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户外活动,我带领孩子们在玩滑梯,忽然我发现滑梯下面有一群孩子玩得特别开心,边蹲下来想看个究竟,原来孩子们用轮胎做房子再玩过家家的游戏,我也看得入了迷。忽然一个小孩爬到我背上问我:“老师好!”我很高兴,听声音是个小男孩:“小宝贝你叫什么名字?”他笑着跳到我面前:“老师,我叫王瑞,是北大园四班的。”“王瑞,你真是个好孩子!”看到可爱的孩子,我把他揽在怀里,亲了亲他的小脸蛋,,他也高兴地亲了亲我,开心的跟我说了一会话,又走到一边玩去了。过了一会,不知被谁捂住了我的眼睛:请你猜猜我是谁?”听到那甜甜的稚嫩的声音我才是刚才那个小男孩,我故意拖着长音说:“唉,这双小手好像我刚才摸过,这个漂亮的脸蛋好像我刚才亲过,肯定是长得帅帅的王瑞。”见我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很开心:“老师,我也知道你是辛老师。”小家伙高兴地拿起我的手亲了亲又跑去玩了。
看到可爱的孩子,我心里感觉好幸福,孩子能如此开心自由自在地玩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都喜欢看到的,愿可爱的孩子们玩得永远开心,过得永远幸福!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知道那是自己的本领”!
现在的孩子,接受表扬的机会永远大于首批平的机会。
所以,他们已经不能更好的认识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
还有就是家长对于孩子的事情参与的太多,孩子都不会自主了。
那是自己的本领都不知道了。
例如,每天早上有的小女孩都会打扮得花枝招展。
老师们都会夸他们美丽“今天的你真美,真漂亮”久而久之,久而久之他会认为只要别人帮忙打扮好了就好,自己不用主动参与,同样会得到大家的称赞。
他会慢慢的只接受自己很美,很漂亮,而忽略是什么让他变得美丽的。
这样久而久之,大家会误导孩子。
还有就是,有时候小朋友去打针,家长为了不想看到宝宝哭就给他们很多很多好吃的,但是,啪嗒真的宝宝一般不会理解家长的意思,还是一如既往的哭闹。
这样,每次都买吃的反而成了一种习惯,而不是解决办法的方法。
家长可以给小朋友解释清楚再买东西比如,“你今天打针很勇敢,都没有哭闹,所以打完针,咱们可以自己挑好吃的"这样久而久之大家换位考虑多了,也许是一个解决办法的好习惯。
所以说,如果爱孩子,就让孩子知道和认识自己,知道什么是自己努力争取得到的。
什么是别人给与的。
不知道本文“知道那是自己的本领”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今天下午,孩子们来到户外自由活动,孩子们兴高采烈的玩着,突然,建超哭着跑过来说:“老师灵晨打我,又过了一会,珈东跑过来说:”老师,灵晨抢我的东西……
在短短的十几分钟内,竟然有四五个小朋友来报告他,我悄悄观察着灵晨的一举一动,只见他打这个小朋友一拳,打那个小朋友一掌,嘴里还喊着:“看招”。被打到的小朋友就哭了起来。我看出来了,原来他是在模仿铠甲勇士,我走到他面前对他说:“灵晨,我们来打吧,他立刻不客气的跟我对打起来,我趁他不注意时把他扳倒在地,使他倒在地上不能起来,他不服气的说:"这次不算重新来,这时围着的小朋友都在笑灵晨……灵晨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我笑着对他说;“灵晨你看的铠甲勇士是打什么呀?他说:“打怪兽呀。”我说:“小朋友好好走路,你为什么打他呀,他眨眨眼睛,说:“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不打小朋友了……”
从那以后,凌晨真的不打小朋友了,还帮助小朋友呢。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结束之前,我又不经意地问了一句:“身体上哪里还有单、双数?”我看见超超把手举得很高,我就请他来回答。他轻轻的说:“我的‘小鸡鸡’是单数。”“什么?”我一时听得不仔细。他害羞地轻轻地说:“‘小鸡鸡’是单数。”顿时孩子们笑了起来,我也经不住笑起来了。他被大家的笑声搞得更加难为情了。“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身体上还有一些敏感的器官,他们确实也是有单、双数之分的呀!”为了把这个新发现的资源利用起来。我忍住笑声,表扬了超超的发现,随后又问:“还有吗?”顿时原本即将结束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了。
“我知道‘小鸡鸡’也是单数”,超超小朋友的回答顿时使沉闷的活动又活跃起来了,使孩子们的思路顿时开阔起来了,他们纷纷举手发言,说着自己的新发现。有的说“肚脐眼是单数”,有的说“乳房是双数”,更有的孩子说“妈妈生了我一个是单数”有姐妹两个的小朋友马上接上去说“妈妈生了我和弟弟两个是双数”。
我感谢孩子们的精彩发现,他们对人体充满了兴趣,他们是那么的天真。面对他们的天真无暇,我们教师该怎么引导他们呢?我庆幸我没有因为孩子们的哄堂大笑而加以阻止,我更庆幸我们班的孩子是那么的可爱,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可爱、他们的天真、他们的新奇、我们的活动将更加的精彩。
反思:日常生活中的小工具是很多的,但我们都很少去关注它们,去思考它们的“小工具,大作用”,在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认识这些小工具,与其用说教的方法,还不如用诱导的方法。在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后,再引导、激发孩子们去探索、去发现,孩子们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很好地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工具,这一过程发展的自然而不动声色。
忽然,我听见鹏鹏说:“嗨!我知道李老师的名字叫李忠连。
”见我微笑不语,汤俊、宇轩等几个大胆调皮的孩子竟高声叫了起来:“李忠连!李忠连!”顿时,整个活动室炸开了的锅,孩子们个个嘻嘻哈哈的叫着、学着。
我吆喝了一声:“停!”孩子们安静下来,我想既然孩子们对大人的名字那么好奇,何不探讨一下名字里的学问呢?我说:“小朋友,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
谁知道名字有么用?”孩子们立即说开了。
佳阳说:“有了名字就知道自己是谁,别人是谁了!”鹏鹏说:“有了名字老师就可以点名了!”柯辰说:“如果没有名字,就不能写信、寄贺卡了。
”接着,我又与孩子们讨论记住别人名字和自己名字的好处。
“每个人不光要记住自己的名字,还要记住亲人、朋友的名字和电话。
这样你有困难时,可以找人帮忙。
李老师和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一样,也有自己的名字,当你需要时,也可以直接叫,但平时为了尊敬他们,我们不直接叫他们的名字。
”此时,孩子们都瞪瞪大眼睛,伸了伸舌头,似乎明白了老师的话。
一天,我教了小朋友一首歌:“红旗飘,树枝摇,草低头,花弯腰…….我知道,风来了。”幼儿熟悉这首歌后,我说:“你们看,这小朋友多聪明,她看到这些现象,就知道风来了。请问你们怎么知道风来了?按我的思路,幼儿能回答儿歌中的某一句就行了。”没想到小雯冒出一句:“我不看就知道风来了。”对她这句话,我没考虑就直接否定了,然后继续按我的思路引导幼儿认识风。若干天后,一个大风的日子里,风刮得眼睛都很难睁开,我恍然大悟,“我不看就知道风来了”这话其实没错。当天下午,我找了一个适当的机会又提起这个话题,幼儿的回答五花八门,但我期待的那句话却没人再提,小雯不吱声,只忽闪着两只有神的大眼睛看着我,于是我说:“上回小雯说我不看就知道风来了,当时我说这句话不对,现在我们一起出去感受感受,来证明一下这句话到底对不对?”
来到院子里,我让幼儿闭上眼睛,感觉“不看怎么就知道风来了”他们高兴的闭起眼睛,完全沉浸在感受风的意境中。有的说我的头发被吹到眼前了,有的说我听见风在呼呼地刮,还有的说我觉得风在推着我走……..我接着说:“现在我们迎着大风跑一跑,看有什么感觉。”他们说:“老师,风顶得我跑也跑不动。”
回到教室,我又让幼儿隔着窗户观察风,幼儿说:“看到树枝在摆动,尘土飞扬,就知道风来了。”通过这次对风的重新认识和探讨,小朋友都知道了小雯说的“我不看就知道风来了”没有错,我也及时反思并调整了自己的教育行为。
现在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要面子,有时在活动中遇到不会的东西,他们常会找些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让人觉得出乎意料的吃惊,却又佩服他们的小聪明。以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区域游戏的美工区里,班里的孩子们都玩的很认真,并高兴的给老师看自己贴画的作品。当我走到小蕊身边时,发现她一直看看别人,摸摸桔皮,操作底板上的桔皮贴画也没有成型,只是几块东西随意的组合在一起。显然是没把心思放在贴画上,我走过去问她:“你在贴什么呀?”她看了看手中的“作品”,不好意思的笑笑,小声说:“我现在不告诉你。我知道她是说不出操作底板中的东西是什么,但我还是为她的反应之快笑了出来。“你不告诉我啊,不告诉我,我也能猜出来。”她很认真的抬起头:“那你说我在贴什么呢?”“你一定是在贴一个帽子吧!不过你好像还没有贴完,上边再加个尖尖的帽尖就更像了。”我一边说一边指着她的“帽子”,她马上高兴的说:“对啊,我就是在贴帽子呢。”说完就埋头忙起她的作品来。
接着我就坐在她的身旁,象个小伙伴一样引导她怎么贴比较好。过了一会儿,小蕊跑到我的身边,手中拿着一个很形象的帽子:“老师,我的帽子搭好了,你看,上面还有花纹呢!”我把她的帽子举起来让另外小朋友看,小蕊一脸的自豪。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