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父母为何难?五大原因导致父母难做
——全国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许建国近日提出:家庭教育首先得从家长教育开始。
“有一次我路过小寨,一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拉住我,问我要黄碟不。我问多少钱一张,他说10元钱一张。我问他怎么挣钱,他说卖一张提一块钱,卖三张就够上网了。我问你知道黄碟里面的内容不,他说知道,‘老板让我先看,看完之后再卖’。我拉着孩子找到家长,家长吓了一跳:压根不知道孩子放了学在哪儿,想着孩子还能玩啥,不就是打打球吗?谁知道竟能卖起黄碟呢!”
我们的孩子怎么了?许建国就给大家分析“当今父母为何难”。许老师说,以上这个例子,是当今父母为何难的一大原因:文化多元了,生活环境变了,孩子复杂了,家长管教孩子太简单了。
许老师分析,还有四大原因造成父母难当。
第一,你的孩子和你当孩子的时候不一样,但是还得用你当孩子时的经验来管教和你不一样的孩子;
第二,社会竞争越来越强,望子成龙越来越心切,教育孩子越来越烦躁,家庭教育越来越失败;
第三,父母爱子天经地义,父母教子不会变通,两个极端造就孩子失败:0到12岁的“前半段”教育,是溺爱、迁就、娇惯、满足、让步,12岁到高年级,是唠叨、训斥、打骂、强制、放弃。“两极分化”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普遍问题;
第四,家庭教育无教材、无课表、无评估、无奖罚,爸妈无需上岗证,但家庭教育全在三句话:父母的言行举止是教育最好的教材,为人处世是最好的教材,家庭的生活情调是最好的教材。父母往往认识不到这些问题。
游戏1:单脚前后跳。
目的:加强平衡。
游戏2: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孩子左手握成拳头,右手手掌摊平,一边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两只手交替动作。
目的:加强手的动作。
游戏3:家长和孩子面对面站,练习抛球,家长左手抛,孩子右手接。交替练习。
目的:加强左手锻炼。可以加强右脑开发,提高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
游戏4:一只手在大腿上摩擦,另外一只手握拳轻轻在另外的腿上敲打。两只手同时动作。
目的:训练一心二用,也是开发智力的好办法。
游戏5:用小方块塑料地板胶摆成一条弯曲的小路,蒙上孩子的眼睛,让他听着爸爸妈妈的指令走路,家长可以用“向前一格”、“向左一路”等口令指挥孩子。也可以先让孩子记住地胶的位置,然后自己走。
目的:让孩子形成方位观察和记忆能力。
游戏6:画一个圆,让孩子在上面添加线条或者色块,变成其他东西,比如饼干、太阳等等,变化越多越好。也可以让孩子找出家里圆形的东西。除了圆形,也可以换其他形状。
专家支招:为孩子选择幼儿园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到了爸爸妈妈们给3周岁左右的宝贝准备择园的阶段了,很多家长都会咨询怎样给孩子选一所好的幼儿园。那究竟什么样的幼儿园是“好”的幼儿园呢?下面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解答吧!
一看环境: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环境是最容易看到的,家长在与园方联络后,可以去幼儿园走一圈,看看园舍建筑是否稳固,楼梯与设备是不是专为幼儿设计,楼梯、桌角、柱子与游戏设施是否有防护的装备。幼儿园的空间要宽阔,能让孩子尽情地跑跳玩耍,此外,消防设备、饮水、用电安全也是家长要注意的。家长在参观幼儿园时要记住去厕所、厨房走一走,看看孩子就餐是否卫生、活动场所是否贴有胶垫、厕所是否能及时打扫等细节。值得一提的是,现在有些幼儿园看上去设施豪华,设备先进,但家长也要实地了解下这些豪华的设备是否真正合理地利用起来,别光为设备买单。
二看老师:老师和保育员首先要有师德,要有爱心和责任心。老师喜欢孩子,孩子才会有愉悦的心情生活和玩耍,并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必要的知识。当然作为老师来说,光有温柔是不够的。尽管每个家长都希望幼儿园老师温柔和蔼,富有爱心但同时,家长应该认识到,孩子到幼儿园不仅是生活,还要学习,接受教育,如果老师对孩子一味迁就,不及时纠正小朋友的缺点,孩子很可能就失去了最好的受教育机会。对于幼儿园老师的选择,有的家长认为老师年轻一些好,精力充沛,教学理念也先进,有的家长却认为,上年纪的老师有经验,教育孩子的尺度把握较好。其实一支成熟的幼教队伍,应该既有刚毕业的年轻老师,又有年富力强的中年老师,两者各有特点,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三看教学: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对孩子的培养关系重大。幼儿园作为启蒙阶段的基础教育,共性较多,但同中有异,普遍性中又有偏重,想让孩子受到什么方面的侧重教育,就要了解幼儿园的个性和特色。幼儿教育是一种学前教育,太早地开始课堂教学会造成幼儿的反感。幼儿园教学应该注重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从而培养孩子德、智、体多方面发展。现在很多幼儿园在招生时,打“双语教育”的牌子。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双语教学的幼儿园并不多。国外比较成熟的双语教育,一般要实现老师每堂课都可以使用双语教学,每周有3-4个半天,使用双语授课。而我们国内部分双语幼儿园只是有每周固定有几节英语课,或者是老师们只在上课时说几句英语,远远达不到双语的标准。
四看班级容量:一些好的幼儿园往往能吸引大量的生源。还有些幼儿园在宣传时,往往会用报名人数多来吸引家长:“快来报名吧,已经有多少多少个孩子进来了。”家长需要注意下,入园的孩子过多,可能会导致班容量过大,老师照顾不过来。一般来说,每个班最好不要超过30人。
五看路程:找一个离家比较近的幼儿园,不仅方便家长接送,每天早起孩子也不至于特别紧张。不过这绝对不是最重要的标准。有的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过分注意离家远近,随便找了一家幼儿园,结果发现孩子都上了一年了,还是不喜欢幼儿园生活。这虽然与孩子的个性有很大关系,但也反映出幼儿园工作的失利。因此要在确定其他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来考虑路程远近。
六看家园共建:家园共建是近几年幼儿教育里说得比较多的话题,主要指幼儿园举办一些面向家长的一些培训、交流活动以及家长和老师定期联系,在科学育儿方面共同提高。注重家园建设的幼儿园,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会更充分,家长也可以得到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这样双方可以共同指导孩子的成长。家园共建的形式多种多样,家长在了解这方面内容却并不困难,可以从幼儿园里往届小朋友的家长了解到。
最后,建议父母在宝宝入园前,到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问一问。看,不仅要看硬件设施,更要看人文环境和幼儿园的管理,看这样的环境能否给孩子带来一种快乐心情;问,主要是通过与老师、保育员的交谈,观察她们的言行举止,感觉老师、保育员是否有爱心、有责任心等。有条件的话,在确定正式入园之前,先让孩子入园一段时间,确定孩子对新环境、老师及其他小朋友是否适应。目前,不少幼儿园都办有亲子班,亲子班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可以在这里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增加亲和力。家长们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对幼儿园的情况了解后再做决定。
用脑不可随心所欲
在脑力活动时,大脑主管视、听,读、写及有关记忆的功能区高度兴奋,其他区域则相对抑制,处于休息状态,加上用脑时多采取静坐姿势。这样,紧张的脑力活动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血液,而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器官系统的机能却不像活动时那样旺盛,因而身体常常不适应脑力活动的需要,这是脑力活动易于疲劳的原因之一。
有的孩子学习时间长了,感到头昏脑胀,就不惜用冷水洗脸、冲头。这种做法很不好。大脑的兴奋和抑制都有一定的限度,兴奋过度就会转向抑制,而原来的抑制部位则开始兴奋。如果不断地强刺激应该抑制的部位,那么就会使兴奋和抑制规律紊乱。长此下去,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还会引起一些神经疾病。做父母的常借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激励孩子勤奋学习,但要知道,应当学习的是这种精神,而不是这种方法。
孩子是早晨脑子灵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使生理变化适应了白天活动夜间睡眠这一规律。
经过一夜睡眠,稍事活动就会觉得精神大振。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学习时易受前摄抑制的干扰。所谓前摄抑制,就是前边学过的内容对后面将学的内容会有干扰作用。如果学习之前有一定时间的休息,那么就可有效地避免这种干扰。所以孩子用脑以早晨为佳,但也不要过早打断孩子的睡眠。
不少成人总觉得晚上学习效率高,那是夜深人静、精力比较集中的缘故。但小孩子不适应挑灯夜战。这因为他们还缺少分析、综合、比较、归类等思维能力,容易受倒摄抑制的干扰,倒摄抑制,即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起干扰作用。所以,即使要开一二次夜车,也要有充足的午睡。
睡眠要充足
近来科学研究发现,睡眠不仅是一种休息,而且有助于信息的巩固和条理化,甚至睡眠过程中也有学习。苏联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些学生分成两组,甲组学生睡觉时枕边放上微型喇叭,在不吵醒睡眠者的前提下连播15次明天要讲的课程;乙组学生则同平时一样睡眠。第二天上课时发现,甲组学生比乙组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有的还以为老师在进行旧课复习。因此,不要有意剥夺孩子正常睡眠时间。尤其是小孩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兴奋性较强,易于疲劳,所以要保证孩子每天至少睡足8~9小时。
闹中求静 动中求息
实验表明:大脑一定部位的兴奋,会抑制周围其他部位的活动,使其他部位得到深浅不同的休息。因此,孩子在埋头用功时,对一些无关的事物竟会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程度。大脑神经这种相互交替的工作和休息,是对睡眠的一种补充。
要特别注意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的结合。体力活动可缓解脑力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尤其是体育锻炼,可直接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性,有助于儿童提高视力、听力、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要注意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实验证明,课间进行适当的文体活动,能比坐着不动提高神经功能恢复率30%。
生活要有规律
生活规律,可使大脑活动建立起一定节奏的动力定型。一个养成定时学习习惯的人,到了学习时间,打开书本,大脑有关的各个中枢就会兴奋起来,精力迅速集中。如果到了时间不能学习,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说不出的别扭。假如走路、吃饭都捧着书本,打乱了正常的生活秩序,强迫大脑处于一种持续的杂乱无章的紧张状态,要不了多久,就会出现大脑疲劳过度现象。头痛、困倦、失眠、食欲减退、注意力分散等,严重的还会神经衰弱。当然,休息过多,也会使注意力分散,产生疲劳感。
孩子代谢旺盛、处在不断地发育中,按体重比例计算,他们所需要的能量比成人多。因此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状况,提高孩子的脑功能。
父母有格局,孩子就能看到更远的地方,有更宽广的胸怀,有更厚重的理想。
“格局”似乎是一个只可意会却很难言传其内涵的词,然而在18年为人母的岁月里,我始终被吸引着去探究其背后隐含着的真实和能量。
我所理解的父母的格局是,有高度的视野、有广度的胸怀、有厚度的理想,代表了三个维度,即高度、广度和深度。
视野需要我们攀上高山,然后把肩膀让给孩子,让孩子们看到更远的地方。
胸怀,即包容,越有广度的包容,一个人就越少封闭,越少自私。它能带给孩子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而世界观影响思想,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沉淀为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理想,也就是抱负。理想很薄时,就像近视眼,只能看到眼前;而有厚度的理想会带给孩子大的抱负,让他们不只看到眼前,还可以看到海洋、看到天空、看到山川。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对孩子少有捆绑,用自己的肩膀把他们托向天空,让他们看到更远的地方,有更宽广的胸怀,有更厚重的理想。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心、追求、命运都会为之改变。
如何才能有视野、胸怀、理想,除了学校知识的学习,闲暇时间“喂”给孩子什么尤为重要。一闲暇教育,不仅能影响孩子的早期情商建设,还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具有鲜明个性,拥有丰富精神内涵,具有独立思维,并对他人和社会抱有良好责任心的人,从而打造让孩子赢得未来的“软”实力。
闲暇教育的雏形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然后风靡至其他西方国家,旨在让父母和学校利用闲暇时间去丰富孩子在课堂之外的生活,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培养作为一个社会人的各种技能。父母便是闲暇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和实践者,甚至其触角比学校提供的社会实践来得更细致,力度更大。
在养育两个儿子的过程中,我按照孩子的生长进程,为他们设计出每天的闲暇活动和内容。比如,按照不同的年龄段来选择适合他们的读、写、听、绘、游戏、体育和文娱的各项活动。通过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来提升他们内在的素养,扩展他们的心胸与情怀。另外,培养心胸和情怀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认知自己,去发现激励自己的成长目标,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
围绕孩子稳定的兴趣和特长,与孩子一起规划出一个比较长期的课余和周末的兴趣项目。通过对个人爱好的追求,发展出鲜明的人格魅力和个性,并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和挑战自我的能力,为培养一个具有丰富情趣和高尚精神的人打下“软”实力基础。
围绕着孩子的自我性格和对外部世界的敏感度,为长、短假期规划出一系列有规律、有侧重的闲暇活动和内容,其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带领孩子走出家庭,走出自我,去勇敢探索未知,去接触不同文化中的人、事、物,去参与各类社会化的活动。因为想要孩子成为一个拥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参与度的人,就必须先帮助他们建立起对社会和人类的一种大爱和责任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散发出大智慧的领袖力量,才能立下远大志向,去改变自己,从而改变世界。
相信《专家为新父母献计献策》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感恩父母活动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