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对话,化解挑食幼儿的心理焦虑

01-09

众所周知,如果想要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交流与讨论,而教育笔记有益于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如何动笔写一篇教育笔记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真诚对话,化解挑食幼儿的心理焦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到了喝奶加餐时间,总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逡巡在自主生活区,那是芸芸,这个小姑娘从开学初到现在,一口奶都没有喝过,每次喝奶都是她最痛苦的时候:“我不爱喝奶,我想喝甜水。我不想喝奶,我喝奶,我怕我会吐,我也许会过敏。”,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拒绝喝奶。面对老师的劝说,她都是鼻涕一把泪一把,最终的结果就是熬不过她的软磨硬泡,把开了封却一口都没喝的奶,整罐放到了垃圾桶里。

芸芸吃饭也和喝奶一样难熬,挑三拣四。不好好吃饭、不好好喝奶、不参加运动,造成她上下台阶儿都要人扶着,体质测查的各项结果都不合格,家长为此非常的苦恼和纠结,但是面对她的哭闹,却没有好的办法。一度跟老师说:

“您劝劝她,让她喝奶。”

“唉,要是不爱喝奶就算了,实在不吃就算了。”

那真的算了吗?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是放任自流还是想方设法让她改掉挑食喝甜水不喝奶的习惯呢?

答案当然是后者。

我和孩子开展了一次真诚的对话。很有成效,记下来与大家交流探讨。(首先要确认孩子确实对牛奶不过敏,再展开以下方法)。

一,不急不躁。

教师首先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来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

不要因为孩子的软磨硬泡失去了应有的平静与理智。在孩子哭闹或者耍赖时,老师要做到心平气和。因为老师情绪越是激动,孩子的抵触和求关注的心理就会越强,哭闹会更加厉害。

老师可以和孩子面对面坐好,拿好纸巾,帮孩子擦去鼻涕眼泪,请她安静下来,好好跟老师说清自己的想法,提示孩子:“你边说边哭,我听不清,请你安静一下,再跟我说,我可以等。你不哭了,我们再说话。“芸芸逐渐安静下来。

二,客观诉说和认真倾听。

客观说出老师内心的感觉,倾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解决内心顾虑。

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和她是平等关系。把她当成了好朋友,对她是真心的关爱。

她说:“可我不想喝奶,我从来都没有喝过奶,我在家也不喝,我妈妈说不爱喝就可以不喝。”

我:“你想听听我的想法吗?”

芸芸说:“想。”

我把她的手拉过来,握在我的手心里,对她说:“宋老师也有很多东西没吃过,也有一些东西不爱吃,但是没吃过的东西可以尝尝。而且医生对我说,有很多东西虽然味道可能不好,可是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所以宋老师就坚持吃,第一次少吃一点儿,第二次稍微多一点,慢慢的这些东西我就都能吃下去了,现在我就很少生病,每天都能来上班,和小朋友一起玩,也不用总去医院打针吃药,我觉得好好吃饭比打针吃药舒服多了。你觉得呢?”

她点点头:“我也不喜欢打针吃药。”

我又说:“芸芸妈妈很爱芸芸,但是妈妈有时候因为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也会犯一些小错误,会惯着孩子,这样是不好的。所以老师会和妈妈谈,希望妈妈能改正自己的小问题,能帮助芸芸也改掉自己的坏毛病,让芸芸能够更加强壮,你看这样好不好?”

她使劲儿点头:“是的,我妈妈就喜欢惯着我,她就怕我哭。”

看来孩子是抓住了家长的软肋并懂得加以利用。这是家长们必须要注意杜绝的。

我:“总不喝奶,挑食的孩子,腿没有劲儿。走路走不快,跳也跳不高,想玩滑梯也爬不上去,小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你也不能一起玩,多没意思啊,会影响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简单的提示让孩子明白她所做的事情错在哪里,会带来什么害处。由此而督促孩子自觉改正它。

三,拟人化的情感置换。

用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拟人化的语言,来引导孩子进行情感置换容易被孩子接受。因为这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点,形象生动的语言,能激发孩子的想象,让孩子回到童话世界。,孩子会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理解和感受。成人利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孩子作心理换位,可以教会孩子去体会他人的心情,感受,从而变得更善解人意,通情达理。

我对芸芸说:“牛妈妈为了让小牛强壮。给小牛喂奶,小牛就很有力气很强壮。现在牛妈妈为了让小朋友强壮,把牛奶给我们小朋友送来了,希望我们小朋友多多的喝奶,这样能够长得像小牛一样的强壮,如果你不喝奶,那就把牛妈妈的这些奶都浪费了,牛妈妈会伤心也会生气的,小牛也会不高兴的。“芸芸若有所思。

四,循序渐进,坚持到底。

任何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利用孩子的好胜心和责任意识,帮助孩子逐步适应。

所以我跟芸芸商量,制定一个喝奶计划。

首先,把不透明的罐装奶明示化。在班里喝奶的时候,每个小朋友是一罐装牛奶,孩子看不到自己喝了多少还有多少,凭借经验和摇动奶罐来感知喝奶进度。这会给不爱喝奶的孩子造成压力。我跟芸芸商量,把罐装奶像倒酒一样,倒在杯子里,每次倒出来一点,她能看到自己喝了多少,喝完了,再倒一点,允许她慢慢适应。

其次,为了避免恶心等不适,可以先啧啧(啧啧的咂摸声音)再咕咚(吞咽的声音),也就是从小口到大口,从吸一口歇一会到连续吞咽,允许孩子慢慢过渡。

再者,从家里喝奶氛围入手:从今天开始,妈妈,爸爸,还有爷爷在家里的时候,都陪着静云一起喝奶,大家坐在一起,由芸芸为大家服务,倒奶,从每天喝一点点开始逐步适应。不光融洽了家庭氛围,也能促进孩子好好喝奶和进餐。

五,积极的心理暗示。

计划定完了,我给了芸芸一个大大的拥抱,并且轻轻抚摸她的后背,她很满足的对我说:我明天肯定能喝完奶。适当的身体安抚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我从最初的面对面,过度到拉着手交流,谈到现在,拥抱着她,爱抚她的后背,身体姿势的变化让她潜意识里感受到了自己的进步会得到老师的肯定和积极回应。

今天的喝奶斗争就这么愉快的结束了,明天可能她还会哭还会闹,但我想她一定会比今天进步一点点。

我也知道这样类似的事情还会有,希望我们都能以一颗赤子之心,平和理智,温柔亲切的和孩子一起面对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问题,帮助他们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后续:

今天尝试喝奶的时候,计划改变了一下。芸芸说:“不想把奶倒在杯子里,怕看到会恶心。”我同意了:“那我给你看看你以前笑的照片,你看看多好看!这样你就不会恶心了。”芸芸说:“我笑的时候比哭的时候好看多了!”这样的对话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今天芸芸喝了3/4罐奶,午饭都吃光了。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真诚的爱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教师是蜡烛,教师是孩子的引航,教师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记得爱尔维修曾经说过:“人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儿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有的人则变为凡夫俗子。

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记得有一次,当我给孩子们上完课后,身体很不舒服,感到全身无力坐在那休息。

突然,我的背上有一双小手在敲,我的心里一阵怒火:“是谁这么胆大竟然爬到老师头上来了。

”我往后一看,原来是那个平时文静不善于说话的曦曦。

她看到我往后看,轻轻地说了声:“我喜欢你,我看你很累,我给你敲敲背”刚才的怒火顿时消失了,我被激动得无话可说,我为自己刚才的冲动而伤害到那颗善良的心感到自责。

在我们默默无语时,我听到了那有点“专业”的啪啪的声音。

此时,我感到这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传递着师生之间的情感。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孩子对老师的爱是一种最原始充满真诚的爱。

它蕴含在孩子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微不足道的事情中,使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这种爱的真诚。

老师感受到孩子们的爱,我们的工作就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工作就有动力。

孩子们是多么可爱的,他会想办法回报给你。

慢慢地,我感受到当你真正进入童心世界时,你就会爱了,你就会耐心地倾听了,细心的引导了,你就会平心静气地做好每一件事情了。

因为你的付出得到了许多的回报。

当看到孩子们一颗颗善良的心,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时,我笑了,因为我不仅是我,而是孩子们最好的朋友,最喜爱的老师。

真诚的“爱”孩子


爱是沙漠中的一杯清水,滋润你的心田;爱是失意时一句鼓励的话语,激起你的斗志;爱更是黑暗中的那一点光明,照亮你前行的路。

同样的爱孩子也并不一定是说你要对他们做出多大的贡献,相反的,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恰恰最能体现出对孩子的“爱”,一句“你真棒”就会让他们心花怒放,高兴好久:亲一亲他们的小脸蛋就会让孩子们体会到来自妈妈般的关爱。

现在的孩子懂得的道理越来越多,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并不一定要打骂才能制止,尝试给他们讲一些简单的道理,让他们知道自己犯错的原因,最后自来一些鼓励性的语言。

我相信这种教育方式会更令孩子和家长接受,因为我们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用“爱”来感化孩子们。

我们的“爱”很渺小,很平凡,但我们却用我们渺小平凡的“爱”做着既不渺小也不平凡的事情。

那毫不起眼的“爱”往往是孩子最需要的。

关注所有的孩子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让他们茁壮成长。

只有真诚的爱孩子,才能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幼儿观察记录:挑食的孩子


观察内容:观察幼儿中午进餐情况

观察时间:**年**月**日

观察地点:小二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轩轩

观察目标: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不挑食,不剩饭。

观察描述:

午餐时间到了,今天中午为孩子们准备的午餐是大排、木耳和西红柿蛋汤。小朋友有序取餐后,教室里很安静,孩子们都在认真的吃着饭。当然,也有个别幼儿吃饭时不专心,还在和其他幼儿大声说话。轩轩小朋友拿到饭以后,迟迟不动,看着饭一脸的为难。我走过去问他:“轩轩,你怎么了?怎么不吃饭呢?”轩轩看着我没有说话。他看了我一眼,又皱着眉头,噘着嘴,看了看碗里的饭和菜。我顿时明白了,于是问他:“是不是遇到不喜欢吃的菜了?”他难为情的点头,回答“是的。”他说不喜欢吃大排,因为大排嚼不动。我说:“老师不是经常说小朋友不能挑食吗,之前你不喜欢吃青菜的,但是现在也吃了,这就是进步呀,老师当时还夸了你呢!今天的大排你不喜欢吃,那该怎么办?是不是遇到困难了又要退缩?”他低下头想了想,然后看着我说:“那我能不能就吃一点点?”我说“可以啊,吃一点也是有进步的,我们每次都多吃一点点,这样时间久了你就会越来越棒了。”他坚定的点点头。当他吃了第一口时,我看着他,对他点头笑了笑。他好像得到了鼓励一样,一口接着一口的吃,不一会儿,一块大排就被吃完了。他拿着空碗给我看,高兴的说“老师,你看我吃完了。”我摸摸他的头,装作很惊讶的说“你都吃完啦?太棒了,你今天又进步了!老师要给你一个奖励。”吃完饭,我奖励给他一张小贴纸,他特别开心的跟其他小朋友炫耀。

下午离园时,轩轩拉着妈妈,对她说“你看,我今天又进步了,这是老师奖励我的。”轩轩妈妈也开心的表扬的孩子,并对他说“如果你以后都不挑食了,什么都爱吃的话,那就更棒了。我们还要进步哦!”轩轩高兴的点了点头。

分析反思:

通过和轩轩妈妈的交谈,我了解到,轩轩爸爸和妈妈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在家里奶奶带的较多。老人对孩子常常很溺爱,对于孩子的要求,老人都尽量满足。对待幼儿吃饭的问题,奶奶常常都顺着孩子,时间久了,导致幼儿挑食现象严重。

解决策略:

首先,我们通过讲述绘本和故事的形式,给幼儿以引导,让幼儿知道挑食对身体不好。当幼儿遇到不喜欢的食物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并肯定其感受,引起共鸣。同时,给幼儿鼓励,让他一点点的尝试,久而久之,幼儿的挑食现象就会有改善。

其次,和家长沟通,要和家长达成共识。我们要求孩子不挑食,不仅局限在幼儿园,在家中家长更要督促幼儿,不能溺爱孩子,孩子说不吃就吃。家长要分清什么是真正的爱。

最后,年轻家长要和老年人多沟通,带着爷爷奶奶多听有关科学育儿的讲座。只有家园一致配合,才能帮助幼儿改善挑食的现象。

用爱化解孩子的情绪


孜孜是小班的一名女孩子,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由于父亲忙于公司业务,平时的日常起居由保姆代替,从孩子入学后给老师的感觉是她和父母的感情一般,和保姆反而很亲密,刚入园时每天哭着要“保姆”,而从来没有说要“爸爸”或“妈妈”,而且对亲生父母很不尊重,已养成了任性的脾气,稍有不如意就用哭闹来解决问题。

案例描述:

在一次碰到孩子妈妈时说起:孩子贴在额头上的五角星、小红花总是不肯拿下来,一次晚上睡觉时不见了,哭到半夜2点多,哭累了才睡去;还有一次妈妈带她到浴室洗澡,在洗澡时不小心把小红花洗去了,这下可不得了了,她在浴室里大哭,哭得所有的人都认识了她,妈妈难为情的带着她“逃离”了浴室。

案例分析:

孩子经常不和父母住在一起,而且保姆经常在孩子面前说“XXX”(父母亲的名字)怎样怎样的不是,造成和父母感情疏远,父母缺乏威信,加上父母难得和孩子在一起时事事顺着她,惯着她,以至于养成任性、娇气的不良习惯,情绪很不稳定。

案例描述:

一天午睡,我发现孜孜手上带着一串会发出铃声的手链,睡觉时在玩弄,于是我对她说:“你把手链放到老师哪儿好吗?起床后再带上,要不然会吵到其他小朋友午睡的。”她摇头表示抗议,怕她哭闹,我说“那你把她摘下来放在边上,不要拿着玩,要不然老师要收掉的。”经过她点头同意,我就巡视其他的孩子午睡去了,过不久,我又听到了清脆的铃声,我走到她面前生气地说:刚才不是说好了不玩了吗?赶快放到边上,要不然我拿走了。可过了不久,她又故伎重演,我疾步走到她床前生气地说:拿来,放我这儿。她抢着不肯放手,而且开始大哭,吵得所有的孩子都不能入睡,我气恼的骗她说:你再不停止,手链就没了。听了这话她哭得更起劲了。看来用硬的方法不行,只能缓一缓,我只好假装把手链找回来给她带上,让保育员把她抱到外面哄哄她,才算平静下来。

自我反思:

孩子的脾气这么倔强,我一时也确实没找到很好的稳定孩子情绪的方法,午睡起床后,我又对她进行了谈话和教育,让她知道一个人发脾气是不可爱的,小朋友和老师都不喜欢,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是没有用的,不能什么事都依着自己的性子,有些不可以做的事情就要克制自己不去做,否则别人不高兴、不喜欢,你自己也得不到快乐。我想,针对任性、情绪不稳定的孩子,用强硬的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而且一时要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不可能的,需要班里的老师、保育员和家长形成合力,并且要借助同伴的影响力,或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的各个环节之中,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在小朋友眼里,老师应该是亲切的,和蔼的,讲道理的,会关心人的,具有威信的大姐姐、妈妈。为此:

首先,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当成小孩,蹲下身来甚至蹲下心来和孩子交流,与孩子形成个人伙伴关系,尊重孩子,相互了解,不断交流。平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问题并揣摩幼儿心理,重视幼儿的感受。不要一味的强制或者责备,应该告诉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好处,让幼儿理解并接受它。老师的笑容永远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与奖励,老师的目光是对孩子的肯定;多一份鼓励与肯定,少一声批评和呵斥;让我们的脸上时每刻都有阳光的笑容,让孩子觉得你是最爱他的、最可信赖、最有本事的好朋友。

其次,通过上门家访,与家长分析交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教育孩子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单方的事,特别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双方形成合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才能奏效。我们通过经常的与孜孜父母电话联系沟通,了解孩子的问题现状,让家长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共同商讨对策,毕竟父母还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心必须得有所调整。我们还经常的家访,有时父母不在家,就和保姆或外婆拉家常,和孩子一起玩,慢慢的和孩子的亲近了,孜孜把我当成了亲人一样,有时会和我亲热,还会想我提要求,这时我也不失时机的向她提出一些要求,她也会答应了,不再哭闹发脾气了,脸上经常会洋溢着幸福满足的微笑。

最后,教师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感兴趣活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参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的活动真正关注并感兴趣。教师对于幼儿所进行的活动的这种重视和尊重的态度对和谐的师幼关系的形成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有意识地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和愿望、幼儿的情绪情感状态及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与话题,参与到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中去。我们根据孩子兴趣,设计孜孜最爱的活动。孜孜很喜欢跳舞,我便在教室里开设了一个小舞台,每天下午和她约定明天早点来,老师等你来,我们一起来开音乐,跳舞。同时帮助她寻找玩伴,带孜孜和其他伙伴围在一起聊天:如幼儿园里最开心的是什么事!最喜欢幼儿园里的什么玩具!你今天找到了哪些好朋友等!渐渐的孜孜跟我有了更多的话题,会说爸爸在她生日的时候送给她一台录音机,也可以放音乐,话匣子一打开,也打开了孩子对陌生的环境紧锁的心门,她拥有了一起玩耍的小朋友,更把老师当成好朋友,碰到问题的时候自然会在乎小朋友和老师的感受,这时教师对于幼儿就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外在表现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并为幼儿所感受,从而为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创设了条件。

通过家庭、幼儿园、同伴对孜孜关爱,逐渐化解了孜孜情绪障碍,现在情绪比较稳定,和小朋友、老师和集体融为一体,感受到了老师、同伴和家人的爱,能够有通过游戏、自我转移调节自己的情绪,不再任性发脾气。我认为,情绪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特殊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期进行适当的引导是很有成效的,特别是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爱,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我们不能错失良机。

纠正孩子的挑食


午饭时间到了,今天幼儿园的食堂里做的饭菜是用肉炖冬瓜,我把饭菜一提到餐厅,有的小朋友就说:“老师,今天的菜好香啊。”“老师,我要多吃一碗。”我一面回复着孩子们的话,一面给他们盛饭。

饭盛好了,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老师,杨东润不吃冬瓜,他说冬瓜不好吃。”

“是吗,怎么能这样呢?”我走到杨东润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吃冬瓜呢?冬瓜的营养很多,又好吃,又美容。”

“老师,冬瓜不好吃,妈妈在家做的我也不吃。”

“你妈妈做的不如幼儿园里做得好吃,不信你尝一口。”我舀了一勺放到他嘴边

,可是他就是不张口。

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挑食的坏习惯吧。我随手拿起电话和他妈妈进行了沟通,通过沟通,我了解了杨东润出现挑食的现象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妈妈过分溺爱他,任由他任性,不喜欢吃的食物就不给他吃。平时又爱吃零食,最终影响了正餐,而导致挑食。

针对这种现象,在教育的同时,我还采取游戏地方法,依孩子的兴趣变换花样,和他说一句悄悄话:“你今天真棒,饭菜都让你吃完了。”“你把菜吃完,老师奖励你。”同时还要通知家长,在家里做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准备,让他体验劳动的成就感,来提高孩子进食的兴趣。

幼儿观察记录:挑食的冉冉


观察对象:冉冉性别:男年龄:4岁

观察时间:**年**月**日

观察过程: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一个学期马上又要结束了,小班的孩子即将要进入中班。面对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心里很是欣慰。当然,对于个别幼儿的吃饭问题,老师也是很头疼的。

午餐时间到了,今天孩子们吃的是蚝油生菜和鹌鹑蛋,喝的是猪肝汤。小朋友拿到饭以后教室里都开始安静下来,大口大口的吃着饭。也有个别幼儿吃饭时不专心,还在和其他幼儿大声说话。冉冉小朋友拿到饭以后,迟迟不动,看着饭一脸的为难。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了?”冉冉看着老师没有说话。他只是默默的看了看碗里的饭和菜。我顿时好像明白了,于是问他:“是不是遇到不喜欢吃的菜了?”他难为情的点头,回答“是的。”他说不喜欢吃生菜。我说:“老师不是经常说小朋友不能挑食吗,之前你不喜欢吃青菜,现在也吃了,这就是进步呀,老师还夸了你呢!今天的生菜你不喜欢吃,那该怎么办?是不是遇到困难了又要退缩?”他低下头想了想,然后看着我说:“那我能不能就吃一点点?”我说“可以啊,吃一点也是有进步的,我们每次都多吃一点点,这样时间久了你就会越来越棒了。”他坚定的点点头。当他吃了第一口时,我看着他,对他点头笑了笑。他好像得到了鼓励一样,一口接着一口的吃,不一会儿,碗里的生菜就被吃完了。他拿着碗给我看,高兴的说“老师,我吃完了。”我摸摸他的头,装作很惊讶的说“你都吃完啦?太棒了,你今天又进步了!老师要给你一个奖励。”我给他的柜子上贴了一个小红花,他特别的开心。

下午离园时,冉冉拉着妈妈,对她说“你看,我今天又进步了,这是老师奖励我的。”冉冉妈妈也开心的表扬的孩子,并对他说“如果你以后都不挑食了,什么都爱吃的话,那就更棒了。我们还要进步哦!”冉冉高兴的点了点头。

分析:

之前通过和冉冉妈妈的交谈,我了解到,冉冉爸爸和妈妈平时上班都比较忙,在家里奶奶带的较多。老人对孩子常常很溺爱,对于孩子的要求,老人都尽量满足。对待幼儿吃饭的问题,奶奶常常都顺着孩子,时间久了,导致幼儿挑食现象严重。

措施:

首先,我们通过绘本和故事,给幼儿引导,让幼儿知道挑食对身体不好。然后,在幼儿遇到不喜欢的食物时,教师要进行引导,并肯定其感受,引起共鸣。同时,给幼儿鼓励,让他一点点的尝试,久而久之,幼儿的挑食现象就会有改善。

其次,和家长沟通,要和家长达成共识。孩子不仅在幼儿园不挑食,在家中家长更要督促幼儿,不能溺爱孩子,孩子说不吃就吃。家长要分清什么是真正的爱。只有家园一致配合,才能帮助幼儿改善挑食的现象。

伸出对话之手


教师角色的关键就是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开放、互相尊重、融洽温馨的关系。为了建立起这种关系,我们必须先迈出第一步,向幼儿主动伸出对话之手。

在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他们平时很少与老师沟通,我也常常为用怎样的方式和这样的孩子沟通而伤脑筋。因为年龄关系,一般都是用说教的方式来与孩子们沟通,而往往这么做收效似乎并不理想。

一天早上,孩子们在玩桌面游戏,大家玩得相当投入。佳佳一会拼了一把手枪,一会又搭了架飞机,非常逼真,立体感很强。我被吸引了过去,要求他教我怎么搭。他很惊奇,眼睛睁得很大,仿佛在说:“你是老师,怎么能不会呢?”我笑了笑说:“老师也有不会的东西呀,不会就要向别人学。”听了我的话,他点了点头,很快的,他教我搭手枪,还教我拼插了飞机。游戏结束后,我还听到他充满自豪地对别的小朋友说:“老师搭的这个飞机和手枪,还是我教给她的呢!”第二天放学时,他奶奶就跟我说,佳佳回家后,和她说了许多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情。当桌面游戏又一次开展时,佳佳又玩起了昨天的玩具,还主动地告诉我:他最喜欢搭飞机和手枪,长大了他要当解放军……

就这样,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的时候,老师佯装了一次弱者,却激发了孩子做强者的责任感。一件小小的事情,也许就是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让我们多多地、主动地伸出对话之手,把握更多的开启孩子心灵的钥匙吧!

与孩子的心灵对话


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件事,有一次一位家长向我反映,星期天他的孩子在家里把他养在鱼缸里的十几条金鱼都晒成了鱼干,完了,这位家长气愤地说:我这孩子怎么了,一点没人性,一点没同情心。心态那么不好,那么残忍。会是这样吗?我对这位家长的话产生了怀疑。晨间活动时,这位孩子走到我跟前悄悄地说:“老师,小鱼和人不一样,是吗?”“是呀,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的?”“人不晒太阳会缺钙,我妈妈告诉我的,小鱼晒太阳它就会死的。”说完,孩子难过地低下了头。原来如此,孩子是因为想让金鱼补充钙而想到了这个做法。

有人说:教育在于才能的培养,而非压抑本能。正是为了了解,孩子才有了这样的行为,这样一个看似残忍的实验,至少让这位孩子了解了鱼和人是不一样的。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幼儿的主动实践则更可贵,只是幼儿的实践常常不为成人所理解。其实,我们小时侯又何尝没有这样的行为,我们也曾让小鸡学游泳,让小鸭学爬树。善待孩子的每一次行为,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梦想,尊重孩子获得知识的手段,才能让孩子主动发展,获得经验。或许真是这些幼稚的故事,才让他们一天天的在长大。

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不也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着孩子吗?也常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幼儿。曾有一位妈妈常带孩子去逛商场,可孩子每次吵着要回家,妈妈有些不明白,这么多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应该觉的好玩呀,可当她有一次蹲下身子系鞋带时,她才豁然发现,当她以孩子一般的眼光看商场时,眼中看到的只是人来人往的腿或脚。蹲下身子,你才会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你才会走进孩子的心灵,你才会发现这里是片多彩的世界,孩子们正以自己的经验去感受着这片蓝天,这片土地。

21世纪的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是一种人类希望、理想和超越的教育。如果当时这位家长能耐心地与孩子对话,了解孩子的奇思异想,或许他就不会下这个结论。重视与孩子的对话,才能让我们了解孩子。正是这样一种对话精神才使教育真正成为人对人的教育,使儿童变的容易理解。对话意味着教师要倾听儿童,与儿童进行心灵的对话,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思想、观点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教师会从儿童那里看到他们优于自己的奇思、怪想和创意;对话使教育变得精彩、有活力,成为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相互学习,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过程;对话使我们重视儿童,使儿童成为与教师合作、共同探索的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鲜活生命。

让我们走近孩子,与孩子的心灵对话,去感悟那份童真,去领略那个世界!让我们伴着儿童共同成长吧!

教育笔记《真诚对话,化解挑食幼儿的心理焦虑》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笔记挑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