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孩子相处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小摩擦、小碰撞,有时也会出现一方孩子吃亏、受欺负的情况。当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时,家长该不该参与,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参与呢?
有句话叫“小孩打架不记仇”,也许恰恰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那样较真。其实,孩子之间的打闹和矛盾跟成人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的打闹有更多的游戏成分,是一种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学会与周围的小朋友之间该如何交往,对他们来说,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所谓吃亏与不吃亏都是家长的想法。
所以孩子刚刚打过闹过,眼泪一干,又在一起亲密无间的玩耍。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没有必要把孩子之间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如果孩子还击回去,这其实在传递给他们一个错误的社会交往方式,当孩子一旦形成习惯,以后会变成一个攻击型强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朋友比较少,对他将来的成长也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不介入的好处:
锻炼情商:如果他吃了亏,但是能很快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以另外一种心情继续投入游戏,谁说这不是一件好事情呢?谁说这不是一种很好的心理特质呢?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即便宝贝吃亏了,因此心情不好而哭闹,这种经历也会让他明白他周围的环境并非那么纯粹,这也是培养他社会适应能力的一个好机会。
纷争处理能力:在经历了数不清的纠纷、争执的教训以后,孩子会逐步适应纷争。
更管用的教育:每当孩子有过失行为时,孩子亲身体验到行为的后果,明白其危害,便容易不再重犯,比单纯的说教或直接的斥责更管用。
什么时候该介入:
有些情况下,孩子之间的矛盾,是需要家长了解、参与,并帮助孩子协调解决的。例如,孩子面临危险,身体受伤时,或是和同学之间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就需要家长助力了。
通常来说,如果孩子受到伤害,老师都会主动跟双方家长沟通。作为受伤一方的家长,首先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及时就医。待孩子身体稳定后,再冷静处理。
了解事情经过后,家长应该本着善良诚恳的态度,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有原谅对方的胸怀,鼓励孩子与小伙伴握手言和,化解误会,重拾友谊。而作为对方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换位思考,主动道歉,而不要纠结于孰对孰错的细节。
矛盾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孩子和小伙伴产生矛盾并不是坏事,有智慧的家长会因势利导,让化解矛盾的过程变为促进孩子成长的过程。希望每一位明智的父母,都教会孩子正确处理矛盾的方法,引领孩子走向健康的成长之路!
每天放学后我就会要求xx小朋友先把作业写完,再去玩,要养成一个习惯,免得等到大了后总是拖拖拉拉的。可是xx每次写作业都会要求,妈妈你陪我一起吧,妈妈,你教我怎么写吧,我不会,妈妈这里怎么填啊......
有时候我会告诉她怎么写怎么算,可是经常这样了,我就想了,既然学校布置了作业,应该都是她已经学过了的,没有教的不可能会让她去写啊,她怎么每次回来都是问这里怎么写那里怎么写呢?虽然说在幼儿园只是让她过过集体生活,没有想让她真的学什么东西,但是转念又一想,如果老师上课的时候她不听,等到回家后再来问父母,虽然我们都懂,但是会不会让她觉得就是不听老师讲课也可以呢?反正在家里也能够学会,自己不懂可以问爸爸妈妈。这样会不会让她成为一种习惯呢?
人有时候纠结的很,一方面怕不陪她不教她会让她觉得父母不关心她,让她变得冷漠,另一方面又会觉得,陪着她,教他会让她觉得上课听不听讲都无所谓,实在是难办的很,突然间觉得教育的责任好大啊!一不小心就容易把孩子推上与理想相反的路上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可是我觉得心里的健康更为重要,各位爸爸妈妈,当你们面对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问**:“**,你中午睡觉了吗?”
“没睡!”丫头回答得倒是很干脆。
“为什么不睡觉呢?”我问。我希望**能在幼儿园睡一觉,哪怕是一小会儿。
“帮老师给小朋友叠衣服了。”
“中午不睡觉,叠什么衣服呀?”
“老师说,小朋友的衣服那么放着太乱了,就让我们帮忙叠好。”
“就你帮老师叠了?”
“还有**。”就是给我打电话的那个孩子。
“老师为什么让你们两个叠呀?”
“老师问谁不困,我们俩个就举手了,然后老师就让我们帮忙给小朋友叠衣服。”
“那你叠几天了?两天?”
“不是,一个礼拜了。”
至此,我才搞清楚,闺女在幼儿园中午不睡觉,帮老师干活的事儿是真的。以前,**曾经和我说过,她中午没睡觉,帮小朋友剥柚子了,还说抠得手疼。当时我没当回事儿,以为老师不会让这么小的孩子帮忙剥柚子,因为柚子就是大人剥起来都费劲,何况这么小的孩子。可是那次看到**在家帮我们剥柚子,我相信了她的话,现在我更加相信了。
现在看来,**可能很长时间都不午睡了,主要是帮老师干活。
其实,我支持孩子帮老师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这不仅能够体会到老师的辛苦,也能锻炼一下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不过,利用午睡时间帮老师干活,我觉得好像有点儿不妥,偶尔一次还可以,如果连续不睡就不好了。这个时候的小孩子还是需要多点儿睡眠时间的。
**晚上睡觉很晚,基本在晚上10:30以后,如果中午再不睡觉,感觉是不是会缺觉进而影响她的发育呀?
近期,《史上最牛小孩打架》爆红网络,引发网友大讨论。经过记者调查,视频中女孩的父亲为河北省任丘市一家饭馆的老板,名叫兰建国。他的教育观明显受到地域文化和个人经历的影响。兰先生来自内蒙古,承袭了游牧民族的传统,认为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要让孩子从小就明白,面对欺凌要敢于出手,敢于还击。兰先生十岁左右时也曾因为打架打不过别人而受欺负,后来在创业过程中也经历了一番艰辛,因此他更认识到必须让孩子拥有自卫的能力,才能在社会立足。
而视频中男孩的母亲也赞同兰先生的教育方法,因为孩子从小性格懦弱,但是在和表姐一起长大的这些年中,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在班上已经没有人敢惹,有时候几个人都打不过他一个。
育儿专家王晶老师认为,家长的教育行为直接折射出家长的信念、经验和价值判断,“这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孩子性格懦弱”不好、“在班里没人敢惹”是好的,对于还没有是非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父母的这些“教诲”将影响他们看待世界、他人和自己的方式。
王晶老师还指出,父母的教育是否成功取决于孩子长大后是否能够成功的融入社会。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如果将来孩子生长的环境是恃强凌弱、拼拳头、斗狠的,那么兰先生的教育方式和观念无疑是有市场的。但在尊重人权、强调团队合作、遵循法制、与世界接轨的社会发展浪潮中,我们所需要的尊重感、认同感、价值感不能靠拳头获得,把孩子培养成擅用沟通、协商解决争端和冲突的国际人、世界人无疑会让孩子走得更稳、更远。
我很痛苦,真的很痛苦。喜欢上了一个离婚有孩子的男人。
我24岁,父母都是老师,家庭条件小康,长相不差,有固定的朋友圈,稳定的工作。
男方大我10岁,除了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让我满意。我喜欢年纪大点,有事业心的。可以接受离婚的,但是坚决不能有孩子。
当初是别人介绍说要我认识下,跟我说不合适立刻走人,就当帮忙见一下才答应的。
第一次见感觉很好,谈吐各方面都不错,很有素质,不抽烟不喝酒不泡吧。
后来我们确定了恋爱关系,当时我想的很简单,不就是孩子么,又不跟他,了不起一个星期就见1-2次,再说以后我也还会有自己的孩子。
可是越往后走,我心里越不安,满满的负面情绪。
他其实很好,比较有责任心很上进,自己有事业,我很多奇奇怪怪的小毛病他都能包容我照顾我。
平时都是我拿主意,他听我的,性格很温和,像个孩子样的喜欢黏在我身边。如果没有孩子,这段感情我一定义无反顾。
但是我实在是太痛苦了,每次想到他有一个孩子心就跟针扎似的。
说说他跟前妻离婚的原因,他跟前妻没有感情,一直是分居状态。孩子是家里人说想要,才有的一个。
当初为了离婚,把所有的房产车子存款全给前妻了,净身出户只为了离婚。
这点我相信他,毕竟相处有段时间,我知道他的为人。
有一次我们出去,小朋友打电话来问,爸爸你怎么还不回家。我们晚上聊电话,小朋友就会问,爸爸你在跟谁讲电话。
小朋友6岁了,正准备上小学塑行的时候,马上就会有自己的思想。
他前妻偶尔也会打电话过来说孩子的事情,我都在旁边听着,太难受了。接完电话他又会来安慰我。
我告诉自己要大肚点,小朋友是无辜的,他也很辛苦,我应该多理解下他,其实他也很难。
周边的人没有一个赞同,我还查了很多资料,看了一些关于孩子教育的书。一个24的女孩子,家庭条件不差,自己都还没生孩子,为什么要去给别人当后妈!
明明可以走一条更平坦的路,为什么要选一条最曲折的。人生这么短暂,为什么要让自己过的这么艰辛。
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我们是真心喜欢对方的,只要有感情在,很多事情就不按常理发展,人又不是机器,感情哪能说控制就控制。
我有时候感觉特别对不起我的父母,他们也不太认同,他们只是对事不对人,这个人不论是谁,他们都不会太喜欢。
我觉得我不能这么自私,为了我自己的感情,让我父母难受,父母是过来人,他们永远是为我着想。
哪怕到了这个时候,我妈妈还在说,你要真的很喜欢,我们就让步,但是必须要我名下有套房有部车保证我的以后,这些话我真的说不出口。
后妈不容易,孩子不管,会被别人说,孩子管了,又会说虐待孩子。
我有无数次分手的想法,看到他又觉得不忍心,不能就这么放弃他。
有时候我又安慰自己,现在离婚率这么高,有孩子的也不少难道就都不能再婚了,都不会在有幸福了,就没有一对成功的?!
生活遇到困难,应该直面应对,而不是逃避。但是我知道,在血缘关系面前,我注定是要被辜负的一方。
前几天说分手,他一个大男人抱着我哭,我又心软了!我真的很无助,不知道怎么办。
所有的道理,只要放在感情层面都不堪一击,我希望他过的幸福,但是又没勇气背负他的过去,毕竟那是他和他前妻的过错。
为什么要小孩子,还要我去承担。
我不忍心分手,又不想承担孩子,我该怎么办?
其实,离异家庭的孩子性格还是莫衷一是的,离异前后孩子的生活环境,父母离异时的方式,离异发生时孩子的年龄等因素都会综合作用在孩子身上。
但是基本上,就我本人来说,父母在我小学5年级的时候离异,当时弟弟3岁,妈妈沉重的问我,如果妈妈和爸爸离婚你同意么。11岁的我思考了一下之后说同意。
然后问我,那妈妈和爸爸你跟谁呢?我说:我跟弟弟过。现在想来,都震惊于自己的强大啊。很听话的爸妈于是就离婚了。但,他们是很好的父母,努力在让离异对子女造成的影响最小化。
首先,他们在离异后,因为孩子们都还小,所以一直搭伙过日子,但互不干涉对方私生活,直至我初中毕业,弟弟上小学。彻底分开后,爸妈每周尽量会均衡与我们相处的时间,保证孩子同爸爸和妈妈相处的时间上平衡。
他们还会互相关心对方,经济上、生活上互相帮助,甚至互相建议对方再找什么样子的伴侣。在各自均又结婚后,依然互相关心对方的家庭,从不因为抚养费的问题产生任何争执,永远在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从不推诿计较,甚至神奇的我和弟弟发生重大事件要庆祝或决定时,两个家庭的四个长辈会同时坐在一起帮助我们,可以愉快的聊天、谈笑。
一方家庭发生问题,另一方家庭总会火速赶去参与解决。
我结婚时,爸妈牵手上台,四位长辈都邀请了自己的亲友共同为我庆祝,他们的桌子甚至都挨在一起。
即便和谐如此,我和弟弟身上还是出现了离异家庭孩子的性格倾向。
1
首先,我们极度缺乏安全感。这是必然的,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清醒的意识到了自己同大多数孩子的背景不同,因为自我认知就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总是更关注自己是否被保护的很好。
我睡觉时,甚至枕下都必须藏着匕首。因为只有一个长辈在家,我不知道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会不会需要我的帮忙,有备无患。因为安全感的缺失,我睡觉穿衣方便逃跑,我一个人在家必须在房屋的中心睡觉,可以掌握各个方向的动静等等。
2
生活技能过度强悍。世界上的人类分为男人、女人、离异家庭子女。无论性别,他们总是较早的承担起生活的负担,经济上、心理上,靠山意识比较薄弱,几乎从不依仗自己的家庭,即便自己的家庭可以提供足够帮助。就我来说,我需要帮忙,但总是会纠结于跟哪方开口,于是还是干脆自己解决了。
我的爸妈,原本就特别注重我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离异后更加注重精神上的独立和抗打击能力。我神经强悍到婚后丈夫出轨都可以坦然面对。生活技能上,强悍到变态。水工、电工、焊工、油漆工、修各种车、修各种玩具、修电脑、修手机、修理一件玩具可以重新焊接电路板,洗衣、做饭、整理、清洁等各种家务,中餐、西餐、韩餐、日餐、家乡菜。每天连晚饭都4菜一汤。户外生存能力,生火、搭帐篷、徒手斗藏獒。。。一个中国三线城市的女生,生生具备了欧美硬汉的功能。
3
极度缺爱。其实离异家庭子女大部分还是能得到比较足够的关爱,甚至多于普通家庭,但是我们就会对依偎父母膝下等温馨画面有执着的追求。
在选择伴侣时渴望得到更多更多更多的爱。要求爱的信号的强烈程度经常会让我们迷失。可能过早的向往家庭生活,可能永远也不想过家庭生活。倍加珍惜感情,却总是有惶恐感,仿佛即将要失去,永远感觉美好是事物或感情对自己来说是奢侈。渴望爱却又不会强烈的表达感情。
4
极度明确自己和自己所求。目标感强烈。生活效率极高。热衷于迅速达成目标,并且寻求最优解决办法。过早的看透自己的需求,只要满足需求的关系,可以长期甘之如饴。
对于作为女人的我来说,不太懂得一些女人的能力,比如撒娇,任性,温柔,骚情。偏重于像一个渴求着大量爱的强大生活机器。懂得并需要生活的激情,却羞于且不善于充分的表达,做的比说的多。
5
面对打击,承受能力过强。任何事情的打击都没有激烈的情绪表达,第一反应是解决问题,很久之后才会想到自己受到了伤害。
离婚造成孩子的影响
1、父母离异是孩子心灵健康的杀手,而这十五年就是现如今高达30%离婚率的一个重要埋伏——这阶段因为父母离异而遭受了心灵创伤的孩子,长大后会加倍的不信任婚姻,这一代人的离婚率较之父辈母辈,会呈翻番态势。不敢想象的是——在离婚率高得离谱的今天,他们的后代将来成人进入婚姻后,又会创造怎样的离婚率。
2、但值得忧心的是在对100名少年犯进行的抽样检查中发现,有60%的人来自离异家庭,父母的出轨、争吵,是造成他们暴力冷漠性格的真正元凶。可以这样说,父母离异是孩子心灵健康的杀手,而婚姻的杀手,则是现代人日趋上瘾的出轨癖。
3、人的每一个举动,都能从童年生活中找到相对应的影子。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开始认同起这个心理学上的道理。父母、家庭、生活环境,那些看似只是“人生道具”的星星点点,却常常对人的一生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
4、有这样一个怪圈:那些父母曾经有过外遇经历的孩子,成年结婚后,出轨率往往更高。而那些遭遇暴力丈夫的太太,追究到其童年生活中,会发现她们往往也有位同样的暴力爸爸。儿女的婚姻常常是父母婚姻的一份“翻本”。宿命论者称其为“逃不脱的轮回”,实际上这是一种儿女对父母的心理模仿,虽然心心念念告诉自己“不要走向那条路”,但不自觉的潜意识里,却一步步模仿着走向更远。
5、不少离异夫妻,对孩子的影响,不是到他们大学毕业而终止,恰恰是到他们大学毕业才刚刚开始,工作后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友,婚姻恋爱,每一方面都才会更淋漓尽致的体现出童年的黑影。
6、有些女人从二十熬到三十,从三十熬到三十后,每次提及“婚姻”,总是莫名的恐慌,她不是不渴望安定,只是父母的婚姻,在她的内心里,埋下了一颗“不信任”的种子。他日,即便勉强结婚,往往也会以看待父亲母亲的眼光来看待丈夫,极力的从他身上寻找自己童年印象中的共识。一个过不好日子的女人,都是为心态所害。 当今出轨大潮势不可挡,每个人都沉浸在诱惑中尽力满足欲望的膨胀。
7,科技越发达,越缺少当面沟通的机会,很多父母常年在外,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他们只能在微信里看见父母,犹如虚幻从来不不曾真实体验过父母的爱,这种交流被高科技所代替,慢慢的孩子的表达能力开始下降。
8,来自学校同学的压力,有些熊孩子当着离异孩子的面,骂她是没有娘的孩子,这心灵创伤是极难恢复的,每次家长会都是爷爷奶奶代替,这给孩子幼小的心理照成毁灭性打击,她开始变得不爱交流,变的没有自信,变得自闭。
9,因为父母的离婚导致孩子心理缺乏安全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没有耐心,内心自卑,这种安全感会伴随他一生,出现在未来婚姻中。
最近,宝宝村的一户“村民”的家中出现了关于育儿的意见分歧。原因是在与孩子进行比赛类游戏时,父母究竟该不该故意让孩子赢。
妈妈觉得孩子还小,玩游戏只是为了让他开心,所以故意输掉比赛并没有什么大碍。而爸爸则坚持认为那是一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是不可取的。只有明白了胜负的代价,他在日后的成长中才可做到能屈能伸,宠物不惊。
那么,究竟哪一方的观点更有道理呢?一起来听听宝宝村育儿专家的说法吧。
不要为了让孩子获胜而改变游戏规则。因为即使是刚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也能够分辨得出自己在哪些本不该赢的活动中赢了。如果故意改变游戏规则让宝宝赢,会让他觉得赢要比公平竞赛更好、更重要,而这恰恰是你所不希望教给他的。
输掉几局游戏,反而会更有助于他学会如何大度地去比赛。所以,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赢而修改游戏规则。你可以试着跟他玩一些他能公平获胜的游戏。比如扔骰子猜数字,因为在这个游戏中,他和爸爸妈妈赢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不过,在和孩子一起下棋、玩牌时,家长可以放低自己的水平 (和孩子处于同一个等级),让孩子多赢几次。并且在游戏后告诉他赢的原因是什么、那些帮助他获胜的技巧该如何更好地运用等。因为通常来说,家长和孩子一起 下棋、玩牌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学习棋艺、牌艺。而对孩子来说,在下棋、玩牌中赢了会增加他的兴趣和自信心。当然,随着孩子下棋、玩牌技能的不断提高,家 长也应逐步加大孩子获胜的难度,不要总让孩子胜。在孩子输棋时,你可以教给他失败时应有的气度,从而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质。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一切都 应该建立在不改变游戏规则的基础上。
除此之外,你们还可以玩一些需要一起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协作性游戏。例如你们俩一起各显其能,看看谁能让气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这不仅会教给孩子团队协作的精神,而且还有助于他认识到自己不用“赢”也能完成一些事情。
事实上,道理不用多讲,我相信家长都会明白,但涉及到具体行动上,却有不少的家长很少付诸行动,至于原因嘛,我总结了一下,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觉得孩子记不住。一些家长会觉得孩子的年纪太小,去过的地方完全的没有记忆,去了也是白去,不值得,就总是想等孩子大一些的时候再去。
2、觉得旅途会有危险。一些家长会觉得带这么小的孩子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一定会有生活上的不习惯,饮食上的不习惯,对旅行地的不熟悉而带来的种种不便等。
3、觉得旅行会很辛苦。一些家长会觉得带着孩子去旅行,要带很多很多的东西,做很多很多的准备,而且,旅行的时候,孩子如果累了,还要抱着,根本就玩不好。
针对家长的这些想法,我也提出我自己的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1、“去了白去”说法
这个想法在家长中最为普遍。可是,和中国的家庭教育最最核心的问题一样,这些都是父母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其实,在孩子的教育道路上,我们应该完全屏弃“有用论”,什么是有用的,什么是没用的,有用的就应该坚持,没用的就要放弃吗?如果沿着有用论的这个思路,旅行则一定是没用的,旅行,既考不了级,也没有任何证书,考学时也加不了分,而且也不算特长,当然是没用的,也就不值得花费金钱和时间。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书本的知识,语言的能力,钢琴美术的技能,这些都是硬功夫,而性格、情操、眼界、视野等则是软实力。硬功夫和软实力合二为一,才能塑造出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正象一台电脑,硬件固然重要,但其核心竞争力是它的软件。软实力,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响发展、最能营造幸福人生的关键因素。
明白了此,你还会坚持“去了白去”的观点吗?
2、“危险”说法
带孩子去旅行,从熟悉的家到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完全不熟悉的地方,生活上必然会遇到种种的麻烦和不便,或许,飞机的不准时会打乱旅行的既定节奏,或许,孩子会不习惯这里的气候,或许,孩子会不适应这里的饮食,或许,孩子会不适应旅行的节奏,再或许,孩子会生病,会去看医生等等。
但是,所有的这些就是旅行,这些危险,换个角度来看,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几乎所有的家长在旅行归来后,都会发现孩子长大了,他们在充满着刺激和危险的旅行中,用他们自己稚嫩的双手摸索这个是,获得了他们自己和家长都想不到的知识,开拓了眼界,放宽了视野。
这就是最大的收获。
3、“麻烦”说法
带着个小孩子去旅行,对于家长,尤其是对妈妈来说的确是一件很烦琐的烦心的事情,别的先不说,光是为他们准备行李,就足够愁上半天。大到各种衣物,小到奶粉,奶瓶,纸尿裤,一应俱权。再加上孩子小,体力跟不上,走累了还要抱。实在是光想想就很头疼。
但是,这些累,这些辛苦其实都是表面的现象,也并不是不可解决和不可避免的。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只要带好信用卡,还发愁买不到合适的东西吗?
再多想一步,孩子到了一个新鲜的环境中,会表现的格外的兴奋和好奇,他们会整天从早到晚的四处走走看看,他们的开心和笑容难道不是家长们最好的安慰吗?
最后,我想谈谈我自己带**去旅行的一点心得和体会。
**第一次离开北京,外出旅行是在他一岁三个月的时候,我们去了深圳过春节。那个时候,他还不太会走路,基本上一半的时间都要抱着。这次的旅行出乎意外的顺利和开心。自此,我们的旅行一发不可收拾,基本上每年我们都会找机会到处走走看看。去的最多的地方是深圳和厦门,这两个位于中国南方的城市以它们的干净、温暖吸引了我,成为了我和**的最爱。其次,我们还不停的去了山西、河南、内蒙、成都等等。
若是问我旅行累不累。我会回答很累。若是问我旅行开心吗?我会回答很开心。若是问我以后还会去旅行吗?我会回答那是当然,一定会的。
这就是我的全部答案。
几点小小的体会:
第一、选择机票的时候:通常,在购买飞机票的时候,如果可以,我通常会购买中午的票,这样,我们提前在机场吃过饭,一上飞机,**就可以好好的睡个觉,既可以让他好好休息,又避免了他在飞机上的打闹,一举两得。
第二、选择酒店的时候:通常,我会选择繁华地带的高档的酒店,带小孩子嘛,最主要的是干净、卫生,其他的倒是考虑的不那么的多。这样,如果真的是觉得累了或者天气不太好,大不了还可以在酒店游游泳,也省得在外面跑来跑去的。
第三、选择旅游地的时候:通常,我会选择南方的海滨城市,原因有二:一个原因是因为南方的气候好,环境比较干净,饮食也很丰富,第二个原因是因为我实在无法抗拒孩子对海滩和沙子的痴迷,让孩子尽情的玩玩沙子,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因此,家长一定要多带孩子出去旅行,绝对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离异带孩子的男人该嫁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带孩子去幼儿园工作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