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注意力问题相关的行为

01-16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长需要做的工作有哪些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与注意力问题相关的行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与注意力问题相关的行为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将ADHD型行为分成三大类:注意力缺乏型、多动型和冲动型。里面列举了《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对ADHD的详细诊断标准。让我们逐个讨论这几种类型。

注意力缺乏型行为

“注意力缺乏”的主要意思是“没有给予注意”。因此,你可以预期这种分类可能涵盖相当大的范围,而且这确实是你看到的事实。“注意力缺乏”行为包括错误检查、多重任务、健忘、倾听、加工听觉-言语输入、组织、保持注意、对任务的坚持和动机方面的问题。在本章的后面我们将会看到,这些行为中有许多都是由注意-控制系统中不同方面出现问题所造成的,需要进行特殊的干预。我们也会看到,这些行为中每一种都可能由不同的原因引起,而不仅仅主要因为注意力问题(或ADHD)。

多动型行为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修订版)中列举的多动型行为也同样具有多样性。正如你从表4中看到的,它们包括从相对轻微的行为,如坐立不安、局促不安、喜欢站着而不是坐着、或说话“过多”等,到更为怪异的行为,如不分场合地奔跑跳跃、冲动性或“驱动”的马达式活动。这些行为的多样性可能产生混淆,关于孩子异常动作活动是由什么构成的以及怎样应对的问题。有几点需要澄清:

多动并不是一种新的现象,在本章开篇中,我们引用了柏拉图的话就表明了这点。只要是孩子,他们一直都会左右摇摆、动来动去。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低龄孩子身上似乎出现了一些更为极端的行为类型,如多动、冲动和反抗性行为。(我们将简单介绍这些行为出现的原因。)权威研究表明,1%~2%的孩子(大多数是男孩)表现出的行为非常极端和广泛,以至于它们基本上在各种环境中都严重妨碍了孩子的学习和表现。这些孩子在家里也不好照料,很难与其他孩子相处,而且在教室里极难管束。

对于这样的孩子,过多的身体活动明确地显示出是一种严重障碍,因为它妨碍了孩子实现自己的目标,以及与所处的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不过,许多其他孩子所表现出的“过多”活动并没有明显地干扰他们的学习。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孩子,他们的身体蠕虫般的活动,或者喜欢站着而不是坐着写作业,但他们并没有明显的注意力问题。除了注意力问题外,“过多的”活动还有许多原因。有时候,这些原因可能需要特殊的干预,如感觉加工问题(见下文)、睡眠、精力、天生的心理兴奋性或厌倦、焦虑(通常是由学习障碍导致的问题引起的),或缺乏冲动抑制训练。然而,有些孩子好像在运动时才能更有效地思考和集中注意力。(这涉及到我们在第6章所讲的手指运动和字词回忆的关系。)给这些孩子提供一些空间,让他们能摆动双腿、咀嚼泡泡糖、站着而不是坐着、在座位上摇摆,甚至是偶尔的踱步,这会让他们感觉舒服,在教室里更能集中注意力。

有一些身体活跃的孩子需要一些额外的解释。有一种被称为感觉加工障碍(我们将在第9章讨论)的孩子,他们通常表现出感觉寻求行为(如,扭动或摇摆,站在座位上,甚至是像从高处跳下或在地上翻滚之类粗野的玩耍),因为他们的身体需要额外的感觉刺激,这样才能获得空间方位感、保持警觉和感到舒服。具有感觉加工障碍的孩子,常通过完成一些活动来提高注意力和增强警觉性。适当地从事这类活动,确实可以改善他们的注意力水平。通常这些孩子对动作活动需要特殊的适应性调节。

孩子在身体和情绪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方式均存在着巨大的天然差异,认识到这一点也很重要。有些孩子很早就可以接受高度结构化的、长时间不动的、听觉强化性要求较高的课堂学习方式,而其他孩子(尤其是男孩)的这些能力发展得较为缓慢。对那些完全以正常方式发展,但不是特别适应我们所创设的教育环境的孩子,不给他们贴错标签以至于认为他们具有基本的注意力缺陷是非常重要的。

确定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否加剧了由ADHD型行为所导致的功能性障碍也很重要。因为最终是环境与孩子的行为不协调,而不仅仅是行为本身导致了学习的问题。研究表明,基于多动性和冲动性而被诊断为ADHD的孩子中,大约有一半在家里或学校里并没有临床上表现出任何明显的功能障碍。如果单是行为表现就能解释学习问题的话,我们就可能推断所有表现出ADHD型行为的孩子都具有明显的障碍。因此,我们要确定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否可以解释他的问题,而不要简单地假定孩子本身就是所有问题的根源。

冲动型行为

冲动性就是“先跳而后看”。冲动性的孩子通常在确立目标,识别其他可选方案,评价可能的结果和相关的指导规则,以及制定策略之前就开始行动。

尽管孩子在学会自我控制方面存在着天然的巨大差异,但已有的研究清楚地表明,冲动性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是习得的。每个人在生命的初期都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我们只有通过持久、系统和耐心的训练,才能逐步获得这种能力。冲动控制能力并不是大多数孩子同其他孩子在操场上或日托所里闲逛而“无意中习得的”。恰恰相反!然而,许多流行的教养方式削弱了、甚至否定了这种基本的注意力训练形式的必要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孩子,他们一直依赖药物来控制冲动性,但从来没有接受过控制自身行为的训练。练习可以显著增强孩子对冲动性行为的抗拒和提高延迟满足能力,正如它可以增强孩子对感觉干扰的抵抗力。例如,在有关孩子延迟满足能力(这是冲动控制的一个标志)的研究中,当孩子对诱惑他们放下作业而外出玩耍的录像进行忽视性练习以后,他们的延迟满足能力便提高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注意力问题对孩子的影响


生活中孩子带给我无穷的快乐,也带给我们一起忧虑、一些烦恼。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着我们。问题出在行为上,原因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下面,我们重点谈谈注意力问题。

一所小学心理教师给三年级同学做注意力测试,统计结果显示:15%的学生注意力非常强,学习效率高;25%的学生注意力比较强,学习效率比较高;28%的学生注意力一般,学习效率一般;32%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

注意力非常集中,也就是专心致志,注意力不集中,即所谓的不专心。

这里注意:孩子看动画片一看就是两小时,好玩的东西一玩也能玩很长时间,这并不代表注意力强。这只是最低级的注意力现象,是动物性注意,因为没有目的性,属于无意注意,是不需要任何努力的一种注意。我们要求的注意力是需要有目的专注一件事达到一定的时间,是有意注意能力。

注意力弱对孩子学习的影响

注意力是人的智力五个基本因素之一,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准备状态,注意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

1.孩子聪明、考不好,时好时坏。老师看错、算错。因为注意力缺少持久性。

2.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多数好动,坐不住,一刻不停,有时伴随攻击行为。给家长、老师带来无限延长的麻烦。造成家长、老师和孩子之间关系紧张。

3.注意力孩子老挨批、长此以往,、小时候产生攻击性行为,长大就易产生爆力倾向。有调查1千多名违法人员,百分之七十的人小时候注意力不集中。这不代表注意力不集中就有百分之七十的孩子将来会违法。

解决孩子注意力问题的法宝


这讲周建新老师主要介绍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形成的原因及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法。通过简单的例子讲解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剖腹产、爬行练习不足、老人带大、溺爱等,了解了原因以后,周老师还给大家提供了一些解决的方法,比如平衡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精细动作训练、少看电视不偏食等。

大家好,我是摩比思维馆的周建新,今天专门和大家谈谈有关孩子注意力的问题。有些家长就想不通,我的孩子怎么会有注意力问题呢?看电视、玩游戏,能玩很长时间啊,其实注意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注意,一种是有意义一注意。无意注意就像玩游戏这样,不需要努力,就可以保持注意力。我们常说的注意问题,恰恰是后面的问题,是有意注意。

就像你们听我们这节枯燥的讲座,你需要坚持很长时间,需要很努力,这就需要怎么样?有意注意。那么如何测查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呢?

第一,首先要观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你在上课上一看就知道,可以到幼儿园去听课,或者是在课外班上看一看就知道了,当然这就不能保证孩子一定注意力有问题,我们接着,我们看下面,继续怎么测查。

一,看看孩子怎么样,平衡型强不强,让孩子一条腿站起来,三岁以上的孩子,就要开始训练一条腿站稳,如果站不稳,要注意,进来可能引发注意力的问题,所以多让孩子练练平衡,还有让孩子骑自行车什么的。

二,测查孩子的协调性。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动作,看着,两种,也可以这么做,看着,抓住,抓住,抓住,抓住,抓住,让孩子试一试,看孩子做的灵不灵活。

还要注意,我们看看孩子是不是剖腹产,八个月孩子爬的多不多,还有老人带大的孩子,母亲溺爱的孩子,这样都可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问题。

培养宝贝注意力的相关知识汇总


整理了关于如何提高孩子注意能力的相关知识 ,希望对宝妈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序号题目1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点击查看29种解决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点击查看3家长这个行为才是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源点击查看4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三种情况点击查看5训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方法点击查看6在家里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注意力点击查看7培养3-4岁孩子的注意力点击查看8注意力不集中给孩子的危害点击查看9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和解决方法点击查看10孩子注意力培养的方法点击查看1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及对策点击查看12解决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训练方法点击查看13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点击查看14正确培养孩子专注力的五种方法点击查看15提升宝宝专注力的方法点击查看16长期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解决点击查看17深度解析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点击查看18训练6-12岁孩子注意力的方法点击查看19青少年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点击查看20测试孩子注意力的小测试点击查看21训练孩子注意力的小游戏点击查看22快速提高注意力的方法点击查看23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方法点击查看24静坐是提高孩子注意力的好方法点击查看25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措施点击查看

不可小视孩子注意力缺陷问题


不可小视孩子注意力缺陷问题

很多家长说孩子写作业时一会玩玩橡皮玩玩铅笔,一会到客厅喝水一会去厕所,就是在椅子上坐不到10分钟。这一类孩子,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表现在学习上,上课思想开小差、不能坚持听讲;学习粗心大意,经常出错;做作业拖拉磨蹭。

不得不承认,注意力不集中,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通病,不仅仅是孩子。成年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比如看书的时候眼睛在看,大脑却还在思考其他的事,一个字也没读进去;拿起手机本来要回一个消息,却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应用,忘记了自己原本要做的事。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天才,首先就是注意力。注意力就是知识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

注意力是所有学习的第一步。如果总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对一个孩子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儿童成长规律的统计表明,在3-6岁这个阶段,是孩子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家长正确的保护和引导。然而现实却是,家长常常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破坏孩子注意力的一大“帮手”。

一、打扰孩子

蒙特梭利有句名言:“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一次坐地铁的经历让我印象很深,一位妈妈带着女儿坐在我旁边,一上车孩子拿着平板玩一些益智游戏。

这位妈妈在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一刻也不停地去打扰孩子,一会问热不热,渴不渴,一会拿水果饮料给孩子吃,一会又“逼着”孩子和爸爸视频通话,花样百出,孩子到头来也没几分钟时间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说实话,我都被那位妈妈吵得焦头烂额,更何况是那个孩子。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就是这样被父母破坏的。

在孩子认真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是注意力训练的关键时刻,家长不要自作聪明地去打扰他。

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在建构自己的认识体系,控制自己的动作、语言,充分思考,这样的时间段十分珍贵,对成长极具价值。

家长要尽力去维护好孩子这样的状态,不要去破坏,也尽力防止其他人事物的干扰,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注意力训练。

二、过度控制

一个孩子正准备自己倒水喝,这时家长突然尖叫一声:“别动!”立马冲过去给孩子倒好水。留下孩子茫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特别常见。父母总是放不下担心孩子的那颗心,不管什么事都想帮孩子做好,让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的掌控下才肯放心。

殊不知,过度控制,也会破坏孩子注意力。一个家庭里出现这种带着控制欲的爱,会让孩子产生不自由、受束缚的围困感,做任何事心里都无法快乐起来,容易对很多事情丧失兴趣。而没有了兴趣,更别谈集中注意力了。

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总是被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一旦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就会失去指挥,不知该如何是好,没有自己的主见,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常常涣散。

保护孩子的注意力,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我成长空间,让他自己去探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家长不要事事插手。独立、有主见的孩子,更容易专心投入到自己的事情上。

三、忽视环境影响

很多家长在家里咋咋呼呼,家庭氛围总是纷乱嘈杂,还在抱怨孩子学习静不下心,坐不住,其实正是忽视了环境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当环境的扰动因素过多时,也容易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太多,孩子房间物品凌乱没条理,家长常常在家里打牌、电视声音开得很大等。

我们不难发现,当孩子处在平和、安静的状态下,不仅能主动完成很多活动,而且非常专注。

孩子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所以家长环境的影响和家长正确的引导尤为重要。

家长尽量不在家里打牌、聚会,尽量减少电视、音响等带来的干扰,尤其是减少孩子对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9月20日,北京安定医院儿科、北京儿童少年心理卫生中心专门针对注意力缺陷这种常见、但却很容易被家长忽略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举行了一次义诊活动,专家们认为,有这种障碍的孩子智力其实基本上是正常的,但是,患儿的家长往往害怕和“傻”、“精神病”这样的字眼儿挂起钩而不给孩子治疗,结果反而耽误了病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专家提示,家长要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不单要有丰富的物质支持,孩子的精神世界更需要得到特别关照,这对孩子今后漫长的人生来说更加重要。

-“坐不住”可能是因为孩子存在注意力缺陷

据安定医院儿科主任梁月竹介绍,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又叫儿童多动症或注意缺陷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这类患儿通常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是在学习、行为及情绪方面会存在一些缺陷,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或集中的时间较为短暂,活动过多,情绪易冲动以致影响学习成绩,造成学习困难,还有的孩子在家庭及学校里很难与同学、老师和睦相处。在门诊里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孩子,老师老找家长说:“你家孩子上课小动作最多了,跟同学说悄悄话,小屁股在椅子上扭来扭去,根本坐不住,你们家长得好好管管。”还有的孩子,就是不喜欢排队,队伍一到他那里肯定就拐弯,要么他就冲到队伍的最前面。在医生的仔细检查下发现,这些行为其实并不是孩子故意要和大人作对,而是他们存在注意力缺陷的问题。

-家长避讳和不重视会伤害孩子

梁主任说,最近安定医院进行了一项以2000多个孩子为对象的随机普查,结果发现有200多个孩子在医生看来可能存在着一些“偏差”,但是,接到医院通知后,却只有27个孩子的父母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有些家长很奇怪,甚至质问医生:“为什么给我们孩子做这样的检查?”也有一些家长说:“工作太忙没时间带孩子来。”简单地打个电话就算了。家长们这种对疾病的避讳和不重视的态度可能掩盖了孩子的问题,但孩子的身心发育可能因此受到的伤害却能影响他一生,这一点家长往往意识不到。在此,有必要提醒家长们,孩子注意力缺陷不是单纯的“淘气”可以解释的,也不能靠打骂、约束孩子来解决,这是一种病,需要吃药治疗。

-上学后更容易发现和矫正注意力缺陷

注意力缺陷的表现一般在儿童6岁之前出现,大多数发病年龄在3岁。但是,由于大人往往认为孩子是“淘气”,所以在学龄前不易发现。可能等到上学以后,孩子受到的约束多了,症状突出时才被发现。有些家长觉得这是因为孩子太小,不懂事,这种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好转。事实上,一部分儿童随着神经系统发育日趋健全,坐立不安和多动的表现到青春期会消失。但注意力不集中和冲动行为有时可以一直延续到他们成年,这样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孩子多动导致的父母及老师对他们的批评、打骂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及其人格的形成。与其这样,不如早发现问题,尽早治疗,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爱护。

-家庭和睦可以减少注意力缺陷的发生

注意力缺陷障碍在学龄儿童中发病者相当多,国外资料报告说,患病率约为5%-10%。国内的看法认为,这种病的患儿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10%,其中男孩所占的比例比女孩多,早产儿童患此病的人相对较多。

形成注意力缺陷的原因相当复杂,现在仍然没有定论,遗传因素、脑部损伤、神经生理问题、金属元素中毒都有可能造成注意力缺陷。但是,梁主任认为,父母们注意夫妻间的关系,保持家庭的和睦,学习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给孩子做出楷模的作用,都能减少孩子出现注意力缺陷障碍的可能性。另外,尽量给孩子吃自然、绿色的食品,少吃有食物添加剂和食用色素的食品也有好处。

如果觉得孩子经常出现容易分心、易兴奋又易疲劳、作业非常脏乱、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不爱惜东西、话多喧闹、很难遵守纪律、爱冒险等问题,最好能到专科医院给孩子做个心理检查,在注意力障碍的初期给孩子调整、矫正和治疗,免得影响他们心灵的成长。

除此之外,规矩的约束至关重要。坚持原则,和孩子商量着制定好规矩,什么时间做什么事,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规律,防止孩子养成做事懒惰、无目的、散漫的性格。

你还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落,从学习物归原处、整理个人物品的过程中,逐渐建立秩序感。在这样有秩序,有规矩,简约安静的环境中,孩子的注意力会得到更好的保护和锻炼。

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


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专注力太差,让孩子玩积木,刚转身孩子就拿起旁边的玩偶玩了起来;让孩子自己穿鞋子,孩子却在穿鞋过程中玩起了鞋带;在幼儿园,老师带领孩子玩游戏,孩子却玩起了手指甲......虽然孩子越小,专注力越差,但是孩子的专注力是需要保护的。或许当你某天发现孩子的专注力太差时,其实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家长自己的行为。

1、不要给孩子过多的选择

很多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边,因此给孩子买了许多玩具,可有时候孩子看起来并不是很感兴趣。因为他的玩具太多了,他不断收到新的玩具,玩都玩不过来,更别提专一了。

家长是好意,认为自己没时间陪孩子,就买了许多的玩具来代替自己不能陪伴孩子的空缺。可是,孩子的专注力却被过多的选择分散掉了。

2、打断孩子专注地做某一件事

由于工作原因,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把孩子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那一辈。但是“隔辈亲”就导致孩子的爷爷奶奶对孩子的过分关爱。孩子在专心涂鸦的时候,爷爷喊“到时间了,过来吃点水果”孩子刚吃完水果回去继续涂鸦时,奶奶又说“画的够久了,过来奶奶给你擦擦手”,孩子发现毛巾上有一个漂亮的图案,就转眼玩起毛巾来了。或者孩子专心涂鸦时家长总是打断孩子问“你画的什么啊、这是什么颜色”等问题,导致孩子还没有画完就失去兴趣,丢掉画笔玩别的去了。这些情况,都在无形当中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

3、干涉孩子的创造

孩子在纸上画画,他每画完一张都高兴,玩得非常开心!这时候家长看到了:“你怎么这么浪费纸?一张纸上就画了一点点?”然后家长就开始教他,如何节约用纸……

结果孩子再也不肯画了,家长却一点没发现,还在那里画个不停“哎,你怎么不画了?快画啊!你看看我,这样画多节约纸张,而且你画的什么啊!完全看不懂,乱七八糟的!”

很多时候,家长无形当中用自己的边框把孩子套住,过度干涉孩子,甚至强迫孩子跟着大人做,真是大错特错。最正确的做法是,安静的陪在孩子旁边,给他鼓励,让孩子自己摸索思考,自己动手创作。

4、让孩子在嘈杂的环境里不得安宁

家长担心孩子独自在房间里玩会发生危险,因此,把孩子的图书角和玩具角都设置在客厅。然而,每次孩子专心致志玩玩具或者看书的时候,家长们在做自己的事情,看看电视、新闻,玩玩手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争执。还时不时去打扰一下孩子的进度……这种情况下孩子怎么专心致志于一件事。

解决儿童注意力不集中问题


问题描述

你的孩子是否常常有下列的行为表现?

不专注: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注意力很难集中,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做事常有始无终,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容易分心。

冲动任性:自控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变化,常冲动做出错误答案,不能较久控制自己的反应,无法克制说话或动作,想要什么就去拿,无法遵守规范或指示或是无法按照社会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

活动过多:除了动作之外,也包括语言,在任何场合下,都无法安静、动个不停,平时走路急促,经常无目的乱闯、乱跑,手脚不停而又不听劝阻。

自控力差:不遵守秩序和规则,不听教师的指示,如插嘴和干扰大人的活动,常引起大人厌烦,做事乱无章法,随随便便,自卑心理强,缺乏自信,一切听之任之,不能与别人很好合作。

学习困难:学习成绩极不稳定。在功课、作业或考试中常如此,常被认为是偷懒。

可能原因

上述问题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生理原因:脑组织器质性损害,许多有此症状儿童是由于额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包括母孕期疾病、抽烟、酗酒,分娩过程异常等,孩子出生后l~2年中枢神经系统有感染及外伤的儿童,亦有可能因为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环境毒素──许多小食品或成品中的人工添加物,如色素、防腐剂类等,以及糖份过高,血液中铅含量过高,或铁、钙、锌等微量元素缺少等,都是可能的原因。

家长教养态度和外界压力──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提供太多刺激,孩子程度跟随不上老师和家长要求。孩子注意力不好时,大人给予强化,以造成长期的注意力不好,亦可为逃避大人惩罚而表现出来。

心理因素──有些儿童因智力不足原因或其它原因常受人冷落,为了引人注意,使人关心他,便有意地以行为吸引大人注意来达到目的。

解决办法

教养态度、观念

家里一旦有这样的孩子,要正视现实,不急不躁,接纳孩子的一切行为,不要过分责骂,惩罚或放任不管。

原谅、容忍孩子的行为,观察他的改变,对他的要求一次不要太多。

预防在先:在孩子不好行为之前提醒他,以预防发生。

教他们正确地做一件事,不要在做错之后再批评他。

多注意孩子的长处,多表扬他的优点。

环境的安排

因该儿童很容易受到干扰而分心,注意力时间很短。需要作以下调整:

作息时间的安排

a.大人可设计一日活动安排表,且要儿童知道每日作息时间与功课安排,什么时候做什么,每天让他看看,以强化他遵守时间安排,也让其养成良好生活规律和学习习惯。

b.时间表上提供适当的活动时间和环境:安排最好有运动时间,让孩子发泄精力以满足他好动的习惯;另外,要安排安静时间与专注时间,如静坐听音乐、听故事、看图书、下棋、拼图、玩积木等,让孩子放松自己及培养其安静和专注的能力。

环境安排

a.因注意力不集中儿童易分心,所以在其学习时要注意环境的摆设,尽量简洁有序稳定,以不干扰他的学习为前提,减少他能看到玩具和听到声音的干扰,简洁明了且安静的学习环境有助于他专心学习。

b.在学习过程中多提醒他不能随便离开座位,或不能做其他事情,给予他必要限制。可设置小而安静的座位空间。

教育指导和建议

强化良好行为

当孩子出现一些良好的行为或比以前有进步的行为时,如做作业比以前集中,小动作比以前减少时,给予表扬、奖励(可以以喜欢他、关怀他作为表扬

测测你的孩子有无注意力问题?


幼升小阶段是儿童注意力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学称为“水泥的潮湿期”,应当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将很好地预防注意力缺失行为对孩子学习及生活的不良影响。由于每个孩子身上的问题不尽相同,专家建议家长进行科学测评,对症下药。

注意力差引发学习障碍

近期,各地小学生迎来期末考试,如果孩子考试粗心,出现漏看、漏写等情况怎么办?如果孩子平时会做的题,到了考试时都不会做了,或者做不完,影响考试成绩怎么办?这些都与孩子的注意力、专注度有关。家庭教育顾问王洁琼表示,考试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可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讲,经常走神;健忘,作业考试马马虎虎,经常出错;多动,自控力差等毛病。家长们也为此伤透了脑筋。

国内外的研究报告皆指出,注意力缺失的儿童,早期症状表现为冲动、身体动个不停、在强烈好奇心驱使下,不怕危险,易怒等行为模式,使得父母和孩子常处于紧张的状态。孩子往往被误以为故意不听话,父母则被指责为管教不当。到了学龄期,因注意力缺失的孩子学习表现不佳,常常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甚至出现书写困难、阅读困难、活动量大、独立性差、易冲动的情形。注意力差的孩子无法遵守上课的规则,无法等待、挫折容忍度低、话多、易与人冲突,也容易造成团体生活中人际互动的困扰,让老师认为不易管教。

温馨提示>>>

看看你的孩子有无注意力问题?

为了让家长在报名前对自己的孩子注意力问题有一个科学系统的了解,王洁琼建议在报名儿童注意力测评前,家长可以在下面看到的一些关于孩子的陈述中,以打勾的方式选择符合对孩子的观察。在选择描述时,请注意你观察到这些行为已经超过3个月了;依据你的经验,这些行为模式是不适宜的。

1、经常无法将注意力放在细节或学校课业上。作业拖沓、粗心。

2、常常很难时间专注在功课和某件事情上。

3、别人和他或她说话,常常没注意听。

4、常常无法按指示完成作业或任务(排除对立行为和指示不清)。

5、对规划工作及活动常常感到困难。

6、常常逃避或者不愿意做较花心思和有挑战性的事。

7、常弄丢在课堂上或活动上所需之物,如笔、橡皮、书籍等。

8、较容易受外在刺激影响而分心。

9、常在日常活动中遗忘事物。

10、手或脚经常不安地动来动去或坐不住。

11、有咬指甲等频繁出现的不良习惯动作。

12、常在需要安静的场合发出声音和破坏规则。

13、很难静下来玩或者阅读。

14、经常处于活动状态,常像马达运转般四处活动。

15、在许多场合说话过多。

16、常在别人尚未陈述完问题便抢说答案。

17、需要别人轮流时,常常不耐烦等待。

18、常中断和干扰别人,如贸然介入别人的谈话和游戏。

针对以上问题,回答“是”可以得1分,回答“不是”不得分。如果得分在4分以下,说明你的孩子注意力处在较高的水平,请继续保持;得分在4—10分,说明你的孩子注意力的某些方面可能存在缺失。这些项目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得到进一步提高;如果得分在10分以上,说明你的孩子注意力水平可能影响到他日常的学习、生活,在人际交往、学习效率和规则遵守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难,需要及时矫正。

早期教育:注意力培养三大问题


早期教育过程中,许多妈咪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宝宝的注意力。在一些亲子教育中心,常常有爸爸妈妈来咨询:“老师,你看我家宝宝总喜欢看别的宝宝玩,注意力一点也不集中。”“我的宝宝不停地换玩具,为什么不能长时间地玩一样玩具?”“我的宝宝总喜欢跑动,根本坐不住”……宝宝是真的注意力不集中吗?

一、什么是孩子的注意力?

所谓注意力,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注意力是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时间越短

2岁宝宝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时间长度大约为7分钟,3岁约为9分钟,4岁约为12分钟,5岁约为14分钟。培养注意力,从2岁开始。2岁前是培养宝宝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探索力和沟通力。注意力是自主学习的门户。

刚生下来的宝宝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是差别不大的,但因为后天教养的问题,有的家长注重注意力的培养,有的忽略甚至妨碍了注意力的培养,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注意力的差距越来越大。

而注意力正是影响人智力活动的重要非智力因素之一。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我们首先要避免的是在教养问题上的一些误区:

1、不能给孩子过多过复杂的信息,否则他的神经无法一一存储。

不能有效地培养他的注意力反而分散了注意力。例如,一次提供过多的玩具,把孩子“埋”在玩具堆中;或者长期提供不符合孩子认知特点的画面纷乱繁杂的书籍……

2、成人过多的语言刺激,有时会影响宝宝初步的思维能力,造成注意力的分散。

例如:孩子在初次接触新玩具、新物品时,家长应避免喋喋不休地讲解玩法、或用语言多次提醒注意安全等,而让孩子自己去摸索。

3、家长过分关注孩子,孩子玩游戏被经常打断。

如孩子在看动画片,家长没有提醒就走上前关掉电视叫吃饭;孩子在玩汽车,家长一会儿上去问渴不渴,一会儿问要不要尿尿,一会儿问要不要吃点水果等。这种经常性的打断孩子的思维,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注意力的不集中。

4、成人要求孩子所做的事过难会使孩子产生畏难情绪;过易则不能吸引孩子,都不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二、如何判断孩子的专心程度?

玩具测试——把孩子置于一个安静、不受干扰的空间,只给他一种玩具,观察他在玩玩具时的反应,如果他能够持续地一直玩,而且平时生活中对大多数的事情也能够专心,就代表着他拥有很优良的注意力。如果,他不到3分钟就表现出厌倦、烦躁的情绪,就说明他的注意力不够。

三、两阶段孩子的注意力训练

乳儿期

0-1岁的宝宝也被称为乳儿。乳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对这么大的宝宝不必进行专门的注意力训练。

妈咪可以把注意力的锻炼放在宝宝进行的各种日常活动之中,如喂食、玩耍等。在互动交往中,让宝宝的注意力走向稳定。

宝宝注意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

1.慢动作

由于宝宝的大脑发育还不发达,他们难于区分并理解成人有意施加的各种刺激。因此,在和宝宝讲话的时候,语速一定要慢,要温柔,以免引起他们的厌倦、急躁和反感。在他们眼前晃动醒目物体时也要放慢速度,并要在他们的视线中持续一段时间。在宝宝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之前,最好不要将刺激物拿走。

2.多重复

孤立的刺激很容易被遗忘,而重复行为和奖励效应可以强化刺激的效果,增强宝宝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因此在这个阶段,妈咪给宝宝讲优美的小故事,或放动听的音乐,可以重复几遍,让宝宝产生熟悉感后,再更换新的内容。

3.近距离

宝宝的认知能力较弱,太远的刺激物很难产生效果。从视觉注意来说,近距离能够让宝宝的视野更多地被刺激物填充,视觉干扰会大大减少,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因此,新生儿醒来时,家长可以拿一个醒目的东西放到他眼前20厘米处让他看。

4.选择适当的刺激物

在培养宝宝视觉、触觉和听觉时,要选择一个好的刺激物。比如视觉培养,最好选择颜色鲜艳、色块大、易于区分的刺激物,不要让其他细节吸引宝宝的注意力。父母的脸最容易得到宝宝的欢喜和注意,因此父母要多在宝宝面前“露脸”。那些能直接满足机体需要的事物,如奶瓶、小勺等,也能引起宝宝的注意,用它们来培养宝宝的注意力,既简单又方便。

5.动态,特别是互动更能吸引注意

动态的物体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比如飞着的蝴蝶比静止的蝴蝶更容易获得宝宝的认知。

但和注意关系最紧密的还是互动。注意在互动中加强,如果不存在互动,宝宝的注意力会很快转移,他们会寻求一些更特殊的事物。但是一旦存在着互动,情况就会完全不同。婴儿的兴趣会倍增,注意力也会持久。正常人具有将“自我”扩大的本能和趋势,更容易接受受自己活动影响的事物。无论哪个年龄层次,能够对自己行为产生回应的事物往往都能够处于注意的焦点,对宝宝来说也是如此。

6.讲述正确的名称

不管宝宝能不能听懂,一旦发现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刺激物上,就要告诉他们正确的名称。比如皮球,要告诉宝宝这是“皮球”或“球”,而不要说“圆圆”;汽车就要说“汽车”或“车”,不要说“嘟嘟”。这样能帮助宝宝建立正确的影像概念。千万不要小看宝宝的潜能,在他们5个月的时候,父母如果根据他的注意指向告诉他物体的正确名称,并将他们抱近物体,比如冰箱、台灯等,每次当他们注意到这些物体时再强化相应的词语,一两个月内就能培养他们对物体的反应。这样到宝宝7个月大,父母在厨房众多家电面前说“冰箱”,宝宝就会看向冰箱,这就是有意注意的萌芽。

学步儿期

宝宝在1岁到2岁半之间,从开始学步,到能够完全自如地行走、活动并初步学会语言,整个阶段叫做学步儿期。那么这个阶段,宝宝注意力的培养有哪些有效方法呢?

1.拼图、下棋

让宝宝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学习简单棋类的玩法。宝宝们对这类游戏有时能达到十分入迷的程度,玩起来,二三十分钟都不停止。

2.听故事前提问

让宝宝带着问题去听故事,听完后回答。对于语言发展较好的宝宝,还可以让他听完故事后把故事的内容复述给你听。

3.帮助拿各类小东西

宝宝能听懂话时,可以交给他一些小任务,让他帮助你拿一件到几件日常用品,要求在一次中完成。如:“请你帮我拿一个苹果、一把小刀和一些纸巾。”

4.传口信

时不时让宝宝给大人传传口信,也可以培养宝宝的有意注意。如:“告诉外公,晚上9点中央电视台有他喜欢的节目。”刚开始可以简短一些,然后逐渐到这种长一些的语句。

5.听和看配音图书

现在市场上有录音磁带和图书画面内容相一致的配套图书,这种图书与电视的不同之处在于,宝宝对电视故事的理解取自于画面,也就是用看来理解故事,但长时间看电视对眼睛有损害。

而这种图书却是以听磁带为主,用图片来加深理解,这种以听讲为主的学习方法,对宝宝将来的学校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宝宝在听、看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他的知识,提高了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安静、集中注意力去听讲的好习惯。

6.尝试一些专门的训练游戏

让宝宝把你规定的几样东西看上1-2分钟,然后撤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请宝宝猜出是什么东西被撤掉。

教宝宝跟随你说话,你完整地说一句话后,你说前面的半句,让宝宝来说后面的半句。

把几种不同形状的东西放在宝宝看不见的口袋里,让宝宝闭上眼睛去摸,然后提问宝宝:“有几样东西?都是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妈妈可以按照以上方法,在游戏与生活之中对宝宝进行有趣的互动练习。切忌不要把宝宝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看成是注意力不集中。科学合理地安排宝宝的生活,为宝宝注意力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与注意力问题相关的行为》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情绪行为观察分析与措施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