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招让任性孩子变乖巧

03-01

幼儿的教育途径无非就是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家长配合学校才能实现教育的质量最大化!教师与家长在教育中,应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及时注意孩子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在学习的乐趣中不断成长!那么,家长可以配合教师做哪些工作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4招让任性孩子变乖巧》,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碰到调皮任性、不听管教的孩子,每个家长都会很头疼,既不能任凭孩子“肆意妄为”,又舍不得采取“强硬手段”。其实,小孩子的行为难免出现偏差,与其批评和对抗,不妨耍些“小花招”,巧妙纠正和引导,让孩子“变乖”。

撤退法。星期天,东东起床后就没完没了地学着吊嗓的人使劲地喊“啊-啊-啊,伊-伊-伊”,爸爸说,别再喊了,会把嗓子喊哑的。他反而喊得更响了。妈妈走过来对爸爸说:“你跟我一起去买菜吧。”等爸爸妈妈离开后,东东见没有“观众”了,也就没兴致再喊了。

激将法。佳佳在公园里赖着不肯走路,一定要爸爸抱,不答应就干脆坐在地上不动了。爸爸对妈妈说:“你看,前面那个小朋友跑得多快,咱们佳佳肯定跑不过她。”话音还没落,佳佳已经“呼”地一下站起来向前追去。

欲擒故纵法。妈妈让丁丁把满桌子的画笔收拾好,丁丁却反而把画笔一支支地向地上扔。妈妈打开丁丁的玩具柜,拿出一小框不怕摔的橡皮玩具递给丁丁,微笑着让丁丁扔完画笔后再把这些东西也扔到地上,丁丁反而不扔了。

转移注意法。天锐拉着小鸭子车经过门槛时,小小的轮子卡在门槛外过不来,外公帮他拉过门槛,可他又哭着把它放回原处使劲拉。外公不再理会,而是去看鱼缸中那条天锐最喜欢的金鱼:“咦,小金鱼怎么不爱动了?该不是生病了吧?”“什么?小金鱼生病了?”天锐丢下小车,着急地跑过来看,早把拉车的事忘在脑后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用好这4招,快速让孩子摆脱“开学恐惧症”


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开学在即,如何帮助孩子尽快进入角色,新学期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是这段时间最为关心的话题。

第一招:和孩子一起用仪式结束假期

在假期结束前,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美好的假期生活,然后给假期做一个书面总结,比如写一篇日志,当日志画上句号的时候,就代表假期结束了。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学习上的事情,想一下自己的寒假作业哪些还没有完成,开学后该加强那几门学科的学习,最好列出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提醒自己,新学期开始了。

假期结束了,不需要强迫孩子马上就进入学习状态。很少有人能在这两种模式中自由转换,而这种转换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只是过渡期不要太长即可。

第二招:帮孩子调整作息,收回玩心

心理学家建议说,终止假期也需要仪式,就像结婚需要一个婚礼一样。在假期结束前,家长和孩子一起回忆美好的假期生活,然后给假期做一个书面总结,比如写一篇日志,当日志画上句号的时候,就代表假期结束了。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学习上的事情,想一下自己的寒假作业哪些还没有完成,开学后该加强那几门学科的学习,最好列出一份详尽的学习计划,提醒自己,新学期开始了。让寒假回忆停留在纸上,画上句号就是一种仪式。

对于孩子的焦虑情绪,家长要表示理解,不可批评,还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对于上班的焦虑,告诉孩子这种情形不可避免,更不能排斥。焦虑也是我们身体情绪的一部分,就像快乐和高兴一样,它们是并列存在的。你不仅得允许它存在,而且还要接受它的存在。

假期结束了,没必要强迫孩子马上就进入学习状态。很少有人能在这两种模式中自由转换,而这种转换是需要一个过渡期的,只是过渡期不要太长即可。

第三招:引导孩子循序渐进,温故知新

最好办法就是让学生逐渐进入学习状态,家长别给他们太大压力。开学前,要让孩子的心沉静下来,多看看书本,复习上学期的知识。比如基本概念、基础字词、典型例题、名篇佳句等要记牢。新学期开始了,端正学习态度尤为重要。家长要鼓励孩子在学习上知难而上,忘记以前不愉快的学习经历。

第四招:饮食调理,缓解孩子的疲劳感

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要充分补给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减少脂肪摄入量。少吃油炸食品,以防超重和肥胖。尽快消除春节长假疲劳的几种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科学睡眠:可提前1~2个小时入睡,坚持在同一时间起床,起床后可散散步、做做操,给身体一个缓冲期。

2.洗澡:洗澡可消除体表代谢的排泄物,使毛细血管扩张,有效消除疲劳。但洗澡前要注意休息,待心律恢复到平时正常的状态后再入浴。水的温度为40℃左右,一般洗15~20分钟即可,不宜过长。

3.适当运动:适量的体育运动也是解除疲劳的一个好方法,如跳跳操、跑跑步或打打球等。

懂得孩子心理 六招让瘦孩子爱上吃饭


孩子不爱吃饭让家长忧心忡忡,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孩子爱上吃饭呢?

西安交大附属二院小儿内科主治医师刘海燕表示,以下方法可能对瘦孩子爱上吃饭有一些帮助,家长们可以选择性地参考。

一是饥饿疗法。孩子不饿不喂,不追着喂,表示饱了后立即停止喂。

二是食物多样化,这是引起孩子吃饭兴趣的最好办法。可买儿童食谱参考,要遵循“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三是多用耐心。有人做过调查,当你耐心劝说孩子10次的时候,90%的孩子就不拒绝了。

四是懂得孩子的心理。

儿童都有从众心理,孩子吃饭时,不要让他在小饭桌上单独吃,让他和大人一起吃,或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吃,让餐桌热闹起来,是重建宝宝对餐桌渴望的一种心理方法。

五是充足的睡眠。相当多的孩子瘦弱是睡眠不足引起的。

六是适量活动。不会走路的小孩子不要老抱,一定要训练孩子多爬,大孩子多到户外活动。

刘海燕表示,当孩子偏瘦时,不要过分担心,不要试图向医生索要一些药物来解决孩子不吃饭的坏习惯。要注意,瘦不等于多病,胖不等于健康。孩子虽然瘦点但只要结实,没有不良习惯,不得病,就不用过分担心他的胖瘦。

教孩子4招 学会心理减负


虽然“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不得不承认,雷声大,雨点小,这仍然是一个以分数论英雄的社会。很多孩子,不堪学业的重负,或多或少地都有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教会孩子学会心理减负,势在必行。

第一招让孩子学会释放压力

告诉孩子她的同学中也有不少人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都有不同程度的不满,而很多人每天都在快乐地生活。这是因为他们有些人喜欢在压力中迎接挑战,以从中获得一种惬意的满足。一个人不是每次都有好运气,压力太重会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久而久之便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释放压力,放松心情,这样你也会快乐。

第二招让孩子学会适应环境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每个人的立足点也不一样。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各自的性格,但只有适应身边的环境,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第三招让孩子学会知足常乐

让孩子知道,一个人不可缺乏进取心和奋斗精神,但把目标定得过高往往会得不偿失。千万不要对自己太苛求,不要活得太累。

第四招让孩子学会适度宣泄

让孩子懂得,真正的健康是一个人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善状态。如果觉得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够好时,可以通过运动、读书、听音乐、看电影、找朋友倾诉等方式来宣泄自己不愉快的情绪。用与别人交流、沟通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一定会更加愉快。

每一位家长朋友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他/她的方法,不要在学习上折磨孩子。祖国的花朵,需要大家的呵护。

育儿心得:让孩子私心变爱心


育儿心得:让孩子私心变爱心

现在的宝宝都是家里的独苗,宠着惯着在所难免,可当家长的有没有想过,当你用爱心呵护孩子时,是不是在有意无意间滋生了他们的私心。

第一次意识到儿子有“私心”,是在他3岁的时候。那天他过生日,我给他买了一个大大的蛋糕。蛋糕做得很精致,上面还有诱人的水果,漂亮得大家都不忍心吃它,最后还是我,握住儿子拿刀的小手,把蛋糕切成了几份。吃蛋糕的时候,我和他的爸爸破天荒地每人吃了一小块。想不到这下可惹了大祸,儿子先是吃惊地看着我和他爸爸,继而开始生气落泪。又哭又闹,不依不饶……最后儿子终于闹腾够了,不再理睬我们,躲到他的小房间里半天不出来,蛋糕也没吃一口,弄得我和他爸爸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我隐约猜到,可能是因为我们分吃了他的奶油蛋糕。难道孩子有了“私心”?

从那次开始,我们便格外留意起儿子的行为,果然发现他的“私心”在慢慢滋长。有一次,邻居家的小朋友来我们家里做客,看见他心爱的玩具车后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他立即大声发作:“别动!那是我的玩具车!”吓得那个孩子赶紧缩回了小手,邻居很不高兴地带着孩子走了,弄得我和丈夫一脸尴尬。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段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这不仅源于人的本能和欲望,而更是由家教的客观环境造成的。看到儿子日益膨胀的“私心”,我们开始反思起儿子的教育来:难道是我们对他的教育出了问题?

儿子刚出生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我和他爸爸都是上班族,每个月还要还月供。尽管如此,在“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思想支配下,儿子喜欢的食物,我们一点都不吃,全部留给他;儿子喜欢的玩具,我们想尽一切办法买给他,哪怕自己勒紧腰带。爷爷奶奶更是倾尽所能满足他的愿望。虽然我们也明白这中间有溺爱的成分,但是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总觉得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才是对他的爱。久而久之。儿子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好东西应该留给他吃,好衣服应该买给他穿,小小的“私心”就日渐膨胀起来了。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和丈夫赶忙商讨解决的办法,最后一致认为:爱孩子,应该保留一份爱,不能再滋生他的私心。以后再吃东西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是和他分食,哪怕不喜欢的东西,也吃一点。刚开始,儿子看到我和他分享一块好吃的水果或者食物,自然很吃惊,很不习惯,甚至用各种方式表达他的不满和抗拒,可是久而久之,他慢慢地不再闹腾了。

每天晚上临睡前,我和他爸也有意给他讲些文明礼让的小故事。讲到家喻户晓的《孔融让梨》时,儿子偏着小脑袋,稚声稚气地问我:“孔融为什么要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呢?我没有哥哥和弟弟,我不用让。”我耐心地对他说:“礼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是好孩子应该做到的,你虽然没有哥哥弟弟,可是你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小伙伴,所以你也要向孔融学习啊!”他听后,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后来有一次,朋友从外面回来带给我一些精美的水果。我随手放在客厅的餐桌上,儿子从幼儿园回来,看见后,一把抱在怀里,用小鼻子闻闻说:“真香啊!”我以为他老毛病又要犯了,谁知他只是把玩了一会儿。然后说:“我想吃水果,咱俩一起吃吧!还有……”他歪着头看我,“我想留一份给妈妈,妈妈你同意吗?”这次轮到我吃惊了,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笑脸,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心里开始有别人了。

如何让胆怯的孩子变勇敢


孩子在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见到陌生人就紧张,一说话就面红耳赤,在人多的公共场合特别拘束,坐立难安,不敢与人对视,不敢说话,也不愿意说话,说起话来则前言不搭后语,缺乏相应的逻辑性、连贯性。孩子常常不愿意去公共场合,哪怕是去亲朋好友家也难以接受。

这就是孩子的胆怯表现。

胆怯,其实质是人们对某种事物或者特定对象的胆小、害怕、畏缩,伴有相应的生理上的变化甚或出现逃避行为表现。胆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曾有过 的一种在日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情绪状态,只是表现出程度上的差别不同而已。过于胆怯者,往往防碍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影响社会交往、 人际关系。

胆怯的孩子,应该注重并加强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如独立购物,自行选取适当的物品等)。

鼓励并带引孩子多和别人交往,特别是与开朗活泼的同龄人交往。鼓励并带引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如参加志愿者团体等)。

借助家庭、学校、伙伴、亲朋好友 的作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交平台。面队胆怯的孩子,切忌顺其自然、与同龄孩子比对甚或辱骂,应该不失时机地与孩子沟通,给孩子以鼓励和赞扬,关系帮助并 引导孩子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尽可能避免孩子因胆怯所造成的心理紧张,以缓解孩子的胆怯,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4大招帮助孩子告别不自信


在给孩子上课的时候,经常遇见这样的一种现象:当孩子需要走平衡木的时候,他们会紧紧抓着老师的衣服说:“老师,我不敢走”;当让孩子跳跃障碍物的时候,他们会用可怜的眼神看着老师说:“老师,我害怕”。而当课程结束以后,和家长们进行沟通,家长也经常反应他们家的孩子在遇到一些小困难小挫折就会立即说自己害怕,不敢去做,为此,家长们很是苦恼,其实,在面对孩子不自信的时候,家长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应对的。

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我们的孩子不自信?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家庭因素。一方面,父母的焦虑情绪打压了孩子自信心的发展,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认识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通过运动开始的,不论是用手触摸新事物还是用嘴咬东西,都是孩子认识这个世界的基础,但是对于焦虑的父母来说,他们很希望孩子被很好地保护起来,担心孩子摸东西会沾染细菌,担心孩子咬东西会引发疾病,进而对孩子有太多的限制,我们的孩子在这样一种焦虑的环境中长大,逐渐的就会减少对外界新事物的好奇,好奇心一低,就不愿意去尝试了,所以在很多看似简单的事情面前,孩子就会不敢尝试,这种行为就被我们成人解读为“孩子是不自信的”。

另一方面,父母缺少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发展,在现在的家庭中,很多孩子一出生就受到全家人极好的保护,这种保护,让孩子一路成长中几乎没有遇见什么挫折,即使遇见了,也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解决了,所以当孩子需要独自去面对一个自己曾经不曾做过的事情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敢”。

其次,学校因素,孩子进入幼儿园,缺少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例如有些孩子总是很被动),就很难赢得其他小朋友和老师的喜欢,逐渐的养成一个人的习惯,而幼儿园始终是个集体环境,孩子在集体中如果落了单,那么自卑的心理就会慢慢呈现出来。当孩子进入小学,除了人际交往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之外,学习成绩开始占据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了,而在很多学校里,依然存在着排名现象,这对于大部分孩子的自信心建立都是有障碍的。

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第一招,降低家长的焦虑情绪。

我们在寻找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时,都知道,家长的焦虑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当您发现家里的孩子会经常呈现出不自信,那你可以先看看自己的情绪状态是不是多以焦虑为主,面对自己的焦虑,家长第一步可以去表达,和爱人、朋友、同事说说你焦虑的具体事情,当情绪被形象的表达出来之后,会得到缓解,第二步就是尝试去看看脑海里的想法,面对同样的事情,想法不同,我们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去看自己对事情的想法,调整想法,就会有助于我们调整情绪。当我们自身的焦虑得到缓解,我们就会允许孩子去尝试新事物,去触摸新事物,对于孩子的自信心建立是有极大帮助的。

第二招,多给孩子挫折教育。

什么叫挫折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自己去独立完成一件事,当他在完成过程中遇见挫折,及时去引导孩子想出解决方法,而并非在孩子遇见挫折,立马去帮着孩子解决。举个例子,当孩子放学回家告诉你他今天在课堂上有一件手工作品没有完成,被老师批评了,有些家长会告诉孩子“没事,爸爸妈妈帮你做一个”,而聪明的家长,会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首先认同孩子的情绪,其次,帮助孩子分析问题的原因,为什么上课没有完成,是因为中间出现了什么状况,最后,帮助孩子一起去想,如果下次,这些状况再次出现,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当孩子面对挫折,自身有了解决方法,他的自信心自然也就是满满当当的了。

第三招,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

对于现在很多家庭来说,独生子女,平时就很少接触同龄的孩子了,在学校里,家长老师也不能详细了解孩子的人际状况,而带着孩子利用休息日多参加集体活动则是很好的一种补偿,既丰富了孩子人际交往技巧,家长也可以用心观察自己的孩子在人际中是怎么样的一种相处模式,在面对孩子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好有针对性的去帮助孩子解决。在这里,需要提醒家长朋友的就是,切勿拿别家孩子来与自己家的孩子作比较。

第四招,鼓励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的不自信,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敢做,害怕,而更多地时候是缺少鼓励,对于现在的很多父母来说,对孩子的鼓励真的是很缺失的,经常会见到这样的家长:“这么简单,你怎么就不会呢?”“你看看其他小朋友,他们都敢跳,你怎么就不敢了呢?”面对孩子的不自信,很多家长多是这种责备,那孩子的内心是有多敏感,他听见家长的责备,则更不敢去尝试了。所以在家带孩子的时候,就多鼓励孩子去做他自己能做的事情。曾经有过很多研究都能够证实,一个在鼓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信心要远远高于长期受责备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拥有自信心的,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一定要多相信自己孩子的能力,多肯定孩子的能力!

爱让孩子变的不可理喻?


真的是爱的教育,让孩子变得不可理喻吗?

这两天一则新闻,看得我怵目惊心!"教养压力大,幼儿多半被打骂!",新闻指出,在国内5岁以下的孩子,10个有7个,是被用打的教养长大,爸妈们有不得不的苦衷,让"不打不成器"的话题,再次浮上台面。

很多家长会在很多演讲后直接问我,以前我们也都是被打骂教育长大的,我们心理既没有创伤,行为的表现也很好,看来以前的打骂教育是对的。现在凡事讲道里,用爱的教育,才让孩子变的不可理喻~

我赶紧澄清说:这是爸妈们对民主教养的定义,有很深的错误解读啊!

第一:

我不支持对孩子体罚,因为很少家长可以在心平气和下,进行体罚,这样失手的机会非常高。但孩子有错,当然可以骂,当然可以处罚,应该让他们知道爸妈生气了。如果你不是经常性的对孩子进行体罚,倒不至于因为一次体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终生影响,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别让孩子因为被体罚而心生恐惧。

第二:

"我们都是打骂教育之下的成功产物",这句话只看到一部份的孩子,因为也有一部分的孩子,因为你动手了,他跟家的距离变得更远了,一直在等待长大之后,逃离这一个阴影。

第三:

爸妈的教养行为,会影响下一代的教养判断。打骂教养代代相传,不是有效教养,对孩子的身心发展绝非好事。

第四:

很多孩子被打了,你问他犯什么错?他不一定能说出来!看来被打的当下,只是因为皮肉痛而投降,而跟你说"我下次不敢了~"根本没有学到什么经验及教训,这绝对不是教养的真正内容。

第五:

先跟孩子讲道理,再进行处罚,这个顺序的必要性,一方面在缓和爸妈的情绪,降低你动手的机率,做出正确的下一歩判断;一方面,在刺激孩子思考,同时也让孩子记住下次不要再犯。

第六:

当爸妈的,应该要去找到,除了体罚之外,对孩子最有效的处罚或刺激好行为的方式。大家应该不难发现,孩子总是能乖乖听老师的话,而老师也不会出手,所以用对方法,孩子永远都可以被教育。

3岁前被打骂教养,5岁后出手打人是5倍!

儿童心理行为研究发现,孩子的模仿能力非常强,但不见得是立即表现起来,有时候是先烙印在脑子里,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例如研究发现,3岁前被用打骂教养,5岁后打人的机率,高达一般孩子的5倍,而且烙印在潜意识里的打人行为,跟你当下教育孩子说"你怎么可以打人?",会让孩子很混淆,脑袋里产生很大的抵触,修正行为自然要花上好几倍的功夫!这张图提醒爸妈们,迁怒也可能是被教出来的,值得大家好好看看!当老一辈的说,孩子不乖就要打,爸妈们真的得好好的沟通一番喔!希望大家一同推广正确的育儿教养

不用打的,爸妈可以怎么有效处罚?

打孩子,孩子只是皮肉痛,为了逃避处罚,当下立刻跟你说下次不敢了,可是经常连自己犯什么错都不知道!这不是正确的教养,你应该用其他的惩罚方式

1.带孩子去罚站读秒,结束时,让他说对不起,并完整的说出"我下次再也不敢再打弟弟了!"等错误行为!

2.把孩子抓到面前来,时间暂停,限制他接下来的活动,请他好好看着你,跟他说你现在非常生气,因为他做了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不准嘻皮笑脸,请他自己观察他做了什么,"例如他动手,让人家痛到哭,他喜欢这样吗?"

3.罚劳务活动"收玩具","整理家理","帮忙当小帮手"等,来换取原谅!

4.禁止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当作惩罚,"乱丢玩具没收拾好,就不会有再玩下一个遥控车的机会","鞋子乱丢,就不要出门,户外的活动是你自己担误的,你越慢,玩的时间及项目就越少","警告好多次还打人,我们得将弟妹跟你隔离一下,因为你动手,他会怕你,你必须尝到没有人玩伴的滋味"

5.在限制下,重复说出自己下次该做出的好行为!例如:不告而取,或抢人家的东西,边罚站边说出"我下次会先问,不会先动手!"

「迁怒」可能是被教出来的

你知道吗?打从婴儿时期,孩子就具有模仿能力唷!

那么……您还会这样教小孩吗?

如何让5岁孩子变的自信起来


“优妈,孩子快5岁了,平时在家能说能跳,可一见生人就特别胆小,上次去参加了一次“家长开放日”,别的孩子都抢着表现,唯独他缩在我怀里,也不敢出声。”一个大学时代的闺蜜向我诉苦。

看到闺蜜如此苦恼,优妈立时想到了经常在后台留言说孩子胆小、懦弱、不敢表现的妈妈们,也是同样的不解和疑惑。为什么孩子会害怕表现?作为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孩子不敢表现的原因

一是先天因素。有些孩子不敢表现是天生的,他们对新环境会有束缚感和不适应,不愿与生人接触,或是脸皮薄,一受到打击便很难再主动表现。

二是教育和环境影响。除了先天因素,教育和环境影响也十分重要。父母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经常使用家庭暴力、期望值过高,都会让孩子丧失表现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如何让孩子变得自信

一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相比,良好的家庭环境会提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土壤,让他们更加阳光、自信。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家庭更注重孩子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孩子得到的是全面的发展,而不仅仅为了竞争、为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二要十分注重教育方式。如果说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土壤,正确的教育方式则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水份。就像许多家长都崇尚的美式教育,更加注重孩子交际、实践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充分调动了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更好的融入到具体情境中。

比如让孩子来一次角色扮演,模仿他喜欢的人物或动画角色,或者让他讲讲自己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告诉他没有对错,大声讲出来就好!就像这位10岁的女孩,她把屠呦呦当作心中的英雄,并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医生梦,全程穿着医生装并用英文演讲,很有代入感

三要让孩子获得参与感。所谓参与感,是孩子在一次活动、一次竞赛中找寻自我的过程,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的重要一步。

寒假 8招教你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第1招:用好手表和闹钟

孩子做事拖拉,很大原因是因为孩子们总是在做事时忘掉时间。闹钟却从来不会忘记任何事,除非你忘了给他上弦,而且闹钟的铃声具有一种家长没有的权威,有时候“铃一”比家长的“该起床了一”更有效果。还可以把时钟设定成在白天时每半小时报时,这样孩子在家时,也会有点“紧张”气氛了。

第2招:一心一用

要想让孩子利用好时间,首先就要让孩子养成一心一用的好习惯。专心致志的品质其实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是从生活入手。比如,穿衣、吃饭、收拾书包、洗衣服等生活上的事情采用限时完成法,需要多长时间,事先和孩子一起设定好,然后督促孩子以最快的速度保质保量地完成。这样的计时劳动、计时阅读、计时讲故事等小竞赛,会有不错的效果。或者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特级教师主编的《新华学习报纸书》内容丰富,生动有趣,适合开拓孩子的视野,扩展知识面,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好书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良师益友。

第3招:一心二用

时间的流逝是随时随地的,教孩子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在一心一用的基础上学会一心二用,也可以提高孩子的效率。比如在晨跑或洗澡时听英语录音,在盥洗池旁贴一张词汇表,每天刷牙时熟记一个生词……

其实,这正是“统筹方法”的运用。当然,这种一心二用一定要在保证不影响“正事”的完成效果的基础上进行,更重要的一点,一定要坚持不懈。

第4招:多花5分钟

5分钟,一个不起眼的时间,可如果利用好这5分钟,会让很多事情变得简单和高效。比如,每天让孩子在做完作业后,坚持用5分钟的时间检查一下,或者预习一下明天的功课,那就会让孩子省去很多修改错误的时间,而且在第二天的学习中会感觉轻松;让孩子用5分钟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东西,这样就会省掉他回来取东西所花费的时间。

让孩子养成多花5分钟整理东西的习惯,把常用的与学习有关的东西都放在伸手可及的位置,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一个纸箱或抽屉装好,避免用时东翻西找,浪费时间。当孩子养成随手整理的习惯后,效率自然会有质的提高。

第5招:跟孩子来个约会

守时是当代社会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让孩子养成言而有信,准确守时的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在孩子看电视或玩电脑时,要事先约定多长时间,约定的时间一到,马上就要停止;在带孩子出去玩时,要求他在约定的时间内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如果不能按时,就以取消活动来作为惩罚。经过几次这样的约定,孩子自然会形成看着时间办事的习惯了。

第6招:教孩子说“不”和“请”

“他们非要让我去打游戏……”,“她们要我一起去买东西……”从众、合群,几乎是所有孩子的脾气,虽然并不情愿,但对别人的请求不会说“不”,让孩子的时间就这样浪费掉了。一个词怎么也想不起来,一道题就是不会做了,孩子却不向家长和老师请教,虽然自己解决问题的精神可嘉,但学习会求助别人,学会说“请问……”却是当代社会十分必要的。因为一个人毕竟不能当全能冠军。

让孩子面对诱惑学会拒绝,面对超过自己能力的问题时学会求助,是养成高效习惯的必要条件。

第7招:孩子的时间“相对论

自己喜欢的事,1小时相当于1秒钟:不喜欢的事,1秒钟相当于1小时。这是对著名的相对论最简洁的解释。对于孩子来说,当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久,而且做得很好;而当他不情愿地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每过5分钟就要抬头看看表,而且做事也是拖拖拉拉耗时间。

相对论是无法改变的,但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的兴趣,把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轻松一些。这样,孩子做事时自然会变得高效起来。

第8招:别跟生物钟对着干

除了挂在墙上、戴在手上的钟表,还有一个看不见的时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生物钟。当孩子在午饭后或“开夜车”时昏头昏脑,家长就不要指责孩子效率不高了,因为没有人能跟“生物钟”较劲。当然,生物钟也是可以利用的:在一天中,让孩子利用早晨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抓紧学习较难的功课,解决较复杂的问题;也可以安排孩子在每天的同一个时间段学习同一科目,久而久之,生物钟就会记住这个规律,每到固定的时间就会形成兴奋点,从而使孩子的学习更具效率。

另外,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年人注意力集中一次最多50分钟,而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因此我们不能让孩子连续学习时间过长,否则自然会让孩子效率下降甚至产生副作用。应该让孩子每学习30-45分钟,就休息10-20分钟。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4招让任性孩子变乖巧》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孩子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