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注意言行举止

冬季家长需要注意事项 冬天家长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11-29

升入小班快一年的时间了,在这短短的几个月,我们班的宝贝们就对我产生了很深的依赖之情,连我平时做的一个小小动作,孩子们都会铭记在心。我觉得我就是他们的一面镜子,时刻都会有很多的目光凝聚。放学的时间到了,家长们陆续的来接了,只听见教室里一片片的问号声,:“奶奶好,”“阿姨好”“叔叔好”“爷爷好”顿时教室里一片礼貌的声音久久不能平静,家长们高兴的说:“好好,老师教育的真好。”呵呵这些小家伙们,看见有一个人问好都会跟着模仿起来,这就是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好模仿,嗯,你天天和他们一起就会感觉自己总是很年轻,很快乐!因为他们给了我无限的活力,让我忍不住年轻起来。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就是我的一面镜子,他们天真活泼,我就很快乐,看着他们年轻无暇的心~我的心也跟真年轻起来。模仿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但是他们更愿意模仿与自己亲近和喜欢的人。有些孩子对于我们班级老师说话的语气语调,还有穿着打扮,都很留意。这些孩子们对我们的关心比我们还细心。他们会注意我们的每一个变化,有时还会很天真地请父母都来学学。学学我们的发型、衣服,甚至举止言行等。这些可爱的小家伙眼里,老师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是对的,都是好的。所以我们作为教师,在幼儿面前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言行举止。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让幼儿成为模仿的对象,并在他们的行为中反射出来。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孩子们就会关心我们,我们对孩子粗暴,孩子也会不友善。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大人在孩子面前要注意言行


周四上午第一个活动结束以后,小朋友们都在盥洗室小便、洗手,要准备吃餐点了。忽然间,小男孩彬彬突然从那里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老师,不好了,陆礼敖偷看女人小便!”我听了以后,忍不住大笑起来:“女人?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女人呢?”我反问他。他边挠脑袋边冲我笑:“我妈常说男人家女人家的,她们就是女人啊。”于是我就纠正道:“彬彬,你妈妈是女人,因为她已经长大了,但在我们班里的是‘女孩子’,还没长大呢,不能叫她们女人。”

他不好意思的朝我笑笑。

从孩子的嘴巴里吐出‘女人’两个字,总觉得他有点老成,但仔细想想,这也不能怪他呀,他毕竟还是个孩子,童言无忌啊。放学后,我和他妈妈说了这事,她妈妈大笑道:“那可能是从我这里学来的,我平时在家常说男人家女人家的。他肯定是听多了,就很自然的说出“女人”两个字了。”我说:“是啊,小孩子听多了,耳濡目染,自然就学会了,所以我们大人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学前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但判断能力又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常常会讲“小孩子好的没学会,坏的一学就会”,就是这个道理,他们在学东西的时候,还没有学会筛选,良莠并蓄。有时候,我们也能发现,在孩子的身上,常常能找到我们老师的影子,难怪人家会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在孩子眼中,老师是他们学习的榜样,无论我们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认为是对的,是无可厚非的。所以说,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应该以身作则,说到做到,这样才能教育好我们的孩子。

教师,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幼儿与教师联系最为广泛和密切,幼儿与教师接触的体验也最为敏感和细微。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下手势、一丝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温暖和自信;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语,会让幼儿从中受到激励与启迪;一番耐心的分析、亲切的批评,会引起幼儿深刻的思考……可见,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无论就其正面还是负面来看,对孩子们心灵上的影响,都是终生难忘,不可磨灭的。当幼儿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会因恋家哭闹不停,幼儿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妈妈般的关心,但在幼儿园总有个别教师有时因心情不好,把孩子作为发泄的对象,说出了一些忌语:“老师最讨厌整天哭的孩子。”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孩子,老师总是又叫又吼:“什么都不会,烦死人,回家叫你妈妈教你。”对爱“捣乱”的孩子,有时也不问缘由大声呵斥:“你给我站着。”“你给我听着,不许……不许……”这些刺耳的忌语,深深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幼儿教师为人师表,自身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每讲一句话,都要考虑到它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把气发泄在幼儿身上,那是很不公平的。迁怒幼儿,不仅仅是对幼儿的伤害,也给幼儿树立了一个极其恶劣的“榜样”,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老师的一言一行于不经意中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教育言行的修养和情操的陶冶,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满腔热情地工作,为幼儿播下一生受益的种子,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使他们永远记住幼儿园这一人生的乐园。

幼儿教师不可小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是我班高烨坤妈妈写的日志:每天宝宝喝中药时都要边喝中药边吃棒棒糖,有时还需要妈妈哄着,今天早晨竟然自己端起中药一气喝完,我表扬他时,他说“中药不苦像蜜糖,我是男子汉不怕苦”看来宝宝战胜了自己,妈妈暗喜,宝宝又说“早上我也不吃糖了,老师说吃糖影响食欲”妈妈太感谢老师了,改掉了宝宝的这一坏习惯。早上接孩子,发现烨坤嘴里嚼着东西,我好奇的问:“烨坤,嘴里吃的啥东西?”“糖”。他答道。我笑着说:“以后早上不要乱吃糖果了,影响食欲,影响健康。”“恩,我记住了。”他点了点头。都说孩子小,不记事情。可自己随口说的竟被孩子记住了,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到,授业,解惑”,更要试试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提高维护自己威信,以求把更多的健康按时带给孩子。教师行为每天都要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是孩子行为举止得到巩固和强化。他们接受这种暗示,由于选择的余地很小,所以总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教师行为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为使孩子获得真、善、美的影响,老师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有所检点,有所选择,尽可能多的给孩子以正面暗示。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如一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您呢个在孩子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

老师的言行的重要性


每一位幼儿的模仿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他们是天生的模仿专家。

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追随的对象。

他们爱好新事物,喜欢效仿成人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的眼睛里始终保持疑惑的眼神,他们不了解成人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特别新奇。

我们时常听见小朋友喜欢唱成人的歌曲,常常听见小朋友在模仿成人说过的话,“不吃饭的话让警察抓你!”

我作为老师,和小朋友天天相处在一起,每天在幼儿园幼儿自然而然会受影响。

一天,吃过午饭,我请黄奕可小朋友来当小老师。

我坐在旁边听她在与幼儿交谈,仔细听听我都觉得那些言语都似曾相识,只听她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跟你们说句话,上课时候小脚怎么放?小手怎么放?坐得不神气的小朋友我就不喜欢他了。

我要叫他到外面去!”我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原来那些话都是我平时无意间经常说的,小朋友都记在心里了。

虽然表面上看幼儿模仿教师的语言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得仔细深思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师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对我们敲醒了警钟。

幼儿没有分辨好坏的自控能力,他们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

“人之出,性本善”!每位孩子出生时都是一样的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是后天的引导,良好的教育能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拙劣的教育往往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这样一来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人人反思。

良好的教育语言是平时教育的一种支持手段。

改掉自己平时的口头禅,改掉粗鲁的语言,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这样幼儿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更好地得到发展。

老师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


星期五下午,小朋友们正安静的写着字,突然传来“哇哇”的哭声,班上所有人的眼光刷的一下都看向坐在后排的李萍。“怎么了?”我问李萍,李萍满脸是泪的指着同桌铠铠:“他用铅笔扎我,呜呜呜……”。铠铠满脸写着委屈:“李老师,是他先扯我的衣服,我才打他的。”我用询问的眼光看向阿成,李萍低头不语,哭声依旧。李萍这个孩子比较好动,平日里有事没事的喜欢捏捏这个碰碰那个,一刻也闲不住。我检查了一下阿成的伤口,还好,没事,只划破点皮。“以后还动别人?”我问。李萍哽咽:“李老师,再也不动了。”批评了一下铠铠,阿成心里平衡多了,抹把眼泪不哭了。

一会儿的工夫,李萍的妈妈来接李萍,我把事情的始末向她说了一遍,李萍的妈妈说:“没事,李老师,我家的孩子是出奇的调皮,你给我看紧点他,别让他惹事就行了。”然后,她又对铠铠说:“这一次阿姨不怪你,但是好朋友要互相帮助,要好好的玩,以后不要打架了哦。”

看着这样通情达理的家长,我不禁想起接触过的另一个家长。那是一个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我班来了一个新生,上课的第一天,孩子的妈妈就趾高气昂地对我说:“老师,千万别让其他的小朋友打伤我儿子,我儿子可是家里的宝贝,宁可让他打伤别人,我出医药费,也不要让我儿子受一点点的伤。”当时,我看怪物似的看着她,很奇怪竟有如此的家长,仿佛天下就只有她的儿子是块宝,别人的孩子都是草似的。我心里想,这样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脾气肯定好不到哪里去。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猜测是正确的,这个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横冲直撞的,凡事只考虑自己,完全不懂要尊重别人,不懂什么叫谦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言行身教对孩子会产生直接的影响,暂且不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单说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这一功力就足够对孩子造成深远的意义。在教育孩子这一方面,我们做老师的最希望家园两方积极配合、互相沟通,以最好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最害怕的就是听到家长说这样的话:“什么?别人打了你?你也去打回他呀。”这是典型的唯恐天下不乱的家长,在这种不健康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极易造成孩子们凡事只能占便宜不能吃亏的负面心理。

我希望家长和老师之间能够共勉、互动,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和平友好的氛围,让孩子从小就懂得尊重与礼让,让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孩子们的路还很长很长,从小养成并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会让他们终生受益。

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


古人云:“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一个家长不讲诚信,影响的只是自己的孩子,而一个老师不讲诚信,影响的却是一大群孩子。教育工作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关心学生,用爱呵护学生的心是每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自然情感举动。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而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提高孩子的素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工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中,我深刻感受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孩子们最会模仿人,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孩子记在心中,模仿力惊人,更让我感受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什么样的长官带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孩子,老师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影响力非常大,这提醒着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一次有个小家伙淘气,在跟小朋友打闹,我加重语气叫他的名字“宋腾飞!”字之间拖长声音,沉着脸瞪他,事后没多想,但过了一段时间,我隐约听到了跟我语调一样的声音,奶声奶气,我猛一下惊醒,这是孩子们学我呢,让我更加感到我言行的重要性,孩子们都围着我转,有样学样,我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更加重一份责任,“三岁定八十!”这是老人的警句,非常的贴近生活,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孩子拥有最纯洁、最质朴的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洁白的雪花都自惭形秽,上天给孩子如星星般闪亮的眼睛,他们的眼睛是最亮的,看着孩子的眼睛,给我的心灵很大的触动,那么的亮,无法用语言表达,作为这群小精灵的引路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升华!

“批评”要注意方式


区角活动刚开始不久,我听见了哭声,赶紧走过去看一看,只看见罗镜边哭边告诉我:“林子凯打了我。”我一瞧,林子凯只顾自己在尽情地玩拉车。我走过去对林子凯说:“林子凯注意点,大家要团结合作一起玩,不能霸占玩具,更不能抢着玩啊,不能打小朋友。”林子凯点了点头,我哄了哄哭了的罗镜,让他去玩别的了。又过了一会儿,钱贞伊跑过来哭着说:“林子凯打我。”“怎么又是林子凯。”显然我的语气有点不耐烦了,因为林子凯平时总爱招事。我心里嘀咕着,老毛病又犯了,当我看到他时,他只是低着头抚摸玩具,像是等待着我的批评。我扪心自问:“我是否应该采用另一种教育方式呢?”于是,我轻轻的叫过林子凯:“林子凯发生什么事?”他理直气壮地说:“他们都抢我手里的玩具,我不给他们就抢,我自己要玩,就不给他们。”我看了他手里的玩具:“呀!真好看,我也想和你一起玩,好吗?”他高兴的点点头,我也和他玩也自言自语说:“如果想跟你玩的小朋友都加近来,咱们更开心了。林子凯听了很快就叫来那几个小朋友一起玩了起来,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为我刚才的教育取得成功感到欣慰,同时,我也意识到这又是一次良好的教育契机。于是,我对孩子们说:“玩具好玩吗?”孩子们齐声说:“好玩。”林子凯有玩具让大家玩,咱们谢谢他吧!于是许多幼稚的声音一起说:“谢谢林子凯.....”林子凯低下了头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件事让我思考自己平时的教育行为,我们每天可能都在处理类似的问题,但每次我都没有认真想过:“我平时的教育行为是否有问题?是否让孩子们接受?孩子是迫于老师的严厉接受的,还是心甘情愿接受呢?”林子凯你注意点啊!“这句常说的话不见批评却暗含批评,暗中已经将林子凯放在“犯错误”的位置上,一时的效应换来的却是孩子与你的陌生感,这样的教育不能深入孩子的心中,我们教师最终不能与孩子和谐共处,大力提倡体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确实要思考:批评不要随便出口,批评也是一种艺术。”

注意我们不经意的行为


午睡后,孩子们吃完点心,水果是每人2个小桔子,孩子们像往常一样静静地品尝着自己的那一份,正当孩子们快吃完的时候,我发现盆子里还剩下一个桔子,就随手给了身旁小臣。可没想到这引起了一场风波:小臣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举着桔子,在同伴面前炫耀起来:“看,这是老师多给我吃的!”其他孩子都向他看过去,有的是羡慕的眼光,有的却不屑一顾。“老师喜欢他,所以给他吃。”、“我妈妈也买的,家里也有。”、“这有什么了不起”……孩子们都发表着自己看法。这时,我才意识到我的举动欠考虑了,给了孩子们不必要的猜疑空间。于是我说:“今天多了一个桔子给了小臣,以后多下来的水果,大家轮流分享,好吗?”孩子们都同意了这个建议。这场风波给了我很大震动,孩子是敏感的,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我们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可能在不经意间给幼儿带来伤害或鼓励。为了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做教师的应该谨言慎行,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