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担心是不了解孩子的表现

03-22

家园共育讲究的是快乐专递,开心学习!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心关注,用心倾听,用心帮助,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那么,有哪些可以用的新的教育观念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母担心是不了解孩子的表现”,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有妈妈听我说当年我对儿子载说话能力有迟缓现象,无太大的焦虑,并且没有送他去任何教育机构做加强训练,表示不相信。

说真的,当我发现比我儿子小半岁朋友的儿子都会被唐诗,而我那"傻"儿子竟然还停留在说单字和用手比划示意时,心里的确有些"被比下去"的不是滋味,幸而这种"有点丢脸"的感觉停留于心的时间很短暂,因为我观察到儿子个性特谨慎,像坐小椅子时,别的孩子多半只要感觉到腿接触到椅凳边了,就会一屁股坐下,但我儿子却总还是要回头看上一眼,确定椅子真的就在身后才再慢慢坐下,因此他从未发生像其它孩子一样,有因为没坐着椅子而摔个四脚朝天的情形。至于说话部分,他虽然只会说几个单字,但那几个单字都发音特准,不似一些孩子语音含混,我就估量以他小心谨慎的个性看来,他应该不是不会说不能说,而是想要一出口就能说得准确说得好。果然当他到2岁半,开始一串串的说话,所出口之言不论是发音或用语都是既好又准确。

做母亲的之所以会担心孩子不能,往往是出于对自己孩子的不了解,因此若想放下担忧心,就得多用心去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

至于我对孩子的语言培训,唯一做的就是从他还是小婴儿时,就坚持每天晚上念故事说故事给他听,还有跟他一起看绘本故事书。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别再说你不了解孩子的感统失调!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有些家长知道自己孩子感统失调,但是说到感统失调主要分为哪几大领域,很多家长还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今天小编就来给家长们百科一下。

感统失调主要分为哪几大领域?

1.触觉统合失调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触觉统合失调又可以细分为:触觉敏感型和触觉迟钝型。触觉敏感型的儿童胆小怕事,走路会撞到墙,容易自己绊倒自己,经常打破玻璃杯等.特别容易紧张,因此表现出很不合群。触觉迟钝型的儿童就会表现出笨手笨脚的,做事情总是比别人慢。

2.本体感统合失调

本体感又称为身体地图或身体形象,是肌肉、关节运动神经组织、身体神经组织和大脑长期互动联系过程中,协调出来的自动自发的能力。

本体感统合失调的儿童方向感很差,通常处理不好自身和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不能很好的协调身体的动作,因而常会无缘无故的摔倒。

3.视觉统和失调

儿童可以长时间的看电视,玩电动玩具,但是却不喜欢阅读,即使读书也是经常跳行,多字少字,甚至顺序颠倒。

4.听觉统合失调

儿童的听觉功能统合出现问题时,会经常忘记老师讲的话和布置的作业。做事情总是丢三落四,常常把别人说的话当成耳边风。

父母表现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如果孩子每天面对是爱唠叨、爱发火、焦虑、紧张的父母,其情绪发育肯定是很糟的。因为父母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一位母亲这样倾诉:“我的孩子自控能力太差,嘴上讲得好听,就是做不到。每天我要发好多次火,他才能勉强完成一些作业。我都为他操碎了心。但是现在我们俩就像对头一样。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到孩子爸爸每天那么辛苦在外赚钱,而我连个孩子都教育不好,我真是非常难过。更让我焦心的是,孩子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办?”

这位母亲言谈中充满了焦虑、失望、忧伤和无可奈何。她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动情的母亲。

面对这样一个母亲,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她本身的情绪问题。儿童在父母的不良情绪面前,很容易产生内心冲突。一方面,他们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照顾,以满足某些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喜欢父母的这些不良情绪及其一些行为方式。内心的矛盾导致他们心情烦躁、郁郁寡欢、精神分散,严重的可出现紧张、焦虑或强迫。有的则出现一些查不出生理改变的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胸痛、憋气等,以缓解内心更大的不安。长此以往,他们会将这种困扰压迫到无意识中,有意无意的采取一些拮抗行为,如强迫动作、说谎、逃学,丧失自尊和自信,经常爱与惹麻烦的儿童在一起,于是越来越不被周围喜欢,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

儿童心理问题与家长的不良行为、情绪往往互为因果,需要双方进行调整,但成人更应该自制。

父母对待孩子:了解、同理、倾听


10月14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迟希新老师讲座《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开展》。迟老师从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向我们介绍了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开展、常见类型与特征等。讲座中让我受益最大的是迟老师提及的我们对于孩子应该了解、同理、倾听。即:

了解——了解孩子的行为背后,总有他认定的想法,请试着了解他,不要急于批判他。

同理——发挥同理心是了解孩子的第一步,蹲下身来,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去想,您才能了解孩子眼中的世界。

倾听——以耐心的态度,关注的神情,积极倾听,让孩子有完整表达的机会,并同时给予温馨的回应。想想有时没有听豆豆对自己行为的解释,就妄下结论;有时我们因为忙或者某些原因,没有认真听豆豆说话,他总是在边上跺脚,用双手掰过我们脸,让我们正对着他……想想这些,再听听老师讲的事例道理,不免有些汗颜。

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迟老师的这句话让我感慨颇多。我们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学会感恩?感恩我们成长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感恩我们有一对疼爱自己的父母;感恩我们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上课;感恩我们生活在科技发展的年代;感恩我们有关爱我们的亲人朋友;感恩生活中帮助我们的每一个人;感恩生活中的花鸟鱼虫;感恩……我想,如果我们的孩子心中始终心怀感恩,爱与回报、付出也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了!

一个心中有爱的孩子,未来的世界将是美好的,这不正是我们期待的吗?

从孩子的表现看父母的缺点


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你今天对孩子喊,就别怪他明天对你叫;你今天对孩子没耐心,就别怪他明天对你不耐烦;你今天训孩子不如别人优秀,就别怪他明天怨你不如别人爹妈有权势;你处处苛求孩子完美,就别怪他自卑懦弱;你习惯打骂孩子,就别怪他崇尚暴力或奴性十足;你自己界限不清,就别怪他不负责任。

从孩子的表现看父母的缺点,震惊很多人!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一场修行,是孩子的纯真、无私、灵动洗濯了成人的浮躁、功力、自大的心理历程。好的教育,应该是父母通过孩子这把镜子,不断发现自我、修正自我、挖掘自我,并用新我来为孩子做示范和表率。我们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1、如果您的孩子喜欢谴责别人,是因为平时您对他批评过多。

2、如果您的孩子凡事喜欢抱怨,是因为您总是挑剔他。

3、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对抗,是因为您对他有敌意和强制。

4、如果您的孩子不够善良,是因为您是一个缺少同情心的人。

5、如果您的孩子胆小、羞怯,是因为他经常被嘲弄、辱骂。

6、如果您的孩子不跟您说心里话,是因为您捉孩子的话儿把,翻老账。

7、如果您的孩子不辨是非,是因为您专制,没有给孩子自主和思考的机会。

8、如果您的孩子很自卑,是因为您对孩子总是失望,不能耐心鼓励。

9、如果您的孩子嫉妒、敏感、怕受伤,是因为他的家庭没有宽容和温暖。

10、如果您的孩子不喜欢自己,是因为您对他缺少接纳、认可和尊重。

11、如果您的孩子不上进,不努力,是因为您对他要求过高他做不到。

12、如果您的孩子很自私,是因为您对他太溺爱,要什么给什么。

13、如果您的孩子不懂父母的苦心,是因为您没有教会他理解别人。

14、如果您的孩子退缩、逃避,是因为遭到了您的轻视和打击。

15、如果你的孩子懒惰和依赖,是因为您替孩子做的事和决定太多了。

16、如果您被孩子控制了,是因为您不敢严厉管教,总是哀求孩子。

17、如果您的孩子撒谎、骗人,是因为您不够宽容,喜欢惩罚孩子。

18、如果您的孩子冷漠,攻击他人,是因为您对他的讽刺和冷眼太多。

19、如果您的孩子有暴力行为,是因为您常用暴力来处理孩子的问题。

挫折教育:父母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


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种体验,叫挫折感,它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的情绪反应。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会退缩,有的人则勇往直前。这种差异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知识经验和心理准备有很大关系。

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家长在对待幼儿挫折教育的问题上,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

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这对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意识、应付困难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其次,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每一天中的,那些成人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中进行的。

如孩子摔倒了,有些家长会赶紧跑上前扶起孩子,还对孩子说:“这个地面真不好,让宝宝绊一跤,我们打地面。”

这样的结果是使孩子把跌跤归因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挫折。正确的方法是帮助他了解产生挫折的原因和应付的对策,比如告诉孩子“走路看地面才不会绊到石头。”

作为家长,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哪怕是饭粒洒得到处都是。让孩子在做中体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

第三,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即让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苏格拉底对待打破玻璃的孩子的做法是:让犯错误的孩子独自呆在房子中,让其体验寒冷、体验孤独,使其发现自己的错误继而改正。

第四,父母既要有把孩子置于艰苦和困难中的勇气,又要有引导孩子走出挫折和困惑的耐心。

据统计,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于年幼时经历的挫折和打击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孩子在经历挫折时常会产生比较消极的情绪和抵触心理,

一方面家长要注意帮助孩子获得战胜困难的成功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水平,增强自信。

另一方面,要让孩子明白,有些挫折的产生无法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来阻挡、回避。对待它们,我们要教孩子合理运用一些心理防卫机制来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比如孩子长得黑且受人嘲笑,家长就可以安慰孩子:“皮肤黑更健康呀,我觉得你也很可爱。”

第五,家长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

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无论孩子做事是取得成功还是失败,都要给予正确的评价,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哪里,怎样改进,使孩子逐渐明白是非标准,提高心理承受力,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

最后,要使孩子对挫折有更强的承受力,家长要自己冷静、客观、积极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即使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和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颓丧的情绪。

如有的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特别受不了挫折,生怕孩子有三长两短。孩子一咳嗽,就急着送医院挂吊瓶;孩子碰到一些困难,家长比孩子还焦虑不安。这种情绪会不知不觉地影响孩子,使他们变得敏感,不能吃一点苦头。这是家长暗示的结果。

在这类问题上,家长要以勇敢的姿态和积极饱满的情绪面对挫折,展示给幼儿,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

父母是怎样教育孩子的


01

我们为什么对教育这么焦虑?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

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

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

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父母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家长,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

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父母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02

“四十岁死,八十岁埋”?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四十岁左右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

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

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

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

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03

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

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

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

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

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04

孩子的教养,拼的是父母的功底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

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

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

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的时候,你惯于用什么方式让孩子听话起来?

有些性急的家长大概会发一通雷霆之怒,于是孩子前一刻还在调皮,将您的话当做耳旁风,后一刻已经吓得泪珠连连不敢作声了。

于是家长满意地松了口气——孩子就得教育,不教育不成器。

不过,发脾气真的是教育吗?“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获得者刘素敏“刘妈妈”说:“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我曾经的董事长是一位知名的企业家、教育家,老太太现在已经退休养老,和已成为科学家的儿子定居美国。回国探亲时,当地县政府特意邀请老太太给当地数千名师生、家长进行一场免费的教育报告会。

被亲切称呼刘妈妈的她,十五年前就是“中国首届十大杰出母亲”。在育儿的方法上有很多成功经验。加上近些年来在国外定居,受先进育儿思想洗礼和不断学习,很多育儿观更加鲜明。

会上,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很多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大忌,呼吁千万家长和教育界朋友们,一定要克制这个问题,不要将这个问题再一代代的复制给下一代。

她说:这世上有一种东西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那就是发脾气。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发脾气是教育的最大死敌,脾气越大,教育效果越差。

为什么不要发脾气

◎一分脾气七分害◎

教育界专家指出:贫穷不会带来教育的失败,但精神的虐待一定会制造一个问题儿童。

让孩子生活在精神的虐待中,就如同给他带上了终生痛苦的枷锁。很多家长把孩子的任性、不听话、顽皮捣蛋归咎在孩子身上,其实每一个问题儿童的背后,必有一个问题父母,这是铁的规律。

孩子的问题,几乎都是家长的问题,只是很多父母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问题,总是想尽各种办法修理孩子。

再有灵性的孩子,如果遭受了精神虐待后,都会走向消极、悲观的世界,这是不可避免的。

◎坏脾气会遗传◎

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孩子。爱发脾气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容易叛逆、多疑敏感、内心脆弱又好斗。孩子长大后,脾气也很暴躁、为人苛刻,严重的很可能发生性变态、神经病倾向。

当这样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时,也会继承父母的坏脾气,出现“发泄伤害、复制暴力”的情况。这时,下一代幼小的孩子又成了坏脾气的牺牲品。

正如蒙台梭利言: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坏脾气是亲子关系最强的杀伤武器◎

脾气不好,让孩子不敢亲近、不敢跟你敞开心扉、时刻处在担心受怕中,没安全感,成长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父母脾气越大,孩子越顽劣;父母越气急败坏,孩子越难管;父母脾气升级,孩子的坏行为也跟着渐长。

邻家有个小男孩非常淘气难管,后来父亲居然用绳子把他绑起来打,可这孩子并没有被打服变乖,仅到三年级,他就彻底不上学了。

父母的思想教育陷入一种奇怪的惯性——认为吼孩子没用,就得骂;骂的“力度”不够,开始打;后来又奉行“棍棒出孝子”。

实际上他们不知道,自己方向搞反了,力度越大情况越糟。

大人应多给孩子耐心、宽容和信任空间。虽然看着孩子犯错而不马上纠正,很考验父母的承受力,但我们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纠错的能力。

人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纠错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孩子享受这个过程的权利。

改变坏脾气的方法

◎把发脾气换做沟通◎

随便发脾气就像到处扔垃圾,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孩子不应该成为我们负面情绪的垃圾桶,与其发火动怒,不如好好沟通。

比如看到孩子作业没写完,不要一上来就咋呼、火冒三丈:你怎么还没写?天天就知道玩!等等。孩子会因此而好好写作业吗?当然不会,孩子会更抵触写作业。

如果要达到想要的效果,你可以这样说:你不按时完成作业,我真的很难过。如果你能在半小时内把作业写完,我会觉得很开心。

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意愿,告诉孩子如果这样做,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用同理心去教育孩子,让感情自然顺利地流动。这样做,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和管教。

教育中的“以情理教育”,比大发雷霆效果好得多,让家中充满感情和沟通,而不是充满暴力和训斥。

父母改善自己的脾气,看上去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实际上最终受益的还是自己。当我们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友好相处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就会触手可及。

◎静心思考,真实的面对自己的情绪◎

一味的压抑、克制脾气不是最好的办法。情绪是无法压抑的,压抑的情绪最终会以更失控的状态爆发。

真正的做法是,学会真诚的面对自己的情绪,认识到:我自己情绪管理不好,和孩子无关。

曾经做企业的时候,老太太处理自己脾气时有一个成功经验,就是凡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在办公室对着电脑或笔记本,把心里的想法敲出来。等把所有的怒气、怨气、坏脾气一股脑写出来后,心中也平息了许多。

这不仅是疼惜自己的一个举动,也是高效率处理情绪的实用方法,能够让我们的思想腾出更多“内存空间”去干有意义的事,效果非常好。

◎学会真实的表达情绪,及时疏导◎

我有个同学是公认的好脾气,做了妈妈后也从不发火。她说之所以从不发火,实际上是因为她会经常与家人表达情绪。

她说不管在外遇到什么事,被老板骂也好、被朋友误解也罢,只要回家跟爱人倾诉一番,心情就会恢复平静,从不担心会把负面情绪带到孩子面前。

当一个人生气、发怒时,只要给她一个有力的拥抱,并用心倾听、肯定她的感受,就能够给对方带去力量和安慰。对方的情绪一旦释放出来,表达出来,也就自然会平静和温和了。

对于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做错了事、受了委屈后,不需要指责、埋怨和打骂,而是被理解、关爱和倾听。当孩子把内心的垃圾倒出来后,才能真正装得进你的良言和教诲。

父母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惩罚”已经成了很多家长最常用、最爱用的杀手锏了。这的确很好用,也很省事,似乎身边所有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

但是,大家都在用的方式就一定是最好最合适的吗?

当然不一定,只是因为这是大家最“习惯”的选择——父母的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对待我们的。于是我们也要把这种方式继续沿用下去——除了这“招”我们的确想不出什么好“招”了。

这样的做法,当时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但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孩子和父母越来越疏远了、孩子越来越不爱和父母沟通了、孩子越来越叛逆了……

到底该如何很好地教育孩子——既让孩子遵守规则,又不伤害到孩子,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呢?

这里将会告诉您一些代替惩罚、责骂的好方法:

正确认识惩罚的后果

1.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敌意、仇恨、抗拒、罪恶感、没有价值感、自怜。

2.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家长上面,错失了对自己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思考修正错误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发自内心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

4.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5.心理学家认为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不当行为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让他感到,在一个相互关心的亲子关系中,是没有惩罚的。

代替惩罚的七个技巧及案例

1.转移注意力,把孩子对“问题”行为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家长做事或者有趣的事情上。

此方法适合:不太严重或者偶然性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随意拿货架上的商品。

反例(家长):“你再乱拿,看你爸爸来了,怎么收拾你!”

“你乱拿东西等下人家把你抓走!”

正例(家长):“宝贝,我们去看看今天的晚餐食材吧?”

“宝贝,你来帮我挑三个最红的苹果吧!”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的影响。

此方法适合: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

案例: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

反例(家长):“再乱跑我就打死你!”

“别乱跑!老老实实呆着!”

正例(家长):“你知道吗,我不喜欢你这样。你在过道乱跑会打扰到别人,影响别人买东西。”

3.表明你的期望:对于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

适合: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行为。

案例: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东西弄丢了。

反例:“你怎么又把东西弄丢了,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下次不准再拿东西出去了!”

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

4.提供选择: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

适合: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也可以用于引导孩子开始某种行动的建议。

案例:孩子在看电视不愿意洗澡。

反例(家长):“赶紧洗澡,你再不过来,我就关电视了!”

“你听见了没有!再看以后都不准看电视!”

正例(家长):“现在是洗澡的时间,你可以再看五分钟过来洗澡,然后晚上就不能再看了,也可以洗完澡再看二十分钟。你觉得哪个更合适?”

5.给孩子机会: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适合: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

案例: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

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

“一天到晚净给添乱,回屋反省去!”

正例(家长):“你看到了吗,没有盖笔帽所以沙发都染花了,你需要和我一起洗沙发垫,以后用完笔就把笔帽盖起来,放在桌上。”

6.采取行动:对于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

适合: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需表明正确的原则。

案例: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不专心。

反例(家长):“让你专心吃饭听见了没有!”

“我告诉你多少次了!吃饭的时候不准乱动!”

正例(家长):“宝贝,吃饭的时候就需要专心吃饭!”数次劝说未果,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该专心,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

7.允许试错: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适合: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

案例:孩子在都是油的餐桌上玩小汽车。

反例(家长):“别在上面玩,都是油!听见没!是不是要我没收才行!”

正例(家长):“桌子上还有很多吃饭洒的汤和油,把小汽车都弄脏了,你要负责把它们洗干净!”

针对特别顽固且不易改正的习惯,可以采取相对的措施。

结合案例分析理解,如:孩子晚上总想玩耍、说话,不愿意睡觉:

1.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如:坐在一起,问问孩子到底为什么不愿意睡觉?他需要什么?倾听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

2.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

如:告诉孩子妈妈每天上班很累,需要早点睡觉、得到休息,让孩子也能理解父母。

3.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所有的想法写下来(不带任何评论) ,一边讨论,一边将双方所有的想法逐一记录,让孩子有受尊重感和参与决定感,更利于提高孩子日后行动的主动性。

如:(孩子)听三个故事、看会电视、翻跟头、十点睡觉……

(家长)一个小时的游戏时间、九点上床后可以聊会天、九点半准备睡觉……

4.商量+行动,让孩子感受到改变和诚信的力量。

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需要付诸行动。家长也应给予适当的让步,会带动孩子主动的让步)。

如:分别在各自能接受的方法上“打勾”,不能接受或者想去掉的方法上“打叉”,在双方达成共识的方法上画“五角星”。

5.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总结达成共识的意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

如:我们都同意每天八点半到九点自由活动,可以讲两个故事、九点半睡觉(可以写在纸条上,贴在冰箱上)。

管教要点

1.当我们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不要以为用武力和权威压制孩子就是胜利。而要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我们的个人需求都得到尊重。

2.在气头上时,暂时不要开始“解决问题”,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发脾气、叉腰瞪眼,都不会让孩子真正的改变。

3.在与孩子商量方案时,不要对孩子说:“你的主意不好”、“那不行”,而是记录每个想法,让想法得到尊重。

4.当一个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贯彻不下去,可以选择回到老路,也可以选择再做计划。

5.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我们的想法(适合相对较大的孩子)。

如:“亲爱的,我想听一听关于…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觉得…,请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都能接受。——爱你的爸爸”

相信《父母担心是不了解孩子的表现》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