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你可以为孩子做的还有很多

11-09

我们的教育是与孩子做朋友,鼓励学习鼓励思考!教师与家长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和孩子做朋友,放低姿态,互相尊重,彼此包容!那么,怎么充分利用家庭与校园之间的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公,你可以为孩子做的还有很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公,你可以为孩子做的还有很多今天是母亲节,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但是我却无法享受母亲节快乐的幸福,两个孩子一个三岁多,一个三个多月,孩子给我送不了花,老公更是没有那个心,总不能要求让老公给买花吧。带着**宝贝去鲜花店给婆婆定了一束花。虽然没有鲜花,心里还是祝愿自己节日快乐。祝天下所有伟大的母亲节日快乐。

抛却节日的浪漫,老公我也想和你唠叨几句,平时咱们两个在一起的话语不多,并不没有话想对你说,而是不知从何处开口,有时在不经意间我也想给你说,但是看到你一脸没有表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现在你天天忙于店面的生意,没有时间陪我,帮我做什么,我也没有太生气,但是你在孩子教育上的所作所为,我真的是无法忍受,孩子不只是属于当妈的,教育也不是妈妈唯一的责任,作为孩子的爸爸你为孩子做的也有很多。M.yjS21.coM

昨天晚上**在床上拿着小被子扇风玩,被子不小心扔到地上的爬行垫上玩,当时你正好躺在垫子上看手机上的漫画,你没有理她,孩子让你帮忙拿,你有些不耐烦,我当时在给二宝喂奶,后来不知孩子说什么了,你拿起旁边的儿童网球拍就打孩子,要不是当时你打的有些偏一半打在我的脚上,我都不相信你会下手那么重,也许你不是有意的用力打,但孩子却要承受你意外赐予的疼痛。

你常说现在的**宝贝脾气越来越坏了,不打不行,还说孩子动不动不要爸爸。老公你有没有反思一下,平时你是怎么对待孩子的,高兴的时候即使孩子在一旁玩的很开心,你也要去抱着她亲,但是却并没有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你生气心烦的时候,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你不讲道理,直接动手,孩子是教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有时看到孩子对你反感的态度,我也想让孩子喜欢你一些,可是再讲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说坏爸爸也不和你睡一张床。

孩子就是像是一张白纸,纯真无邪,教育就像是在白纸上绘画,你描绘什么就会相应的得到什么,你给她绘上希望,绘上尊重,绘上爱抚,绘上爱,绘上鼓励,就会让孩子得到幸福,同时你也得到了孩子的尊重,爱抚和爱。老公我希望你能少玩一些电脑,少看一些电视,有时间多陪陪孩子,不要觉得你能挣钱,挣到钱,给孩子一个富裕些的成长环境,孩子就会快乐,就会幸福的成长。其实你还可以为孩子做的更多。

陪孩子阅读一本书。**宝贝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而她也很喜欢让我陪她读,特别是晚上睡觉前,我得给二宝喂奶,但是她却执意让我给她念书,老公我让你给她念**却拒绝,宁愿自己一个人也不想让你念书,其实孩子以前也给你过机会,但是你念书只是一种应付,念书的速度很快,孩子根本听不懂你念的是什么,你并没有把亲子阅读当作是一种父女之间的情感交流。老公,晚上请不要玩手机抽出来陪孩子看一本书可以么?

接送孩子去幼儿园。幼儿园离店里只有几百米,骑电动车也就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是除了我坐月子你去接了几次外,孩子上幼儿园已经一年多了,你去接她的次数屈指可数。有几次我在看二宝,而**宝贝又些闹,就想让你去帮忙早一些送到幼儿园,**说让我去送,但是你呢,不去给孩子沟通交流,直接就是拉着她要去送她,拉着她,她不走,你就像老鹰抓小鸡般把她提到门外,在抱她去坐自行车时,她死死的抓住车座就是不坐,嘴中嚷着坏爸爸。如果你平时在孩子上学或者放学时抽出几分钟去幼儿园里接她,陪她在幼儿园里玩一会,她就不会这么排斥你送她去学校的。

给孩子买一件玩具。两个孩子出生到现在你给孩子买什么啦,你还记得么?就上次你去市里开会,恰好宝贝要过生日了,我提醒你给她买玩具,你给她买了三个玩具,想想当时孩子收到你的玩具后那几天的表情,那是怎样的一种快乐与自豪啊,无论谁看到她的玩具她都很得意:“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放学回家抱着玩具不放,我知道那几天不只孩子幸福,你看到孩子快乐的表情你也很幸福,孩子心里是有你的。所以老公请不要怕孩子玩具玩多了不爱学习了,去超市或者去外地开会,请心里想着孩子,给她买个玩具,哪怕很便宜的很小的,孩子都会很快乐的。

陪孩子看精彩的动画片时,请和孩子一起交流。老公,你经常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都是放动画片给她玩,有时你会坐在她身边陪她看,但是请不要吝啬你的话语,你可以开口和孩子一起交流观看心得,告诉里面哪个人物怎么样,就像你想做生意需要接近客户的距离,找一些共同话题一样,教育孩子也要站在孩子的思想上去考虑,寻找和孩子的共同话题,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你。

孩子在唱歌时,和她一起唱。**宝贝把你我的基因都遗传了下来,像你一样喜欢唱歌,又像我一样五音不全,每次听到孩子一个人在唱歌,我都希望自己能是一个优秀的歌者,成为孩子唱歌的榜样,但是每次唱出来都跑调,但是我也要和她一起唱,这样不仅能带给孩子安全感,还能传递对孩子温暖的爱,同时也让孩子觉得家长对她的重视程度,让孩子更自信。

子不教,父之过,作为一个爸爸,不求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不求位高权重;不求家财万贯,只要每天拿出几分钟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一起疯,一起阅读,一起做游戏,就一定走进孩子的心里,让孩子觉得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天生和顺理成章的,许多事情需要当爸爸的刻意去做,这要以爱心和耐心做基础。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孩子,你是可以的


孩子,你是可以的“孩子,你是可以的”,能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赞赏,是孩子最大的满足和骄傲。

当孩子松开你们扶持的双手,独自去尝试迈开人生的第一步时,他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时,父母的一句“孩子,你可以的”,就像给了孩子扶持的“手”一样,在激励着他们去走出第一步,然后是第二步,直到冲到父母的怀抱里。孩子是多么的高兴,不是因为他学会了走,而是父母给予了他们足够的肯定和支持,让他们有勇气去面对从未遇到的困难。

很多父母都明白,只有放手才能让孩子学会走路,因为孩子需要靠自己的毅力去做这样的事,是父母所不能代替的,同时也说明了孩子从小就有克服困难,尝试去做的勇气。一次次的跌倒,并不能停止孩子前进的步伐,反而是父母的肯定,让孩子一次次的爬起来,重新踏上前进的道路。

孩子学会了走路,是因为他们看到了父母对他们的能力的肯定,是父母的第一次放手,是一种信任,这种信任同时也带给了孩子无尽的安全和温暖。这样的放手,也让孩子看到了自己努力后的成果,同时,也更激发了孩子不断去尝试,去探索,去创造的一种能力。

孩子在不断的长大,他已不能满足只是能行走,他需要更多的去学习,去尝试,动手去做。不管孩子要做什么,这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许让父母生气,也许会受伤,也许会搞得家里一团糟,也许会失败,孩子就像是一个在黑夜里摸着石头过河的人一样,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这时,父母的一句话,“孩子,你是可以的”,就像给这个黑夜带来了光明,给孩子带来了指引,让孩子能更自信地趟过每一条河流。

得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他一定是一个很勇敢的孩子,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孩子,是有安全感的孩子,是能学会感恩的孩子,是有自信的孩子,是一个负责任的孩子,是一个善良的孩子。如果你想得到这样的孩子,就多点跟孩子说:孩子,你是可以的。

孩子,你可以生气的


我清楚地记得爸爸说的一句话:惯孩子吃,惯孩子喝,不能惯孩子发脾气。当时我很小,只从字面上知道是怎么回事,远不了解这种态度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大家都称赞我的温和,只有很少的时候(或许一个月都不会有一次)我会起急,而且一急起来就特别急,尽管我不认为自己无度,但对方已经感到很难接受。我妈妈说我“急脸子”(重音在“急”),我也认为这是自己的性格,但现在我的看法有些改变。我想这或许是因为自己的愤怒被压抑过多。

我从来没有、从来不敢对爸爸表现愤怒,相反我遭受着爸爸不计其数的愤怒、暴躁、差遣甚至胁迫。我不知道胁迫这个词是不是准确,我记得很多次爸爸很大声带着挑衅的拉长声音叫我的名字差遣我干活,越是我不愿意,他越是用这种威迫,而且会再后面加上一句“越快越好!”想象一下,有件事你不愿意但你不敢说不,你处于害怕不得不做,对方还要拉长声音如同炫耀般地说着“越快越好!”我感到被欺负,感到屈辱。

朋友听我说小时候挨打不许哭都很惊讶,“怎么,还不许哭呀?!”我也感到惊讶,怎么,这很奇怪吗?我们家都是这样,我爸爸打我和哥哥从来都是这样,我叔叔打我弟弟也是这样……写到这时,我哭了,我觉得这真是不公平!

我五岁的时候随爸爸到四川他的兵工厂里生活了一年,我记得他的宿舍里挂着蚊帐,墙壁是白色的,我怕进到那个宿舍,那个白色的气场让我害怕,小小的我还不知道“白色恐怖”这个词,但那真的是白色,真的是害怕,一种无处可逃的害怕。

我当然也记得爸爸是惯我吃的,我记得我爱吃食堂的一种肉饺子,爸爸津津乐道和人家说我居然吃那么多可爱吃了,而猪蹄儿我吃到腻,三十年过去了,我现在还腻。三十年过去了,我现在相信这种吃法在当时是爸爸的努力,可能是很大的努力,我猜想那是因为爸爸童年饥饿、食物贫瘠的痛让他选择这样疼爱我。我也慢慢明白了,我拥有的是这样一个爸爸,他惯我吃,惯我喝,不惯我脾气……我又流泪了,这个悲伤比刚才还要剧烈一些。

现在的学习尤其是萨提亚的学习让我能看到更完整的画面。相较我于爸爸的受压迫,爸爸于爷爷那里更甚,去年爷爷去世了,二叔又提起当年爷爷暴打爸爸不止的事情,快五十年了,二叔还是会提起,那是我们家族里的重要画面,我知道二叔一定有自己和爷爷画面,只是他不喜欢提。我相信爸爸出于爱已经节制了那个“传承”,我清楚的记得大概六年级的时候,爸爸怒火冲冲的进门,我知道自己有错并认定在劫难逃,但后来爸爸还是平息了,我感到了他的怒火在燃烧,但是他克制了,最后不了了之,好像连句责骂都没有,我相信那是爸爸很大的努力。

尽管我觉得自己可以理解爸爸,但我并不觉得爸爸那种做法公平,我还是要对当年那个“小小的我”说:孩子,这不公平,你值得被更好地对待。

好了,现在我要说一说,一个孩子的愤怒被压抑意味着什么。

愤怒中包含着自我肯定和力量感。当我不敢愤怒,我实际上就在坚持自己、肯定自己上受到挫折,这当然伴随着无力感。当这种感受多次重复,会形成一个具有很惯性的模式影响孩子的未来生活。

比如这个孩子在以后会害怕他人尤其是权威不满(甚至可能不满),而一味顺从讨好别人并隐藏自己真实的声音。这样,他会安全会被接纳甚至被喜欢,但问题是他不能和人真正的亲近。你有没有见过“老好人”?谁都说他不错,可是他和谁都不真的亲近。你有没有经验过对人尊敬却只是尊敬?因为你不敢冒犯而不能放松?可是如果不能放松和自然,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和对方一样重要,如果你不能坦诚而充分的和对方交流,你怎么能和对方产生密切的感情呢?

比如过于害怕冲突而屈服,校园里遭受霸凌的孩子多是如此,其实一个能够自然愤怒的孩子是不会受欺负的。校园“江湖”里,两种孩子是有风险的,一种是过于老实的,一种是强势出头的。前者吸引别人的欺负,道理很简单,如果有人内心充满愤怒需要释放,而他习得的释放方式就是欺压别人,那么他会找什么样的人释放呢,肯定是“挥刀砍向更弱者”,因为那样最安全最解气;

另一方面那些喜欢欺负人的孩子为什么喜欢呢?还不是自己先受到压抑无处可解?两者都是因为不能自然愤怒,前者是因为不敢愤怒而没有自己的界限,后者是积累了愤怒而超出自己的界限,非要逞强不可,两强相遇必有所伤。两者都有风险,校园里的悲剧、惨剧最多发生在这两种群体的孩子身上。倘若一个孩子能自然愤怒,他会在自己的界限第一次被触碰的时候就自然而确定地说不,别人就不可能得寸进尺;而因为他的愤怒未被压抑和发酵,他也不会过分,不会逞强欺人。

孩子的愤怒不能自然流露,就只能不自然地流露,一种是迁怒他人,一种是怨责自己,怨责自己不好怨责自己软弱无能。而无论哪种,孩子的自我价值感都收到了损伤,他都不能适当的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和自主。比较好的态度是对孩子说:孩子,你可以生气,你的不同意和同意一样重要,我愿意倾听你所有的真实声音,即便你不愿说我也相信你有你的缘由,并且根源上是善意的,你有很多选择,我相信你会选择对自己最适合的,并为自己负责。

“生孩子容易,养孩子难”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想要生孩子


其实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对于比较贫困的家庭来说,并不能给孩子好的教育,而且也不能很好的人他们成长,既然不能给孩子好的教育,为什么要还要生孩子,现在寒门出将子越来越难。

生孩子不容易啊!古人形容生产为九死一生!即使现代医学也不保证每个妈妈都能平安无事的从产房推出来!那即便如此为啥还有这么多人趋之若鹜的想去生孩子呢!我自己就是一个二岁孩子的妈妈!这个问题还真想回答一下。在和老公结婚之初我们一直怀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如果有了我们就生出来!当生出来之后无数次夜奶、痱子、湿疹、红屁股、感冒、发烧、出牙、咬人,也曾将埋怨侵吞我的大脑,可是一切都一切只要看到他熟睡的小脸,灿烂的笑容就没了怨言!我和孩子他爸说想想我们在人生的一个阶段(),伴随一个生命逐渐成长!我们伴其左右,尽量可以给他一个无虑的童年,尽量不打扰他自然成长的轨迹!这不仅仅是因为血缘,更是人生的一种历程!当你参与了这种历程再回看父母曾经的种种,就觉得很多无法释怀的事情都好理解,很多不能张口的爱都能脱出而出,很多张口就来的恨也再也说不出来!这就是我们的人生吧!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家庭经济优势可以转变为成长优势,富裕家庭可能占据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让孩子受益。“住在贫困社区的儿童是否与那些生活富足的儿童一样达到发展里程碑?”也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话题。

但值得关注的是,即使同样家庭的不同孩子,会面临个人发展和成就的差异,所以经济条件并不能独自决定一个孩子在后来的成就。

其次,经济上的贫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了变化和波动。即眼前的民困家庭可能后来变富裕,目前的富裕家庭也可能会遭遇变故。

再次,生育是基本权利,生命是平等的。无论贫富贵贱,都有生育的权利。而每个生命在后天获得的成就,是很多因素的综合结果,并不由出生时的家庭经济状况一项因素决定。劣势和优势之间的关系,符合哲学上的矛盾原理。

最后,如果按照经济或其他优势来决定生育权利,会陷入希特勒式的优等民族论调,从而发生人为的灾难。

题主这样的问题,有点问的奇葩,其实这是一个在任何时代都会出现的社会问题,孩子的教育孩子的照顾,都需要我们投入太多的经历,而且想题主所说的贫困的家庭为什么还要生孩子?难道就不负责吗?

其实对于这点,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哈佛的两位教授,他们很奇怪,为什么越是穷的人,生的孩子就越多,最终他们走访了很多贫困的国家,最终得出一个惊人的结果,那就是穷人都希望多生孩子来脱贫致富!

但是孩子生的多了,给孩子教育方面的经费也没那么多了,孩子就得不到好的教育,而且很多时候孩子因为没钱,也会打很多份工,结果造成他们无法在一个领域内取得到顶尖的成果,也就赚不到那么多的钱!

然后因为没钱又继续生孩子,造成了继续穷下去,当然了这个故事不能完全的回答题主的问题,在中国很多人并不是为了钱而生的孩子,我觉得要孩子,很多人的心态就是养儿防老,还有就是寄托!

养儿防老很好理解,现在很多老人还是这样的心跳,没有孩子谁给你养老送终,晚年生活没有人照顾,自己生病了都没人给你买药,这是很大的原因,还有就是精神寄托,家里有孩子的一定能理解!

生下孩子后,好像就有了动力,一切都会为了孩子去考虑,老人也是一样,一下就变了高兴起来,一个小生命好像让整个家庭都有了寄托,不知道这样说题主明白吗?不明白可以继续找我!

妈妈,我以为你没有梦想


那天偶然看到嘉倩的那篇《我本来以为你没有梦想》。当时只是匆匆看了两行就关掉了。今天忽然想起那篇文章,于是准备转发给老妈。

按下“发送”之前又仔细看了一遍,却发现这篇文章的每一行都让我共鸣至深,以至于让我哭个不停。里面的很多情节,仿佛就是在说我的母亲。

大约天下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吧。

想起昨天跟你打电话,你说起最近眼睛总是跳,每一次眼睛跳都会很担心我,怕我有什么事情发生。你对我说,你可千万要注意安全啊。“我每当有心情不好的事情,都会想想你,想到你就开心很多,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的啊。”

当时听到这句话忍不住鼻子一酸,虽然嘴上只是笑着说“我一直宅在家里复习考试呢,能有什么事情呀”

18岁那年离开家,飞到地球的另一边。你一夜没睡,只是为了等我着陆后给你打电话。之后的每一次旅行,不管是美国的东西海岸还是欧洲的大小城市,你总是会笨拙的把我的飞行日期记录在日历上,还会反复问我是不是计算进去了时差。

每 到一个地方我都要想方设法先给你打电话,因为我知道,每当我到一个新的地方,你总是在几千里外替我揪心。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寄一张名信片给你,因为我希望 可以让你看到我所看到的城市和风景。可是你真正在意的,并不是那些明信片上是你曾经想去的地方,而只是我是否平安,是否快乐。

你虽然很少跟我说起,可是你却总是跟爸爸说,每次想到我18岁时候就一个人拖着N个行李箱飞到离你那么远的地方,你就心疼的想掉眼泪。可是你又愿意成全我的梦想,愿意让我去飞。

你偶尔会自责的说“要是当时我和爸爸没有从美国回来就好了,这样你在美国就有一个家了,就不是自己一个人。”可是我知道,那个时候的你还是一腔热血,梦想着回去“建设祖国”。

每次回家,你都会早早的开始倒计时期盼着我回去,早早准备好我喜欢吃的各种零食和食物。你最喜欢和我逛街。虽然总是抱怨我不在家没有人陪你逛街,而每次我回去和我逛街的时候,买的东西却都是给我的。

每当我看到什么漂亮的衣服而犹豫不绝的时候,你肯定会说,“喜欢么?喜欢就买呗。”完全不在意价钱。而给你自己买衣服的时候,却又总是会因为价钱而斟酌再三,而我用同样的话鼓励你,你却还是犹犹豫豫。

你兴冲冲的告诉我朋友送你一套特别好看的瓷器,“等你结婚时候我给你背到美国去哟”。我就笑话你说我这里什么买不到,“你留给老弟结婚好啦”。而你却还是会为我积攒各种我可能喜欢的小玩意大玩意,堆在我房间里或者壁橱里,让我回去后看到哭笑不得。

每天都会给你打电话。你喜欢跟我聊天,喜欢听我兴高采烈的说今天又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却又会生怕耽误了我的时间,不停的在挂电话的时候嘱咐“忙的话就不聊了,我只要听到你的声音知道你挺好的就行了。”

每当我跟你说我今天尝试了某个新的菜谱,你都会很开心的说,“好呀等我去看你你做给我吃。”或者每当我抱怨不知道做什么饭菜好,你又会说“等我去给你做饭吧!”

你总是担心我辛苦。小时候总是告诉我要做最好的自己,要独立,要不倚靠任何人,要尽力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完美。可是长大后你对我的要求却越来越松。“不要太辛苦了啊。”“学习不要太累了啊”,“成绩大差不差就行了,好好吃饭好好锻炼身体好好睡觉才是最重要的”。

你关心我的体重和我睡觉的时间,却不太在意我的考试分数。而每当我跟你撒娇说我不想干活的时候,你总是轻松无比的说,“回家来呗,爸妈养你”。

之前在学心脏生理和解剖的时候,每天都会兴奋无比的跟你讲我今天学到的东西。我兴奋,是因为我忽然觉得自己和你是一样的,明白了你每天工作的内容。而你,则常常会羡慕万分的说“啊,如果我们当时也能这样学就好了”。

我说我想做一个心内科医生,你的第一反应是,“不要做心内科,太累太难太辛苦了。”可是却又会很高兴的说,“不过那样也许过不了多久我就要请教你啦!”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很幸福——因为不仅可以做你的女儿,你的朋友,还可以做你的学生,你的同事。

每 年你都会把我给你的生日礼物、新年礼物、母亲节礼物之类的收藏在一起。今年太忙了,于是只是寄给你一张贺卡和一张自己穿白大褂的照片。心里是满存歉意的 ——因为甚至没有为你的生日准备一个更好一点的礼物。而你却把它看的极为珍贵。你把那张照片带到办公室——我知道,你和爸爸一直都为你们的一对儿女骄傲, 把我们当作你们最珍贵的财产。而自己,又何尝不是时时为你们而骄傲而感恩呢。

“我本来以为你没有梦想”——其实直到现在,我也并不知道你们的“梦想”是什么。

我知道你报考大学的时候曾经想要去做一个地质学家或者一个考古学家。但是在那个时代,你们的大学志愿是老师替你们报的,于是你就“莫名其妙”的进了医学院。

忽 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对你的了解其实太少太少。我也许知道你童年的故事,知道你恋爱的故事,知道你还是一个大学生时候喜欢沿着青岛的街道跑步,知道你直到结 婚后才学着做饭,知道你年轻的时候很聪明很要强,知道你的成绩是你们班第一,还引来很多男孩子的仰慕——但是我不知道你的梦想。

上次回家的时候,偷偷翻你们的老相册,偷偷把十几张你们大学时候的照片拿到美国来。常常忍不住翻看他们。其实很难意识到,你们曾经那么年轻,那么意气风发,那么美丽。

你会穿着好看的格子裙子格子衬衫,白色的丝袜,跟闺密一起靠在窗台看书。你跟爸爸倚靠在一起,他的手轻轻的拢着你的肩膀,笑的那么甜蜜而满足。

还记得高三时候,第一次看到一张爸爸抱着不到一岁的我坐在田野的照片。那似乎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年轻的爸爸是那么那么的帅气,笑容是那么的温暖而明媚。那时候的他比现在的我大不了太多,脸上分明还有着一丝孩气,眼神中却又充满着慢慢的温柔和爱意。

那次看到那张照片哭了很久——因为第一次意识到,是我,偷走了你们的青春。

你们其实也有过自己的梦想和理想。记得大学时候,有次回家,一边散步一边探讨起“梦想”的问题。我还很惊讶的反问你,“你就没有一点什么理想么?”你回答说“我的理想就是全家人都健康平安,你跟老弟过的好过的开心呀。”我还不屑一顾说“这算什么理想。”

—— 我本来以为你没有梦想。其实你有的,只是慢慢,你把它转移到了我的身上。但是你从来没有想要我去实现什么,因为我的快乐健康平安本身,就是你的梦想。你和 爸爸就像是两台高度同步高强度运转的机器,不停的工作着,只是为了给我和弟弟提供最好的条件,让我们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让我们去我们想去的地方,过我们 想过的生活。

而我,却一直以为你没有梦想。

想让孩子健康上网?除了暴力你还可以这样做!


现实生活中,不乏有家长将教育与暴力对等起来,当然,也不乏有家长是因为孩子的屡教不改而变得暴力,我们暂且不管暴力的原因是什么,但是暴力就是暴力,暴力教育的方式真的可以让孩子心服口服的承认错误吗?或许一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拿孩子上网这件事儿来说,网瘾少年成为很多家长为难的问题,但是实际上,除了暴力对待,面对孩子无法消除的网瘾,我们还可以这样做!

1、发现孩子有上网倾向时,及时与孩子沟通,约法三章

或许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家长具有一定的威信,可以利用家长的架子让孩子听从于我们,但是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正处于叛逆阶段,家长的话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好使。这个时候,咱们不妨建立一种平等公正的契约关系,约法三章,约定上网的时间,约定不能上网的情况,一切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家长既可以用此来规范孩子,孩子也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公平的对待。

2、给与孩子正确的引导,告诉他们网络的正面与负面

不要将网络想象的那么可怕,也不要让孩子觉得网络就一定是坏的。网络之所以可以存在于咱们的现实生活之中,当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试想想,网络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多大的便利就知道了!当然网络中也不乏有一些负面的信息,而这些负面信息可能带给孩子的,就是极端的影响。

作为家长而言,需要即时最孩子进行引导,告诉他们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对的,确保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上上网。当然,家长也可以利用一些工具,如爱熊宝一类的APP管理,直接下载到手机中,对孩子浏览的网站进行管理,杜绝孩子受到不良网站的侵害。

3、培养孩子业余兴趣,让他们明白网络不是唯一的选择

事实上,孩子之所以会痴迷于网络,一方面是因为网络的诱惑力大,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孤独,没有地方打发时间造成的。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好的玩伴让他们只能窝在家里上网。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可以拿出一定的时间陪陪孩子,挖掘他们更多的兴趣爱好和潜能,这样是不是比暴力打骂的效果更好呢?

你可以这样面对孩子的成绩


我曾发现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前学后一段时间内,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话题便是学生的考分,可见家长学生对考分的重视程度。孩子认为,分数决定自己的命运,决定家庭是否太平。家长认为,分数是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志,在某种程度上,分数也是家长之间攀比炫耀的资本。考试分数到底说明什么呢?考试分数只能说明孩子在某一时期对某一学科或某一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因素有120种,已经发现77种,而学校考试仅能考出几十种智力因素,有很多智力因素无法用考试测验出来。考试分数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基础、能力、环境因素、临场发挥等,都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有影响。另外,有的孩子善于考试,有的孩子不善于考试。再有,考题的难易程度、考试范围也很大程度决定着考试成绩。可能大家还记得1984年全国高考数学平均成绩仅有48.4分,我们能说1984年考上大学的学生成绩差吗?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从重视考试考分,过分重视选读考试的结果,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虽然考上名牌大学,但毕业后一事无成。

现今家长对孩子的分数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见孩子得高分就欢喜,进而对孩子过份地夸奖和物质上的刺激,希望孩子每次都考第一。这就在孩子的心灵里种下虚荣的种子,使他们觉得自己非常聪明,经不得一点挫折。二是不管孩子基础好坏,用功与否,得低分是什么原因,见了低分就斥责、打骂,长此以往会造成孩子个性发展的缺陷。

问题例如:(1)撒谎,欺骗家长,涂改成绩,冒名签字;(2)怀疑父母的爱,甚至离家出走;(3)部分学生会患“考试综合症”,惟恐得不到高分,心情长期处于恐惧压抑状态,每逢考试便紧张心慌,恐怕失败,反而更加考不出实际水平。这样,终究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

孩子得了低分自然不高兴,家长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使孩子确信父母是爱孩子的,然后可以通过轻松的谈话来了解孩子,鼓励孩子,我很欣赏我的一位同行的作法。

有一次孩子只考了48分,他让孩子把卷子拿回家与孩子共同研究48分。首先,给以肯定,考得不错,相信你下次再努力,学会一个填空不就50分了吗?下次再努力,再做对一个计算题,不就60分及格了吗?说起来,大家似乎觉得要求是不是太低了,但这对于成绩差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帮助。

其次,家长要冷静思索与研究孩子学习差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来看,其原因可以从五个方面分析:第一非智力因素,多数学生成绩不佳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性格、意志、动机等方面存在问题,对学习没兴趣,缺乏动机,都有会造成学习成绩差;

第二,学习环境差,如有的家庭每天晚上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甚至喝洒、打架,从不过问孩子学习;

第三,有特殊偏爱,有的喜欢体育,或音乐,或美术,造成个别学生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有的孩子属于晚熟,在低年级学习成绩差,一到高年级学习成绩明显上升;

第四基础差,有些学生以前基础不好,新旧知识有一定相关性,因而上课听不懂;

第五,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注意力不集中在学习上,或学习方法不对头,时间花费不少,不见成效。对此父母应针对自己孩子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为了使孩子在精神和身体上充分松驰后,以积极的心情进入学习,请孩子做如下练习:

回忆过去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最好成绩时,达到目标时的经验感受,把那时的喜悦心情再回味一遍。

回忆成功或胜利的感觉,无论是过去的,还是最近的都可以。如在学习的过程中,突然发现一个真理时,那种兴奋会使心情非常激动;获得意想不到的正确见解,取得优异成绩时,心里格外喜悦。当然,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当解开难度较大的字谜时的得意心情,或当从电影、电视中学到新知识的心情等亦然如此。乃至孩提时代,刚学会骑自行车,学会游泳时的那种心情也同样值得回忆。

我们利用音乐进行学习。进入自然的放松,有意识地试着投入你所有的感官,这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其实音乐的妙用就是表现在它成为灵感的源泉,听音乐不仅能增加乐趣,更能激发学习的灵感。因为这是一个如何将心灵中潜在的特点浮现成为自己的特质的问题。也是一个如何超越原始思维的阻碍,成为一个最具有创意能力的人的问题。

我要达到目的

学习是快乐的

我的记忆很好

我的精力充沛

我的心情特别平静

以上这些也可以做为肯定性的暗示警句。当然根据你的爱好和情况也可以选用其它的话做为暗示性的警句。如果在这种心态下,把它在心中反复念诵,就能够使愿望变成现实。比如考试前,念诵这样的话肯定会提高考试效果:

我能够找到最合适的答案

主要内容我全部记得

我的信心十足

我的记忆力特别强

尽是我擅长的试题

最重要的是尽可能把当时自己以及自己周围的情景直至细枝末节都明晰地回想起来,让那时的心情忠实地再现在眼前。这样,那种愉快的心情就会出现,心理也就会完全沉浸在当时的气氛中了。

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NO


“厨具很危险,不能玩!”“阳台很高,绝对不能爬!”“看电视不能离电视机那么近,很伤眼睛!”……这些No对宝爸宝妈来说一定不陌生,你有没有想过你对孩子说了多少次No,你说的孩子都听明白了吗?

心慌说No,适得其反

商场里,妈妈看中了一双漂亮的童鞋,想着给小娜试试看。但是一转眼,小娜就像只猴子一样爬到了鞋架上,正兴奋地摇晃着双腿对着妈妈招手。妈妈大喊:“不许爬,快下来!”小娜吃了一惊,身子失去平衡栽了下来,幸好眼疾手快的售货员接住了小娜,妈妈再也忍不住了,冲上去对着小娜的屁股就是两下,小娜哇哇大哭起来。妈妈气愤地叫道:“不许哭!”小娜反而哭得更凶,周围渐渐有人围观,最后妈妈只好抱着小娜狼狈回家。

小娜妈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安全,但是心太急了。如果不能试着先去理解孩子的内在,我们所付出的爱就会变得粗暴,教育的结果也常常无效。小娜的“愉快体验”被打断,掉下来后的恐惧心情也没有得到妈妈的安抚,甚至不能彻底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状态里的孩子,小小的脑袋瓜里会产生混乱:啊,这世界太危险啦,我这样是不行的,哭是不对的,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在探索世界的时候,如果一直接收着父母传递出来的焦虑不安的信号,她可能会变得回避风险,害怕犯错,甚至隐瞒错误。

可以这样做,先保证孩子的安全,走过去抱住她,问问她爬上来是因为什么。如果孩子尚没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可以猜测几种可能的答案,让孩子选择。当孩子意识到你懂她后,你就可以试着去影响她了,记得清晰你自己说No的初衷:“妈妈知道你喜欢爬上架子,很好玩,不过,你看这架子有点松,不安全,下次想爬的时候,先问问妈妈好吗?”爬架子本身并没有对错,每个孩子都在学习如何和世界相处,而你就是他的第一位老师。

该说No时,温柔坚持

小宝很喜欢吃糖,每次都缠着爷爷说:“我要再吃颗糖!”爷爷总是说:“吃糖蛀牙很不好,你这个小孩子怎么就不懂事呢?”然而爷爷常耐不住小宝的撒娇和泪水,最后还是妥协了。爸爸妈妈总是说爷爷这样不好,但是平时都是爷爷在带小宝,爸妈也没有办法。

小宝吃糖的行为伤害到了牙齿,属于需要被干预的行为,全家要试着达成一致。这里对于爷爷不要责备,要理解老人对于孙子的喜爱,同时和爷爷一起寻找方法,做到在面对小宝的软磨硬泡时,可以温和坚持,爸妈平时也可通过故事等方式来影响小宝,重点在于建立良好地护齿习惯。

说No前,先尊重孩子的感受

明明发现表弟在玩自己的玩具小汽车,他有点不高兴地抢了回来,还嘟囔着:“你怎么随便拿我的东西。”爸爸觉得明明太小气了,于是边责备他,边拿起另外一辆小汽车递给小表弟,明明爆发了:“爸爸,你是不是不爱我了?”爸爸瞬间觉得脑袋变大了,怎么解释呢?

孩子在一件事中没有获益,那么他自然而然地就会不喜欢这件事。如果明明没有因为表弟的到来失去对自己物品的掌控权,并且可以体会到小主人的乐趣的话,他会变得更容易合作。建议大人应尽量尊重孩子的感受,并促进孩子们做一些共同参与的游戏,结束后可以再次强化孩子的美好体验。

说No要掌握正确方法

丽丽的玩具总是会出现在家里的各个角落,妈妈说了多次也没有用,只好在她睡着后一件一件地收拾起来,妈妈自我安慰说:“至少丽丽现在吃饭的时候不乱丢骨头了,总要一步步来嘛。”

一步步来是对的,多个行为同时塑造往往会事倍功半。妈妈说了多次没有用,那么就要换种方法了,要正式面对孩子,而不是在厨房里喊着客厅里的孩子收拾东西。介绍一下“希望之手”沟通法,家长可以试试看:

大拇指“联系”:亲爱的,过来谈一下。

食指“希望”:我希望你把东西用完后收好。

中指“利益”:这样在需要时你更容易找到你的东西,我也会更高兴。

食指“自信”:我知道你可以做到,因为你已经做过好几回了。

小手指“协议”:我们该怎么约定?你要我在你忘记时候如何提醒你?

闺蜜小结

对孩子说No,是每个家长都要修炼的功课。说No,不是用自己的意志控制孩子,那无异于用爱谋杀一个生命的活力;说No,不含对世界和孩子的敌意,充满信赖地等待我们的小小蜗牛慢慢长大,他知道你在陪他长大。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这样做


谁都知道“心灵手巧”,现在的家长也都知道动手能力和聪明程度的关系。但是,对于现代的中国家庭,真正让孩子动手的机会并不太多。

孩子小的时候,总觉得孩子小,不舍得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大了,又觉得孩子功课任务重,压力大,没时间培养孩子跟学习无关的动手能力。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就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做,就是要动手去体验,体验生活,体验知识,体验社会。并不是心灵手才巧,而是手巧才能更聪明。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可以先从生活中的小事儿做起,教会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做家务,做手工等。

首先,培养动手能力的有效做法动手能力并不是我能做,而是我要做,这是一种内驱力。

饿了看到可吃的东西就会拿来吃下,这是最底层的内驱力。明知困难,还能本着挑战的心态去尝试,这是高层的内驱力。父母适当地放手,激励孩子去尝试的同时让他看到成功的希望,这是培养动手能力的有效做法。

接着,每天都让孩子帮你做几件事每天都让孩子帮你做几件事。

此举不只是培养孩子动手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借做事的过程帮助孩子认识自己,也促进孩子认同家庭、加强亲子关系,更要注意这类互动中的礼貌语言:“请帮妈妈拿……”、“谢谢”。讲礼貌的习惯应该成为家庭文化、从自己做起、成为家庭生活中的常态。

再者,让孩子参与家务很有必要。

千万别嫌弃孩子越帮越忙,让孩子帮着一同做家务很有必要。例如洗衣,先谈谈用洗衣机的工作程序,这是工作计划的学习;认识怎么操作洗衣机及用哪些洗衣液;检查每件衣服再放进洗衣机去……,这个流程就是不教而教的实施,孩子学会认真工作,谨慎使用工具也是安全教育。

最后,鼓励以及陪伴孩子做手工。

做手工是提高孩子动手能力的有效办法。做手工是很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必须和游戏结合,孩子才会全情投入。例如折纸,可以发展孩子的推理、逻辑的组织能力,也是手眼协调训练,家长可示范折纸飞机、纸球、纸船等等玩具,孩子玩得兴奋,就会主动学习,不只是促进了亲子关系,也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培养孩子乐观心态,很多家长做不好


培养孩子乐观心态,很多家长做不好

一、让孩子获得友谊。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学会怎样进行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

二、给孩子一定的决策权。孩子对于强加给他们决定都是排斥的,是指导还是控制孩子的行为,对他们性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自己决定选择什么不选择什么。

三、教会孩子调整心态。当孩子陷入痛苦或忧虑之中时,父母应当帮助他们找到摆脱的方法,如采取听音乐、阅读、骑自行车或与朋友交谈等方法,让孩子从失望中振作起来,尽快恢复愉快的心情。

四、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心理学家调查发现,家庭收入特别丰厚的孩子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愉快,他们只不过对所拥有的感到满意。过分的给予会使孩子产生“获得就是幸福的源泉”的错觉,这种基于物质满足的愉快往往难以持久。

五、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为孩子提供各种活动和多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以培养其爱好。如果孩子能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孩子可能会感到更加快乐。

六、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愉快的性格形成主要得益于父母所创造的环境。著名心理学家法迪斯说:“在孩子学会语言之前,他们是从感情的氛围中得出自己的结论的———这个世界是一个令人忧虑、愤怒的地方还是一个安全、愉快的乐园。”在幸福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成年后具有乐观性格的,比在不幸家庭里长大的孩子要多得多。

小编总结:家长留给孩子金钱,那是一段时间的福利,但家长要是传递给孩子积极向上的情绪,一个乐观的心态将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在可以创造一个幸福家庭的前提下,给孩子最积极地影响,不抱怨、不退拖。

喜欢《老公,你可以为孩子做的还有很多》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