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友悠悠的风,昨天像我们讲述了一个四岁女孩的故事,故事中说道四岁女孩文文在大人面前给自己的洋娃娃换衣服,在大人的鼓励下,一种接一种的设计不断地创新出来。读完以后,立马回想起了今晨和儿子在床上的游戏:
儿子的小手分别捂着我的左右脸颊晃动,嘴里发出哧哧哧的声音,然后右手做了一个拿东西的动作撒在我脸上,这回嘴里的台词变了:“放点辣椒,放点辣椒”。我总算明白过来,他是在玩烧菜的游戏。这个游戏好像从来没有玩过,小鬼是怎样想出来的,我没有时间细想,既然孩子创造出来了,不妨和他玩玩,满足他的这份热情。做菜放点辣椒是儿子最不喜欢的,他的印象中辣椒比姜要辣,他能品尝姜的辣,却忍受不了辣椒。怕辣椒,可能还与他咬手指头有关联,我曾经说过再吮,给你涂辣椒水!
儿子放上辣椒,我就很夸张地长大嘴巴,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小家伙始料不及,吓得往后抽身,同时咯咯地大笑起来。见我又打了喷嚏,他就来劲儿了,继续玩,这回是做一个煎饼了。儿子放辣椒,我就打喷嚏,儿子放辣椒,我就打喷嚏,我们玩得不亦乐乎。
玩了一会儿,我提议:这回妈妈做菜了。儿子很爽快地答应了。我做菜的时候放的是胡椒粉,儿子马上领悟到,原来胡椒粉也可以让人打喷嚏,就要求变化角色。在他放胡椒粉的时候,我告诉他昨天的《猫和老鼠》中,小老鼠给大鳄鱼吃的就是胡椒粉,让他打了一个大大的喷嚏,救了猫。
智慧父母仅教孩子8个道理
孩子需要父母教给的道理和知识太多太多,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大。聪明的父母会教给孩子一些必需的道理,来帮孩子能够开心融入这个社会。那么聪明父母只教孩子哪8个道理呢?
大道理1:公平——游戏时遵守规则
棘手的难题:
你和5岁的儿子正在玩那种撒色子看谁最先到达终点的游戏,可是他却不按点数走,为了自己能赢,他把自己的小人一下子就放在了终点。虽然你的初衷也是让他赢,但是你并不想对他的作弊行为加以肯定。
简单的教导:
不要用“作弊”、“耍赖”这些词指责孩子,而是要告诉孩子玩游戏时应该公平、公正,并且给他指出他应该到达的位置。道理可以这样来讲:
“这样走不合理,对其他人不公平。和我玩的时候我可以让你这么走,但是当你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你这样走他们会很生气,因为你没有遵守游戏规则。”
或者对他说:“你想想,如果没有人按规则来玩游戏,那结果会是什么样呢?”家长如何面对孩子教育的问题>>
大道理2:感激——谢谢别人的好意
棘手的难题:
你邀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朋友给你4岁的儿子带来了一件礼物。他打开看了一眼,然后就把礼物扔在了一边,也没说“谢谢”转身就去玩了。
智慧父母教孩子的8个道理
简单的教导:
期望四五岁的孩子懂得感激还为时过早,你的朋友很可能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不必小题大做,简单讲明道理就可以了。告诉他:
“你先到这儿来,我有话和你说。阿姨送给你一件礼物,你却忘记对她说声‘谢谢’了。”
如果你愿意先让他去玩,过后再讲道理也行。可以在睡觉前再提起这个话题:“在我们家里,无论谁收到了礼物都应该说声‘谢谢’。”如果你的儿子告诉你他不喜欢这件礼物,那么你就应该告诉他:“阿姨原以为你会喜欢的,所以才送给你这件礼物。而且,即便我们不喜欢别人送的礼物,也该说声‘谢谢’,因为我们要谢谢别人心里还惦记着我们。”
大道理3:助人——在需要时帮助别人
棘手的难题:
晚饭过后,你让6岁的儿子帮你收碗筷。他说累了,拒绝帮你做家务。
简单的教导:
首先,要求你的孩子先坐在椅子上别动,然后告诉他:
“家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为这个家出一份力,使家里更干净、更整洁。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也能够为这个家做点什么了。如果你不想收拾桌子,那么我就列出一个清单,写下你能做的那些家务活,然后由你自己来选择你愿意做哪个。”
或者对他说:“帮助别人能够使别人生活得更轻松。你还记得我帮你收拾好玩具的时候你的感受吗?肯定和你自己收玩具的感受不一样。现在,你能帮帮我吗?”
大道理4:谅解——原谅他人的过失
棘手的难题:
你5岁的女儿辛辛苦苦地搭好了一座大房子,没想到被她2岁的表弟一不小心碰倒了。面对小表弟双眼含泪的道歉,你的女儿坚决不原谅他,还大声抱怨道:“太晚了!”
简单的教导:
允许你的女儿在原谅别人之前,先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然后再开始给她讲明道理。
“你很伤心和气愤,我不会为这而责备你。我知道你搭好这个房子很辛苦,很不容易,但这是一个意外。你表弟还小,他还不能像你一样那么小心翼翼做事情。”如果你的女儿仍然认为表弟是故意把她的杰作碰倒的,那么你就让她回忆一下自己是不是有时候也会无意之中把事情弄糟了,比如把牛奶倒在了桌子上。
但是,如果她的表弟确实是故意碰倒她搭的房子的,那该怎么办呢?最好用自己的经历来向孩子说明谅解他人的好处:“我记得,当我接受别人道歉的时候,我的感觉也很不错。你愿意尝试一下吗?你可以说服自己原谅你的表弟,看看你的感觉会是什么样的?”
大道理5:诚实--把真话告诉大家
棘手的难题:
你在孩子的裤兜里发现了一个新玩具,但你知道这不是他的。
你6岁的儿子辩解说这是他自己找到的。你很怀疑,但没有深究。然后你就接到了儿子朋友妈妈的电话,她委婉地询问你的孩子昨天在他家玩的时候是不是误拿了一个玩具回家。
简单的教导:
在这个年龄段,孩子清楚地知道拿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所以,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
“我刚接到某某妈妈的电话。她说她家有一个玩具不见了,听起来好像是你没有说一声就拿走了这个玩具。你是怎么想的?现在是你和我说实话的时候了。”
如果你的孩子仍然一口否定,那么你就该严厉一些了:“偷东西是会伤害别人的。小朋友一定不高兴。你可能感觉也不好,因为你知道这个玩具不属于你自己。而且,对自己做的事情还说谎隐瞒,这就更糟糕了。”最后,坚持让孩子把玩具尽快还回去。
大道理6:尊重--对别人心存敬意
棘手的难题:
周末你送5岁的女儿去上语言课。偶然间看到上课的时候,女儿手里拿着溜溜球在不停地玩,全然不理会老师的存在。
明智的教导:
下课后,你应该把她带到一边,告诉她你的决定:以后不允许周末上课再带玩具。然后想办法使孩子对“尊重”这一概念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可以这样对她说:
“关注别人是表明你尊重他的一种重要的方式。你能用其他方法让你的老师知道你是尊重他的吗?”
如果你的女儿很快就明白她的错误了,那么,为了加深她的理解你可以对她说:“我很高兴你明白了这样做是不对的,现在你也知道了怎样做才是尊重他人,这太好了。”
大道理7:友善--友好对待周围的人
明智的教导:
这种行为常常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所以你必须直接介入,但不要使自己的孩子陷入尴尬的境地。你可以走近这些孩子,告诉她们你无意中听到了她们的谈话,然后向她们提出一个启发式的问题:
“告诉你们一个不变的真理:就是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你们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或者直接问她们:“如果你们班里有人在背后谈论你的时候说的都是坏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大道理8:慷慨--乐于同他人分享
明智的教导:
3岁的孩子还不善于与他人分享呢,尤其是糖果,就更不愿意给别人了。
所以,你需要以自己的亲身体会来说明慷慨的好处:“你知道吗?当我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的时候,到最后我的感觉其实不好。但是,在我和别人分享了以后,我的感觉就很好,因为我知道是我使别人变得很高兴了。
或者直接降低标准索要糖果:“为什么不把你的糖果分给我们一起吃呢?如果你不愿意把那块巧克力糖给我,那就给我一块其他的,怎么样?”
以上8个大道理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孩子在生活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只有学会这些道理的孩子才会是受人欢迎的孩子。
1.培养他们的爱心
妈妈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及体育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养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学家丹尼尔所说的情感智商,即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那些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工程师。
妈妈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
一位朋友说:当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妈妈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这位朋友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妈妈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妈妈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
2.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早期教育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使他们贯于为了获得成功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种种,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妈妈,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一次吸收的表扬有限,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会更适合,一百次一分钟的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3.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妈妈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妈妈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4.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
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他们的妈妈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妈妈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妈妈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妈妈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妈妈的工作地。
5.指明方向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妈妈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妈妈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妈妈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妈妈自身的行为,如果妈妈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6.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妈妈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功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妈妈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功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育儿心得:妈妈的智慧
关于幼小衔接:充分的准备比学习班重要
拼音没学过,怎么办?我们在幼小衔接的那个暑期,下载了一个学拼音的APP。然后在这个APP中学习,做游戏。孩子的耳朵接触了大量的拼音读音后,在一年级新学拼音时,既因自己熟悉拼音的发音而对学习产生了亲切感,又因没有上过幼小衔接而对老师的课堂产生了敬畏之心。所以,我们的拼音学习,没有传说中的“鸡飞狗跳”,一切在常规学习中,顺顺利利地度过了。
至于数学,我觉得建立数学思维比多做几题数学题目更重要。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跟孩子玩数数游戏,一起搭乐高,玩魔方。孩子从小就对思维类的题目很感兴趣,我就投其所好,买了大量的书,与他一起连线,涂色,贴画纸。这种亲子活动,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数学思维。
关于亲子阅读:阅读质量比阅读时间重要
首先,要“悦读”,在孩子没有能力独立看书的时候,一定要坚持亲子阅读。在陪伴中,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在爱中,孩子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用操作条件反射理论来说,我们在日复一日的亲子阅读中,从阅读-陪伴-爱-快乐,慢慢过渡到阅读-快乐,逐渐养成了独立看书的好习惯。
其次,要看合适孩子年龄的书,有些名著虽然经典,但是孩子看了不理解,就不要逼着孩子把它看完,可能是孩子的理解力还没发展到阅读此书的能力。平时我会买各种类型的书,放在孩子触手可及的地方,随孩子自己挑选。有些书,孩子爱不释手,反复重看;有些书,孩子至今都没翻开过;还有一些书,孩子之前不喜欢,随着知识和理解力的增长,开始喜欢了。
关于作业:自我学习比家长辅导重要
作业是自己的任务。他要做好前期准备:认真听课。他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审题,积极思考。他要学会运用身边资源:查字典,找资料,向父母求助。作业的质量就是孩子能力的体现,是孩子智慧成长的成果。那怎样在一开始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作业观”,我的方法是身教。在孩子刚入学的那一年,我报考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两个多月时间,我每天挑灯夜读,积极备考。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明白了学习应有的态度,之后的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有些作业凭孩子一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完成的。作为家长,无论你有多忙,都要挤出时间,静下心来陪孩子一起思考。让孩子经历混沌迷茫-苦苦思索-思维碰撞-恍然大悟,这样他能感受到思索的快乐,做作业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关于游戏时间:“疏”比“堵”重要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和孩子一起玩当时很流行的小游戏——愤怒的小鸟,植物大战僵尸,保卫萝卜等。游戏很好玩,孩子很喜欢。这时,我着力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和面对诱惑时的自我控制能力。给孩子约定一个合理的游戏时间,比如二十分钟。时间快到了,就提醒孩子注意时间,并引导孩子主动关掉游戏。值得注意的是:这二十分不是绝对时间,是有前后伸缩的,不能强制中断孩子的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是全程陪伴,一起参与,讨论游戏策略。
这样,既是一段很好的亲子互动时间,又能掌控孩子不过渡沉溺其中。现在我孩子的PAD中没有以上游戏APP了,因为他经历了,感受了,了解了,也不再新奇了。当然,对于网游,我是绝对禁止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孩子的心智也不足以强大到可以控制网游。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干什么年龄阶段的事,这是我一直对孩子说的。
仔细回想,儿子确实也经历过小程度的欺凌事件。好在我们家,大人小孩从来是无话不谈,任何学校里的新鲜事、烦恼事,他都要捧回来讲。别看他现在这么爱讲话,以前却是非常内向、胆小的,尤其是他长得比较瘦弱,每每遇到比他高壮、凶暴的小孩,他就会很惧怕。念幼儿园的时候,园里有几个同学,很喜欢跟他玩,但玩的方式却是挠他痒痒、甚至勒着他的脖子强迫他一起玩,这让他感到很困扰。
在家里和儿子练习“吵架”
我一个朋友也有个差不多大的儿子,两小孩经常在一起玩。对方虽然小他半岁,但却比他高半个头,而且个性强势,我第一次带儿子去他们家玩时,对方不准他进玩具间玩,儿子就真的乖乖站在门口看,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做妈妈的,理所当然看了会有点心疼。不过,我觉得如果总是让大人介入去帮忙,并不是解决问题之道,我必须要教导他懂得保护自己、争取自己的权益。
于是,那一阵子,我们经常在家里练习这几句话:
“你不可以这样做!”
“我不喜欢!”
“请放手!”
“停!”
我们练习用凶狠的眼神彼此瞪视了几次之后,还练习了“比大声”。我教导他:除了要大声、用力地说出来之外,还可以配合肢体语言推开对方、阻挡对方,或者是皱眉、大吼、用眼神瞪视对方。同时,我也鼓励他:个子大小并不代表力量强弱,人的竞争要靠头脑,不是靠蛮力。对方对你不友善的时候,想办法改变对方,不一定要完全退让。
对了!说穿了,我是在教我儿子“吵架”。不过,我认为,这确实是在遇到欺侮时,保护自己、学习自卫很重要的一环。
在家里练习过后,儿子到学校去使用,果然效果不错,这让他多了一些信心。我开始转换“战场”,在接下来几周,经常带他去前面我提到的那位朋友家,然后仔细观察儿子用什么方法去跟这个强势的男孩玩。果然,我发现他渐渐有进步了。当对方热情过度,揽住他的脖子,以至于他呼吸不过来时,他会勇敢地推开他的手说:“我不喜欢这样!我们牵手就好了。”
让孩子善用“谈判”筹码
不过,还是有好几次,我发现儿子跟对方在游戏间里玩了一会儿之后,悄悄地溜出来,默默地坐在我旁边看书。经我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对方喜欢玩“喜洋洋与灰太狼”的角色扮演,每次都要儿子当“红太郎”,如果儿子不从,对方就不让他玩别的玩具。儿子便宁愿放弃玩耍时间,出来坐在我旁边看书。
于是,我教他:
“这样好了,你下次可以跟他说,我们照你的方法先玩一次,但是你要让我玩自己想玩的玩具。否则,我就一次都不玩。”
没错,这一次,我教他的方法是“谈判”。我相信,这位朋友并不是恶意欺侮他,只是在游乐场上,这个孩子还没学会尊重他人、照顾他人感受罢了。所以,还是一个原则——绝不过度干涉,去给自家孩子出头。
儿子很聪明,他很快就学会了这个好方法。现在,两个男孩是很好的朋友,儿子很懂得利用谈判方式,去跟对方商量,得到皆大欢喜的结果。上一次,我们聚会时,我还听到儿子跟他说:
“你记得吗?我以前很怕你!”
“孩子,没有任何人有权利这样对你”
今年暑假游泳课,有一个我没见过的妈妈对我说:“那是你儿子吗?他很有正义感哦!”原来,那天我儿子的好友——雯雯投了十块钱进饮料购买机,结果那个妈妈的儿子手快,一伸,乱按了按钮,害雯雯只好愁眉苦脸地接受了一罐不想喝的红茶。
结果,我儿子当下竟转头对着比他大一岁、高半个头的男孩义正严词地说:
“那不是你的钱,你不应该乱按!你应该要跟她说对不起。”
唬得那男孩当场愣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回家之后,我当然大大赞美他的勇气。虽然,我们经常教导孩子礼让、分享,但是,在尊重别人之余,我们也要尊重自己--包括不要让别人欺侮你。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次听到一个朋友被自家婆婆欺负的故事。那个婆婆不但百般介入媳妇的个人生活、工作,甚至掌控金钱、不让媳妇带孩子,搞得媳妇只会暗自饮泣,不夸张地说,真是生活在婆婆的“魔掌”之下。整个故事不可思议到极点!
当下,我会对孩子说,“这个社会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一个人有权利这样对待另一个人,我们也绝对不可以容许别人这样对待自己。因为,你容许别人不尊重你,就等于你自己看轻自己、作贱自己。”
教导孩子保护自己也是一样。这是很重要的家庭教育,应该及早开始。
悉心督导、启发诱导,而不是强制、包办、唠叨
是孩子就会有贪玩的心思,尤其是那些年龄小的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业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玩耍则是与学习同等重要的另一部分。
所以,小学生可能会非常贪玩,忘记写作业、不好好写作业这样的事情也就时有发生。身为妈妈,我们当然会经常提醒他不要忘了自己的学生身份,同时也会督促他应该好好地完成作业。可是,有的妈妈的督促会逐渐变了味道,从督导变成了强制、包办、唠叨,“快写作业!”“不写作业,是想挨打吗?”“你又不听话了吧,怎么又没写作业?”“听话,不写作业可不行,妈妈这么辛苦照顾你的生活,你怎么也要体谅妈妈吧?”……类似这样的话便接二连三地从妈妈的口中传到孩子的耳中。
但这样的一些话可能在最开始时会有一些效果,可如果妈妈经常这样说,孩子很快就会听得麻木了,渐渐地就会觉得妈妈好像是一个“监工”,时刻监督着他的学习。更有甚者,有的妈妈会因为孩子不写作业而“打骂伺候”,这样的强制性学习,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件不好玩的事情,甚至来说是个负担,同时他也会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简单来说,就是孩子失去了写作业的快乐心情和主动性。
结果,孩子带着这样一种负面情绪坐下写作业,既要和自己头脑中的不高兴做斗争,同时还要思考如何做题,这样又怎么可能把作业写好呢?而且,因为总是被妈妈强制写作业,孩子会对作业产生抵触情绪,只要妈妈不盯着,他就不会主动去写,而妈妈得知这样的情况之后,就又一次开始了强制、包办和唠叨。这个恶性循环一旦开始,就会将孩子向讨厌学习的旋涡中不断地拖拽。
由此可见,要督促孩子主动去写作业,强制的手段是不行的,我们应该采用细心督导、启发诱导这样的方式,来让孩子理解我们的苦心,意识到我们是在为他好,从而做到主动去做作业。
所以,我们应该一改往日那种厉害冷酷的“监工角色”,转而恢复到孩子最喜欢的“温柔妈妈”的角色上来。
如果孩子不写作业,没必要横眉立目地训斥他,简单提醒一句:“宝贝儿,妈妈今天还没看见你的作业本,它还好吗?”看似玩笑,实则关心,孩子立刻就会意识到他还没写作业,也许他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就立刻打开书包,拿出作业本开始写起来。
如果孩子一直拖着不写作业,可以轻轻敲敲桌子,提醒他“现在是做作业的时间,抓紧时间赶紧完成自己的工作才是正事”。这个时候我们不要随便断言孩子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比如,有的妈妈看到孩子作业总也写不完,就回走过来说:“不会吧?你又没好好听讲吧?肯定又走神了吧?”孩子可能只是在思考一道题的各种解法,或者只是在进行题目的联想,但妈妈的这种断言,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思考,同时也会让他觉得很委屈。所以,此时我们也要信任孩子,可以简单且温柔地问一句:“有问题吗?”如果孩子真的有问题,他自然会向我们求助。
假如孩子真的提出了问题,妈妈也要有智慧地予以回答,可别说:“这么简单都不会?笨死了!”也不要说:“你是不是又没听老师讲?”我们应该只关注孩子的问题,但也不要立刻直接把答案告诉他,可以给他一些点拨,指引他向几个方向去思考,或者给他提一些建议,帮助他打开思路。
当然,随着孩子学的知识越来越多,我们也许无法做到一下子就给他指明思考方向,那就不如和孩子一起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将思考的方法教给孩子,或者教他学会自己寻找解决的途径,让他在日后再遇到问题时,能自己主动去想办法。而这种需要一起思考的问题,最好都留到最后去做,应该让孩子先把他会做的题目做完,以免因为一道题而耽误了后面作业的完成。
让孩子说说“今天在学校都学了什么”
很多妈妈对作业也会有一种比较狭隘的理解,那就是“作业应该已经涵盖了孩子一天所学的知识,所以只要孩子做了作业,那他就应该掌握了当天所学的所有知识”。
在某些时候,这样的认识是正确的,尤其是在孩子年龄小、学的知识少的情况下,作业可能的确会涵盖孩子一天所学的知识。但是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孩子在学校的一天里,不可能只是学到了作业上的那些知识,他应该还学会了更多。而且老师留的作业一般也会有一些针对性,比如会针对当堂讲课的重点去留作业,或者会针对一些疑点难点留一些思考题,等等。但显然,老师的作业也不一定会完全涵盖所有知识点,而且这些作业也不是做完了就算完了。
所以,当孩子按时按量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后,我们还要提醒他再多思考一些东西。比如,除了作业要求做的内容之外,孩子在学校里还学了些什么?孩子有没有从中归纳总结出一些东西呢?
有了这样的一些思考,那么孩子做作业就不再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了,而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锻炼。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首先,确定孩子所有的作业都做完之后,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还学了什么”。
当孩子把老师布置的日常作业做完之后,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检查一下他的作业,以确定是否全部完成。得到确认之后,我们就要问问孩子:“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呢?”说起这个话题时,我们的语气要轻松一些,让孩子也能放松下来。
而这所谓的“收获”,应该不仅包括孩子上课听老师讲到的内容,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内容。比如,跟老师学习了一种解题的新方法,和同学讨论出了一种背诵的新技能;还比如,班上发生了什么新鲜的事情,同学们之间又有了什么新鲜的游戏或者好玩的活动;还有就是,孩子发现自己所学的内容中有哪些可以应用在生活中,或者有哪些在他做一件事的时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等等。
这样一种复述的过程,其实也是孩子的一个学习过程,他会对这些好的内容、有用的东西更加深印象,而随着他的自我消化,这些技能或者知识也将成为他自己的东西。
其次,引导孩子好好研究一下自己的作业。
作业其实也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重点区域,不是说把作业写完就算完了,作业中都体现了哪些知识点,老师为什么要留这样的作业,孩子在做作业时有哪些感想?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这些问题我们都可以引导孩子去想,这些也同样是他一天学习的重要收获。
尤其是那些让孩子花费了很长时间的作业,孩子更要好好想一想,自己为什么花了这么长时间,这和自己当天在学校的学习状态有没有关系,然后还可以好好地回忆一下老师讲课的情形,或者也可以思考一下与同学进行讨论的情景,这些都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总结问题,并使他在下一次做作业时能避免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作业的研究,孩子还可以把作业中的一些重点归纳出来,日后将方便他的复习和继续学习。
最后,不要逼迫孩子说出当天都学了什么。
有时候,一些年龄小的孩子可能说不出来一天都学了什么其他的东西,他可能会觉得作业已经完全体现了他当天的所学。那么这时候,我们也不要非让他说出一天的收获。而有些妈妈很教条,每天都要让孩子说一说,结果弄得孩子把和妈妈说一说也当成了任务,每天都要花费很多心思去思考当天的收获。
其实没必要这样,孩子有的说就说,没的说也没什么,没准儿这一天他真的过得很简单呢!而且这样的询问也不必要天天进行,可以一星期来几次,或者隔一段时间来一次,要让孩子有的说,同时也要让他能自由地说,这样孩子才能愉快地与妈妈进行交谈。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智慧妈妈这样教孩子自律!》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乌鸦爱妈妈音乐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