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用心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儿子这几天又有感冒迹象,我怀疑是上次感冒未好,想让他喝点我们熬制的苦药,结果他不肯喝。我采取了各种方法均无效,奇怪了,以前儿子喝药简直可以用神勇来形容,无论多苦的药,他都会一饮而尽,这次死活不肯喝,直嚷着:“太苦了,不喝不喝!”“啊呀,不苦了,妈妈给放糖了,你试试?”。小家伙半信半疑地看着我,然后伸出小手指蘸了点药水放到嘴边舔了舔说:“太苦了,不喝!”,嘿,真是进步了,现在不是喝一口尝,而是蘸了点小心翼翼地尝,我被他的神情逗乐了。后来换了一种‘猴枣散’给他吃,他笑着说:“这个可以,但是必须让我自已来!”我笑着看他自已操作,问他:“这是为何?为什么不用妈妈来做?”他看着我说:“那是我自已的事情!自已的事情自已做!”我怔在那里。
上面是儿子吃药时的一个小插曲,他由‘喝一口药尝试到用小手指蘸一下尝试,由我帮忙倒药到自已的事情自已做’这就是他自已成长的一个过程,他自主意识开始增强了,对于一个不到四周岁的孩子来说,我们看到了他内心的变化,‘苦,不相信,自已小心翼翼地尝试,自已动手亲自去做’这一系列的动作恰恰是他内心发展变化的一个外部表现。
我不是一个心理学研究者,看到形形色色的宣传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吃喝拉撒睡、会哪些技能,需要学习各种艺术等等,也很动心,但我觉得其实多关注孩子的内心发展变化才是最主要的,肯不说态度决定一切,就单从心理承受力这个问题来说,也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人的精神生活在六岁之前是一个形成过程,在六岁之后是一个成熟过程,形成过程从无到有,每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在经历生命已经设定好的所有过程后,才能出现最终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用心地观察,哪些是孩子这个年龄段的正常反应,哪些是异常的情绪和情感波动,就像儿子吃药这一系列心理过程,我认为这是他心智已经成长的一个明显例证,他拒吃很正常。如果他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无所谓,也不反抗,我们反而就应该担心了。
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变化,做个细心的妈妈,所以有必要读一些关于孩子成长方面的心理书,了解孩子成长的每一阶段所具有的特征把握孩子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变化,这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具有差异性和阶段性,不必对着成长表中孩子所没有的事项大惊小怪,对于他些无关紧要的指标大可不必在意。
育儿心得:关注孩子的成长
与平常一样,早上送女儿冯子轩去幼儿园,班主任冯老师邀请我写一篇育儿心得,未经思考就应允答应下来了。自从宝宝出生,关注她的成长和教育就成了我人生最核心,生活最关心的话题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全天下所有父母们的共同心愿,而心愿实现与否,教育是关键,尤其是“三岁看大”的幼儿期间的教育更加的重要。简要梳理,我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这几年来的育儿心得:
一、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为宝宝创造和谐正向的成长环境。
宝宝在幼儿阶段,对很多的事情缺乏判断的能力,几乎没有对与错和好与坏之分,父母就是宝宝的启蒙教师,是宝宝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父母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接物的态度及一言一行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宝宝,所以,父母一定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一定要为宝宝树立一个正向学习的榜样和创造一个和谐家庭的成长环境,家庭和谐是宝宝快乐成长的基础,也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前提。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察言观色,她可以看出父母是否高兴或生气。长期处在父母争吵的环境的宝宝,很容易内心恐惧,导致宝宝的心理疾病。有时父母之间的小小的不愉快都会被她发现。让宝宝生活在一个祥和,向上,快乐和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是父母给宝宝最好的礼物,也是为宝宝健全人格的打造所给予的最宝贵财富。
二、从小培养宝宝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从宝宝冯子轩四周岁上幼儿园中班开始,我们就为宝宝量身制定了《冯子轩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安全意识、活动常规等”细则来规范宝宝的行为,让宝宝明白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做?哪些事情必须自己动手做?培养宝宝自立自律的性格和习惯,并定期检查行为规范的执行情况。按照行为规范的要求,宝宝每天早上7:00准时起床,刷牙洗脸上学去;晚上9:30做完作业准时睡觉;过马路严格遵守“红灯停,绿灯行”,走人行横道;外出游玩,人多时能主动排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垃圾放进垃圾桶;懂得礼让,爱护弟弟,对人有礼貌;不玩电源,不玩火,不独自玩水,不玩危险游戏;熟悉家庭的地址和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知道119、110、120等紧急电话等等行为规范和常识。在教育宝宝工程中,深刻的体会到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是培养宝宝的基础。
三、善于利用空余时间给宝宝补充知识,并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宝宝学习的兴趣。
在一次带宝宝去江西的卧铺火车上,因为没有事情做,看着窗外,随性的玩起了一个“我说你指”的游戏,就是宝宝说树叶,我就指着树叶说在哪里;接着轮到我说电线杆,宝宝指着电线杆说在哪里;由车厢外,描述到车厢内,描述到我们眼睛可以看得到的各种物体。后面我们把这个游戏取名为“轮到谁的游戏”,从不到三岁我们一直玩到现在,例如:轮流讲故事,先宝宝讲,再轮到爸爸讲;轮流唱歌,先爸爸唱,再轮到宝宝唱;轮流说动物,先爸爸讲一只动物名字,再轮到宝宝讲下一个动物的名字;轮流说蔬菜品种;说水果品种;说那些会飞的动物;说家电;说加减法。。。。。。无论在家里,在公园里,在候车或等待办事的时候,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就可以分分钟确定一个轮到谁的游戏主题,就可以开始玩了。通过游戏,提高了宝宝参与的兴趣,提升了宝宝系统分类和思考的能力;通过轮流回答,你来我往,就像宝宝与幼儿园的朋友一样平等参与的游戏中来,无形中拉近了与宝宝的距离,是个非常好的亲子活动的游戏。主题无处不在,极乐无穷。
四、善用表扬和鼓励,避免批评和指责。
宝宝爱玩是天性,无知也实属本性,我们大人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平常心来看待。每位父母都很疼爱自己的宝宝,但疼爱绝不是溺爱,日常宝宝合理的要求,我们大人要尽可能的满足她,尤其是大人已经承诺的事情尤甚。但对于宝宝不合理的要求我一定拒绝,并且告诉她拒绝的理由。当宝宝表现不好时,我的做法是多鼓励,少训斥,告诉宝宝不好的理由,并帮宝宝建立良好的自信心,相信宝宝能做到并且可以做的很好。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对宝宝的心理成长是没有好处的。特别是当已经有人对某件事向她提出批评的时候,再在旁边横加指责,那样会很伤宝宝的自尊,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这种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地、耐心地教育她,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她自己对故事中的行为进行评判,然后将故事中的行为与她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她知道自己的过错,最后表扬一番她的长处,告诉她这件事虽然做错了,但是没关系,只要能改正你还是和以前一样棒,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好宝宝。那样不仅使她找回自信,还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知错能改是好孩子。
五、善于倾听宝宝的心声,做宝宝知心好朋友。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宝宝能够无忧无虑,阳光灿烂的成长,但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无忧无虑,偶尔也会经历很多“危急时刻”,作为父母不仅要帮宝宝度过危机,而且要帮助她消化理解害怕、生气、失望、尴尬、伤心这些情绪,当我们的宝宝遇到这些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首先是应该多倾听宝宝,确定她的感受,然后再充当军师帮助宝宝去面对和解决,这样宝宝会学会在困境中和她人沟通,更有自主性。做宝宝的知心朋友,常常跟宝宝聊天,听她说话、唱歌和表演,当宝宝最忠实的观众。我每天晚上利用宝宝入睡前的十几分钟,要跟宝宝相互分享今天自己有哪些好的收获?有哪些需要对方帮助的事情?(各不少于五点)。我会主动跟宝宝分享今天我的五点收获,按照1、2、3、4、5的秩序逐一分享,其中包括认识哪些新朋友,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吃了哪些好吃的东西,甚至今天股票赚了多少钱等等这些细微的事情都跟女儿分享。宝宝也按照1、2、3、4、5的秩序逐一给我分享今天在幼儿园的收获,其中包括学到哪些新的歌,学了哪些新知识,画了哪些漂亮的画,玩了哪些好玩的游戏,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吃了哪些好吃的等等在幼儿园所发生的事情。分享了今天的收获之后,随后就分享明天哪些需要对方帮助的事情,明天需要爸爸帮助的事情有:1、送我去幼儿园;2、想买白雪公主的贴纸;3、晚上帮助我做作业;4、帮我洗澡;5、照顾好弟弟;6、想吃冰激凌;7、跟我买一支画笔;8、带我去公园玩;9、鼻子不舒服,帮我喷鼻子等等,1、2、3、4、5以次类推,每天有重复,也有新的帮助。通过收获和帮助的分享,既有利于我及时了解宝宝在幼儿园成长的情况,也有利于我及时了解并解决宝宝需要我及时帮助的事情,更有利于提高宝宝分享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
我们父母要有童心,要有同理心,像幼儿园的宝宝一样和宝宝一起玩,一起做游戏,做手工,做分享等等。我们一定要全身心的融入到她的世界,决不可敷衍了事的应付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宝宝成长的见证,我们要跟着宝宝一天天的去学会做父母。把宝宝培养成为社会有用之材,既是我们做父母的愿景,也是责任,更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我们作为父母要有心理准备,要有计划和步骤地去培养。宝宝的养育工作任重道远!最后祝愿宝宝冯子轩和其他所有的宝宝们都健康快乐、平安吉祥、茁壮成长!
育儿观念:关注孩子的成长
我的孩子性格喜欢交流,但是略显胆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忙碌并快乐着。孩子的成长有赖于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降临最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养育孩子既是一种负担、一种责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以下是我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心得:
首先,让孩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需要,早睡早起,准时送到幼儿园,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去接受老师们的教育,家里的作息时间要与幼儿园的相辅相承。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但这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家长要有耐心。
第二,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坚韧的意志。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适时给予引导。当孩子说“我自己来”的时候,都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晚餐前的准备,让孩子一起参与,他会觉得自己在劳动中得到肯定,让进餐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他摔倒时,我们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夸他很勇敢,是个男子汉,他便乐呵呵地又开心地玩去了。
第三,多与孩子沟通,尊重、理解孩子,增进家长和孩子的互相了解。做到教育的一致性,不要一个管一个护。和孩子建立友谊,让孩子把你当成朋友,愿意跟你交流;多换位思考,不要一味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尊重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
第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独立看书的习惯。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习惯在临睡前跟他讲个小故事,讲完后我就让他独自看书,当然,我也以身作则,专心看书。上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在老师们的教育引导下,他不但能独立看书,还能提问题了,这得益于幼儿园老师们的悉心教育。课余时间,我会带儿子到图书馆四楼借阅图书,特别是一些国外优秀的有益书刊,然后和他一起分享快乐,提高他阅读的兴趣,
第五,树立正确的理念,加强和老师、阿姨的沟通,这点我觉得是最关键的。在幼儿园这段期间,家长应该意识到上幼儿园并不是让孩子学多少本领,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树立良好品格的关键时期,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以上是我的一些育儿体会,养育孩子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成长,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老师的帮助,让我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孩子成长中父母应扮演好的四个角色
守护者——照顾好孩子但是不能插手过多
作为孩子的守护者,大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照顾好孩子,在这里说的照顾并不是事事代劳。很多家长看到孩子遇到了一点困难就忍不住插手,这样其实是让孩子错失了很多锻炼自己的机会。这里并不要父母撒手不管,在管之前先对这件事情的难度有一个简单的评估,如果确实是孩子自己无法完成的,父母可以做一些指导。
伯乐——发现孩子身上的潜能
当今社会孩子成绩优秀并不算的什么优势,还要让孩子有特长。每个孩子身上都有独一无二的的特质,家长一定要认真观察孩子发现他们身上的特质,并且把这个变成孩子的优势。家长可以每天都表扬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有自信,这样孩子们会变得更加优秀,但是表扬孩子的时候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不能让孩子觉得大人表扬只是一种敷衍。
导师——给孩子生活的建议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也是孩子的生活导师。再做孩子的导师之前,家长一定要和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孩子知道,父母完全是为了自己好。做孩子的导师不能过于武断,不要觉得自己有百分百的权威,就给孩子立规矩、定条件,我们就是给孩子提供建议的,和孩子是平等的,这样孩子才能听进去大人的建议。
伙伴——和孩子一起面对成长路上的烦恼
大人也有小时候,回想一下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呢?孩子也需要一个成长的伙伴和他一起分担成长中的烦恼。父母一定要扮演好孩子的伙伴,在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和孩子一起面对,共同商讨应对策略。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