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天性:更需要他人的认可与尊重

03-04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家长要对教师多些理解、多些帮助,以教师为主体,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那么,家园共育要注意一些什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女孩天性:更需要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与男孩相比,女孩似乎来自另一个星球。

不像男孩那样喜欢爬上爬下,女孩喜欢安静地听妈妈讲故事、喜欢做安静的游戏;

不像男孩那样崇拜英雄奥特曼,女孩更喜欢美少女、白雪公主;

不像男孩那样喜欢竞争,女孩更希望自己多几个知心朋友;

……

小男孩天生就是个“小冒险王”、他们崇拜英雄、他们喜欢竞争……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男孩的天性。同样,女孩也有天性。那么,女孩的天性又是什么呢?或者说,女孩更关注的事情是什么呢?

艾里姆夫妇在一本名为《养育女儿》的畅销书中明确解答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女孩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接触一个新的领域,女孩最关注的是这些问题:

第一,我们之间有关系吗?

第二,我们之间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第三,在这种关系中,我处于何种地位?

第四,要维持关系内的这种联系,我应该做些什么?

决定男孩喜欢冒险、竞争等天性的因素是男孩体内的男性荷尔蒙——睾丸素。同样,女孩的天性也是由她体内的荷尔蒙决定的。

从妈妈受孕那一刻起,女性染色体基因便被女性荷尔蒙激活,这些荷尔蒙在女孩出生之前就已经为她规划了未来。这也就是说,女性荷尔蒙决定了女孩细心、安静、敏感、温柔等天性,同时也决定了女孩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雌性激素对女孩的感情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它控制女孩情绪的稳定、思考的过程、做事的动机、爱好、焦虑以及如何处理外来的压力和性冲动。当雌性激素活动不稳定,就会使女孩的情绪产生波动。如果雌性激素过低,女孩就会感到孤独、生气、易怒、悲伤、失望、缺乏自尊,这也是女孩更容易敏感的原因。

当然,雌性激素只是一个方面。女孩还受其他激素的影响。例如孕激素就是女孩更喜欢小孩子和小动物的原因;催产素则会使女孩产生更多的“怜悯之情”,这就是“母性的本能”。另外,女孩体内也有睾丸素,但是水平只及男孩的1/20,因此女孩不存在很强的攻击性。

虽然这些女性荷尔蒙使得女孩温柔、有很强的同情心、会体谅和关心他人,但这也导致她的情绪天生就变化无常。因此,有文学家曾把女人称为“最情感的动物”。

的确,情感对女孩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女孩来说,她的自我意识的提升,从根本上来自情感的满足以及人际关系的质量。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女孩的大脑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今天很高兴,因为妈妈夸我懂事并拥抱了我。

爸爸好像对我今天的表现很不满意。

怎样才能让老师喜欢我呢?

我的好朋友好像有心事,她的心事不会与我有关吧?

班里的同学是否都喜欢我呢?

怎样才能交到更多知心朋友呢?

怎样才能让自己更开心一点呢?

怎样做才能让大家都喜欢我呢?

……

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对女孩来说有多么重要。

正是由于女性荷尔蒙的影响,使得女孩不像男孩那样富有攻击性、冒险性和控制欲,而是使得女孩更具预测力、稳定性、谨慎细心、稳定从容——使女孩把友谊和家庭看得比成就和机会更重要。

给父母的建议

女孩不像男孩那样独立和竞争,因此她们会渴望父母更多的爱、渴望拥有更多的知心小伙伴,她们需要在人际关系中得到认可和尊重。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女孩的两大特点:

1.女孩子是容易受伤的。

一旦女孩心中理想的关系遭到破坏,她就会感到很受伤。如她犯了错误,父母批评她两句,她便会认为父母不再爱她了;即使长大了的女孩也是很容易受伤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某某女孩因被男友抛弃而做出傻事的原因。

2.女孩子是容易妥协和软弱的。

因为更注重关系,女孩在关系和利益面前是很容易向关系妥协的。因此女孩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由此而成为“软弱”的代名词。

根据女孩的这两大特点,我们为女孩的父母总结了以下两大方法:

方法一:提升女孩的心灵“痛点”

我们都知道,痛点低的人对疼痛是很敏感的,即使仅仅是擦破一点皮,他们也会感觉到超乎常人的疼痛。

女孩就属于“痛点”很低的那类人,只是她不仅仅是身体的“痛点”很低,她心灵的“痛点”更低。有时,别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都能使她的心灵受到伤害。

因此,要想女儿不受伤,父母就要想办法提升女孩心灵的“痛点”。

一位有经验的爸爸曾这样说过:

我的女儿很敏感,因此我和她妈妈对她讲话时,从来都是用最温柔的声音、最和善的态度。但尽管如此,有时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都会让她受到伤害。

后来我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对女儿的成长并不是好事,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提升她的心灵“痛点”。

有时,在大街上遇到乞讨的老人或孩子,我就会告诉她,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没有饭吃、没有房子住,他们只能以乞讨为生。

此外,我还带她到贫困山区里体验了一次生活,回来后,她跟我说:“爸爸,那些山里的孩子好可怜呀,我觉得自己好幸福。”

通过我有意识的培养,我发现女儿不再那么敏感,不再深陷于自己的小世界里了,而且她的爱心也随着她的年龄在一点点地增长。

女孩的敏感、受伤往往是由于她的那些“小心眼”造成的。所以,当女孩的眼界放宽后,当她不再只关注自己的小世界时,当她看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痛苦时,女孩就不会那么敏感、那么容易受到伤害了。

方法二:让女孩学会爱自己

更注重关系的女孩常常会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正因如此,女孩才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在女孩小的时候,父母就应向她们灌输一种这样的思想:能够体谅他人是你的美德,但你一定要学会爱自己。

8岁的小贝很在乎别人对她的评价。在一次考试时,坐在她前面的同学向她借橡皮,小贝就有一块橡皮,但她也毫不犹豫地借给了同学。但同学用完橡皮后竟忘了还给她,由于她胆子很小,考试时不敢说话,所以她没敢和同学要。结果这次考试她答的乱七八糟,考得很糟。

当妈妈问她考得不好的原因时,她竟委屈地说:“都怪我当时没有橡皮。”

妈妈奇怪地问:“你不是有橡皮吗?”

这时,小贝才把考试时同学跟她借橡皮的事情告诉妈妈。

妈妈听后,细心地跟她说:“能够热心地帮助别人,说明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但你有没有想到,把橡皮借给同学之后,你再用橡皮怎么办,这会不会影响你的考试成绩?”

“但如果我不借,同学会说我小气的。”

“妈妈并不是让你不借给别人东西,只是想告诉你,别人的评论重要,但自己的正当利益更重要。”

……

听了妈妈的这些话,小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女孩父母们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借橡皮事件,如果女儿一直都不懂得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长大之后,她就会在一味满足别人的需求中失去“自我”。

现在一些失去“自我”的家庭主妇不就这样吗?为了孩子、老公而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忘记了充实自己,结果却落得个老公弃她而去,甚至连孩子也嫌弃她。因此,不想女儿很容易就失去“自我”的家长,在女儿小的时候就要告诉她:要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要学会爱自己。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心得:尊重孩子的天性


育儿心得:尊重孩子的天性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其实,父母们只要肯放开手,就会惊奇的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做许多父母认为他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要想让孩子具有自主性,父母应该学会适当放手。

1.给孩子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孩子当然喜欢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生活在爸爸妈妈打造的避风港里,但是他不可能永远这样。做父母的,应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和能力,扩大孩子自由活动的空间,如鼓励他自己找朋友玩,让他在这个空间里自己当主人。

2.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去锻炼

我们应该按照客观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去锻炼,这才是父母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

3.给孩子困难,让他自己去战胜

即便孩子在生活中碰到困难,也要要求他尽量自己去解决,从而培养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和意志。

4.给孩子冲突,让他自己去解决

和我们大人一样,孩子们在一起时也难免有冲突,而解决冲突的过程,正是孩子健康成长、走向成熟的过程。当孩子向爸妈说自己遇到什么矛盾时,爸妈应该鼓励孩子去面对,引导孩子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回避,更不应该有爸妈代替孩子解决。

5给孩子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孩子的自主性在他的自主选择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父母应该主动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并告诉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6.给孩子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创造是自主性的最高层次的表现。但是孩子的创造性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它需要父母的积极引导和巧妙激发,在父母的鼓励下,孩子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育儿心得:学会尊重他人


育儿心得:学会尊重他人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4岁了,读小班了,从开始的不愿意上学,到现在能边走边说边笑着去幼儿园,逐渐的感觉到了孩子的成长。育儿是一件复杂系统的工程,作为新手的我的确有很多道理不懂,也是在不断进步了。下面分享一些对我们家西西教育的一些心得:

1.早点以高标准要求他,不能总说孩子小。

西西是一个相对内向、不爱说话的,但是好动活泼的孩子,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吧,属于慢热型,所以与陌生人的沟通比较慢,适应性慢。他是男孩子,男孩子需要更早的懂得道理,培养出优秀的沟通能力,适应环境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能力。所以开始的时候就树立一个高标准的准则约束他的行为和举止,虽然进展缓慢,但是也是取得了不少进步的。我的心愿就是让健康、平安、快乐随他一生,但也要让他开始慢慢学会人生道理,要他学会尊重他人、讲礼貌,让他知道这个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每个人都在为世界做自己贡献,尊重他人的人才能被尊重,对人有礼貌的人才会被别人接受。

2.多鼓励,多赞美,多摆事实讲道理

4岁的孩子还是懂很多道理的,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不懂,后来他妈妈建议多和他讲道理后,发现其实还是很好沟通的,需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和交流,小孩子处于塑造期,多鼓励赞美好过责骂,鼓励赞美越多越能建立起自信。

3.从小培养好的生活习惯

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不能有太强的随意性,比如自己打开的包裹垃圾,他是没有意识的把它收拾好的,结果不跟随他,就一团糟了,

而现在虽然也没有完全做到,但是潜意识里会不那么放肆的弄乱,弄的一团糟了,然后让他自己收拾下残局,他也会立刻收拾,这点还是蛮欣慰的。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但有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还有不足之处,还真诚希望请老师给于更多更多的指导!

调皮孩子更需要关爱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小智是我们班上典型的调皮大王。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小智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它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被小朋友打小报告。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告诉他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

孩子的心理有时候很微妙,故意调皮捣蛋只是为了引起你的注意。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一定要时时反问之际,我给了他们足够多的关注和爱护了吗?多给孩子一些关爱,不仅能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而且能让孩子感受到受人关注,对帮助他们改进自身的坏习惯也有很多作用。

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孕早期更需要加倍呵护


研究发现,怀孕的头两三个月是最容易出现流产的时段。刚刚形成的胚胎对于外界的很多因素和刺激都是异常敏感的。因此,专家指出,在怀孕早期,准妈妈一定要加倍呵护自己,在平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预防感冒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虽然普通感冒对胎儿影响不大,但如果体温较长时间维持在39℃左右,也有可能造成胚胎畸形。特别是流行性感冒,不仅病毒具有能使胚胎或胎儿发生畸形的作用,高热和病毒的毒性还会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

因此,孕早期要避免去公共场所,尤其在感冒流行季节,同时在生活中避免接触感冒患者。即使患了感冒别在家硬挺着,虽然怀孕早期用药不当容易引起胚胎组织畸形,但一旦患了感冒还是要赶快去看医生。"

二、避免劳累

在孕早期,准妈妈的肚子不是很明显,很多幸运的准妈妈甚至没有孕吐的困扰。所以,可能很多准妈妈都会掉以轻心。熬夜、出差、加班……维持着孕前一样的生活。好育园专家提醒各位准妈妈,不管是上班还是在家里尽量不要太累,每天一定要保证8小时睡眠。外出坐车要注意安全,不要太颠簸。

三、尽量避免辐射和化学物质

前三个月要特别注意,尽量减少用电脑、看电视、尽量不用吹风机吹头发。孕妇看电视应距荧屏2米以上,而且不宜收看惊险电视节目。清洁剂会通过手部皮肤渗透到孕妇体内,所以尽量减少洗碗、洗衣服的次数,洗时要带好橡胶手套。

四、注意饮食均衡

肉、蛋、禽、鱼,以及水果蔬菜每周尽量都吃些,前三个月每天要补充叶酸,一天0.4毫克的。尽量不要吃螃蟹、甲鱼、贝类,这些都是寒凉的食物,会对孕妇和胎儿有影响。

五、不要登高做事,防止滑倒

健康的孕妇可以照常工作和劳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在怀孕后,最好不要登高打扫卫生、搬动沉重的物品,这些动作有一定危险性。在家要注意防滑,特别是厕所等比较潮湿的地方,最好准备防滑垫,以防摔倒。

六、保持心情愉悦

关键要保证情绪稳定,不要紧张,更不要生气。丈夫尤其要会关心体贴妻子,避免妻子情绪激动。心情不愉快会对胎儿的大脑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宝宝的智商就会很高。

失败后孩子更需要肯定


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无论是谁问起我的职业,我都会骄傲的告诉他,近十年了薄弱的收入,不被人理解的委屈等等都没能改变我的幼教情缘,因为我心中收藏着一份沉甸甸的爱。

可爱的儿子已经5岁了,很帅气,但是做起事情来总是缺少自信,我也知道这与我有着很大的关系,我能允许别的孩子犯错,并且能耐心的指导别人家的孩子改正“错误”可是我对自己的儿子总是那么严厉,总是把期望设置的很高,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而不是“神童”儿子只要做得不如我意,我就开始严厉的教训儿子,久而久之儿子对自己总是怀疑,并且一点也不自信,有一天早晨,儿子早早的起床了,洗刷完之后坐在了学习桌前开始了画画,画了一段时间,终于画完了我无意识的看了一眼,好像画的小熊猫吃竹子,儿子见我看了一眼,就问我:“妈妈我画的好吗?我随便说了一句:好,但是没有人家别的小朋友画得好,儿子低下了头,吃完饭后跟我来到了幼儿园里只见儿子拿着画赶到了教室门口,这时候,有一位小朋友说,正基,我可以看一下你的画吗?儿子突然的一个动作让我恍然大悟,他把手背在了身后,并且低着头对人家吞吞吐吐的说:“我我画的不好,并且边说边在身后捏成了一团。

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我把这几年来训儿子的话想了一遍又一遍,我偷偷跑到办公室里哭了起来,真的不应该那样对儿子说:“因为对孩子的打击很大,顿时发现自己错了,话说了,却收不回来,等中午回家后正式向儿子道歉了:“儿子对不起,妈妈错了“妈妈不应该老拿你和别人比,原谅妈妈好吗?

儿子笑着说:“妈妈没关系,我是小小男子汉,我会很勇敢,我不怕的。

允许孩子犯错,失败后孩子更需要肯定,摆正期望的天平,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做不到”做一位自信的父母,孩子需要尝试,渴望被肯定,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锻炼驱除孩子心中的自卑和阴影。

家长更需要做好角色的正确定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因情绪问题求医的孩子逐年增多,近几年已占到患者总数的三分之一。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观察,这其中很大原因来自家庭的过高期望、过度呵护。“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第一位的是家长,第二是老师,第三是孩子自身,第四才是医生。”杜亚松说,“家长对自己的言行要有所警醒,对自己的角色要有正确定位,不要让爱伤着孩子。”

错位的“妈妈”

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很多时候孩子在家里却看不到妈妈。他们看到的是居高临下的“家长”,是释疑解惑的“老师”,是嘘寒问暖的“保姆”,是背地里翻抽屉、查QQ的“警察”。“这是常见的家庭角色混乱。”在杜亚松看来,“妈妈”应该是能够理解孩子、能提供及时帮助的人。

缺失的“爸爸”

爸爸挣钱养家,妈妈管教孩子,是很常见的家庭教育模式。近年来全职妈妈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似乎养育孩子就是妈妈的责任。在门诊,杜亚松接待过不少焦虑不安的全职妈妈,她们常因管教不好孩子而受到丈夫的指责。“其实,并不是爸爸真的忙得顾不上孩子,这还是理念上出了问题。”杜亚松呼吁,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亲的回归。

让人不知所措的双重束缚

孩子放学回家,妈妈心疼地说:“累了吧,吃个苹果吧。”孩子甩下书包正准备放松一会儿,妈妈又问:“今天功课多吗?要抓紧啊。”孩子只好放下苹果拿起书包去赶作业。

爸爸严肃地对儿子说:“你已经长大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而等儿子有了自我选择,爸爸又话锋一转:“照我说的去做。”

一边是无微不至的呵护,一边却是无处不在的压力,很多父母不知不觉中的矛盾言行让孩子不知所措,找不到方向,严重的可能发生心理偏差,甚至最终导致精神分裂。

让人缺乏自信的心理虐待

3岁的孩子看到妈妈下班回家很兴奋,热情地邀请妈妈一起玩小汽车,但忙碌了一天的妈妈不耐烦地说:“妈妈有事,你自己玩吧。”

8岁的小女孩拿着刚洗干净的小手帕向爸爸炫耀自己的能干,爸爸不屑一顾地回答:“哟,长这么大才会洗手帕啊?”

这种家庭里经常可见的亲子对话,在杜亚松看来就是“心理虐待”,它的危害与“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躯体虐待不相上下,“忽视、嘲笑、讽刺,足以把孩子宝贵的自信心轻易摧毁。”

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受教育


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受教育

一、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货”

教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而又最困难的学问,它比任何工作都难。

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怀有对孩子一生的责任。无论你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孩子,你都没办法反悔或者“退货”。

孩子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上。无论父母事业上多么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把天才培养成庸才,是对家庭和人类文明最大的犯罪。由于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我们大概连改错的机会也没有,连补偿的机会也没有,所以我们只有把这个唯一的孩子教育成功了,这几乎就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农民种庄稼,光靠爱,不行,只有懂种庄稼之道才有好收成;

教育孩子,仅有爱,不够,只有懂孩子的成长规律才有好未来。

中国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二、别错过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技能和知识的掌握,在某个时期发展最快,最容易受影响。

如果在发展关键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他学习起来既快又好,往往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关键期,学习就需要花费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将永远无法弥补。

1、你了解多少孩子发展的关键期?

比如:

★学习咀嚼关键期(6个月)。

★秩序规范关键期(2.5—6岁)。儿童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性格、行为、习惯往往到长大也不会改变。“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语言发展关键期(3—6岁)。

★想像力发展关键期(2—8岁)。

★文化敏感期(6—10岁):这个时期的许多孩子,非常好奇,爱动脑筋,问题特别多。应该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

★黄金阅读期(8—14岁):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的科学阅读指导和大量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独立关键期(12—15岁):这一段抓不好,孩子将永远长不大。

2、重新认识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

母性之爱和父性之爱,孩子都需要,只是每一阶段分工不同、主次不同。

母性之爱:德行礼仪、品格气质。母亲在孩子的婴幼、少儿阶段影响巨大。

父性之爱:方向性引领和理性作为。伟大的父亲,一定是孩子的引路人、思想的奠基人。

规律:孩子成长需要的母性之爱呈递减趋势,父性之爱呈递增趋势。

婴幼儿阶段:母性之爱80%,父性之爱20%

小学低年级:母性之爱70%,父性之爱30%

小学中年级:母性之爱60%,父性之爱40%

小学高年级:母性之爱50%,父性之爱50%

初中阶段:母性之爱40%,父性之爱60%

中小学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浪漫阶段的结束和精确阶段的开始;是由母爱为主向父爱为主的过渡期。这一时期,母性之爱应该适当减少,父性之爱应该适当增加。

三、给家长的“10条建议”

1、(说给父亲)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

孩子读初中之后,更需要父亲的关怀。作为父亲,必须意识到自己肩上的教育责任,一定要记住:下班的路应该是回家的路。与父母一起吃饭的孩子更优秀。据研究机构调查:与父母一起进晚餐的初中生,能获得较好的营养,较高的学业成绩,很少出现抽烟、喝酒、吸毒、打架、提早性行为等。

不要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不要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2、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父母教育不当造成的。孩子“生病”,父母一定要“吃药”。好父母就是一所好学校。父母是孩子的最好的“范本”。身教重于言教。做父母的,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3、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把孩子当人,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孩子进入初中之后,极易将自己封闭起来,做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孩子,找到与孩子沟通的语言密码,但要注意惜“言”如金。

成熟的父母,应该学习儿童教育学、心理学,多看一些家教书刊,了解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和规律,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白孩子在想什么,在做什么。

4、一定要管孩子,关键是怎么管。

教育的最基本的目的是培养“正常的人”。

“一只手”、“一只眼”和“一根筋”教育均不可取。

换一种思路教育孩子。

努力丰富自己的教育方法。

5、做一个懂爱会爱的家长。

不少父母爱得糊涂,爱得错位,有时又爱得过分。

不要培养“超级婴儿”。

爱是一门艺术。爱需要表达也需要行动。有时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

爱要适度,不要让你的爱泛滥成灾。溺爱的结果是伤害。

6、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7、不要完全把孩子交给长辈或保姆。

8、在孩子面前多夸老师。

学会用赏识的眼光看老师。家长和老师是同一战壕的战友,一定要与老师结成同盟军。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絮絮叨叨诉说老师的“不是”,批评老师,甚至与老师争吵,只会增加孩子对老师的排斥心理。久而久之,受害的是孩子,吃亏的是家长。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女孩天性:更需要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家长冬季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