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让孩子不再胆小?

03-05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怎样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让孩子不再胆小?”,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一位母亲非常苦恼地讲述了自己孩子的情况,寻求帮助。她的女儿胆子小,不爱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常常独自玩耍;家里来了客人,她通常会躲藏在父母身后,或躲进小屋。

其实造成孩子这种内向、胆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由于先天气质类型、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原因,有些孩子从小就非常敏感,很难适应新环境,不愿意接触陌生人。其二是由于父母教育方式不当而造成的。有些孩子则因为父母上班无人照看,被父母关在家中;有的家长因害怕孩子在与外界交往的过程中染上不良的习惯而不让孩子出门玩耍;有些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包办一切,导致孩子没有能力去适应新环境,不会与小伙伴共享。对于这些孩子,父母不妨尝试以下一些做法,希望能给您和孩子一些帮助。

一、家长在生活中要尽量多地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二、家庭要努力创造条件,带孩子走出家门,去一些公共场所或有同龄小孩的朋友家做客等等。刚开始,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两个性格开朗、年龄略小的伙伴一起玩,这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容易学会与人交往的一些方法。多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交往,并注意观察孩子在交往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孩子如何去处理。

三、家庭要和幼儿园老师沟通,请老师帮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与小伙伴交往,感受其中的乐趣。

四、当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出合群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鼓励、强化,家长的自信及良好人际关系的榜样,也会对孩子健康、开朗性格的形成有所帮助。

五、在整个过程中,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要循序渐进。如,当孩子不敢和客人交往、不敢大声讲话、不敢做滑滑梯等游戏时,家长不要强扭着孩子。否则孩子会更加恐惧,更加害怕与人接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妈妈育儿心得: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花生班育儿心得

很多朋友都说我家易寒看上去比一般小孩懂事,遇到问题也能轻松处理,哭闹的现象很少出现,活泼开朗,基本属于讨人喜欢的类型。其实在宝宝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也没有花什么特别的心思,只是走对了路吧。

巧虎,爸爸妈妈的好帮手

大概三岁不到的时候易寒第一次接触了《巧虎》,从此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天看《巧虎》基本成了必修课。从吃饭上厕所,到学汉字说英文,再到交往礼仪,易寒从中学到了很多。慢慢地,巧虎成了易寒的榜样,更成了她效仿的对象。每一次宝宝不乖的时候,我们都会提醒她“巧虎是怎么做的?”她立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立即改正。有时候还能像模像样地去教育别人。有一次去玩滑滑梯,一个大一点的孩子插队,她立马挺身而出,一脸严肃地对着那个大哥哥说:“要轮流玩!”

当然有时候也会让爸爸妈妈很抓狂。宝宝偷懒的时候会向爸爸妈妈求助:“请帮忙!巧虎说了有事要说请帮忙!”爸爸妈妈有时也会学她偷一下懒:“妹妹,请帮忙!”她怎么回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巧虎说的!”昏特!

参与孩子的活动,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如果孩子让你跳舞,你会陪她跳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即使一些我们看起来很无聊的行为,只要孩子要求,我也会参与。易寒刚上幼托的时候,老师教了歌舞《找朋友》。放学回家,她要求我们陪她跳。当时我们住在奶奶开的店里,人来人往,确实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们真的站起来,她唱我们跳。来买东西的人禁不住夸她唱的好。受到陌生人的夸奖后,她本性中的“人来疯”从此开始暴露无遗。参与孩子的活动,我个人觉得家长首先要有“娱乐精神”,不要怕出丑,孩子开心了,家长还能不开心吗?其次我觉得家长要有“敬业精神”,一定要投入,千万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在敷衍自己。对于孩子的可笑行为,家长可不能去打击,孩子嘛!

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忘记疼痛

孩子在平时的活动中,难免会磕磕碰碰,撞痛撞伤。而哭闹也属正常现象。但每天都撞每天都哭,烦哪!于是我就这样处理:

“哇!”易寒捂着小脑袋大哭起来。

“撞哪了?”小家伙也算配合,没说撞脑袋,而是指着房门。

我没去管她,而是走到门边,盯着门夸张地看着。嘴里也开始大叫:“妹妹,你别哭,门好像在哭呀!你来听听!”易寒一下子停止了哭泣,跑过来和我一起倾听门的哭泣。

“咦?我怎么听不见门在哭呀!”易寒瞪着双眼问我。

“门好乖啊

,哭了两声就停了。奖它一朵小红花吧。”说着,我拿大拇指在门上按了一下。

“妈妈,我也不哭了,你也给我一朵小红花吧。”

现在如果易寒再有个什么伤痛,她肯定拉我过去听听被她撞上的桌椅,一起聆听它们是否哭了。而易寒的眼泪也越来越少了。

怎样让宝宝变得勇敢?


窝里横的宝宝,多半生活在爸妈过分保护、溺爱的家庭中,特别是隔代带养的宝宝,更容易产生这样的问题。这些爸妈总怕自己的宝宝受别人欺侮或出什么事故,不许宝宝出门与同龄伙伴交往,或者吓唬宝宝说外面有坏人,会把小宝宝卖掉,宝宝自然就胆小害怕起来;在家里,为了让宝宝安心玩耍,爸妈千方百计顺着他,以宝宝为中心,这样就培养了宝宝称王称霸的习惯。

这样的宝宝一旦走出家门,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往往会搬出在家里的作风来指使别人,但小伙伴可不吃这一套,宝宝这时不但指挥不动别人,反而会遭到小伙伴们的拒绝。经过几次这样的挫折,再加上自我能力不足,宝宝只好采取逃避,躲在一旁生闷气,拒绝跟小朋友一起玩耍。时间一长,当宝宝的不满情绪和怨恨累积到一定程度,需要发泄时,突破口自然转向家庭中的“弱者”,以自己在家里更加地横行霸道来补偿,达到心理上暂时的“平衡”。

家庭教育中的“马太效应”

家庭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告诉我们,当给宝宝越多的时候,宝宝的索取也就越多。一方面,爸妈溺爱宝宝,宝宝要什么就给什么;另一方面,宝宝对爸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点点小事就想要让爸妈帮自己做。一味迁就下去的话,宝宝会认为爸妈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爸妈就该为自己服务,甚至会下命令来指使妈妈。随着宝宝的成长,需求越来越大,索取越来越多,直到爸妈无力支付的那一天。当要求不被满足时,宝宝甚至会对爸妈施加暴力,许多悲剧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由爸妈自己酿成的。

宝宝的心理分析

宝宝在外面感觉害怕,从心理学上说是典型的自我力量不足,窝里横的宝宝,缺乏与外界的碰撞,离开了窝以后,就不知所措了。当他处于陌生环境的时候,不知道自己应当怎么处理,只会躲在爸妈身后,没有任何行为来保护自己。宝宝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和外在的力量抗衡,只能粘在爸妈身边,期望成人能够保护自己。这种宝宝在幼儿园里无法和别的小朋友一块儿玩耍,总爱缠着老师不放。而老师又不可能只对付一个宝宝,于是宝宝便越发感到不安,渐渐地不想上幼儿园了。如此下去,宝宝的交友能力便成长不起来。

改变宝宝有妙招

家庭应改变溺爱的教育方式

爸妈过分溺爱宝宝,会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以宝宝为中心的家庭关系,导致宝宝变得自大、自私和任性。因此,爸妈应改变教育模式,对宝宝要严爱相济,让宝宝在家庭中的地位成为受教育者和家庭普通成员,重新制定家庭规则,而且每个人都要遵守。

教会宝宝懂礼貌,守规则

这两点在人际交往中是重要的两点,只有充分尊重别人的权利,你的权利才会被尊重。只有遵守共同的规则,生活才会井然有序。

停止对宝宝的过度保护

对于宝宝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求宝宝自己尝试去做,由于宝宝在这之前一直是被大人帮着做事情,所以,一开始时他还会说帮我做,这时不要再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应该对他说:自己试着做做看。在这种情况下,宝宝会渐渐地开始鼓起勇气自己试着做起来。宝宝有一点成功,有一点努力,都应当及时地夸奖宝宝,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责备宝宝,责备会让她更不知所措。宝宝需要爸妈的引导。爸妈在这个阶段不要给宝宝设置过高的目标。一旦宝宝产生挫折感,就会产生失落感,产生自卑。

不比较

不要拿宝宝和别人家的宝宝进行比较。有些妈妈总是对宝宝抱怨:你真笨,这有什么可害怕的呀?你看看人家豆豆。等等,宝宝各有所长,各有所短,要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优点,努力补充自己的不足才是最重要的。

创造交往机会

宝宝的勇气与能力不是天生的,也不是爸妈可以代替给予的,必须是宝宝自身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的,这是谁也给予不了的。爸妈要给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主动地带宝宝到户外玩,让宝宝多接触同龄小朋友,让宝宝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学会谦和合作。宝宝在交往中发生的争吵,只要没有危险,爸妈最好不要干涉。遇事让宝宝自己动手去试试,以培养宝宝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减少依赖性。

爸妈要有耐心

要宝宝由胆怯变得勇敢大方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绝对不仅仅是只想办法让他变得不胆怯,而是要从本质上提升宝宝的自我力量。在这一点一点成功经验的过程中,宝宝会逐渐产生这样的自信:我能行!

只有爸妈放开保护的大手,宝宝才能敢!

【相关阅读】培养宝宝学规矩的最佳时期

让摔倒的孩子变得更坚强


妈妈常对摔倒的孩子说:“不哭,自己爬起来。”这里其实有两个意思:“不要哭”和“自己爬起来”。孩子摔倒了,可能摔得很疼,所以妈妈硬要孩子不哭,是很难做到的,不哭并不就是坚强的表现,自己爬起来才是最重要、最坚强的表现。

妈妈常对摔倒的孩子说:“不哭,自己爬起来。”这里其实有两个意思:“不要哭”和“自己爬起来”。孩子摔倒了,可能摔得很疼,所以妈妈硬要孩子不哭,是很难做到的,不哭并不就是坚强的表现,自己爬起来才是最重要、最坚强的表现。

让摔倒的孩子变得更坚强

妈妈要坚持的是让摔倒的孩子自己爬起来,只要他自己爬起来,妈妈也可以说是达到目的了,因为你的孩子已经足够坚强。那么孩子摔痛了哭出来,又有什么关系呢?

妈妈可以让孩子尽情地哭,但不要太在乎他的哭声和眼泪,这是孩子自己的事。你可以体贴地用语言来安慰他,但不要代替他去解决难题,要让孩子自己想出办法,发觉自身的力量,不然的话,他就会对别人产生依赖心理,而疏忽对自己能力的培养,也就无法成熟起来,到了那时侯,他就真的成了一个只会哭泣的孩子。

强行止哭不利儿童心理发育。偶尔在父母“高压政策”下,孩子会停止哭,父母还以为此法奏效。殊不知,这样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将带来不良影响。由于孩子语言发育尚未成熟,不会使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而将不满、忧郁积压在心中,并以异常的心理或行为表现出来。例如,脾气变得暴躁,甚至出现打人、骂人等攻击性行为;与小伙伴很难相处、不合群等。

让孩子开朗乐观的6点建议


积极开朗的孩子人见人爱,有调查显示,开朗的人身体更健康,对今后的婚姻生活也大有裨益。因此,培养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心愿,在这里我们可以听听美国儿童教育心理学家塔尼可的建议。

1.让孩子拥有选择权

适当让孩子做主,如穿什么样的衣服、看哪些课外书以及选择哪些朋友。当然,父母也要适时给出建议。

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多带孩子出去和同龄人交往,或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里来。如果朋友的孩子跟你的孩子年龄相仿,几家人不妨多出去聚餐或游玩。

3.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父母多带孩子参加大人的聚会,让他们接触不同年龄、职业和性格的人,并要求孩子主动和这些人讲话。

4.生活俭朴点儿

物质生活有所限制的孩子知道得到一件物品的不易,因此一旦得到就会开心。同时,物质上的限制会让孩子利用所有条件将乐趣最大化,这对孩子形成好个性很有利。

5.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只做有限的事情总会让孩子感到厌倦,如果他们又喜欢看书,又喜欢运动,还爱好艺术,激发他们的兴奋点就会很多,这也有助于孩子变得开朗。

6.创建和谐的家庭氛围

研究表明,孩子在牙牙学语前就能感觉到周围的氛围。可见,充满了敌意甚至暴力的家庭,绝对培养不出开朗的孩子。

喜欢《怎样让孩子变得活泼开朗?让孩子不再胆小?》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