”家长的热情冲劲会给孩子态度上的改变,然后逐步改变自己。生活中让孩子更有自信的手段有很多,但是总的来说,家长要在生活细节中不断地鼓励孩子,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真的很棒,对孩子多点理解,少点训斥,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也有部分孩子的不愿表现是假象,经常在幼儿园半日活动时会有部分孩子显得扭捏,是因为他们想在自己的爸妈面前撒娇,其实平时挺主动的,所以家长不要因为这个问题过于焦虑,尤其要避免强化孩子“不爱说话”的问题。我想,只要找出孩子不主动发言的原因,对孩子提出自己的期望,从点滴教育细节引导改变,孩子会慢慢向着家长的期望努力。教育越无痕,效果越明显。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家园共育:怎样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习惯?


(1)自己穿衣

要想让孩子自己在3,4岁之前完全学会穿脱衣服是不可能的,但自己穿衣, 自己叠被, 自我管理的意识都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两岁左右的孩子已有自己穿脱衣服的独立意识,虽然费时很长,也穿不好,但还是要不厌其烦地鼓励孩子慢慢实践, 同时教给孩子正确的穿脱衣服方法。否则依赖性一旦形成,孩子会做的事也不愿自己动手。

除了鼓励孩子自己穿脱衣服,还可以通过言传身教使孩子逐步具有冷了添衣,热了脱衣的意识。并可以教孩子叠自己的小棉被,洗自己的小手绢,小袜子等等。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

(2)自己整理玩具物品

在自我管理中,玩具物品的收拾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① 家长可以为孩子的玩具和物品准备一个专门的放置地方, 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各有各的"家",每次玩好用好都要送回"家"去。

② 要让孩子意识到收拾玩具是自己的事,父母只是帮忙而已。

③ 要尽可能地用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参与收拾整理,并坚持不懈不断强化,最后形成习惯。

(3)自己安排和自己负责

这一点对于自我意识还没有形成的小婴儿来说确实勉为其难。 但这个意识却要在点滴的生活小事中及早播种,及早萌芽。

① 每次抱孩子出门玩, 可以让孩子想想要带什么?几次提醒,孩子便主动想起要戴好帽子或穿好外套。

② 孩子会表达会思考以后,可让孩子试着安排一下今天到哪里玩?准备做些什么? 并帮助孩子分析这样做的优劣和可能性。

③ 当孩子要带东西出去而忘记带或把带出去的东西忘在外面而生气发脾气时, 父母千万不能自揽责任包办代替,而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事自己应该安排好,并且学着负责到底。

④ 每次注意给孩子这样的提醒,教育和帮助,孩子便逐渐地有了这种"负责"的意识。

总而言之,早期的习惯培养就像一粒种子,绝不能等到要收获的季节才匆匆忙忙想到播种,而是要赶在生命的春天里就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土,撒种, 并坚持不断地施肥,灌溉,才能使它及早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在人生成功之路上结出累累硕果。

亲子教育——家园共育,你真的懂吗?


幼儿园管理不好做,园长对此肯定深有体会,办法不是没有——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说过:“幼儿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

但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园所认为家长能参与到幼儿园的工作中,对教师的工作给予一些支持和理解就达到了参与的效果;认为一学期对家长开放一次或两次活动就很好了。其实,这样的参与是流于形式、蜻蜓点水。

那么,家长参与管理的具体实施都有哪些?

1、在幼儿园的指导下参与管理

让家长参与到管理中,需要幼儿园做出合理恰当的指导。而把家长作为幼儿园直接的管理者,把家长直接吸纳为幼儿园管理者的队伍还必须作更大的努力。如以“家长管理委员会”的形式,以各班家长骨干形成管理团队,以先进的家长带动其他家长。

同时,幼儿园还应该制定有关家长参与管理的相关政策,加强家长在园务管理工作方面担任角色,包括鼓励他们参与决策工作,如幼儿园采取开明态度、乐于听取意见,从而鼓励家长更多地参与园务工作的管理,促进双方的信任。

而对比较有热情又比较缺乏教育经验的家长,幼儿园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家长定期或按需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如参与园方的日常事务,协助孩子参加园内开展的活动,担任幼儿比赛的裁判,一起协助举办大型活动、制定幼儿伙食,等等。

2、主动参与教育过程的管理

幼儿园要创设有利于孩子自发、主动探究活动的氛围,因此教师必须通过收集资料、收集问题、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制作等途径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而这恰恰是吸引家长参与教育过程的管理,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时机。

例如,在开展“我们的动物朋友”主题时,我们先与家委会的家长联系,请他们利用工作之便为孩子收集有关动物的图片资料,张贴在活动室显眼之处,写上“本组图片由XX家长提供”,并请这些家长的孩子做讲解员,以此激励其他孩子和家长效仿。

果然,在以后的主题活动中,有的孩子把自己的动物玩具带来了,有的家长把家里有关的动物书籍、卡片带来了……这些收集来的资料投放在哪里,怎样让孩子积极探索,我们和家长展开讨论,充分吸纳家长的建议,使家长不仅成为活动的参与者,而且成为有效的活动资源管理者。

3、积极参加班级活动的管理

幼儿园向家长开放,经常邀请家长参加班级活动,是提高家长参与水平的重要途径。家长在参与孩子的活动过程中,不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孩子,而且可以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从而转变传统的家教观,尽可能地与幼儿园趋近,使家园形成合力。

如在小班“我爱幼儿园”的分享活动中,老师先让每个孩子带着爸爸妈妈参观幼儿园,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认识的老师、活动场所、玩具,和他们一起玩;再请小朋友把在幼儿园学到的本领表演给爸爸妈妈看。我们还邀请家长参加座谈会,请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组织和管理出谋划策,对班级的环境、设施、教育教学等多方面提出建议。

4、获得参与发展评价的权利

幼儿园办得好不好,孩子发展得棒不棒,究竟由谁说了算?让家长参与管理,家长就应该获得参与评价的权利。因此,幼儿园每个学期都要向家长发出幼儿园保育工作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后勤工作管理等各方面评价调查表,让家长给幼儿园各项工作进行评价,使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的主人。

家园共育:孩子的哪些习惯是需要家长着重培养的?


幼儿园是孩子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好习惯的养成对孩子的一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教师在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还不够,还需要家长的共同协助。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是幼儿成长这部车子的两个轮子,只有双方方向相同,步调一致,才能推动车子顺利前进。

确实,再先进的教育理念如果缺乏家庭教育的有效互补都会显得苍白。所以,在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方面,家长应该利用血缘亲情、朝夕相处和具有针对性的优势,帮助孩子更好地将幼儿园学习到的良好习惯保持下去。

新的学期开始了,一起来看看孩子的哪些习惯是需要家长着重培养起来的呢?幼儿园大中小班习惯培养一览来啦!

小班习惯

能够自己进餐,专心吃完自己的饭菜。

不乱扔垃圾。

能够穿脱简单的衣服。

一起游戏时遵守规则,不大喊大叫。

集体活动时不推、不挤别的小朋友。

不打人不骂人。

能够记住老师和好朋友的名字。

学会排队等待。

饭前、便后、手脏时能主动洗手。

学会漱口。

大小便能基本自理,能及时跟老师说出大小便的要求。

能够主动与老师、长辈问好、说再见。

不把玩具、用品等放入口中。

得到别人帮助主动说谢谢。

有自己喜欢探究的事物。

小班时期孩子的习惯培养特点:

随着自我意识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这些3岁多的孩子越来越“自信”,他们越来越强调“我自己来!”这标志着孩子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家长可以抓住这个时期,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同时,3-4岁的孩子具有了一定的分辨是非的能力,同情心和合作意识也有所发展了,还会为自己做错事、说错话而感到害羞。孩子性格中的缺点也开始展现出来了,如他们会非常霸道地对待其他小朋友、拒绝分享等等。

因此,家长们应该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告诉孩子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培养起孩子基本的是非观念。

中班习惯

学会收拾自己的用品、玩具。

能够自己穿脱衣服、鞋袜,分清正反、左右。

不挑食、少吃零食。

爱惜书本、玩具。

能够认真听讲,听懂老师的要求。

知道正确的读写姿势。

每天至少读一本绘本。

能够简短地讲出小故事。

愿意帮助别人。

懂得好朋友之间的分享。

不欺负别人,也懂得保护自己不被欺负。

能够自然、流畅地在集体中讲话。

外出时懂得独自行动很危险,不掉队。

能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和家庭地址。

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掌握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

饭后刷牙。

不吃小摊食品。

中班时期孩子的习惯培养特点:

4—5岁幼儿在生理上又进一步成熟,集中精力的时间也延长了,家长应当给孩子营造读书、学习的氛围和空间,用陪伴而不打扰的方式,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更好地发展思维。

从4—5岁开始,幼儿的人际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孩子们在游戏中逐渐结成同龄人的伙伴关系。当然,这时的同伴关系还只是最初级的,结伴对象很不稳定,成人的影响仍然远远大于小朋友的影响。

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社交发展的关键期,给孩子用更多的机会和小朋友相处,让孩子从中得到锻炼,更好地融入集体中。

家园共育:七个方法 帮孩子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


1、教孩子认识时钟,加强孩子的时间观念

有意识地说一些关于与时间赛跑的故事,做关于时间的游戏,让孩子们感知时间的存在意识。

2、让孩子找到迟到的自身原因

比如是因为我起得太晚,而并不是因为妈妈喊的太迟,或者爸爸的车开的太慢。这样才能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

3、培养孩子早睡的习惯

很多小朋友睡懒觉是因为晚上睡得太迟,所以培养早睡习惯刻不容缓。8点半就可以上床了,给她读一本睡前故事有助于她睡眠。

4、提前为孩子准备好第二天的物品

当晚将第二天要穿的衣服,要带去幼儿园的东西准备好,这样可以节省早晨的时间。有的孩子习惯早晨去厕所,其实是很浪费时间,所以不如将时间调整到晚上来。这样可以节约一点时间早点出门。

5、允许孩子有一点点的赖床时间

毕竟立即清醒对大人来说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但你必须得把“叫醒服务”提前到五分钟,否则也是来不及的!

6、尝试不同的方法

以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吸引孩子起床。或者放点轻缓的音乐也是不错的办法。

7、 给孩子一点小甜头吧

比如说能够按时起床的话,妈妈就答应给你做甜甜圈,或者去买你喜欢吃的火腿面包。没有小朋友会抵御美食的诱惑。

孩子进入幼儿园,作息一定要慢慢规律起来。良好的作息时间,对孩子建立秩序感,培养规则意识很重要。小朋友慢慢有了这些概念,才会有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才会有调理。

希望家长们不要忽视小孩迟到的事情,这对他品格和习惯会造成一定影响。在这方面严格要求孩子,你将会收获不一样的惊喜!

家园共育:推荐几种能让孩子听话的方法


孩子年纪小,难免经常犯错,经常在大街上哇哇大叫弄得爸妈在众人的目光中很难堪。虽然我们都说要父母学会赏识孩子,但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还是“恩威并重”,父母惩罚有方,孩子便会乖乖听话。

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容易进入几种误区……

"误区一”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统一你们的教育方法,如果一个在教育,一个在掩护孩子,那这个孩子从自己的内心就会告诉他自己,我才不听你的话呢,反正妈妈(爸爸)会保护我的。

"误区二”

孩子调皮的时候,家长切记不要拎过来就打孩子,刚开始你这种教育方法可能还奏效,但是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以为然了,在他小小的思想里面就会认为,不过就挨顿打,继续做一些调皮捣蛋的事情

"“误区三”

平时父母也要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因为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你的孩子,所以做父母的尽量不要吵架,更不要大声的喊,因为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在他的潜意识里面他会跟着父母学习,就算要吵架,也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

"误区四”

当你的孩子再在皮的时候,如果他哭了,那你就不要继续说了,此时你的最好办法让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哭够了再出来找你,不要立刻去安慰他,这会让他造成一种只要哭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思想。不用跟他喊更不要去打,你只管做你的事情,等他哭够了你就要问他为什么要哭,为什么要那样做,哭解决不了问题

推荐你几个方法

1、犯错前先做申明和提示

爸妈如果在教育孩子上有一套原则,并一直坚持实行,让孩子知道父母在某些方面的底线在哪里,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那么孩子便会遵照父母的那一套原则表现得乖乖的,父母的教育自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2、罚孩子失去原有的某些待遇

父母不妨在某些事情上和孩子事前“约法三章”,并严格遵守,让孩子意识到父母的“说一不二的威严”。比如父母每个月都有给孩子一定的玩具预算,前提是孩子要拿到父母奖励的5颗奖励星星,如果孩子做错事,或者表现不乖,爸妈可以减少一颗星星作为对孩子的惩罚。

3、罚孩子减少玩的时间

孩子天生爱玩,所以对于孩子来说,减少玩耍的时间无疑是一种严厉的惩罚啊!如果孩子只顾着玩玩具不愿意上床睡觉去,妈妈就可以跟孩子说“孩子曾经和妈妈约法三章,如果9点还不去睡觉的话,明天就只能玩1个小时的玩具了”孩子知道妈妈是说到做到的,自然就会乖乖去睡觉了。

4、让孩子承担犯错的后果

孩子顽皮不听话,对于父母的规劝屡教不改,那么就适当地让他尝尝任性的结果吧!孩子在生活中多犯错“碰壁”,能够逐渐理解并接受自己行为的自然结果,孩子的受挫能力也将会更强。

比如,如果孩子总是摔玩具,妈妈可以把孩子的玩具都收起来,并且罚他3天内不准玩玩具。或者孩子在公园和别的小朋友打起架来,妈妈也可以禁足孩子3天内不能去公园玩。父母在做这些处罚时,一定要跟孩子说清楚惩罚的原因,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只有让孩子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这些惩罚才起到效果,不然孩子心中肯定非常的不服气哦!

5、讲道理,不犯怒

孩子对于爸妈的指示不但拒绝听从,还在家里满地打滚来让爸妈屈服自己的要求。对待孩子的执拗和不合理要求,如果父母态度强硬,可能会让孩子感到挫败感,反而加重他抗拒的情绪。所以父母首先要保持一种冷静的态度,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再用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和他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沟通时父母以一个宽容开放的姿态面对孩子,不要摆出一副父母的威严。给孩子反馈时也切记空洞的说教和啰嗦的“语重心长”,像这种沉重的对话,只会减少孩子与父母交流的欲望。父母在沟通中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即使孩子做错了,但是他能够说出很好的理由,那就原谅他,甚至主动放宽你的原则,给他更多的机会去大胆实践

组织好和孩子沟通的语言

爸爸

一、当孩子不想上床睡觉

这样说:还有10分钟就到睡觉时间了,先洗漱还是先讲个故事?

——给出事实、选择性的督促

不这样说:还不回你的房间去,这么晚了,别玩了,赶快!我都说了几遍了!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不困就不想睡觉。也许我想看电视,也许想做有趣的事儿,我还不知道时间是怎么回事呢?只要你们规定睡觉时间,让我遵守它,也就把我身体的生物钟定好了,我会逐渐养成按时睡觉的习惯。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选择我喜欢的做,然后顺理成章地睡觉去了。不过,我有病的时候可能还是例外啊。

妈妈

二、当孩子做事磨蹭

这样说:我们还有5分钟就要走了,你现在穿好衣服,还是把衣服拿着?你要带什么包?

——给出事实、选择性的督促

不这样说:你还在那儿磨蹭?我们要晚了,赶快吧,听见了没有!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没有意识到我在磨蹭,特别是在玩我喜欢的玩具时,我没有时间概念啊。如果你对我“这样说”,我会顺着你的督促做选择。

爸爸

三、当孩子说“不”的时候

这样说:好的,你可以说“不”,但是,我需要听听你说“不”的原因,我才能理解你。可以吧,说出来吧。

——尊敬的、正面的引导

不这样说:小孩子懂什么,你怎么这么犟啊,我是对你好。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说“不”时,我在尝试我的独立性,想证明我在长大,也许,我就是不能接受你的教导,也许,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在学习不惧怕别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妈妈

四、当孩子不小心弄坏了东西

这样说:没关系,这次有了经验,以后就不会弄坏了。每个人都会出错,我也会,不如试试把它修好吧。

——表示理解,引发思考,尝试补救

不这样说:你看你这孩子,把这么贵的东西搞坏了,我下次还能给你买吗?

——抱怨、指责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当我把东西弄坏的时候,我很紧张也很害怕。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会感到你们真理解我,我以后也会注意的。

爸爸

五、当孩子不想理我们

这样说:孩子,妈妈感受到你今天有心事。我能够帮你吗?和妈妈说说,你心里就舒服了。你能体会到我很担心你吗?

——提出帮助、疏导情绪,运用同理心

不这样说:我跟你说话呢!怎么回事儿,你这孩子怎么又不理人啊!

——讽刺、压力式的质问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其实我没有什么心事,有时候我想要自己待一会儿,也许,我在想着自己心里的秘密,也许,我在想我认为重要的事。当你对我“这样说”,我体会到你关爱我,我也许就把心事告诉你了。

妈妈

六、当孩子不让别人玩玩具

这样说:想一想,你先玩5分钟,再给他玩10分钟,还是先给他玩5分钟,你再玩10分钟,还是给他另外一个玩具玩?

不这样说:你要学会分享啊。快给他玩一会儿。

——说教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我特别喜欢我的玩具,真不想让别人玩儿。我怕他弄坏了。当你对我“这样说”,我可能会让他玩儿,也许给他玩另一个。

小明

七、当孩子用哭来达到目的

这样说:如果你不哭的话,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办。安静下来,你想对我说什么?……

——引导用语言表达的技能

不这样说:哭哭哭,你就知道哭,哭有用吗?我怎么有你这样的孩子。

——不耐烦、说教

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哭可是我的一个有用的武器呀。以前我使用时就成功过,我要到了我想要的东西。所以,我就用哭来试试你们的反应;也许,哭是我本能地表达自己的方式,我还没有学会到底应该怎么向大人说话呢。当你对我“这样说”,你在耐心教导我一个新的方法。

家园共育《亲子教育——家园共育:培养孩子主动发言习惯的三大方法》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园共育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