祺祺是个不爱说话,不爱告状不爱发言的孩子,但也不大惹人注意。上午我刚上班时,刚好小朋友在喝水,他走到我跟前,小声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对,每个人口渴了要喝水,”他了我的话,拿口杯喝水去了。第二游戏结束,喝水时,他又来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又习惯地摸摸他的头,说着同样的话,我想,不对,祺祺这孩子并不湖涂,为什么刚刚告诉了,现在又来问呢?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他往回走一蹦一跳的,副很得意的样子。下午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这时他已经不那样怯生生的了。而是充满期盼地看着我,我突然明白,原来,他来问老师是期盼的肯定和抚爱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
反思:这说明我平时对这个孩子的关注太少了,以至孩子要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故意提问,来引起我的注意,得到我的关心爱护。我为自已的疏忽感到深深的自和内疚
于是,第二天,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时,我非常真诚地用双手抚摸了下他的脸,用眼睛看着他的眼睛,笑着地说:“小宝宝贝,是的,口渴了要喝水“祺祺笑了笑,笑得那样动人,然后,一蹦一跳地去拿口杯喝水了。此时,他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
我想,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对孩子起的作用多大呀,客观存在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便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委屈。烦恼和消沉。
听到这句话我愧疚啊,原来孩子没有信心是我们忽略了她,没有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我抱起了萍萍对她说老师爱我们班的每一位宝宝,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她说“真的吗?原来老师也爱我啊”我肯定的点点头。她高兴地回到座位上,下课见人就说我们老师非常喜欢我,说我是她的宝贝呢。看到孩子那自信地笑脸我才知道孩子多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
子轩在和孩子们玩耍时常常带有攻击性,是我们班比较调皮的孩子:区域游戏时常常把别的小朋友搭好的楼房推倒;户外游戏故意用自己的身体去碰撞另外一些孩子,他频繁的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老师常常听到孩子们对他的控诉,因此在自主游戏时很少有孩子选择子轩作为自己的玩伴。并且集体教育活动中,子轩常常会乱说话,做鬼脸扰乱课堂秩序,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我一直对他感到头疼无比,同样子轩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小奖品。
一个偶发事件改变了我对子轩的看法。
大雪过后,操场上的积雪已经融化,但有些积水。憋了几天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去户外进行游戏。游戏后孩子们收拾活动器械,土堆旁边的十几个轮胎却无人整理,因为轮胎上有水和泥巴,孩子们都说太脏了。子轩却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去收拾,我不嫌脏。”说完子轩就去滚轮胎,在子轩的带动下也有另外的孩子也去滚轮胎。收拾完轮胎后,只见子轩的手、衣裤上沾满了泥巴,脸上的汗水和泥土混在了一起,看着子轩的花脸我们都笑了。活动结束后在组织幼儿的交流中,我表扬了子轩,并发给子轩了奖品。我注意子轩把奖品小心地放到了兜里,这大概是子轩得到的第一个奖品,十分珍惜,生怕被别的孩子抢走。
活动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于每个孩子,特别是我们眼中的调皮孩子,教师更应该带着一颗敏锐的心,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我们班有一个小女孩,人长的很漂亮,各方面都很优秀,我很喜欢她,她就像我的小助手一样。
可是,最近一个星期以来,她早上妈妈送她来幼儿园的时候,她总是哭闹着不让她的妈妈走。她妈妈每次都很生气,总是硬把她扔下就上班了。我也对她没有一点办法。因为这孩子脾气很倔强,你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我就让她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不管她,她也就不哭了。可是这样下去,总是不行的,我得想一个办法。
这天下午,孩子们都在玩玩具,我就走到她的桌前,和她谈起心来,我故意问她,你怎么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哭呀,能不能告诉老师呢》她小眼睛一转,说话声音很小,她说:“我每天来到幼儿园看到有很多小朋友已经来了,我以为我来晚了,所以我哭了。奥,原来是这个原因呀,我对她说:“你看妈妈送我们上幼儿园这么辛苦,还给我们做饭,多么累呀,其实你没有来晚了,以后我们不可以这样了好吗?她点了点头。
到了第二天早上,她妈妈告诉我说:‘她今天起的很早,自己吃饭,穿衣服,催着我送她上幼儿园,今天表现很好,我向她递了一个眼色,她笑了,我也笑了。
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不管是主题教学活动或游戏活动,遵守纪律和守规则的幼儿,都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和疼爱,反之,那些“捣蛋王”听到的,只能是教育和训斥,其实,有时细想起来“捣蛋”的孩子也有很多可爱之处。
晨晨是我们班特别活泼可爱的孩子,白净的皮肤,可爱的脸蛋,看着都着实招人喜欢,而他就是我最头疼的“捣蛋王”,小手就没有闲的时候,特别是在游戏的时候,总是与小朋友发生纠纷,告状的屡见不鲜,在我观察中,晨晨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每次在玩区域活动时,他都表现积极,愿意参与游戏,也希望老师会关注他,喜欢他。从我关注他后,我发现晨晨与小朋友交往的方法不对,所以经常事与愿违,所以告状的也就见怪不怪了,如:在玩区域活动时,在区域里随意走动,随意拿或抢玩具,“老师,你看晨晨,跑我们这里抢东西”“老师,他挤我们”“老师……”。
每当发生这种事情,我都有意识地,悄声提醒他,教他正确的交往方式,在与他交往的过程中,鼓励他与小朋友们搞好团结,要学会分享玩具,解决不了的事情,要和小朋友们商量,不能硬抢,大家一起玩才快乐,在主题教学活动时,让他有表现的机会,因为他聪明好动,上课喜欢回答问题,我就多给予表扬,潜移默化的教育有了小小的气色,慢慢的他和群了,会说:“我们一起玩好吗”。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调皮的孩子也不列外,只要我们做老师的,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耐心,也许一个眼神或一个提示,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教育效应,让爱走进幼儿的心田,让世界弥漫爱的芬芳。
祺祺是个不爱说话,不爱告状不爱发言的孩子,但也不大惹人注意。上午我刚上班时,刚好小朋友在喝水,他走到我跟前,小声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摸摸他的头说:“对,每个人口渴了要喝水,”他了我的话,拿口杯喝水去了。第二游戏结束,喝水时,他又来问我:““大李老师,口渴了要喝水吗?”我又习惯地摸摸他的头,说着同样的话,我想,不对,祺祺这孩子并不湖涂,为什么刚刚告诉了,现在又来问呢?这时,我无意间看见他往回走一蹦一跳的,副很得意的样子。下午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这时他已经不那样怯生生的了。而是充满期盼地看着我,我突然明白,原来,他来问老师是期盼的肯定和抚爱呀,我被深深地震动了。
反思:这说明我平时对这个孩子的关注太少了
,以至孩子要用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故意提问,来引起我的注意,得到我的关心爱护。我为自已的疏忽感到深深的自和内疚
于是,第二天,他又来问我同样的话时,我非常真诚地用双手抚摸了下他的脸,用眼睛看着他的眼睛,笑着地说:“小宝宝贝,是的,口渴了要喝水“祺祺笑了笑,笑得那样动人,然后,一蹦一跳地去拿口杯喝水了。此时,他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
我想,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对孩子起的作用多大呀,客观存在可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和积极向上的情绪,便也可能给孩子带来委屈。烦恼和消沉。
入园的第一天,同彤来了。当妈妈抱着她跨入我们班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的围了上去。“彤彤,让老师抱抱!彤彤真乖。”可无论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她双手紧紧勾住妈妈的脖子,哭的大汉淋漓,全身颤抖,嘴里还不停的说着:“我要回家,我要妈妈,我不上幼儿园、、、、、、”直哭的她妈妈的泪水夺眶而出。她妈妈哽咽着道歉:“老师,我们明天再来!”一连几天都是如此。这样以来,日常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且也影响着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面对这特殊的孩子,在家访中找到了症结:孩子入园前一直就由妈妈或姥姥一个人带,很少接触到其他小朋友,孩子见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对带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脱离她的周围,反应会特别激烈。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耐心对待幼儿的哭泣,这样才能使幼儿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老师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幼儿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并组织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忘却孤独和焦虑,投入新的环境中去,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渐渐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比如:和幼儿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一会儿做妈妈:“喂,是XXX吗?妈妈正在上班,下班后我会去接你。”一会儿扮老师:“喂,是XXX小朋友妈妈吗?我是幼儿园的李老师,XXX小朋友是个好孩子,正在听老师讲故事呢,你安心上班吧。”XXX小朋友听后就真的不哭了。
每天面对这么一大群可爱、纯洁的孩子们,在孩子们中间,幼儿的心是最纯洁的,我们像女王一样拥有着一个梦幻般的童话世界,你付出多少就会收获多少,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同时,讲究了教育的时机、方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彻底摆脱阴影,让孩子开心的过好了园中的每一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