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幼儿活动自由的再思考

12-16

目前各大幼儿教师纷纷在幼儿教学中加强了游戏环节。幼儿园游戏有利于小朋友手眼脑协调能力更加和谐。幼教必须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自愿、自由的基本特点。你觉得开展幼儿园游戏教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对幼儿活动自由的再思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导读:幼儿需要宽松的环境,自主的活动,自由的表达。但如果离开了老师的引导,这种“自由”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无序的,盲目的,原因的活动。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享受自由是幼儿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由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给幼儿以自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而幼儿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由精神与意识的确立,当然,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但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发展幼儿自由精神和意志的意识和策略。

然而,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一些教师在对待幼儿的活动中的自由问题上,存在着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

1、活动中的自由缺少教育目标的导向。当今,为幼儿“松绑”给幼儿以活动的自由,似乎已经成为教师日常的教育观念。但实际的情况是,不少教师常常被“自由”的表象所迷惑,总觉得“自由”就是教师少加干涉,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在散步时,我们班的幼儿发现了一只毛毛虫在地上爬着,许多幼儿都被毛毛虫吸引住了,我为了尊重幼儿的意愿,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任小朋友自由观看,结果场面一片混乱,最终把毛毛虫给踩死了。可以想象,经过刚才的一阵嘻闹,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的,表面上老师给了幼儿活动的自由,但缺少了目标意识的约束,教育的价值不是什么?伊。谢。科恩曾说:“如果我们在沙漠中解放一个人,而那个人无所追求,他的自由有什么价值?自由必须有目标,行动才能有意义,幼儿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2、环境中的自由缺失教育价值的赋予。幼儿的活动和认识在自身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得到调整,扩展和深化的,可见,创设自由宽松的探索性环境对幼儿发展是何等的重要,应该说,在活动环境的创设中,不少的幼儿园给幼儿创造了自由选择,主动活动的机会与条件,但对环境应实现什么目标,如何发挥应有的效用,还存大较大的盲目性,比如,各种活动区域中活动材料的投放缺乏科学的指导,随意性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或看到别人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些操作材料单调且反复使用。幼儿早就失去了兴趣,有些教师不管材料投放的层次性,把各种操作材料一股脑儿地全摆出来,使幼儿在操作时无所适从,甚至无目的摆弄,争抢,反而影响了幼儿对材料的感知和操作,环境缺失了价值,这对幼儿的自由有何等价值?

3、实施中的自由缺乏教育指导的策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要给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提供幼儿自由表现,自由表达和创的机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知道创设幼儿自由学习空间的重要,但究竟如何实施却心中无数,很难把握一个“度”,比如,有的教师认为,强调纪律的约束就会限制幼儿的自由,因此在日常活动中,尤其在幼儿自由游戏中。放任自流的现象时有产生,幼儿的规则意识浅簿,而对于该如何来帮幼儿建立发展性常规,却知之甚少,缺乏应对的教育策略。YjS21.cOM

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活动中的自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推动和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也可能妨碍和影响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关键是我们的幼教工作者该如何科学地把握,使之发挥积极的作用,为此,我们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研究与探索。

1、正确把握自由的本质内涵。给幼儿自由是允许幼儿在活动中自由参与,允许幼儿将内在的信息与外在的信息广泛交流,享受思想和操作的自由,但这种自由不等于放纵,而是一一定规则基础上的自主,也只有在一定的规范下,幼儿才能有序地,有效地进行瞬息万变由的学习和活动。

2、充分发挥环境的暗示作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这“规矩”该如何建立,则是一门学问,作为教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应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善于运用环球的暗示作用,通过环境发挥“说话”的功能。

3、不断提高教师技能。幼儿需要宽松的环境,自主的活动,自由的表达。但如果离开了老师的引导,这种“自由”就有可能变成一种无序的,盲目的,原因的活动。因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显得成为得尤为得要,比如,主囝处理好幼儿自由与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的关系,教师在赋予幼儿自由的同时,要以一定的规则来约束幼儿的行为,逐步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能力,其次,教师要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允许幼儿参与规则的建立,和幼儿共同建立发展性常规,同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幼儿支持性的指导等等。才能将外在的要求和规则逐步“内化”为幼儿自觉的要求,逐渐实现幼儿的自律、自控和自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游戏延伸读

由角色游戏中的“自由人”引发的思考


曾几何时,幼儿角色游戏中出现了“自由人”这一特殊群体。每次游戏,除去各游戏区的“工作人员”,剩下的幼儿就当“自由人”,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到各游戏区当“顾客”。游戏中,只看见“自由人”在游戏区间穿梭,一会儿在“茶座”品茶,一会儿又到“点心店”用餐,没钱了就上“银行”取钱……“茶座经理”不乐意地说:“你怎么又来喝茶了?已经喝过多少次了?”“银行储蓄员”与“自由人”发生了争吵:“你老取老取,已经没有钱了。”“自由人”还振振有词地说:“因为我是自由人。”再去问问“自由人”:“你最喜欢做什么?”“自由人”带着一脸笑容非常干脆地回答:“当然是自由人啦!”继而追问:“他们可以当茶座的经理、服务员,还可以当医院的医生、护士……你难道不愿意吗?”“不愿意!自由人可以到处玩、可以吃点心喝茶,昨天我是自由人,今天又是,明天还要做自由人。”没等说完,“自由人”又穿梭于各游戏区域玩去了。

这一游戏玩法,已成为许多幼儿园开展角色游戏的固有模式,却带给我深深的思考:角色游戏中设立“自由人”这个角色意义何在?到底需要不需要自由人?经过与教师的交流,得知了设立“自由人”的初衷:在角色游戏开展初期,幼儿各就各位,在相应的游戏区各玩各的,导致许多角色游戏区只有“工作人员”而没有“顾客”,游戏也就没有了展开和过程,幼儿就会无所事事而放弃游戏。为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就安排了一部分“自由人”到各游戏区充当“顾客”,自由进入各游戏主题,“自由人”就这样诞生了。而且教师们感觉到,它确实能使角色游戏迅速玩起来,不再成为单纯的个体游戏。但是,既然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那么“自由人”扮演的到底是什么角色呢?而且随着孩子们角色意识的增强,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自由人”的存在,越来越成为角色游戏的桎梏。如前面案例中所说到的,有角色者对“自由人”在角色交往中的行为有了意见。

设立“自由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间的交往与互动,但在“自由人”现象背后折射出的,其实是教师替孩子安排角色、给孩子构思情节、帮孩子调整玩伴的游戏预设,教师成了幼儿游戏的“导演”。由于“自由人”不担当固定的角色,久而久之,他们在游戏中热衷于频繁换场,似乎成了游手好闲、不肯工作的代名词,抑或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者”。

“自由人”的角色随意性带来了游戏主题单一、游戏水平不高等问题,其主要症结还在于幼儿缺乏经验或经验不足、受能力限制。作为教师,绝不可操之过急,不能为了追求目标的即时达成而指挥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去行动,而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幼儿游戏的支持与指导。

一方面,丰富幼儿生活经验,丰富幼儿的角色认知

角色游戏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只有让幼儿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产生玩游戏的愿望。所以,必须让幼儿了解和认识角色的作用与行为,初步建立起角色意识。可通过参观、谈话等多种途径,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人们的活动,丰富幼儿的角色认知。如在参观超市时,教师可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了解超市里有哪些角色、他们都在干些什么;带领幼儿到理发店看看理发师要做哪些工作、与顾客是怎样交流的;另外也可以请专职人员来园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工作、进行现场操作展示;请幼儿观察家里的每位成员在家中都干些啥……在丰富生活经验的同时,让幼儿认识到生活中每个人其实都有固定角色,有各行各业的工作者,即便是不上班的人也有相应的角色,如妈妈、奶奶、爷爷等等。

另一方面,丰富幼儿游戏情节,增强幼儿的角色行为

当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对应的玩伴时,幼儿就会无所事事甚至放弃游戏,此时教师可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当顾客、病人等,以角色身份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劝告或者建议,帮助幼儿丰富游戏情节,明确角色行为。如引导理发师“上门服务”,引导幼儿与其他游戏区的角色进行互动与交往。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建议后幼儿的游戏状态,注意协调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使游戏主题不断深化与丰富。也可以利用一些玩具材料调动幼儿游戏兴趣,让幼儿从材料中得到对所扮演角色行为的启发,增强角色意识。如给“娃娃家”提供“布娃娃”,娃娃家的成员就会自然进入角色,妈妈给娃娃喂食、爸爸陪娃娃看电视等,用材料增强幼儿的角色行为,促进角色交往与互动。还可组织幼儿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如让游戏区的工作人员实行轮班制,“下班”的人可以去逛超市、照相、理发、买菜烧饭等。这样,可大大增加幼儿在不同区域间或同一区域内的交往频率,无形中也可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提高幼儿游戏交往与水平的基础,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关注,不断拓展幼儿的角色意识、角色认知和角色行为,进而使幼儿的游戏主题不断深入与发展。

编后语:

角色游戏,是由幼儿自己创造的通过扮演角色或以玩具代替物品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其实质就在于它是一种主体性活动,具体表现为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每一天,我几乎随时随地都能够感受到它的气息。就像今天小班的晨间桌面活动,妞妞搭了满满一桌子的小圆,跑过来喊我:“老师,你看!”“哦,这满桌子的是什么呀?”“饼呀,你快点来吃,有青菜的,肉的……”见我没有走过去,妞妞又拿了两根小棒积木跑过来给我:“这是筷子,我请你吃早饭。”一边说,一边还向我示范“小筷子”的用法:“瞧,就像我这样夹。”“这是你开的小吃店吗?”“是的,我的小吃店里有鸡蛋,有馒头,有粥,你想吃什么?这里还有水果呢,等你吃完了,再给你一个香蕉……”妞妞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在我面前的桌子上一一排开,煞有介事地向我介绍“小吃店”里丰富的“点心”。旁边的袁睿哲用雪花片搭了一个小碗凑上来:“用这个莲花碗盛粥吧……”另外一组的顾铭熙和朱佳怡,则正怡然自得地扮演巴拉巴拉小魔仙,用自己搭的魔仙棒做话筒,表演着她们自创的歌曲……我相信,这就是真正的孩子们自己的游戏,四五十分钟的晨间活动时间,孩子们借助自己的桌面建构活动,自主自由地玩着,每天都会有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情节,不同的演绎。

可是,每次去参加有组织的幼儿园游戏观摩,虽然看上去形式很丰富,场面很热闹,却总感觉到孩子们的游戏语言似乎是雷同的,游戏情节似乎是千篇一律的,游戏就像是孩子们演给我们看的一样。背后的原因,不说,大家也明白:孩子的游戏,是由老师操控的——环境是老师设置的,材料是老师提供的,甚至情节也是按照老师的思路发展的……那为什么老师要“操控”孩子们的游戏呢?恐怕,隐在老师内心的迫切的功利心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看了蒋老师的这篇来稿,我仿佛又看见了那样一幅熟悉的游戏场景:孩子们按部就班,各自进入自己的角色状态,有条不紊地展开游戏……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什么孩子喜欢“自由人”这个角色?我想,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自由人”的角色,是整个游戏中最自主、最能体现孩子游戏意愿的角色,孩子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跟谁交往就跟谁交往,是游戏中交往频率最高的角色。或许,对于“自由人”这个角色,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在游戏引起广大幼教工作者重视并深入研究的今天,我们确实要好好想一想:什么样的游戏指导(从场地安排、材料提供到角色分配、情节发展等等),才能有利于孩子在游戏中获得自主性成就感、幽默感、驱力愉快等积极的游戏性体验。或许,我们是该静下心来看看孩子们的游戏了。

开放理念下对材料的认识与思考


材料是幼儿发展的中介和桥梁,能够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提供隐性的支持与帮助,每天孩子们在和材料的互动中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因此材料对幼儿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教师如何认识材料、如何看待材料的价值、如何理解材料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必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

本学期我园在“玩自己的游戏、做自己的主人”的理念倡导下,创设了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即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内容或主题,分享各区的玩具材料,按照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自主布置游戏场地。结合区教研组关于材料主题性研究的脚步,深入班级一线,挖掘教师们的真问题真困惑,并就困惑与思考对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一系列关于材料的研讨后,对游戏材料的价值与认识,以及幼儿与材料互动中的主动学习轨迹等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我们的困惑1:瞎玩

每天孩子们都尽情地投入到活动中,玩着自己的游戏,但细心的老师们发现了一些现象,小班的孩子总是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操作材料,益智玩具、穿线玩具、各种插片、收集的果壳等,统统被孩子们拿到了家庭区,变成了做饭的原材料……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老师们不忍打扰,但又担心这样的玩法会阻碍材料价值的实现。日久了,老师的这种焦虑更加凸显,是不是这些材料真的不适合现阶段孩子的需要?是不是这些材料投放的时机不适宜?看着孩子的不亦乐乎,教师到底要怎么做?是介入游戏,回归材料的本身价值?还是满足孩子的游戏兴趣需要,继续等待观察?

焦点聚到了材料上。在游戏中,材料到底实现着什么样的价值?它对于孩子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搜寻了众多的案例后,“轨道”玩具渐渐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它不但从另一个角度给予了答案,同时又引发了我们对于材料新的思考。

“轨道”玩具——这个名称是我们了解了其可以实现的预期目标后所赋予的。该玩具中有各种球,可供孩子探索重力与速度的关系,初步了解了该玩具后,很多老师果断地做出结论:适合中大班孩子。但我们做了一个挑战固有思维模式的决定,把它投放到了小班,理由很简单:玩具体积大,适合小班孩子抓握拼插;组装相对简单,适合小班孩子创意组合;轨道特征明显,小班孩子容易操作。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伴随着质疑,孩子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让老师们对于材料价值有了不同的理解。

“轨道”玩具在小班

对于“轨道”玩具要不要投放在小班,我们也有一些思考。一方面,这个玩具在搭建桥的时候有连接、坡度认知、上下层、对球的探索等等,这是我们对玩具的认识与理解,是玩具本身的价值,我们很自然地将其归类为“高结构玩具”。另一方面,我们关注孩子的主动发展,只要孩子运用已有经验和玩具之间建立联系,就是孩子的发展;孩子的发展是连续性的,我们断断不能将其阶段化。我们也相信孩子们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带着些许思索,该玩具放进了我班的区域游戏中。

我们对玩具进行了初步分析.根据小班上学期孩子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将小件的辅材暂时收整,其他材料投放到建筑区,期待孩子们的游戏。

一开始,孩子们很自然地拿各种东西拼接,慢慢地,在说明书和玩具盒子上的图片的引导下,孩子们开始搭建桥。他们慢慢地发现连接的方式:橘红色的可以用来连接路,竖棍的可以架起高度,甚至发现了搭建起坡度后,小球能在上面滚起来。

开展玩具分享活动的时候,很多小朋友都拿来了小汽车,他们发现小汽车也可以在桥上跑来跑去,每每搭建好桥后都会拿着小汽车游戏。由此,我们创设了小汽车回家的游戏情景,同时把孩子们搭建的过程拍成照片展示在墙上,孩子们的兴趣更加浓郁了。一次区域活动中,我们惊讶地发现,一个小男孩带着几个孩子竟然搭成了有上下层的桥,他们拿着小汽车在桥上绕来绕去,乐此不疲。

在第二学期初调整区域的时候,考虑到孩子们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去哪儿郊游等情景,为了促进更好的区域联动,我们将建筑区挪到了与娃娃家相邻的地方。没有了小汽车回家的游戏情景,孩子们开始异想天开。

一个小男孩拿着一个长长的自已用“轨道”玩具拼接的棍子,边挥舞边唱“猴哥猴哥”;还有孩子在拼接的棍子前插了一个板,兴致勃勃地做墩地的动作。于是我们思索:这个玩具真的是一开始我们认为的高结构玩具吗?带着些许困惑我们继续观察孩子们的游戏行为。考虑到安全问题,我们将玩具调整到了睡眠室。也许是因为场地的更换,也许是因为想象力的张开,孩子们每天会拿着自己用该“轨道”玩具拼按的抢、棍等进行简单的游戏,开心极了。

(李王月)

从开始的路,到高高低低的路,到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路,到手枪、冲锋枪、形态各异的枪……几个月的时间里,孩子热衷于这个玩具,并且富有个性地玩出了自己的游戏。也正是因为老师们看到了孩子与材料互动中的发展轨迹,无论是小步递进式的,还是飞跃式的,都是孩子们不断重新组建已有经验的过程,这种学习正是我们所期望的:主动、积极、有效。在“轨道”玩具的案例中,老师们收获了新的认识。

首先,要学会从幼儿的视角看待材料。

材料是幼儿在游戏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孩子在和材料的互动中不断发展着。在成人眼里“轨道”玩具就像是教具,它可以帮助孩子在玩中习得各种关于重力与速度的知识,教师巧妙的指导可以让其更具教育价值。可殊不知,在孩子眼里,材料就是玩具,是为我游戏服务的最好工具,只要能满足我的游戏需要,怎么玩都行。面对孩子的种种表现,教师需要尝试转变对材料的认识。

其次,正确认识“教师预期的游戏”与“幼儿自己的游戏”。

在看似“轨道”玩具与幼儿年龄特点不能对接的现状中,从材料对幼儿的影响,以及幼儿在其中自主自发的学习轨迹来看,孩子们所得到的远远超出了材料本身的价值。但教师仍然很焦虑,因为“孩子自己的游戏”和“教师预期的游戏”之间有差距,就是这些差距让我们左右为难。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需要我们在孩子发展与教育目标之间进行选择,到底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教师的确需要预期教育的价值,但前提一定是在解读孩子、满足需要、支持想法的基础上赋予“有效”的预期。这样,当孩子的游戏与教师的预期、与材料本身的价值不符时,教师会更加从容。

我们的困惑2:不喜欢玩

美工区投放了丰富的材料,各种质地的纸张、各种特质的笔、各种生活中收集的自然物、各种瓶瓶罐罐……摆了整整两个玩具柜,但孩子的表现很让人“失望”,到底是什么原因阻碍了孩子的创作呢?我们一次次地反问自己,又一次次努力地尝试调整,都无济于事,孩子永远是在按部就班地而不是饶有兴致地操作,或是在情景的刺激下有了兴趣,但很快稍纵即逝。就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孩子的创意制作给了我们惊喜,也让我们渐渐理解了孩子的学习轨迹。

“酸奶盒”里的真游戏

在支持幼儿玩自己的游戏,做自己主人的理念的实践下,我们开放了环境。在美工区,减少了范画,取消了区域主题,减少了教师的直接介入,鼓励幼儿自主参与美工活动,根据需求自主探索各种材料、制作自己的作品。可美工区越来越冷清。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整。

首先,丰富辅材,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如扣子、石子、瓶盖、各种果壳、各种豆类、小树枝、水果网、纸卷等;团小球、做小纸卷、撕小条;提供各种彩纸、各色小木棒、各色颜料和各种笔等。其次,丰富主材.一方面将小纸张变成大型的图形纸,如小树、喜洋洋、花瓶等;另一方面,提供真实的材料,如雨伞、风筝、蝴蝶翅膀等,激发幼儿游戏的欲望。丰富的材料让美工区变得热闹,孩子们尝试着不同的材料,但一周后,美工区又冷清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新学期开始后,幼儿园每天上午提供了酸奶。放酸奶的大盒越来越多,孩子们会怎么玩呢?我很好奇。于是将酸奶盒放到了各个区域里,孩子们使用最多的是角色区与积木区,角色区里孩子们扮演快递员用酸奶盒送快递,积木区里孩子们用酸奶盒平铺做路,搭建停车场、小桥……可孩子们对积木的使用越来越少,有时几乎没有。积木区的价值是什么?是通过操作不同形状的积木,通过搭高、平铺、拼搭了解不同形状,感知空间感、方位感,而这也是酸奶盒缺乏的。区域的创设,在考虑幼儿兴趣的同时,要思考区域本身的价值与幼儿对此区域内材料使用的情况,如果辅材代替了主材,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经过深思熟虑和与孩子们交流,我们决定让积木区搬家,为酸奶盒创造出更宽阔的场地——酸奶盒区。

曦哲在酸奶盒区拆开一个酸奶盒对我说:“老师,我想做汽车。”一旁的优优说:“我想做一个可以坐进去的汽车。”听到我们的谈话,孩子们都围了过来,纷纷说着自己的想法:“汽车要有灯,还有后视镜”“还有标志呢,我爸的车就是雪铁龙”“老师,我想做坦克,可以打炮的”……我们决定尝试制作汽车。孩子们在班中发现了一个大纸箱,决定用其做车头,又找来小瓶盖做车轮,车轮粘了满满的一排,左右对称的个数。洪林提出:“这是坦克,坦克有这么多轮子。”经过孩子们的改装和寻找材料,汽车变成了坦克车。

宸宸固定坦克上的炮筒时,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我走到他身边说:“需要我帮忙吗?”基于我对小班幼儿的了解,当我提出要帮忙时他会将所有材料交给我由我完成,所以我也做好了替他完成的准备,但我得到的回答竟然是:“需要,你帮我扶着。”宸宸的回答让我既惊讶又感动,在孩子们玩着自己真正的游戏时,他们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想做什么。

第一个坦克车成功后,孩子意犹未尽,紧接着几天,孩子们又尝试着做了长颈鹿。长颈鹿是孩子们用牛奶箱制作的。牛奶箱的出现让他们的思路更加开放,他们开始寻找各种可用的材料,如饮料瓶、薯片桶、卫生纸卷……渐渐的.酸奶盒的朋友也多了起来,孩子们还为它们的家取了新名字“小盒子大创意”。

在我准备将制作完成的长颈鹿收起来时,椒椒和慧慧提出还没有做完,说:“我们要给长颈鹿涂上黄色还有斑纹。”长颈鹿的出现让美工区交得热闹起来,四名女孩将长颈鹿身上涂满了黄色,又尝试用各种笔在长颈鹿的身上画圆圈、画线条,一会儿又找来了褐色的卡纸,撕成小片粘贴在长颈鹿的身上,贴完一整张纸后,又找来了扣子、羽毛、纸卷粘贴在它的身上,尾巴上竟然是黑豆扣子的有序排列!孩子们讲解着:褐色的纸是它的斑纹,扣子和羽毛是它的头花.尾巴上也插着漂亮的小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们做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坦克、飞机、长颈鹿、台灯……制作完成后,美工区的孩子们会热闹地装饰着它们,使用了各种材料。工具的使用也不再是难点,孩子们在制作中尝试着不同的工具,并主动寻求帮助。

(刘嬖)

案例中孩子的表现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首先,孩子的发展源于日常点滴经验的积累。

在上述案例中,老师从开始的愁到最后的惊讶,真实地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它带给了大家一次又一次惊喜与感动。孩子的力量来的绝非偶然或巧合,是整整一个月中,通过反复摆弄拼搭,对于盒子的特性不断感知后获得经验,正是这些宝贵的经验让他们在后期的制作中游刃有余。老师们在教研最后,深深地感受到,不论是什么样的材料,孩子都需要有充分的时间去熟悉和感知它们,不断获得经验,而这些经验都是他们日后创作最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其次,理解“玩游戏”和“玩自己的游戏”的区别。

之前,对于这样的说法,老师能理解但并不能够接受:“每天孩子不是都在玩自己的游戏吗!”但当看到“酸奶盒子”案例中孩子的表现后,老师们对于“玩游戏”和“玩自己的游戏”有了不同的界定。孩子“玩自己的游戏”后出现了多种积极的表现:持久性、坚持性、主动查找资料、主动寻找方法、主动分享表达……教师之前对于美工区的几次调整都没有激起孩子更多的游戏兴趣,主要原因是那些都是教师在设计、主导孩子的游戏,这并非是他们真正的需要。对于酸奶盒子的创作,是孩子的真游戏,一方面有教师的支持肯定,更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尝试。

最后,教师的支持需要随影而行。

在案例中,教师们深深地感到了自身的价值。其实,当孩子玩起了自己的游戏时,教师需要用欣赏的眼光不断观察、了解、分析、判断、跟进,相信孩子们的潜力与实力,静待花开。而教师观察什么、了解什么、分析什么,还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因为只有真正找到了孩子发展的主线,我们才会给予最有效的支持。

材料是一种工具,它带给孩子无限发展的可能,孩子在反复操作、探索中获得新经验;材料是一种媒介,它让教师更加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发展轨迹,以便于更加适宜地跟进支持,给予孩子自由、自主发展的机会。

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我们对于材料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这只是冰山一角,我们的研究仍然在路上。

幼儿游戏分享活动的几点思考


游戏分享活动作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延伸环节,被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整合游戏经验,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笔者试图谈谈在实践过程中游戏分享的定位、内容和方式。

一、分享定位:师幼平等互动与交流

“游戏分享”这一概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经历了一段逐渐演化的过程。最初是“游戏评价”,即教师站在指导者、评判者的角度对幼儿进行自上而下的教育,幼儿是被动的,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后来,基于对“游戏评价”完全由教师主导的质疑,“游戏讲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相对而言,讲评活动开始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参与到讲评过程中,重视幼儿的自讲自评。

然而,不论是“评价”还是“讲评”,其着眼点都是“评”,即对幼儿的游戏进行价值判断,说出“好”与“不好”。教师关注的仍然是游戏对幼儿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而幼儿在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过程中的快乐、疑惑、矛盾等情绪体验被忽略了。由此,“游戏分享”应运而生。“分享”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因此,“游戏分享”更多地注重分享游戏的过程,关注情感的交流,使游戏真正属于幼儿,教育的价值也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

如在一次中班结构游戏结束后,教师问:“谁能告诉大家今天都搭了什么?”幼儿纷纷回答:“我给大桥搭了楼梯。”“我搭了长城。”“我搭的是烽火台。”……教师分别用“非常好”“真棒”“真不错”等对幼儿的作品一一作出评价。在该案例中,教师运用问答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对话中来,好像是一种交流与互动。但是教师将其分享的重点仅仅着眼于评价幼儿的游戏成果,试图通过教师单方面的评价和建议,对幼儿今后的游戏水平起到促进作用。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游戏分享”,而是“游戏评价”。

二、分享内容:选择有价值的闪光点

游戏分享环节是幼儿自由表达情感、交流经验的时刻,但教师不能把分享交流变成“每个幼儿都发言,每人发言一分钟”的刻板模式。教师对交流内容进行价值判断是必不可少的,这必须建立在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过程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有价值的分享内容通常有以下几种:一是幼儿在游戏中自己创设的游戏情节,通过分享活动进行拓展,使其得到其他幼儿的理解和认可,丰富幼儿的游戏内容。二是幼儿自主游戏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和困惑,教师可以在游戏分享时让幼儿共同讨论,帮助幼儿学习解决各种矛盾的方法。三是有明显进步的游戏成果,既包括对所有幼儿而言都是出类拔萃的成果,也包括对个别幼儿而言难能可贵的小进步。另外,尽管有价值的分享内容有一定的共性,但教师在选择交流内容的时候,要避免一味地追求自己预设的价值判断,而忽略幼儿在游戏中或分享时提出的问题和呈现的闪光点。

例如,在一次大班角色游戏结束后,教师让幼儿说说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有个幼儿说:“我是航天员的训练官,今天的训练场出了问题,我把它修好了。”教师回应:“我看到这样一个东西(幼儿画的门禁标志),是你画的对不对?能跟大家讲讲为什么画这个吗?”之后教师引导其他幼儿也参与进来,认识并了解门禁标志。教师正是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闪光点,并判断这种符号表征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提升大班幼儿的经验,就在分享活动中重点将这一游戏环节展示给大家,使得该幼儿的“创意”得到了最大范围的认可。

三、分享方式:给幼儿更多的展示空间

在选择游戏分享的方式时,教师可以给幼儿更多的空间来展示他们的游戏经验。在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利用游戏时幼儿画的图画、教师拍的照片等重现游戏情境的方式来分享。

教师在选择游戏分享的方式时,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尽可能地站在一个游戏者的角度与幼儿展开交流,避免站在评价者的角度简单地抛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其次,鼓励幼儿自己表达感受、分享快乐,不要把分享环节变成教师问、幼儿答的提问环节。单调的问答模式,会让幼儿产生厌倦甚至排斥,游戏分享的价值也就难以实现了。

创设幼儿园活动区的思考


一、科学创设活动区教育环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进区氛围

(一)拓展进区活动空间,设置丰富的活动区域

我园改造了午睡室,购置了活动床,把书包柜改为悬挂式,拓展了幼儿进区活动的空间。同时,巧妙地利用宽阔的走廊、午睡室与活动室之间的空间,按动静分开的原则,采用固定和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了丰富多彩、功能性强、选择性强的自由活动区域,有语言区、数学区、科学区、美术区、建构区、音乐区等,为幼儿进区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活动空间。

(二)科学创设,共同装扮蕴涵教育要素的环境

我园要求教师在创设活动区环境时,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做整体安排,使活动区环境的创设尽可能蕴涵丰富的教育要素。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教师既要考虑满足幼儿自由交谈的需要,使幼儿间能相互交流、合作,同时又要保证幼儿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能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

按照动静分开的原则,我们把活动区分为安静区和活动区,在走廊或靠近门口的位置安排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区,如:音乐区、建构区、美工区等。同时,根据特殊要求对区域进行灵活调整,把语言区设置在有地板、较安静的角落,并提供软垫靠背,营造出安静轻松的氛围;把科学区设置在光线充足、能满足动植物生长需要的窗下;把美工区设置在近水源,方便幼儿清洗各种美术用具,并方便幼儿在洗手间和活动室、午睡室之间的空地展示作品。通过科学安排区域的空间位置,使各区域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功能,并使幼儿在进区活动时得到更多的便利。另外,环境创设还要充分利用活动室的三维空间和区域展示与课程主题相关的资料、照片或幼儿的美术作品,让幼儿与环境真正互动起来。

二、精心收集、设计和投放活动区操作材料

在准备、选择和提供操作材料时,我们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进行材料的设计和合理的投放,以发挥材料的最大教育效益。

(一)收集低结构性的原始操作材料

1.充分利用自然物。

在自然环境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我们应充分利用自然物,促进幼儿的发展。如把小树叶粘贴成小动物,进行叶子拓印,制成书签;捡来小石头、小树枝当成计算材料;将小石头染色,当成飞行棋子;将叶子当成小伞、做成扇子或帽子……孩子们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发展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2.巧用废旧物品。

巧用废旧物品,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创意,不仅能丰富活动区的内容,还能树立幼儿与家长的环保意识。如将教师和幼儿带来的洗发水瓶、化妆盒、饼干盒、奶粉罐等材料投放到建构区,让幼儿搭建各种各样的建筑物;收集方便面碗、一次性饭盒、筷子、纸杯、塑料杯、旧挂历、纸巾筒等投放于美工区,让幼儿在上面作画,别有一番趣味……

家长与幼儿共同动手制作,增强了亲子情感。通过利用家长资源,能收集到大量自然物和废旧物品,这些自然物和废旧物品是低结构的操作材料,需要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创意,赋予材料更大的教育意义。

(二)精心设计高结构性的操作材料

1.精心设计高结构性操作材料的思路。

怎样发挥材料的教育效益,使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实现教育的目标?我们对活动区材料进行精心设计,确定了高结构性操作材料的两条设计思路。

一是与教育活动的内容同步设计、制作和投放。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既要考虑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要与所开设主题教学的活动目标紧密相连,为实现活动目标服务。在幼儿园,活动目标是通过层层分解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来实现的,进区活动是实现活动目标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园要求教师要在对本班幼儿的培养目标有清晰地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与各主题、各领域的教育内容同步,有针对性地在活动区选择、设计和投放对幼儿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操作材料。

二是与幼儿的兴趣同步设计、制作和投放。我园要求教师抓住对幼儿发展具有教育意义的日常生活中的热门话题、新闻焦点和突发事件,生成进区操作材料。如:有一天,当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吃早餐时,大班的小妍一边剥鸡蛋一边对旁边的小朋友说:“蛋壳可有营养了,小鸡也是从蛋壳里钻出来的呢,如果把小豆豆种进去,肯定会长得很好。”听了小妍的话,教师便与小朋友商量,把蛋壳当成花盆,在里面种上小豆豆,放在班上的科学区。几天后,当小朋友看到小苗苗从蛋壳里长出来时,都兴奋不已。

2.精心设计高结构性操作材料的原则。

一是操作材料多样化的原则。操作材料的多样化能确保幼儿探索过程的深入和持久。

二是操作材料层次性的原则。可提供成品、半成品或废旧材料,供幼儿自主选择,有利于幼儿的深入探究。

三是操作材料数量适宜性的原则。提供操作材料的数量以满足幼儿的探索需要为宜。材料太少,对幼儿来说缺乏挑战性,探索可能出现盲目性,不易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种材料太多反而会影响探索过程,幼儿会跟风使用同种材料操作,探索的方法会受到限制。

环境和材料是活动区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幼儿才会获得经验和发展,幼儿园在开展活动区教育时,要关注环境和材料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发挥环境和材料的教育效益。

通过游戏来学与教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重塑游戏精神的思考


编者按:“以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张口即来,但又有多少幼儿园真正做到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了呢?近几年,针对当前很多幼儿园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小学化”倾向,很多省市启动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旨在以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为核心,用游戏精神来改造幼儿园中不符合儿童发展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管理方式,从而达到全面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目的。项目实施以来,很多幼儿园围绕教师课程游戏化实施能力、课程游戏化环境营造、课程游戏化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的研究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发现,目前各个幼儿园研究的重点基本集中在户外游戏、室内区域活动开展方面,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研究较少,关注度不高。如何更好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体现游戏精神呢?本期“特级教师看教学”栏目特邀请江苏省特级教师唐海燕带我们一起去探索。

游戏精神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缺失现象扫描

“游戏是儿童的天使。”1840年福禄贝尔把他创办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机构正式命名为“幼儿园”,福禄贝尔之所以把他自己创设的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幼儿园”,是因为他坚信幼儿教育场所应该成为幼儿游戏和成长的乐园。然而从游戏的角度来审视目前的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我们看到它在许多方面都违背了福禄贝尔创立幼儿园之时的初衷,存在着游戏精神遗失的现象,具体表现如下:

1.高控多、自主少

在当前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控制者、指挥者甚至“破坏者”的角色,她们操纵着游戏的主题、内容和活动范围,过分维护活动的秩序,“自以为是”地评价着儿童的表现。在这样的控制之下,游戏过程变成了教师牵引和限制幼儿活动的过程,幼儿成为了服从教师要求的被动性存在,自主性荡然无存。

如在大班音乐活动“捏面人”中,教师扮演捏面人的老爷爷,指定幼儿分别扮演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伴随着不同的音乐,教师依次指挥不同的人物出场。这个活动看上去是个音乐游戏,实际上,幼儿已经失去了游戏的自主权,沦为了游戏活动中的工具,无法真正体验到游戏的自由与快乐。

游戏的本质就是自由的精神。荷兰著名文化史学家、游戏研究先驱胡伊青加在其名著《人:游戏者》中指出:“一切游戏都是一种自愿的活动,遵照命令的游戏已不再是游戏,它至多是对游戏的强制性模仿。”在教育的过分控制下,幼儿对自主的渴望遇到了强大的约束力量,这种力量迫使幼儿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思考,去行动。长此以往,所谓的游戏也就称不上是真正的游戏了。

2.认知多、体验少

游戏是身与心灵的释放与活动,它具有深刻的体验性,对幼儿而言,体验不仅是其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其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可在实际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却很少关注幼儿的体验,直接奔着教师预设的知识目标而去,全然不顾幼儿有没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经验,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感受,从而使得“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集体教育活动成为与儿童生命意义相疏离的空洞说教,因无法打动人心而显得苍白无力。

如大班数学活动《营救喜羊羊》中,教师创设了喜羊羊被灰太狼抓走了的情境:“刚才我接到了喜羊羊的求救电话,它被灰太狼给抓走了,灰太狼说只要小朋友过了三道难关,我们就能救出喜羊羊,你们想不想去救喜羊羊?第一个难关是‘5的组成’,第二个难关是要完成几道数学练习,最后的一关是改正算式中的错误。小朋友们真能干,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救出了喜羊羊,开不开心啊?”

这时候的幼儿应该开心还是不开心呢?在这个活动中,幼儿一开始还充满热情地准备去营救喜羊羊,但活动过程中的三个难关,使得幼儿根本没有时间来思考如何去营救喜羊羊,也没有时间来体验营救喜羊羊的心情,更不要说真正进入游戏的境界了。在此活动中,游戏仅仅被作为调动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工具和手段而已,幼儿的情感和需要遭到了漠视。不仅如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还常常把游戏作为奖励和惩罚的手段,如提出“听话的小朋友等会儿老师带你出去游戏”;“作业没有完成的小朋友不可以游戏”等等,游戏的作用被大大地削弱了。无法走进幼儿内心世界的游戏只能蜕变为让幼儿烦不胜烦的“附加题”。它所起的作用往往是反游戏、反教育、反生命的。

3.封闭多、创造少

创造不仅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特征,也是幼儿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但在很多集体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常常不能给幼儿营造宽松的、能够引发幼儿探索与创造的环境,过多地设置严格的规定和统一的标准,封闭了幼儿通向多种可能性的通道,限制了幼儿的创造与:想象。

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总是要出示范画,因为我们担心幼儿画得不够“像”,这就导致幼儿的画面千人一面,了无生气;在科学活动中,我们总是要规定好幼儿探究的步骤,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从而导致幼儿的探索亦步亦趋,毫无新意;在音乐活动中,我们总是在幼儿刚刚倾听音乐之时,就用教师自己的身体动作暗示幼儿,从而导致全班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千篇一律,毫无创意……

正如瑞吉欧幼儿教育创始人马拉古奇所说的那样,幼儿其实是有“一百”的,但是被教师以及其他成人偷走了九十九种。画画本是幼儿们自由表达内心世界的活动,是他们喜爱的游戏之一,为何不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创作与表达?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不同的,为何不能让幼儿主动去感受与欣赏?等等。幼儿是天生的创造者,儿童、游戏、创造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同义词。笔者认为,目前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望比所谓的培养“方法技巧”更为重要。

游戏精神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与融入

“游戏能使课堂时间充满意义和乐趣。”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倡导游戏精神,就是要把幼儿游戏的自由性、愉悦性、体验性和创造性渗入到活动的方方面面,让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的本质和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幼儿获得积极主动的发展。

(一)要为幼儿创造自主选择的环境

自由是幼儿的天性,它意味着幼儿能够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自主选择:自己决定做什么、不做什么以及怎么做。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尽量为幼儿提供具有多种可能性的环境,在活动内容、活动空间、活动时间、活动方式等方面给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

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游戏只有各得其所,才能各得其乐。一个班级中的幼儿,因为其生活背景、环境、智力发展速度等原因,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是不太一样的,因此,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应该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让班级中的每个幼儿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都能够得到发展。如在《有规律的排序》活动中,可以提供接着往下排、看标记排、自己创造新规律排的材料,让幼儿自己选择不同的材料来操作;在助跑跨跳、立定跳、纵跳触物等活动中,可以为幼儿提供不同宽度的小河、小路,不同高度的吊饰物品等,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从宽还是窄的河上、路上跳过,触摸高的还是矮的吊饰等,从而让每个幼儿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

鼓励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学习。适合才是最好的,适合才是快乐的。众所周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有的是视觉型,有的是动觉型,有的是听觉型。每个人的特长兴趣还不尽相同,有的画画好,有的歌唱好,有的手工好,等等。因此,在集体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活动内容。如在音乐活动《感知乐句长短》的活动中,幼儿可以边听音乐边用撕纸、画线条、身体动作、摆小棒等方式来表达乐句的长或短;在美术活动《美丽的春天》活动中,幼儿可以选择用绘画、泥塑、创编儿歌、歌唱等方式来感受春天、表达对春天的热爱等等,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追随儿童兴趣需要生成活动。出乎意料的生成能给人带来出人意外的惊喜。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当我们精心预设的活动与孩子们的兴趣不一致时,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计划,积极顺应幼儿的需要,努力生成幼儿们喜欢的教育教学活动。如体育活动中,吴老师正带领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戏,迟来的阳阳大声地喊道:“吴老师,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我们家种的葫芦,你瞧!”小朋友们立即围到了阳阳的身边,都想瞧个究竟,吴老师看到班上小朋友的注意力都被阳阳手上拿着的一篮子小葫芦吸引过去了,连忙说:“好,那我们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葫芦,找一个垫子坐下来,仔细看看葫芦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秘密呢?”幼儿们积极投入到探究葫芦的秘密之中去了。

如果教育的过程中只存在一种可能性,无须个体作出任何选择,那么幼儿也就失去了选择的自由。诚如英国著名哲学家密尔所言:“人类的官能如知觉能力、判断力、判别感、智力活动、甚至道德取舍等等,只有在进行选择中才会得到运用。”因此,只有为幼儿创设自主选择的环境,让幼儿在可选的环境中进行选择与学习,幼儿的选择能力和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

(二)唤醒幼儿的生命体验

“游戏对于教育教学的贡献不止于其对于学习和发展的价值,而且使得教育教学成为幼儿当下的、享乐性的存在。”体验性是游戏重要和独特的价值,是判断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的标准,是所有游戏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教育应当关注和唤醒幼儿的生命体验。

首先,教师要认识体验的主动性。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著名幼儿教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袁爱玲认为:“在幼儿那里,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做到的,体验到的才是最深刻、最鲜活的。”因此,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要为幼儿创设体验的机会与情境,通过情境、材料唤醒幼儿独特的体验。如在大班科学《陀螺转起来》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创设了选拔陀螺王的情境,让幼儿在两个厚度不一的圆形陀螺和一个不是圆形的陀螺中层层淘汰转得慢的陀螺,在多次的操作过程中,幼儿逐渐获得了圆形比不是圆形的转得快,同一个圆形,厚的、重的转得快,同一厚度的圆形陀螺面,轴离地面的高度不同,转动的速度也不一样的经验,这些经验都是幼儿自己通过与材料的不断操作,亲身实践而来的,因而体验就更为深刻。

其次,教师要理解体验的独特性。尊重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体验。独特性是每个生命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DNA”。大干世界中,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具有独特性,都无法被替代和重复。一方面,幼儿的生命体验与成人存在不同。我们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评价幼儿,判断幼儿的对错。另一方面,不同幼儿个体的生命体验也具有独特性。因此,当教学活动中幼儿们的表现与教师或生活中的常识不一样时,智慧的教师应该选择站在幼儿这一边,因为课堂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要理解幼儿的处境,尊重幼儿的感受,倾听幼儿的观点。因为,只有理解着幼儿的理解,感受着幼儿的感受,呼吸着幼儿的呼吸,心跳着幼儿的心跳,才能真正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才能使得游戏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幼儿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三)鼓励幼儿的探索创造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认为: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幼儿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呵护幼儿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问题,从而获得有益的经验。

首先要营造幼儿提出问题的宽松氛围,使得幼儿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投入活动,从而能够主动地学习与发现问题。其次,从提供的材料层面来讲,集体教学活动中所投放的材料要能够引发幼儿的问题意识,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如在中班科学《有趣的磁铁》活动中,教师出示磁性纽扣,提问:“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磁铁)“那你们知道磁铁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吸东西的)“磁铁能够把东西吸在哪里呢?”(黑板上面)“现在请每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拿一个磁铁,到黑板上来吸一吸,看看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接下来,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块木头做的黑板。贝贝:“老师,今天这个黑板怎么吸不住磁铁了呢?教师:“贝贝小朋友,你发现了一个很好的问题,那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磁铁为什么不能吸到黑板上去了呢?”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创设了与幼儿已有经验相冲突的情境,并及时肯定了幼儿的问题,从而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之中。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重塑游戏精神的关键在教师,只有教师科学的教育理念,具备了游戏的精神,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之中,才能以自己的游戏精神影响儿童、形塑儿童,从而培养出具有游戏精神的儿童。苏霍姆林斯基说:“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唯有拥有游戏精神的人才能拥有一生的快乐与幸福!

谈幼儿愉快有益的自由游戏活动


现代构建主义理论指出,孩子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更需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究、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并且要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我觉得自由活动就是自由游戏活动,自由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其他活动所不能取代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自由游戏活动是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主体性活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按照自己的主体地位,决定对活动材料、伙伴、内容的选择,决定对待和使用活动材料的方式方法,即自己决定玩法、和谁玩以及怎么玩,从而使周围环境中的人与事物按照作为活动主体的幼儿所确定的方式与主体构成特定的关系。自由游戏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独立决策、独立思考与独立行动的能力,有益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和培养。

其次,自由游戏活动是幼儿的交往活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仅与游戏材料相互作用,而且也与伙伴以及成人交往。伙伴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来说,具有与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发生的师生交往同样重要的,但又不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交往可以替代的作用与功能。以语言发展为例,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模仿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为幼儿提供正确的范例,这对幼儿语言、语法的规范化和词汇量的丰富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课堂教学活动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幼儿说话的机会是有限的,而且幼儿言语活动主要围绕教师的问题进行,与日常生活中的以社会交流为目的的言语动机、言语活动的方式方法上有一定区别。而自由游戏活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与伙伴交往活动和言语活动,幼儿在与伙伴交往过程中,需要根据交往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调节自己的语言活动,包括说话的语调、音高、词汇与句子结构。这种交往活动,不仅为幼儿的言语活动提供了模仿——练习的机会,而且也提供了主动建构——创造的机会与要求。例如,变化不同的语句与策略来表达同一意思,以达到从伙伴手中索要玩具的目的。因此,自由游戏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言语及实际交流能力的发展。

既然自由游戏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要保证幼儿有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使幼儿有机会自由游戏,如早晨来园后,课间与课后,中餐后午睡起床后,午点后,离园前都可为幼儿自由活动的时间。如何使自由活动成为幼儿愉快而有益的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幼儿自由活动,处理好主客体的关系

自由游戏活动,能否真正成为幼儿愉快而有益的活动,取决于成人对待幼儿游戏的关注程度。在如何对待幼儿自由游戏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放羊式”,即把幼儿自由活动作为幼儿自发自为的活动,是幼儿自由玩耍,不需要成人的指导,自由活动时间为教师放松和休息的时间。一种是“导演式”,即不顾幼儿的意愿按成人的意图去导演指挥幼儿游戏,过度干预幼儿活动,从而使幼儿活动丧失了作为其灵魂的主体精神,这两者都不可取。

衡量自由游戏的质量标准是“愉快”而“有益”。幼儿之所以在游戏中感到愉快,主要是因为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获得以兴趣感、自主感和胜利感为主要成分的游戏体验。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这种体验,教师必须正确处理游戏中的主客体关系。游戏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师,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的指导应以不改变游戏活动的主客体关系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真正在游戏过程中感到“愉快”。

二、创设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

游戏活动要成为有益的活动,有赖于教师为幼儿创设的游戏环境的丰富性与有益性,游戏环境的创设与材料的投放是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学习需要,既关系到游戏活动是否愉快,又关系到游戏活动是否有益。为此,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这个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伙伴交往。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使他们能够自由地运用语言和非语言手段与伙伴交往,共同游戏。脱离幼儿的实际交往活动,灌输给他们大量在实际活动中很少使用的消极词汇,对于幼儿言语和交际交流能力的发展并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仅靠“上课”教不会幼儿说话,所以,必须在一日生活中保证幼儿有自由活动的时间,让他们自由地交往与游戏。另一方面是指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这里主要是指活动区材料的投放。因为,活动区是幼儿自由游戏的主要场所。幼儿在活动区的游戏活动是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有益经验的活动。因此,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显得至关重要。活动区材料的投放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不同活动区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活动区要根据幼儿发展目标设置,发展目标不同,活动区的游戏内容和所投放的材料也应不同。

2、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教师对班上幼儿的发展情况要了解,要根据不同的发展要求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让幼儿通过不同材料的操作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3、为幼儿的不同兴趣和需要投放材料。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和需要往往反映在游戏中,只有了解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和需要,才能使材料的投放有目的性。

另外,活动区游戏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幼儿发展目标,能力水平和游戏情节的发展而随时添加、调整和更换。教师要因地制宜,广开渠道,为幼儿搜集数量多,种类丰富的材料,使活动区游戏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注意观察,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

自由游戏虽然是幼儿的自由活动,但我们不能把它作为幼儿自发自为的活动存在,而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保证幼儿自由活动的需要与机会,但是这并不等于盲目崇拜幼儿活动的自发性,对幼儿游戏可以不施加任何有目的的教育影响。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对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直接关系到游戏活动的“有益性”。所以,幼儿游戏时间并不是教师休息的时间,恰恰相反,是教师的工作时间。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与了解幼儿与环境(包括材料与伙伴)相互作用的方式与特点,关注幼儿之间发生的冲突,敏感地感觉到幼儿需要教师帮助的问题,在确认有干预的必要性时,把握好介入、干预的时机、方式,提供适当的指导,使游戏活动真正成为有益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活动。

对班级区域游戏评价环节的观察与思考--从北京市幼儿教师教育活动展示活动谈起


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对教育过程、教育效果进行诊断和分析的过程。通过量化或非量化的形式去对各类教育活动进行评价,能够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教育行为的不断改善。

在北京市举办的幼儿教师教育活动展示活动中,作为一名评价者,有机会亲历了多位教师的教育活动现场,以第三者的视角观察教师们精心组织的半日活动,收获很大。在对半日活动进行全面观察与分析的过程中,班级区域游戏评价环节引起我特别的注意。我们看到,每个区域游戏结束后,有一个环节必不可少,那就是区域游戏评价活动。该环节的存在似乎已被广泛认同和坚持着。不评不足以结束活动。

但是,这一环节虽然都在老师的计划之中,实践操作时又似乎被轻描淡写。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能力强弱,适度考虑儿童参与,师生共同对刚刚进行的区域游戏进行集体回顾和评价,发挥评价的诊断、分析、引领作用,确实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班级区域游戏评价环节的意义是什么

毋庸置疑,区域游戏是一项幼儿非常喜欢的自主性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其自主体现在:这个时间段内幼儿可以自由地和自己喜欢的伙伴一起游戏,能够自我选择区域内容、探索材料,能依照自己对角色的理解适度行为等等,他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发展节奏被充分尊重。在以自主性为标志的区域游戏中,幼儿的行为自然带有明显的个性色彩。因此,游戏区活动也是满足儿童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的重要途径。我们所期待的幼儿在自主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应该成为活动区游戏的重要指标。

既然班级区域游戏重要的指标是儿童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在班级自主性区域游戏活动中,儿童的自主性表现应该尤为突出。或者说儿童的所有表现是最接近儿童自我的。那么,在区域游戏结束之后进行的评价的意义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发现儿童建立自信

班级区域游戏的主体是幼儿,作为参与活动的主体,在具有鲜明的情景和游戏交往中,儿童的表现是毫无功利性的,是最真实的。主体性的行为是否得以呈现?哪些品质需要让儿童加以认识和强化?这应该是教师组织儿童进行区域游戏评价的关注点。通过区域游戏评价,一是让儿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力量;二是发现伙伴的能力,发现别人的优点,建立赏识心态,正确面对自己的缺失。实际是建立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过程。

◆发现教师引发自省

我们透过儿童的游戏表现,一定会发现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游戏环境是否满足了儿童自主游戏,什么原因让儿童在游戏中非常尽兴,非常快乐?什么原因让孩子郁郁寡欢?游戏中儿童的发展如何?透过对幼儿的观察找到教师教育的调整方向,知道该如何支持儿童进一步发展。通过发现游戏区活动中的儿童主体表现,对儿童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倾听儿童发自内心的呼声,是否满足了儿童的自主感,以调整教师的主导行为,包括环境创设、材料投放、规则调整以及引导策略等等。

当前班级区域游戏评价环节的优势和缺憾

教师在组织结束环节时,一般会有以下几类总结评价的方式。

1、展示作品为主的作者讲解,重成品介绍,轻思维过程

【情景观察】

师:这是谁的作品?

幼:×××。他做的是爬网。

接下来,作品的主人介绍他的作品,教师以询问的方式,让作者一一介绍。

师:你们谁爬上过这种网?你们爬网时是这样的吗?

提示幼儿,爬网的人要抓住绳子。

师:这个作品用到了什么材料?(教师将作品展示在前面显著位置。)

幼:毛根、彩泥、超轻粘土。

老师请出下一位也用超轻粘土制作小人的男孩介绍他的作品,其作品用超轻粘土包住瓶盖制作的小人。

师:美工区有很多材料可以用,你们都可以尝试使用这些材料,下次你们可以到美工区来试试。

【分析】

评价环节参与的主体是幼儿,看似幼儿自主介绍,但确是教师有意而为之。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早已敏锐地发现了儿童的独特创意,一是爬网的作品创意独特,二是把瓶盖包裹起来的粘土小人,方法独特。教师旨在通过小朋友的作品介绍,告诉其他幼儿也可以到美工区去自主创意制作,关注的是引领幼儿对美工区材料的介绍和使用。本环节让两位小作者感受到了尊重与认可,也间接介绍了材料的使用方法,可谓是一箭双雕的交流。但稍遗憾的是,老师的评价让人感受似乎更加关注的是材料的使用。而使用材料的背后是幼儿的想法,是对材料特点的充分认知和判断。因此,我们看的到的是儿童做出的作品,看不见的是儿童对材料独特性的理解与运用。如果教师给予儿童机会,让他们讲述自己选择材料时的想法,他们做这些作品时在想什么,不仅儿童表达的内容会更丰富,听众获得的信息也会更全面。这样的评价会从关注作品本身,进而关注幼儿的设计初衷和思维过程。所有的作品都源于智慧的思考和设计,这相对于材料的丰富性而言应该更加重要一些。

2、教师选择性地分别点评,重主观分析,轻客观感受

【情景观察】

师:今天×××在图书区发现了一本新书,你给小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是怎么看的?

幼:我先拿圆圈找书上的图形有哪些不同。

师:你们找到几个?

幼:找到3个。

师:你们知道吗,我发现,他们怎么也找不到了但一直坚持,没有放弃。图书区有两个沙发,双人沙发和单人沙发。后来,他们一起坐在那个双人沙发上朝一个方向看书。(老师暗示幼儿合作)

接下来,老师开始用幻灯逐一介绍老师的发现。

幼:我还想说呢。

师:你们和客人老师或者和好朋友说说。

【分析】

教师对幼儿游戏过程的观察细致准确,并有详实的照片记录,播放照片讲解介绍的方式让儿童深感亲切,播放到谁的活动照片,孩子们会纷纷说"啊,×××哎",好似在看电影一样兴奋。老师逐一介绍着自己的发现,与小朋友交流时也格外有感情。教师对该环节的组织可谓做到了心中有数。可是,毕竟镜头记录的内容一般只是老师的观察发现,多数幼儿没有看到。幼儿倾听教师的介绍看似积极呼应,实则没来得及仔细了解照片中发生了什么。照片当事人也是在听老师介绍他们,并不一定解读得很准确。这种因老师选择的介绍,主观上带有教师的目的性,客观上造成孩子的参与略显被动。

一是,被选到的幼儿被动地听老师的介绍和解读,显然老师的介绍未必是当事幼儿的真实意图,多多少少有些包办代替之嫌。其次,旁听的群体幼儿是被动参与者,幼儿的一句"我还想说呢"道出了他们的急切之情。老师有意而为的点评准备充分,参与倾听的众幼儿稍有心急。教师的自我设计和儿童的心理体验有些落差。

3、现场观摩式的情景讲解,重个体介绍,轻问题质疑

【情景观察】

教师和幼儿一起到建筑区现场去,倾听幼儿介绍自己的建筑作品。

师:你们的停车场收费吗?

幼:不收费。

师:哦,免费的,停车场还有摄像头呢?看看咱班有没有摄像头?

幼:有。

师:你们搭的是什么?

幼:我搭的是小动物的家,还给它盖了房顶,下雨怕淋着它。

师:你搭的是什么?,

幼:城堡。

旁观幼儿无语。

【分析】

此类评价环节尊重了幼儿的心理感受,在建筑区现场,讲述的幼儿可以现场介绍,倾听的幼儿身临其境,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最值得提倡的是,老师能以参观者的口吻问询幼儿的游戏设计,幼儿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幼儿介绍的作品都有故事内涵,或是动物的房子,或是免费停车场,显然儿童的作品与其想象的生活有密切关联。幼儿讲述的过程其实是复述游戏情节的过程,游戏性体验较为明显。这样的介绍固然很好,只是草草介绍做的什么,有些仓促、走过场。若是旁观者参与提问,围绕着观众质疑的具体问题小有讨论,可能就会产生思维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达到生生互动、师生共评的效果。

班级区域游戏评价环节如何指向"主体性体验"

区域游戏的主体是幼儿,老师们都坚信,并努力让儿童玩自己的游戏。但是,结束环节的评价却往往被教师不自觉地或多或少的操控着。这是当前区域游戏评价环节的突出现象。把游戏结束环节评价的权利还给幼儿,我个人觉得应该是有可能的。既然,幼儿有权利决策自己的游戏内容,有能力选择并做喜欢的事情,有创意做出自己想做的东西和作品,他们是有自己的心理期待和体验的。若让儿童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就应该特别关注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主观体验,特别是,是否产生了游戏性体验:兴趣性体验、自主感体验、成就感、幽默感、驱力快感等。评价儿童游戏的要素围绕着他们玩的过程本身和玩的心理体验,而不是教师预设的各种目的是否实现,安排的任务是否完成。前者关注的是幼儿的玩儿,后者关注的是教师的间接教。玩儿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成长的方式,玩的过程本身首先是心情愉悦,并一定会带动不同方面和不同速度的发展。

区域游戏是儿童自主游戏的活动,评价环节也可以让儿童多多参与,说说他们的感受和体验,诉诉他们的牢骚和不快……上述几种类型的评价,老师若稍稍退后一小步,再多多考虑幼儿的主体性体验,他们定会向前发展一大步。

游戏与幼儿自由说话


二十一世纪,是个充满竞争、交流、合作的社会。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必需掌握如何去充分表达自己,如何去顺利地与别人交际的技能。而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显示出其重要的价值。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期正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幼儿园的语言启蒙教育便笼罩上了耀眼的光环。同时,美国著名教育家玫琳?凯指出:二十一世纪是儿童的世纪。这又充分告诉我们,新世纪的学前教育完全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孩子在教育中应是自由、愉快的。语言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在本学期教研工作中,如何引导幼儿自由说话,成为我们的探讨点。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活动,我将就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由说话的体会,加以总结,与大家研究分享。

一、游戏本身的性质为幼儿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幼儿自由说话提供了机会。

新版《纲要》中提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源于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的这种观念,近几年来已经普遍地为我国幼教工作者所接受。可以说,儿童的语言也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而游戏,这一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正提供了这样的活动环境。它以其自发性、自由性、愉悦性和假想性,深受幼儿喜爱。在进行游戏活动时,幼儿处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这使儿童会主动积极地与周围环境中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自然地开口说话,表达情绪或进行交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同时,游戏过程的本身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儿童在游戏过程中需要将视觉信息、听觉信息以及主观感受、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并随时会出现儿童与成人,与游戏伙伴间的双向互动过程。这无疑是与一种“人”的环境的交互作用。

另外,游戏活动本身的进行、深入,又不断使幼儿有丰富的谈话内容,或不断调整、重组语言结构,使自己可以根据别人的意图作出相应的语言反应。在调整过程中,幼儿有“顿悟”,有“错位”,也有“创造”。在尝试中适时调整语言策略,掌握、更多的说话技巧。

简言之,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练习说话技巧的好机会。而让幼儿有说话的机会则正是引导幼儿自由说话的先决条件。在我们班的每次区角活动中,都充分证明这一点:即使最腼腆的幼儿也会自觉地与环境互动,运用语言与别的幼儿交往,表现出其最自然的一面。

二、在游戏中,细心观察,加强幼儿自由说话的实践。

游戏中的幼儿,总在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动,愉快地和同伴交往、合作。语言作为其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自始至终伴随其中。这不失为幼儿进行自由说话实践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

1、多创造讨论交谈的机会,鼓励幼儿在共同游戏中充分进行自由交往语言的实践。

在游戏的开始,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择及角色的分配等,都可交于幼儿讨论决定。让幼儿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仔细倾听同伴的意见,在不断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达到统一。如在美工角的活动,材料充足,并且幼儿的美工水平不断提高。完全可让幼儿讨论决定玩什么,选什么样的材料。而各角色游戏区也都让幼儿自己去商谈角色分配,使每个孩子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另外,增加各游戏区间的互动,让幼儿有更多交谈机会。各游戏区间存在着一定的“业务往来”,势必会更多地发生交流。这样,孩子说话的范围会得以扩展,自由说话的机会也相应增多。再者,鼓励幼儿将幼儿园、家庭及社会活动中习得的词汇、语句加以运用、练习,转化为幼儿本身的积极词汇,发展幼儿自由说话的水平。如在快餐城中,幼儿进入角色后,会运用“欢迎光临”等餐饮服务的用语。有的“服务员”还会推荐水果拼盘,告诉你拼盘“美味可口,很鲜艳”等。这都是一种对习得的语言符号的强化运用。

2、细心发现游戏中常独自言语的幼儿,正确引导,促使其自由说话行为加强。

独自言语常常发生在幼儿初期,独自游戏阶段中。但在大班幼儿中,由于缺乏自信,或性格使然,也常常会遇到爱独自游戏独自说话的孩子。对这样的孩子,发现后,应先做一个好的倾听者,耐心地与其交流,再扩展孩子说的话,加强其说话行为,如可引导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等,并帮助他推广给别的孩子,增加其自信心,策略地为其扩大交往,扩大说话范围打下基础。

3、教师在指导中,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游戏纵深发展,引发幼儿说话。

幼儿在其游戏过程中,常常由于经验的缺乏,会出现一些“瓶颈现象”,即游戏老是重复到一定程度,便停滞不前。这时,孩子往往会放弃游戏,或一言不发地处于一种等待之中。老师必需及时介入,通过提问或提议,引发孩子再次发言,讨论,并逐步将游戏推向更高的层次水平。我班的超市,在学期中就常常出现这些问题,我向“售货员”、“服务员”提出“为什么不能便宜些呢?”的问题。孩子们商量后,决定“一块钱”可以买两样。这一“举措”果然使“生意”好起来。幼儿的很多行为、语言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给孩子们一个机会,他们会报答我们一个惊喜。

三、在平时的正规性的语言活动中,从儿童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广而浅”,多角度地确定儿童语言的教育内容,使幼儿有话可说。

正规性的语言活动中,可以使幼儿习得运用更多的口语词汇、语句,使幼儿的语言表达更加趋于完善。同时,也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语言交往更加丰富。

第一角度:选择幼儿自我认识及日常生活经验为幼儿语言教育内容。

如谈话:“我爱去的地方、我喜欢的动画片”等。这些来自于幼儿自身及日常生活的内容是孩子相当熟悉的,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能让幼儿在回忆相关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处理有关信息,加以整理组织成较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同时又引导儿童对自身及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

第二角度:选择幼儿可以理解的社会信息为语言教育内容

如让幼儿认识一些交通标志,结合看图讲述,谈论希望工程等。诸如此类的内容都让幼儿感到新奇,孩子们极愿表达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并常常为之此发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这类语言活动不仅使儿童的语言得到发展并使其社会性情感得到完善。

第三角度:选择幼儿可接受的科技发展信息为语言教育内容

综合组织幼儿可感受的、可理解的科技发展信息,深入浅出地予以引导,并为幼儿的语言发展及其他多方面发展服务。“最寒冷的南极”“家用电器”“取暖工具”等等,这类语言教育内容有较大的信息量,不仅使幼儿的语言表述、运用的量大大增加,而且对思维的加工、概括十分明显。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得到整合有效发展。

自由说话是语言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当语言综合水平得以提高,幼儿自由说话才会跨上新台阶。无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正规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以及生活活动等等方面,都离不开语言的参与。只要在丰富多采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多种形式的说话机会,并加以合理引导,定能培育出“敢说”,“乐说”,“会说”的新世纪儿童!

自由是幼儿游戏的起点


话题中提到的幼儿游戏过程,表现出幼儿由内部动机的驱使而产生的独立自主的活动。从幼儿的表现中我们看到,孩子自己选择了适宜的材料,创造了自己的玩法,与同伴有了交流和沟通,并且从中感受到了快乐。而案例中的教师希望幼儿在活动时按照规则游戏,保持活动室的整洁和玩具材料的完好,虽然无可厚非,但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即自主性是游戏的主要特点,游戏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而不是教师。玩不玩游戏,玩什么主题都应由幼儿自己决定,尤其是选择什么样的游戏材料更是如此。因此,案例中的结局——“幼儿只好乖乖地将鸡蛋壳放了回去,脸上显出无奈的表情”也就不足为奇。很明显,幼儿的自由受到了限制,也就失去了游戏的积极性,这也印证了那句话,“自由在何处止步或被限定,游戏便在哪里终结”。

幼儿园的活动区只是一个空间规划的概念,设置活动区的目的是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操作材料,作用于环境,通过游戏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主要是通过操作游戏材料在实现其娱乐功能,同时也实现它的教育功能。《解读》一书将游戏材料界定为用于幼儿游戏的一切物品,包括专门为幼儿游戏而制作的玩具,以及任何日常物品或自然材料。

长期以来,很多幼儿教师为了让活动区配合五大领域教学目标的达成,大都绞尽脑汁,对活动区玩具材料进行了高结构化的设计,即在材料上附加特定任务,幼儿必须严格按照教师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幼儿在活动区操作这些材料时,经常会感到单调和枯燥,对教师花很大精力设计出来的这些材料,总是不喜欢。所以,话题中教师的做法极容易让活动区游戏失去本身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失去对活动区游戏的兴趣。

既然游戏的特征在于它一方面要服务于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又要使儿童得到满足和快乐,我认为不妨尝试两种途径,增加游戏的自由,提高幼儿的兴趣。

途径1:降低材料的结构化程度

高结构材料封闭性强,需要幼儿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操作,很容易让幼儿失去游戏兴趣;而低结构材料开放性强,无固定玩法,目标隐蔽,对幼儿来讲自主的空间大,可以玩出花样,生发出更多、更综合的教育效果,更容易被幼儿喜欢和接受。如果话题中的教师在小餐厅少投放一些封闭性材料,多投放一些开放性材料,并且根据活动区的容纳量尽量多地增加材料数量,让幼儿玩得更开放,游戏兴趣持续得更久。

途径2:实现活动区材料的共享

所谓的活动区材料共享就是指教师在活动区游戏时间给幼儿一定的自由,幼儿可根据游戏的需要从任何区域选择玩具材料。

为了便于幼儿取放玩具,教师应把相互关联、种类近似的活动区安排在相邻位置。而教师在指导时,更多要做的是在活动区活动中观察幼儿的行为,揣测幼儿的心理,了解幼儿的需要,不受区域的限制帮助他们选择更适合自己游戏的材料,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和满足,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班级活动区材料的共享好处多多,但很多年轻教师难免会出现案例中提到的担心,即“不规定材料的游戏区域,活动室一会儿就乱糟糟,没法收拾”。维果茨基指出:“游戏必须包括学习规则和遵守规则。”那么,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规则?由谁来制定游戏规则?

由教师制定规则,幼儿被动执行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因为教师制定规则的出发点经常是为了方便班级管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会少一些,所以我建议,收拾玩具的规则应该由全班幼儿协商制定,对于自己制定的规则,幼儿会更容易认同,游戏时也会更加自觉地遵守。如果出现了违反规则的现象,影响了班级游戏的正常开展,那么教师可就出现的问题及时让幼儿讨论如果不妥善管理玩具、不按规定收放玩具,会给游戏造成影响及不便,使幼儿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喜欢《对幼儿活动自由的再思考》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儿园游戏,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活动方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