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纠正的方法了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 家庭教育方法 12-19

孩子们上中班了,要开始学写字了,班上有一位名叫孙肖肖的小朋友,总是喜欢用左手写字,奇怪了,刚学写字的孩子怎么多次都纠正不过来,后来听他妈妈说,在原先的幼儿园上学时,小班老师就让孩子学写字,而且不管孩子怎么写,孩子一直都是这样,老师也没有及时纠正,现在一到写字就只会用左手了,哦!原来是这样。于是,我开始教他用右手握笔写字,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他能用右手慢慢写了。后来在课堂上练写字时,我发现他写着写着又换成左手了,“肖肖,换右手写”,几次被老师发现,在老师提醒后又马上改,他也常常伸伸舌头,扮扮鬼脸,可爱极了。该想个什么方法呢?一次我在网上查看资料时看到这样一个案例,孩子在刚开始写字时,由于手的力度不够,经常会使笔往一边倒,于是老师用一根皮筋将孩子的手和笔套在一起,这个方法行吗?我找来皮筋和笔试了试,还真的可以。是啊,可以用这个方法试试,将肖肖的手和笔套在一起,还真管用,他手和笔被固定了,他没办法把笔换到左手上去了。瞧!他用右手写的多认真!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纠正孩子的挑食


午饭时间到了,今天幼儿园的食堂里做的饭菜是用肉炖冬瓜,我把饭菜一提到餐厅,有的小朋友就说:“老师,今天的菜好香啊。”“老师,我要多吃一碗。”我一面回复着孩子们的话,一面给他们盛饭。

饭盛好了,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老师,杨东润不吃冬瓜,他说冬瓜不好吃。”

“是吗,怎么能这样呢?”我走到杨东润身边,问道:“你为什么不吃冬瓜呢?冬瓜的营养很多,又好吃,又美容。”

“老师,冬瓜不好吃,妈妈在家做的我也不吃。”

“你妈妈做的不如幼儿园里做得好吃,不信你尝一口。”我舀了一勺放到他嘴边

,可是他就是不张口。

怎么办呢,总不能让孩子从小养成爱挑食的坏习惯吧。我随手拿起电话和他妈妈进行了沟通,通过沟通,我了解了杨东润出现挑食的现象主要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他妈妈过分溺爱他,任由他任性,不喜欢吃的食物就不给他吃。平时又爱吃零食,最终影响了正餐,而导致挑食。

针对这种现象,在教育的同时,我还采取游戏地方法,依孩子的兴趣变换花样,和他说一句悄悄话:“你今天真棒,饭菜都让你吃完了。”“你把菜吃完,老师奖励你。”同时还要通知家长,在家里做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准备,让他体验劳动的成就感,来提高孩子进食的兴趣。

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袋鼠妈妈有个大口袋……”我带着孩子们在活动场地上愉快地做着游戏。“哇———”哭声吓了我一跳。忙看时,王宏宇咧着嘴着急地哭了。“怎么了?”我关切地问。“老师,我的鞋提不上了。”他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我提不上。”“我相信你会的。我来教你。不信你来试一试?”在我的指导帮助下,他很快提上了鞋子,又高高兴兴地和孩子们做游戏了。

回到教室,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教育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尝试着自己去解决,试一试,我能行!哭是解决不了任何事情的。那怕是一件在我们大人看来是很细小的事情:纽扣开了,摔倒了,穿鞋脱衣……

人的一生许许多多的事情,终究要靠自己去解决!只有从小锻炼孩子不怕困难,有勇气去试一试,才会有成功的希望,才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为他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承受风雨打下基础。由此,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事情,我们已经包办的太多!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遇到困难,我们可以鼓励他,让他自己试一试,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纠正孩子的任性


宏坤是我们小班的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比其他的孩子瘦弱,而且自理能力也很差,宏坤的父母工作比较忙,一直有奶奶照看着。奶奶照顾孙子可谓是关心备至,样样都为宝宝想到了。每天早上来园,奶奶亲自帮宏坤把外套脱下来叠好并放好。还要帮宏坤找到自己的小椅子,扶着宏坤坐下,在教室门口再观察一阵子才安心的离开幼儿园。而其他的宝宝都是自己进教室找到小椅子坐下。奶奶每天都给带许多零食和一大瓶饮料,而且大多是些膨化食品和碳酸饮料。因为吃零食太多,所以中午就不愿意吃饭了。 放学时我们跟他奶奶交流之后得知,一直以来,宏坤每天早上都不吃早餐,只吃零食喝饮料,不给他就哭,早上不吃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犯起性子来怎么说也不听,有时不由着他,哭着哭着就吐了,最后还得由着他。真没办法!”奶奶心疼孙子,每天还是给宏坤带零食。这不是纵容孩子的任性,任由其发展的结果吗?任性有很大的后天因素。孩子刚一哭闹,就心软了,我们对孩子就百依百顺。等到孩子掌握了任性哭闹这个要挟大人的“法宝”,而无休止地恶性发展下去时,再想解决就很难办了。孩子的任性常常是为了争取某种需要的满足。满足孩子的需要一定要讲究条件,对于不能或不该满足的需要一定要坚守原则,毫不妥协。孩子任性不听话,不接受大人讲的道理,往往因为大人不懂“小人”心。如果从孩子的立场,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用孩子的心感受生活,孩子的心才能和我们相通。我们一旦读懂了孩子的心,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就会多一些顺利,少一些失误。

纠正幼儿偏食


幼儿期是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关键时期,我认为,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最重要是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一、与家长沟通,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班幼儿独立性较差,依赖性强,多数幼儿在家是成人喂食的,更由甚者是追着喂,哄着吃。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由于生活卫生习惯的变化,口味的变化,环境的变化,由在家的几个大人围着转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进餐问题。开学后,我们发现幼儿偏食、挑食的现象较严重。但幼儿饮食习惯的可塑性较强,就有意识地进行了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他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不少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存在着重智力开发、吃得“好”,却轻行为习惯培养的现象,许多幼儿形成吃饭挑剔、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身体营养比例失调,引起各种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利用平时的家园栏和家访,鼓励家长配合幼儿园平衡膳食,向家长做好宣传教育,只有合理的营养才能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通过游戏儿歌等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

我们通过儿歌如“小手真有用”、“小手洗一洗”

让幼儿了解小手的作用,学会洗手的方法。手接触外界物体最多,最容易受到污染。特别是孩子,由于好动更易将不洁东西上的病毒、病菌附在手上,如果饭前不洗手,就会将手上的细菌吃进体内而生病。因此,洗手对保持皮肤清洁,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十分重要。通过小竞赛,让幼儿掌握洗手的顺序(挽袖、打湿、打肥皂、手心、手背、手腕,用清水洗净,甩手上的水),刚开始学时,一不注意,孩子们的袖子就弄湿了,借此机会,我就给孩子们做示范——挽袖,并一边洗手一边教幼儿说:“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头洗仔细,小手腕别忘记。”这样,孩子们把洗手当作游戏,使幼儿养成食前洗手的好习惯。

三、在日常生活中纠正幼儿的偏食、剩饭情况。

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

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幼儿“喜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氛围的渲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了,不知道哪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打预防针”的方法。

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3)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有些小朋友不吃绿色蔬菜,开始她一看到绿色的蔬菜就摇头,现在能稍微吃点了。

(4)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

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


中班了,孩子们比小班的时候懂事多了,也更喜欢和教师交流,这样的氛围给我和孩子带来了很多的快乐。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孩子们经常会流露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他们“霸道”地认为:“我喜欢的东西就是我的!”这显然不会受集体的欢迎,更不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自主游戏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正开心的玩着。可是张朕小朋友在区角活动里玩耍时和大家闹得愉快了,哭着大闹了一场,我怎么调节他都不高兴我询问,了和他在一起玩区角活动的小朋友,他们告诉我说:“张朕抢玩具,他不给我们玩,东西都拿在自己手里,我们大家都玩不到了。”听孩子们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原来是他把玩具都揽到自己手里,不愿意和大家交流和沟通。这样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我看了看了坐在旁边小椅子上的江泽,还在那里张着嘴巴大哭,我轻轻地走到他跟前,蹲下来问:“张朕你看一看,别的小朋友玩得快乐吗?”(快乐)那你快乐吗?(我不快乐,他们都不和我一起玩,还要我手里的玩具)张朕你看一看,你的几个小伙伴们在那里干什么呢?他告诉我说:“在那里说话呀!”他们有东西玩吗?没有(这时他低下头),看着自己口袋里的玩具很不高兴,我想请你把你口袋里玩具和大家一起玩好吗?他说得时候,自己还是低头。这时我对着其它的小伙伴说:“瞧,张朕现在要和大家一起玩了,你们高兴吗?高兴!其它几个孩子一起回答我,这时的他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其它小伙伴们玩了。

事后,我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利用张朕的这件事,把他请到我的故事中,这样让他在听故事时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最后,小朋友知道张朕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和同伴们一起分享玩具,我问其它孩子,你们愿意和他一起做游戏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张朕的小脸蛋上也有了微笑,这时,我们一起唱了《找朋友》这首歌,有很多孩子都愿意主动地去与他做好朋友。

这样纠正孩子的错误


一句游戏化的语言,就能有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师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能多用一些这种既充满童心又充满爱心的办法,幼儿园将会变成孩子们真正的乐园。

纠正孩子的错误,不能仅用批评的方法,有时候,换一种口语,也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孩子们在做游戏时总是很淘气,特别是小男孩,一会儿追逐打闹,一会儿满地乱爬,真实叫人头疼。每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都会苦口婆心劝说它们:“快起来,爬在地上会弄脏衣服的,多不讲卫生呀。”孩子们就会不情愿的站起来,趁我不注意,又旧态重现。哎,真拿它们没办法。

今天下午户外活动时间,我带孩子们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刚分配完角色,一转身,佳伟、凡森、希平等,几个淘气的孩子,又趴在地上了,我刚想制止,又转念一想,笑着对“小老鼠”们说:“小老鼠”们,你们看,你们的洞有这么多口子,小猫来了不费劲就会把你们全吃掉的,你们还不赶紧联合起来把洞补好。”这一招还真灵,我刚说完,趴在地上的小朋友迅速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去。

一句游戏化的语言,就能有这么神奇的力量,我想,如果老师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都能多用一些这种既充满童心又充满爱心的办法,幼儿园将会变成孩子们真正的乐园。

找到孩子的“闪光点”


阳阳是个调皮的孩子,非常好动,一直让我很头疼,每天都有好多小朋友来告他的状,有时打人、骂人、抢小朋友玩具,有时弄小朋友衣服、头发等、我感觉每天在耳朵里都总是听着他的名字。

我尝试很多办法来教育他,谈心说服,严厉批评让他转换角色,体会其他小朋友的心情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

我尝试和他的家长多交流,找出原因。

经过几次谈话感觉到家长对于孩子的行为表示无能为力,谈到孩子家长总是摇头又摇头。

我意识到,原因就在于此。

家庭、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对他的排斥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他也对自己放弃了。

一个对自己不报希望,心里没有爱的孩子,又能期望他有什么表现呢?我抛弃了自己先前对他的所有认识和评价,开始关注他,重新了解他。

区域活动结束后,阳阳收拾好玩具后,看到地上有纸屑,拾了起来。

我立刻在他额头上贴了大苹果,向全班小朋友介绍了他维护班级卫生的好行为,让全班小朋友给他鼓掌。

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这样做,还亲切的抱抱他。

早晨,阳阳来园很早,帮助老师整理图书,从大到小整理的井井有条,还照老师的样子,摆放整齐,很有耐心。

我决定抓住他的这个“闪光点”。

以此为突破口,改变他。

我选他做班级里的小小值日生,负责班里所有的图书的整理发放和保护,他干的可认真了。

而且通过图书的桥梁,与小朋友交往的也十分愉快。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感受到,教师正确的看待每个孩子有多重要。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花朵,所以对孩子进行幼儿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现在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就意味着孩子的启蒙教育重任落在了幼儿教师身上。

我们在平时教育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

作为老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因人施教。

当他们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如何纠正孩子说谎


孩子说谎是不能正确的对待自己言行、不诚实的一种表现,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是成人深感头疼。导致孩子说谎的心理因素很多,有时是记忆、想象等方面的错觉造成的。孩子记忆的特点是具体形象,记忆的方法上以机械记忆为主:孩子想象十分丰富,有时把想象中的东西带到言行中并与像是东西混淆起来,记忆错误和想象丰富都可以造成孩子说谎。对这种说谎是孩子的求悦心造成的,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为了讨得成人的欢心、表扬赞赏而讲了假话。这样老师就要在意了,平时不要不适当的给孩子奖赏,也不要过头表扬,要实事求是,适度表扬为主。有时候是孩子恐惧心造成孩子撒谎,孩子为了避免承认的责骂、惩罚,把自己的缺点错误遮盖起来,编了瞎话。这种撒谎完全要从成人方面去找原因并加以避免。承认要正确的对待孩子的过头行为,心平气和的帮助孩子认识错误,不要动辄就训斥、打骂孩子,而造成孩子为避免皮肉之苦而撒谎。有的时候有虚荣心和报复心造成撒谎,孩子为了自己的自尊心和面子而编造谎话,为了报复别人而乱说,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帮助他去惩罚对手。这种说谎成人经分析他不正确的思想,耐心地说理解释,帮助孩子认识不说真话是不对的。成人要热情的帮助孩子纠正说谎行为,使孩子明白说谎是不良行为,说了假话要承认,并努力改正,老师对这种表现要表示欢迎,今后还是信任他。当孩子说了真话,尽管他有再大的过错,也要热忱欢迎,表示谅解,这样孩子会逐渐说真话。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