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观念: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经历十月怀胎的艰辛期盼,终于一个可爱的小生命降临,我们在欣喜之余,又多了一份希望与责任,为了铸就孩子健康的体魄,开发他的智力,激发他的创造了,培养他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培育他好的性格特点,我们一直共同努力着,这些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有喜有忧,让我跟大家分享下
清楚的记得2010年六一儿童节,晨晨两岁生日的那天,我买玩具送给他的表哥,他玩具很多,所以这次没有给他买。当我去送玩具给他哥时,没想到他从车上跳了下来不准我送,要拿着自己玩,他的性格很犟,又哭又闹,害得我很尴尬,只好强行抱上车,他爸准备发车走,这孩子手脚真快,拔出钥匙,丢出车外还拼命发气,我关上儿童锁,怕他爬到方向盘上,就用力抱着他,没想到的是,他用力咬我而且不松口,我痛得眼泪都掉出来了,老公把车靠边停下,一个耳光狠狠地打过来,嘴巴流血了。当时我很生气,但又心痛,还是忍住没有理他,让他哭,一会儿后他才安静些。后座的小舅妈对他说:“晨晨不能咬人啊,如果别人咬你,行么?你也会痛得对不?”他从大人们的眼中看出,自己闯祸了,但是并没有跟我道歉,一直安静的坐着。后来我问他:晨晨,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应该对我说什么?”这时,他拿着我受伤的手,吹一吹,说:“妈妈我帮你擦药,用手从自己嘴里抹点口水。”晨晨他没有说对不起,但他的行动足以证明了,他知道错了,接着,就这件事我跟他分析了一下,做错事情要敢于承担,要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还是妈妈的好孩子,听了这些他脸上也有了一丝微笑。其实我们做家长的要理解和尊重孩子,沟通是教育孩子的桥梁,强行要求他,反而会令他反弹,我们不能蛮做,这样会使孩子有叛逆的思想,所以我们要把孩子当成是我们的朋友。
今年正月,晨晨四岁!一天,他爸起得很早,看见很多小鸟在我家后院的菜地里吃菜,他爸大声的赶着鸟,我和晨晨被吵醒了,晨晨问到:“爸爸,你在打什么啊?”他爸说“我家的菜全被小鸟给吃了,我正在赶鸟。”晨晨大喊道:“别呀,你是不对的,小鸟正在吃早餐呢,它饿了,让它吃吧,我们多种点就行了!它不吃会没有力气飞的呀!我们和它分享吧!”我听了,对晨晨说:“对的,我们晨晨真棒,要表扬,你很有爱心,懂得爱护小动物。”他听了,很开心,相信他会一直保持这优点的。我们要多培养孩子爱护小动物,友好和分享,这样,孩子长大了才不会吃大亏,而且也会懂得爱别人和尊重别人,我们还要从现在做起,引导我们的下一代爱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美丽家园。
上面这些故事可以看出小孩是需要我们用耐心和他们沟通和交流,把他当做好朋友。当他犯错是我们要引导他,分析给他听,别看他小,讲清了,他自然会明白,只需要一些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去认识、体验、了解,遇到问题时和他一起面对,一起思考,陪着他们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喜怒哀乐,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
育儿心得: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上一天班已是筋疲力尽,巴不得回家美美地睡上一觉,可又是洗衣又是做饭,忙得不可开交。这时,6岁的儿子跑过来,手里拿着一本故事书高兴地说:“妈妈快给我讲故事。”“去、去、去看电视去,少来烦我。”我不耐烦地说。儿子委屈地坐在一边,小声的哭泣。下班回家的丈夫听说此事责备我说:“你是怎么当妈的。”然后就给儿子讲起了故事,儿子津津有味的听着,可认真了。听完故事,儿子称赞丈夫是个好爸爸,而且还吻了吻“爸爸”。我顿时感到了一丝内疚,对待孩子如此没有耐心。我深刻反思,作为幼儿教师尚且如此,更何况其他家长。
家庭是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成长与进步首先取决于家长,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家长就应该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对孩子悉心的呵护与培养。孩子在家的时候,不妨放下手中的事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给孩子讲讲故事、做做游戏;不妨放慢脚步,听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真正需要什么。给孩子一个微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束缚,做孩子的听众,让孩子真正解放。
孩子成才是我们家长共同的心愿,愿家长们都能抓住孩子发展的黄金时期,树立正确教育意识,陪伴孩子一起成长,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育儿观念: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
听高老师《耕耘着,幸福着。。。》的讲座是个享受,虽然高老师年事已高,
但岁月对她是温柔的,没有在她的脸上刻画太多岁月的痕迹,这大概也是她对他人,
对幼儿是温柔的用心的福报吧。听过高老师的讲座我也有我自己的一些零散的感想。
或是受家人的影响,我对佛家里的福报这一说法特别的相信。种的什么因,结的
什么果,得到的是相应的回报。在幼儿教育这个行业,虽然得到的物质回报不尽人意
,但是在精神方面的满足可以说是其他行业都感受不到的,或许在其他行业可以用大
把的金钱来证明我的成功,但是在教育这个行业得到家长的认可,孩子的喜爱是老师
最大的满足吧!
对于师德师风的理解我没有太多深奥的理解,工作在一线,我每天相处的都是孩
子和同事,面对孩子我的师德理解是爱与奉献,我觉得更多的是爱,面对每个孩子,
活泼内向,性格迥异,我更多的是欢喜和幸福;早上入园时孩子天真的笑容,与老师
相处时信任的眼神,这不仅是孩子给你工作付出的回报,更是一种责任,既然选择成
为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两者之间就是相互的信任和爱,,我还没有结婚生孩子,有
人说年轻老师不会有生过孩子的老师那么有经验,我同意他们的说法中护理孩子这一
块我可能会不是很熟悉,但是在付出爱和对他们的呵护我们之间就都是一样的,因为
我就是用我所有的爱对待班级的孩子,不管他是活泼的、内向的、能力强的、能力弱
的、捣蛋的、我都喜欢,在他们与我相处的时间里我就是当他们是我的孩子,同时我
也有喜怒哀乐,会跟他们一样不掩饰我的脆弱,分享我的快乐难过,这样我们才有感
同身受你对孩子敞开心扉同样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
高老师的讲座更多的用的是她身边的例子,她自己的例子,如何对待幼儿,如何
对待同事,这都是工作一部分,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平凡的教师来说,没有惊天动地轰
轰烈烈的事迹让人歌颂,在生活中做个有品德的人,在工作中做个尽职的有爱的人便
是对师德最好的诠释。生活中有品德就是对你的学生树立的榜样,他们会受到你潜移
默化的影响也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对孩子充满爱心,他们也会回报你同样多的爱。
育儿观念:教孩子与同伴相处
同伴交往是指孩子与同一年龄阶段的伙伴之间的交往。由于大家年龄相近、兴趣爱好基本一致、支配权平等,孩子容易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表现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体验积极而愉悦的心理感受。对孩子来说,那才是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
同伴交往对孩子成长所具有的意义:
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同伴交往中,每个孩子不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为孩子提供了分享知识经验、互相模仿和学习的重要机会。同时,同伴间的交流,互相指导以及协商和讨论的机会也有助于扩展和丰富孩子的知识,促进他们思维能力、操作和解决问题等各种能力的发展。
有利于积极情绪情感的发展。同伴交往能使孩子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使他们心情轻松、活泼、愉快。因为在交往中有那么多创造快乐的因素,如孩子的建议被同伴采纳,共同搭建积木成功,一起发现了新东西等,所有这些都会让孩子感到快乐和满足。
形成健康人格。同伴交往能帮助孩子形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爱等各种品格,有助于孩子对自己形成明确的认识并建立合理、积极的自我期望。实践证明,建立积极的同伴交往是改善孩子不良心理状态和不良的心理行为问题,有助于形成健康人格。
获得交往技能。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可以学会怎样获得同伴的认同,如何尊重同伴并得到同伴的尊重,如何做个受欢迎的人,等等。孩子在与同伴交往中习得的交往能力、获得的社会地位等都为其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奠定了基础。
育儿观念:成长中的孩子
一直觉得孩子还小,对性别没什么概念,可是最近几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孩子每天都在成长,我这个妈妈要跟上孩子的步伐呀!
前些天下雪,天冷得出奇,子豪的帽子都小了,一直没时间买新的,正好前些天找出姐姐的帽子就想给他戴上了。之前子豪也总是捡姐姐的剩儿,我一直觉得没什么,前几天带子豪去药店买药,看到一个刚会说话的小宝宝,拽着子豪的手喊:“姐姐,姐姐。”当时子豪没说什么,可是出了药店门,子豪就把帽子摘下来说什么都不肯戴了。看来他知道刚才小朋友喊他姐姐跟这帽子有关,看来孩子有自己的看法了。
还有一次,子豪的羽绒服洗完没有干,我就拿出姐姐小时候的衣服给他穿,去年还经常穿呢,可是现在小家伙说什么都不穿,直喊:“我不喜欢这样的,我不穿。”看来他有自己的审美观了。而且明显感觉孩子最近比较喜欢爸爸,睡觉也喜欢爸爸陪。
还有昨天带子豪去朋友家吃饭,子豪变现特别好,既懂事又有礼貌,得到了同事的表扬,就连同事家的小哥哥都说:“子豪这次表现不错。”最后还送给了子豪一个机器人,子豪高兴得什么似的,回来的路上还说:“妈妈,为什么小哥哥送我礼物呢?”我告诉他:“那是因为你今天表现太好了,你今天很有礼貌也懂事,还帮阿姨扫地。”子豪说:“妈妈,为什么我以前不听话?”我说:“那是因为你以前有点小,现在你长大了就懂事了。”子豪听我这样说很高兴,他接着说:“妈妈,老师说了,如果小朋友有进步表现特别好,家长可以写进步纸条。”我赶紧告诉他:“好的,到家妈妈就给你写进步条,让爸爸明天带过去交给老师。”子豪说:“妈妈,我不能跟你说话了,开车说话很危险。”看来我家小人儿真的长大了,既懂事又贴心。
育儿观念:关注孩子的成长
我的孩子性格喜欢交流,但是略显胆怯。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忙碌并快乐着。孩子的成长有赖于老师和家长的配合。在一个家庭中,孩子的降临最先接触到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养育孩子既是一种负担、一种责任,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以下是我在抚育孩子的过程中的心得:
首先,让孩子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的睡眠需要,早睡早起,准时送到幼儿园,让孩子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去接受老师们的教育,家里的作息时间要与幼儿园的相辅相承。给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一生都有好处,但这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家长要有耐心。
第二,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坚韧的意志。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适时给予引导。当孩子说“我自己来”的时候,都有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调动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晚餐前的准备,让孩子一起参与,他会觉得自己在劳动中得到肯定,让进餐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他摔倒时,我们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夸他很勇敢,是个男子汉,他便乐呵呵地又开心地玩去了。
第三,多与孩子沟通,尊重、理解孩子,增进家长和孩子的互相了解。做到教育的一致性,不要一个管一个护。和孩子建立友谊,让孩子把你当成朋友,愿意跟你交流;多换位思考,不要一味要求孩子这样做、那样做,尊重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同样会尊重你。
第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独立看书的习惯。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习惯在临睡前跟他讲个小故事,讲完后我就让他独自看书,当然,我也以身作则,专心看书。上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在老师们的教育引导下,他不但能独立看书,还能提问题了,这得益于幼儿园老师们的悉心教育。课余时间,我会带儿子到图书馆四楼借阅图书,特别是一些国外优秀的有益书刊,然后和他一起分享快乐,提高他阅读的兴趣,
第五,树立正确的理念,加强和老师、阿姨的沟通,这点我觉得是最关键的。在幼儿园这段期间,家长应该意识到上幼儿园并不是让孩子学多少本领,而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树立良好品格的关键时期,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
以上是我的一些育儿体会,养育孩子的同时,我自己也在不断学习、成长,当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通过老师的帮助,让我学习更新的教育理念和更多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育儿观念:让孩子自由成长
一转眼女儿到了幼儿园大班下学期了,从一个小女孩逐渐成长为一个“小大人”了!她的进步首先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培育,其次,家长的责任也是很重要的。
有句俗话说到:男孩适合“穷养”,女孩适合“富养”,我们家是女儿,所以需要“富养”。每个人对“富养”的定义都不同,我的理解中“富养”不是穿金戴银,不是百依百顺地娇惯和溺爱,而是给予精神上的富足,最终培养出气质高贵的女孩。养女儿比养男孩更需要细心地呵护和沟通,因为女孩子的内心更柔弱、更敏感。所以,我经常花更多的时间陪女儿,或是带她出入各种场合,或是外出旅行开阔她的视野、增加阅历和见识,或是假日里和她约好两个人一起去看场电影、逛逛街,或是带着她去她的小伙伴家里串串门,而不是一味地逼着她学这学那的,让她有个快快乐乐的童年。
新学期女儿主动提出来要报一门画画兴趣班,我尊重她的意见,让她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前女儿一直在学小主持,学得还不错,学小持人使她的普通话说得越来越标准了,还经常在家当小老师,教我们怎么读“S”和“Sh”。自从她上小持人兴趣班后,胆子越来越大些了,以前胆小不敢在陌生人面前说话,更别提表演节目了,现在都能大方地应对了,最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假期和朋友聚会唱KTV,她从来没在这种场合唱过歌,居然敢唱歌了,而且吐字特别清楚,让我倍感欣慰,不仅感慨女儿长大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了,所以有时候我会多跟她沟通交流,看看她内心的想法是怎样的,慢慢地引导她、鼓励她。小女孩越大我觉得我们陪她的时间就要更多了,只有多交流多沟通多一些时间在一起,她才会敞开心扉和我们多交流,否则她的心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这门功课确实不简单,做父母的都想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又想丰富孩子各种各样的知识,这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经验,才能教育好孩子,让我们一起加油吧!
记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随手拿起一本故事书,给孩子读故事,那时候的宝贝,还不会讲话,但是每当我读故事的时候,她总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认真听我读故事……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逝,孩子也慢慢长大了,而读书也逐渐成为了宝贝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为读书,我们有了更多可以交流的话题;因为读书,我了解到了孩子内心更多的想法;也因为读书,我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有时候真的超乎我的想象。而现在,每当晚饭过后,孩子在写完作业看书的时候,总喜欢拿着一本书,静静的看着,或者跟者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拥有了如此浓厚的读书氛围,突然觉得,生活里充满了更多幸福的味道。
昨天,当孩子兴奋地告诉我,学校要组织爱心义卖图书活动时,我从孩子的眼睛里,读到了一种向往与期待。我知道,这一活动,对孩子来说是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的。
像童年的我盼望着过年一样,我和孩子一起迎来了图书义卖活动的开始。大班的哥哥姐姐,将家里闲置的图书摆到桌子上,煞有介事的成为了小小售货员;而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开心地挑着自己喜欢的图书。“姐姐,这本书多少钱?”小妹妹拿着自己喜欢的书问道,“我看一下,原价二十元,十块钱卖给你吧!”小姐姐似乎也毫不吝啬,“能便宜点吗?”妹妹似乎也是砍价高手,“那就八块钱吧!”姐姐也很是善良,最后八块钱成交,妹妹拿到了自己喜欢的图书,而姐姐也得意地数着自己赚到的第一笔小钱。这样温馨而又热闹的场景,不时地在雨后的操场上演着。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售书成功的自豪,看着弟弟妹妹买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脸上的满足于喜悦,作为家长,也深深地被感染了。
图书义卖,或许是一个起点,对孩子来说,从此就更加喜欢读自己购买的图书;也或许,是一个加油站,让原本喜欢读书的孩子,更加的珍惜图书,因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闲置的图书再次发挥作用。而对于家长来说,跟孩子一起参与中央的活动,更是一次触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读书对孩子的促进,感受到了幼儿园教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孜孜不倦,当宝贝津津有味的读自己买来的书的时候,我知道,在他心里,书已经成为了他的知己,她的良师益友。
“妈妈,我们一起看书吧!”晚饭后,耳边又想起宝贝最悦耳的那句熟悉的话,只是现在,她看她喜欢的书,我看我喜欢的书。和宝贝一起读书的日子,依然是那么的幸福!和宝贝一起成长的日子,依然是那么地充实!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