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09-21

幼儿园,是孩子快乐的家园;家庭则是孩子理想的起点。教师在一定情况下要进行家访,了解情况,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我们的陪伴,有时候陪伴才是最有意义的教育!那么,家园教育工作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为人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为人父母,其实是在经历一段新的生命历程,可不只是看着、陪伴着我们的孩子日渐成长,包括我们自己,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全新的生命感悟。

◆勇于承担,同时允许自己不时地犯错

现在许多人感到自己越来越难扮演好父亲/母亲的角色。

有些人害怕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原因其实是内心的恐慌。儿时父母过于严厉的态度带来的强烈冲击,正是造成这种心理的根源。一个人越是美化父亲的硬朗和母亲的完美,他就越觉得自己承受着严格的评判。即使成年以后,也会认为自己不能胜任担较多责任的职务,包括为人父母——他在潜意识中认为,这样的角色是留给父母的,因而常常选择逃避。对此不妨:

对自己宽容一些

拒绝承担责任也隐藏着潜意识中对完美的幻想。因为父母从没有对自己感到十分满意,潜意识就会认为:“要父母爱我,我就必须做到完美。如果我不负责任,他们也就不会知道我是不完美的。”对此必须认识到这个世界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偶尔犯错误比总是逃避责任要好得多。

改变你的想法

很多害怕承担责任的人都以为:可以用逃避来保留自己的自由。这实际是误区。如果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对自己的生活都不负责任,那么其他人就要替我们负起责任,而我们将对这些人产生绝对的依赖。

勇敢面对你的恐惧

敢于承担责任就要敢于承认自我,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如果对一个问题考虑过多,就会感到烦恼并陷入困惑。与其固执地认为“我不能承担责任”,或者纠结于“我到底要不要孩子”,似乎更应该问问自己:“我到底在怕什么?我在什么时候对负责任感到特别困难?”

另一方面,许多为人父母者则担心,因为工作忙碌,自己可以给孩子的时间少了,因此时常感到负疚,这其实也是一种要求完美的极端心理。对为人父母者来说,最糟糕的就是不能接受自己在抚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点缺点。每个人时不时地都会犯一点错误,成为“完美父母”是只一种幻想。事实上,成为个懂得掌握分寸的父母就足够好了。这样的父母不会把所有的时间都奉献给孩子,而是能够合理地分配时间,围绕着他们生活的3个重心:夫妻关系、职业发展和父母角色。

可以和另一个人分担职责

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可以和另一个人分担为人父母的责任。这个人可以是孩子的父亲/母亲,也可以是第三个人,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亲戚,乃至保姆。重要的是,在孩子8个月之前,一直是同样的人在他身边照顾他,保证连续性,就可以了。

陪伴孩子也可以兼顾自己的生活

完美主义的父母常常在计算自己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关爱,总觉得自己的付出不够。事实上,并不是说,作为父母就必须整天忙于照顾孩子。只要和孩子处在同一空间,即使在忙自己的事情,孩子都会感到爸爸/妈妈是和自己在一起的。比如说,在看书或写东西的时候,把孩子放在脚下的地毯上,这也是一种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避免负罪感和希望弥补的想法

负罪感对亲子关系有害无益。当父母认为自己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关爱,就会觉得亏欠孩子。于是对孩子的任何要求都不拒绝,不敢让他们失望,或试图用各种小礼物来弥补,以消弭自己的罪恶感。有负罪感的父母无法很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在孩子面前不敢表现出自己威严的一面,无法为孩子制定有利于其成长的规则。而孩子也无法学习如何尊重他人。

◆父母感受

Cindy,32岁,公司文员;女儿1岁。

“生育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要适应这个变化是需要时间的。经历了产后抑郁,我发现自己更有包容力和耐心了,还真是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刚生完孩子时,我的身体极度虚弱,一边要忍受着伤口带来的种种不便和疼痛,一边要努力地给孩子喂奶,尤其是当时我没有足够的奶水,眼看着自己已经喂得 山穷水尽、精疲力竭,可是孩子还饿得哇哇大哭,我的焦急、无助终于演变成了绝望,情绪变化之剧烈,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我不明白,自己以前是多么乐观开朗 的人,怎么只是生了一个孩子,就变成怨妇了呢?一个月后情况就好多了,也许是因为我被获准出门终于晒到了太阳,也许是因为逐渐恢复了体力,适应了妈妈的角 色……关于产后抑郁,很少有人提到等待。我想说,生育让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经历了重大的变化,虽然剪断脐带只是瞬间的事,但要适应这个变化是需要时间的。 积极调整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经历了产后抑郁,我发现自己更有包容力和耐心了,还真是个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Yoyo,28岁,电视主持人;女儿半岁。

“有了女儿后,我觉得自己,仿佛从以前的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变得终于接上了地气。我现在就是把自己归零,和女儿一起成长。”

女儿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觉得有了女儿之后,自己变得随和多了,变得更宽容和开朗了,还变得开始对很多事情感兴趣了。比如女儿会专注的看一朵花看很长 时间,以前我会觉得没什么可看的,可是现在,我从女儿的角度出发,和女儿一起看,然后发现:“嗯,这朵花真的很美呀!”就像这样,很多以前司空见惯的东西 都变得神奇了。这么说吧,有了女儿后,我觉得自己,仿佛从以前的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变得终于接上了地气。从前看电影、听音乐是我的主要爱好,下班后 会去逛逛街,然后找一家环境不错的餐厅,优雅地享受美食。女儿到来之后,生活完全变了样子:我每天早上都去菜场买菜,回家之后,还学会了怎么去安排和打理 家务。现在这个阶段,最主要的就是照顾宝宝的生活,估计等女儿再长大一点,我会成为和女儿做朋友的妈妈,和她像朋友那样的相处,一定会比我对她的管教多。 我觉得,我现在就是把自己归零,和女儿一起成长。

Mandy,30岁,芳香治疗师;女儿2岁。

“看着孩子一脸幸福,顿时觉得工作的压力和疲惫,都融化在她的一抹笑容里。就在这一瞬间,对于人生,我突然有了新的认识。”

两年前,我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博士生兼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结婚后一步步从传说中的“灭绝师太”退化成一名家庭主妇,直到孩子的降临。经济压力增大 了,我是否还要将所有的担子都压在先生肩上?孩子长大后,我该如何成为她的榜样?于是我拾起自己的爱好——芳香疗法,成为一名在家工作的母亲。忙碌不期而 至:手头正做着工作,孩子一哭,就得马上赶到,不得疏忽;有时赶工到深夜,好不容易睡着,一声婴啼,立刻就要起来,等把她再度哄睡,已经是凌晨时分;如果 万一她醒了就要开始玩耍,那么就连补个觉的机会都没有,陪着她直到上午上班的时间,再用冷水洗洗脸,开始新一天的工作……然而,在被我不断抱怨的忙碌中, 我渐渐发现:之前我的一些坏毛病,比如拖延、粗心、不爱思考等等,曾经让自己咬牙切齿却无力改变,如今在孩子的鞭策下竟然慢慢地纠正过来一些。毕竟,带孩 子不像做实验,她饿了、渴了、病了,那是一分钟都不能拖延;懒惰的时候,想想自己将要成为一个宝贝的偶像与榜样,哪里还敢懈怠?这样想着,孩子笑嘻嘻的扑 过来,一脸幸福的样子,顿时觉得压力和疲惫都融化在她的一抹笑容里了。就在这一瞬间,对于人生,我突然有了新的认识:也许我应该带着感恩的心情来看待我的 孩子,她将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导师。

Steven,36岁,企业营销主管;儿子2岁。

“孩子一天天长大,也在一天天塑造着我,让我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另外的改变,就是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成为父亲,对男人的改变很大,特别是让我意识到责任。真想不到,就是这么个小东西,能生出那么多的家务事,几乎是动员起所有的家庭力量,才跟他打个平 手。等到他长大一点,每天我出门上班时,他就会跑过来抱着我的腿说:“爸爸,你要早点回来。”有一次他说:“爸爸,你不在的时候,我特别特别想你。”有时 候,我甚至觉得,孩子简直就像一个“情感的敲诈者”。有这么一个依恋你的孩子,做父亲的,能不顾家吗?作为父亲,我会有意识地往孩子成长这块儿挪钱:好 车,先不换了,更大的房子,也缓缓吧。另外的改变,就是让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真是“不养儿不知父母恩”,我终于深深地理解了为人父母的一 切付出,现在我觉得我跟父母关系特紧密,只要有时间就回去看他们。我跟我手下的20多号人,也更像是“兄弟连”了——我看他们,就像家长看孩子那种感情。

◆自我评估

你是这样的妈妈/爸爸吗?

为宝宝的到来做好身心准备。

与丈夫/妻子保持良好关系。

每天抽出一定时间陪伴孩子。

尊重孩子。

鼓励孩子自主和自立。

营造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留出自己的休闲空间。

爱自己并肯定自己的价值。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心得:我和孩子共同成长


时光冉冉,转眼已是七年光阴。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从第一天上幼儿园到如今的幼儿园毕业在即,初为家长的我与我家旭旭经历了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说到教育孩子,我也许属于比较感性的哪一类家长。我家是农村的,所以我经常开玩笑说:我家儿子基本上处于“散养”状态。比如,他想出去找某个小朋友玩,我会告诉他一切注意事项:不可以跟陌生人说话、过马路要小心、只能在家附近玩等等。有时候我也会悄悄跟在他后面,但是他几乎每次都把我的话执行得很好。

但是静下来的时候,我会跟他谈心,听听他内心的一些想法,这种交流大多在晚上睡觉前完成。千万不要小看孩子内心的一些小想法,有时候这些固执地、新奇的小想法也会让我这个做老妈的着实难为一把!

在他五岁左右的时候,他经常看动画片《奥特曼》,这也许是许多小男孩的共同爱好吧。可我家宝贝坚持认为奥特曼家族真实存在,就像各种怪兽真实存在一样。无论我怎样跟他解释那些怪兽和奥特曼全都是假的,都是演员扮演的,但是在他的小脑袋里这些解释都是那么的苍白。有段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他会死死地抱着我的一条胳膊才可以睡着,问他原因,他说:怕梦见怪兽。从那开始我就禁止他通过各种途径看暴力的动画片,改让他看《海绵宝宝》《朵拉历险记》《疯狂原始人》等内容积极向上、有教育功能又充满正能量的动漫片。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越是阻止越是好奇。虽然我给他推荐的动画片他也很喜欢,但是却阻止不了他对奥特曼的热爱——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时,他们会热烈讨论又有了新的奥特曼啦,奥特曼又有什么新的绝招啦。当然,各种怪兽也会继续时不时的光顾他的梦中,让我这个当老妈的伤透脑筋。

后来我通过网络找到了一段视频,是介绍《奥特曼》幕后制作花絮的,我如获至宝,赶紧跟儿子一起分享。一边看我一边给他解释,从演员如何化妆成奥特曼、化妆成怪兽再到工作人员如何在摄影棚内利用各种道具模型完成打斗、灾难场面等等。既让他明白了事实的真相也让我大开眼界知道了许多电视制作幕后的故事。后来慢慢的就不再听他说做梦见怪兽的恶梦了。

谨以此文,献给愿若干年后的宝贝,希望你遇到困难不要逃避,勇敢找出真相并战胜它。

育儿心得: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育儿心得: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我虽然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但不是一个好爸爸。不用说倾听孩子,就是让我陪陪孩子,我也只会说:“没时间。”我会有一百个理由推辞,有时候一周回家吃不了几顿饭。用老人的话说:“现在的年轻人,只管生,不管养!”

当我参加完家长会,静下来仔细想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才体会到父母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会一天不如一天,孩子随年龄增长,心理需求也越来越多,父母能做到的接送上、下学,穿衣,吃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我欠家人、孩子的太多,太多,此时想起,孩子看到我回家时的眼神,喊道:“爸爸回来了。”遇到双休日,孩子也会说:“爸爸你还要加班啊?”假期里,孩子不止一次充满期待的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出去玩啊?”唉!想到这里,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我真不是一个好爸爸。其实孩子很容易满足,和他们捉个迷藏,看到了假装没看到,他们高兴。带他们到田野小路疯跑,摘几朵小花,他们也会在梦中乐得闭不上小嘴。

社会在不断进步,孩子们的小脑瓜里装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有时候他们想到和要做的事情,一个成年人不细细琢磨都难以对付。这就需要和孩子多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

现在孩子的教育,我认为这三点尤为重要:首先,保证他们的安全,健康成长,身体是一切活动的本钱。其次,教会他做人,要做一个有素质,有德行,对别人有用的人。第三点尤为重要:要想做到以上两点就要学习和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与他共同成长。

家长只有放下架子,能和孩子成为好朋友。他才会听你话,采纳你的意见和建议。愿意和你说出他的想法,家长才能更好的了解和帮助孩子成长。这并不是放纵不管,而是让孩子在关键时候能听取你画龙点睛的指点。

每位家长一谈到孩子这个话题,就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事。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少发命令,学会倾听,学习和孩子沟通,借着孩子的成长,让我们自己再成长一次。

育儿经验: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育儿经验:倾听孩子,共同成长

说起孩子,大概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同样的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欢乐。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们也一天天的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

对于怎样教育孩子,我觉得父母完全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扇门,你只要找到进入孩子内心的那把钥匙和通道,就可以很好的教育他们!

现在孩子的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对他们的宠爱的也可想而知,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孩子过分的宠爱不见得是件好事。就像我教育我的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就应适当的惩罚一下,做的好的时候就给她适当的奖励。现在的孩子虽小,可他们都很明白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现在很多家长都忙着上班无暇顾及孩子的生活,其实这是对孩子成长很大的忽略,我们应该多空点时候出来陪陪孩子,星期天休息的时候可以带着孩子的去外面走走,让她们从生活中去学习。我就是星期天休息的时候经常带着孩子去外面走走,让她在实际生活中边玩边学习。每当遇到什么新鲜事物的就喜欢考考她。例如有一次我们去鄞州公园玩,公园门口开了很多五颜六色的花朵,我就会问她,宝贝这个花是什么颜色的啊?会的她就会很干脆的回答,不会的她就会问妈妈这个什么颜色啊,经过多番解释后她就懂了!看到形状各异的石头我就会问她这个石头是什么形状的,她摸摸小脑袋思考后就会回答我,不懂的就和她解释,直到她懂为止!例如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

其实教育孩子最重要的还是要有耐心,相信很多家长也和我一样,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他们不听话的时候就会发脾气,甚至还会出手打他们,看着他们用无辜的眼神泪汪汪望着我们想寻求我们安慰的时候,又会忍不住抱住他们安慰一番。有一次我家宝贝在楼上学习点读笔的时候,因为电量有限,所以和书本接触不灵的时候,她就发脾气直接把笔扔在了地上,我就很生气的和她说:你干嘛把笔扔在地上了,你知道这样会把它扔坏掉的呢,你看它都在那哭了,快点过去把它捡起来揉一揉。她用那无辜的眼神望了我一眼还是定定的坐在床上不准备去捡起来!你不捡是吧,那我就把笔和玩具都送给姐姐了,以后也不带你出去玩了。。。还没等我说完,她就急匆匆的跑去把笔捡了起来,捡完过来和我说:妈妈我听话下次不扔了!我摸摸她的小脑袋说:这才是妈妈的乖小孩。

和其他小孩一样她也有总改不好的坏习惯,就如吃完东西或是用完纸巾老喜欢随地一扔,由于对她的过分宠爱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很坏的习惯。现在只要她吃完东西扔在地上的时候,我就会眼睛看看她说:垃圾应该扔哪里啊快点把它捡起来,你不捡起来的话我就去外婆家不带你去了,只要看着我包一背准备出发的时候,她就会很快捡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里,到目前为止这种不好的习惯比之前已经进步多了!相信这与老师平时细心的教导有莫大的关系!因此在这里也想对老师说:老师你们辛苦了!

孩子就像是父母的作品,文章没写好,不是纸和笔的错,而是写书人的错。同样的道理,孩子是否成才,父母责无旁贷。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与学校共同合作,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来。

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体会(小班)


老师说让写篇育儿心得,我心里有点忐忑不安,因为在之方面我们确实还做得很不够。下面我要谈的,与其说是育儿的心得,不如说是与孩子共同成长的体会。

一、多些表扬,少些批评。在孩子还不到一岁的时候,与一位家有幼儿园小朋友的同事聊天,她说:“我们孩子幼儿园的老师说,要多表扬孩子,每个孩子都不缺批评,缺得是表扬。表扬还不能和稀泥,不能每次都说诸如你很棒之类的话语,要结合孩子的具体表现,用具体的、恰当的形容词来表述。”说实话,在此之前,我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细细想来,我们这一代人多接受的是传统教育,更别说是我们的父母辈了。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谦虚

,不要自夸,我们很少得到父母的夸赞。这是在我们这一代被推崇的美德,但这也似乎是造成我们过于内敛,缺乏自信的原因之一。在得到同事的启发后,我跟家里人也做了沟通。我们开始学习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给予恰当的表扬。当然,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也必须给予恰当的批评。我们希望努力造就孩子积极、乐观的性格。

二、让孩子像孩子。也许,我表述得不够精确,我的意思是让孩子保有童真、童趣,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评价孩子,甚至粗暴地干扰孩子的自然成长。每个孩子都在成长中,每个成长阶段的孩子都各具特点,每个孩子又各不相同。有时候,孩子的行为在我们成人看来很幼稚,可是她自得其乐,只要对她自己不造成危险,又无损于他人,我就不会去干扰她,我尊重她作为生命个体独立的尊严。我们都曾幼稚过,我们也都最终迈向成熟,我们自以为是的帮助可能只是拔苗助长,并让孩子失去真正的乐趣。让孩子好奇地自己探索这个世界,我们也会发现很多乐趣。孩子对事物的感知力与想像力有时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孩子刚满2周岁时的某一天,我与孩子在马路边散步,孩子很认真地对我说“妈妈,大车子(指公交车)会自己开门的,出租车是傻瓜,自己不会开车门,要宝宝开的”。或许这是大人眼中习以为常的现像,孩子却在观察中总结并认知。孩子在家经常对着一些有限的玩具,发挥她的想象力,要求我们配合,模拟某些场景。我们从最初的不习惯到和孩子一起乐在其中。

三、让孩子懂得感恩。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甚至宠溺,孩子容易趋向自私。对此,我们会告诉孩子家人照顾她的种种不易,让她知道感恩,知道分享。比如,在给孩子食物的时候,我会让她给家人都分一份,哪怕东西不多,只是象征性地给一点。我会告诉她,我们留给她多一点,并不是她应得的,而是因为我们爱她。现在,孩子手上有食物,都会主动与我们分享。孩子上了幼儿园后,我们通过询问孩子幼儿园的生活情况,让她感觉到老师的辛苦,从而更加尊重老师,感谢老师。

对我们而言,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有很多收获,也有不少的困惑。比如说,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叮嘱她,不能抢其他孩子的东西,不能打其他孩子。但我们几次发现,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我们家孩子确实不招惹他们,但是其他小朋友有时会抢她手里的玩具,她却不敢保护她的玩具,她有时甚至看他们上来抢还会主动奉上。有时候,其他小朋友打她,她会一脸惊愕地看着打她的小朋友,却不知道反抗。虽然知道孩子们都太小,没有恶意,却有时候难免会心疼,担心她形成太过懦弱的性格。也在思考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却又担心矫枉过正。

孩子出生的这四年,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康、快乐、阳光、友善的人!

育儿观念:与孩子共同成长


记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随手拿起一本故事书,给孩子读故事,那时候的宝贝,还不会讲话,但是每当我读故事的时候,她总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忽闪着两只大眼睛,认真听我读故事……时间就这样,一点一滴地流逝,孩子也慢慢长大了,而读书也逐渐成为了宝贝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为读书,我们有了更多可以交流的话题;因为读书,我了解到了孩子内心更多的想法;也因为读书,我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有时候真的超乎我的想象。而现在,每当晚饭过后,孩子在写完作业看书的时候,总喜欢拿着一本书,静静的看着,或者跟者爸爸妈妈一起讨论故事的内容。拥有了如此浓厚的读书氛围,突然觉得,生活里充满了更多幸福的味道。

昨天,当孩子兴奋地告诉我,学校要组织爱心义卖图书活动时,我从孩子的眼睛里,读到了一种向往与期待。我知道,这一活动,对孩子来说是充满了无限的吸引力的。

像童年的我盼望着过年一样,我和孩子一起迎来了图书义卖活动的开始。大班的哥哥姐姐,将家里闲置的图书摆到桌子上,煞有介事的成为了小小售货员;而中班、小班的弟弟妹妹开心地挑着自己喜欢的图书。“姐姐,这本书多少钱?”小妹妹拿着自己喜欢的书问道,“我看一下,原价二十元,十块钱卖给你吧!”小姐姐似乎也毫不吝啬,“能便宜点吗?”妹妹似乎也是砍价高手,“那就八块钱吧!”姐姐也很是善良,最后八块钱成交,妹妹拿到了自己喜欢的图书,而姐姐也得意地数着自己赚到的第一笔小钱。这样温馨而又热闹的场景,不时地在雨后的操场上演着。看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售书成功的自豪,看着弟弟妹妹买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脸上的满足于喜悦,作为家长,也深深地被感染了。

图书义卖,或许是一个起点,对孩子来说,从此就更加喜欢读自己购买的图书;也或许,是一个加油站,让原本喜欢读书的孩子,更加的珍惜图书,因为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自己闲置的图书再次发挥作用。而对于家长来说,跟孩子一起参与中央的活动,更是一次触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读书对孩子的促进,感受到了幼儿园教育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老师们的孜孜不倦,当宝贝津津有味的读自己买来的书的时候,我知道,在他心里,书已经成为了他的知己,她的良师益友。

“妈妈,我们一起看书吧!”晚饭后,耳边又想起宝贝最悦耳的那句熟悉的话,只是现在,她看她喜欢的书,我看我喜欢的书。和宝贝一起读书的日子,依然是那么的幸福!和宝贝一起成长的日子,依然是那么地充实!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


育儿心得:与孩子共同成长

提起孩子,每一位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天,都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宝宝今年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在这两年多的幼儿园生活中,宝宝一天天都在成长,从他开始蹒跚学步、咿咿呀呀学语、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第一次上幼儿园、第一次讲故事……每天都有让我吃惊的变化。在整个育儿的过程中,孩子在成长,我们家长也在成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更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

记得孩子刚刚入园不久,有一天晚上准备睡觉,他脱了衣服,一边叨咕着儿歌一边把衣服一件一件叠整齐放在边上,我问他为什么叠整齐,他回答说叠整齐了明天好穿。

宝宝要参加幼儿园的讲故事比赛,有一天回家来给我们练习讲故事,听完这个故事,我确实不敢相信他可以记住整个故事的内容。

虽然是一件件小事,对我的触动却是很大,孩子的能力不能低估,我们家长平时总觉得孩子太小了,这件事也做不了,那件事也做不了,什么事都想替他做了,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失去很多动手的能力,也会慢慢不爱动手,不爱动脑。

我平时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但不强加,他喜欢什么就去学学,博学多识总是好事。虽然对我们家长来说平时要上班、做家务,还要带孩子参加兴趣班,确实很辛苦,但一定要坚持,千万不能养成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习惯。总之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结果固然重要,但无论结果好坏,都要学会总结,既要总结成功也要总结失败。我们家长在与孩子接触时,一定不要满腹牢骚,诸多抱怨,事事都要向好的方面看。多让孩子做选择,增强孩子自信心。

养成生活的好习惯。吃饭不挑食,打针不怕疼可谓是所有家长的头疼事,在这些方面我觉得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比如在打针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鼓励孩子,例如说:“打针一点都不痛,好像小蚊子叮一下”,“宝宝真勇敢,像奥特曼一样,一点都不怕”等等这样的语言来引导孩子坚强一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教育,无时无刻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不仅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爱,更有数不尽的安全隐患。我们在与孩子交流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比如在家里原理插座、开水,在外面要远离水塘边等。

只有孩子健康平安,家庭才会幸福。

注重孩子心理需求 年轻父母和孩子共成长


现在的年轻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与老一辈教育孩子的方式大有不同。但几乎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成为父母的角色转换问题。对年轻父母来说,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自己,认清自我的角色。

发现孩子说脏字 年轻父母开始有意识地改变自我

“有一天我画工程图时,漫不经心地把笔含到嘴里,扭头一看,发现儿子也像我一样,叼着铅笔头。我还怎么告诉他含铅笔头不好?告诉他那上面有很多细菌?”说起快四岁的儿子,家住汤颖感叹,“如今对言传身教这四个字有了深刻体会”。

有一次,儿子动她的化妆品,她过去制止,儿子非但不听,反而继续。汤颖立刻提高了嗓门,结果儿子突然拍了一下桌子,“你以为自己了不起啊”。

“后来想想,我和他爸平时说话都很大声。”汤颖回忆道。

“我们开始注意,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以好的形象出现。当我们说话不再大喊大叫,儿子也开始待人有礼貌了。”

27岁的侯捷捷说起女儿的教育问题同样深有体会。有一次,侯捷捷的母亲把外孙女从幼儿园接回家,在小区里遇到一些邻居,大家夸奖了孩子几句。母亲就让其中一个阿婆考考外孙女英语单词,小姑娘马上就问那位阿婆会不会英语。当那位阿婆回答不会时,小姑娘居然冲着那位阿婆说,“靠,你好笨啊。”当时在场邻居都愣了,侯捷捷的母亲很尴尬。

“我在孩子面前注意言行举止,但她爸爸就不拘小节。结果,女儿跟爸爸学了,还跟老人家这样说话。”侯捷捷反思后发现,如果家长中只要有一个在孩子面前说粗口,孩子肯定会跟着学,“孩子哪会理解说粗口是很不对的”?

“有一次喂她吃饭,她边玩布娃娃边吃,结果嘴里就蹦出一句国骂来。问她,她说是跟爸爸学的。”说到这儿,侯捷捷又好气又好笑。

“我当爸爸有5年了,对于爸爸这个身份来说,我和儿子是一样大的。”贵阳的张钧表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很多时候,父母怎么做比告诉孩子该如何做更好。

张钧以前有时会闯红灯,但有了孩子后,他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违反交通规则,于是开始遵守规矩。

29岁的徐先生前年作了父亲,对于儿子,他准备实施温和教育,尽量不采用体罚的方式。“孩子是通过观察大人来学习行为举止的,当你在孩子面前挥舞拳头时,就该想想当他生气的时候,你希望他怎样做,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喜欢打人。”

徐先生有这番感悟是源于自己的经历。他小时候犯了错,父亲就会一巴掌扇过来或者踢一脚,中学时代,徐先生在学校常打架,直到那时,他的父亲才意识到总打骂孩子带来的问题。

一所小学的杨小娟老师任教的班上有一位学生爱打别的孩子。每次杨老师找他来办公室谈心,这个学生都会“虚心接受”,承认自己打人不对,并向小朋友说对不起。“但过不了几天,老毛病又会犯。”杨老师家访后才知道,这个学生的父亲就是用棍棒、拳脚教育孩子的。

“大人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爱打人的孩子大都有一个爱打人的家长。”徐先生说。

年轻父母更注重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要

在孩子出生之后,家长王珍开始每天写“宝宝成长日记”,密切关注宝宝的成长。比如女儿第一次叫妈妈,女儿第一次走路,女儿第一次去舞蹈班,女儿第一次在少年宫跳舞,女儿第一次和学校的小朋友去香港参加舞蹈比赛……“这是宝宝的成长日记,也是我的成长日记。”

“我小时候,父母哪有时间给我们写这些啊。”王珍说,过去的父母大多关心的只是孩子身体好不好、学习好不好,很少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这是非常欠缺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孩子成长、发展的关注,也促进了父母的成长,父母和孩子的成长也涉及心理需要的成长。”

王珍说自己这代人当了父母之后,都认识到要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除了做好榜样之外,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需求、精神需要,“我们单位里的几个同事闲暇时常聊起孩子的教育问题,很有共识。”

对于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年轻父母来说,往往具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知识水平较高,关注信息较多。这些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成长、发展也会付出更大的心思和精力,“因此有时我们会看到,这些年轻父母的身上会表现出一种对孩子教育的极大焦虑。”

某位妈妈表示,她非常支持年轻父母注重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做法,“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新一代年轻家长已意识到自己的家长角色。”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第一步,因此要特别注意家庭教育。”

现在的年轻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与老一辈教育孩子的方式大有不同。“但几乎每一个人都要面临成为父母的角色转换问题。对年轻父母来说,除了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思考的方式,了解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重新认识自己,认清自我的角色。”

和孩子共同成长——浅谈家庭教育的一些心得


和孩子共同成长——浅谈家庭教育的一些心得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家庭教育现代化更是一项长期的、更具现实意义的实验课题。做好家庭教育现代化工作,对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教育事业和我们整个民族综合素质的提升,都有很长远的意义。作为兴隆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我们很庆幸给孩子选择了一所好的幼儿园,这个“好”,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幼儿园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视。学校推出的一些新举措,举行的一些家庭教育讲座,成立的家长委员会等等,都有效地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把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教育实现了无缝隙对接。学校能更全面掌握孩子的情况,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教育,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大有益处。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生活在物质优裕、信息媒介多样化、家长倍加呵护的环境中,是一个家庭的主旋律,五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情况层出不穷,这就为如何更好地教育现在的孩子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在育儿问题上也是摸索着前进,有成功的小喜悦,也有许多的困惑。但是我们一直坚持多学习,多总结。尊重孩子,关注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在提高孩子综合素质方面做出努力。现将几点在教育孩子中的心得体会列举一二,仅供学校领导参考。

一是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性格,与孩子共同快乐成长。

我们女儿四岁了,她开朗活泼,乖巧听话。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她,有些事情会和她商量,不允许做的事情会告诉她原因。不轻易给孩子许诺,但答应了孩子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实在因为特殊原因做不到的,就提前给她道歉,并给她说明原因。我们还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她的自信心,与人交往的能力,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引导她对弱者等有同情心。有些事情,当她做不到或是做不好时,她总会很烦躁和失落,这时候,我们就会用语言鼓励她,给她一些提示或帮助,和她一起完成一件事情,当她做完的时候,我们会对她说:“你真棒!”如果有些事情,的确不是她这个年龄能做到的,我们会对她说:“宝贝,你现在太小了,等你再长大一点,你肯定能做的很好。爸爸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真不如你做的好呢。”这样,她的自信心就慢慢建立起来了。

独生子女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缺少玩伴,我们就经常鼓励她主动去结识别的小朋友,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和朋友们分享。引导她在和同伴们玩的时候,学会照顾别人。比如,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时,就告诉女儿,“你现在是小主人了,小朋友们来咱们家玩,你要好好照顾他们,这样他们才喜欢和你交朋友。”如果她做的好,就及时表扬她,这样,下一次有小朋友来家时,女儿已经能做一个很好的小主人了。

在家庭教育中,还有个让我们头疼的问题是“隔代亲”。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那种无原则的疼爱在女儿一二岁性格养成的时期曾让我们很无奈。有些你给孩子立好的规矩在他们长辈那里往往就形同虚设了,但是为了家庭和谐,我们不会当着老人批评她,时间长了,孩子有老人在的时候和单独与父母在一起时,就有所差别。有老人在时,就任性一些,和父母一起时,就乖的多。这种情况让我们颇为头疼了一段时间,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父母在老人不在场的时候多和孩子讲道理,上学后和老人不像以前一样时时在一起,情况也就好了许多。在和老人一起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父母的要尊重老人,孝敬老人。这点是孩子自己会去模仿和习惯养成的。女儿三岁时,吃东西就习惯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然后自己才吃。我们相信这就是长期习惯养成的好效果。

孩子是家中被呵护的对象。往往为别人考虑的少。我们就在日常生活中刻意提醒她。让她帮忙做一些小事,比如,帮妈妈叠衣服之类的事情,她乐意去做,而我们会在她做完之后对她说:“谢谢你帮我的忙。我真高兴。幸亏你帮助我,要不我还得做很长时间,你真棒!”家人有些不太舒服时,我们会让她去问候,帮助拿药片等。养成她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好习惯。成果是去年她去看望一位生病的老人时,会主动帮助病人盖被子,并关切地问候。得到大家的称赞,我们相信这种称赞会更好地促进她关心别人的的良好习惯养成。

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引导孩子遵守社会公德,与孩子共同健康成长。

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一直注重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她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尽量让她自己做,然后对她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赞美。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她就愿意去做。比如,她玩完之后,让她把玩具收拾好。让她自己洗脸、刷牙,自己上厕所等等。看电视电脑时,给她规定好时间。“再看十分钟电脑,然后帮我把电脑关上,咱们好睡觉。我看茹茹能不能做到?”刚开始孩子肯定有一些不乐意。但是说过的事情,就一定严格执行,就算她有些情绪,我们也故意忽略,用别的事情转移她的注意力。几次之后,她就会在规定的时间到了时,自己关了电脑。

人是群体动物,孩子最终要走上社会。对于社会规范的理解和学习,也是行为习惯的一部分。我们就从小事儿影响她。让她帮助爸爸看着红绿灯,“监督”爸爸不闯红灯。她乐于这种工作。也能在这种工作中养成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让她知道要同情和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给她钱让她去放在乞讨者面前的碗中,告诉她,她帮助了他们。我们还和她订下约定,不在路上乱扔垃圾,大家互相监督,孩子在这种类似游戏的过程中,慢慢学习了遵守基本的社会公德。

三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现并鼓励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

孩子在幼儿园这个成长阶段,我们注重的是培养她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特别关注她究竟学会了一些什么知识。知识以后会不断地学习,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却是一生受用的事情。

我们经常给她买她喜欢看的书。告诉她爱护书籍,和她一起读她喜欢读的幼儿画报等,和她一起做书里的游戏,睡前给她讲故事。她特别喜欢做一些提升智商的训练题,喜欢拼图游戏,我们就多给她买这方面的书,和她一起做,在她作对的时候不吝啬对她的表扬,让她觉得学习是一种游戏。

她上幼儿园之后,我们睡前的游戏改成给我们讲讲她幼儿园一天的事情。我们做出一副学习的样子,睡前孩子很放松,我们讲从起床到爸爸妈妈送她到幼儿园这一段的事情,然后说“给我们讲讲我们把你送到学校后,你们都做了哪些好玩的事情呵?爸爸妈妈可想知道了。我们都没上过那么好的幼儿园,你就给我们讲讲吧。”孩子会有种类似当老师的感觉,把一天的情况讲给我们听。既帮助孩子回忆了在学校一天所学的东西,也锻炼了她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我们和孩子都喜欢的一个游戏。所以她很喜欢上幼儿园,生怕错过了什么好玩的事情没办法讲给我们听。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我们还展开讨论,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一些和小朋友之间的相处问题等等。

兴趣是学好习的前提条件。我们从不强迫她去做她不愿去学的东西。但也善于发现她感兴趣的东西。她看动画片时常跟着动画片上学习英语单词。我们带她去听了一个英语兴趣班的试听课后,她有强烈地想学英语的兴趣,我们便帮她报了兴趣班。她有兴趣的东西,家长根本不用操心,她回家就自己学习英语。当然,做父母的,除了鼓励还是鼓励。

还有一个我们都喜欢的游戏就是得“小红花”。我把每个月的月历剪下来贴在她能够得着的地方,每天临睡前,我们会问:“你觉得今天自己表现好吗?能不能得小红花呵?”她会说“我表现的好!能得小红花!”我们就奖励她一朵贴纸小红花,让她贴在那天的日历上。看着她在那里数着自己得到小红花的个数。我们当父母的,倍感欣慰。

通过以上一些方法,我们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还有许多的困扰。比如,孩子性格要强,听不得批评的声音,这让我们担心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抗挫折的能力较差,我们认为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亟待加强,但不知道怎样去具体操作;还有,家长一般忙于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所以也希望学校能多安排一些亲子类的活动,相信家长都会有参与的积极性。

陪伴女儿成长的四年多时间,我们最大的感受,也是最大享受就是和孩子共同成长。尊重孩子,关爱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这样,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有着一份收获的喜悦。作为家长,我们也会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学习相关家庭教育现代化的知识,全力配合好学校的工作,和学校一起,共同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陪伴孩子共同学习 体验成长之乐


1.正确对待成绩:说到学习,估计是每一位家长最关注的一个方面,父母往往想把各种各样的知识一古脑儿地填进孩子的大脑,总是希望每次考试都能出好成绩,我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的话,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孩子本身就因为这个不理想的成绩而处于情绪低落或者懊恼阶段,哪个孩子不想自己成为优秀的一员呢?所以,我们不应该狠心地触痛她的“伤疤”。遇到此类情况我一般会对孩子进行疏导,让她清楚事实已经不能改变,要学会调整心态,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所以会和孩子分析失分的原因:粗心了?还是知识掌握不够?从而再慢慢地引申怎样避免粗心,如何专心认真地上好每一堂知识课等。

2.努力营造氛围

首先,随着孩子学业的不断提升,需要静心思考的时候越来越多,所以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安静的学习场所必要;其次,孩子应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架,拥有孩子自己喜欢的书籍,给家庭增添一抹书香,耳濡目染很重要;再者,适时地放手让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很多时候,女儿在书房专心做作业或者看书的时候,我也会捧着一本书静静地坐在一旁,偶尔会应孩子要求帮着参考一下她有疑问的作业,虽然我会了解她大致的作业内容,但不会帮着她进行细致的检查,除非今天的作业具有一定的难度,确实需要家长的检查与辅导,因为我认为此时是她学习自我管理的好时机。而我也惊喜地发现,现在,她回家作业的错误率在减少,看来我的策略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3.坚持习惯培养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但如果作为家长的我们督促着或者陪伴着孩子坚持,一定能养成有益于孩子学习的好习惯。比如我在家有把鞋子、物品规范放置的习惯,慢慢地心语也学会了每天晚上睡觉前整理好自己书包和做好作业整理好书房的习惯;在学习上我经常给孩子灌输一种先紧后松的学习理念,所以她放学回到家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稍作休息就完成学校布置的回家作业,虽然有时只有一个人在家,但也不会偷偷地看会电视什么的;双休日也通常是全部完成了作业后才会外出游玩;每天都会有看书的习惯,不管是半小时还是十分钟。

家园共育《为人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孩子的方法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儿童成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