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父亲的精神哺育孩子会怎样

08-16

学校与家庭分工合作,一个教育孩子日常生活习惯,一个教育孩子做人做事!不管是幼师还是家长,都应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及时注意孩子情况,帮助孩子积极健康地成长!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没有父亲的精神哺育孩子会怎样”,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果环视中国带孩子的家庭成员结构,我们会看到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中国的爸爸去哪了?

中国的爸爸去哪了

米来未来蒙特梭利学校中有一个让所有妈妈羡慕的模范爸爸,每次风雨无阻来接孩子,成了学校中极为罕见总是爸爸来接孩子的个案。

中文并不是很流利的他,是土生土长的澳大利亚人。

有一次跟他聊天,他问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中国的爸爸去哪了?”

为什么学校门口、餐厅就餐,都是老人和妈妈来接孩子?

“爸爸很忙!”

我想多解释两句,突然他的电话响了,接着他在等候区打开电脑,处理工作。

这时候,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出来了。

他赶忙放下了电脑,迅速回到门口,蹲下来等孩子。

孩子奔向了他的怀抱,在他的注视下,不到2岁的孩子独立穿了鞋子、拿了书包,跟每一个老师、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再见,才走。

看着父子两的背影,我突然觉得那是一个男人最伟岸的时刻。

男人最伟岸的时刻,是取得了某某社会成就?是获得了几位数的财富?

在我的眼中,男人最伟岸的时刻,就是作为一个父亲,放下所有的忙的借口,安静地站在学校门口,等待孩子的画面。

被手机抓走的爸爸

米来未来蒙特梭利学校秋季的暖心活动开放日,很多新孩子第一次来到蒙特梭利的探索环境,进入工作状态很快。

老人们在孩子的旁边贴身陪伴。

妈妈们在问老师孩子的问题。

而几乎所有的爸爸,都远远坐在等候区,看着他们的手机。

安妮妈妈是一位让人钦佩的全职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问了我很多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

在她的请求下,安妮爸爸被拉起来看看我们的环境,看了几眼,在我和安妮妈妈说话的间隙,安妮爸爸又低头重新看起了手机。

被手机抓走的爸爸,不是孩子的戏言,而是现在中国社会让人最心疼的事实。

我相信在手机上玩游戏、不负责任、不管孩子的爸爸绝对是少数。

那么大多数爸爸那么忙碌是为了什么呢?

在这个忙碌的社会中,给妻儿一个安稳殷实的家。

米来爸爸的转变

米来爸爸,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大忙人爸爸。

大女儿出生后的第三天,创业初期的他就开始频繁出差的日子。

出差一个月,女儿满月了。再出差,再回来,女儿就这么长大了。

直到我们想要第二个孩子,他开始缩短出差的时间从一个月到几天。

第二个孩子的出生,他像是第一次当爸爸,弄不清尿布湿的正反,搞不清楚抱孩子的姿势,甚至在医院病房里,搂着孩子累的睡着了,旁边的小护士怕孩子掉地上,义务帮我们抱了一晚上

手忙脚乱的他有时候急的满头大汗,我有时候嘲笑他,他还是一丝不苟做。

直到现在,我出差,晚上他可以独立带小儿子睡觉。

哪怕双休日的白天,我在家,他也要独立带大女儿出去玩。

经常会在游乐场碰到其他妈妈的羡慕眼光,“你自己带孩子?”

米来爸爸轻描淡写地说,“是呀!”

那个妈妈随后转头对身边自己低头看手机的老公说,“你看看人家,爸爸自己带孩子,你就知道玩手机!”

米来爸爸每次给我讲这个故事,满满的自豪。

我问他,“为什么你现在要花时间陪孩子?”

“我已经错过了第一个孩子的成长,不想再错过”

其实,我心里知道,他一直自责大女儿的情绪易激惹是他前三年的缺位造成的。

他现在常说“父亲是要在精神哺育孩子的”。

天下所有的父亲,没有哪一个是不爱孩子的。

但是爱孩子被排在了其他事情后面。所以爸爸很忙,爸爸不知道去哪里了?

如果看文章的你环顾一下周围,看看我们的孩子们都是被谁陪伴的?

本应该享受退休时光的老人,不太懂文化的育儿嫂,和愿意全职但是也需要帮助的妈妈们。

如果说母亲的乳汁和女人的辛劳生理上哺育了孩子,那么父亲是要在花时间花精力在精神上哺育孩子。

缺少父亲精神哺育的孩子们,会有多么可怕?

我不想用一个个危言耸听的后果来传递自责和内疚,如“情绪易激惹”、“胆小”、“规则意识薄弱”、“缺少安全感”、“缺少规则”、“缺少大局观。”

我只想说我看到了父亲精神哺育和陪伴多的孩子,“情绪更稳定”、“更勇敢”、“更有安全感”、“大局和规则意识强”。

更为重要的是,男性的存在对家庭必不可少,并不单指的生理上的,社会越发展,心理上的意味更强。

焦虑的母亲+缺位的父亲+不放心不放手的老人=中国的孩子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个恒等式!

如果有一天“爸爸去哪了”“爸爸回来了”的电视节目不再流行了,我们的爸爸陪伴孩子是生活常态,那就是中国爸爸崛起的那一天!

作为一个女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看着你爱的男人真的花时间花精力陪着你们的孩子们。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家长怎样帮孩子实现精神的独立?


“你了解孩子的内在世界是怎样的吗?当你对孩子寄予厚望时,是否曾认真了解过一个生命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在8月31日举办的朔方人文科学大讲堂上,作为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创办人,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孙瑞雪从生命真相出发解读儿童教育,与家长对话——

家长:

“我的孩子总是和我对着干,吃饭的时候想着玩,玩的时候又总是惹事,怎么办?”

“我是单亲妈妈,孩子现在性格很孤僻,不愿和人说话,怎么办?”

“每次带儿子去兴趣班,他都很抵触,怎么办?”

孙瑞雪:

人类几乎要丧失了调用内在生命体系的能力。所有的“不知道该怎么办”,都是因为对生命的不了解。

在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16年里,我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个就是了解儿童,第二个就是了解我自己。

家长首先要明白,一个完整的人是由心智、情感和肉体三方面组成的,人除了可以运用大脑去认知世界,更重要的是,在他的内心还有情绪、感觉、心灵和精神等多个系统,他们同等重要,并随着年龄的成长也需要成长。否则,这个人就是残缺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内心世界的残缺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

人的生命质量取决于其内在的空间有多大,而教育的核心,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以,先帮助孩子扩展他的内心世界,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家长:

那么,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扩展他的内心世界?

孙瑞雪:

我曾看见一位母亲在众人面前大骂自己的孩子,可那个孩子却目光呆滞毫无反应。这就是一个残缺的内在,生命因失去了觉察力而变得苍白。如果你真的了解生命,你就会知道,健全的人格是通过孩子的自我形成和自我创造来完成的。你给予孩子的自由度越高,他的内在潜能才会被最大化地释放。

很多人寻找自己的另一半,都是靠辨识对方的味道,越是自己喜欢的味道,你会发现那个人在地域或血缘上一定离自己很远,而自己讨厌的味道多半出自所熟悉的人。“所以,那些通过感觉在一起的人,生下的孩子在各方面发育得都会比较好。”

所以,当一个人内在所有的系统能得以充分发展时,人的感觉系统才会强大,从而才更有创造力,才充满爱和力量。一个在自由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的生活其实是非常有序的。因为,他通过活动释放了生命能量,建构了内心的力量,形成了意志。他们很自信,这种自信不是建立在我比你好,而是建立在对自己和他人的把握上。

家长:

怎样帮孩子实现精神的独立?

孙瑞雪:

首先,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每一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恐惧、悲伤、愤怒、喜悦……可是,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所谓的负面情绪时,家长一面表现出恐惧、悲伤或愤怒,一面却要求着孩子能够始终保持“平静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对情绪的压制不可能让生命变得完整,因为,当情绪无法表达时,人就会对周遭的一切失去感觉。情绪的调整需要靠自我去完成,所以,只要给孩子一个空间就好。但需要提醒每一位母亲,一定要在孩子童年时期,让孩子与自己实现精神上的剥离。因为怀胎十月是母亲与孩子共存共生的状态,孩子出生后,身体与母亲分离,但情绪是共生的。直到4岁之后,才开始逐渐与母亲的情绪剥离。但如果一直与母亲的情绪共生,那么这个孩子就很难有独立的精神世界。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成人后,仍会受到母亲情绪的影响,缺乏自我意识和判断力。

父亲带孩子会更聪明


美国一项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由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些,他们在学校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在社会上更容易成功。

专家研究后认为,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该怎样做,需要些什么条件,是比较明了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就显得无计划。

从教育内容来看,在知识的传播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风情民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是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在孩子参加有一些危险和复杂的事时,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

从教育方式上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衔,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衔,看的不多,零食却吃的不少。

优秀的家长会怎样教育孩子


一、帮助孩子建立好习惯

有很多家长,一生努力打拼,只为给孩子留下万贯家财,护其一生无忧。但却没想到,钱财这种有量的东西,迟早有一天会被孩子们挥霍殆尽。

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习惯了每日大手大脚的孩子,一旦高品质生活被打乱,到时留给他们的只有堕落和无尽的悔恨。

所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孩子们百万财富不如给他们几个好习惯。好习惯可以拓宽孩子未来的人生格局,对他们的人生成长及其重要。

阅读的习惯

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很关键,对学习和人生阅历都作用极大。

孩子有阅读的习惯,不仅在写作上的词汇会大幅增加,而且对于见识、知识的拓展也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吃苦的习惯

不知道家长有没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给予孩子优渥的物质生活和学习环境时,孩子们往往不会珍惜,肆意挥霍。

这样的孩子除了自私自大、不能体恤父母的辛劳之外,也没有一颗感恩、孝顺的心。

所以,家长们请给孩子们吃苦的机会,让他们知道生活的不易,这样才能理解生存的艰难。

二、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在教育学里,与其苦口婆心劝孩子好好学习,不如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如果一个家庭的气氛是和谐有爱的,那对于孩子的教育,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融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紧张,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键在于身份定位。

不当“领导”,学做“教练”

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父母总喜欢以“过来人”的身份为孩子铺路,告诉他们学什么特长好,看什么书籍有用……

虽说出发点是为孩子好,却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想法,没有征求他们的意见。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畏惧你,远离你,不会和你谈心,自然对你的话也是左耳进右耳出。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会出现很多难题。这时他们需要有人给他们建议,帮他们指出问题所在,然后一起攻克难关。比起一个要求听话和服从命令的上级领导,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贴心教练。

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运动场上的裁判,眼睛时刻盯着运动员,一旦发现有犯规行为,立马给予警告和退场,处理起来毫不心软。而啦啦队则时刻充满活力,为队员们加油鼓气和呐喊助威,给运动员带来自信和动力。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学走路、第一次拿筷子、第一次骑车……可能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摔倒很多次,也会不断重复错误。这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一点缓冲的机会,不要开口就是“你怎么这么笨,都几遍了还学不会”。

俗语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家长对孩子的批评除了会让孩子心里难受外,也会让父母和孩子的距离拉远,对亲子双方没有任何好处。

没有谁天生就有做某事的能力,大人都免不了犯错,更何况孩子呢?当孩子事情完成的不够好,我们要多给他们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帮助他们更正错误。

教育没有想象中的难,不过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庭的焦点。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怎么科学地在家庭教育中,实现这些美好的愿望?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势在必行。

教育中的七大误区

误区一:家长爱孩子,最擅长以己度人

孩子渴了,想喝矿泉水,而家长认为鲍鱼营养丰富,孩子偏偏不喜欢。

家长给孩子买高级的玩具,而孩子偏偏喜欢摆弄一些不值钱的小玩意儿。

您处心积虑地花费很多,孩子还不开心,原因是,这些不是孩子需要的。不需要的东西,就体现不出它的价值。

误区二:上了补习班,成绩一定能提高

现在的补习班,名目繁多,如雨后春笋般,将孩子们层层包围。家长花费了金钱,好像心里就得到安慰,会不会想到,孩子的辛劳与压抑。孩子平时的课业负担,还不够繁重?沉重的书包,已令他们压弯了腰。

从科学角度讲,大脑皮层不是用来思考的,而是受身体和情绪的控制。人在疲劳状态下,有情绪困扰时,他的记忆、分析、判断能力消失。会产生愤怒、生气、害怕等情绪。不仅健康受到影响,还会表现为厌学,学习拖沓,封闭自我,不和人交流。甚至会有猝死或自杀等极端现象的发生。

误区三:行有不得,总找外因

有一些家长,理解孩子的辛苦,和孩子一样,经常对当前的中国教育品头论足。弄得孩子也怨声载道。遇事抱怨,不是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

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各有其利弊。客观上讲,应该取长补短。回顾历史,每个时代,都有其局限性。抱怨社会、体制,于事无补。家长该有这样的理念与远见:立足于自己与孩子,让孩子有发展的空间。任何一个环境,都可以帮助孩子成就梦想。

给孩子这样的人生定位:所有的变化都是机遇,让你自己痛苦的人,都是天使。自己才是主人,主宰自己的命运。

误区四:成绩不好的孩子,一定不聪明

孩子的智能分很多种,有听觉、视觉、语言、体验、逻辑、社交等很多方面。

学校教育,重视应试,主要考核孩子语言文字与数理逻辑的智能。而其他技能均不在应试的范畴。这就造成家长严重的误区,以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就不会成才。

如果达尔文、爱因斯坦的妈妈,也听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就放弃对孩子的培养,或一味要求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那么,科学会停滞多少年?

李安的数学成绩,是负分,丝毫没影响他成为一名大导演。

海蓝老师讲了个动物学校的故事,发人深省:

兔子跑的快,偏让它去游泳、飞翔,结果淹死了、摔死了。

对于孩子,令他擅长的地方发挥到极致,就会成功。

为了取得满意的成绩,以损害孩子的身心作为代价,以破坏亲子关系作为代价,犹如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啊。

误区五:严格的教育,是对孩子负责

古语有:一日不打,上房揭瓦。靠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是教育的最低层次。指责、批评、命令、说教,仅次之。

这些方法,看似严格,而造成的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问题发生了,家长应该认真分析,这个问题,是孩子的问题、自己的问题,还是环境的问题?

如果是孩子的问题,要学会接受和倾听。了解孩子需要什么。

如果是自己的问题,要客观描述,不批评、指责,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如难过、担心,以及对自己的影响,最后提出希望。这样的交流,孩子对家长的想法,会得到明确的判断和理解,得到有效的沟通。

最智慧的父母,在家庭中,主动营造温馨的氛围,注重自己的个人成长,身体力行地做孩子的榜样,影响孩子。这才是家长中的九段高手。

严格的教育,本来的出发点,是对孩子负责。这是没有错的。而家长往往以对孩子好的名义,伤害了孩子,破坏了亲子关系。

如果可以心平气和、语重心长地和孩子交流,以合理的方式帮孩子解决问题,何必怒发冲冠、求全责备呢?

误区六:不尊重孩子,爱泼冷水

一个人行为改变的过程依次是:知而未动、知而心动、知而行动、动而坚持、修成正果。这是个渐进的过程。

很多时候,因为家长的粗心、疏忽、武断,导致前功尽弃。

对于孩子而言,持之以恒做一件事情的难度,大过成人。而家长习惯于孩子做事的萌芽阶段,以责怪的口吻打压孩子。诸如,孩子学习刚有点进步,或培养某种好习惯的初期,家长会说,“才考这么点分,就骄傲。离------远着呢!”或者在孩子意识到问题,努力改变的过程中,不及时发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的学习热情一下子消失,星星之火,被一盆冷水浇灭了。自信心也受到了打击。

家长需要具备一双慧眼,即时发现孩子知而心动、知而行动的苗头,鼓励孩子再接再厉。

误区七:把自己的目标当做孩子的目标

很多家长,在孩子身上充满了期待。而这份期待,孩子却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

没有人会为了其他人的目标而努力,有很多方法帮助孩子实现他的愿望,同时实现我们家长的愿望。

家长希望孩子成绩提高,孩子期待一份向往已久的礼物。在成绩与礼物之间,就有一个结合点。可以把这个礼物的样子,让孩子画在一张纸上,分割为若干天,去完成。每天完成几分之一,日久天长,孩子看到他的愿望一天天地临近,会主动地做好该做的事情。在达成愿望的那一刻,孩子的成绩提高了,他的奖励也得到了。岂不皆大欢喜!在这过程中,培养了孩子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自律性、抗挫力。

在帮助孩子实现目标的同时,把自己的目标放进去,才是明智的做法。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所为,有所不为。愿天下父母,用您的爱心与耐心,以正确的理念与方法,培养孩子,使他们的梦想成为现实,也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


我见过许多没有礼貌的孩子,自己学生尚可以教化,邻家孩子只能由他。关于礼仪,文明古国的经典故事多了去了,比如程门立雪、孔融让梨,都是。但世上最容易而又最遥远的礼貌,还是开口叫人。

几乎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

有个表姐的孩子上初中,见人从不搭理。有一次送孩子去夏令营,母子俩晒得黝黑回来,还向我抱怨说:“夏令营老师照顾得倒挺周到,但老觉得他们跟我家孩子不够亲近。”因为是亲戚,我便旁敲侧击地问她:“孩子是不是很少跟老师讲话?”其实我是想说——是的,没有人会喜欢一个不讲礼貌的孩子,因为,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她若有所思,因为,她懂的。后来再见面,小外甥就忽地懂事了,小嘴巴可甜啦。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冰雪聪明的父母,你的心里必须跟明镜儿似的。中国人好成人之美而不揭人之短,几乎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不懂礼貌。因为,那也是一件极不礼貌的事儿

礼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证

朋友聚会,一个初次谋面的朋友带着孩子来出席,孩子的老爸见面先打圆场:“我这孩子,就是从不叫人。”然后话锋一转:“唉,只要他的学习成绩好,我也懒得管他了!”这位宽容的爸爸不懂,倘若孩子早已习惯了被周围原谅,知书未必就能达礼。

礼貌,才是最重要的通行证!不懂礼貌的孩子,世界就为他关上了一扇门,空有一纸文凭和一身本领也难以登堂入室。

如果不懂礼貌,你的人生将不会及格

以前有个女学生,我教她语文。因为住同一栋楼,我们常在电梯里相遇,她却从未主动跟我打过招呼,我以为孩子是害羞,总是主动跟她搭话,你好啊吃了吗去玩呀……

有一次刚刚考试完,又在楼下遇到她们一家子在散步,女生的妈妈拉着我问分数,女生照例没有理会我,和爸爸在一侧旁若无人地闲聊。唉,比孩子没有礼貌更可怕的,是父母的浑然不觉。

我想,让孩子叫声老师比帮她打听分数,要重要一万倍。即便一个考了满分的孩子,如果不懂礼貌,他的人生也永远不会及格!

如果世界颠倒,大人孩子角色互换会怎样?


曾看过这么一个实验,家长和孩子在角色互换环节中,一个平常总喜欢说“孩子笨、没用”的家长变成“孩子”,大家一起说她笨,每说一次就在她的脸上缠一圈绷带,缠满绷带的她在台上哭到情绪崩溃。这个环节结束后,她忽然意识到以前对孩子说过的话有多么粗暴,对于渴望爱和关怀的孩子来说,简直太残忍了。

当自己去体会为人父母说过的那些“没有爱”的言语,才会恍然大悟自己对孩子犯下的错误。

【假如我是孩子】

假如我是孩子,我希望早上醒来的时候能听到妈妈温柔的呼唤,看到妈妈开心的笑容,和妈妈一起吃营养的早餐,用笑脸送妈妈去上班,这样我就不会害怕每天起床了;

假如我是孩子,我游戏的时候摔倒了,希望扑在妈妈怀里,让妈妈抱抱我,我不想看到妈妈生气的样子;

假如我是孩子,做事如果磨磨蹭蹭,我希望听到妈妈说,“没事,慢慢来,妈妈等你一会儿。”而不希望看到妈妈焦急地说,“你怎么这磨叽呢!”

假如我是孩子,我希望爸爸妈妈能听我说说我的故事,再陪我多说说话,我不希望你们老是拿着手机只会用“嗯、嗯”来敷衍我;

假如我是孩子,我想在妈妈的哄睡中入眠,给我说一个小故事,或是唱一首歌,这样我就会美美地入眠了,我不想听到你不耐烦地说,“能不能快点睡!”

孩子也是小大人,在和父母相处的时候,最渴望成人能理解他们,曾经有这样一个小测试,让父母和孩子分别说出对方在自己心目中的分数,你会发现,父母总是要在心里对孩子进行各种评价,很少有家长会给自己的孩子打100分,而孩子给父母永远是打100分,甚至更多。很多时候,成人会用自己的思维来揣测,而孩子确实用满满的爱在关注着成人。父母是孩子唯一的依靠,他们对父母的依恋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孩子毕竟还小,承受力很弱,本身对大人就有畏惧感,所以在沟通时,父母应该尽量控制脾气,耐心地等待孩子的回应,给他们思考、开口的时间,想想自己是孩子时,你期待被怎样对待呢?

学会巧妙地批评孩子——即使孩子出现了原则性的错误,父母也应用温和、耐心和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必打骂,父母责备的声音越小,孩子越会注意倾听。“教”而不“罚”,比纯粹的批评惩罚更有效。

给予孩子快乐完整的家——“孩子出生的第一年是通过情感来学习的。”快乐的家庭将带给孩子快乐的心灵,愉快的家庭关系令孩子身心放松,充满争吵的家庭环境则可能令孩子形成易怒、缺乏耐心的个性特征,就更谈不上拥有快乐了。

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有见识的孩子,才不会看什么都奇怪,都危险,都鬼影重重。

1

在报社的时候,我带过一个大学生记者团。

有次去福利院采访,一个叫CC的女生让我刮目相看。

别的同学基本都围绕“孩子们吃得好吗睡得好吗会不会想妈妈”这种低幼问题巴拉巴拉。

只有CC问院长:这里的老师,需要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吗?然后和院长讨论了半天。

后来她告诉我,她有个朋友,是福利院长大的,一直对自己的身世不能释怀,所以她想,福利院的老师应该懂点心理学,或者,可以招募些心理医生志愿者,避免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我当时就觉得这孩子有点不一样。

而且CC待人接物的感觉也特别好,很谦逊,但不卑微,不管采访对象是谁,都不卑不亢。

所以我挺喜欢喊她一起去采访。

另一个我常带着出去的,是个叫小H的男生。他是我同事的亲戚,同事一再拜托我多带带。

小H私底下挺欢的,但一到正式场合就很少说话,不管几个人采访,他总默默跟在最后,我有时怂恿他提问,他也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

他身上,总有一种怯。跟CC截然不同。

我起初以为是性格问题。接触多了发现,并不是,俩人的差别,在于见识。

他们都在小城市长大,家境其实也差不多。但小H父母特别保守,生活循规蹈矩,一家人在外面吃饭的时候都不多。而CC的父母观念就很先进,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带CC去各种地方,出入各种场合。

CC从小就跟父母去过福利院,又有福利院长大的朋友,所以她大体知道那里是怎么回事,自然能跟院长对话。

小H起初连福利院是干啥的都不了解,又如何能提出有水平的问题呢。

还有。去酒店采访,小H的着眼点都在大厅好大沙发真豪华,而CC会关注到墙上的画是谁的作品。

一起去吃日料,CC在门口脱了鞋摆放好就进去了,而小H会大惊小怪半天“啊?要脱鞋啊”“我靠吃饭还脱鞋”“以后不来这破地方了,死贵,还事儿多”……

重阳节去养老院慰问,CC会主动热情地拥抱每一个老人,完全不在意他们嘴角的米粒和衣服上的油渍。因为她初中时就经常跟妈妈到养老院做义工。

但是小H,连老人房间的门都不愿意进,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一直在嘀咕“这里面什么味儿啊……”

老实说,如果小H不是同事的亲戚,我可能早就放弃他了。

后来我和小H的爸妈吃过一次饭,他们问我孩子的表现。

我说:聪明,热心,文笔也好……就是,经验太少,还需要多锻炼。其实后面这句的正确表达应该是:见的世面太少了。

但是这句话太不礼貌,我说不出口。

2

今年夏天,我们一家去东京旅行,遇到一对美籍华人夫妇,也带着儿子。

两个小男孩聊得很好,于是我们决定一起吃饭。点完餐,我儿子笑着小声模仿服务生的发音。

日本人说英语,你懂的,“OK”会说成“奥给”。儿子学得兴高采烈。

但那个男孩丝毫不以为奇,微笑着说:每个国家的人发音都不一样的。接着说了起码七八个国家的人是怎么说OK的。

他学得惟妙惟肖,特别好玩,大人们都在一边笑。我儿子也笑,说:哥哥你怎么知道那么多。

男孩特别平和地说:我去过的地方有点多,因为我比你大一点点嘛。

我看着他,真心觉得有见识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开阔,有底气,大大方方,还不张扬不自夸。

我一向自诩是挺注意让孩子见世面的妈,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比之下,我家儿子就显得少见多怪和小家子气了。

可能那对旅美夫妇心里,也藏着一句“你家孩子没见识”吧。

当然,人家肯定也不会告诉我。

而我,如果不是那么偶然地见识到“别人家孩子”,肯定也还在洋洋自得地觉得自己的儿子见多识广很厉害呢。

估计大多数父母都是这样。

因为自己是局限的,所以根本意识不到孩子的局限。因为自己眼界不够,所以根本不知道孩子视野狭窄。

于是最后,你的无知,孩子买单。

3

有个悖论。

越没见识的父母,越不会觉得自家孩子没见识。偏偏也没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见识。

那么问题就来了:自己意识不到,别人又不告诉你,问题如何改善?八成就只能等孩子自己遇到麻烦,得到教训,才能明白。

只怕那时,为时晚矣。

他可能会因为只知道约女孩子去麦当劳,而被喜欢的女生嫌弃。

可能为了追星而执意报考爱豆所在的城市,根本不管专业合不合适。

可能因为没办法跟高端客户对话,而失掉大好机会。

可能会因为不了解人情险恶而被恶意欺骗。

可能会因为不懂得世事复杂而接受能力特别差。

见识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而眼界可以决定人的一生。

有见识的孩子,对这世界熟稔于胸,所以行走期间时自有一份从容、笃定,有充足的安全感,也有准确的判断力,能理解这世界的复杂,也能包容别人和自己不一样。

而没见识的孩子,就会狭促,会怯懦,会不知所措,会一步步走错。

一个是在光亮里大步前行,一个是在黑暗里小心摸索。他们的人生,自然是不同的。就像CC和小H。

他们的见识不同,给人留下的印象就不同,做事情的结果也不同,对未来的把握更不同,这会直接导致他们人生大有不同。

4

必须得说的是:孩子见没见过世面,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决定的。

在他尚无自主能力时,你带他到哪里,他就去到哪里,你指给他什么,他就看到什么。

当然,没有多少父母有能力带着孩子游历诸国。

我们也无需这样做。

想让孩子见世面,一方面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带他去足够远或者足够好的地方。让他知道远方的人和远方的生活,知道高档餐厅的味道、陈设和气氛,知道梵高的向日葵、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另一方面,也要带孩子去工地,去养老院,去粗糙的木材加工厂,去污水横流的城乡结合部……

让ta知道,还有一些人是怎么生活的。

应该让孩子看漫画,也读名著。

去车展看看豪车,也去农村坐坐三轮车。

去住几次高端酒店,也去郊外帐篷里露营。

去结交各类小朋友,也去参加大人的饭局……

总之,尽你所能,让你的孩子了解最好的,也知道最坏的,看到远处的,也深入身边的,尽量去熟悉这世界的纷繁复杂,也尽量熟练地掌握应对之道。

所谓见识,就是了解这世界。它的样子,它的成色,它的习性,它的规则……

这样,他才会知道如何跟这世界好好相处,才不会在离开你以后,两眼一抹黑,一步一趔趄,默默地怯怯地跟在别人身后,觉得这世界好恐怖好奇怪。

有见识的孩子,才不会看什么都奇怪,都危险,都鬼影重重。

他们会大气平和地站在阳光里,做事情得心应手,对未来胸有成竹,就算遇到不期而至的意外,接纳度也特别高。

毫无疑问,有见识的孩子,会活得更高级。

呵护孩子的创新精神


一位教师讲解蔷薇的知识后问学生:“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一学生回答:“是可怕的刺。”另一学生回答:“是美丽的花。”老师给予赞许。第三个答道:“我想应该想办法培育出不带刺的蔷薇。”“你胡思乱想些什么?”老师怒斥道。

而在另一堂美术课上,老师教学生画苹果,他发现有位学生画了个方苹果,于是就耐心地询问:“苹果都是圆的,你为什么画成方的呢?”学生回答说:“我看见妈妈买回家的苹果放在餐桌上,一不小心滚到地上就摔坏了。我想苹果要是方的,那该多好啊!”教师立即鼓励道:“你真会动脑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苹果!”

看了这两个案例,我思绪万千:怒斥学生的老师没有意识到,他错过了发挥孩子想象力鼓励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机会。因此我要说——呵护孩子的创新精神,怀疑精神,让他们在奇思异想的大海中,快乐遨游!

如上例中“无刺蔷薇”、“方苹果”事件时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乍一听,似乎有点异想天开,但细想一下,异想天开的背后却往往有其合理的因素,这正是孩子们创新思维的体现,许多伟大的发明最初不也都来自一瞬间的突发奇想吗?大家都知道飞机是莱特兄弟发明的,他们小时候看到月亮挂在树梢的情境,就爬到树上想去摘月亮,但没摘到他们的父亲看到了,并没有因此去责怪他们的顽皮,而是对他们说:“月亮在天上,如果你们能造出一种能载人的鸟飞上天空就能摘到月亮了。”我想莱特兄弟的最后成功和他们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教师一样肩负着如此重大的责任那就是:鼓励学生,让他们创新之花时时开放。

然而有的教师在听到孩子的“奇思异想”后,或用“强行压制提问法”使课堂按照设计好的教案如期进行,或用“标准答案”赤裸裸地扼杀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这和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以及个性发展方向都相去甚远。

许多重大科学发现,其过程也许并不曲折,关健在于发现者是否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因此学生的创新意识比他们的发现更为可贵,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们敢做梦,想做梦。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就把每个孩子都当做一颗火种,我们要用爱,用心去点燃她,让她发光发热,终有一天他们会照亮自己照亮世界!

还孩子的精神自由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说谎”这个问题。

我完全同意哲学家罗素的说法:“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许多心理学家也认为:孩子说谎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没有想到的。

一个和我熟悉的妈妈为了教导她的小女儿绝对不能说谎,向小女孩讲了许多说谎的坏处,她努力让孩子相信,一次小小的谎言到最后会让人犯下一连串错误,好比一句谚语所言:“说谎会让人失去理智。”

然而这位妈妈自身又是怎样做的呢?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参加音乐会,她委婉地推脱说:“啊!真不好意思,我头疼得厉害,实在没办法去。”谁知,电话还没讲完的时刻,就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一声尖叫。她赶紧冲过去,只见女儿双手捂脸,整个人痛苦地跌坐在地。“宝贝,发生什么事了?”小女儿连看都不看她,只是哭着回答:“妈妈说谎!”

就这样,小女孩对妈妈的信任轻而易举地被摧毁了,一道隔离的高墙横亘在成人和小孩之间。这种隔膜日积月累,越来越厚,直至代沟形成,从此孩子把父母的教训当作耳旁风,因为他们看到了大人在生活中言行不一的“真相”。

事实上,那些总是不厌其烦教导孩子一定要养成诚实习惯的父母们,都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孩子包裹在层层的谎言之中。这些谎言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可以看作是大人故意编织的“谎言圈套”,其作用就是迷惑和欺骗自己的孩子。比如许多父母总是告诉孩子圣诞老人和妖魔是存在的,天上有神仙和小天使等。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没有任何促进,反而有很大的阻碍。

一个小女孩的爸爸是一名牧师,她每个礼拜天都会到教堂里听爸爸布道。牧师说:“我们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穷人和受苦难者也是上帝的子民,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永生,对穷人和苦难之人就必须呵护。”小女孩被牧师爸爸的布道感动得泪流满面。

然而,当离开教堂在回家的路上,牧师的女儿看见路边有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身上有许多伤口。牧师的小女儿跑过去,爱怜地拥抱和亲吻了这个小女孩。这时,牧师和他的太太简直吓坏了,一把抓回了他们穿戴整洁的漂亮女儿,一边急急忙忙走开,一边责骂孩子的行为。回到家,牧师太太赶紧帮小女孩洗了个澡,全身的衣服也重新换了个遍。其结果呢?事情过后,小女孩再听她爸爸布道时,就像听其他故事一样,已不再有任何感动。

孩子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大人自以为是的态度以及那些错误不当的行为,孩子其实都看在眼里。大人是虚伪的,这种虚伪让孩子感到了绝望。这些隐藏的冲突和矛盾,总有一天会引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父母在赢得胜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孩子对他们原有的信任,并且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也一道消失。

在这种和大人的对立冲突中,孩子的心灵首先会受到伤害,然而许多父母仍然把对孩子的压迫误认为是爱的表现,因此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如今许多医生开始了解,孩子情绪失调的首要原因,源于幼儿时期受到的压抑。孩子在幼儿期的一些征兆,例如失眠、做噩梦、消化不良和口吃等,通常都是情绪失调的结果,而这些伤害将伴随孩子进入成年期。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受压制的精神重获自由,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和身体一样茁壮成长。

相信《没有父亲的精神哺育孩子会怎样》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怎样教育孩子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