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小龄生身上的奇迹

04-08

众所周知,对于一名优秀的教师来说,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负责,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归纳总结教育经验。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优秀的教育笔记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发生在小龄生身上的奇迹,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崔欣怡是班上的小龄生,由于他的年龄小导致他在动作和语言方面与其他小朋友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平时我们对他的要求并不高。一次,自由活动安排的是玩球,孩子们都在玩的热火朝天,唯独崔欣怡拿着球走东串西,对这样一个小龄生,我还不忘记鼓励他,教他,他还是在拍球时时常球跑到很远,活动结束了,当然我也不忘鼓励他:“欣怡你要多多练习啊!”“欣怡加油啊”一边响起了一个细细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是文慧在给他打气,刚才还毫无反应的欣怡朝文慧点了点头,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现在欣怡拍球的技术仍然很笨拙,但我们再也看不到那个拿着球无所事事的欣怡了,取尔代之的是一个能积极参加活动在活动中不断要求上进的孩子。

看着崔欣怡一点点的进步

,我庆幸自己能及时意识到幼儿之间的想互作用,能适当地开展以幼儿为评价主体的谈话,这不仅让崔欣怡得到了发展,班上的其他孩子也因此得到了一次锻炼和发展的机会。

给孩子一个解决问题的空间

自由活动时,我正在和小朋友们一起跳绳,李子璇跑到我的面前着急地对我说:“王老师,王有源哭了,。”边说边拉着我的手就要走,我认真的对李子璇说:“好的,老师知道了,你先去吧,我马上来。”

但是我没有立即去看,而是在一边远远的看着,我只听见李子璇对王有源说:“我和老师说了,等一会我老师就过来了。”

只听小朋友们叽叽喳喳的说“又告状了,”“咱们帮助他不行吗。”“不一定非要找老师啊!”,过了一会儿终于露出了笑脸。

有了这种认识后,当幼儿发生情绪事件,矛盾事件时教师要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的空间,不再包办代替。在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善于把解决问题的机会让给幼儿,给他们提供亲身实践的空间,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伙伴的关心或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这无凝会给幼儿积累更多的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发生在可可身上的转变


记得小班幼儿刚入园的时候,可可就不爱说话,向其家长了解情况,也说可可在家也不爱说话,即使说话了,也是听不出他到底在嘀咕什么。一段时间下来,家长甚至担心可可是个半哑之人。我们老师也非常担心这个特殊的孩子,他的年龄在班中是最小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和别人有相当大的一段距离,平时很多事情都要我们老师包办代替,这样下去对他的发展很极为不利。

经过查找资料,我也了解到,幼儿初期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幼儿说话能力,帮助幼儿在语言表述中认识周围事物,对促进他们的智力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抓紧这一时期训练幼儿说话的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培养小班幼儿的说话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事。于是,我们采取了措施:

首先,从生活上多关心帮助他,与他多亲近,逐渐消除他对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的一些陌生感和恐惧感。每天入园时,我都会热情的与他打招呼,亲切的同他谈话,询问他:“你有没有吃早餐”、“你早餐吃了什么呀”、“这件衣服真好看,是谁买的?”等等,使他觉得我像家人一样在乎他,没有忽视他的存在。

其次,在许多事情上,对他一视同仁,比如在点名的时候,也一样要求他说:“到!”,“我在这里!”虽然第一次他说“我在这里”的时候,口齿很不清楚,声音也很清,但是我还是很兴奋,大大的奖励了他一颗五角星。在上课的时候,也常常会问问他,“可可,你懂了吗?”“可可,你来说一说!”每次帮孩子穿衣服的时候,也会悄悄的和他说上几句悄悄话,和他谈谈,逐渐的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可可也慢慢能说几句比较清楚的话了。每天早上来园也可以自己喊老师早了。看着他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让我非常感动。

第三,要加强与家园之间的联系、沟通。可可一直是奶奶接送的,在家庭教育问题上,我觉得父母亲给予他的教育不够突出。家长对孩子说话能力这方面的问题也比较敏感,所以我想应该多利用一些适宜的机会,和家长多多交流沟通,帮助可可渐渐摆脱不能说、不敢说、不爱说的恶性循环。

相信只要我们真心的付出,相信他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俗语说:“医者,父母心”,我却想说:“师者,父母心”。

发生在每一个幼儿园中班老师身上的恐怖故事…


一位中班老师决定开启她的戒吼修行。给你们讲个恐怖故事吧。

我那群小家伙现在上中班了。

中班!

皮!

说不完的话!

如同摆设的耳朵!

我带他们做倾听训练时,他们很认真,很专注。

游戏结束,回到日常中,方才的训练完全没有成效!

我生气不是因为他们听不到我的话。

而是你明知道他们听得清清楚楚但次次装作听不到让你感觉自己备受冷落!

举个例子。

我们班安安是星期五的值日生。

每次,我提醒星期五的值日生去工作,他都听不见,都要让我单独叫他的名字。

可是!

我让星期五的值日生去选区又或是拿分享的点心时!

他的耳朵就从来没有失灵过!

又想气,又想笑,在气与笑中来回摇摆。

在这群小家伙没有上中班的时候,我是个特别温柔的老师。

永远是面带微笑,柔声细语,温柔到我都想自己嫁给自己。

偶尔生气了,我还会在情绪缓和后跟小家伙们讨论自己刚才的情绪,彼此做好约定,气氛十分融洽。

现在,他们的脑袋里只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很难控制住自己,就连班里最规矩的栋栋也在新学期加入此行列。

感兴趣的、好玩的事情,他们一定会认真听。老师日常的一些叮嘱和告诫,他们听到也会当做听不见,又或是干脆趁机和身边的朋友悄悄说话。

日常使用的告诉大家回到位置上的音乐。以前响起时,所有人都会赶快行动起来。现在,总有一些要等着老师单独喊名字才会开始行动的小家伙,而那些已经坐好的也不会保持安静。

我一个人,他们那么多人。

我的嗓子哪支撑得住喊那么多遍他们的名字!

有时,同一句话重复很多遍,嗓子就哑了。

心里真是心酸无比。

甚至有时被他们气到咆哮!

每次这样生气后,我都无比的自责。

以前我说过,尊重孩子没那么简单。

为什么?因为他们真的很难搞!

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园老师,我当然知道他们如今的这种情况是因为自我意识开始强烈展现的缘故。

长大了,5岁多的年龄。自理能力足以应对日常小事,交际能力足以跟朋友谈天说地,思维能力足以跟老师斗智斗勇。

老师生气,我暂停。

老师缓和,我继续。

天天老师那么爱我们是不会真的跟我们计较的!

我现在才二十多岁,女人如花般的年纪,却已经开始脱发。

在我入这行的时候!

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

幼教使人变秃!

但是,作为一个积极进取的90后热血青年。

我是不会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的。

既然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那么我与孩子的相处理应更有办法。

我不能等着他们来理解我,配合我。

我只能去理解他们,配合他们。

虽然他们很难搞,虽然尊重孩子不简单,虽然我从小并没有在一个尊重与理解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可是,既然我已为人师长,我在他们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里占据了无比重要的位置。

我的语言、个性、处世态度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

如果我做好了,我的高度或许就是他们日后的基础。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

我的学生现在是中班下学期。

面对聒噪如鸭群,选择性听不到的他们。

我要挑战自己的情绪——戒吼。

我会将自己每周的戒吼经历记录下来分享给各位老师。

希望每位幼儿园老师,面对一大群顽皮的孩童,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奏。

戒吼一周目

日期:3.5——3.9 星期一

今天是年后开学的第一天。

孩子们突然从假期中脱离,走进有秩序的校园生活,浮躁难免。

这也是为什么一到开学前的几天里,就会开始告诉你“如何恢复常规”。

按理说,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应该是令老师身心倍感压力的。

而我却非常期盼这一天。

或许是因为想看看那群小家伙有没有长个。

或许是因为自己布置的区域终于可以开始使用。

或许是因为特别想知道今天哭着要找妈妈的孩子是不是我猜想的那几个。(全猜中就去买彩票)

总之,今天面对这群浮躁的小家伙,我十分平和。

毕竟做了一个寒假的心理准备。

毕竟一个寒假没见了,心里稀罕。

3月5日,戒吼成功。 

星期二

今天下午是我的主班。

每到下午,天色不再那么晴朗时,我的精神状况就会有些糟糕。

询问过心理医生,说这是因为我在进化中保留了动物对环境变换敏感的本能,是好事。(然而我并不这样认为)

下午时的小孩子要比上午浮躁的多。

我特意为他们准备了比较自由的活动。自己少说话,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交流的空间。只在必要的时候(如活动结束,洗手喝水,吃点心)发号施令。

我想象着自己是一棵大树,他们都是在我身上筑巢的喜鹊,叽叽喳喳个没完。

我是树,我没有烦恼,我坚定地站在那,为他们遮风挡雨。

想象归想象,我毕竟不是树。

吃点心前的安静等待时间,我没有走出教室,就站到洗手间门口想看看里面情况的一转身功夫,班里两个随性淘气的小女生竟离开位置开始打闹(虽然是巴拉拉小魔仙那种)。

我感到很生气,让她们两个到门口罚站。

我生气并不是因为这一件事,以她们两人的淘气程度,当我看到她们时,我想到的是刚才这一件事情以及今天其他所有的事情。

我拿着同班老师上午给他们讲的绘本《汤姆挨罚》走到她们身边,问她们记不记得这是什么故事。

两人都羞涩的笑了。

我继续问:“这是汤姆挨罚的故事,你们还记得汤姆为什么挨罚吗?”

两人低下头,谁也不回答。

“请你们遵守教室里的规则。”我认真的对她们说。

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我十分满意。

即达到效果,又维护了孩子的尊严。

虽然一开始的确挺生气,情绪上来有些控制不住,但想到自己定的目标,在走到她们身边的这几步路中迅速让情绪稳定下来,才圆满解决了这次的事情。

3月6日,戒吼成功。

星期三

中班阶段的“耳旁风”现象非常严重。

这群小家伙都想着多点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说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是幼儿园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不能磨蹭的。

比如,饭前洗手。

比如,睡觉的时间到了。

比如,外出站队。

……

如果是大人,一定知道只要先做完这些必须的事情,回来还可以继续和朋友谈天说地。

但,他们是小孩子,他们不清楚,他们一定要把自己想做的先做完才行,他们会一直拖拉到老师单独叫他的名字为止。

我的嗓子不是很好,话说多了嗓子会十分酸痛。

有几个小家伙,每次都要拖拉到老师单独叫,还得让老师叫好几遍。面对他们,嗓子又发痛的时候,心里的火气“嗖”地就上来了。

不过,我还是努力按下心中燃起的火苗,起身走到他们身边,轻声提醒。

只有那么几次,没来得及给自己灭火,火焰从嘴巴里冒出来,幸好控制住了火候,才没有让火焰真的蔓延开来。

3月7日,戒吼成功。

星期四

3月8日妇女节,亲子活动。

宝妈们看着宝爸写给自己的情书,哭了一大片。

星期五

今天上午,和我搭班的老师儿子突然生病,请了假。

我们班的保育员老师是个虽四十多岁但在这个职业还是萌新的和蔼可亲的老阿姨。

而我,由于昨晚失眠,精神状况不比平常。

三重压力下,虽然我极力调整心态,但依然崩了。

“说了多少遍了!”

“有没有带耳朵来!”

“×××!又是你!”

越吼越生气,越吼越自责。

午饭前,和我搭班的老师安顿好生病的儿子,紧急火燎从医院赶了回来,给了我短暂的喘息时间。

午睡的时候,我都会把孩子们的名字编进歌里唱出来,美名曰“好梦的祝福”。我一边唱着他们的名字,一边走到他们身边,轻轻抚摸他们的额头。

虽然这个上午,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些不愉快。

但这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他们爱我,我也爱他们。

我们都会努力做到更好。

3月9日,戒吼失败。

也许《戒吼日记》会写到觉得自己完全戒掉了“吼”的习惯就停;

也许会一直一直写下去,从写“戒吼”到记录孩子的童真童趣,也记录自己作为幼师的时光。

看看我们班发生在沙池里的好事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总会担心孩子不够懂事,害怕他们相互间争抢打闹,于是,时间长了,我们便渐渐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就好比你的孩子与伙伴打打闹闹,我们只会关注他打人了、下手了,而不去进一步了解为什么打、打人的原因是什么。事实上,孩子的发展有时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别把那根筋绷的太牢,退后一步,或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呀,就请你跟我一起来看看我们班发生在沙池里的“好”事,引号表强调……

经过数个星期的轮换,本周我们班终于被安排在沙池里运动。软软细细的沙子确实好玩,但穿脱鞋套也着实是个大问题。

第一天,所有的孩子呼天唤地的请求老师帮忙,一个人只有2只手,三个人也不外呼6只手,面对齐刷刷坐成一排的孩子,还真有些力不从心,但我明白,孩子不会穿是正常的,毕竟玩的次数少,鞋套也不方便穿,所以第一天我只要求孩子们“学会等一等”,便一门心思的挨个给他们穿鞋套。其实,我的这个要求提得还是很随意的,只是希望孩子们别打扰我,让我专心忙。但在这过程中,耳边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不会,帮帮我。”旁边另一个孩子会立刻提醒他:“等一等,老师会来的。”虽然只是简短的对话,但我却能充分的感受到我们的孩子慢慢有了初步辨别是非的观念,他们渐渐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甚至还能提醒身边的伙伴。

第二天,我依然只提了一个要求“请你一定要自己动手试试看”,这就意味着孩子们一定要自己亲自试一试。于是,孩子们开始动手试试,在这个过程中,呼喊帮忙的人数明显减少和延迟了,有些孩子失败了,但最起码自己试过了;有些孩子成功的穿上了鞋套,即便穿得不好但依旧快乐;有的孩子竟然还会弯下腰来帮助其他朋友……可见,教师向孩子提出要求能明确孩子应该做什么,应该如何去做,而最重要的实施还是得放手让孩子自己来,孩子们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一些远比结果还要珍贵的东西,就比如今天互帮互助这样一个行为。

第三天的要求和第二天的一样,我请孩子们“一定要自己动手试试看”,不过与昨天不同的是,我重复这句话的遍数慢慢减少了,前一天我需要不断的回应每个向我求救的孩子“你去试一试。”但第三天孩子们似乎有了养成习惯的意识,所以我及时进行了表扬,于是,孩子们穿得更勤,忙得更勤。比起一对一盯着孩子去做,不如在他表现好的时候给点鼓励,那么他会更愿意去做。

第四、第五天的要求还是和前两天的一样,孩子们则渐渐养成了先自己试试后请求帮助的习惯,而且,特别好的是他们非常愿意帮助有困难的伙伴,不仅仅帮忙穿鞋套,他们还会帮助伙伴脱鞋套,拍拍背上的沙子等等。这的确是件“好”事,也是件在教师预设之外延伸的“好”事。就这样,我们度过了这个充满“好”事的一周。

都说什么样的人养育什么样的人,其实真的如此,特别是在育儿这一方面,并不是抓得牢就能得到一切,你得抓得巧、抓得妙,这一、二、三、四、五天我没有苛求孩子一定要做到什么,只是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实质挺难的要求,但最终我反而却收获了更多意想之外的东西。给孩子多留一些空间,别死死的看牢、钉牢、抓牢,这样他们能有更多发展的机会,不是吗?

找找孩子身上的优点


在开学之初,我们班举行了一次以《吾家宝贝》为题的家庭征文活动,以寻找孩子的优点为主题,通过点滴小事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得到了家长们的支持!通过老师在集体面前对幼儿在家的表现或成长中的小事进行有针对性的夸赞,孩子们之间也起到了相互激励、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作用,效果非常好!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总是惯于寻找、放大孩子的缺点,惯于拿孩子的缺点同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较,常常说别人的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这样好,那样好。而自己的孩子,总是"千疮百孔",一无是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关键在于家长们,善不善于发现和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于家长,我想说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您的孩子,做父母的都应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其实在在人的心灵深处,天生就渴望成功、渴望被欣赏、被赞扬。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好样的!孩子最忌讳、最痛恨的事情,就是家长拿自己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好,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不争气。世上没有失败的孩子,只有失败的引导者。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长处,关键在于大人们,善不善于发现和放大孩子身上的优点。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和老师都是他的引导者,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表扬孩子的优点,而不是不断发掘他的缺点。我们要学会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对孩子客观、肯定的评价,这是孩子自信心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师身上很香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老师身上很香”!

今天上午我在领孩子们入厕时,子晴小朋友时不时的往老师身边靠,在老师身上闻一闻,一连几遍,我有点烦了,就说:“子晴,你在干什么呢?”子晴赶紧缩回身子,脸红的走开了。

子晴是一个干净活泼的女孩,个方面表现都不错,特别是在画画方面,画得有板有眼,画面清洁,只不过这个孩子有点儿自大的感觉。

如果我对她微笑一下,她一准会趴在你身边不走了,感觉老师只对她自己好。

过了一会儿,孩子们要到外面去站队做操,子晴又往老师身边凑,我听见她地声对身边的玉涵说:“老师身上很香,不信你闻闻。

”玉涵又往老师身边凑了凑,使劲闻了闻,还对子晴点了点头。

这下我终于明白了:原来子晴往老师身边靠是闻老师身上的香味,其实老师身上并没有什么香味。

我突然明白:这是孩子对老师的一种特殊的爱,一种无法表达的爱,我心中突然一热,是啊,要和孩子勤沟通,孩子都来到你的面前,还被自己拒绝,这是一种什么行为?我心中感到一阵自责:孩子,老师错了,你们是老师的良师益友。

关于“老师身上很香”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从孩子的身上看自己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重视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每次和家长的交谈都是围绕着孩子的进步和表现。今天嘉怡奶奶的一番话,给我带来了启示,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们带来的影响。

一天早上,嘉怡奶奶在送嘉怡上幼儿园时,我问嘉怡最近在家表现情况时,她说:“最近,嘉怡在家当我的小老师呢,一会教我跳《爸爸去哪儿了》,一会教我唱《两只小象》,还教我背《绝句》,我哪记得住啊,这下她可生气了,两手一叉,一本正经地说:“怎么又忘了?老师讲课你听什么了?再不认真听课去中二班吧啊!”本来还高兴孩子能将在园的学习内容反馈给家长,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听到这儿,我的脸腾的就红了:这不是我平时批评孩子的话吗?这就是我给孩子们做的榜样吗?

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和观察能力特别强,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们的一面镜子,我们往往只注重孩子们的表现,却忽略了自己的榜样效应,所以,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注重自己的举止和言行,尽量避免给孩子们带来不好的影响。

混龄儿童语言教育的策略


-->

混龄儿童语言教育的策略

[摘 要]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在混龄教育活动中,幼儿园应注重为幼儿提供宽松、融洽的语言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儿童教育儿童”的作用,让大、小幼儿在自由、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中相互交流,通过想说、愿说、敢说、喜欢说的方式,共同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关键词] 混龄教育;语言教育;教育策略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只有掌握灵活应变的语言,具有语言运用的关键经验,才能对幼儿今后一生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近几年来,随着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增多及居住环境的城镇化、封闭化,幼儿日渐缺乏语言交往的环境和机会,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愿主动与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现象,直接影响了其语言能力的发展。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而且不会感到压抑。不同年龄之间的孩子在轻松的交往中能互相帮助,共同分享乐趣,有助于避免语言交流对象、人际交往对象单一的问题,从而能够有力地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自由、轻松而随意的氛围中,孩子更容易表现出想说、愿说、敢说的愿望与倾向,并喜欢共同感受说的快乐。因此,幼儿园可以尝试以混龄教育、大带小的活动为切入口,通过为幼儿提供宽松、融洽的语言学习环境,采取多种教育策略,让大、小幼儿在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过程中大胆地相互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充分发挥“儿童教育儿童”的作用,尽可能地挖掘混龄教育大带小活动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价值,以此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1]

一、提供宽松的交际环境,提高幼儿交往热情

(一)寓混龄活动于日常游戏中

混龄幼儿间的互动要经历“认识期”——“熟悉期”——“磨合期”——“灵活期”的过程。两个结对班的孩子在一起活动面临陌生的合作伙伴,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来建立默契,这对老师、幼儿来说都是崭新的尝试。为了促使幼儿更加灵活、大胆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可以通过游戏来开展活动,如区域游戏、户外体育游戏、创造性游戏等,鼓励大、小幼儿依据自己的意愿、兴趣选择伙伴,参与游戏,自主游戏,不断增进友谊,发展交往技能。

(二)精心设计系列混龄活动

异龄间恰恰形成了呈自然状态的最近发展区,[2]为幼儿提供异龄观摩的学习机会,能有效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为此,可以大带小为切入口,开展系列的大班带中班、大班带小班的混龄活动。如大小幼儿的见面会,礼物派送,玩具分享,合作性体育活动,大带小参观、调查等,使幼儿尝到与异龄同伴一起游戏、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发展相互间的友情,增进大小幼儿之间交往互动的热情。

二、创设语言学习室,搭建语言表达平台

(一)扩展语言区域内容

蒙台梭利认为语言教育要坚持兴趣性和多途径的原则,[3]通过创设某些适宜的语言环境来逐步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与习惯。为此,幼儿园可以创设专门的语言学习室,为幼儿提供优美、温馨、宁静、适宜的语言学习场所。同时,借鉴蒙氏的语言教育观,依据大、小幼儿的原有语言发展水平及生活经验,可以将语言区的内容扩展为视听、讲述、借阅、前书写及辩论等子区域,并分别制定相应区域的层级目标,选取难易不同的内容开展混龄语言区域学习活动,使各个子区域的目标既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此促进幼儿语言全面发展,更好地挖掘区域活动的语言教育价值。

(二)投放适宜区域材料

区域材料的投放蕴含着教育者的教育理念,也承载着教育者的期望和智慧,鉴于大带小语言区域的特殊性,在材料投放上必须考虑能否激起大小幼儿的参与欲望、持续合作等问题。[4]这就需要从趣味性、层次性、合作性、变通性等方面出发设计、投放区域材料。如视听区的“听指令做动作”中的“请你的小手从脚上爬到头上”“请你刮刮你的朋友的小鼻子”等,这一类的指令虽很简单,但十分有趣,带有很强的游戏性,深受幼儿的喜欢。

爱的奇迹:对调皮孩子的教育


最近我班孩子韩国很玩皮,上课坐不住,下课爱打人,还经常把口水吐在别人身上。他又爱流鼻涕,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他,都不和他玩,他没有了朋友,以上的行为越演越厉,变得更加讨厌。老师也经常批评他,每次评小红花时他总是评不到,可是这样下来这孩子也没有改变。我就纳闷了:“这孩子怎么就无法教呢?”于是我就想:“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我的教育方式?”这一来我就开始观察他的行为,一天课间时,小朋友们你一群我一伙地玩游戏,只有他一人走来走去没人和他玩,当他走到一群男孩旁边,看到他们正在玩画片,他就把口水吐在人家的画片上就跑,我把他拉住,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当时看得出他很怕我

,一句话也不说,于是我便把他搂在怀里,从口袋里摸出纸轻轻地把鼻子给他擦干净,便悄悄的告诉他说:“韩国,老师很喜欢你,我想和你做朋友,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他用不信任的眼光看着我,我便拿起他的小手和他一起做拉锯的游戏。我看出他越来越高兴了,相信我了,我就问他:“为什么要吐人家的口水?要打人?”他说:“他们都不和我玩。”于是我明白了他的想法,我便对他说:“你这样做不对,这样做不仅小朋友们不喜欢你,老师也会不喜欢你的,要是你不这样做了,我和小朋友都做你的好朋友,你说行吗?”他轻轻的点了两下头,我高兴的说:“我们的韩国太乖了,我好喜欢你哦,来拉拉钩”。

这时上课铃响了,我让小朋友们坐好了,韩国也高高兴兴的跑到他的座位上坐下,我开始上课了,我发现他还挺认真的。那节课结束时,我便特别的表扬了他:“今天我们班的韩国表现太好了,老师很高兴,也很喜欢他,今天他还告诉我他不吐小朋友的口水,也不打人了,我都和他成了好朋友,大家想做他的朋友吗”?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课间时,我就发现有小朋友去拉他的手,说:“韩国,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从那天开始,他有了朋友,开心了许多,也很少做坏事了。之后,我就随时关注他,只要发现他有闪光点我都会表扬他,一天,我突然发现从不写字的他开始写字了,虽然本子上也被他擦了几个洞,但至少还有几个写得象的,于是我表扬了他,说他写得很象,进步很大,奖了他一朵小红花,当时看得出他很高兴,也很自信,到了休息的时间,他仍然不肯休息,一直写到吃中午饭时,他才收起来,我发现他写了两篇,还写得不错呢!接下来的日子他不仅会写字了,上课也专心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了,成了我们班的好娃娃。

从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让我深深地认识到:爱,是能让奇迹出现的。希望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要多关注那些调皮的、不爱学习的孩子

,给他们多一些爱吧,他们一定会变成你最喜欢的孩子!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发生在小龄生身上的奇迹》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笔记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混龄游戏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