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这六招,孩子远离校园欺凌

12-26

家庭有家庭的好处,学校有学校的妙处,两者结合,可以让教育更有意义!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教师可以在哪些方面与家长配合教育孩子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教会这六招,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两天《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文章在网上疯传。中关村二小的一位家长讲述了儿子遭受欺凌的经历。十岁的儿子被同学用厕纸垃圾框倒了一身,并因此患上抑郁症,惧怕上学。

家长去学校讨说法,学校却想息事宁人,认为这只是一个过分的玩笑。

01、每个成人都曾是孩子,可是我们很快就忘了,童年其实是一段艰辛的时光。

不说那些莫名意外,不说原生家庭之痛和令人发指的欺凌个案,先看下面的数据:

2015年,一份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有57.95%的被访者表示曾遭受或正遭受欺凌。

2011年,一份调查研究显示,美国50%高中学生承认在过去的一年里欺负过别人,47%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被以非常令人难过的方式欺凌。

2015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形式包括集体孤立、无视、说人坏话等。

另外,从2007年小学四年级到2013年度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也只占12.7%。

那些如今看来意气风发、集完全宠爱与一身的名人或明星也不例外。

克林顿、汤姆克鲁斯、《哈利·波特》的主演之一艾玛·沃特森、金星……这样的名单可以列很长很长。他们都曾遭受过欺凌,并对此记忆犹新。

毫不夸张的说,每个成人都有一段艰辛的童年或少年时光,包括那些欺凌别人者。

据研究,霸凌的孩子往往有一个家暴的家庭。而受过欺凌的孩子,也容易反过来成为霸凌者。

02、成人世界还有一个温情脉脉的文明外衣,未成年的世界则是一个赤裸裸的丛林。

弱肉强食是一条基本法则。在这样的世界,哪些孩子容易被欺凌呢?

“与众不同”者

比如身材瘦弱、肥胖甚至残疾;男生过于秀美阴柔;插班生,初来乍到;成绩太好或太差……。

总之,在群体中容易突显出来。童年时代的汤姆克鲁斯身材瘦弱,并经常搬家换学校。他说,每到一所新学校,无异于要面对一场新的战争。

性格胆小懦弱者

性格孤僻,独来独往者

胆小的人不一定没朋友,而孤僻者往往“落单”。韩国影星Rain成名后自曝,上学时因为孤僻饱受同学欺负。

家境贫寒或特殊者

比如家人中有精神疾病,父母离异等。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初中时,则是因家境贫寒,被同学嘲笑衣着品味差。

欺软怕硬、恃强凌弱是人的天性,孩子的世界表现得尤为直接。因此,以上人群容易成为欺凌的目标。

03、孩子受到欺负,指望学校和制度保护?有点扯淡。

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制度比较健全,可是仍然挡不住大量的欺凌事件。

中关村二小事件一出,教育者对被欺凌者心理健康的淡漠,令人发指。

韩国有一部讲述少年欺凌的电影《优雅的谎言》,同学的孤立与排挤,让温和善良的少女天智选择了自杀,而学校对此毫无察觉。

再说,学校和家长的一时保护,并不能让孩子在他的世界中真正赢得尊重和归属。

因此,唯有孩子自己才能真正保护自己!

04、要想远离欺凌,孩子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强身健体,至少有一技傍身。

至少,别让人觉得“看样就好欺负”。爸爸们陪孩子踢踢足球,打打篮球,一方面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也是让孩子克服对肢体冲撞的恐惧。

2.克服内心恐惧,变得强大自信。

有些孩子身材高大,为什么仍摆脱不了被欺凌?因为胆小懦弱,害怕冲突,恐惧写在脸上。那些熊孩子见你越怕越想欺负你,找软柿子捏是人的天性。

因此,告诉孩子,任何时候都要昂首挺胸,而非臊眉耷眼。诸葛亮的“空城计”在很多地方都好使。

3.培养几个兴趣。

从中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增强自信。

4.交几个朋友。

三三两两的孩子在一起,别人不敢轻易欺负。所以,别让孩子落单,让他尝试与性格开朗、人缘好且家教好的孩子做朋友。

你可能会说,人缘好且家教好的孩子不一定乐意呀。这时兴趣就用上了,有了共同的兴趣,如果你孩子在这个兴趣上比较出色更好,他们就容易玩在一起。况且,家教好的孩子,一般具有同情心,不会恶意拒绝或孤立他人。

5.巧妙反击!

没错,很多人不提倡以暴制暴。但反击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成人还有正当防卫呢。

何谓巧妙反击?首先,言语呵斥,力求呵退对方!

如果,对方继续欺凌,瞅准机会,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全力反击,力求一次把对方打怕!(切记,不要让孩子击对方要害,注意分寸)

这点我很赞同金星的观点。金星在学生时代也曾遭受欺凌。如今,作为三个孩子的妈妈,面对校园欺凌现象,她霸气点评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如犯我礼让三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

6.全然接纳孩子。

很多孩子遭受欺凌后不敢与家人提及,为什么?怕被父母说无用!父母不但不出面保护孩子,反而指责孩子的懦弱无能。这样的孩子,只会越来越自卑,选择默默忍受一切欺凌。

父母要全然接纳孩子,给他足够的安全感,他才能自信强大。万一遭受欺凌,他也会告知你,而不是一个人胆怯无助地面对。

最后,用《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中的一句话结束:

“当看到等在校门口的儿子时,我还要尽力忍住泪水向他微笑,我是妈妈,我要为了我的孩子而战斗,我要在他受到损害时不顾一切地站出来,我要告知他寻求公平的方向,我要拼尽全力让阳光冲破雾霾照亮本该维护孩子的校园……”

我想,她说出了每一位母亲的心声。愿每一位孩子都能被善待!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8招教会孩子学会善用时间


第1招:用好手表和闹钟

孩子做事拖拉,很大原因是因为孩子们总是在做事时忘掉时间。闹钟却从来不会忘记任何事,除非你忘了给他上弦,而且闹钟的铃声具有一种家长没有的权威,有时候“铃一”比家长的“该起床了一”更有效果。还可以把时钟设定成在白天时每半小时报时,这样双休日孩子在家时,也会有点“紧张”气氛了。

第2招:一心一用

要想让孩子利用好时间,首先就要让孩子养成一心一用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品质其实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从生活入手。比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洗衣服等生活上的事情采用限时完成法,需要多长时间,事先和孩子一起设定好,然后督促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样的计时劳动、计时阅读、计时讲故事等小竞赛,会有不错的效果。

第3招:一心二用

时间的流逝是随时随地的,教孩子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在一心一用的基础上学会一心二用,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效率。比如在晨跑或洗澡时听英语录音,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

其实,这正是“统筹方法”的运用。当然,这种一心二用一定要在保证不影响“正事”的完成效果的基础上进行,更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坚持不懈。

第4招:多花5分钟

5分钟,一个不起眼的时间,可如果利用好这5分钟,会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和高效。比如,每天让孩子在做完作业后,坚持用5分钟的时间检查一下,或者预习一下明天的功课,那就会让孩子省去很多修改错误的时间,而且在第二天的学习中会感觉轻松;让孩子用5分钟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东西,这样就会省掉他回来取东西所花费的时间。

让孩子养成多花5分钟整理东西的习惯,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浪费时间。当孩子养成随手整理的习惯后,效率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第5招:跟孩子来个约会

守时是当代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让孩子养成言而有信,准确守时的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时,要事先约定多长时间,约定的时间一到,马上就要停止;在带孩子出去玩时,要求他在约定的时间内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能按时,就以取消活动来作为惩罚。经过几次这样的约定,孩子自然会形成看着时间办事的习惯了。

第6招:教孩子说“不”和“请”

“他们非要让我去打游戏……”,“她们要我一起去买东西……”从众、合群,几乎是所有孩子的脾气,虽然并不情愿,但对别人的请求不会说“不”,让孩子的时间就这样浪费掉了。一个词怎么也想不起来,一道题就是不会做了,孩子却不向家长和老师请教,虽然自己解决问题的精神可嘉,但学习会求助别人,学会说“请问……”却是当代社会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个人毕竟不能当全能冠军。

让孩子面对诱惑学会拒绝,面对超过自己能力的问题时学会求助,是养成高效习惯的必要条件。

第7招:孩子的时间“相对论”

自己喜欢的事,1小时相当于1秒钟:不喜欢的事,1秒钟相当于1小时。这是对著名的相对论最简洁的解释。对于孩子来说,当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久,而且做得很好;而当他不情愿地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每过5分钟就要抬头看看表,而且做事也是拖拖拉拉耗时间。

相对论是无法改变的,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轻松一些。这样,孩子做事时自然会变得高效起来。

第8招:别跟生物钟对着干

除了挂在墙上、戴在手上的钟表,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时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生物钟。当孩子在午饭后或“开夜车”时昏头昏脑,家长就不要指责孩子效率不高了,因为没有人能跟“生物钟”较劲。当然,生物钟也是可以利用的:在一天中,让孩子利用早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抓紧学习较难的功课,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也可以安排孩子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段学习同一科目,久而久之,生物钟就会记住这个规律,每到固定的时间就会形成兴奋点,从而使孩子的学习更具效率。

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注意力集中一次最多50分钟,而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因此我们不能让孩子连续学习时间过长,否则自然会让孩子效率下降甚至产生副作用。应该让孩子每学习30-45分钟,就休息10-20分钟。

孩子学习的黄金时间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80%的人在生物钟上有同样的规律,他们发现了大脑在一天里不同时间内内的活动程度,以及各时间段适合做什么。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利用它来制定孩子的学习时间。

清晨6-7点

因为一夜的睡眠,人已经消除疲劳,这时人的头脑最清醒,体力也十分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可以让孩子对功课进行复习。

上午8-11点

这段时间人的耐力比较好,可以安排做一些较难功课。另外,此时人的短时记忆效果很好,可以用来进行一些记忆任务,如果想考试前再突击一下,这时就不失为一个好时段。

下午13-14点

午饭后人总是瞌睡不断,所以些时最好让孩子小睡一会儿,半个小时就可以大大提高下午的学习效率。

下午14-18点

这段时间,尤其是15-17点,是人大脑的第二个高潮期,可以用来安排一些比较重要的和困难的学习任务。而且这段时间还特别适合去记忆一些需要长期记忆的知识。

晚上19-22点

这也是学习的黄金期,可以安排孩子完成作业,进行复习和预习。

教会孩子说这两句话


常在我们去的早教中心游乐区看到一位小男孩,所到之处,哭声一片。孩子们不是被他抢了玩具,就是被打了。见过几次他的奶奶与别的家长吵架,从没有从她那刻薄的嘴里听到过一次“对不起”。有一次,我们正在玩轨道小火车,那个男孩子过来就一把抢走,看着儿子眼里含着泪,我也无可奈何,只能再见到这个孩子就躲得远远的。

有一次在普吉岛旅行,在一家餐厅了见到一家中国人带着孩子就餐,整个就是一场追逐游戏,奶奶和妈妈轮流追着孩子喂饭,孩子全程都在大声尖叫,最后闹剧以孩子打碎了一个盘子结束。泰国店员在收拾他们留下的一桌虾皮蟹壳时,嘴里一直在嘟囔,虽然听不懂,但那绝不是夸人的话。

社交媒体上,大家整天都在抨击熊孩子。那些吝啬说“谢谢”、“对不起”的孩子,其实折射出的是家长礼仪教育的缺失。他们的家长总以为孩子还小,别人也可以像他一样容忍孩子的过失,实际上,当他意识到对孩子礼仪教育的不足时,很可能为时已晚。

与此相反,那种无论是接受了你一个苹果、一颗糖果,还是你帮他开门时,都会说声“谢谢”,不小心碰到你就说“对不起”的孩子,你对他们总会忍不住微笑。

说谢谢

可以说我们生命中没有哪一天不是在别人的帮助之下度过的。当孩子离开你的怀抱,去幼儿园、学校时,他们每天都需要老师、同伴的帮助,从清晨到晚上,孩子们都得到了许多照顾。教孩子慷慨的说声“谢谢”,表达他的感激之情,这不仅不会让人觉得照顾你的孩子很麻烦,而且会使别人感到由衷的高兴并且更加乐意帮助孩子。

说对不起

教孩子说“对不起”比说谢谢稍有难度,不单是从语言表达上从叠词过度到三个不同的字,而是要过了心理上的一关。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特别是还没有明确是非观的孩子。很多家长发现孩子正在犯着错误,让孩子接受起来往往都很费力何况还要孩子为此道歉!那就纵容孩子吧,别人也不会跟孩子一般见识,等他大一点就明白了。

其实,教会孩子说“我错了”“对不起”并非想象中那么的令人难堪,相反却可以让孩子得到尊严,家长得到尊敬。

但很多孩子最开始说对不起是为了取悦大人、平息家长的怒气,并不是真的觉得错了。这就需要你耐心的跟孩子讲,“你为什么做错了”,“做错之后该怎么办”。

“对不起”仅仅是修正错误的第一步,而不是全部,接下去应该让孩子从行动上真诚的表达悔意。比如,撞倒了别的小朋友,除了“对不起”,还应该扶起小朋友,问问他,“你没事吧?”

说得庸俗一点,常说“谢谢”“对不起”的孩子不容易得罪人,在外不易生事。常说“谢谢”“对不起”的孩子,也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喜欢和关照,朋友也会比较多,运气不会太差。

教孩子说,越早越好

当孩子6、7个月大,教他作揖,就是最原始的说谢谢的方式。而家人就是最好的练习对象。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亲人说谢谢,总会觉得很生分,难道我们给孩子洗一个苹果也需要孩子说谢谢吗?

回忆一下,你上一次对自己的妈妈说谢谢是什么时候?自己都脸红了吧。羞于表达感情这个习俗,可以从我们的下一代开始修正了。

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并非求一句“谢谢”那么简单,但这两个字却可以教会孩子对任何人都需要常怀感恩之心,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喜爱。所以,首先教会孩子谢谢妈妈吧。

教孩子说“对不起”,不妨从自己做起。孩子打翻了盘子,请先别急着发火,问问他是不是想自己吃还控制不好手的力度;孩子咬了你一口,先别一巴掌拍上孩子的屁股,请先问问他是不是出牙难受。如果确实是自己误解了孩子,那就顺其自然的说出“对不起,是妈妈误会你了。”让孩子觉得,大人也可以给我道歉,那我说“对不起”也没什么难的。

孩子再大一点,有时候苦口婆心的说教往往没有绘本里生动的故事能打动孩子。比如一起看《大卫惹麻烦》,可以想办法引导孩子说出“对不起”。再比如《暖房子系列绘本之对不起》,通过一屋子里住着的各种动物之间的摩擦,让宝宝学会认识过错,并且宽容原谅别人。

我们需要明白:养育孩子是一场漫长的旅途,越是从小进行人文教育的灌输,越容易培养出彬彬有礼的孩子。我们需要从小一点一滴的积累,有必要从细节当中正确的引导孩子,越是小的方面,越不该忽视。

无论你相不相信,“谢谢”、“对不起”这简单的单词都会为孩子创造奇迹。在日复一日的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他们真诚使用这样的词语,你就会惊奇的发现孩子越来越受人喜欢,他们也越来越自信了。

请远离这8件伤害孩子心灵的小事


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家长最大的心愿,但很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就曾经伤害过孩子的心灵,如果想给孩子更好的成长,请一定要远离以下这8件小事儿。1、爸爸妈妈吵架 曾有一家儿童心理研究机构对3000余名学龄儿童进行了一次心理状况调查,其中有一条是“你最怕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回答得最多的是:“我最怕爸爸妈妈生气,怕他们吵架”。有一个答卷写得很生动:“我最怕爸爸生气,他生气的样子可凶啦!把妈妈都气哭了,我吓得像一只小老鼠,心里直扑腾,饭也吃不下去……” 父母以为孩子还小,夫妻间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对小孩子是无所谓的。其实,孩子们那一双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早已把父母在他们面前的一切言行都记录下来了。 有些家庭,夫妻间争吵不休,满嘴粗话,甚至动手动脚,家庭气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这在孩子的心理上形成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长期感情不合,在家里寡言少语,在这种气氛中生活的孩子很压抑,时间久了势必损害他们的心理健康,会使孩子变得冷漠、孤独、执拗、粗野,成为心理方面的畸形儿。因此,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气氛,是每一位有爱心的年轻父母应该谨记的。2、父母撒谎,失信于孩子 家长说话不算数,多是因为学习而起,一些父母围绕学习口头承诺某些条件,但当孩子完成了父母的要求,父母却在兑现时推三阻四。 比如有的父母说: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看电视,可是孩子写完作业,家长又会留一些学习任务,让孩子继续学习;有的家长答应孩子只要考试成绩达到前几名,就有什么奖励,孩子真的考好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奖励。孩子最讨厌父母轻易承诺又不能兑现,言而无信,“捉弄”自己。 失信同时失威信,家长说话不算数,不仅失去了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甚至还影响孩子的自身形象。它会让未形成守信观念的孩子觉得,一个人说话可以不负责任,答应别人的事情也可以不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养成“轻率”“无信用”的坏习惯,成人后,这种"失信"的习惯会让自己损失很多朋友和机会。 做个说话算数的家长就要不轻易许诺,不随便许愿;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眼前的目的,而随便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提出要求时,要认真想一想,这种要求是否合理、能否兑现,如果是合理的、可兑现的,就要认真地承诺、必须兑现。3、对孩子发脾气 孩子简直像极了蜡笔小新,又在恶作剧了,当你都催了十遍他还是不动窝的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往往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孩子吼了起来。对孩子发脾气,确实会让孩子害怕。在恐惧中,孩子那些让父母心烦的行为暂时看不见了。但他会怎么样呢?有这样几种可能:1乖乖地听你指挥,你让干什么,就干什么;2他被吓呆了,愣在那儿不动;3大哭起来,不会再干你不希望他干的事,也不去干你想让他干的事;4学着你的样子,也发起火来,把你心爱的花瓶扔到了地上。 孩子对人的情绪是十分敏感的。因此,父母发脾气,也一定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和情绪。但是,孩子还弄不清,父母为什么发脾气。也就是说,在很多父母发脾气的时候,孩子虽然停止了父母所不期望的行为,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生活中,最好不要向孩子发脾气,但如果真的一不小心向孩子发了火,发完脾气后,最好向孩子解释清楚,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同时还要通过行动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心和爱护。 可能的话,发脾气前最好提出预警,如:“我都快忍不住要发火了,你能赶快……”,“今天我心情不好,你最好别……”。但是决不能因为发脾气后的内疚,就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该坚持的必须坚持。4、敷衍孩子提的问题 好奇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在童年时期,好奇心特别重。但是不少爸妈对孩子的问题不加重视,没当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 有的父母嫌孩子烦,三言两语打发孩子,孩子也许还很小,但他也能感觉到爸妈的态度,父母的冷淡会让孩子以为自己不应该问问题,或者不应该问这一类问题,让他对自己能力失去了信心。 爸妈的敷衍还会让孩子渐渐失去提问的热情,也会渐渐失去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知半解,信口作答,孩子对爸妈的话总是深信不已,你给他错误的答案,孩子会当成是真理而记住,错误的观念一进入脑海,再要改回来就难了。 以没有时间作借口不回答孩子问题,这只是一个借口,不应该成为理由。如果爸妈在当时没有时间回答孩子,也应该首先肯定孩子的提问,然后向宝宝说明自己现在确实没有空,并向宝宝承诺在某个专门的时间来回答宝宝的提问。 好问是孩子好奇心的表现,一般说,好问的孩子勤于思考,爱动手,求知欲强,父母应该对孩子的提问给予及时的肯定,让孩子感到提问题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经常为提出问题而自豪。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有很好的作用。5、忽视孩子的优点 作为父母,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在我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不如别人的孩子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源自于父母们望子成龙的心态。但是,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由于天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总是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常会把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孩子的长处相比,甚至把别人的孩子过度地美化和夸张,本想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其实却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会因此影响孩子的一生。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和优点,虽然孩子的天资有别,学习事物有快有慢,学习成绩也有高有低,但判断一个孩子的好坏,不能只取决于一个方面。 作为家长,不能只凭长相、成绩等某个方面就认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出息,而是应该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要始终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要把赞美留给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你的赞美声中继续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6、在客人面前指责孩子 人来客往,亲朋好友相聚,谈论各自的孩子,常常成为重要话题之一。 很多父母喜欢在众人面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别人诉苦,说自己教育这样一个孩子多不容易。但孰不知,自己只顾着吹毛求疵地指责他的短处,博取别人的赞叹有的家长,简直把孩子说成“豆腐渣”。 这无形中,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让家人为他受累,也觉得父母对自己不满意,和父母逐步疏远。7、不欢迎孩子的朋友 孩子长大了,也希望拥有几个真心的朋友,和自己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相信妈妈们应该也都希望自己孩子的人际关系好。但是有些父母可能会因为孩子的小伙伴不太懂礼貌,或太精于算计,或会欺负人,爱撒谎等缺点而不喜欢。 然而对孩子来说,随着身心的逐渐发展,希望家长以“大人”身份对待他们,尊重孩子在选择朋友时所拥有的独自意见。如果父母们老是管教与间断或不间断表达对孩子的好朋友不喜欢,势必会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从而使双方的隔阂逐渐增大。 父母应当尊重孩子对好朋友的选择。父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好朋友,善于进行角色换位思考,尊重维护孩子的选择。父母要承认与孩子之间选择朋友时的差异,并尊重这种差异。有时候给孩子足够的面子,孩子也将会给父母足够的面子。 孩子能与他人建立好朋友是人际关系中一种最基本的关系,要尊重孩子根据双方意愿和喜好进行自由选择。8、偏心,对孩子不能给予同样的爱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儿女被压在了同一块水泥板下,面对只能救一个的艰难抉择母亲忍痛选择了儿子方达,很幸运女儿方灯后来也在这次灾难中活了下来,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为养女。但女儿却因为怨恨母亲偏心,怨恨说出的那句“救弟弟”,在外面经历了很多事,吃了很多苦头都不愿回家认亲,和家人足足分离了三十二年。 父母偏心,让某些孩子从小就成长在父母的余光里,同是一对父母的孩子,零用钱、衣服、出游……待遇却不一样,这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大量研究发现,父母偏心会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引发儿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现行为问题,即使他们长大后离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响依然存在。 而且,无论是受到偏爱的孩子,还是被冷落的孩子,还是旁观的孩子,只要觉察到妈妈的偏心,都会受到损害。被冷落的孩子会对妈妈或者受宠的孩子怨恨,受宠的孩子则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恶。最大的心愿,但是很有可能在不经意之间我们就曾经伤害过孩子的心灵,如果想给孩子更好的成长,请一定要远离以下这8件小事儿。

做好这十招宝宝会更加自信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特别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该如何给予孩子真正的自信,避免孩子的自卑?今天,我们跟随几位教育专家,一起寻找破解途径。

避免孩子自卑的关键在于

不和别人比

在我们的习惯中,凡事都要和人比,“比”的情结已经深入人心。

■ 孩子们对“比”怎样看待

一名同学在给父母的信中说:

你们总是对我不满足,动不动就说,看你们班的某某,8点就睡了,成绩还总是年级第一,你呢?11点才睡,成绩才考120多名……爸爸妈妈,孩儿也知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个理,可人和人不一样,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您找个和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比,这样我才会有上进心,和太好的比,纯属好高骛远。我这些话总想对你们说,可是你们会说,人家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

他的话道出了无数孩子的心声。但他即使被“比”得苦不堪言,却也认为“比”能激发上进心,只是希望父母“找个和我成绩差不多的同学比”。可见,“比”在孩子们心中已经根深蒂固。

和别人比,是教育的误区

“比”,不是成功的激励

有一位被家乡人称之为“才子”的学生,当年是以县里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又被分配在部委机关工作。他被父母和乡亲们视为骄傲,但他感到成功了吗?那位“才子”在家里总打自己的脑袋,一边打,一边说,你怎么这么失败!原来,和他同年分到机关的那个人提升了,他没有升。可照这样比下去,又有谁是成功者呢?

不可否认,既是比,就一定能比出在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的佼佼者。但是失败的也一定是大多数。如果以大部分的失败来烘托少数人一时的成功,这种“比”又怎么能说是一种成功的激励呢?

“比”,容易让孩子失去自我

用“比”来激励孩子,会使孩子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被“比”激发的不是上进,而是和人较劲。

上进是纵向的,是个人的、线上的比较。每往前走一点,每有一点长进,都可以让人对自己满意,努力地实现自己,是一种自发的内动力。和人较劲是横向的比较,永远都不会快乐。

每个孩子都有其各自的特征,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发展,和别人“比”扼杀的是自我的特征,其直接后果是使人们不再关注生命本体,而关注生命之外的东西,生命的创造性就这样被消耗掉了。

家长不如就事论事,心平气和地帮助孩子找原因,在此基础上寻找改进措施。

让孩子更自信,试试这10招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予孩子真正的自信也很重要。怎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我们跟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主治医师李英辉一起来了解!

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

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要求受重视,比如孩子提出:“妈妈,你陪我玩一会儿!”如果当时家长忙,没办法陪孩子玩,可以明确说明原因,并告知:“等妈妈忙完了马上陪你”,让孩子感到提出的要求得到了重视。

适度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在做决定之前,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个选择范围。以出去玩为例,可以给孩子一些可行的选择,让他来决定去哪里。比如说:“你想去游乐场还是动物园?”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受到了尊重。

不要嘲笑孩子

有些父母开玩笑似的嘲笑,有时候也会打击孩子。有的家长会说:“你这个小笨蛋!”在大人看来可能是昵称,孩子却分不清是玩笑还是真的嘲笑。

让孩子知道自己被人需要

比如父母适度请孩子帮忙做一些家务,事后表达感谢,这对培养孩子自信心也很有帮助。不妨说:“宝宝今天帮妈妈洗碗了,妈妈非常开心。”

在家里展示孩子的作品

获奖行为是需要被赞赏的。在家里展示孩子的作品(画、手工等)或所获奖励(奖状、奖杯、奖牌等),客人来了能一眼看到。对于孩子来说,赞赏的语言能使其好的行为得到强化,自信也会随之增强。

不要老跟别的孩子比

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拿孩子跟他以前比,只要孩子这段时间有进步,就应该为他感到高兴。

教孩子学会用钱

学会用钱不仅是要教孩子理财能力,更是锻炼他自我控制和安排生活的能力。家长可以教他做零花钱的预算,如何节省钱,让孩子自己做消费决定。他如果想买一个东西,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攒钱买。这样也会增加孩子的成就感。

别过度干涉孩子的社交

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去交朋友。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家长可以适当提参考建议,但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强行筛选孩子的朋友圈。

不制止孩子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

孩子喜欢到处摸、到处玩。其实,只要没有危险,应该多鼓励这种行为,不要怕脏怕麻烦而一味制止。

教孩子发挥自己个性中积极的一面

家长要明白孩子优点在哪里,缺点在哪里。外向的孩子不容易集中注意力,家长可以教孩子把事情分成一段一段来做,尽量培养他的韧性。文静的孩子不是那么活泼,家长除了鼓励其交往,还可以多让他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增强信心。不要强迫孩子改变秉性,而是要根据孩子个性来发展。

喜欢《教会这六招,孩子远离校园欺凌》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