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在益智区中培养孩子的坚持性

05-03

不容争辩,当我们化身为孩子们的老师,我们需要经常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你了解如何写出优秀的教育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随笔:在益智区中培养孩子的坚持性”,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坚持性是坚强的意志与良好品质的体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良好的坚持性可以让他们为日后的小学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他们有能力来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有更好的品质。但是,目前我班幼儿的坚持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逐渐变凉的天气使得部分幼儿上学有迟到现象;区域活动玩游戏时不能善始善终,经常玩会这个换下一个,最后可能一无所获;户外活动时因天气凉而不愿意伸手去锻炼……,针对这些问题,我深刻意识到,必须得一件一件的来培养他们的坚持性,让他们能够不断挑战自己!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幼儿在活动中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区域从而发展自己的认知和知识技能,但是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让他们不想再继续下去,那么这个时候,老师怎么样做才能让幼儿继续坚持下去呢?

一、营造良好的区域环境,创造有利于坚持性培养的氛围

首先,区域环境必须保证幼儿能够有足够充分的操作场地,宽松的氛围有利于幼儿心情愉悦的游戏,从而不断探索,提高自己的思考操作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准备充足的材料,避免幼儿因材料不足而发生争论,浪费区域活动时间!区域活动是以幼儿个别活动为主的活动形式,它为幼儿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区域中他们能自由的选择活动,能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来活动,有了兴趣,就能促进幼儿向着自己的目的前进,就能坚持到底做一件事情。因此我们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充分利用区域活动,对幼儿进行坚持性的培养。

二、制定规则,以兴趣激发幼儿的坚持性。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区域活动更离不开规则的制定,因此活动前应先宣布区域规则,或者可以和孩子一起定制区域活动的规则,使规则更加合理化,同时促进幼儿的遵守意愿,由此可以鼓励幼儿坚持天天执行,久而久之孩子们在规则意识的调控下,自然而然养成持之以恒的坚持性意志品质。

大班幼儿有较强的好胜欲,喜欢挑战,更享受胜利的喜悦。因此,在材料投放上需要我们多动脑筋下功夫,利用玩具的新颖,玩法的创新来吸引他们,让他们带着问题去操作,他们的好奇心会最大限度被激发,例如,我投入了新材料《沙漠寻宝》,外形美观,规则明确,还有挑战性:骆驼在沙漠中行走,不断获得金钱,最终到达藏宝藏地点,这个游戏中,首先最重要的便是规则,规则讲清楚后,让他们自己操作,看看谁是那只先到达藏宝地的骆驼,活动开始后,幼儿的反应能看出来对这个玩具充分的兴趣!

三、改良玩具,创新玩法

对幼儿已经失去兴趣,玩腻了的玩具,老师可以重新换规则,创新玩法,让幼儿重拾对玩具的热爱,例如,益智区里有玩具《饼干排排对》是按照规律排列饼干的,一些幼儿在玩了两三次后已经完全掌握它的玩法,因此便没有了兴趣,进入区域后开始和别人讲话,严重影响了区域常规,这时我找来卡片,让这些已经掌握了的幼儿自己出题,让另一个人来找相应“饼干”,并且采用打分制,做对则加一分,否则不加分,这个玩法出来后,很多掌握了的幼儿有跃跃欲试,这个玩具的活力充分被调动起来了!

幼儿园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游戏为基本组织形式,因此,要让幼儿更好的坚持就必须让他们保持对玩具的兴趣,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玩法,永保对玩具的热衷!当然,相信在区域游戏中坚持的力量会延伸到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变成更好的大班幼儿,为进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教育随笔:建构区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已是当前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建构游戏具有群体性,最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幼儿通过自己的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在游戏中教师有效地指导策略,会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技能。

我班级门外有处空地,教师们在那里布置了一个“娃娃建构乐园”备受幼儿的喜欢。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搭建材料:有自制纸砖头、小树、直筒长颈鹿等等。幼儿可以在区角游戏时进行游戏。小班上学期的后期,孩子们在玩建构区时,已由独自玩到愿意初步尝试和其他小朋友共同搭建。这学期,在建构乐园里,有几次游戏时,我观察到孩子们很想在一起搭建,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意见不统一,最后,孩子们还是各自玩了各自的。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游戏水平也应该有所挺高,搭建游戏不再以单独游戏为主,而更趋向于群体化,这就让幼儿感觉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成为了游戏成功的“阶梯”。要想使建构内容不断丰富,就要让幼儿学会与同伴、老师交往,学会合作。

在游戏中,大部分幼儿在需要合作的情境中不知道如何去合作。那么,教师要充分掌握恰当的时机,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从而指导幼儿何时进行合作、怎样进行合作。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较小,他们的合作能力也只是开始萌芽,但是由于他们已有一个学期的游戏经验,慢慢地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会得到锻炼。

小班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会发生纠纷时,教师要以游戏伙伴的身份,适时的介入到幼儿的游戏中,巧妙的排解幼儿间的矛盾,学习合作的方法。引导幼儿学会协商的方法。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时常会求助于老师或是周围同伴的帮助。而此时,教师应该采用建议、协商等启发式的口吻给予点拨。如: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教师可建议幼儿相互谦让、轮流或共同使用;当同伴遇到困难时,应该让幼儿主动用动作、语言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激发幼儿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为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育随笔: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重要性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特有的一种学习形式。自主性、趣味性、虚构性、社会性、实践性等是游戏特有的属性,处在幼儿期的孩子身心都有一定水平的发展,对周围一切事物好奇、好动、好模仿,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根据孩子的这些特点,为幼儿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使幼儿在参加游戏活动时身体各器官处于积极活动状态,这样既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又可让幼儿在游戏中反映现实生活、探索事物性质,运用已有知识、操作各种材料来进一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能力。

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发动了游戏,游戏又使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需要的满足又来了快乐,快乐作为强化剂使孩子对游戏活动本身产生兴趣,兴趣与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儿童去游戏,从这个意义上讲,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因此教师更应该重视游戏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益智区游戏随笔:支持、引领


这次益智区游戏结合了主题“好朋友”,我准备了一些图片:桌子、椅子、茶杯、茶壶、雨衣、雨伞……让孩子们把一对好朋友放在同一个小盘子里。今天佳怡和雨辰在玩这个游戏,佳怡拿了一些图片一个人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羽毛球拍的好朋友是羽毛球,这个勺子的好朋友是什么呢?”她左看右看,说:“他的好朋友是杯子。”我看了看边上的盘子说:“为什么勺子的好朋友是杯子啊?”佳怡说:“我妈妈泡咖啡要用勺子的啊!”我又说:“那这个盘子的好朋友是谁呀?”佳怡找了找说:“是桌子啊,盘子要放在桌子上的。”

本来我预设这个游戏的时候:花的好朋友是花瓶,水壶的好朋友是茶杯。但是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游戏结果。所以作为我们老师要引导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为某一种东西找出更多合适的好朋友并说说理由,接下来我们就应该准备更多的小图片,让孩子们从图片中寻找灵感,从而发现物品之间的好朋友关系,帮助孩子拓展经验,丰富知识。

教育随笔:孩子在变化中成长


教育随笔:孩子在变化中成长

九月三号,伴随着新生的哭闹,我和涛涛他们几个小朋友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中班。

刚刚接触这群新孩子,我对他们是熟悉,喜欢的。他们看我的眼神充满了好奇、期待。就这样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开始了。涛涛,一个大大眼睛的小男孩,一双眼睛总是水汪汪的,很让人喜欢。

刚接他们两天,我就发现涛涛有个很普遍的不好的习惯,总是吃手。每次看到他吃手,我都会及时制止,不过,效果不是很明显。后来,我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告诉他,我们长大了,不再吃手了。而且,手上的细菌会让我们生病的,他们还很认真的复习了我的话。我告诉他回家后把这个小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他讲后得到了认可很高兴。

从那以后,我就发现,涛涛不再吃手了,而且,注意力也比以前更好了,漂亮的大眼睛总是盯着我讲课的内容,这很让我开心。作为他们的老师,没有什么事情比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更让我开心了。

哈哈,期待他们在成长中带给我的快乐。

保教随笔:益智区的故事


故事:整整四天,缘缘一改以往到处游荡的游戏习惯,常常静静地坐在益智区,不停地摆弄着拼图。今天他又坐在那里,选选这个,挑挑那个,看小朋友们在摆弄,就想伸手去帮忙,可总遭到了同伴的拒绝,渐渐地她开始不耐烦,视线开始转向其他区域的小朋友,最终他离开了……

他来到建构区,看见女孩们忙得热火朝天,就想上前帮忙,女孩子用厌恶的眼神看看他,说:“走,我们正忙着呢!”源源便识趣地站到一边,他也不甘寂寞,拿起一个旺仔罐子就在地上滚了起来,罐子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女孩们便提出了抗议,缘缘只好放下罐子,又走进教室,开始游荡。

分析:拼图是缘缘的最爱,爱动脑筋的缘缘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刚开始材料的提供很适合缘缘的最近发展区,随着孩子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游戏材料的提供很明显的缺乏层次性。所以导致孩子觉得索然无味,放弃了拼图来到建构区,谁知女孩们不需要他,只好开始游荡。

对策:1.在投放拼图材料时,应呈现它的层次性,可提供大小不一、多少不等、难易不同的各类拼图。这样既适合不同能力的幼儿,让能力弱的幼儿吃饱,又让能力强的幼儿吃好;同时适合同一幼儿的不同发展时期,体现材料的递进性。

2,当老师发现孩子开始游荡时,应及时关注,询问幼儿是否遇到了新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这样就避免了孩子的游荡行为。

教育随笔: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教育随笔:别让孩子在抱怨中成长

生活中父母喜欢以他们的角度去衡量孩子,继而代之的是不适当的埋怨孩子,责怪声不断。围绕在孩子耳边的经常是这样一句话:“这孩子不行!”任何人都有自尊自傲感,包括孩子也不例外。而小朋友经常受到批评后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甚至靠攻击他人才能体会到自己是个强者,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我们班李欣航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个例子。他们父母习惯于在别人面前数落批评他,久而久之,他的自信在父母的指责下丧失殆尽,所以做事的时候经常怕这怕那,他看见别的小朋友获得成功时便会乏味的说:“那种事真没意思!”我常常感到他在情绪上还没有成熟,也经常看到他常和自卑的孩子混在一齐,指责他人。他们更强烈的期望拥有同病相怜的伙伴。

同欣航相反,我们班心仪小朋友不去指责他人,却情绪更低落,内心充满着自责,有着过分的自卑感,总是觉得在别人眼里自己很差。

父母絮絮叨叨埋怨孩子,实际上是等于在叮嘱孩子:“你要不断的失败呀!”由此看出,在中国鼓励教育刻不容缓。父母要在孩子失败的时候及时送上鼓励,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泼凉水。孩子幼小的心灵正是靠父母和幼儿老师的细心呵护才能健康成长!鼓励犹如一泓清泉,甘冽而清甜;犹如一剂良药,抚慰孩子心灵创伤;又犹如一缕春风刮过孩子心头,温暖孩子的童心!

教育随笔:让孩子在图形的故事中成长


每个孩子对形状的感受不一样,因而对形状的偏好程度也不一样,我家孩子很喜欢圆形,他喜欢所有圆形的物品,一看到圆形的东西就很兴奋的叫出来,特别是球,看到球就想要,家里的球已经够多了,每次看到商店里的球他还是要看看。看到明天出版社的这本精装绘本《圆形》,我也很好奇会讲述圆形的什么样的故事呢?

一看到封面,两岁的小家伙就高兴的叫起来:“圆”、“眼睛”。封面上的这个圆形在白底的衬托下特显眼,圆形内略显阴沉的填充色、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孩子很喜欢。我原以为书的内图有些页面是黑乎乎的他会不喜欢,没想到孩子也能进入到情境中,没有我想像中的排斥。

《圆形》讲述的是圆形和三角形、正方形在瀑布边玩躲猫猫的游戏。这个瀑布是圆形的瀑布(看了好几遍才明白这个瀑布是圆形拥有的)。圆形说了躲猫猫的规则:闭上眼睛数到十就去找他们。圆形特意跟他们说不可以躲在瀑布后面。正方形循蹈守矩的说好,不过三角形可不,他问圆形为什么不行,圆形告诉他瀑布后面很黑。而三角形说他不怕黑。

三角形果然不怕黑,他真的躲到瀑布后面去了,而正方形却没有躲,还站在那里。他告诉了圆形三角形到瀑布后面去了。圆形只好去找三角形。虽然看起来她也怕黑,但为了小伙伴的安全,她需要勇气去做。得到正方形的夸奖:“你真棒”后,她倍增了几分勇气立马钻进瀑布到了瀑布后面。

“三角形你在哪儿?”她一边走一边叫三角形,直到眼前漆黑一片的时候,圆形发现了前面有一个影子,她以为看到了三角形。但听到三角形的回答后,圆形才发现三角形是在她的背后说话,那圆形和三角形前面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形状呢?他们不知道,而且面前的形状也不说话。三角形和圆形害怕极了,他们飞快的跑到了瀑布外面。

正方形还在外面等待,他庆幸自己没有跟进去,三角形也感到后怕,他说他现在怕黑了。不过冷静下来后圆形觉得那不一定是坏东西,也许是一个好形状。然后他们各自想了一个形状。

故事到这里结束了,作者没有写他们想出了什么形状,把这个悬念留给了千万读者,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答案。

把常见的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拟人化的讲述故事,我家孩子很喜欢,他还拿出积木块出来跟三个图形比对呢。之前没有刻意去教他认识形状,他只知道圆形,但通过这本书,他也能认识三角形和正方形了。

这个故事讲述的虽然简单,但是其中可以看出这些形状的性格特点,比如圆形和正方形怕黑,但圆形为了小伙伴的安全,她还是鼓起勇气去黑暗中寻找三角形。而三角形不遵守约定,总是惹出一些事来,不过因为是好朋友,同伴们也都很大度的原谅他了。正方形很遵守约定,他不会做出格的事,但是他也是胆小的,不敢跟着圆形去黑暗中找三角形。

图书的插页画面感也很强,干净利落,黑白两色主色调很鲜明,在黑暗中的页面让读者充满想像。

教育随笔:让孩子在游戏区角活动中学习


最近我们班开展的等分活动是如火如荼的,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区域活动中还是在孩子的生活活动中,我们无时无刻地都在让孩子认识等分。对于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图形的基本特征他们都已经了解了。于是,我们结合我们班的特色活动“剪纸”,让孩子通过对图形的分割和拼合,使孩子们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是对已知图形的进一步认识,这也能帮助孩子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促进了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由于我们班的孩子认识掌握等分是通过折纸、剪纸等形式来学习的,这些活动是在平面纸上进行的,孩子们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他们分合的是否正确,教师在分合中引导孩子说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这样,他们在剪剪、折折、拼拼中找到了许多等分的方法:横着分、竖着分、斜着分。

我们还根据区角中投放的各种材料来进行等分活动的认知,这样一段时间后,孩子们在熟练掌握了剪纸样等分方法后,我们几个老师经过商量讨论后,又让孩子用目测的方法每天来练习等分实物。比如每天在加点时对各种食物进行等分,如:香蕉、苹果、面包、火腿肠等实物,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愉快地进行了学习,逐渐掌握了多种等分的方法,使此活动更加有趣了。

教育笔记《教育随笔:在益智区中培养孩子的坚持性》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