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三阶段“教育要点”

12-10

幼儿的教育向来不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而是需要家长的配合与帮助。教师与家长都需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思想,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孩子成长三阶段“教育要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让自己成长为自己,让孩子成长为不同于其他人的极富个性的自己,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在对孩子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人的意识是阶段性的发展,7年为一个周期,孩子成长通常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成长阶段:7岁

这个阶段主要用于物质身体的建设,身体的成长极其迅速。

在孩子的意识中,他自己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的生命力。松子、石头、贝壳、树枝、花草和动物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对象,孩子好爬、好跳和好动。过早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就会透支生命力,而影响孩子的整体平衡发展。

教育要点:

在第一个七年里,儿童是通过模仿来学习,所以在华德福的幼儿园里,没有正规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知识、智力方面的教学。玩耍是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做家务、过家家、扮演各种人物、看偶戏、捏蜂蜡、绘画、唱歌、跳韵律舞、听故事和做游戏,以及尽力去探索大自然。

保护孩子的生命力去着重于物质身体的建设。坚持有韵律和规律的作息和活动。

换牙是这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象征。

第二个成长阶段:14岁

这个阶段主要是感觉的发展。此时,孩子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外面的世界,用心体会,形成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寻找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这时孩子有参与生活活动的强烈意志,并通过感觉来表达和体验心灵中细腻的感受。

教育要点:

孩子通过想象和感受来学习。教育和教学应以艺术的方法或通过艺术来进行。学习的方式一定要跟孩子的生活有联系,并让孩子有体验和感受。

青春期是这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象征。

第三个成长阶段:青春期21岁

此阶段最活跃的是思想意识的发展。孩子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形成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增强,甚至会很固执。他执着地追求自然界中的真理,渴望探索这个真实的世界,并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挑战老师和家长的权威。

教育要点:

针对孩子求真、求实的天性,强烈的求知欲和思考力,加强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学英语第二阶段-成长阶段


成长是小学一二三年级时期,只要关注三件事:进入体系、听说突破、自然拼读即可。

儿童英语体系有很多中分类:标准体系是教学大纲、课程大纲、义务教育等阶段大纲;测评体系就是诸如考试,各种测试等;课程体系就是标准体系和考试体系的连接,对于家长来说一般课程体系就是对教材的选取和教授。直线教学里三个体系都要存在,因为只有标准体系、测评体系和客车体系三者一体时,英语学习才是直线的。比如一直学,突然要去考过托福,两个体系脱节,是完全对不上的,如果三者结合得最好,就是最佳的,就是直线。

听说突破在此处与学龄前不同,要强调听懂,而且说要说得好,说得准,即有学习性的对待少儿学英语。

自然拼读就是看字能读听音能写。此时,如果孩子掌握自然拼读能力,生字就不用教,孩子自己就能学会了。自然拼读在开始的时候字母名和字母音,要注意英语字母名搁到单词里是汉语字母音里很混淆的;之后,注意元音辅音的组合,以及双元音与不同字母相同发音的规律。

就如同一直学英语四六级突然要去考过托福,两个体系脱节,是完全对不上的,如果三者结合得最好,就是最佳的,就是直线。

选择体系的原因:

课程体系——

案例:一女孩三年级开始学英语,11岁剑桥五级,KET考了85分,12岁PET考了83分。13岁上有氧读写。14岁CAE考了63分,英语成绩十分优秀。但是有一次,电话告诉对方自己邮箱时,读不准G和J,着急之后说了个“勾”。 一男孩9岁到11岁期间,把原版哈利波特全部读完了,并且在这个期间他创作了20万字英语小说,12岁时候出版了,英文也非常棒,11岁FCE考了67 分,PET考了70分,13岁CAE考了82分。 两个孩子CAE得分分别是63分、82分,相当于雅思6.5分、8分,6.5可以上研究生了,而8分可以去诺丁汉大学博士。而男孩之所以82分的CAE得益于后来进行了课程体系学习。

测评体系——

所有的学习都要有测评,考试和学习与生俱来的,考试只是测评一种方式。可以包括孩子上课发言情况和平时综合能力,来计算考试成绩。关键是考的内容和考的形式是促进你学习的,那才是一个值得你为它学习的考试。当然,要先掌握体系制定的标准的所有技能,然后才去考。要积极参与自检考试和第三方(比如国内、国际通认)的测评。

幼儿园《幼儿园大班读画活动的实践研究》第三阶段实施小结 《幼儿园大班读画活动的实践研究》第三阶段实施小结


这一阶段按计划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至今有一种如释负重的幸福感,又有一种使命感,因为教育永远没有终结的一天,它永远处于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不断前行中。

再次回顾课题的实践研究初衷,通过学习理论获取经验支撑,加入我们在实施过程收集、整理的一些实验数据和个案、案例,我们梳理了课题实施以来我们的举措和成效,小结如下:

一、幼儿、教师、家长在《读画》课题中共成长

(一)幼儿方面

1、研究的种种结果表明,幼儿通过读画活动大大地激发了读与画的兴趣。

2、逐步形成了读画活动的自觉性,提升了读画活动中毒与画的能力。

3、在读画活动中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呈现爱画、想说、乐思的良好品质。

4、大量的读画成功体验锻炼了幼儿的胆量,提高了自信。

(二)家长方面

1、摆脱了对幼儿作品不正确、不科学的片面教育观点。

2、积极配合实施读画活动,获得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家庭教育模式。

3、同幼儿共享读画活动带来的亲子共通的融洽、快乐。

(三)教师方面

1、探索、构建培养大班幼儿读画能力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学会了观察、记录、评价幼儿的方法。

3、获得了整理统计资料、总结梳理经验的方法。

4、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历程中,教师们勤学习、苦钻研、同探讨、共研究,

不断充实理论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教学技巧,提升个人的专业化水平。

二、体会与思考

虽然我们在读画活动的实践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许多主、客观的原因,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

1、首先,读画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表现是因人而异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绘画技能的积累、外部语言环境的熏陶和主体实践体验三方面因素。以后读画活动依然在继续,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让幼儿在读画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感知和体验,让他们能通过读画这一形式富有个性地表现自己,在读画中大胆展示出天真稚拙的美和童言无忌的趣。

2、今后的读画活动我们还可收集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画面简单稚拙的绘本阅读作品,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美术欣赏感知经验和阅读体验,让幼儿获得更加丰厚的读与画的经验。

3、丰厚的园本文化也是读画活动的一大资源,在今后的读画活动中,我们可以挖掘武夷文化中的相关资源,开辟多种渠道,促进幼儿多元化地发展。

4、幼儿读画这一活动也受制于家庭影响和社会大环境,因此我们还需要幼儿园、家庭、社区形成合力,产生共同影响,这样读画活动的效果才能发挥得更加全面。

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


“让自己成长为自己”,让孩子成长为不同于其他人的极富个性的自己,家长和老师都可以在对孩子教育的整个过程中不断地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人的意识是阶段性的发展,7年为一个周期,孩子成长通常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成长阶段:7岁

这个阶段主要用于物质身体的建设,身体的成长极其迅速。在孩子的意识中,他自己和世界是一个统一体,周围的一切都影响着他的生命力。松子、石头、贝壳、树枝、花草和动物都是孩子感兴趣的对象,孩子好爬、好跳和好动。过早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就会透支生命力,而影响孩子的整体平衡发展。

教育要点:

在第一个七年里,儿童是通过模仿来学习,所以在华德福的幼儿园里,没有正规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知识、智力方面的教学。玩耍是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让孩子做家务、过家家、扮演各种人物、看偶戏、捏蜂蜡、绘画、唱歌、跳韵律舞、听故事和做游戏,以及尽力去探索大自然。

保护孩子的生命力去着重于物质身体的建设。坚持有韵律和规律的作息和活动。

换牙是这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象征。

第二个成长阶段:14岁

这个阶段主要是感觉的发展。此时,孩子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外面的世界,用心体会,形成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在寻找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这时孩子有参与生活活动的强烈意志,并通过感觉来表达和体验心灵中细腻的感受。

教育要点:

孩子通过想象和感受来学习。教育和教学应以艺术的方法或通过艺术来进行。学习的方式一定要跟孩子的生活有联系,并让孩子有体验和感受。

青春期是这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象征。

第三个成长阶段:青春期21岁

此阶段最活跃的是思想意识的发展。孩子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形成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增强,甚至会很固执。他执着地追求自然界中的真理,渴望探索这个真实的世界,并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挑战老师和家长的权威。

教育要点:

针对孩子求真、求实的天性,强烈的求知欲和思考力,加强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

相关链接:

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10件事

给家长三条教育孩子的重要忠告


给家长三条教育孩子的重要忠告

01

成长比成功重要——输得起的孩子最成功

现在的父母有个奇怪的现象,什么都替孩子干,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念书。

我组织夏令营,一个很小的孩子看着煮鸡蛋发呆。

我说“你不爱吃吗?”“爱吃!”“那你怎么不吃呢?”“这鸡蛋跟我们家鸡蛋长得不一样!”“你们家鸡蛋长什么样?”“我们家鸡蛋是白的、软的,这鸡蛋太硬咬不动!”

后来一问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摆好了切成四块放在面前吃。

所以别老预设结果,而要重视成长过程,走好脚下的路,输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02

付出比给予重要——给孩子爱你的机会

只对孩子付出爱,会让他们没有责任感,只会一味索取。

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咬牙从市场买来,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自己舍不得动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尝一口,“别动!”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

过分溺爱、无限纵容滋长了孩子的自私,使孩子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03

对话比对抗有效——别跟孩子“较劲”

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强,但心理却不成熟的时期,他希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又对父母缺少基本的信任,因此逆反心理很强,心灵的大门只朝着同龄人开放,这时候他特别需要心灵关怀,需要理解。

别只盯着人家,大胆为孩子喝彩,相信你的孩子也非常优秀!

男孩成长必经的三个阶段


男孩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你给他们做饭洗衣,然后希望某天一觉醒来,他们已经长大成人,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成长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过程,没有捷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他们在不同时期所表现出的状态和活力都会令我们吃惊。但是人们的困惑在于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即使知道他们的需要,也不清楚应该在什么时候给予。男孩的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这一点从古至今、在世界各地都是如此。每当我和父母们谈论这一点时,他们的回答都是“是的”,因为我所说的这三个阶段与男孩的成长经历完全吻合。男孩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出生到6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他是“她”的孩子,虽然父亲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还是属于她的。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任务是让孩子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让这一阶段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温馨的一站。第二阶段:6岁~13岁在这个阶段,男孩感受到来自内心世界的召唤,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这时候,男孩在感兴趣和偏爱的活动方面越来越像父亲。(虽然男孩与母亲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更广阔的世界开始向他招手。)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在嬉笑玩闹的过程中形成善良的品性,同时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教给他们这方面的技能,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男孩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男人而感到高兴。第三阶段:14岁到成年在这个阶段,男孩如果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这时,父母在男孩的生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他们必须为儿子挑选好的引导者,否则儿子就会在同样无知的同伴身上寻找自我。在这一阶段,男孩参加成人社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活动将帮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自尊自爱的人。通过了解这三个阶段,我们知道了养育男孩的过程中许多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对于那些身为6岁~13岁之间男孩的父亲来说,他们不应该再把精力只放在工作上。父亲常常缺席家庭活动会给男孩造成不良影响,会让男孩感觉不到来自父亲的支持。这样的父亲必然会伤害他们的儿子。(然而,在20世纪,绝大多数父亲却一直在这样做——我们孩童时期的记忆就说明了这一点。)从这三个阶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男孩十几岁的时候,我们需要外界的帮助和支持。然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朝着更为广阔的世界前进,却没人为他们指引道路。因此,对他们来说,青少年和刚成人这一阶段非常危险。有些男孩永远也无法跨越这一阶段,也就是说,他们永远也长不大。男孩之所以会遇到一些问题,完全是因为身为父母的我们不知道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存在这几个阶段,也没有在适当的时候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人生指导。这三个阶段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从而制定更好的应对方案。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完成的工作。

学龄儿童阶段孩子的成长特点


孩子的成长历程很漫长。有人曾经问我,孩子多大了,才算是长大了?

我说,只要妈妈还有力气,或者更夸张一点说,只要妈妈还有一口气在,孩子就不算是真的长大了!

面对这么漫长的成长岁月,从6岁到12岁,也就是在行家的专业术语中所谓的学龄儿童阶段,我们需要了解孩子的哪些特点呢?

第一,孩子从上小学开始,才面临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而且这个竞争的结果是可以用考试的分数来量化的。

它并不像在幼儿园里那样宽松,虽然也有竞争,但成果的优劣只是由老师的喜好来评判。所以,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在面对如此残酷、如此一翻两瞪眼的竞争结果时,他幼小的心灵绝对是需要父母的引导和保护的。而且,孩子在这个时期所建立的“自我图像”,也会对他日后面对竞争情境时的性格造成决定性的影响。

第二,从幼儿阶段进入到学龄儿童阶段之后,孩子的生活从本质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前是“游戏性质”的生活,现在则转变为“工作性质”的生活。还没上小学之前,孩子不管是去上幼儿园还是在家里背古文,都是在游戏的氛围下进行,老师虽然也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但父母和老师都不会以太认真的态度去严格执行。可是上了小学之后,各种活动都变得严肃起来,上课得规规矩矩地坐着,必须专心地听老师讲课,回家得按规定写作业,还得参加实打实的考试。所以许多孩子在这种生活本质上的转变中遇到了调整的困难,为日后的低成就埋下了伏笔。

第三,从认知和思维方面来说,学龄儿童已经从“直觉思维期”进入到“具体运用期”。

也就是说,很多事情已经不需要完全靠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来获知,而是可以从别人的说明、解释、举例中获取新知。这种认知和思维上的转变,意味着他的世界正在逐渐放大,知识结构也在逐步通过不同的触角而形成。所以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开发孩子的认知能力,帮他建立起良好和富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那么将来他在面对更为严苛的学习挑战时,自然就会容易得多。

第四,从生活和活动的范围来说,学龄儿童的活动重心已经从家庭扩展到社会。

除了日趋沉重的学习压力之外,又要开始面对除了家人以外的“复杂”人际关系,例如班上可能会有喜欢欺负人的同学,可能会有喜欢跟老师打小报告的同学,可能会有爱表现、争强好胜的同学,因此,许多孩子在学校里的行为表现会和在家里截然不同。如果在这个阶段,爸爸妈妈没能察觉孩子在学校里和同学之间有互动上的困难,让他不得不独自承受人际关系方面的挫折,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心理或情绪障碍,就有可能跟着他长大,甚至影响到日后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和社会化的发展进程。

第五,孩子上小学之后,是最初开始和爸妈较劲的阶段,也是开始出现矛盾的阶段。

我曾经在一场对妈妈们的演讲中,弄哭了许多妈妈。我说,我们对孩子的“钳制”,大概最多只有6年的有效期。6岁以前,孩子总挂在嘴边的是“我妈妈说”;6岁到12岁,管用的是“我老师说”;12岁到18岁,变成了“我同学说”;18岁以后,又变成了“我女朋友(男朋友)说”;结婚以后,毫无疑问当然就是“我老婆(老公)说”了。

所以,孩子把崇拜的眼神转向他人,对父母来说是个令人难过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而许多亲子之间的矛盾,其实也就是“主权之争”下的衍生品罢了!

第六,孩子6岁以后,在“心性发展”上也有明显的转变。

孩子在幼儿时期的“性蕾期”一度萌芽的对性的兴趣,到了学龄阶段会暂时被搁置一边。表面上,他们会开始排斥异性,喜欢和同性的朋友在一起,此外,也会表现出对性的厌恶。所以这个时期又叫做“同性期”或“潜伏期”。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会开始模仿父母中与自己同性的一方,建立起所谓的“同性认同”。因此,男孩和爸爸要好,一起去打球、钓鱼、看球赛,向爸爸学习男人的事情;女孩则跟随妈妈去买菜、逛街、打扮,向妈妈学习如何做女人。这些都是心性发展的特点,也都是为接下来的青春期做准备。所以孩子如果能够在这个阶段充分地作好同性认同,对将来的性别发展会有很好的帮助。

当然,孩子到了10岁左右,心性发展又开始产生微妙的变化。他们会表现得更排斥异性,甚至会出现嘲笑、捣蛋、捉弄等行为。其实,这些心性反应都是在为进入青春期而进行的自我防卫准备。在心理上,他们已经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会被喜欢的异性吸引,但与此同时,他们又被这莫名其妙的感觉吓到,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面对或处理它,所以就只好用更激烈的反应来隐藏内心的焦虑了。

另外,女孩的心性发展要比男孩快上一两年,身体的发育也来得较早,男孩在情绪和心理上多少会因此受到威胁,所以更会用激烈的行为来保护自己,但是,这些再正常不过的行为却很容易受到师长或父母的误解。如果我们能理解孩子“不正当”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不仅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也能减少父母对自己“教子无方”的自责和挫折感。

事实上,绝大部分孩子的成长都是在健康平和中度过的,而且只要我们稍微留点心,适当地关注一些,就能听见很多爸爸妈妈以过来人的身份,带着五味杂陈的心理,先叹口气,然后告诉你这句话:“孩子的成长真快,一眨眼,他就长大了!”

让孩子安心做功课三大要点


许多孩子不能安心做功课。有的孩子虽然看似安安静静地坐在那里做功课,但实际上却在神游四方,心不在焉;有的从放学回家一直做到深更半夜,可是作业仍然质量低下、漏洞多多、错误百出。

那么,怎样才能很好地处理孩子的这种情况呢?这就要求家长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而不能方式粗暴急于求成。其中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创造良好家庭学习气氛。

要让孩子安心学习,家长首先自己要安下心来,可以读读书,看看报,做一些不出声,不惹孩子发生兴趣的事。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学习气氛良好的空间,远比坐在孩子身边加以监督有效得多。家长应明白这样的道理:“身教重于言教”。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学习为了什么,他们只会仿效父母,从父母那里知道应该怎样学习。

2、不要跟孩子唠叨。

有的父母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不愿让孩子在做作业时感觉被忽略,所以他们总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对孩子问这问那。“做几道了?还有几道?”看起来似乎是关心了孩子,殊不知这样不时地干扰孩子,弄得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总是被打断。

3、接待客人不要影响孩子。

对于一个家庭,邻居串门,好友来访,这是常有的事。可是有的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全然忘了还有孩子在房内做功课。大人聊天最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培养聪明宝宝要点三


要点三:讲故事

孩子半岁以后,爸爸妈妈可以讲故事给他听了,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听不懂就懒得去做。给孩子讲故事,可以培养出对耳朵听到的内容有极强理解能力的孩子。

通过听故事,孩子会变得善解人意,能够借助语言去想象;而且,在父母充满感情的讲述中,孩子的情绪也跟着起伏,这将使孩子的内心拥有丰富的情感;而且由于孩子从小培养起认真听别人讲话的能力,进入学校之后,他很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课内容。

给孩子讲故事时最好有教具,可以一边讲,一边比划给他看。例如,你讲到小白兔的故事,可以在手中拿小白兔的玩具,一边讲一边比划:“小白兔在吃草”“小白兔找妈妈去了”……

更多:

培养聪明宝宝要点一 培养聪明宝宝要点二 培养聪明宝宝要点三 培养聪明宝宝要点四 培养聪明宝宝要点五 培养聪明宝宝要点六 培养聪明宝宝要点七 培养聪明宝宝要点八

家长三种做法会扼杀孩子交往能力


由于受现实环境的影响,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容易操之过急,或过度保护,或越俎代庖地帮孩子计划好一切,从而引发了很多社会交往问题。

据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在最希望孩子获得的能力里,超过七成的家长选择了自信和沟通能力。这两者都是有利于孩子终身学习的社会能力。但是在现实环境中,由于受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下,许多家长仍按照自己的理念为孩子创设出自己心中的成长模式,殊不知却违背了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从而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儿童心理和社会交往的问题。

要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家长切忌操之过急,既不要过度保护,也不要越俎代庖地帮孩子计划好一切。

先在家中学着开口

培养人际沟通能力,不该只局限在幼儿园,家庭和社会才是更广阔的空间。父母首先要鼓励孩子自我表达,“每个幼儿一开始都是只敢在最熟悉的人面前开口,比如爸爸妈妈等。”她建议,可以选择熟悉的场地,让孩子开口,比如,先在家里人面前表现自己,说段小故事或唱支歌;渐渐的,当家里来客人时,可以让孩子尝试为大家表演,之后可以带孩子到小区或朋友家中,与陌生人交谈。“从熟悉到陌生,肯定会有一个害怕的过程。”

幼儿的情感框架就是在与父母交流和共处中搭建起来了,会影响他未来的与人交往能力。“但有些父母太过依赖早教等社会培训机构,有时候因为工作太忙,甚至把孩子‘外包’给这些机构。当亲子相处时间越少,孩子没有办法得到幸福感时,他就极有可能不愿说话或变得性格内向。”

千万不要过度保护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间时常会因为玩具或事物产生冲突,甚至吵架、打闹。孩子吵架,吵过就忘,但部分家长却颇为“记仇”。“有的家长会说出‘不要再和他玩’或‘他欺负你,他是坏人’之类的评价。殊不知,家长这样做不仅是过度保护,并且人为地给孩子留下印象,把人简单地分成了‘好人’和‘坏人’。”

其实,吵闹是孩子交往的一种方式,而且往往有利于他们交往能力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康成长。“家长不该简单地充当法官,而是了解事情前因后果以及孩子内心想法,帮助他分析和解决问题。”

抢玩具也是一种交往行为

不少家长害怕孩子间产生冲突,一遇上孩子分配玩具不均的事件,往往息事宁人地说:“不要抢,我再给你买一件。”李凌说,家长千万别做“和事佬”,其实这样是扼杀了孩子与人交往的一次机会。“孩子或许就在争抢玩具的过程中,领悟到怎么才能与人沟通,并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喜欢《孩子成长三阶段“教育要点”》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成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