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实际的说教是没有用的

08-08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需要互相包容,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脱离实际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越来越觉得,孩子的教育靠脱离实际的说教完全是没有用的。他们的成长是体验式的感悟,无法用你的一句话替代。去上英文课路上,丫丫吃着口香糖,吃完了,我没带任何纸巾,只好帮她捏成个小球拿在手里,准备找个垃圾桶扔掉。丫丫见状,立马对口香糖产生了兴趣,也拿到手里捏啊拉的,一边捏一边自己编歌词:“拉啊拉,拉成一个蜘蛛网……”我刚想制止,又想:对她来说这跟橡皮泥也没啥区别,只要不再吃下去,倒也无所谓。

我只是提醒她说:“小心别沾到衣服上,口香糖洗不掉的,奶奶洗衣服很辛苦。”不过,我知道这样的话很无力的,就算她拼命点头真的有听进去我都觉得结果很悬。果然,还没到门口,口香糖已经糊了她一裤子

,她努力地用力地要把那些黏糊糊的东西抠掉,但是根本没有用,真是又恶心又难看,丫丫无助地看着我,向我求救,我也帮她弄了一下,还是一点用都没用。我说:“口香糖弄在衣服上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就算洗都洗不掉。”丫丫懊恼地说:“妈妈,下次我再也不玩口香糖了。”我“恩,下次要小心点。不过,妈妈倒是还有一个办法~~”我故作神秘地说,“把裤子冰到冰箱里,口香糖就容易弄掉了。”丫丫立即两眼放光:“真的吗?那等一下回家我们赶紧试试吧。”

下课后,丫丫又问我要了一个口香糖吃,并赶忙说:“妈妈,这次我绝对不会玩了。”这次,我倒是真可以相信她了,她的确也做到了。而且到家第一件事就让我把衣服冰到冰箱里,相信以后她对这个小技巧都会记忆犹新呢。

都说不管是最好的管,但是有了相当阅历的我们总想让孩子少走弯路,能走最完美的人生道路。吃饭,学习,就连怎么玩都管的面面俱到,但是真的有效果了吗?可能从某些方面来讲,现在的孩子还不如我们那一代散养出来的好呢。没饿过肚子,怎么知道饭有多香?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努力创造更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环境,却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现在每当我预见到丫丫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我就会有两种选择。对于短时间内不会看到不良影响的,是原则性的习惯养成问题,我会尽可能形象生动夸张的像讲故事那样描绘出她的决定所带来的后果。比如,她晚上不肯睡。我就说:“哦,宝宝不想睡觉是可以的。不过,妈妈想告诉你一件事。一到9点钟啊,我们身体里的细胞宝宝都要睡觉了,你要是不让她们睡觉啊,她们已经工作了一天很累很累,如果不能休息,他们就开始缩小,再缩小,最后死掉了。你知道细胞宝宝死掉会怎么样吗?你的身体啊就没力气了,你的大脑啊就变傻了。有可能啊,你突然不认识妈妈了,想去玩都爬不起来了,那可怎么办啊?”一般没等我说完,丫丫就已经慌了:“那我还是睡觉吧。”如果她不肯刷牙,我就说:“我看到你嘴巴里的牙菌啊开始对你的牙齿抹酸液了,刚开始只是一点点还能刷掉,再过一会儿你的牙齿上全是酸液,你的牙齿就会被腐蚀掉了,先是牙齿上有个洞,这个洞越来越大,先半个牙齿没有了,然后整个牙齿没有了,最后连牙根都没有了。就这样,一个牙齿没有了,两个……”一般这样的故事不会讲到最后,她早就冲进卫生间了。其实,我说的故事都是事实,只是添油加醋加点感情色彩而已,最主要的是要了解自家孩子的喜好,如果喜欢奥特曼的估计加点奥特曼和怪兽的元素就能让孩子听进去了。对于结果是立竿见影,她又非干不可的,就二话不说让她去,就算闯了祸,也要忍住不发脾气,最好等她自己先反省,我们再来加强巩固。

爱是有心却无痕,“不管”才是最难的!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幼儿园的开放日,到底有没有用?


幼儿园的开放日,到底有没有用?上周四,**所在的班级又举行了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这样的开放日,我曾经参加了2次,但是感觉效果都不是很好。

第一次参加开放日,是在**才上幼儿园大概2周或者一个月的时间上。孩子们还没有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因此,当家长们进入教室以后,孩子们大都会缠着家长,要家长抱,或者让家长陪着做各种活动。一旦家长拒绝,那么孩子大都会以大哭来表示不满。因此,第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到处都充斥着孩子的哭声。还有,就是到中午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不让家长走。本来我还打算让**继续留在幼儿园,可是,大部分家长因为无法忍受孩子的哭叫,都把孩子接走了,我也只好把**带回了家。

第二次家长开放日,是大概在**上幼儿园半年以后了,那个时候**基本上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但是,那次的开放日给我的感觉也不是很好。很多小朋友都可以自己玩儿,但是还是有**以及个别的小朋友一直要缠着家长,我也不好当时老师以及其他家长的面训斥她,只好尽量依着她。到外面活动的时候,别的小朋友都跟着老师操或者其他的运动,只有**,老师让干什么都不干,只是盯着我,生怕我跑了一样。感觉颇为郁闷!中午还是一样把**接回了家。

上周四是我第三次参加**的家长开放日。这一次,**表现还不错,不再缠着我了,可是,给我感觉是这样的家长开放日还是不好。记得他们的班主任老师给小朋友们讲过如何刷牙以后,就开始让小朋友们自由活动,**选择去小舞台玩儿。说是小舞台就是有一些小孩子可以玩儿的乐器,然后老师给放上音乐,小朋友就可以自由地跳舞。**开始拿了一个米老鼠的面具,可是一直没带好,然后就被她们的一个老师给拿去了,但是却没有帮**戴上,而是给另外一个小朋友戴上了。我不知道这个老师是无心还是有意,反正,**因此而不开心了。她闷闷不乐地站在一边,什么也不玩儿,我劝她也不行。后来,他们的班主任老师过来,问**怎么了?**也不说。我说:“可能是因为没戴着面具吧?”我没有说那个老师把**拿的面具给别的小朋友戴上了,怕给**带来更不好的影响。后来,在班主任老师的劝解下,**去手工区做手工了,还好,没有再不高兴,但是,她却拒绝再去小舞台玩儿了。

这期间,孩子们喝了一次水,一次奶,老师还把他们分成两个小组,各自活动,**留在了阅读区。我发现,在老师给他们讲故事的过程中,**很少有老老实实坐在那的时候,总是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到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上,一会儿又坐到地下,反正一刻也不老实。

再后来,老师就带着小朋友们出去活动,先是做操,然后自由活动。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还比较长,小朋友们都玩儿得很开心。**也开心地到处跑,玩儿滑梯,扔沙包,滚呼啦圈,反正是让小朋友们都运动了起来。唯一的遗憾是,他们活动的地方阳光比较少,都被前面的楼给挡住了。

时间过得真快,眼看着又到了午饭时间。**估计知道我要走了,就跑过来和我商量,说她想回家。我劝说**:“**,你看你下午还有英语课呢,如果你不去,你们老师肯定要想你啦。老师会说,咦,怎么回答问题特别好的那个**怎么没来呀?那我这贴画发给谁呀?(他们上课,老师都会利用贴画来鼓励小朋友回答问题,有时候**回家胸前会贴好几个贴画。)”看来我的鼓励很起作用,**开心地和老师进了教室。

晚上,我来接**的时候,老师和我表扬**:“今天**表现得特别棒,中午没哭。(看来肯定有小朋友哭了)而且晚上吃饭也吃得特比好。”我趁着**换鞋的时候,悄悄地问老师:“是不是**平时上课也不认真呀?上蹿下跳的。”老师说:“没有哇,**平时上课可认真了,如果心情好的时候,就数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大。”我一听,放心了。

总体来讲,我认为其实开放日的意义不是很大。幼儿园的本意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生活状况,可是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孩子不是哭,就是闹,或者是不认真上课,可能到给家长多添了一份担心。其实平日里,教师多增加点和家长交流的时间,让家长了解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就可以了,没必要非要拿出半天时间来看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好多孩子的表现都和平时不一样,幼儿园还是要多注重平时和家长的交流,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

支持判死刑不如做些实际的


看到越来越多的儿童被拐卖,我们既心痛又愤怒,可是,简单粗暴的“拐卖儿童死刑”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吗?我们真正希望看到的是:世界各地都能设置失踪儿童干预系统;希望不再有拐卖市场这个环境;希望能有效地做到全民重视、全民接力。

而作为家长,当面对这样的新闻时,除了激愤之外,更多的是担心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该怎么办?孩子该如何去面对?《健健康康成长记》希望帮助家长教育孩子如何避免被拐骗,及如何培养孩子提高警惕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犯罪分子一般常用的手段

骗孩子最基础的就是吃,比如说你吃方便面吗,你吃火腿肠吗,你吃羊肉串吗?但是这里面孩子最爱吃的是棒棒糖。

爱心

利用孩子的爱心,比如问路和找小狗型:“我的小狗找不到了,你帮我去找小狗吧”;“叔叔阿姨不认识路了,你带我去找一找路吧。”

新奇

比如说你见过飞机没有?或者用iPad,就是用一些新奇的东西引孩子走的。

警惕:父母在家里一定要跟孩子们再三强调:“向陌生人说不”。比如说有的叔叔阿姨问你,小朋友,你带我去找小狗吧,你就说不;小朋友,那你告诉我路怎么走,不。

说“不”的必要

让孩子明白,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有爱心,我们一定要帮助其他的小朋友,但是我现在很小,我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我可以让爸爸妈妈去帮助别人。这样说一个是要树立爱心教育,但另一方面要告诉他,我现在没有责任,没有能力,只能说“不”。

如何礼貌的说“不”

最好在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就教他学会和陌生人说不,比如: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跟你说有什么用?”这个不礼貌,那么我们第二步就叫礼貌说不,小朋友你叫什么呀?“对不起,我不能告诉你”,这个就是礼貌说不,还有第三步叫幽默说不,小朋友你叫什么呀?“我爸还没给我起名呢,他很忙”,这就属于幽默说不,这是我们教孩子的小的基本功。

安全教育渗透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警惕,孩子也容易走失甚至被拐。因此,树立安全意识,提前防范是有必要的。

多和孩子聊天,取代无趣的说教


案例:

春天天气暖洋洋,孩子们都脱下了厚厚的棉衣,一身轻装,显的精力充沛,充满活力。于是,午睡时睡不着觉,翻来覆去,清唱“小曲”的孩子多了,教学活动中注意力不集中,做自个事的孩子出现了,排队盥洗时也有人总是快马加鞭地跑向目的地……孩子的这些变化,老师看在眼里付诸与行动,被批评是这些孩子常有的事。班级里因此也出现了此类现象,有的孩子爱上了向老师告状,有的孩子表里不一,老师眼皮子下像模像样,老师一走无法无天,也有的孩子成了屡教不改的小捣蛋。

这天,像往常一样,孩子们午睡后,给女孩子们梳头发,老师一边匆匆地梳着辫子,一边不时注视着活动的孩子,生怕孩子们吵闹。轮到琳琳小朋友了,她笑眯眯地说:“老师,昨天,我去喝酒了,是一个老太太过生日,老太太也要过生日。”我想老太太过生日不就是祝寿嘛,他觉得只有小孩才过生日呢,便问:“大家怎么给老太太过生日呢?”琳琳接着说:“给老太太送点东西,我们还看电影了呢!”老师又问:“什么电影呀,能不能告诉我?”琳琳就凭着她对故事的理解讲起了《五女拜寿》的故事。老师自然而然地成了她热心的听众,并告诉她每个人不管大小都有生日。接着一个下午琳琳非常地开心。这以后琳琳也变得更加开朗了,喜欢有事没事就跑来跟老师讲讲幼儿园以外的趣事,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了。

专家观点:

经常听人家说“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每个老师都想和自己的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关系,但平常繁杂的家务和工作,有时会忽略孩子的感受,遇到孩子们违规的事,更多地采取了批评教育,使师幼关系不和谐。

对待孩子,老师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承认孩子顽皮的一面,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2、笑脸面对孩子,多和孩子聊天、谈心。

3、做一个具有亲和力的教师。

在幼儿园,每天早上,老师应该以笑脸迎接每一个孩子。可以经常摸一摸孩子的头,拉一拉孩子的手,叫一叫孩子的小名,时不时地抱一抱孩子。利用幼儿来园、午睡等时间,尽量每天和每个孩子交流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交谈中鼓励孩子畅所欲言。老师应该做他们忠实的听众,必要时也给予适当的回应和肯定。当孩子间发生争吵、违规等现象时,尽量和孩子们商讨解决,或者编一个类似的故事引起孩子间的共鸣。这样虽是教师有意识的与幼儿交流、沟通,但却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注,体验聊天的乐趣,架起孩子交流情感的桥梁。

小编观点:

案例中的老师放下了教师的威严,蹲下来亲近孩子,和孩子间的距离拉近了,孩子们进步了。专家建议,家长也应该和孩子做好朋友!

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和老师一样,不仅是神圣、高大的,而且是能够给他们智慧、力量和安全的依托。孩子更喜欢的是“交流型”的家长。

因此,在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爱抚,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比如,每天孩子放学回到家,可以让孩子说说幼儿园发生的一些趣事。家长应该挑一些孩子喜欢的话题和孩子聊,这样更能引起孩子发言的欲望。只有这样,才能拉近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家长还可以了解到孩子的兴趣和潜能,进行培养。放下家长的架子吧,展开笑脸去迎接您的孩子,让他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您的关爱,您的支持!

专家友情提醒 助你脱离教育孩子的3大误区


在广州市妇联举行的“家庭教育专家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就现代家庭教育所面临的误区和问题进行了探讨,专家痛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论调。

误区1:大部分都不是“泰山”

“现在,许多家长教育子女都有一种‘司马迁情结’,那就是‘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南华工商学院院长、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副会长易江指出,大多数家长都不惜一切努力欲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泰山”。“可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属于这两种类型, 80%的孩子是介于这两种类型之间,追求将每个孩子都培养成‘泰山’是不切实际的。”

误区2:“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广州市明人教育负责人大山说,这听起来似乎是很有道理,可是,事实上是错误的。“教育真正应该让孩子明白的是,不怕输,才会赢。”

与会的另一位专家也表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说词害死人。“这都是各种培训机构的广告语。”她说,这种说词不知害了多少孩子,让多少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让孩子陷入痛苦的深渊。

误区3:成功是教育孩子目标

“现在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功才是家庭教育的最高目标。”广州市109中学校长张仲庆不无忧心地说,他们的目标是将孩子培养成一个成功的人,而不是一个幸福的人。

提醒1:家长别干涉小孩子的“社会模拟”体验

“现在的独生子女不像在以前的多子女家庭,在幼年时即有了由兄弟姐妹组成的模拟社会,可以得到一种社会模拟体验。”易江提醒家长,“绝对不能干涉小孩子进行这种‘社会模拟’。”

他说,0~6岁的孩子,需要有3个以上年龄相仿的朋友保持6个月以上的“社会模拟”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经历合作、闹矛盾、吵架、嫉妒,甚至打架。

提醒2:孩子5岁前不要进行定性的知识引导

“家长要放飞孩子的梦想,绝对不要对其进行束缚。”易江强调,孩子5岁前不要进行定性的知识引导。他说,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用回形针折成一个英语的 “and”,让孩子们说那是什么。结果发现,提早认识这个英语单词的孩子,只有一种答案,就是“and”,而没有经过这种知识性的训练的孩子至少说出了 18种非常具有想象力的东西。

提醒3:家长要学会陪伴孩子

“对中国的父母而言,家庭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大山认为,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很多父母不知道有智慧的爱。

他认为,家庭教育的真相就是“关系”两个字。他认为,影响孩子学习的关键是“五大关系”,就是孩子跟父母、老师、同学、学科、自我的关系,任何一个关系出问题,孩子的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家长就是要引导孩子处理好这“五大关系”。

可是,太多的中国家长以忙为借口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学会陪伴孩子,要善于与孩子沟通。

家庭教育:第二视角说教育


第二视角说教育

作为一个刚刚小升初完结撒花的05后宝宝,自然在总结experiments这方面不是辣么的成熟。但是好歹我也是发表过几次文章的人?没点功底怎么成。虽说相比于宝妈宝爸们真正的亲生经历之下差了点,但我们也是“被动”经历的一方啊在孩子角度说不定成效会意料之外的更加切合实际,是不是咧|?

大姐姐大哥哥们看看就成,漏洞部分敬请批评。

比起其他的牛蛙们,我算是毫无特点可言——琴棋书画我是一样不会。说是小时候学了葫芦丝但毕竟不在兴趣清单当中pass;说是小时候小主持人无奈之下坚持了但是一直在做无用功pass;是说小时候民族过了5级但至那之后便再无努力。

为啥提这个呢?其实就是为了强调一下我妈的独特的育儿方案:随孩子。

算是佛系母亲一枚了。

来举个栗子吧:

1.

—妈妈,我不想学舞蹈了QAQ。

—你个小兔崽子说啥呢?当初谁求着我给你报班的啊?你知道为了你舞蹈我花了多少钱吗?你觉得大人钱好赚是吗啊?你balabalabala...

—(这是别人家的妈妈)

2.

—妈妈,我不想学舞蹈了,我觉得现在对它没太大兴趣了。

—哦。真的不学了?你不再坚持一下?

—我已经想好了。不学了。

—好吧。那你就把舞蹈的时间放在学习上了啊。

—(这是我妈)

两种育儿方案各有其特色。前者无非是让孩子在各种情况下懂得坚守自己的初心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价守诺。而我的妈妈却更加注重我自身的看法以及念头可能是因为我从小思想较靠前通俗点是“早熟”我一般真正说出来的都是大脑里过滤过的。我的母亲会顾及到我自身尊重我所以也就不多问。

我更喜欢我妈这种教育方法,我又选择的权利,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这是我应有的人权。反过来我也可以拒绝我妈妈的一些要求类似于让我去学画画啊去学编程啊等等等。我的妈妈会听从我的意见

不过有些时候也是不容拒绝的。类似于做家务啊之类的

其实标题是关于“自觉”这一方面的内容的。但是废话了一大堆还是没有谈及到一点。其实标题我认为取得不是特别恰当。毕竟不是100%。当然有天生管理能力强的孩子(比如说我,嘻)。但是,绝大部分的后期潜能都是绝境下才渐渐露出光辉来的。

我自身也有着这么一段经历。

众所周知,一二年级的内容见到到行,对于幼儿园就识字较多的我不太算个事儿。没咋好好听讲全靠一个脑子混沌过去了。可是得意了不能久久了收不来。从不复习预习的我在三年级就掉了队:英语得了89分。虽说仅差一分,对我来说也是致命一击。因为自上学来就一直是名列前茅的成绩,受尽了老师的夸奖,可这一次却hurt了所有人的心。

考试失利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一直是听压抑的状态想好好改变但又不知道从何开始甚至开始否认自己。

这时候一道光芒四射重新点燃了黯淡无光的我!

她,就是——我的妈妈!

妈妈找我谈了一下心,我也是心情好了一点。接着,她用询问的语气说:“给你报个辅导班,怎么样?”

这一次我没有拒绝,而是欣然同意。因为我也知道,靠我个人的能力,是没有办法有显著的进步的。

报班只是一切的开始。说实话,三年前的那个我怎么可能会想得到现在的自己竟然最热爱的就是英语。我经常会想:如果当初没有母亲的那句话会怎么样。因为自那开始,我就先一步一步跟上了辅导班,再一步一步走上了辅导班的巅峰,再一步一步地跨越课本内容,做跨年龄段的卷子,无限拔高自己。

因为我在成绩这方面一直“养尊处优”,突然的变故会打消我的自信心,但同时我会有动力,我会更加努力,去为了自己可以重新拔高做出努力。期间,我最应该感谢的还应该是母亲。她是一个只会谢简单词汇的人,但是,为了协助我,她抄写了不少笔记,仿佛是为了学习而学习,陪我上完了新概念1,为了可以教我学会了音标。我的母亲帮助了我太多,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她懂得何时撒手。协助我一段时间后,她便渐渐“丢下工作”,到最后的全靠我自己,这一过程完全不唐突。

所以,我认为,自觉归自觉,家长在还需要帮忙的时候还是要挺身而出。我的妈妈就是这样,我很自豪。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


“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老师。”

每一次听到这句话,都会让幼师感到深深的无奈。殊不知再好的幼儿园教育,没有家长的参与与配合也枉然。家庭教育做不好以下这7点,再好的教育也没有用!

1、有阅读的氛围

有位爸爸曾经骄傲地告诉我:我家并不奢华,但唯一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家里摆放着一张大大的书桌,我和孩子可以随时在上面阅读、作画,书香的熏陶胜过一切口头说教。

我欣赏这位有远见的家长,还有什么教育比润物无声更美好呢?如果孩子身边总是充斥着玩具与零食,他就可能变得贪玩、贪吃;如果家里的麻将声争吵声此起彼伏,孩子的世界就会充斥着暴躁与不安;如果房间里总是飘着书香,孩子的心灵就能得以滋养。

所以,有阅读的氛围,是养育好孩子的第一要素。

2、从尊重孩子的老师开始

幼儿园里,经常会见这样的事情发生:某位家长因为孩子之间的小磕碰,与老师园长闹的不可开交。孩子磕碰了,父母着急,这是人之常情。但在没有弄清事情的原委之前,因一时的冲动,而责骂老师,我想这样的家长很难培养出一个温文尔雅的孩子。

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都是父母美德的传承;每个孩子身上的顽劣,都是父母缺点的映射。所以,家风永远是一面镜子。为了让这面镜子更明净,家长要给自己制定规矩:不说谎话,给孩子的承诺一定兑现;不在孩子面前议论是非、抱怨生活;不和孩子讨论老师,维护孩子心中的敬畏和热爱。

3、温度做到刚刚好

育儿就如养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小脾性,有的喜阴,有的喜阳。父母在处理大事小事的过程中,温度的拿捏很重要。过热过急,会矫枉过正;过冷过硬,又会伤了自尊。唯有时刻保持一份温和的心性,才能把孩子调教得同样有智慧。

除了吃饱穿暖,关怀孩子内心的温度,才是更加重要的。责罚孩子要有度,不可轻易触碰他的尊严。常常剥夺孩子自尊的最坏后果,莫过于让他鄙薄自尊并且习以为常。

4、让孩子在赞美中成长

教育中的“放养”论由来已久,但据老师的所见所闻,许多家长的放养是无底线的,甚至包括“是非观”的放任。

孩子抢别人的玩具,你不能视而不见;孩子帮助他人,事后你要表扬;孩子为你端茶倒水,帮你做家务,都要及时地表达谢意。从小让孩子懂得是非、学会担当、乐于付出,这比学知识更加重要。

当孩子事情做得漂亮,也要不吝赞美,孔雀会在赞美中开屏。但表扬需要艺术,不可过大过空,要有针对性,例如:你绘画的创意很特别;你听课的表情很专注……永远要记得,孩子天生的聪慧是不必表扬的,后天的努力才值得鼓励。

5、父母要舍得“用”自己的孩子

你曾经拒绝过孩子主动帮你做事情的请求吗?比如说,他想帮你洗衣服,你担心他弄得满身、满地的水 ;他想帮你扫地,你可能嫌他扫不干净;他来帮你洗洗脚,你又不好意思......

不如,多“用用”你的孩子吧?让他试着自己洗洗小袜子、帮你扫扫地、这是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一次幸福的经历。

如果什么都不舍得让孩子做,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实践,我觉得这很可惜。只有让孩子去做,在不断的“好心办坏事”的历练中,她才能掌握做好事情的技巧。

6、重视老师的点评

教育不是察言观色看表象,我们需要的是洞察力。作为一名幼儿家长,要看重老师对于孩子的每次点评,比如“饭后喜欢和小朋友打闹”,打闹,只是一种行为方式,打闹的背后,也许是自控力不够,也许是对班级规则的漠视,也许是对教师敬畏感的淡化。

这时,就需要家长和孩子有一次正式而坦诚的对话,在不设防的交谈中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

7、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

幼儿之间的游戏玩耍,最易生矛盾、闹别扭。此时,家长最为合适的做法,是尽可能地做一个观众,看孩子如何对付烦恼。看过之后,你才知道他缺什么,你需要帮他做什么。

经常看见许多家长要么袒护要么劝离,这种直接帮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许可以解决暂时的矛盾,却给孩子留下永久的依赖。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家长放手不管,导致家庭和园所不能实现有效的连接与支持。那么,再好的幼儿园教育也没有用!

生命力没有自由绽放的母亲,是不可能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的


经常会遇到面临离婚抉择的读者来向我咨询。

很多时候,她们并不是来征询我的意见。她们更像是来向我证明自己。证明她们的决定是正确的,无奈的,只能如此的,非此不可的。

听到最多的话可能就是:“我受够了他,要不是为了孩子,我早就和他离婚了。”

通常情况下,我并不会代替读者去做选择。因为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在选一条最对的,最美的,最好的路,而是在选一条我们能走的起的,相对来说比较好的路。能不能走的起,只有你自己心里最清楚。

独木桥再美,对面风景再好。你没有那本事,我不会赶你上去。

能不能离婚,并不只是看对方有多不合适,你们的婚姻有多差,更多的,是要看离婚以后,你到底能过的更好,还是更糟糕。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经济,生活,精神,是否可以独立。

即使如此,无论我多么的不会给你正面的意见,有一点,我却是可以斩钉截铁地对你说NO。永远不要说,为了孩子,你选择xxx...

这xxx包括很多,离婚,不离婚,出国,不出国,创业,不创业,再婚,不再婚,读书,不读书,工作,不工作。。。

我相信,客观上来说,一个母亲在做决定的时候,一定会首先考虑孩子的利益,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这是母亲的本能。

但这个事情的本质在于,孩子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首先考虑他,但你并非只是为了他。他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把他安排好了,你的生命才可以完美绽放。如果用逻辑来解释,孩子好了,是你生命得以完美绽放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就是说,孩子没有培养好,你这辈子肯定不能算过的好,但是孩子培养好了,你这辈子未必就一定过的好。

这还只是理想状态。假设的是,一个母亲把孩子培养的身心健康,乐观幸福,注意,这里的培养的好,一定是指身体健康,人格健全,而不是说考上了名牌大学,或直成名成家。而自己,因为把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而忽略了自己。

孩子培养的很棒,自己的生命却很空洞。这种情况可能存在吗?基本不存在。

因为孩子好不好其中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孩子和母亲的亲子关系。

而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自己的生命力没有自由绽放的母亲,是不可能拥有和谐的亲子关系的,一个孩子,和母亲没有建立好的关系,他也不能算是健康快乐,圆满具足的。

最后的逻辑很有意思,即使为了你的孩子,你也不能只为了你的孩子活着。

我们看到有一些母亲,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就会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想当钢琴家的母亲逼着孩子学钢琴,想当舞蹈家的母亲逼着孩子学芭蕾,学习不怎么样的母亲逼着孩子考名牌大学。

还有更多的人,甚至没有梦想。她们的人生平淡无奇,又无法在这贫乏人生中自得其乐。当她们有了孩子,这崭新生命立刻点燃了她心中火焰,从今以后,火光为孩子而亮,生命不再只有漫长黑夜和未知的前方。

更残酷的是,有一些母亲,在情感上没有得到满足。就将更多的情感寄托在孩子身上。

你在别处亏欠,却只想用孩子来填满。

当孩子承担起填满你生命空洞的繁重任务的时候,他的生命也会因此变得沉重。

中国人的婆媳关系总体不大好,这很大程度上和中国人的夫妻关系不大好有关。结婚十年后,还能坐在一起聊天喝茶,谈情说爱的夫妻太少。很多妈妈都把孩子当成了老公来爱,尤其是有儿子的妈妈。这种情况下,造成了很多结婚后,婆婆和媳妇一起争夺儿子的笑话。

有一个古老的问题: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这个问题就暴露了,长久以来,中国的婆婆和媳妇,在争夺同一个男人的爱。这真的很可怕。

在有一些时候,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生命——

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子的?是一片繁花似锦,还是一派荒芜之地;

我们的夫妻关系是什么样子的?是夫妻恩爱,家庭和睦,还是感情淡薄,缺乏温暖;

我们的人生规划是什么样子的?是拥有梦想和实施的计划,还是一片迷茫;

我们对未来的信念是什么样子的?是充满了希望,浑身是劲儿,还是内心冰冷,充满绝望。

生命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兰花,沐浴阳光,其中蕴含着蓬勃的力量,这力量终将绽放开来,不在这里绽放,就必然要在别处绽放。

一个母亲,倘若在自己的生命里,没有自由的绽放,这种力量就会积蓄下来,寄生在别人的身上,这别人,往往就是自己的孩子。

当一个人的生命里,掺入了另外一个人的意志,梦想,希望,而且这个人还是自己最爱的人,无法拒绝的人,事情会怎么样?要么扭曲,挣扎,痛苦,反抗,要么被另一个生命彻底吞噬、控制。

寄生与被寄生,控制与被控制,吞噬与抗争,这样的亲子关系,如何美好?

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母亲是孩子人生的榜样。无论你是学者教授,还是文盲农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生命的活力,张力,成长力,让孩子看到一个人应该怎样活着。

有的是活的无趣昏暗的所谓精英、上层,也有的是活色生香,有滋有味的乡野村姑。在生命面前,很多东西会露出最本质的模样。

孩子不能成为我们拒绝此生成长的救命稻草。

生命可能真的没有那么有趣,但我们也必须活的精彩。

故事比妈 妈的唠叨更有用


故事比妈妈的唠叨更有用xx小朋友有个小毛病,明明都看的很清楚的事情,她偏偏要说不是这样,是那样的,她左手拿了东西,非得说是右手拿的。可能是觉得好玩吧!可是我觉得这应该是算说谎了吧,有时候我懒得说,她怎么说就怎么是,有时候我会纠正她,告诉她不可以这样子,这样就是说谎。可是她满不在乎。

我这个人比较较真,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说话从来都是说什么是什么,我觉得次数多了成了一种习惯,可能就会让孩子觉得说谎也没有什么关系,我非常害怕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种不良习惯,所以,总是想给她改正。现在吧,孩子大了,总是不喜欢父母啰啰嗦嗦的跟她说教,每次我一说什么了,她就会说:好了,妈妈,你别说了,我都知道了,说多了她就直接捂着耳朵不听,要不就大声的说:我知道了,你别说了。我不喜欢听,有时候气的我火冒三丈。真的想给她那么一下子。当然,我也知道这是不对的,所以尽量都不会去动手,以免自己的坏脾气让她学会了。而且还会让她更叛逆。所以,我只能是忍。看着她的样子,我都无力了。有时候真的不想再管她了。可是毕竟是自己的孩子,不可能真的就放手不管了。

每个小孩都不喜欢妈妈唠叨自己,特别是年龄越大,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会,自己曾经也是,如果父母唠叨的多了,总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没用,什么事情都要父母说。为什么父母就不能相信我呢。所以,xx这种行为,我也理解。可是当时,自己总是不会懂的父母的担心。如今自己做了妈妈,就开始懂得父母的用心了,可是孩子还是不懂啊。她没有经历过。所以,我要想个办法让孩子自己去学习。

xx小朋友喜欢听故事,于是我经常会给她讲故事。一天,我突然想,我自己怎么那么笨呢?孩子喜欢听故事,我为什么不把故事当成教材告诉她呢?面对她对于说谎的做法,我想到了《匹诺曹的故事》,于是就给她讲了一下,因为匹诺曹一说谎话就会鼻子变长,结果长了一个很长很长的鼻子。xx听了后,总是会摸摸自己的鼻子。然后问:妈妈,我的鼻子有没有长长啊?我说:你是乖孩子,没有说谎话鼻子当然不会长长了。从那以后,xx小朋友再也没有说谎了。有时候忘记了,想象从前一样开玩笑的说说小谎,一想起也马上就停止了。

总之,我觉得用故事去给孩子讲道理,比起妈妈的啰嗦效果要好的多,而且还不觉得烦。如果家里有这样叛逆期的孩子,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哦

家园共育《脱离实际的说教是没有用的》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说课稿数学的有用性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