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心得:如何教会孩子感恩
一、感恩教育教什么
先谈谈,感恩教育教什么。我认为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孝悌,平等,博爱。
1、感恩教育的第一点,孝悌。
我认为首先要教育孩子做到孝,孝顺的孝。孔子就说过:“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就是孝悌是仁道的根本。“入则孝,出则弟”,孝就是孝顺父母,弟(“悌”)就是尊敬兄长,简而言之,每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孝顺父母,爱戴家人。
那么我们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做到孝?谁是孩子学习的榜样?谁都是,孩子的学习就是从模仿开始,家里的每一人都是她学习的对象。谁是孩子最亲最近的榜样?父母,尤其是妈妈。
你要教育孩子懂得孝顺,长大之后赡养父母,首先就是看看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孝顺。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别以为小屁孩不懂事,孩子敏感聪颖,最善于观察和思考。说一则关于我朋友的故事,我朋友说自己从小敬重爷爷,而爷爷其实是一个只读过一两年书,斗大的字不识几个的农民。爷爷不曾饱读诗书,却懂得恪守孝道,非常非常孝顺。小时候家里穷苦,大家吃番薯,老母亲吃的是白米饭;大家吃的是咸菜,为老母亲准备一盘咸鱼。爷对他年迈的老母亲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家里的人都习惯了,觉得对待老人就应该是如此,自己将来也应该这样对待老人。有一天,年纪幼小的朋友随同妈妈去外公外婆家做客,外公的老母亲也还健在,是一个非常慈祥和蔼的老太太。老太太询问外公一点什么事,外公瞪着眼睛用很不耐烦的语气回答,朋友见此一幕,内心极为震撼!面对自己年迈的慈爱的老母,怎么可以是这种态度和语气!!外公在她心目中高大威猛的形象从此一去不复返。朋友那时年龄还很小,但这件事从此扎根于心。
孔子的学生子夏曾经问老师何为孝,孔子回答“色难。”颜色的“色”,困难的“难”,色难,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脸色最难也最重要,帮老人做事,给他们吃喝,难道就是孝了吗?保持和颜悦色才是最重要的。
前天在办公室聊天,大家也说起孝顺父母这个话题。一位同事说,自己老家的一对邻居,一对年老的夫妇,夫妻俩都老了病了,儿子儿媳在县城工作,儿媳妇呢竟然是几年来都没有到乡下看一眼年迈患病的公公婆婆,儿子也只是偶尔来看一下。大家听了,唏嘘不已,为之感到心寒。将来的某一天你们也会老了,你希望将来你的孩子如何对待你们?也许不幸,你的孩子也会这般对待你们,不管不顾,任凭你们孤独的老去。街坊领居看着,也许会感慨,老天开眼了他们遭报应了。其实细想,任何事情都是前有因才后有果,也许正是你们不忠不孝的坏行为给孩子做了坏的榜样。孝道需要传承,没有付出何来回报?
我和婆婆现在没有住在一起,但儿子还小的时候,婆婆过来照看了孩子几年,我经常会跟儿子一起回忆小时候奶奶对他的关心和照顾,有些事孩子可能还记得,有些事孩子可能没什么印象,通过回忆,重温那些温暖的画面,让孩子感受长辈对他的的疼爱,铭记恩德,不忘回报。我儿子现在读高中,平时都住校,偶尔周末回家,我都叫孩子尽量去看看奶奶,我说你奶奶会想念你的,去看看奶奶是你的责任和义务。我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数落婆婆的不是,一个善良的淳朴的农村老人家也确实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就算我们对长辈有什么不满,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数落,多多念叨长辈的好,多多表现对长辈的敬爱,孩子也会更加敬爱我们。孩子爱妈妈,不仅仅因为妈妈对他好,更因为妈妈爱着他所爱的所有亲人!
孝便是一种回报,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如果你对至亲至爱的父母都不懂得回报,你面对大众又怎么会有最真最切的感恩之心;你连家人都不爱,何以爱天下苍生!所以感恩教育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做到孝悌。
2、感恩教育的第二点,平等,每个人生而平等。
以前专制的家长居多,父母就像君王,父母说一孩子不敢说二,家庭过分的专制致使孩子唯唯诺诺,拘束胆怯,没有主见。现在呢,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里万千宠爱集于孩子一身,结果出现另一个极端,孩子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变成孩子说一父母不敢说二,这样当然更不行,这样容易使孩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认为获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根本不懂感恩。
所以必须引导我们的孩子建立平等的思想,在家里,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父母不是君王,孩子不是小皇帝,彼此和谐相爱;在社会上,每一人都是平等的,工作没有尊卑之别,人种没有优劣之分,彼此平等友爱。
我至今记得自己小时候的一件事,我妈妈不知从哪里变出一个苹果,她很仔细地把苹果切成均匀的四片,分给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妹妹看看自己的这片,轻声地嘀咕了一句:“我的这块好像小一点。”我妈妈就问:“你是嫌弃太小?”我妹妹点点头,她以为妈妈会为她换大一点的或者还有其它补偿方法。结果我妈妈是一把把妹妹手里的苹果拿过去没收了,然后非常严肃认真地跟妹妹分析事理:“好好想一想,今天为什么没收了你的苹果?爸爸妈妈自己舍不得吃,全分给了你们,切成四片,难免稍稍有大有小。你没有感谢父母没有谦让,反而与姐姐弟弟们如此斤斤计较。所以,今天你不能吃到苹果,好好反思自己有没有做错,以后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做。“当时教训的是妹妹,聆听的其实是我们兄弟姐妹四个,我们都因此受到了教育。这件事我们至今印象很深,父母以实际行动教训我们,家人之间兄弟姐妹之间不能斤斤计较不能自私。我们现在的孩子当然不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我把故事多次转述给我的孩子听,也是一种教育。
我觉得我儿子成长过程,最大的好处是一直有伙伴陪伴一起生活,我弟弟的两个儿子,我老公妹妹的女儿,都是年纪相仿的,有一段时间,他们都住在我家,我是生了一个,养了一群,我是妈妈,姑妈,还是舅妈。我儿子在他们没来之前是拒绝的,他怕他们分享了我对他的爱。我跟儿子说妈妈心里是最爱你的,妈妈的爱有很多很多,是分不完的,再者,他们来了,你有伴一起玩一起学习了,你肯定会喜欢的,但他们的父母不在这里,更希望得到大人的关爱,所以我不能对你特别好,你是他们之中平等的一员。
所以,从一开始,儿子有的其它孩子也有,其它孩子不允许的儿子也不允许,家规适用于所有孩子,大家平等友爱。渐渐地,彼此之间非常友好和谐,我发现在很多时候养一群孩子比养一个更加省事。
来我家的保姆阿姨一呆就是四五年,不是我有更高的工资,而是我家的氛围使她轻松愉悦。我跟孩子们说阿姨就是家庭一员的,平时对待阿姨要文明礼貌,自己能做的事就不要依赖阿姨。后来孩子们读高中住校了,也就不再需要阿姨,阿姨也去别人家做事了。去年冬天的一天,阿姨打电话很高兴地跟我说今天在街上碰见我儿子了,说我儿子很热情地跟她拥抱。我想象着那一幕:人来人往的街头,一米八的小伙子,脸带笑意,展开他大大的双臂,拥抱照顾他多年的阿姨。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所以我认为平等思想很重要,平等了,孩子们才会感谢每一个给予他帮助的人,才会感谢生活赐予他的每一个幸福时刻,才会懂得回报。英国理查德,曾经说过“懂得平等待人,是最伟大、最正直的品质。”
3、感恩教育的第三点,博爱,用宽广的心胸去容纳这个大千世界。
孟子曾教导我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不仅仅以自己的子女为子女,推己及人,尊敬人家的长辈,爱护人家的儿女。
如何引导孩子做到博爱?
爱老师,与孩子多多念叨老师教育孩子的辛勤和劳苦,任何时候不在孩子面前数落老师的不是。爱亲朋爱好友,与孩子每天分享结交朋友的快乐和幸福,鼓励孩子与同学交往与邻家孩子交往,懂得付出,不贪求回报。爱生灵万物,告诉孩子每一种动物每一棵树每一朵花都值得我们去关爱和呵护,不要轻易伤害任何一种小生命。
我们是孩子学习的榜样,你若对人对事怨声载道,孩子便学着与万事万物横眉冷对;走在大街上,你若随地吐痰丢垃圾,孩子便学着无视清洁工人的辛勤劳动;你若乱闯红灯,孩子便学着无视交通规则;你若讲话粗俗鲁莽,脏话连篇,你的孩子又怎么能做到文明礼貌!你乱摘花朵乱踩草坪,你的孩子又怎么能做到爱护一枝一叶。你今天捡起别人丢落的垃圾,你孩子明天就不好意思乱扔纸屑;你今天对着太阳微笑,你孩子明天就对着春风歌唱,身教胜于言传,每一个爸爸妈妈都是孩子最鲜活的教材。
孝悌,平等,博爱三种思想具备,感恩之心便水到渠成。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思想教育需从基础做起。
二、感恩教育的意义
再简单谈一谈,感恩教育的意义。也许有人说,这个世界如此纷繁复杂,人与人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我教育我的孩子常怀感恩之心,将来是不是会吃亏?当然不会,常怀感恩之心,其实最大的收益者就是我们自己。常怀感恩之心,就会稀释我们心中的狭隘和蛮横;常怀感恩之心,我们就会逐渐原谅那些曾和你有过结怨,甚至曾经触及你心灵痛处的那些人,会使我们已有的人生资源变得更加丰厚,使我们的心胸更加宽阔;常怀感恩之心,对别人对环境就会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赏和感激。因此我认为,感恩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当你的孩子学会用感恩的心去察看这个世界,去爱护这个世界,他便是快乐的天使。心留善念,世界就会更加美好。
精心经营我们的家园,每个妈妈在自己的孩子的心田里播撒善良的种子,并呵护茁壮成长,世界必将成为爱的森林!
天气越发的冷了,早上起来换下了昨天的短袖,穿上了一件白色的长袖,外加一件牛仔外套,这样才觉得暖和些。
不过秋日的九分裤已经不管用了,露腿的小部分地方已经冰凉冰凉的,如果光是窝在没有阳光的屋子里,来条秋裤再好不过。
阳光渐渐的折射到了阳台,透过窗户,爬进房间,静静的待上几分钟就能感受到它的热乎,索性我换下拖鞋,准备出门沐浴阳光。
今天穿的白色衣服,我这人,最恋白,却最怕白的有污渍,所以我就没有抱小可乐,想牵着他一起走,可是他从来没有下过楼梯,平时里都是我抱着,背着。
我以为很平常的事,关上门,拉着他下楼梯,可他一直站在走道不敢迈开脚,我告诉他,我们一起出去玩,这句话是他每天听到最开心的事,外面的日子一直都是他向往的快乐之源,这两年我和他两个在家里可能真的把他憋坏了。
他焦急的快要哭了,一直让我抱,我硬是没同意,拉着他走,他定在哪里始终不动,我知道他肯定害怕,习惯性的在平地上走来走去,跑来跑去,突然要把脚伸向一个不着底的深渊,他肯定害怕还有不知所措,我就一边鼓励他,一边扶着他,教他下楼梯,也许是迫不及待的想出去,也许是怕我走了抛下他,此时的他。一点都没有平时里的倔犟,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试探着,跌跌撞撞走了三五个台阶,最后一个踩歪了,差点摔下来,幸好我紧紧的拽住了他。
他委屈的快哭了,始终没有落泪,小可乐,这个人,从小不喜欢流泪,平日里的磕磕跘跘你不在意他总是不了了之,除非真的很痛,比如头上撞了很大一个包,还有那次手被滚烫的炉子烫了三个手指头,这样的时候他也是哭的很凶猛的,所谓“男子汉流血不流泪”感觉他真的有点像个小男子汉。
我抱着他,拍拍肩膀,亲了下他的小脸,继续鼓励他不要害怕,妈妈在,妈妈会扶着你的,一边硬拉着他继续下楼梯,也许他出于无奈,又继续跟着我一步,一步的往下走,慢慢的他没那么紧张了,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一口气,我带着他走完了六层楼的楼梯。
“敢于尝试有可能失败,不敢尝试注定失败”。所有的经历都源于生活的点滴,细微之处,就像小可乐早早的就会爬楼梯可是却迟迟不敢下楼梯。因为每次出门的时候我都是精力充沛,即使是六楼我也毫不费力的把他抱下去,可是玩了几个小时再回来,我宁可多走10分钟的平路,我也不愿爬这六层楼。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同样的感受,爬楼梯比走平路真的累太多,所以每次回来我太累,走不动的时候我就会牵着他的小手,让他自己慢慢往上走,可我从来没有教他下楼梯,也没有给他下楼梯的机会,我总觉得这么小的孩子一定不能让他独自靠近楼梯,万一踩空了,岂不危险。
人生正如这一步一步的台阶,我们不仅要学会上楼梯,还要学会下楼梯,我们不仅要坚持不懈,还要勇于尝试。
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不经历那能明白之中的道理,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任何事都要有人去尝试,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相信小可乐,经历过这次再也不会站在楼梯不敢迈开脚,面对前方再也不会恐惧。
在孩子正处于满地跑,咿呀学语之时,父母是孩子的指路灯,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你怎么做他就怎么学,很多东西,你不教,他是不敢尝试的。
一个孩子身上不仅仅能反应一个家庭的教育,也反应了其父母的修养。
教育好孩子也是对自我的提升,与孩子一起共同进步,教会他们做一个敢于尝试的勇者。
看点 生活中,孩子常常会突然哭闹,大发脾气,可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有时却找不到问题所在和沟通方式,只能强令禁止,甚至“威逼利诱”。同样身为家长,74届雨果奖得主郝景芳认为,孩子的情绪实际上就是他表达沟通的一种途径。父母应帮助孩子找到情绪背后的理由,学会应对情绪背后的问题,这才是解决情绪爆发问题的关键。
带孩子的过程中,可能最容易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孩子的情绪爆发。孩子动不动为一点小事大哭起来,要么悲痛不已,要么尖叫愤怒与父母发脾气。父母最头疼的事情也往往是该如何面对和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
但实际上,我们不应该太着急处理问题。在处理问题之前,先要理解问题。为什么孩子这么容易情绪爆发?孩子的强烈情绪意味着什么?
孩子的情绪其实是一座桥,让我们能抵达他/她心底的那片大陆。
情绪本身就是一种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语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有相当大一部分沟通是无法用语言体现的,尤其是孩子,语言表达远远不能反映他们的内心思想,因此情绪是他们的沟通方式。
实际上,对人类和动物物种的研究显示,情绪情感和表情所传达出的信号往往是准确和共通的,比语言沟通的交流效果更好。
父母常常希望孩子不带情绪、理智交流,但实际上,孩子的情绪本身,就是他们的交流方式。孩子的情绪不是坏毛病,而是他们特有的沟通方式。想要抛开情绪谈“理智的做法”,很多时候就像抛弃胳膊,用意念拿杯子。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的情绪缓和(不发脾气),更应该的办法不是制止表层(不许发脾气),而是找到深层原因(为什么发脾气),并引导孩子学会解决深层问题,这样下次才不会重复爆发(不需要发脾气)。
父母的情绪从何而来
带小孩是非常容易让父母情绪大爆发的,有的时候突然很悲伤、有时候会很烦躁、焦虑,这些都是人之常情,与其纠结于怎么样能够保持菩萨般的温柔耐心,不如更好的理解我们的情绪是由何而来。
我们情绪的很大一部分来源是过去形成的经验模式。过去不能当作“不存在”,它们以非常强大的方式存在着。学习育儿最常见的误区之一,就是只看应该怎样,不管历史和现状。这是很多道理无法实施的重要理由。
对于那些经常性的与孩子的冲突,可以观察一下我们情绪的来源。很多时候,源于基础信念,又源于幼年经历。带小孩子的情景会勾起很多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记忆,我们再经历这些情境时会一下子勾起当时的情绪。
比如,有的父母,孩子有一点没守秩序就很焦躁。潜意识的基础认知是:失控很危险。而更早的来源是父母自己的童年:稍不规矩就被严厉责罚。由于自己儿时的自由洒脱没有被温柔以对,于是负面看待自由洒脱,不能温柔以对。
我们尽量每次在寻找对策之前先要问自己:让我情绪有巨大反应的到底是哪一点?这代表了我什么样的基础认知?这样的认知是合理的吗?孩子不愿意循规蹈矩真的有那么严重的后果吗?
也许,什么糟糕的结果都没有,只是我们的恐惧来源于童年被责备的经历。
这是育儿中最重要的一步——育己。通过观察自己和孩子的互动反应,观察自己的情绪,能够让我们自己达到更好的自我认知。
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塑造记忆。科学家认为:回忆是一种主动构建。记忆是一个过程,它每次被重新回忆的时候都会被重新建构。
无论过去是正面还是负面,我们都可以积极重建过往经历,相信过去的一切造就了今天这样一个成熟稳定、为自己负责的自我。从记忆中走出来,对孩子也会少一点焦虑。
孩子的情绪,是他拼尽全力
捍卫自己的小小意愿
对于人脑而言,情绪是一种信号,就像电脑的警示,提醒我们去注意有什么地方有问题。许多冲突并不是谁的错,只是我们没有理解孩子的情绪语言。
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世界。
他不懂得对事情进行全盘的综合考虑,也不知道要将事情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他不会深思熟虑,一旦有了情绪反应,就会立即受情绪控制而无法逃脱。哭泣、喊叫、颤抖都是他表达痛苦、缓解压力和重新获得内在力量的方式。
孩子的头脑是全新的,他们缺少成人成熟的套路和逻辑,但是他们在头脑中会根据自己的想象补充成为一个大的图像。
天性使然,孩子倾向于赋予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一定的意义。这个意义他们自己未必说得出,也不是按照全世界的标准去衡量,而是在他们内心的小世界很重要。他们把每一件事当作自我的验证,把每一样失去当作失去全世界。如果满心期待的结果不能实现,对他们而言,是丢失了一个人生。他在随时随地探知自我和世界,探知自我的范围、世界的冷暖。
所以,孩子会为一点点小事痛哭,对他而言,那是整个世界的崩溃。他并不完全了解事物的因果,会用魔力的方式填补逻辑的缺失。他可能担心父母永远不再回来了,可能担心失去小东西会影响未来。
孩子也会为了争取自己的一点点小小的主权而大发脾气。发脾气固然是一件令大人讨厌的事情,但是如果要是考虑到孩子的心情,考虑到他是如何拼尽全力捍卫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意愿,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情绪爆发也是值得理解和同情的。
孩子有他理解、解释世界的权利,也有尝试自己主导事情的权利。
虽然结果不一定好,逻辑不一定对,但这种尝试的过程还是很重要。孩子不可能生来就理解所有事,只有自我主导试错才能学会理解。重要的是,他尝试感知这个世界。这种尝试没有被嘲笑和批评压制。
作为父母,其实我们可以允许孩子对这个世界幼稚的想象,允许他肆意汪洋的情绪爆发,那只是不成熟,并不是故意耍赖。
也许有一天他学会现实的平庸,喜怒波澜不惊,事情见怪不怪,他会失去那些改变世界的渴望,也失去情绪力。
只有到那一天,才感到童年可贵。在那一天到来之前,孩子仍是孩子,一言不合就扑街,说明他们纯真,对这个世界仍然充满情感和期待。
如何对待孩子的情绪
父母经常犯的错误是对行为妥协,对情绪大加管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对情绪包容,对行为加以一部分约束。
情绪本无错,只是需要行为的转化。我们可以把愤怒变为动力,可以把嫉妒变为自我提升。对孩子也一样,需要一种升华。
父母最需要的,是以开放的心态倾听孩子的想法;不要预设答案和轻易评价,任何品头论足都会把倾诉堵回去。
这样的沟通不容易,但是通过这样的沟通,孩子会从中学会表达,形成自我观察和自我概念。孩子用语言描述发现自我的形状,我们也通过他的表达看清孩子的心。语言是有魔力的,它让人学会思考。一旦对话开始了,双方调动思维,情绪的冲动也就容易被理智取代。能够启动对话,是智慧处理的开端。
而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诚实。要让孩子学会观察自己内心的情绪感受,用语言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切莫为了让孩子听从指令,而迫使他说各种违心的话。一旦孩子发现言语上的欺骗能获得父母的认可,他就不再把对话当作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当作遮掩问题的方式。而这样固然能让一件事的争端看上去平息,但却给后面的整个人生埋下了问题的伏笔。
最后,总结一下我的核心主张:
孩子争取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是合理的,孩子感受到痛苦悲伤也是合理的。不需要对孩子的情绪爆发太过紧张,应允许孩子争取自主、表达感受。
孩子的情绪爆发是他们沟通交流的方式,父母帮助孩子找到情绪背后的理由,学会应对情绪背后的问题,才是解决情绪爆发问题的关键。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最重要的。只有用心聆听,只有沟通与协商,才能让孩子最终学会认识自我、控制自我。自我理解是自我疏导情绪的最基础步骤。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醒:父母过度关注知识、技能,把其他的情感都割裂了,孩子变成了分数机器,这时危险就快发生了。表面上看,他们学习成绩好,掌握很多技能,但他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一个冷漠、视别人为地狱的人,他的目标仅仅就是超过别人──
“家庭教育是情感教育,没有情感就成了冤家。”
4月1日,留日学生汪某在上海浦东机场因学费问题和母亲发生争执,并拔刀刺伤母亲。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在疑惑,这个23岁的男孩究竟为了什么会伤害自己的亲人。而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看来,从1991年留美博士生卢刚杀人案,到最近发生的药家鑫事件、留日学生刺母事件,这些屡屡发生的极端恶性事件背后,都能找到一个共有的因素:家庭教育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而割裂了其他情感。
“父母过度关注知识、技能,把其他的情感都割裂了,孩子变成了分数机器,这时危险就快发生了。表面上看,他们学习成绩好,掌握很多技能,但他变成了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一个冷漠、视别人为地狱的人,他的目标仅仅就是超过别人。”孙云晓说。
在孙云晓看来,情感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它有两个层次:第一,父母给孩子真正的爱,其中包括物质关心与精神关怀;第二,父母引导孩子学会爱。“因为儿童的学习是观察学习,儿童的文化是模仿文化,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孙云晓说,尽管家庭教育中一定会有说教,也有许多知识和技能的教导,但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知识教育,也不是说理的教育,而应该是情感教育。
然而在现实中,情感教育的地位却在动摇。
在很多家庭里,常能听到的一句话是:“只要把学习搞好,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不是你该干的事。”
孙云晓认为,在这一问题上,父母要负主要责任。造成孩子情感缺失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父母错误地理解了教育的本质,对孩子的培养“重智轻德”,家庭关系变得像钢管一样封闭、坚硬、冰冷,而且没有其他选择。另一个原因,则是对孩子物质第一、没有原则的爱,孩子变得任性,为了自己享乐可以去践踏别人。
“有时在一个孩子身上,会同时表现出这两种情况。这都是爱的误导,对爱的剥夺。”孙云晓说。
上海某小学一位老师曾经给孙云晓讲了这样一件事。
在四年级某班,一次数学考试中,一个数学成绩非常好的女孩突然缺席,老师说因为女孩的爷爷去世,她去参加告别仪式去了。
话音刚落,全班居然响起一片欢呼声,有人说:“她爷爷可死了”,还有拍桌子和跺脚的。原来,女孩的爷爷是数学教授,经常辅导她,这些孩子认为,如今她爷爷去世了,他们终于可以超过她了。
还有一次,在江苏讲课时,一位妈妈等到听众都走后找到孙云晓:“我的孩子太可怕了,我已经离家出走半个月了。我丈夫在北方打工,我在家带孩子,孩子一点孝心都没有,管我要钱,乱买东西。我说他,他居然打我。”
对他人的冷漠,对父母的粗暴,这样的事情孙云晓听过不止一次。
在他看来,这都是由于情感教育的缺失造成的,“情感教育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育。教育的本质目标是让人获得幸福,获得发展,而不是所谓的成功。单纯追求孩子在某一个社会位置的成功,这只是阶段性的成功。”他说。
卢梭曾在《爱弥儿》中提出,对每一个孩子和成年人都应该有一条教育底线,即绝不伤害别人。在孙云晓看来,当前的家庭教育中,急需为孩子建立这样一条道德底线,在孩子10岁之前应该完成道德智能的培养,也就是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孩子两岁前,要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他建立安全感。这个时候父母的陪伴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孩子从小不在父母身边,或者孩子身边的人不稳定、不固定,孩子很可能没有安全感。2岁-4岁这个阶段,要敢于对孩子说不。这时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迅速,是需要建立是非规则的时期。当他出现不良行为,比如打人、骂人、独占,一定要对他说不。5岁-10岁,要继续培养品德习惯。10岁以后的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尊重,特别是到了青春期。”
孙云晓认为,情感教育其实可以从很多家庭生活的细节中开始。在对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调查时他发现,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比较随意,40%以上的父母给零花钱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挂钩,而日、美、韩三国的高中生,半数以上获得零花钱与其在家中从事的劳动相关。而且中国父母给零花钱后很少检查,而日、韩、美三国的家长则比较重视指导。
孙云晓认为,实际上,零花钱就是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好的线索:“洛克菲勒给孩子零花钱,一星期就给1美元50美分,而且要遵从3个三分之一的原则:三分之一可以自由花,三分之一要储蓄,还有三分之一要做慈善。仅零花钱这件小事,就能培养孩子的公益心和自制力。”
另一个故事来自中国。一位母亲从小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孩子小时候,一家3口都喜欢吃橘子,这位母亲每次买橘子都按3的倍数买。每次晚饭后都让儿子拿来3个橘子,全家分享。而且,每个月给爷爷奶奶汇款,母亲都带着儿子去填单子办手续。
“习惯养成是有规律的。按照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一种行为持续21天就能成为初步习惯,如果能坚持90天,就能养成稳定习惯。”孙云晓说。
相信《教会孩子如何使用钱财》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