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知识:不要在孩子犯错、或正在玩的兴头上管孩子

07-22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育儿知识:不要在孩子犯错、或正在玩的兴头上管孩子”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案例还原:孩子妈妈说:她的孩子有点事就动怒发脾气,不让别人说,就认为自己是对的,一说他错了,他就急眼,固执己见,说不过就用武力解决问题,不会与人沟通。

针对孩子的问题,妈妈采用过的方式包括:打孩子,但哪次都没把哪次打服,而且孩子反抗的也挺激烈,嘴上说我就不服,我就怎样怎样,还砸东西,就因为这,两副眼镜都被他弄坏了。

打孩子没管用,就采用冷暴力,把孩子关在门外,妈妈说这办法当时管用,但是孩子没记性,很快承认错误,又很快犯错。

为了给出更准确的建议,老师问孩子妈妈,孩子都会因为什么事、在什么时候爱发脾气?

妈妈想了想说:基本都是因为学习上的事。妈妈举了两个具体的例子。

她说:比如孩子写完作业我检查,我跟孩子说:这道题你做错了。孩子就立刻生气问我:我哪错了?我就告诉他哪个哪个错了。孩子就狡辩说:我没错。我把答案拿过来给他看,他也硬犟说他没错。往往这时我就搂不住火了,冲他大喊,要是不管用,一般我都是把他关在房间里,但他在里边也不消停,一边敲门、踹门一边说不服气的话,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孩子哥哥也要学习,闹时间长了怕影响了老大,没办法我就不得不开开门,妥协。有时候太不听话,就把他关到门外,告诉他,不要他了,然后他就在门外大喊大叫。大晚上的我怕影响邻居或者有时候姥姥看心疼就把门开开,让他回屋了。m.yJs21.com

老师问:回屋之后,你又是怎么做的?

妈妈说:我就说好话呗,跟他说,妈妈是爱你的,怎么能不要你呢?你是好孩子,下次别再这样了。

老师问:孩子还会因为什么事发脾气?

她说:看电视,说好的时间,他不遵守,当强制把电视关了,惩罚他以后不能看电视,一到这时候孩子就开始哭,说要给他机会,以后不会再犯等,但是没记性,承认完错误,隔天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周而复始,每次都如此。

简单来说:孩子之所以总和妈妈动怒是

第一:妈妈管孩子的火候不对,我经常说不要在孩子犯错、或正在玩的兴头上管孩子。

第二:妈妈带着情绪管孩子

用生气逼孩子认错,孩子要么被迫屈服,要么以怒制怒。

第三:管不到点上

明明是孩子不守时,不遵守承诺,明明是孩子没理辩三分,妈妈却盯不住这些关键点,而是被孩子的状态影响,顺着孩子的思路,与孩子你一言我一语的穷对付,包括到最后把孩子关到屋里,孩子都没明确自己到底错在哪?甚至妈妈自身也没清晰到底该纠正孩子什么,光顾着生孩子不听话的气了。这就为什么孩子总是不服,即使认错,回头还犯的直接原因。

第四:雷声大雨点小

妈妈每次气的不行,都会冲动地说出很多狠话,什么撵出家门、再也不要你了等等,可结果往往都是虎头蛇尾,甚至以和孩子说小话作为收尾。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知识:孩子跌倒,家长要不要扶起?


相信很多有小宝宝的家庭中父母都会碰到这种问题。孩子跌倒,家长要不要扶起?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一些家长。我的答案是要看情况。且听我细细说来:

孩子跌倒在地,有的并不严重,有的跌得比较严重,所以要根据情况来对待。

一、孩子跌得不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是完全可以自己站起来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呢:“摔一跤没关系的,快点自己起来。”如果是个男孩子的话,爸爸妈妈还可能会加一句:“你是个男子汉,摔一跤有什么了不起的?自己快起来。”这两种话听起来好象都没有错,因为孩子跌得并不严重呀!但是仔细想想,当我这样去对孩子说的时候,孩子会有什么感觉呢?他会感到你没有理解他跌倒后那种伤心的感受。虽然他可以自己起来。但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一句温和而关心的话。

正确的做法是:

“宝贝,你跌倒了,告诉妈妈你现在怎么样了?痛吗?”先问问孩子的感受,孩子瞬间就会感到妈妈是关心自己的。然后再看看孩子的身体,有没有受伤。如果看到孩子跌得并不严重,只是轻微的跌倒后,妈妈再对孩子说:

“宝宝不用担心,走路跌倒没有关系的,以后走路的时候眼睛看着脚下的路,慢慢走。”

“来,自己站起来试试,我们继续走。”

如果孩子不想站起来的话,我们再继续鼓励他:

“妈妈相信你能自己站起来的。”

然后微笑地看着孩子等他自己站起来。

二、孩子跌得比较严重。

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父母不要表现出过于担心,因为你的焦虑心情会影响到孩子。他会认为自己真的是跌得很严重了,站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对孩子的跌倒表示同情:“宝贝跌倒了,让妈妈看看好吗?”如果是腿受伤了,就不要求孩子自己站起来了。这个时候可以问问孩子:“你需要我的帮助吗?要妈妈扶你起来吗?”有的孩子很坚强,他不需要妈妈扶,想要自己站起来,那么,我们就先让孩子试试。如果孩子真的感到很痛了,那么妈妈再把孩子扶起来。只有等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时,我们再去帮助孩子。

在孩子跌倒后,大多数父母都想培养孩子坚强的品质。让孩子自己站起来。但我们要考虑到在培养孩子品质的同时,不要让孩子感到父母对他是冷漠的。这样的话,孩子以后也会模仿你的样子对他人的痛楚表现出冷漠。

育儿知识:父母不要随便给孩子扣帽子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学好,而且最好优秀于别人,他们觉得这是为孩子好,殊不知,如果在这过程中,不能清醒认识到自身教育并做出反省,往往成了父母的“自以为是”,对管教孩子有害无益,虽然出发点虽然没有错,但在教育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不尊重孩子成长规律,而违背教育原则的事情发生,而如果这样,不但教育效果不好,还会恶化亲子关系,到头来,父母会感觉头痛,觉得自己一番“苦心”无用武之地,管孩子咋就那么难呢?

其实,我现在也有一番“苦心”没得到好报,那就是,我希望小容小韬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却见效甚微,如果孩子“不懂礼貌”,甚至有些“榆木疙瘩”的感觉,你会着急吗?

说来简单,就是打招呼的问题。两人从不到两岁上幼儿园,还不会说话时,我就开始教两人“见了老师要问好,然后回家时要跟老师说‘再见’!”,这个规矩呢,两人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领会到了,不会说话时,也会摆着小手来表示“再见”了。可是,两人对此并不在意,经常需要我提醒,甚至一直到现在四岁,还经常显得那么“不懂事”,那就是不喜欢主动打招呼,甚至每次放学回家,老师都要主动跟两人说,“小容小韬再见!”,可即使这样的热情,都提名道姓了,两人都懒得应对。

唉,咋这么“没礼貌”呢?

但我一般不会把这顶“没礼貌”的帽子往两人头上扣,或者说,“你们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或者“你们这样真没礼貌!”然后就强制纠正过来。我觉得小容小韬这样的表现,不是因为不懂事,只是不想而已。我们都喜欢孩子懂事有礼貌,头脑灵活,待人周到,大家也看到了嘛,研究都调查显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方面的因素只占10%,占90%的其它两大方面是情商和努力。有礼貌应该属于情商范畴吧?你看看,社会上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待人接物多圆滑呀,有强大的社会关系网也是成功的因素之一,可是,就小容小韬这个样子,还社会关系呢,连最起码的“再见”都懒得说。

我不往两人扣帽子,是不想给两人一些空洞的压力,一是希望两人有一天能自己认识到,跟别人保持互动或者友好有多么重要,相处是一门学问,人在社会上,早晚都会有自己和别人的相处方式。二是我不喜欢用我所认为的待人方式去影响孩子,应该怎样做,我其实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两人了,那么怎样去实施,那是两人需要去克服并实现的事情了。三是乱扣帽子其实是对孩子的不信任或是不了解,你知道吗?父母的很多鞭策和鼓励有时候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力量,效果可能经常相反,你越鼓励,孩子越退缩,因为你的态度已经在表明,孩子,你自己根本不行!

所以,适当的鼓励有必要,孩子明白了,就不需要说太多了,说太多就表明父母对孩子的表现已经不淡定了,而孩子能很明白的就能洞穿父母的心理,那就是,父母的话充满希望,其实是对我很失望了。

那天,我陪两人在青草河公园散步,碰见一退休老同事,因为以前在一个办公室,所以非常热情的聊了一会儿,老同事自然非常喜欢小容小韬,龙凤胎嘛,就算不是熟人,也喜欢看一看。可是,两人很淡定的站在那里,对老同事的热情皱着眉,简直一幅不耐烦的样子。出乎意料的是,同事一转身,小韬就跟我说,“爸爸,我没叫她‘奶奶‘!”。我吃了一惊,呀,小韬怎么知道我希望他叫老同事“奶奶”呢?关于这一点礼貌,我以前只告诉两人两件事,一是见到老师熟人要问好,走时说再见;二是见到爸爸妈妈的同事,男的叫叔叔,女的叫阿姨,老的叫爷爷或奶奶,这是最起码的礼貌。原来,我说的这两点两人早就领悟了,只是行动上没有表现出来而已。不但如此,虽然没表现出来,但两人对我心里对他们的期望真是了如指掌呀,否则,小韬怎么会这样准确的跟我说“我没叫她‘奶奶’”呢?我在想,很多父母觉得他们了解孩子,而事实是,孩子更了解父母,他们知道父母要对他们说的话,他们知道父母对他们的期望还有父母将以何种态度来对待他们。

所以,扣帽子有用吗?比如如果小韬没叫老同事“奶奶”,我便给孩子们扣上“没礼貌”的帽子,虽然是想让他们做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但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和不信任呀,而事实是,孩子们的心里都透亮着呢,他们知道什么是“有礼貌”,并且一直自己在监视自己的行动呢。如果父母不适当的激励反而就是一种反感了。

那我们父母应该做的是什么?

一是提醒

不管是什么原因,是害怕还是不习惯,或者是忘记,最起码的礼貌应该保持的,所以,只要有可能,即使两人不情愿,我也会具体到行动上告诉两人,“快跟老师说‘再见’!”或者当别人主动跟两人打招呼,我会提醒两人说,“你们要回应‘你好’,明白吗?”,原则上的东西我就不讲了,比如要懂礼貌呀,做好孩子呀什么的,具体的行动比这些空空的话语有用多了,至少它能让孩子明白应该怎样去做。

二是沟通

比如小韬刚才跟我说“我没叫她‘奶奶’!”时,我就故作惊讶的问,“对啊,你怎么没叫她‘奶奶’呢?”小韬说,“因为我害怕。”唉,害怕什么呀。不过,也可以理解,对于不熟悉的人,小容小韬是很戒备的。或许熟悉后,会主动叫“奶奶”吧?这时候就可以顺势鼓励一下了,“那你以后再见到她,叫“奶奶”好吗?”,小韬有些犹豫,但还是努力点了点头。

三是帮助孩子去实现

教育孩子时,要具体事例具体说,这样才更有指导性,孩子也更易于去实现。就像我们夸奖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或者“你真勇敢!”,或者“你真漂亮!”等等,这都是一些空话,或许在我们大人心里,我们知道这些话的标准,但对孩子来说,是空的,他们不知道“好孩子”具体表现在哪,比如很多孩子认为只要做父母喜欢的事就是“好孩子”,而失去了对事情本来就应该具有的态度。要避免这一点,夸奖时就要具体到一件事情上,比如小容小韬争玩具,我劝小韬先让给小容,小韬最终同意后,我会说,“小韬让小容先玩,真是好孩子!”这就表明,小韬因做这件事而是“好孩子”,跟听爸爸的话是两码事。或者我要求小容戴上发卡,我会说,“小容戴上这个发卡真漂亮!”那小容就会很明白的把“发卡”和“漂亮”联系到一块儿。如果不是具体事情具体说,只经常说,“你真一个好孩子!”“你真懂事!”等等,那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孩子对这些评论会慢慢失去喜悦,并懒得理会了。

所以,如果要帮助孩子实现,不管这顶帽子好或坏,都不要随便扣,根据事情实话实说就好了。

其实,关于“礼貌”这件事儿,小容小韬已经进步好多了。两人不是那种嘴巴很乖,很会说的人,或许每个孩子有什么特点,小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来了。但我们也应该相信学习的作用,还有引导的力量,关于如何做才更有“礼貌”并适合自己的行为方式,相信小容小韬会自己慢慢去体会并实现的。

育儿观念:不要剥夺孩子玩沙的快乐


育儿观念:不要剥夺孩子玩沙的快乐

有一样玩具是所有孩子们都喜欢的,那就是——沙子。从小宝宝到大宝宝,没有不爱玩的。就拿奇奇小朋友来说,从会走路开始,就是个见了沙堆走不动路的主儿。有的家长怕玩沙子或土太脏,基本连碰都不让孩子碰,在沙堆或土堆旁边,经常可以看到被强行抱走的大声哭泣的宝宝,每逢这时我都有想走上前去劝说其家长让宝宝玩的冲动,可是也只能很无奈地管住了自己的嘴巴,嘿嘿。

大自然给了我们很多的好东西,需要我们从小就亲近她。例如花草树木,例如蓝天白云,例如江河湖海,可是,亲爱的们,你可知道那适宜植物生长的沙或土也一样是大自然赐予给我们好礼物之一哟!喜欢亲近大自然可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小时候曾经痛快玩过沙土的我们现在可没有权利去剥夺小小的他们想亲近大自然的权利哈。

我最喜欢享受的就是在一个好的天气,给奇奇带上玩沙的玩具,找到一个合适的沙堆在阳光的照耀下看着他开心的玩弄着,做着他的城堡和小岛或山洞,修着他的公路。。。。。。即使手脸或者衣服都脏了,也没有关系,回家洗洗就好了。只不过,在玩沙之前,一定要和宝宝讲清楚,不可以用手碰眼睛,如果能不碰脸就最好了。千万不可把沙子弄到眼睛里去,那样可真是件麻烦事儿。三岁以内的宝宝在玩的过程中需要大人眼睛的全程陪护,多少有些费心;不过,三岁多的宝宝应该完全可以听懂大人们的话了,告诉他不要摸脸,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做到的。反正奇奇小朋友就从来没有把沙子弄到眼睛里去过,呵呵。另外,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能找到真正的沙堆的机会也不多哈,一般在公园里进行收费可以玩的都是经处理过的大粒湿沙或沙子的替代物,孩子们玩起来也要更安全些。

奇奇小朋友玩沙的爱好一直没有减弱过。所以为了成全他的快乐,我宁可让他混在比他身高矮一半的小朋友堆里玩,完全可以做到忽略某些家长们诧异的眼光。嗯,孩子就是孩子嘛,两岁的孩子和五岁的孩子都喜欢玩沙,又有何防?

且看我们是如何尽情玩“沙”的吧,呵呵。亲们仔细看一下,照片中奇奇玩的是真正的沙子吗?嘿嘿,这次在公园里玩的收费设施提供的是沙子的替代物哈。眼尖的亲们可以猜一猜,奇奇玩的“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呵呵。

育儿心得:当孩子犯错时


育儿心得:当孩子犯错时

在当下的社会中,孩子是家中的宝贝,哪个当父母的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是聪明、活泼、健康、自信的,自己却经常丧失准则地做错误示范,日积月累的惯性就会造成根深蒂固的影响。

孩子犯错就像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不断的学习和改正,以后就会轻松应对了。首先要先分清楚孩子的错误是如何形成的,有意还是无意识产生的,是好心办了坏事,还是家长错误地理解而导致的分歧的结果。不能不闻不问的就先进行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弄不清以后到底该如何做是对的。打了也白打,反而打在孩子身,痛在父母心。犯错误一般有几种:

第一,无意识的错误。如果孩子还不认识到这是错的,只知道是好玩、有趣、有好奇心而弄脏或弄坏的话,就不要发脾气或惩罚,应该好好说明情况,错误是可以理解的。有时实在忍不住时,就要冷净一下。

第二,有意识的错误。有时就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或好心办了坏事。家长就要对其的行为多关心。使其下次少犯同类的错识。要让孩子在错误中获益。就像帮忙收碗筷,却打翻在地。

第三,无理的错误。为了发泄,报复或攻击谁,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协调不好与其他人的关系。要提醒孩子不要总犯同样的错误,不要去犯无意义的或低级错误。家长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孩子表现不好,就是自己没教育好。其实也不然,再优秀的家长,有时对孩子却束手无策。

父母需要告诉他任何行为不仅需要自己的满足,还需要别人的认同,要得到认同,就要遵守共同的规则,告诉他通常有哪些处事的规则。通过这样的教导,孩子很快会从犯错中学到很多好的东西,同样的错误也不会一犯再犯。现在这个年龄要学会从错误中获益,学习社会规则和承担成长的责任。再长大一点,对道德、良知的培养,不能心急,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孩子自然会变得善良与懂事。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育儿知识:不要在孩子犯错、或正在玩的兴头上管孩子》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