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招对付好动的孩子

04-05

家庭共育一般是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辅助来进行教育的!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园教育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巧招对付好动的孩子”,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谁都喜欢活泼的孩子,既可爱又可亲。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爱活动,甚至调皮,对于孩子都是必要的。但是,事情是要有限度的,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例如,过度地好动,就是“多动症”的隐患。

临床研究发现,发生多动行为的孩子,几乎都在出生后18个月以内,这个阶段被称为感知运动能力发展期,若这个阶段调控失误,就会造成感知与行动之间的联系产生障碍,于是情绪不稳定、冲动,难以抑制自己的行为,不停地动来动去,不能持久。M.Yjs21.COM

所以,对于那些闲不住的孩子,要适当调一下,而且应该注意这个问题。既要满足孩子好动的需要,又要有所限制,既要尊重孩子的自由,又要积极引导。为此,提供一些建议:

对于闲不住的孩子,每天要有充分的时间让孩子尽兴活动,到室外去运动、玩耍,活动到筋疲力尽,让孩子的精力充分发泄。尽兴活动之后,安排孩子安静活动,必要时软、硬兼施稳定孩子。总之,每天必定要有一定的时间段让孩子安详下来。

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没有规则,该给孩子立点规矩了(合理的),不能做的,就是不能做,只有在服从规则的过程中,孩子才能学会什么行为是恰当的,才能学会控制自己盲动的欲望,也只有被强迫保持安详,他才能从活动中感觉到快乐。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怎样教育好动的孩子


我们经常都能听到一些家长抱怨说,男孩子太淘气,很难管。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很多孩子在这样的定义下似乎变得越来越淘气,否则他们就辜负了家长的“心意”。这是一种很有趣的现象,除了生理方面的差异之外,对男孩行为特征的定义的确会起到一些心理导向的作用。

认识好动的原因

大多数孩子都表现出非常多的探索欲望,他们借此来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他们尚未熟知的世界——甚至是熟知的事物也会不断的去探索。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行为受到阻止,内在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则会通过不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表露,引发冲突。当然,即便是家长的恐吓、打骂都不会阻止孩子探索的内在需求,他们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去发展自己所需要的能力。但是,当孩子渐渐长大之后,他们开始有了自尊之后,恐吓打骂则会在他们的内心留下创伤,让他们被迫学会撒谎来逃避或者放弃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家长的心理建设

那么,如何让孩子变得更加听话一点,但是又不错失自我发展的机会呢?

首先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行为是在了解这个世界,而非故意去捣乱。之所以被认定为捣乱,那是从成人已有的经验的角度来看待,对于孩子来说,这些事情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但并不知道它们存在的意义和形式——乃至有些物品的价格以及在家长心目中的重要价值。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状态,知道他们的现状,才不会用成人的水平去要求他们,冲突自然减少,理解和尊重必然产生,孩子的状态才会越来越好。

其次,需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去做的,哪些物品是不能去碰的。在这个规则的框架下,孩子会积累更多丰富的经验。当然,他们并不是总能做到的,即便是因为错误的行为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对他们来说也是经验的构成。只是,这种后果不要是致命的后果就好。

最后,在孩子犯下错误之后,家长要尽可能的让孩子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不要在一件事情上纠结不清,甚至算老账——这些做法没有任何好的作用。让他们继续犯错的原因并不是被打、骂得不够,而是他们能力不致,或他们内心并不如此认为。错误不纠结强调,有进步马上表扬,孩子才会从积极的态度中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积极的教育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教育好动调皮的孩子:

1

让孩子生活在希望当中,

学会自尊自爱

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有些家长教育方法粗暴,一见到孩子调皮,也不管人前人后,一味地责备,长期以往,孩子的脸皮就变“厚”了,不仅轻描淡写的话不起作用了,甚至批评、责骂也无所谓了,主观上再也不愿去努力了。那才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最可怕的。

要让孩子生活在希望之中,让孩子在爱的期待中学会自尊自爱。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不管是多么调皮、多么好动的孩子,他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尤其是在公众面前的肯定和表扬。表扬、鼓励能使他们得到愉快和满足,这种自尊感和荣誉感往往才是孩子前进的内动力。

因此,对待调皮好动的孩子,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放大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不断地按照大人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从而引导孩子不断地向前发展。

2

让孩子渐渐地习惯

“微笑”教育

调皮的孩子从小到大听多了大声的呵斥,他们有些已经习惯了这种电闪雷鸣式的教育方式,对循循善诱的话语往往充耳不闻。还有些孩子自控能力差,要他端端正正地坐下来确实比较困难。

那就顺其自然,经常给孩子有秩序的动的机会,经常让孩子有节制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例如,朗读课文时可以让孩子站起来表演,动一动;碰到高兴的地方,可以开怀大笑,甚至与孩子一起手舞足蹈。但是,这些放松是有限制的,笑过了动过了,该干什么还是要干什么。提醒孩子,一个劲地笑个不停、动来动去,就要变成小傻瓜了。

3

晓之以理,让孩子

“知其所以然”

调皮好动的孩子不安分,也比别的孩子更喜欢打闹。那么我们该怎么对待呢?就拿打闹这事说吧,先从安全的角度引导孩子认识为什么不能追逐打闹。让孩子自己想象:地面很硬,摔下来会骨折;追逐打闹会撞到别人,可能会发生流血事件。既然不让孩子打闹,那就要使他们懂得不打闹是保护自己的需要,不打闹是爱自己的表现,并不是大人们的无理要求。

4

有赏识,

也要有惩罚

毋庸置疑,赏识教育应该是主旋律,它符合教育学的规律,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特别是理想与现实有了差距的时候,我们完全有理由对孩子说“不”。

如何惩罚?可以先民主后集中。光是让他们懂了道理还不够,还得让他们知道违反纪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如果孩子真的违反了就按照约定的惩罚来办,要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怎么奖赏?如果孩子遵守规则,没有违反纪律,可以给予孩子奖赏。不一定是物质方面的奖励,与孩子约定到什么有趣的地方,例如到公园、草地去玩耍,与孩子做一些有趣的游戏,既给孩子鼓励,又拉近了亲子的距离。前提是,与孩子的约定,家长自己也要遵守,不能违反。

5

家庭“统一战线”

全体配合教育

孩子调皮好动,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往往跟家长的生活态度、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家长可以想想,过去有没有助长孩子的调皮好动。孩子看书的时候,您有没有给他递水送吃的,有没有让他跑去开门拿东西什么的?小时候吃饭是不是家长追在后面喂?给孩子讲故事时他是不是边吃边听?

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自控能力,不要急着让孩子像大人一样“多线程”做事,先让孩子“单进程”——限时做事,规规矩矩做事。比如说吃饭,不仅要限定好多长时间必须吃好,而且还要限定吃饭的这段时间内必须坐端正,一心一意的吃好饭。其他方面,如写字、看书、出去玩呀,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做到站有站像,坐有坐像,学就是学,玩就是玩,一定要学会安下心来做某件事。

家庭彼此配合,大家都不要打断孩子的“单进程”,在孩子分神的时候也予以提醒。更重要的是,家庭内部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如果有分歧,在孩子背后协商一致。家长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的影响,培养孩子学习和生活上的良好兴趣和习惯,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合作与配合。

应怎样对待调皮好动的孩子


大多数幼儿在一定时期内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频繁、目的性不专一、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爱发脾气,对此,家长不应抱怨,而要施加一些积极的心理影响,对孩子进行心理矫正,帮助孩子尽快改掉这些毛病,否则,一旦养成习惯,进入学龄期,就会与学习产生矛盾,加重学业负担。

孩子不能持久地做一种游戏,常是家长随他的注意力转移而迁就的结果。如果他不能对某一件事持续注意一段时间,半途而废,家长就坚决地孤立他,则会使他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受欢迎的,从心理会慢慢对自己的行为产生正确的指向。比如,家长正陪孩子搭积木,刚玩一会儿,孩子又要去骑车子。此时家长千万不可答应他,为他搬车,如果这样,他骑不了几圈,一定又要干别的去了。家长应表现出对玩积木仍有浓厚的兴趣,提出一些新想法来吸引孩子,对骑车的事像没听到一样。假如孩子非去不可,也要强令他收拾好积木才可转入其他游戏,使孩子形成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的心理导向。这样,无形中孩子在一个游戏上的注意力就会逐渐延长,慢慢就会自动的保持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对孩子的情绪,家长也应进行适当的调控。仍以搭积木为例,由于孩子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及身体协调能力的不成熟,往往还没有搭出他想要的模型就散了架,因而发脾气,甩手不干。家长应教给他一些基本的搭建方法,帮助孩子搭成他想要的模型,让孩子觉得游戏有趣,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成功,孩子的情绪就会慢慢好转,对训练注意力集中也大有好处。

调皮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动是孩子探索世界的表现。只要把好动引到正确的方向,孩子的缺点就会成为优点,使他的一生受益无穷。

怎样对付孩子的霸道行为?


很多父母都为孩子的霸道行为而大伤脑筋,这里介绍一些具体的措施,以对付孩子的霸道。

第一,不予理睬。如果婉言相劝仍然无效,父母不妨对孩子来个不理不睬,在不会使孩子太难堪的情形下,坚决采取这个行动。

第二,引发孩子良好的行为。从行为治疗的观点来看,如果孩子某方面的行为不好,父母则要设法引发他另一方面的良好行为。当孩子的良

好行为出现时,则要鼓励他,称赞他,以强化孩子的这种行为。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当霸道的孩子表现出礼让温和的行为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

他奖赏和鼓励。

第三,设法使孩子发泄过剩的精力。平时要多让孩子从事体力方面的活动,并给予适当的辅导,使孩子过盛的精力得以发泄,同时还可藉图

书、音乐熏陶孩子的性情,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第四,让孩子饲养小动物。孩子在喂食、抚摸小动物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起爱怜弱小之心,霸道之气会逐渐减少。

第五,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霸道的孩子认为霸道是一种获得满足的方式,这样的孩子在孤单的环境里霸道行为显得更为强烈,因

此,不妨多带孩子参加孩子间的社交活动,如生日聚会等,让孩子在欢愉的氛围中产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欲望。

孩子太调皮好动怎么办?


家长提问:

我的儿子今年才7岁,调皮好动,课堂一点都坐不住。有时候带他出去玩,几个大人都看不住他。前几天,他外婆在煮午饭,就是这么一段时间,他偷偷跑出去,用水彩笔把我们单元的楼梯间画得个不成样子。我气得打了他一顿,他还和我犟。这两天我还得请人重新来刷涂料,我都不知道如何把他调教成乖孩子。

专家支招:

成都龙文学校校长杨向东:调皮是孩子的天性,不能把孩子调教成大人想象的“乖”孩子。再调皮的孩子也有闪光点,对他们还是要以赏识为主,老师和家长如果通过一句欣赏的话,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心与心的交流,来调教调皮,会显得很有风度和艺术。

再者,把调皮孩子调教成“乖”孩子,也未必是教育的成功。现在一些大人以自己的眼光要求孩子,用他们对“乖”的解释来衡量孩子,结果孩子不该成熟的早熟了,不该老练的世故了,一开口就是“大人腔”。其实这种“乖”是以牺牲孩子的天性为代价的,是以大人意志决定孩子的粗鲁行为。事实上,当孩子成为所谓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时,他们的童趣也就被“剥夺”了。

调皮儿童的逆反心理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只是一味地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如果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不去责骂训斥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让他冷静一下,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所以就能坦然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意见。

孩子虽年幼,但自尊心很强,尤其是调皮儿童,家长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一般来说,调皮的孩子大都聪明、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只要好好引导,他们往往更有出息。对于调皮儿童,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示爱”,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几下亲切的抚摸,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和父母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他们的话”。

孩子就像是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很容易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更应注重家校联系这一重要的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反思儿童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家访、家长问卷以及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老师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

好动的孩子就是患了多动症吗?


现在,有许多家长为自己孩子的好动而发愁,担心他们是否患了多动症。学校里大多数的老师也都喜欢比较安静的孩子,而顽皮的孩子则被作为坏孩子对待,有的老师会对这些好动的孩子说:“叫你父母带你去看医生,是否得了多动症。”那么,好动与多动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好动是否就是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以儿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发病的主要是10岁以前的孩子,除了很小的一部分是由于孩子大脑功能紊乱引起以外,绝大多数是由于孩子自身的性格所造成的。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具有以下特征:

1.注意力难以集中。这是多动症最突出的问题。比如,患儿常常不能专心地做任何事情,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做事基本上都是有始无终,就是玩玩具也是东一个,西一个,丢三落四,见异思迁,做作业没有父母的督促根本无法完成。

2.好动。患儿无论在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都坐不定,站不定,活动常常无目的性,上课经常做小动作,自控力很差。

3.学习成绩差。这些儿童智力与学习成绩不成比例,也就是智力正常而学习成绩很差,学习成绩差往往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致。

4.其他的行为问题。绝大多数的多动症儿童都是各种各样的不良行为,比如打架、恶作剧、说谎、偷窃、离家出走等等。

好动的孩子与多动症的孩子是有明显区别的,虽然注意力也不那么集中,但是,他并不表现在任何的场合中。在他感兴趣的场合,他的注意力可以表现得相当集中,而且非常安静,做他感兴趣的事也能有始有终,比如安静地看电视、画图,甚至可以坐很长时间去玩他心爱的玩具赛车。同时,好动的孩子往往比较天真、淘气,一般没有不良的行为。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好动并不是什么缺点,安静也不见得是什么优点。孩子的天性本来就是天真、好动的,而且这种天性恰恰能够帮助孩子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年轻的父母们不要轻易将孩子好动的天性和多动症划上等号,从而盲目地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要积极利用和发展孩子好动所带来积极作用,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好动的孩子一样会成功。

家长如何对付孩子的冷战


刘先生对5岁的儿子明明管教严格,生气时甚至还动过几次手。明明觉得自己很委屈,因为爸爸不听他解释,他刚要说话,就已经被骂了,但他又不敢发牢骚。所以,渐渐对爸爸有点儿敌意。

后来,明明的爷爷奶奶搬过来一起住,明明上下幼儿园就都由奶奶接送。爷爷那奶十分宠爱明明,明明也开始变得调皮、贪玩。每次刘先生想教训明明时,明明就往爷爷身上一躲,爷爷立刻"挺身而出",刘先生一点办法也没有。

一个周末,刘先生带明明去公园玩。公共汽车上,明明在两个坐位上玩得不亦乐乎,刘先生让他安静下来,不要影响其他人,并威胁说:"你要是再不听话,我就不带你去公园了。"明明却完全不把刘先生的话当回事,依旧在两个位置上蹦来蹦去,刘先生一气之下,上前就给他屁股两巴掌,"你听不听话?不听话我们就下车?"明明不哭也不说话,刘先生又问:"你是不是做错了?"明明依旧沉默,周围的人看不过去,纷纷劝解,刘先生说:"今天我必须得问明白,你到底听不听话?不让你跳你听见没?"明明眼睛看着脚尖,没有任何反应。刘先生生气不过,又给他巴掌,车到下一站时,刘先生拖着明明下了车,不带他去公园了。

刘先生把明明带回家。屋门关上的一刹那,刘先生就吼了起来:"刚才人多,我不好教训你,现在我就是不信治不了你这劲儿!"爷爷奶奶立刻出来"护驾"。饭后,憋了一肚子气的刘先生借口带明明出去散步,出了门,躲开爷爷奶奶,刘先生立刻在楼梯口把明明"收拾"了一顿。从那以后,明明象和刘先生结了仇。刘先生找他,他立刻就跑到爷爷奶奶身边去了……

分析:

孩子不喜欢被威胁

"不听话就不去公园了",这种论调会让孩子产生抵触的情绪。通常情况下,孩子不喜欢家长拿自己喜爱的事物谈条件,这和家长不喜欢做不愿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家长要讲诚信

答应孩子的事情就要做到,这对他以后养成良好的处世方式也有很大帮助。既然答应孩子去公园,就不能中途生硬地将此一笔勾销。奖励和惩罚不应该相冲突,要分开来看。

尊重孩子

在众人面前要记得给孩子留面子。家长生气时,都会执拗地想"我就是不信治不了你这劲儿",结果孩子被打了,问题却依旧存在。所以家长遇到问题先给自己泼盆冷水,让自己冷静下来,事情才能更好地解决。

重结果不重过程

出现问题拉出来去打一顿,家长似乎解气了,可是却弄得孩子莫名其妙。孩子对家长退避三舍不只是因冷战,也有"自我保护"的情绪在其中。要知道,家长解气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教育孩子,所以要放下手中的棍棒,另求他途。

拆招:

主动讲和

孩子出现冷战情绪,家长要主动讲和。讲和方式可以对孩子的一些努力进行夸奖,比如说:爸爸发现你最近越来越爱干活了,或者,老师表扬你近来发言很踊跃等,让孩子觉得自己仍然被重视,从而有了新动力。

转移注意力

当您感觉到孩子开始浮躁不安,或者不愿意与您说话时,要懂得调动他的兴奋点,譬如:"爸爸今天听到一个好听的故事,快点过来,爸爸讲给你听!"

日常的铺垫

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无论是在学习或行为矫正上,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善用孩子的语言或喜欢的卡通人物作适当的引导工具,让您和孩子之间的对话更具趣味性与游戏性,以化解孩子的冷战情绪。

远离"行刑"现场

其他家长的干预越多,孩子的冷战情绪可能越强烈。当孩子在闹情绪时,有时是带点试探的性质,家长表现得越在乎,他可能越过分。所以,在不影响到其他人的情况下,试着带他出门--比如带他去买菜,等他安静下来后,再去化解。

温情提示:

教育孩子前先约束自己的言行

有些冷战的孩子并非不服管,而是他认为家长没有资格管他。"我爸喜欢泡吧,我妈总爱在网上聊天",这样的家长在孩子心中哪有权威可言?

避免使用权威的语气教训孩子

孩子出现倔强、反抗的行为时,家长应避免使用权威的语气或方式来教训孩子,而应拿出一点"办法"来。首先深呼吸,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试着和他讲道理。

遇到事情时,不要直接追问孩子

"你到底听不听话?"这样的话很难被孩子理解,"我怎么不听话了?"家长最好进行"双评"政策--问孩子:你这样做对吗?给他自我评价的机会,然后再问他:你想听听妈妈对你的评价吗?打下很好的交流基础,以后孩子出现问题,您不问他,他也会主动和您说。

适当使用隔离法

孩子变得不可理喻时,可以把他带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告诉他:"你觉得不生气了,再过来和大家一起玩。"但必须注意隔离处的安全性,且不能是会让孩子感到恐惧的地方,例如:黑暗的小房间或不熟悉的角落。

尊重孩子的意见

对于倔强的孩子,一定要站在他的立场看事情,不管做什么事,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过分干涉。有时明知道可能做不好,也应让他体验一下。此外,在他做不好的时候,可以正确示范一遍给他看。

面对面沟通

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或某种现象,就和孩子谈谈,让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说得对,家长就夸奖他,说得不全面,他完善,这可以让他对事情有多方位的认识。

冲动后的解释

家长冲动时,一定要尽力克制,不可动手。如果实在克制不了,事后一定要加以解释,比如说:我恨铁不成钢,打你我也心疼……在让孩子懂得缘故的同时安抚他的心。

教育方式有多种,但耐心是前提,只要找出适合您也适合孩子的方法,"冷战"将无从产生。[!--empirenews.page--]

家园共育《巧招对付好动的孩子》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