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尊重幼儿人格,创意感性教育

04-27

父母重视孩子的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可以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要同家长多交流沟通,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法国:尊重幼儿人格,创意感性教育”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法国幼儿教育的着重点放在幼儿(幼儿食品)的感性教育上,培养出了众多的艺术家和科学家。

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首先是尊重幼儿,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

尊重幼儿人格

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的父母都是先指责孩子。但是在法国,大部分父母总是先问事情原因,问问孩子当时是怎样想的,对孩子就像对大人一样。听完事情经过,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

对刚过1周岁的孩子,他们也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他们从来不逼孩子做这个做那个,或者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他们明白让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m.Yjs21.CoM

创意感性教育

法国被称作是热爱艺术的国家,他们的幼儿教育都是围绕着感性教育,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孩子进行音乐美术指导上,法国所有的幼儿园都把美术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幼儿园全部课程的80%以上都和美术教育有关。

法国的幼儿园很重视培养孩子把感觉到的和看到过的表现出来的能力,所以,他们更重视参观和旅行之后的活动。这样的原则在文学教育方面也是一样的,他们让孩子把所读到的画出来。在地理、音乐等其他的科目中,也尽可能地使孩子们通过联想找到感觉,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个性,培养了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这就是他们进行的感性教育。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法国孩子的幽默创意


C从法国捎来电邮,附上她七岁儿子YY写的一首诗,是为了父亲节,老师让每个小朋友写给爸爸的。YY的诗,题目是:我的小爸爸。

“我的小爸爸/我亲爱的爸爸/没有你我不能活了/你是那么地重要/你真是个好爸爸/我什么都可以给你/你是全世界最好的爸爸/我最爱的小爸爸”

C嫁到法国去有八年了。八年中,她总有些关于YY的故事和我们分享。YY虽然还是个孩子,但很多时候,他说的话往往让我们这群阿姨无比惊讶。我们都说他有法国式的幽默,法华混血儿的英俊,长大后必定“为害人间”。

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年的一封电邮。C说当时他们一家三口正开着车在巴黎街上。等候绿灯的时候,突然传来“噗”的一声,是法国爸爸放了个屁。

YY明知故问:“喔,爸爸!那是什么呀?”

法国爸爸回答:“哦,儿子,那是一只苍蝇。”

新加坡妈妈忍笑别过头去,没想到YY竟回了一句:“我还从没听过苍蝇放屁呢,爸爸!”全家哄堂。

去年C到北京来找我,临走时我送了她一张张洪量的光盘。C说她回去巴黎以后常播来听。一天,YY就问她:“妈妈,他唱得真不错,他在唱些什么呀?”

C便给YY翻译了几句歌词,然后乘机问他愿不愿意学中文:“学会中文,你就可以自己听他的歌啦?”C高兴地建议。

“噢不,妈妈!”YY一脸严肃:“那他就会用他的生平故事来烦我,我宁可只听音乐呀!”

YY那些机智的反应好象特别成熟,但他却充满了可爱的童真。像许多法国孩子一样,他相信只要把自己脱落的乳牙放在枕头底下,睡觉的时候,老鼠嬷嬷就会把乳牙搬走,还会赏一个铜钱。

因此当他在学校把掉下来的乳牙给弄丢后,回到家里便一本正经地坐在书桌边,忙着给老鼠嬷嬷写信。信中说自己丢了乳牙,希望老鼠嬷嬷还能赏个铜钱。当然,老鼠嬷嬷圆了他的梦……

我们都喜欢YY,我们都喜欢他的幽默创意,他的童趣,他的单纯和无忧无虑。在YY身上,我们似乎看到许多新加坡孩子没有的东西……

法国家长注重孩子的创意性


法国儿童教育的着重点放在对孩子的感性教育培养上。法国人认为尊重孩子是第一位的,在这个基础上再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

尊重孩子的人格

在法国,如果孩子犯了错误,大部分父母都不会先指责孩子,而会先问事情的原因和孩子当时的想法。听完事情的经过后,父母才开始对孩子进行教育,这种方式会使亲子间形成互相信赖的关系,即使父母再指责孩子,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法国家长会采取对话的方式进行教育,通过对话使孩子明白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然后主动地去做。法国家长从来不逼孩子去做事情或者应该怎样做,他们认为让孩子理解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尊重孩子的人格。

培养孩子的个性和独立能力

如果家里有客人,法国孩子都会回到自己的房间,因为那里才是他们的自由空间。为了培养他们的自由和个性,法国家长会让孩子自己装饰房间和选择如何玩耍。法国家长还经常和孩子一起旅行,通过对文化艺术的亲身体验来让孩子感受生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是无条件地为孩子排除困难,而是让他们自己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孩子的判断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们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能够使他们更多接触社会的条件,从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他们认为培养孩子的判断力和独立性比什么都重要。

有创意性的感性教育

法国的儿童教育都是围绕着感性教育进行的,教育的重点放在对孩子进行音乐和美术的指导上。法国所有的幼儿园都把美术教育看成是教育的根本,幼儿园全部课程的80%以上都和美术教育有关。在家庭里,手工制作用的材料要多于其他的玩具,为了使孩子随手就可以画画,家长在墙上贴了很多可以绘画的纸张,家里到处都是绘画用的工具。法国孩子对建筑物或对音乐和美术的认识比其他国家的孩子更早,他们看见一幅画,就能谈到配色、素材、明暗、构图,等等,能够说出对画的感想。

法国的幼儿园、学校很重视培养孩子的创意性,他们重视培养孩子把感觉到和看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重视孩子们参观和旅行之后的活动。在文学教育方面,老师让孩子把所读到的画出来;在地理、音乐方面,老师也尽可能地使孩子通过联想找到感觉,创造出自己独有的个性,培养孩子们对艺术的热爱。

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在家里,父母要从小就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的孩子,走上社会就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

许多父母对尊重孩子的人格不理解,小的孩子有什么人格呢?其实小孩子也渴望尊重,怎么会没有人格呢?所以,认为孩子没有人格的父母,就不会尊重孩子的人格,也就不容易把孩子教育好。

所谓人格是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不尊重人格就不尊重人家的权利和义务,也就是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也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许多父母常以自己的“权威”威慑孩子,甚至动之以武,有时让孩子当众出丑。有时稍不随心,就在孩子屁股上烙上自己的手印。

不可否认,父母的愿望是好的,是为了教育孩子成材。但有一个事实你必须明白,你伤害了孩子,让孩子的人格遭到侮辱,孩子对父母失去了尊重和信任,教育的效果就降低了,这样怎么培养孩子呢?

专家们认为,尊重孩子,同时也是尊重自己。因为只有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这样孩子才会尊重父母的人格,在相互尊重中,教育的效果才会明显。

孩子是需要教育的,不经过长期的科学的教育,孩子不能成人,也不能成才。然而,教育只有在尊重人格、维护尊严、保证权利的前提下进行,才可能培养出“人”来。对孩子人格的尊重,会使孩子更加自尊,有了自尊,才可能自强。凡破罐破摔的孩子,首先是失去了自尊,为什么失去自尊,因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在此,列出某些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几种表现,以期引起父母重视。

1.居高临下,指挥一切

父母高高在上,一副威严的面孔,指挥孩子的一切,你必须好好念书,给我考大学;你必须给我上××班,不爱上也得上,没商量;你的前途,服从我的设计……这样指挥,已经把孩子当成一架“小机器”。

2.宠爱笃深,呵护备至

爱需要理智,宠爱往往走偏。视孩子为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要高档,穿要名牌。只要求念书,什么活也不用干,即使孩子该干、能干的事情,也一律由父母包办代替……在这种状态下,孩子还能学会过正常的人的生活吗?做人的尊严被“瓜分”了。

3.训字当头,不许发言

有的父母误把“训”当教育,天天训孩子,有事没事训几句。最令人遗憾的是,不允许孩子解释,更不许提出不同意见,不能表态:“懂了”,“是”,“我改”。这种情况下,孩子也没有了尊严,没有了权利。

4.滥施惩罚,不顾后果

有的父母不只口头上对孩子进行精神虐待,还滥用惩罚。调查发现,从城市到农村,有8%—12%的父母对孩子常常采取打一顿的方法。挨打的孩子,往往开始害怕,过一段时间就被打“皮”了,更难教育。触及皮肉的结果,可能造成灵魂麻木,或者造成怨恨反抗心理,孩子的人格就会扭曲。

以上列出的几种现象,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父母们是否察觉到,的确有不尊重孩子独立人格的问题。因此,父母需要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施教言行,认真想想“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道理。下面这则案例不妨值得我父母们学习。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他看来,尊重人、信任人是教育人的前提。

高尔基工学团创办不久,马卡连柯到监狱去领学员卡拉巴林。

当马卡连柯和监狱长一起替卡拉巴林办理出狱手续时,马卡连柯要卡拉巴林暂时离开办公室。当时,卡拉巴林对此并不理解。

十年后,当卡拉巴林已经是一名人民教师时,马卡连柯才告诉他说:“我当时所以叫你走出监狱长的办公室,是为了使你看不见担保你出去的条子。因为这个手续,可能会侮辱你的人格。”

卡拉巴林说:“马卡连柯注意到我的人格,可是那时,我自己还不知道什么是人格。这是他对我的第一次温暖、人道的接触。”

从监狱回来的路上,马卡连柯和卡拉巴林并肩而行,同时跟他谈话,但是,所谈的都是关于工学团的事,只字不提监狱的情况和有关他过去的事。

有一次,卡拉巴林询问马卡连柯:“请你直爽地告诉我,你相信我吗?”

马卡连柯诚恳地回答说:“过去的事不必提了……我知道你这个人跟我一样的诚实。”

马卡连柯还接连两次把带枪取巨款的重任委托给卡拉巴林去办理,这使这位学员深受感动。后来,卡拉巴林终于成了自己老师马卡连柯的得力助手和继承者。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教师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

把孩子当“人”,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尊严,父母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清除头脑中的封建父母制余毒,改变“我说你听”、“我打你通”那种支配一切、指挥一切的错误观念。孩子必须管教,但又必须把孩子作为家庭的一个平等成员。父母与孩子,既有“领导”关系,又有“同志”关系。在施教中,要时刻提醒自己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孩子年幼无知,认识可能片面,可能错误。父母了解了,才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其次,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父母对孩子的爱,天经地义,但是决不可信马由僵,走向极端。任何事情,物极必反。面对孩子,父母应有一种自控意识,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的头脑。即使在孩子令自己特别生气的情况下,也要暗示自己;我如果失控,教育就会失败。

总之,尊重孩子的人格尊严,是每个父母的责任。不论孩子的大小,他们都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人,这就是说父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孩子平等相待,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性的话语去真诚而积极地评价孩子。

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父母要鼓励孩子去承担一定的任务,让孩子拥有自主权、选择权,独立去完成。当预见到任务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时,成人可先让孩子想办法解决;若完成任务确有困难,成人要采取“帮助而不是替代”的态度,去帮助解决。这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不畏困难的精神、健康自我意识等良好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瑞典教子方法:尊重孩子的人格 人前不教子


中国有句古话:“人前教子,背后教妻”。然而在瑞典,做法却正相反:人前不教子!这种教子理念和行为,真正体现了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尊重!

在瑞典的所见所闻,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在瑞典人眼中,从孩子降生那天起,便对孩子十分尊重。他们普遍认为,孩子是一个生命个体,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任何人包括父母都无权去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

瑞典的父母把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生活的具体细节中,比如,瑞典父母在同孩子说话时,全都蹲下身来,与孩子在个头上“保持一致”。这样的动作意在告诉孩子:咱们是平等的。家长在和孩子讲话时,语气也是“和风细雨”式的,绝少那种“命令”式的,大多是“如果你能那样做,我和妈妈将感到十分高兴”、 “你能这样去做,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让孩子在父母指引的“大框”下自由选择正确的方法或做法。

瑞典人尊重孩子的最突出表现是:从不在人前教子。瑞典人普遍认为,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的“面子”。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是一种捷径和重要途径。国内,家长当着众人的面大声呵斥孩子,骂些“真没出息”、“真是笨蛋”、“不争气的东西”等等,在国内几乎是司空见惯。

瑞典人认为,这种教育方法,简直就是一种犯罪!因为它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会产生终身性的“自卑症”。我们也发现,瑞典父母尊重孩子的教育方法,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在瑞典,我们看到,孩子们待人接物热情大方,彬彬有礼,遇事不慌,总能开动筋想出办法,具有鲜明的独创精神,而且从不 “惧场”。这是瑞典父母长期“尊重教育”的结果。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普兰顿学校的校园内,镌刻着18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句名言:“父母越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的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这大概就是瑞典人“尊重教育”的“理论根由”吧。

法国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该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合作。在法国,这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为了提高幼教质量,幼儿园几乎都成立了由家长代表及教师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一年如开二、三次会议,讨论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育计划、环境布置、活动安排等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为了帮助幼儿尽快走出家庭,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做了大量工作,一面在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充分地与人、与物相互作用,使幼儿喜爱幼儿园;另一方面,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欢迎他们来幼儿园参观、访问、学习。

父母也把教育子女看作是自己神圣的职责,他们主动参与、大力支持幼儿园教育。如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家长都直接把孩子送到班上,和教师、其他家长、小朋友交谈,并和小朋友游玩一会儿以后才离开,以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使孩子能以良好的心境开始在园的一天生活;在下午接孩子回家时,父母也不是接了就走,而是主动与教师交流情况,请教问题,以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法国幼儿园教育与家教结合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应该是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密切合作。在法国,这已成为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为了提高幼教质量,幼儿园几乎都成立了由家长代表及教师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一年如开二、三次会议,讨论幼儿园的课程设置、教育计划、环境布置、活动安排等问题,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为了帮助幼儿尽快走出家庭,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教师做了大量工作,一面在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幼儿充分地与人、与物相互作用,使幼儿喜爱幼儿园;另一方面,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欢迎他们来幼儿园参观、访问、学习。

父母也把教育子女看作是自己神圣的职责,他们主动参与、大力支持幼儿园教育。如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家长都直接把孩子送到班上,和教师、其他家长、小朋友交谈,并和小朋友游玩一会儿以后才离开,以消除孩子的分离焦虑,使孩子能以良好的心境开始在园的一天生活;在下午接孩子回家时,父母也不是接了就走,而是主动与教师交流情况,请教问题,以互相配合共同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家长怎样对幼儿进行性教育


“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是怎样生我的?”幼儿常常会向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幼儿对两性的差异也充满了好奇。女孩想知道为什么男孩可以站着撒尿,男孩想知道为什么邻家小妹妹身上总比自己少了点什么。细心的父母有时还发现一二岁的幼儿在玩弄自己的生殖器。这些现象都说明幼儿开始了对性的好奇。但是,幼儿的“性问题”往往得不到科学的回答,许多家长感到与幼儿讨论“性”是难以启齿的,或者认为幼儿长大后自然会明白,所以对幼儿的性问题,要么进行哄骗、给予错误的答案,要么将话题岔开,要么斥责、打骂幼儿,有的家长甚至认为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耍流氓”。

事实上,幼儿的年纪虽小,但儿童期是幼儿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和探索时期。幼儿对什么都想问个究竟,性问题同样是幼儿的一种学习、求证行为。另外,幼儿身上确实存在一些性活动。正如弗洛伊德指出的,幼儿的性功能与生俱来,幼儿也有自己的性活动。婴幼儿时期是人性欲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此时已经开始了对性的探索,甚至还会创造一些“性理论”,是“对”和“错”的混合物。因此,幼儿的性问题,家长要给予及时的解答和指导。

近年的研究发现,由于营养过剩导致生理早熟,而信息传播造成了心理早熟,因此我们青少年的性成熟比10年前普遍提前1年时间。但是由于性教育的滞后导致性无知,青少年到了青春期产生了许多性困惑,甚至出现性犯罪的情况。所以,家长有必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对幼儿进行性教育,家长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掌握好幼儿性教育的时机。

国外的性学家主张从零岁开始进行性教育,指出5岁前是性教育的一个关键期,这与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一致的。5岁前是幼儿进行“性探索”和创造“性理论”的时期。幼儿对任何新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所以幼儿自然会注意到男性与女性生理上的差异,并由此开始进行“性探索”。当幼儿偶尔从电视上听到“强奸”一词时,他就会问父母“什么是强奸”,他并不认为这是下流问题,这只是他的求知行为。这时候,父母应该抓住机会,用幼儿能够理解的话来回答他们的问题。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要随时随地解答幼儿提出的性问题。父母应该抓住5岁前的关键期,对幼儿实施事半功倍的教育。

二是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幼儿的性好奇和性活动是自然发生的一种本能,所以家长要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当孩子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时,妈妈一定要给予正确的解释。幼儿的性问题是他们求知问题的一部分,所以,幼儿的性教育应该渗透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在幼儿5岁之前,父母可以利用与幼儿一起洗澡的机会,教给幼儿各种性器官的名称,而不要使用让人联想到污秽和不洁的字眼来称呼性器官,并教给幼儿性器官的清洁方法。这样,让幼儿在极其自然的情况下,了解男女两性的生理特征,消除对两性差异的神秘感,家长还可以收集幼儿从小到大的照片,让幼儿通过照片了解人体的生理结构。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采用聊天的方式,自然地解答幼儿的各种性疑惑。此外,家长对幼儿的性教育,应该贯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如教会幼儿正确使用手纸、擦屁股、对身体清洁的方法,这些属于性生理教育的内容。

三是培养科学的性态度。

5岁前的幼儿处于性探索时期,他们的“性理论”不是完全正确的,因此需要家长的科学教育。成人对性的态度会影响幼儿对性的看法。如果父母认为性是肮脏、下流的,对幼儿提出的性问题,不但不能正确回答,而且还要加以斥责,幼儿就会认为性是不洁,产生对性的厌恶感和神秘感。父母如果认为性是自然的、美好的,能正面回答幼儿的性问题,并坦诚地与幼儿讨论,幼儿就能科学地了解“性”,并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在科学地了解“性”的基础上,幼儿才能形成健康的性态度。

四是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家长应该注意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的培养。儿童心理专家认为,5岁以前是儿童身份的确立和性角色的培养时期。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幼儿进行符合他自己性别的身份体验。家长给不同性别的幼儿取的名字、穿的衣服、做的打扮、买的玩具、玩的游戏等都会对儿童确立自己的性别角色产生影响。这些也是家长对孩子进行的最初的性教育。如果男孩子喜欢女孩的打扮,家长就要着手进行早期干预,纠正幼儿的“性逆转”现象。如果一个幼儿喜欢持续穿戴异性的衣物,经常表现出异性的仪表、声调,这就需要父母采取措施改变幼儿的变态行为。

研究表明,父母错误的性别角色教育有可能会影响幼儿成人后的性意向。例如一些人的同性恋倾向,其根源很可能来自早期经验。所以,对于年幼的孩子,为了确立与生理性别一致的性别角色,父母不能依自己的意愿做与幼儿真实性别相违背的事。例如,不能认为好玩就给男孩子做女孩打扮,也不能把女孩当成男孩教养,这些都不利于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性别角色和性意识。

相信《法国:尊重幼儿人格,创意感性教育》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创意幼儿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