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个月宝宝的语言能力训练方法
10-12个月的孩子将说出第一个真正有意义的词“妈妈”。这是他人生发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里程碑。
语言发展的奥秘
语言理解方面
研究表明,婴儿从9个月才开始真正理解成人语言。这时他们可以按照成人的言语吩咐去做相应的事情。经过10―12个月这一阶段的发展,到13个月时他们就能理解几十个词语。
这一阶段里,婴儿能对成人的吩咐(有时甚至不要吩咐,只要有相应的情景)马上做出反应,如“跟奶奶说再见”(婴儿就会摇摇手)、“欢迎叔叔”(婴儿就会拍拍手)等。有时他甚至会对那些根本就不是对他说的话中的某些词做相应动作。如,当他听到父母说“我们的宝宝现在已经对爷爷奶奶说再见了”时,就会马上挥动小手做“再见”状。这表明婴儿对语言的理解已经相当稳定和牢固了,他们已经能熟练地从语言的“涓涓细流”中拣出自己熟识的“语言石块”了。
语言表达方面
虽然婴儿是在10―12个月这一阶段里说出第一个词的,但事实上有的婴儿最早可在9个月时说出第一个有特定意义的词,而有的则可能要在16个月时才说出第一个词,这都属于正常现象。
婴儿说出第一个词后,其掌握的新词以每月1―3个的速度递增,到15个月时就能说出10―20个单词了。
丰富语言环境
.丰富孩子的语言环境
研究表明,家庭语言环境比较丰富的婴儿,开始说话的时间要比一般婴儿早得多而且质量要好得多。所谓的“家庭语言环境”,具体表现为婴儿在其日常生活过程中所能听到的语言(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如果在给孩子或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都先告诉他 “这是什么” ,同时每次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都告诉他“正在做什么”、“玩什么”,那么,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会有惊人的进步。
鼓励孩子掌握新的语音
当孩子试着学习一种新语音时,一定要及时给他以鼓励。如,鼓掌欢迎、拍手叫好甚至亲亲他、拍拍他的小脑袋。这种热情的鼓励使他很快受到鼓舞并且明白:哦,原来我这样做会使妈妈感到很高兴,那我就这样做吧!
当然,他第一次尝试发的音也许并不准确,这没关系,只要照上述方法鼓励完他以后,自己可以示范着发一下正确的语音。这样他就可以及时调整、反复练习,直至最后发出正确的语音。
语言智能教育活动
“宝宝来读书”
这里所说的读书,只是简单的“看”书而已,因为孩子还不可能真正读懂书上的文字。可以找一些大的(16开为宜)、以彩色图片为主、只有少量文字的低幼读物。内容最好是有关动物、玩具或其他孩子比较熟悉的事物。书中如有文字,也不必全文照念,只要以一两个简单的单词告诉孩子每页图片中的内容,如可以用手指着图片说“这是老虎,老虎”、“小狗汪汪,汪汪”、“小汽车,这是小汽车”等等即可。
每次和孩子读书之前,最好把他环抱在膝上坐着,大人一手拿着书,一手指着书对他说:“宝宝瞧!书!这是书!来看宝宝的书!看书!”并尽量以饶有兴致的语言引起他的兴趣,再以生动的语言为他指认每页图中的内容。有时他自己也会用手指一下书中的图片,这时大人应该立即停下来告诉他手指的是什么。然后让他自己来翻书并以他的速度为准,尊重他的“读书自由”。你会发现,他一会儿把书拿倒了,一会儿又从后向前翻,一会儿又连翻好几页。这都很好,千万不要因此而制止他。这表明他在“探索”和“研究”书,这时书对他来说不仅可以读,而且还是一个很好的玩具呢!
“帽帽戴”
把家里的各种帽子都找出来放进一个纸盒子里,让孩子和你都面对一面镜子坐着。然后从纸盒子里拿出一顶帽子戴在你的头上,并对他说:“戴帽帽,帽帽戴,宝宝看帽帽!帽帽在头上!宝宝该你了,快去找帽帽!”孩子看见形状各异的帽子戴在你的头上,一定会笑个咯咯不停。
重复几遍后,试着让他自己从纸盒里拿帽子戴,同时反复对他说:“戴帽帽,帽帽戴,宝宝看帽帽!帽帽在头上!宝宝该你了,快去找帽帽!”等他戴上后,鼓励他学说这个歌谣“戴帽帽,帽帽戴……”。
这样以来,平时孩子自己也会玩这种游戏了。他会把帽子戴在自己头上,并试着说:“戴帽帽,帽帽戴……”
“宝宝骑马,哒哒哒”
当你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时,可以把孩子放在你的腿上,面对你坐着。你开始慢慢地用腿上下颠他(就像骑马一样),同时用双手扶着他或环抱他使他不至于摔倒。这样他会感到很舒服并且会咯咯咯地笑。
在颠簸的同时,你可以高兴地念:“哒哒哒,哒哒哒,宝宝骑马,哒哒哒”。然后再加快速度上下颠他,口里念道“的的的,的的的,妈妈骑马,的的的”。还可以再稍微快一点颠他,口里念道:“嘀嘀嘀,嘀嘀嘀,爸爸骑马,嘀嘀嘀”……
这样, 孩子很快就会喜欢上这个游戏,并且会口中喃喃有声地念这些歌谣:“哒哒哒,宝宝骑马,哒哒哒……”
晚安歌
每天睡觉前给孩子唱一首自编的《晚安歌》,是非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的。
导读:幼儿中的一些孩子的语言能力不是很好,那么如何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些幼稚园的宝宝说起话来经常奶声奶气的,这一方面显得非常好听!但另一方面也因为语言表达很稚嫩而让老师们哭笑不得。很明显,年幼宝宝的语言能力需要得到提升,怎么提升呢?
以下新招有助于帮助宝宝培养优秀的语言能力!请看,资源的幼儿园教师是如何有意识地“训练”宝宝语言能力的:
一、从简单的习惯用语培养宝宝语言能力
每天早上,作为幼儿园教师,需要不厌其烦的对每一个宝宝说:“嘿,XX,早上好!”并且要求他们也要对老师说一声:“嘿,X老师,早上好!”。通过习惯性的语言培养,宝宝们能迅速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年轻的家长们,不妨一试哟!
二、从简单的对话聊起。
“今天,谁送你来幼儿园的?”、“爸爸妈妈叫什么名字?”、“你喜欢吃什么东西?”、“这是什么啊?”,为了让宝宝养成说普通话的好习惯,需要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和他们聊天说事,培养宝宝简单对话能力。每天坚持告诉他们午餐吃的是什么菜?下午吃的是什么点心?让他们反复学说几遍,久而久之,大人不用说,宝宝也会告诉你吃什么菜什么点心了。这样,宝宝的简单对话能力就很好地训练起来了。
三、从动画片和看电视里学语言。
动画片、电视新闻是宝宝接触外部事物,掌握语言能力的最有效方式之一。老师和家长要善于通过动画片和电视新闻来训练宝宝的语言能力。比如,看到幽默搞笑的动画片,就经常插空问问宝宝动画片好看吗,哪里好看了,哪个小英雄是宝宝的学习对像?等等之类此类的对话,会让宝宝学会对事物的简单判断和塑造情智的简达表达能力。
四、从游戏里入手。
在教学过程中,或与宝宝交往过程中,老师与家长要善于通过游戏来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比如,作为幼儿园老师,可以经常利用宝宝们休息过程中相对自由的一段时间,组织小宝宝玩一些小游戏。在游戏中要求宝宝们根据自己的角色来发言。如可以利用“超市购物游戏”,让一名宝宝当营业员,其他宝宝是顾客,让买东西的宝宝对当营业员的宝宝说说:“营业员,我要买XX。”,让当营业员的宝宝尝试简单接人待物。这样下来,宝宝的礼貌用语会得到很好的提升。当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老师或家要长适时指导纠正他们的语言习惯和语气……
从宝贝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了人格品质的塑造和智慧的获得,而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更是形成于生命的早期。一个充满自信、体察他人、愿意倾听和能够有效表达的宝贝,注定是一个天生的谈判高手。
【13~24个月的宝贝】
这一阶段是宝贝吸收性思维和认知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宝贝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意识和独立行动倾向逐渐增强,求知欲旺盛,具有很强的学习力。此阶段可引导宝贝进行谈判小实验。
谈判意识形成,沟通表达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
【常规测试】
1.1岁左右,是否有了较强的占有欲和私有概念?
2.是否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游戏?
3.能否会用简单的两个字组合表达意思?
4.2岁左右能否喜欢倾听妈咪的谈话并偶尔能学上一两句?
5.是否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知道行为的对与错?
【游戏测试】
1.背儿歌 妈咪教唱儿歌,宝贝能否很快就学会背诵或哼唱?
2.模仿游戏 能否迅速说出熟悉的动物名称并可以模仿出叫声和基本的特征?
3.指五官游戏 妈咪和宝贝互相指认五官,看宝贝能否做到心、眼、手协调,比较迅速地做出判断?
4.故事接龙游戏 针对熟悉的图画故事,妈咪有意识地在关键情节停顿下来,看宝贝能否根据故事情节展开合理想象并叙述出来?
宝贝沟通表达能力不足的表现
词语与物体对应关系理解不够。
对事物的记忆与理解能力不强。
对物品属性不敏感,无法准确归类并说出用途。
不能用手势明确表明自己的意思。
学习欲望不强,对外界事物缺乏求知欲。
基本的词汇量过少,无法很好的运用。
【本月龄宝贝提高要点】
尊重宝贝独立自主意识的同时培养是非对错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宝贝的学习欲望,重点是增加词汇量和抽象思维能力。
【3招提高宝贝沟通表达能力】
1、情景再现 让宝贝复述听过的故事情节、公园游玩经历等,重点指出对与错的行为,可培养宝贝的归纳表达能力和是非观念。
2、看图讲故事 给宝贝看一些图片故事书,让其自己看图讲故事,可锻炼和巩固已有的语言能力,并激发想象力。
3、玩具交换 保护宝贝占有意识的同时提倡分享,妈咪可帮助宝贝了解和掌握和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的游戏规则。
在与人交往中鼓励小儿多用语言表达,防止或少用手势表达,对语言发展较慢的孩子要给予耐心辅导,对小儿语言中的错误不要学他,讥笑他,而要耐心指正。
如果说1岁以内是语言的准备阶段的话,那么1—1.5岁就是学习和理解语言的阶段,这一阶段语言的特点是讲一个字、一个词和对人的称呼,其次是动词,如我要、拿等,其它词类很少。如果这个时期不给他有利条件,甚至剥夺了他与别人交流的机会,就会妨碍他的语言发展,延续的影响很深。
训练的方法是,大人要以正确的发音多与孩子讲话,发展小儿的听力和语音模仿的能力,利用一切机会和不同的场合启发孩子说话,先教会他日常用语,如吃饭、睡觉、你好,再见和称呼人等。
其次是鼓励孩子多与小朋友在共同的游戏中学习语言,利用图片实物,让小儿说出图片中物品的名称,讲简单故事给小儿听。
在与人交往中鼓励小儿多用语言表达,防止或少用手势表达,对语言发展较慢的孩子要给予耐心辅导,对小儿语言中的错误不要学他,讥笑他,而要耐心指正。
如果不管怎么教,孩子就是不讲话,要注意查找原因,注意听力是否有问题,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以排除耳聋。如果真的是耳聋,一旦查出,早期佩痔戴助听器,照样可以学会讲话。
2-3岁是孩子语言能力突飞猛进的黄金时期,爸爸妈妈们千万别忽略了给小宝宝的语言环境,这也是帮助他们打开绚丽多彩的语言宝库的金钥匙。
我的儿子奇奇过2岁生日的时候,还基本上不怎么会说话,只懂得少量的词和一个简单的句子:……走,他会用这个句子来描述所有他看到的并且能说出来的东西,例如:花……走!猫……走!看着别的和奇奇一般大的孩子,已经可以说很多完整的句子,甚至能背简单的儿歌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不过,我提醒自己,过一段时间,奇奇就好了,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用太焦虑。因此,每当奇奇用他的句型说出一句话的时候,我还是会鼓励他,表扬他有进步。我努力地不让自己去想为什么我的奇奇不能像别的孩子那样,能说很多句话了呢?几个月过去了,奇奇的词汇量并没有增加多少,我周围的邻居和朋友也开始催促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和医生面对面的时候,我多么希望她能告诉我说奇奇没有问题,但是结果却让我很沮丧,医生建议我立刻对奇奇进行相关的语言训练,她还告诉我对于一些语言发育迟缓的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敲门或是捷径,提高他们语言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地让他们听,这也就意味着需要有人不断地和他说话,让他每天的生活里都充满了词汇。早上一睁开眼,就让他听到:“天亮了,宝宝起床了。”“妈妈给宝宝穿衣服。”“妈妈喂宝宝吃饭。”……而且,医生还告诉我一个好消息,就是如果坚持这样做,奇奇的现状慢慢地应该会有很大的改善。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关注起和孩子语言发育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杂志、书、电视节目和讲座等等。很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发现了一本书,名为《每个妈妈都应该知道的:孩子的听说读写问题》(ChildhoodSpeech,LanguageandListeningProblem:WhatEveryParentShouldKnow)。这本书中提到: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语言能力的突飞猛进和词汇量的爆炸时期应该在2岁左右,甚至还会更早一些。而2岁之前这个阶段,是孩子从外界环境中获取信息的时期。到了2岁左右,他们已经做好了积极地准备,“他们的大脑、肌肉都已经发育成熟,他们开始有了表达的欲望,并且开始尝试着用语言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不必介意孩子使用手语
书中还提到:如果没有外界的帮助,一个语言能力发育不良的孩子会通过越来越频繁地发脾气,和一些毫无意义的举动来表达自己的挫败感。这时,找到适当地和孩子交流的方式就是至关重要的了。尽管有人不赞成让孩子使用手语,但是还是有很多专家认为手语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桥梁,可以帮助孩子从单一的词汇过渡到完整句子的表达。书中指出:“如果你的孩子模仿用杯子喝水,并且用这样的举动向你表达他想喝水的意愿,这表明他已经开始知道:如果他提出要求,就会得到满足。”
排除听力障碍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2岁的孩子经常使用的词汇还不到20个,并且不会综合使用,你就应该带孩子到儿童医院去测评一下。
首先应该排除的是孩子是否存在听力障碍。如果只是感冒或者耳道感染后,造成液体滞留在中耳,使听力受阻的话,问题相对就简单多了。如果测试发现孩子存在一系列的听力和表达问题时,就需要特殊的治疗了。
查找其他原因
但是,如果医生认为有些孩子只是比同龄人发育得慢一些时,也许会让你多等上半年或1年,然后,再看是否需要干预治疗。这时,你在家里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有利于语言发展的环境。另外,这里有一些很常见的、导致孩子语言能力发育迟缓的原因,你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并且帮助孩子克服它们。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应该针对嘴唇和口腔肌肉进行相应的训练,使他们强壮起来:
*偏爱糊糊状的食物
*吃东西的时候总是有汤汤水水流出来
*平时总爱流口水
*经常用嘴呼吸
如何加强口腔肌肉的力量?
*吹气:吹泡泡最有趣的吹气训练了。你也可以找一些彩色的羽毛,和孩子在地板上,通过吹气,让它们在空中飞舞。另外,一些能够发声的玩具和乐器也是很好的选择,例如哨子、笛子、口琴等。
*使用吸管:教孩子把嘴唇的力量集中在距离吸管头部半英寸左右的位置上,鼓励他尽可能地多用力。
*吸面条:经常给孩子做一些意大利面条或者是手擀面,尽可以让孩子用手抓着吃,然后用嘴把面条吸进去。
口腔肌肉协调性的训练
有时候,孩子的口腔肌肉发育的很好,但是协调性不够。孩子不知该如何很好地配合使用它们,这时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相应的训练:
*发音:这种训练并不一定要很枯燥,可以选择一些孩子喜欢的歌,教他一起唱,或者背诵有趣的儿歌或是古诗。
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发音。
*声音游戏:模仿动物的叫声是一个很有趣的办法,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让孩子愿意练习一些很难发出的音。例如,如果孩子发不好辅音“s”,你可以让他模仿蛇的声音“咝、咝”。如果发不好辅音“P”,你可以在每天带他出去玩的时候,告诉他“跑、跑”。
提醒:在你有意识发这些音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和孩子同样的高度,让他能够看到你的唇型。但是,千万不要总是去纠正孩子,你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努力地和你交流,一开始的时候即便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也没有关系。
在外面,尽量用简短的语言
有时,在背景很喧闹的情况下,孩子干脆就不听你在说什么,这时你所说的话要尽可能的简短,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声音上。
讲故事的窍门
平时,多给孩子读书、讲故事,最好是选择那些他熟悉的故事或者是童话。当你读书时,可以故意拉下两个词,留给孩子去补充。等到孩子能够很好地完成这项“填空”的任务时,你就有意识地在读书的时候改变一些词,既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新的词汇上,也能保持他的兴趣。
不正常的情况
如果是2-3岁的孩子,出现下面的一些症状,家长就应该多留意了:
*即使很简单的词语搭配也不会用
*大多数时候你都听不懂孩子在说什么
*无法和其他的小朋友交流和玩耍
*听不懂别人的问题或者做很简单的回答
*认不出或者叫不上常见的东西的名字
儿童专家的提醒:有些爸爸妈妈在发现问题以后,总是抱着再看看的态度,担心过早地寻求帮助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拖延就诊的害处。及早发现问题,才能及早治疗,而且恢复的效果也会更好。
父母多和宝宝交流 使宝宝语言能力更强
婴幼儿的教育因人而异,这个主要取决于孩子的父母。有些父母愿意花时间和孩子交流,同时会对孩子做出的一系列简单而平常的动作惊讶不已,也常常会和孩子做些小游戏;但有些父母则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而我就属于前者,同时我还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1.婴幼儿的摩罗反应
我是一位有着12个孩子的妈妈,我承认相对于孩子的其他年龄段,我更偏爱他们的婴幼儿时期。就我而言,婴幼儿时期总那么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先前还没出生,后面就开始靠自己来呼吸了并且有了摩罗反应——当你在拍手时,婴幼儿就会弓着背并手足舞蹈。这是一种简单的神经反射,但对我来说,是一个奇迹!每次看着儿科医生为我的宝宝做着基本的神经系统测试,我都相当的震撼。
2.难以磨灭的印象
几年前,在时代杂志上,我读到了一篇文章,就是描述的一个新生儿的面部表情和他的爸爸的面部表情非常相似。该文还附上了相关图片,当爸爸张开嘴巴做发声状时,宝宝也学着爸爸张开了嘴巴。这些图片都给我不可磨灭的印象。
我也发现我的宝宝有一半的时候和我作出相同的动作。我创建了一个游戏,就是想从宝宝那里获得反馈:当我借着膝盖支撑躺在床上时,我会用我的腿抵着宝宝。这样,宝宝的脸就和我的眼睛在一条线上。当我的嘴巴发出元音时,宝宝就会清晰的看到我的面部表情。为了吐字清楚,我故意夸大了我的嘴巴和嘴唇动作:“Aaaaaah,Eeeeeeh,Ooooooh…OOOO等等。”
在我读出这些元音时,我表现的很兴奋。不过我也发现当我在发元音时,我的宝宝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我的脸上,也很难模仿我的唇形变化,但是宝宝常常在我发完最后一个音节后对着我笑,即使他还那么小。
当然,宝宝的注意力也是很有限的。无论我和宝宝玩什么游戏,我都会观察到他们的注意力减弱的情况。宝宝通常也会打断眼神对焦的时刻并转移注意力。我也会做同样的动作以便给他几分钟的时间来缓缓神,之后我们再从头开始演练。
3.交流使宝宝语言能力更强
为了娱乐宝宝,我花了大量时间和宝宝在一起,同宝宝交流,但是其他父母认为我是在浪费时间。我相信我和我的宝宝交流的越多,日后宝宝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就越简单。事实上,我的宝宝们也是在很早就会说话了,同时我也确信这应该也是由于我给了他们语言方面的重视力度。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