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手中无网看鱼跳。。在幼儿园教师的工作中,经常会提前准备一些需要的资料。资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等。参考资料有利于我们完成相应的学习工作目标。你知不知道我们常见的幼师资料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培养宝宝的言语IQ”,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导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大的小孩,有人表达辞不达意,学习能力不尽人意,有人心灵嘴巧,学习表现优秀。而这就是孩子言语IQ水平高低的一些重要体现。

言语IQ作为一个育儿启智的新概念,不少爸妈可能望文生义理解为语言表达的范畴。实际上,言语IQ并非仅体现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更注重的是对逻辑与思维能力的考察。如要判断宝宝言语IQ的水平,可进行包括词汇、类同、造句、常识、理解、算术等多个智力方面的测量。而这些测试内容都是宝宝日后学习的必备技能。因而在全球流行的IQ测试中,言语IQ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项目,相比其它的测试,更能预测宝宝今后的学业成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大的小孩,有人表达辞不达意,学习能力不尽人意,有人心灵嘴巧,学习表现优秀。而这就是孩子言语IQ水平高低的一些重要体现。专家指出,学龄前儿童所进行的言语测试项目,与4年后他们取得的成绩相关。发育良好的言语技巧能预示宝宝将来有较高的学业成就。而要让宝宝获取言语IQ上的优势,爸妈就得从以下方面注意了。

营养:高水平DHA至关重要

0-3岁是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期,也是言语发育的重要时期。研究发现,在该时期,适当的营养支持对认知发育很重要。其中DHA营养素,更是宝宝获得高水平言语IQ的关键。

DHA是大脑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俗称“脑黄金”。它是脑细胞膜磷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脑生长黄金期大量蓄积于大脑皮层的细胞膜中,占大脑脂肪总量的30%-45%。

DHA对言语IQ的作用有多重要?美国营养专家贝兹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说明。贝兹在最新的4年跟踪实验中,发现在婴儿期持续摄入高水平DHA(17毫克/100千卡)的宝宝,相比没有补充DHA的宝宝,他们的言语IQ值要高出6分。到4岁时,这些宝宝的言语IQ仍保持这一优势。而高6分的优势,能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为未来创造更大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早教:言语启智不能忽视

要使宝宝言语IQ高,早期的言语启智也不容忽视。在大脑言语发育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大量词汇的积累,还要培养良好的逻辑与思维能力,宝宝的表现才更优秀。

爸妈应从早期就开始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如让宝宝听儿歌、对宝宝多说话,不过爸妈们注意语速要慢,以短语为主,特别单词重点突出,音调欢快。而与宝宝的对话互动是关键部分,对于宝宝发出的任何声音,都要有所回应。

在玩宝宝喜欢的玩具或游戏过程中,爸妈可介绍物件名称,同时引导宝宝进行一些指令动作,帮助宝宝学会物件分类、顺序、群体等概念。这些都能促使宝宝的逻辑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yJS21.com更多精选幼师资料阅读

培养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


一些家长在看待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上存在以下误区:其一,认为“说话谁都会”,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慢慢长大了就会说清楚了”;其二,认为没必要培养孩子“耍嘴皮子”的功夫,把话说出来,别人听得懂就行了;其三,桎梏于对“少说多做”的偏狭理解,认为“埋头做事”才是成才之道……诸如此类的理解虽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要推而广之,就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障碍,影响其沟通、交往甚至思维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言语表达能力呢?一个主要的原则就是“与孩子平等交流”。多向孩子提一些问题,由孩子自己来表述;当孩子表述出现困难时,换个角度进行提问,或是给出一些提示,切忌粗暴打断或是由家长“代劳”。例如,家长让孩子讲讲今天学到的故事,许多孩子讲了一句“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说不下去了,此时家长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很久很久以前有个什么人呢?”“哪吒!”“哪吒都做什么了?”“哪吒闹海!”“是吗?那你给我们讲讲哪吒闹海的故事好不好?”……站在孩子的角度,循循善诱,他们的精细加工和言语组织的能力就会得到逐步改善。相反,家长若是面露失望,催促孩子“说啊!”“很久很久以前怎么了?”甚至于责备孩子“每回都这样,故事讲半截就没了”,如此种种,无疑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并彻底扼杀了孩子自我表达的欲望。

学习“有效、准确”的表达,组织自己的思维,毕竟是个费脑筋的事,因此,父母在做到了“平等交流以后”,还需要创设一个让孩子愿意“表达”的情境。对于学前儿童来说,游戏情境不失为最佳选择。下面介绍几个参考游戏,家长可从中寻找出更符合自己孩子实际情况的方法。

看谁说得快

妈妈做考官,爸爸和孩子“同台竞技”。妈妈拿出两张卡片,一张画着鸭子,一张画着老鹰。请爸爸和孩子看清楚,卡片上画着什么。妈妈问“鸭子会游泳,老鹰——”,爸爸迅速回答“老鹰会飞”,这样,孩子就明白了游戏的规则。游戏继续进行,妈妈问“苹果是绿色的,香蕉是——”,请孩子接答“香蕉是黄色的”。游戏过程中,如果出现答案的分歧,经过三人讨论,最终由考官裁决。爸爸与孩子以竞争的形式参与游戏,可以培养孩子在“时间压力”下迅速反应、准确表达的能力。该游戏也可以不借助任何道具,在生活中随时进行,并最终过渡为由孩子来当考官:冬天下雪,夏天下雨;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爸爸比妈妈高,妈妈比我高;鸡蛋孵出来变小鸡,蝌蚪长大了变青蛙……

你说我猜

这个游戏是鼓励孩子把随时想到的东西,在不说出名字的情况下,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然后由爸爸妈妈来猜,谁先猜到谁获胜,如果都能很快猜到,表明孩子的表达非常成功,应当给予适当奖励。妈妈可以先做示范:“我现在想吃一样东西,它红红绿绿的,又圆又大,咬一口特别脆,明明这几天午饭后都吃过的……”“是苹果!”孩子回答。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要猜的东西集中在简单的形状、颜色、位置的描述上,如吃饭时问“我现在想吃离我最远的那盘菜,里面是红色的东西,妈妈,你猜是什么?”以后可以慢慢地涉及一些抽象的题材,如“我长大了要当特别有本事,专门搞发明创造的人,爸爸你猜是什么?”另外,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从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说法来描述同一个事物,把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巧妙地结合起来。

小小工程师

准备两套相同的积木玩具,分工如下:孩子当工程师,妈妈当裁判,爸爸当操作工。工程师与操作工必须背向而坐。工程师按某一图纸搭建积木,边做边说,把当前选择哪块积木,摆放在什么位置,如何摆放等一切细节,详细告诉操作工,要求描述准确,表达清楚,同时操作工也按照指令搭建积木,不清楚的地方及时向工程师提问,工程师给予及时反馈。限时一刻钟,看操作员最终能否和工程师搭建得一样。其间如果有任何违反规则的行为,如操作回头看,裁判则要予以制止。游戏结束后,全家人要一起总结经验,看看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工程师与操作员之间的“沟通”更加准确、顺利。例如,在游戏开始前,共同研究积木的每一个部件,统一称谓;统一积木每一种摆放方向和位置的说法;搭建过程中工程师常常认为自己已经表述清楚,但操作工其实还有很多种摆放的可能性,此时操作工要与工程师及时沟通,确认积木正确的摆放方式。在熟悉游戏的玩法后,可以互换角色。

培养幽默的宝宝


导读:幽默是一种不错的品质,是快乐的源泉。培养幽默开朗的宝宝,是很多家长的愿望。

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因而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

美国许多父母在婴儿刚刚出世才6周时便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当父母故意抱着孩子作“下坠”动作时,一些孩子在体味下落感的同时,还会无师自通地意识到是大人在跟自己闹着玩,小脸可能会漾起笑容。1周岁左右的孩子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学步摔倒时,不妨冲她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此时他往往会被你扮的鬼脸引得破涕为笑。2周岁时的幼儿已能从身体或物品的不和谐性中发现幽默。

3岁幼儿的智力已发展到能认识不和谐中潜藏的幽默感。当妈妈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时,孩子见了即会一边摇头一边大笑不止。你还可以默许孩子装模作样戴上爷爷的大礼帽,手持拐杖,行步蹒跚,他会边模仿边大笑。4岁左右的幼儿特别喜欢“做家家”,或扮卡通人物。当你发现你的儿子与邻家小女孩正在快活地扮演王子和公主角色,并演得十分投入时,你不仅不要阻拦,而且自己还可以客串进来扮演个坏蛋之类的小角色。

待孩子长到5岁至6岁时,便可能开始对语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如,同音异义词和双关语的巧用,绕口令的学习,都能使他们感到趣味盎然。与此同时,你也应鼓励孩子学习猜谜,甚至由孩子自己编一些简单的文字谜语。7岁的孩子大多已上学。他们往往喜欢讲笑话、听笑话。如果此时大人们能作出引导,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那当然更是明智之举。8岁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父母应注意倾听孩子回家后讲述的有关学校生活的小笑话,并发出会心的欢笑。这也是一种父母对孩子的幽默感做出肯定的表示。

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较快活、聪明,能够轻松地完成学业,甚至拥有一个乐天、愉悦的人生。

重视对孩子的言语训练


导读:小儿开口说话犹如打破坚冰一样,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开口说话看似简单,但它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

训练幼儿说话的九要素

首先我们要知道小儿说话所需哪五种基本技能:

1、小儿能发出各种声音,而且音调有高有低。

2、能听和辨别声音的方向,并且有了听觉选择性,对某些声音予以注意,而对另一些声音不予理睬。

3、有模仿性行为,特别是模仿发声及发声时的方式。

4、会想像,对不呈现在眼前的事物用假份性的游戏反映出来。

5、认识熟悉的事物,当大人盖住眼前的实物时,小儿会寻找。

小儿开口说话犹如打破坚冰一样,是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开口说话看似简单,但它往往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

只有当小儿具备上述5项技能时,才会有语言的产生。现在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赋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是那些开口迟、说话少的孩子,更是令父母心焦。在此,我们要奉劝父母们不要太急躁,因为小儿说话需要有一个较长的学习过程,它是没有捷径可行的。父母要耐心地观察,并促进这个过程的发展,哪怕短时间内可有看不到孩子在语言上的丝毫进步,也不要气馁。实际上,小儿语言的进展在开口说话之前是悄然进行的。如果此时父母灰心丧气,放弃教孩子说话,那么失败则是难免的。所以,我们建议父母要用游戏开发小儿的语言能力,预防语言发展缓慢。

为了使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更有效,父母要记住下述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尽量使小儿感到快乐和有趣

教语言不是枯燥的模仿。那种父母说,孩子学的单调模式是不容易奏效的,而且常常遭到孩子的拒绝。因为有些语言,特别是那些较难理解或较难发音的词语,儿童一时半会儿是讲不出来的,如果父母硬逼着他们“鹦鹉学舌”,只会使孩子感到紧张和痛苦,失去对学语言的兴趣。正是因为这个道理,父母先要发现孩子对什么最感兴趣,这可能包括吃的东西,如冰淇淋、糖果或饮料等。当孩子按照要求做了某件事或完成了某项任务,父母就可以用这些东西奖赏他们,但更多的是要有语言、用父母快乐的表情、用拥抱或亲吻的动作来对孩子表示鼓励。还要注意的是,父母一是要根据小儿的年龄特点安排游戏时间的长短;二是要不断变换游戏内容,以此吸引孩子的注意。

二、控制教学情境

如果父母要教孩子学习新的语言,首先要学会控制孩子学习的情境,使小儿能够配合,注意力集中并感兴趣。其实,年幼儿童在学习时的分心是很常见的,关键是如何把握住孩子,切忌硬逼或训斥。比如,当孩子在学习中不合用或表现不好时,父母可以不予理睬,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也不说,自己只管继续游戏;如果孩子此时把玩具乱扔在周围,父母可以取走他手中的玩具,离开房间几分钟后再继续;如果小儿仍然调皮捣蛋,父母就收拾好全部玩具,结束游戏。这样,孩子会很快懂得自己做错了,不等玩具收拾好,就会回到父母身边再安静下来。

三、教语言的同时,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父母在教孩子学语言时,一则自己不要自顾自地说,因为这会使孩子只听而无机会说;二则不要提问题太多,因为孩子在诸如“这是什么”一类的问句中,并不能学到什么语言,反而增加他们的紧张;三则不要使用复杂的语言教孩子,而要使用短句,并且突出所教的单词,把它放在每句的句子中;四则是不要只说不演示。在教孩子说话时,父母要充分调动视、听、嗅、触等各种感觉器官。还要辅以相应有尽有动作,使孩子懂得说话的意思。

四、每天定时教小儿

父母应该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游戏,在游戏中教孩子说话。所定的时间可因人而异。开始的时候,时间可以定得短一些,大约2-3分钟,然后逐步延长,形成常规。

五、选择最佳的学习时机

父母应当安排孩子在最佳的学习时机进行语言教学。所谓最佳的学习时机,就是孩子精力最充沛、注意力较集中的时候,这样,效果就会好一些,孩子学的东西也会更多一些。如果在孩子疲乏困倦的时候教语言,往往事倍功半。

六、重点突出,反复练习

父母在一段时间内只教小儿学习一个特定的词语,并且让孩子有足够的练习时间,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

七、小步骤前进

学习语言时,父母要把目标化整为零,每一步要分得较细,使孩子在学习中容易获得成功。如果步骤与步骤之间跨度较大,孩子就会遇到困难,挫伤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例如,当小儿只会少数称呼时,父母就着重于叠词或单词的教学;当小儿不会发“K”音时,父母可以训练孩子的口舌运动,先发“a”或“e”的音,逐渐过渡到“K”音等等。

八、不要轻易打退堂鼓

即使在一段时间内,父母尚未看到明显的效果,也不要急躁。因为孩子的开口,是需要“千呼万唤”的。

九、记录进展情况,看到小儿的进步

在孩子末开口之前,父母很难看到他们的进步,这常常影响父母教孩子的积极性。为了避免这一点,建议父母经常记录孩子的行为表现。对于能说话的孩子,父母要记录他们用词汇的性质,是名词还是动词,是一个字还是两个字的词语,是短语还是句子……由此,父母可以得到孩子语言学习的反馈信息。

培养宝宝好的习惯


宝宝该到睡觉时间,怎么哄就是不睡,甚至哭闹;正餐不吃爱吃零食;怎么纠正就是改不掉吸奶嘴、吸手指头的习惯;玩具总是丢满地,不会爱惜……孩子生活上,这些看似不太严重的行为,如果不适当纠正,可能影响到孩子未来人格发展。

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不管是大人、同伴、喜爱的玩偶或是电视节目,孩子很容易被其所吸引,进而模仿。生活中孩子有些不当的行为习惯,大部分是受到周围人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所影响,特别是父母亲。这些看似不太严重的行为,却造成家长和孩子间相处困难,甚至对孩子未来性格的养成造成困扰。

宝宝这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如不趁孩子还小时纠正,将可能影响他未来人格发展。父母在帮助幼儿改正坏习惯时,要先了解幼儿这些行为习惯背后真正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方、寻求解决方法,让孩子能逐渐远离这些不良习惯,使家长和孩子间的相处能更加的顺利。

由模仿养成习惯

宝宝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在谈论,为什么别人的宝宝都会乖乖吃饭、睡觉、收拾玩具……可是我的宝宝怎么教都教不好,总是要弄到破口大骂、生气,才可以解决。

成长中的幼儿,在生活中常会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和习惯是很普遍的。根据调查发现,一般幼儿容易出现的坏习惯,除了由模仿而来外,绝大部分还是受到父母的影响,如大人睡眠时间晚、吃饭时间不固定或边吃边看电视、用完东西随手放置等。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大人的一言一行容易为孩子所吸引、模仿,进而造成一些习惯的养成。

培养个思维发散的宝宝


导读: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育则属于最基础的教育。幼儿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据研究表明:若忽视对5岁以上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会急剧下降。可见,开发脑力资源,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应从幼儿期抓起。

“如果地球上没有水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马路上没有红绿灯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有一对翅膀,你会做什么?”“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木,会发生什么事?”

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教育则属于最基础的教育。幼儿具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据研究表明:若忽视对5岁以上儿童创造力的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表现会急剧下降。可见,开发脑力资源,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应从幼儿期抓起。

幼儿创造思维可分为两个方面:知和情。知是指认知目标即创造性思维品质,是由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精进性和独创性组成的。情是指创造个性品质,其特点是:勇敢、甘愿冒险、富有幽默感、独立性强、一丝不苟。这两方面的培养对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起着根本作用。

一、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进行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家长或老师可以就某一问题引发幼儿回答众多答案。如:“什么是红的?什么是圆形的?什么会滚动?什么会飞?什么会在水里游?”等问题,让幼儿在一定时间内充分说出答案,越多越好。例如教师出示波形线条图,引导幼儿想象“它像什么?”幼儿回答出若干答案,如:海流、驼峰、大雁、海鸥、牙齿、鱼头、麦当劳标志等等。教师再将线条图变成倒放的8字时,继续请幼儿回答,让幼儿说出像葫芦、眼镜、手拷、眼睛、雪人、蝴蝶结等等。如此促进幼儿思维流畅性的发展。

思维的变通性体现于思维方式类别与观念类别的多少,标志着思维的灵活性。也就是说,说出的答案要同类不同种。例如:教师提问:“什么可以吃?”幼儿若回答冬瓜、茄子、芹菜、圆白菜等,这些虽然都可以吃,却都属于蔬菜,只是1种类别。若回答:西瓜、桔子、土豆、芹菜、饼干、蛋糕、鸡蛋、松花蛋、香肠等等,这些都可以吃,但却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糕点类、蛋类和肠类共5类,这就是幼儿思维变通性的发展。

思维的独创性体现于能够产生不平凡、新颖、独特观念的能力,幼儿在创造过程中,产生出的不同凡响、独特的想法、作品,均属于独创性。在培养独创性方面,可有以下做法:

成人可经常给幼儿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激发幼儿独特的想法。如:“如果地球上没有水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马路上没有红绿灯了,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你有一对翅膀,你会做什么?”“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树木,会发生什么事?”以上这些假想的问题会激发出幼儿的奇思妙想,引发幼儿说出不同答案,充分发展了幼儿的独创性。还可以利用游戏《设计迷宫》,通过启发幼儿在哪儿见过迷宫?迷宫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做迷宫等这些问题来激发幼儿设计迷宫的兴趣。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了自主性,自己选择、自己制作。有的幼儿在设计过程中还设计出了暗道、雷区、电门、士兵等机关,加大迷宫难度,并自己设计玩法,使幼儿兴趣大大增强,也促进了幼儿独创性的发展。

二、创造个性品质的培养

(一)首先,要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自信是幼儿不断进步的标志。无论在任何时候,成人都要以多鼓励、多表扬的方式为主,无论幼儿的想法有多么怪异,成人都要先给予肯定,使其树立自信,然后再同幼儿共同分析,找出结果。幼儿只要有了自信,就会变得勇敢,甘愿冒险。

(二)其次,要培养幼儿开朗的性格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性格对创造力的发挥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有了开朗的性格后,就会爱说、爱笑、爱交往、不拘束。并在教师的逐渐引导下有幽默感,有“乐天派”的性格。同时,教师还要为幼儿起示范作用,以自身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幼儿,使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

(三)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

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个不良的性格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懒惰。由于成人过分的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幼儿懒于动手动脑,不愿独立思考。所以,成人要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教育他们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学会独立思考。

(四)培养幼儿做事认真的态度

认真的态度是获取成功的秘诀。成人在培养幼儿时,要注重对幼儿态度的培养。教育幼儿在做事时都要以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无论结果的好与坏,都无所谓,只要尽力就好。对于发展幼儿创造力来讲,态度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凡是富有创造力的儿童,他们都会用严峻的眼光审视周围的事物,他们不满足于不完全不确切的知识,遇到疑点和含糊不清的地方,总喜欢刨根问底,不把问题问个水落石出不会罢休。

喜欢《培养宝宝的言语IQ》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