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注意语言优美
1、家长应当以身作则,平时说话要注意语言优美,不使用污言秽语。
2、对孩子经常接触的文学艺术作品要加以选择。家长要有选择的给孩子读一些优秀的儿童读物。好的文学作品中使用的言语都是经过加工和提炼的,是经历了时间考验的。
3、有的孩子已经学会了一些不良用语,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纠正。但是纠正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过分的责备和申斥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应当先对孩子讲清楚,有些话是十分不礼貌的,一旦讲了这种话是会让别人生气的。同时要注意,孩子为什么反复去说这种话。有些孩子是为了吸引家长的注意,也有些孩子是因为不会用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对于前者,家长可以在再次出现类似情况时采取 “冷处理”的办法,忽视的态度,让孩子知道用这种方法不再能引起家长对他的注意了,就会慢慢地淡化。而对于后者,家长应当教会孩子用合适的词汇和适当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以代替孩子的那些不文明的用语。
导读:情感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它往往通过脸部表情反映出来,如笑容、惊讶、悲伤、讨厌、害怕、生气、忧愁、哭、不相信或怀疑、不同意等等。
语言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说话、体态、脸部表情等方式,也可以是书写的方式。年轻的父母常常很关注婴幼儿开口说话和学习书面语言,但是对儿童的体态和情感语言却不太重视。有的父母把面部表情“含而不露”视为深沉或含蓄。实际上,情感语言不仅仅是儿童喜、怒、哀、乐的晴雨表,也是儿童借助这一种语言与外界沟通、表达自己的意愿、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一种手段。所以,父母要在教孩子开口说话的同时,促进其情感语言的发展。因为情感语言对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个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情感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它往往通过脸部表情反映出来,如笑容、惊讶、悲伤、讨厌、害怕、生气、忧愁、哭、不相信或怀疑、不同意等等。常言道:“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会笑的孩子招人爱。”不同的表情有着不同的含义。即使一种表情,也可能有多种含义。例如哭,心理学家们分析不同性质的哭声代表婴儿不同的需求,如饥饿、尿布湿了、腹痛、要人抱等等。因此,和孩子进行情感语言的交流时,父母先要懂得孩子的情感语言,这样才会使孩子产生心理的满足和安全感。
在孩子还没有说第一个字之前,往往是用体态语言或情感语言表示自己的要求。有一些开口说话比较迟而又智力正常的孩子,他们的情感语言是十分丰富的,这可能是一种“补偿”的缘故吧。因为他们用这样的方式进行交流,特别是当别人理解了他们这种表达方式的时候,又强化了他们的这种表达。
即使已经开口说话,甚至已经说得头头是道了,仍需要用情感表达,丰富自己的语言,加强环境对他的理解。在孩子使用这种情感语言表达方式的同时,如果也学会了解他人的情感表达,他们才会善解人意,懂得他人情感表达的意义或含义。这种相互的学习有助于儿童改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能力的发展。
教孩子理解情感语言可以采取家长与孩子面对面游戏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通过图画或卡片中脸部的表情反映出来。先让孩子看,然后让孩子模仿,再让孩子自己扮演。通过这一顺序的训练,使孩子懂得表达,善于表达,并且学会适当的表达。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导读: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个时期奠定基础,如果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代,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个时期奠定基础,如果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为此,内蒙古心理卫生协会专家提醒,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同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要欺骗和无谓的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
七、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样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赞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十、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整理了孩子学说话时要注意的4个点,希望对父母了解孩子智力开发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学会说话是很重要的,我们既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来交朋友,还能够通过语言来学习和了解周围的世界。事实上,从孩子出生后,我们就应该做好教宝宝说话的准备,让孩子能够更快学会说话。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爸爸妈妈要给孩子一个好的语言环境,让孩子多跟别人交流。在孩子出生后,我们就可以经常跟孩子说说话,“今天说的好吗”“现在要不要吃东西?”
另外,我们还可以给宝宝读一些故事书、给宝宝唱儿歌,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发音正确,口齿清楚,这样潜意识中可以让孩子开始模仿,背景噪音会使宝宝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困难,因此最好在安静的环境下和宝宝交流。
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在孩子练习说话的时候,说错了,不要严厉要批评孩子,不然孩子的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在我们与孩子说话的时候,最好是用短一些的句子。我们可以通过对话来增加孩子的词汇量,比方说,“你想要一个苹果还是一根香蕉?”平时可以让孩子多说说。
让孩子经常提问
在学习的时候,除了让孩子多听,还要对孩子提问。对于孩子比较难学会的词语,爸爸妈妈可以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时候,多问问孩子。比方说到公园玩耍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问问他“小草在哪里”“看到这只蝴蝶了吗”。
多鼓励孩子
孩子学习语言需要慢慢来,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有充足的耐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要以鼓励为主。
有时候孩子说话的时候发音不正确,比方说把“小狗”说成“小朵”,有的爸爸妈妈觉得很好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重复说“小朵”,你要纠正孩子,这样孩子的表达能力才能够提高。
孩子学会说话的过程是很漫长的,所以爸爸妈妈要耐心一点,平时尽量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能够多说说。
喜欢《安慰孩子也要注意方法》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研究方法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