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当我们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时,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每阶段教学效果变化记录下来,而教育笔记可以促进老师教育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一篇教育笔记应该从哪些方面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有趣的问题”,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老师,新年许的愿望能实现吗?”毛毛突然跑过来问我.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就顺着问:“你许了什么新年心愿啊?”“郝乐雨许的,她想让我变成臭豆腐。老师我真的能变成臭豆腐吗?”毛毛急得连蹦带跳的,差点就哭出来了。可这么奇怪的问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是好,就随便说了句:“只要你听话就不会变成臭豆腐的。”我刚说完她就高兴的来到郝乐雨跟前说“老师说我不会变成臭豆腐的,你那么坏才会变成臭豆腐。”郝乐雨也不高兴了“你会变成臭豆腐的,你一定会变成臭豆腐的,过年的时候我都许愿了让你变成臭豆腐。”毛毛这次真的信以为真了居然哇哇的哭了起来。“天哪,这是什么事啊这么离谱的问题都会相信”。我在心里暗暗的想。“老师,我妈妈说我只要吃了鱼眼就可以从这里看到墙的那边真的能吗?可是我都吃了好多鱼眼了怎么还看不到呢?”我还没回过神来桑凡婴又跑过来问。“那你就去问你妈妈呀”,无奈我只能这样回答,我总不能说你妈妈是在骗你吧。记得还有小朋友问“奶奶说我是从地里扒出来的妈妈却说我是从他肚子里扒出来的,老师我到底是从哪里出来的呀?”等一些奇怪但很有趣的问题弄得我只想发笑却不知道怎样回答。孩子的想象力是丰富的但由于年幼无知什么事都喜欢随着自己的想象来,不管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也不管是对的还是错的只会随着自己的感觉走。也许这就是孩子的乐趣吧无知却单纯的快乐着。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走进孩子的世界,引导他们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别看小小班的孩子看似什么也不在乎,什么也不懂,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悉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世界。如果老师抱了别的孩子没有抱他,他就会认为老师喜欢别人,不喜欢他;如果老师叫了别人回答问题没有叫他,他就会觉得老师爱别人,不爱他......在家倍受关注的核心小人物,来到幼儿园难免会有些失落,有些不适应,所以,当老师在建立常规的同时,也别忘了过给孩子们一点关注和关爱,特别是那些比较敏感的孩子。多抱抱每一个孩子,多亲亲每一个孩子,给每个孩子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帮助,这样,他们会与你更亲近。另一方面,老师应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不要以成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世界。要户外散步了,孩子们到操场上排队“开火车”,大家都挤在前面,想当火车头,在成人的眼里,当火车头有什么大不了的,在后面不也是一样吗?可是当你听到孩子的话,就会感到孩子们的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不同。内向的田文静兴奋地对着来接她的外婆说:“今天好开心啊!我终于当火车头了!”王帅嘟着嘴说:“我没当火车头,气死我了!”祁正婷自豪地对赵文涛说:“今天我又做火车头了,又拉着老师的手了!”......因此,我们应多和孩子讲道理,一些细小的、看似不屑一顾的问题,在孩子眼里都是挺了不起的大事。“老师!田兴帅口袋里有颗糖!”在成人眼里,口袋里有颗糖有什么了不起的,可孩子眼里糖可是“宝贝”!口袋里有糖是多么重大的发现!我们的任务不是批评孩子的错误,而且引导他们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我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问题”学生


记得刚升中班的时候,我们园卞莹雪老师告诉我,小班有个"问题"学生.一学期下来,他没和老师说过一句话,点名时也从来不会喊到,上早操就没出去过。我当时就在想哪有那么倔的孩子。新学期开始分班后,在点幼儿名字的时候,发现他被分到了我们班。我们的小主人公叫郝浩泽,果不其然。开学第一天早晨,他妈妈来送他,他哭的哇哇的,我怎么去哄他都不理;我去抱他还打我。我认识他妈妈,他妈妈说:“让这个孩子给愁死了,这可怎么办啊?”说完就把他硬塞给我。他妈走后,他还在哭,无论我怎么去劝说他,他都不理,还哭的更厉害。开学有一阵子了,他慢慢的上学时不哭了。可是点名字还是不说话,也不去上早操,时间长了,和他妈妈沟通的时候,他妈妈说在家嘴巴可溜了,在幼儿园学的什么本领都回家学给他们看,可进了幼儿园就是不说话,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觉得浩泽一定能改变。有时候我把他叫过来和他聊天,虽然他不理我,但我觉得他在听我说话,我感觉他已经在进步。每次上课的时候,我都会夸他做的很棒,其实他坐那一动也不动,记的有一次他想去厕所,以前他都是找小朋友和我说,这一次居然自己跑过来,扭扭捏捏不说话,我问他“怎么了?”他不说话,我说“是不是想去厕所?”他点点头,我说“去吧”等他从厕所出来,我把他叫到身旁,我说“浩泽,最棒了,以后有什么事情告诉老师好么?”他点点头,他的几下点头让我好欣慰,我知道他一直在进步。有一次我点名,念出他名字后,班里很静,看到他低着头小声的说了声“到”,我故意装作没听到,我又叫他的名字,他大声的喊着“到”我表扬了他。慢慢的上早操,浩泽也跟着了,后来听他妈妈说,浩泽天天说老师夸他很棒,是最棒的,还说浩泽现在比以前变化真大。现在的浩泽,和以前比起来,变的开朗、活泼了。有时候也会和小朋友打闹,我会问他,“浩泽这样做对不对啊?”他会告诉我“老师我不对,我知道错了”现在的他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也会大胆的去表现自己,并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看到他的进步自己觉得很满足,也很有自豪感。同她妈妈好几次谈话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一个母亲对孩子殷切的期望,还有一个母亲对孩子种种问题的担心及焦虑。像这种“问题”学生他需要的是老师的亲密接触!需要他人的亲近和抚爱!他渴望老师的口头表扬或物质上的奖励!我心里默默地说:“孩子,以后我一定会给你最好的礼物,最好的鼓励和奖励!”人是会变化的,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因此,我相信你只要给予他们去改变自己的机会,也一定能成为人人都称赞的孩子!多给孩子一次机会,你会发现他们是如此可爱、如此的优秀!

不要嘲笑孩子的问题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小鸟为什么会飞呢?”……也许孩子天真的问题令你觉得非常好笑。但仔细想想,要回答这些问题还真是不容易。当然,你也可以这么回答:“小笨蛋,天空本来就是蓝色的。”

不过,如果你能一孩子一样的心情,抬头往上看,你会发现自己平时视若无睹的天空一片蔚蓝,异常美丽。这时,相信你也会和孩子一样,非常地惊讶而受到感动吧!由于心中藏着这种激动,你会向他说:

“是呀!真的是非常漂亮的蓝色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

正如上面的例子一样,要想回答好孩子的问题,先要接受孩子对于事物的惊讶情感。这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孩子天真无邪的问题,的确让人觉得好笑。不过,这样笑一笑混过去的态度是非常不好的。尽管这些问题连母亲本身也难以回答,但如果在这时候轻蔑或回避孩子的问题,确实会造成很坏的结果。轻视或嘲笑孩子的问题,会使孩子丧失发问的意愿。如果无法让孩子得到满意的答案,这时母亲可以非常认真地告诉孩子:“我再去查一查。”这么一来,孩子会因此而受到激励,会想再发问。虽然孩子的问题是一些本来就是如此的问题。但是大家认为本来就是如此的现象,孩子却有所疑问,实在是很了不起。例如:牛顿就是因为认真地考虑了“苹果为什么会落到地上?”,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种从大家认为本来就应该如此的事中,发现一种规律,就称之为科学。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也是一个对于大家都认为本来就应该如此的事情产生怀疑的人。他在进入小学以后,经常提出类似的问题。

有一天,老师在黑板上写:2+2=4。这时候,爱迪生问道:

“老师,为什么会是4呢?”老师说:“2再加2,应该就是4呀

但是,爱迪生还是无法接受。老师却认为爱迪生的头脑有问题。因为班上有了爱迪生这样的学生,课程总是无法继续下去。于是,老师把爱迪生的母亲请到学校来,对她说:“你的孩子智力发育太迟钝,无法继续读书。”

不过,爱迪生的母亲认为爱迪生是个独特而优秀的孩子。自小爱迪生从小学退学之后,就亲自对他进行教育。爱迪生在科学界非常活跃,拥有多项发明,这是众所周知的。不可否认,这与他的母亲在其发问期很好地培育了他有着很大的关系。

问题孩子


我班的小怡是一个令我们老师头疼的孩子,在集体活动时总是坐不住,自由活动时又经常攻击别人,吃饭时不是饭打翻了就是菜打翻了,面对这样的“问题孩子”,我对她很是失望,每天关注她只是防范他伤及别人,孩子们常表示对小怡的不满。进入中班的第一天,她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我们还夸她“乖,有进步”。可第二天又开始调皮起来了,一点都不让我们省心,可上星期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

那天下午户外活动时,我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学会中班的游戏操,所以带领孩子们在食堂边上的水泥场上玩丢手绢的游戏,由于跑的太快,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摔倒了,这时只见小怡飞快的跑了过去,费力的把她扶起来,一边与她说着什么,一边帮她拍去身上的灰尘,转身又向食堂的窗口跑去,从挂在窗上的口袋里拿了点餐巾纸,一会儿又跑到小女孩身边,用餐巾纸替小女孩擦去眼泪。没想到他帮助别人时是那样细心,一点都不像平时大大咧咧的她。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孩子都是善良的,有些孩子常常用一些异常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父母的注意,只是我们没有读懂他们,误认为他们有“问题”。只要我们读懂他们,再通过家园共同教育,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会成为同伴们的好伙伴,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父母心中的乖宝宝。

幼儿之间的冲突问题


一日,幼儿在院内玩儿,我在旁边看。突然,李安祖眼泪汪汪地来告状:“老师,王晨博打我!”王晨博紧跟在李安祖的屁股后面,为自己辩解:“他先打我的肚子!”李安祖又说:“他让我的头撞墙上了。”听了他们的话,我首先摸摸李安祖的头,轻声询问:“头疼不疼?”李安祖委屈地点点头,我又问:“能不能继续玩儿?”他又认真地点点头。看来,李安祖的头没伤着。我正思索着怎样处理这件事,却听见两个小家伙在商量,还连说带比划,王晨博说:“我这样走。”李安祖说:“我往那边走。”李安祖泪痕未干的脸上挂着可爱的笑容。我心里一宽,说道:“你俩去玩儿吧。”一场纠纷不了了之。过一会儿,时丽雅来报:“老师,中一班的大哥哥欺负田欣冉。”我过去,看到田欣冉一脸不高兴地站在草地上,不远处,一个小男孩站在滑梯上。我看田欣冉没被咋地,寻思着应该对邻班的小男孩客气点儿,就跟田欣冉商量:“咱饶了他,好不好?”田欣冉摇摇头,不肯罢休。“那------”我开着玩笑的说,“让孙老师揍他一顿。”听了这话,田欣冉展颜一笑。旁边孙老师很配合地把那个小男孩抱在怀里。那小男孩本来有点紧张地盯着田欣冉,看她笑了,小男孩也跟着笑了。“一笑泯恩仇”一场风波烟消云散。在幼儿园里,幼儿间的小冲突可谓层出不穷。幼儿教师需要随时关注幼儿,防止大问题发生。对一些无法避免的小冲突,则要用爱心、用智慧,灵活处理,将小事化无,让幼儿在和谐、愉快的集体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不可忽视的小问题


随着幼儿园保育工作日益受到托幼机构的重视,幼儿园都建立了一整套的卫生保健制度。如幼儿入园须经医院体检;工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幼儿餐具、玩具、日常用品及教师、卧室、厕所等定期消毒......这些做法无疑使幼儿的健康有了一定的保障。然而笔者看过几所幼儿园,却发现有一个“小”问题被忽视啦,就是幼儿在游戏课上,用自己擦鼻涕的手绢做游戏。

孩子口袋内的手绢是用来擦鼻涕擦汗的,每天应干净清洁的叠放在口袋里待用。但是有的幼儿园却让孩子们用来叠蝴蝶折花,当成玩具做游戏。岂不知这样会给幼儿的身体带来危害。幼儿玩弄手绢时,手绢随时会掉在地上,踩在脚下;在做游戏时,常玩石子、泥土,再去玩手绢、脏手便会污染手绢。如用这块手绢再去擦眼睛

,细菌会趁机进入双眼;感染得病。这样,“小”问题便会产生大危害。

建议幼儿园给幼儿专门准备一套游戏时用的手绢,幼儿游戏后消毒备用。保教人员应加强对幼儿的卫生教育,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怎样正确使用手绢

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入院时都随身携带一块手绢,是用来擦汗擦鼻涕用的。笔者曾某些幼儿园里发现,幼儿的手绢用完后,一块一块紧挨在一起挂放着,而每一块使用后的手绢上都存在有若干细菌。这样一来。细菌就非常容易传播开,使每个幼儿都可能得到感染。那么,怎样正确使用手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不管幼儿是从家里带的手绢还是幼儿园统一配备的手绢,每天用完后都要消毒。2.挂放时不要紧挨在一起,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在每块手绢上写上幼儿的名字或号码,挂放位置上要编上号。幼儿在挂放、使用时绝对做到对号对名杜绝乱用。4.用的时间不要过长,要定期更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手绢而发生幼儿园中各种传染病的流行,避免细菌病毒的传播。

怎样解决隔代教育的问题


隔代教育一直是困扰中国家庭的一个大问题,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由于生活背景和教养理念的差异,这个“宝”却经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与您大起争端。此时,您会怎么办?是诚心接受长辈的指导,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毫不动摇?

既然都是为了把孩子教育好,为什么还会因为孩子而起争执呢?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经验与沟通方式,要想在教养问题上达到高度共识,肯定都不太容易。作为我们的上一代人,父辈的成长背景确实与新时代的年轻父母有很大差异。另外,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祖父辈总是扮演着含饴弄孙的角色,本来就有隔辈亲的想法,一旦肩负起孩子的保姆角色时,就容易与现代父母的教养理念产生冲突。

为了维持和谐的家庭氛围,我们现在整理出隔代教养最常见的6大难题,并请专业人士做详细解答,希望帮助您更好地完成教养大任。

一、和父辈互相不认同

解决方案:不否定他人,只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但凡做了父母的人,都觉得自己完全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会扪心自问:“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我们对孩子的一切要求,都一定是好的吗?还是想在孩子身上实现自己未竞的成就或心愿?”而我们的父辈之所以和我们对着干,很可能就是反感我们拿孩子的成长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尊重是最重要的一环,即便是一家人也毫不例外。请注意,与家人的互动千万不要复杂化,一定记得要单纯化。当父母发现长辈的教育方法与自己有差异、看不惯又说不通时,也不需要当面给予指责,或者在事后对孩子说“爷爷奶奶那样说是不对的”,只需要把自己感觉正确的方式告诉孩子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把该告诉孩子的话说出来,而不要去打别人一巴掌,否则就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起来。

至于如何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本意与正确的价值观所在,就在于教养技巧与沟通方式的选择。但是,不论如何都不要在心态上去否定别人,这就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当父母与长辈的说法不同时,有时让他自己思考并做出选择,也等于把阻力变成了助力。毕竟很多事确实有着不同的观点和处理办法,这样还可以顺势启发孩子的多元智慧。

二、父辈的教育方法落后

解决方案:试着站在父辈的角度去考虑事情。

虽然我们和上一代人的年龄差距不是很大,最多也不超过30年,但是就成长背景、教育环境和生活条件来说,我们和父辈之间确实有着太多的不同。如今很多年轻父母都是80年代以后才出生,而上一代人在成家立业时还没有赶上改革开放。所以,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与价值观念上,我们和父辈有不同观念是很正常的。

在对孩子的教养问题上,即使是亲生的父母,也容易出现与自己不同的想法,更何况是与自己比较陌生的配偶双亲呢?众所周知,祖父辈对孙子总会有较多的疼爱与期望,他们只想着让孩子快乐、健康地长大就行了,至于教育问题则不去想太多,所以看起来就有些落后。这时,我们不妨站在老人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首先先了解对方的想法,再对彼此意见不同的地方做出回应,而且务必要排除对父辈行为的恶意想法,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沟通效果。

三、长辈喜欢吓唬孩子

解决方案:提早让孩子学习与不同的人互动,也未尝不可。

有些长辈喜欢用威胁、恐吓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让推崇民主开放式教育的新时代父母颇为担心:“每天都在担惊受怕的情境下生活,会不会对孩子日后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呢?”

从幼儿教育的研究来看,就威严型与民主式的教养方式来说,在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方面,并没有确切的结论显示两者有多么大的不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即使父母愿意用民主的教育方式或新时代的教养观念去养育下一代,也无法让孩子永远被保护在这样的环境中。因为一旦走出家庭、离开父母的保护网,进入幼儿园或学校时,就可能遇到与家长教育方法不同的老师。因此,一旦遇到教育理念或方法不同的长辈,反而可以当做是对孩子的一项超前训练,能够让孩子对人际互动有更好的理解。

四、长辈要包揽教养大任

解决方案:先设定孩子成长的大目标。

时代的进步与教育水准的提高,让现代父母有了更多汲取教养新概念的机会。但是,由于受过去教养观念的影响太重,有些长辈在家庭中确实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且还可能要求全力承担起教养大任。因此,一旦遇到“凡事总是以为自己就是对的”的长辈,要和他们就新的教养理论或照护方式做沟通就相当困难。

在父辈家庭背景的观念中,总觉得上一辈人是权威的、是对的。所以,建议父母不要直接和父辈硬碰硬,不妨先设定孩子未来之路的大目标。如果大目标是“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快乐地成长”,而且这个目标和父辈是一致的,那么生活中的许多细枝末节是可以妥协或忽略的,当然,其中并不包含会危及孩子生命或健康的处理方式。

五、感觉和长辈无法沟通

解决方案:沟通之妙在于倾听。

当与上一辈人就育儿问题有不同看法时,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情绪,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争执起来。其实,很多沟通的功课在平日就应该做足,而不是等到发生问题时再去想办法解决。不论是教养方式,还是彼此对孩子的期望,我们都要经常与父辈多多沟通,要知道,很多问题不是一时间就能够圆满解决的。

当面指责对方在教养上的偏差,这是相当不聪明的做法。因为一旦争吵起来,双方的感情就会出现裂痕,以后再沟通起来就更加困难。所以,一旦感觉即将出现争执,我们应该先想想对方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深入思考这些话背后的意义,然后再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不需要借着批评别人来证明自己想法的正确性。请注意,当双方都有不理性的情绪反应时,请务必注意控制情绪,等大家都比较冷静之后再沟通,效果会更好。

六、爱人与自己立场不同

解决方案:夫妻平时就育儿观念多多沟通。

与上一代人的教养分歧,常常出现在婆媳或翁婿之间,这时爱人的角色就显得相当重要。可是,很多人恰恰为此而苦恼,因为爱人总是站在自己的对立面。那么,在苦恼之余,您是否仔细想过,为什么爱人不能与自己保持行动一致呢?如果夫妻双方在平日都没有对彼此的育儿观念多多交流,那么一旦遇到问题,实在无法要求对方能帮自己做些什么。

因此,如果夫妻之间希望能有相同的教养理念,那么一定要在平时多多沟通。在与父辈的教养观念出现冲突时,惟有夫妻双方首先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去应对。

面对爱提问题的的孩子


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是我们成人所不能及的。

上课时,四岁的航航总爱提出一些让人无法回答,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小动物怎样过冬》这一活动时,我们只注重了对于孩子们平时比较多见的小动物,比如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小羊等的备课,可偏偏航航问:“大象怎样过冬?鳄鱼怎样过冬?……”这些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的问题,让我在孩子们面前很是“难看”,哎!这孩子,别看他平时不言不语,一旦说出来还叫你无法回答。是孩子的想象力丰富,还是他在搞“恶作剧”?

为了弄清事情的原委,我们首先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平时在家里是否爱提问,喜欢寻找一些我们成人无法想象到的问题,探寻孩子的内心世界。

上课时,尽量将孩子的思维引入到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上,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对其他事物的这份“关注”归于课堂。

教师不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机会,并给予启发引导,鼓励表扬,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对问题的“想象”,增强孩子们创造的才能。

针对课堂上创造力、想象力非凡的孩子,我们要同孩子一起去探寻答案,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引路人。

我家有儿初成长

志超今年快五岁了,虽然年龄小,但他却是个聪明活泼,懂事明理,喜欢帮助别人,非常有爱心的孩子。

志超从小就很乖、很懂事。他从不哭闹,妈妈洗衣服,他会伸出自己的小手帮妈妈一起洗;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看到有水龙头没有拧紧,他会走上前去关掉。他从不乱扔垃圾,看到别人扔垃圾,他就会说:“有垃圾不乱扔,大家都欢喜”。

志超是个勤苦的孩子,早上到园会主动帮助老师扫地、倒垃圾,整理玩具等;看到小朋友的鞋带开了,他会主动帮助小朋友系鞋带。

志超很有爱心,有好吃的他总是跟家人一起分享,每逢母亲节、父亲节……他都会制作小礼物或者小贺卡送给父母或者爷爷奶奶。

志超很喜欢小动物,家里的瓶瓶罐罐装满了他捕捉的小昆虫。当然,志超捕捉的小昆虫,都是经过妈妈同意的一些害虫了。

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他的画面内容丰富,涂色均匀,线条流畅,在他家的墙壁上挂满了他的作品,在今年的绘画比赛中,志超的绘画《农村新变化》还获得了金奖呢。

喜欢《有趣的问题》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笔记,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有趣的幼儿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