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伤害自己是自虐?

10-15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平常的学习工作中,幼儿园教师会提前准备一些资料。资料的定义范围较大,可指代生产资料。有了资料的帮助会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你是否收藏了一些有用的幼师资料内容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宝宝伤害自己是自虐?”,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导读: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是大人的掌中宝,孩子伤害自己,受伤的是孩子,可心疼的是家长。孩子自虐总是有其内在原因,家长们一定要弄明白原委,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

妈妈困惑

天蓝风轻:小恒在生气时总是紧握双拳,做出极度不满的表情,有时还使劲地拽自己的头发,想要把自己弄伤似的,请问应该怎样对待他的这种行为?

豆妈妈:豆豆(2岁)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脾气特别大,稍微不顺心就要用拳头使劲打自己的头,我们怎么也制止不了。

Lucy123:我女儿妮妮27个月,在幼儿园她不喜欢别的小朋友碰她,别人动了她就不高兴,但又不告诉别人,只是使劲咬自己的手,回家后她的手上还有很深的两道牙印。

看到宝宝用千奇百怪的方式在伤害自己,当爸妈的都难过,每个宝宝在自己眼里都是天使,都呵护得很小心,但他们自己这样折腾难道不疼吗?怎样才能制止这样的自虐行为?

宝宝为何会自虐?

宝宝自虐一方面可能是有时因自我要求高没能达到满足,或受到不当的责骂造成的,宝宝想以让身体承受一些疼痛的方式来释放压力,达到自我安抚的作用。比如在紧张的时候小恒喜欢扯头发,豆豆用力拍脑袋,有些宝宝则会咬手指、咬嘴唇、揪耳朵、打滚等。

另一方面,这也是宝宝对于爱与归属需求的表现。宝宝某些意愿无法得到满足,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不能很完整地表达其需求,导致与人沟通欠缺,象妮妮那样咬自己的手,或有其他的激烈身体动作,都是为了发泄不满情绪,或引起大人注意。

爸妈应当怎样做

一旦宝宝生气,再次采取自虐方式表达时,爸妈不用惊慌。首先要冷静,找到原因后根据情况不同对待。你可以这样做:

倾听拥抱

鼓励宝宝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喜是悲。你先保持自己的心态平和下来,轻轻拥抱和抚摸情绪激动的宝宝,耐心询问他到底想要做什么,及时疏导宝宝的情绪,建议宝宝停止自虐行为,让宝宝尽快安静下来,而不是继续刺激宝宝,激化他的情绪。你的理解和拥抱对宝宝来说是获得安全感的良药。

对于年纪幼小尚无法随心所欲的宝宝,因为做不好而发脾气时,要轻声告诉他不要着急,可先示范给他看,再让他自己做一次,如果能顺利就稍加奖励。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小编推荐

以平常心看待宝宝自虐行为


导读:宝宝脾气不好生气时,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还不是很能用语言完整表达其愤怒,有口难言、气爆了时,只有以自虐行为发泄不满情绪,或引起大人注意。最常见的是生气时欲哭无声,要憋气很久换气了才听到哭声,而憋气不呼吸,时间若太久(超过30秒),脸色就开始发青而变黑,一般哭声一出就会转危为安,脸色也红润起来。

据马来西亚光华日报报道,宝宝有些怪异的自虐动作常让家长感到不安。专家表示:大多数自虐行为要等到4岁以后才会逐渐消失,家长们要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这些行为,给予更多的关爱。

不同年龄的自虐行为

宝宝们常见的自虐动作每个年龄层不一、原因也各异,常见包括:摇头、撞头、打头、打滚、捏自己、抓头发、扯耳朵……,一岁以下婴儿摇头晃脑多为

正常律动,有时只是习惯性动作,不一定有什么意思。通常出现于宝宝六个月大前后,由于此小宝宝已能感受到规律的节奏,开始随着音乐的节拍摇摆起舞,除了摇晃外有时也会忘情出现大动作,如打脸、敲头,主要出现在宝宝想睡或受挫折时,应视为一种自我安抚。但此时大人们若对其怪异行为有反应,大惊小怪,则会引起他的兴趣而乐此不疲。

但最让家长头疼的是,较大宝宝出现的自虐行为怪癖,其原因通常是良性的,无伤大雅。一般来说,虽然宝宝经常将头撞于硬物上,但脑部通常没有损害。

1-3岁幼儿常见之“神经官能症”

此外,宝宝脾气不好生气时,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还不是很能用语言完整表达其愤怒,有口难言、气爆了时,只有以自虐行为发泄不满情绪,或引起大人注意。最常见的是生气时欲哭无声,要憋气很久换气了才听到哭声,而憋气不呼吸,时间若太久(超过30秒),脸色就开始发青而变黑,一般哭声一出就会转危为安,脸色也红润起来。

若宝宝哭时,脸、指甲、嘴唇容易发青发紫,就要检查排除会发绀的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它呼吸道异常所造成的器质性疾病,而这即为所谓婴儿屏息发作(breathholdingspell),单纯的憋气是良性的,虽有时甚至可能缺氧而痉挛,但还是很少真的会造成严重窒息,而引起后遗症。这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呼吸方面的神经官能症,1-3岁的孩子较为常见。

当宝宝的情绪受到刺激,要求得不到满足,或者感到疼痛等因素刺激时,脸就会变得肿胀、通红。最初宝宝会哭叫,随即因过度换气之后屏气、呼吸暂停,因为没有氧气的吸入而缺氧,宝宝的唇色由红色转为紫色。甚至出现四肢强直抽动数分钟,然后重新开始呼吸,肌肉放松,神志逐渐恢复。通常随着年龄增长,发作次数会减少,约在3-4岁时症状会消失。

4岁后症状逐渐消失

大多数自虐行为等到4岁以后才会逐渐消失,但若4岁以上仍持续发生,或自虐严重到造成身体受伤,甚至出现语言、心智发展延迟的倾向,以及如果发作太过频繁而且是最近才有的动作,或会无缘无故自虐,而停不下来,就必须警觉可能有头部的疾病,也可能是个性上或情绪上有问题,以及有些智障或自闭症的孩子,也会有同样的行为。

此时,可带宝宝到大医院寻求小儿神经科和心理医生的协助判断,以及必要时作电脑断层等检查,排除颅内是否有病灶。小孩打头有时是因为头痛、中耳炎等问题,可先让儿科医师检查一下有无中耳炎等情况。此外,有时因过敏体质如异位性皮肤炎,会发痒,尤其热时,搔抓拉扯身体会发痒的部位,若症状加剧会继而抓狂生气。

查明原因寻求解决方式

宝宝为何会出现自虐?首先需查明原因,而预防孩子情绪方面的刺激是最重要。孩子情绪压力的来源,有时是因自我要求高没能达到满足,或受到不当的责骂造成,需要大人适时引导并耐心安抚,使孩子的情绪得到平缓。

一旦孩子生气时,家长不用惊慌,也不可责罚、怒斥孩子;尤其不要刻意去纠正他,易引起反效果。及时的安抚有几种方法:如换个环境转移宝宝注意力;可把他抱起来到外面走走看看;避免使用体罚的方式。让他打枕头等不易受伤的物品供他发泄情绪;同时也把宝宝床的四周包上保护垫,或将婴儿床固定以免床滑动而发生危险。

如果让宝宝发现自虐这招管用后,会经常以此要胁父母予取予求。因此虽然很难做到视而不见、处变不惊,但父母还是务必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在意是否会丢人现眼,以爱心、关心与耐心来面对处理。要让宝宝知道一点,就是这种自虐行为并无法如愿使他得到想要的。另一方面也要有其它不会痛的方法是行得通的,如平时要对他进行正确的教导、学会用语言的方式来表达;一段时间后,他的自虐行为就会慢慢地消失。

以平常心看待孩子行为

家长们要以平常心来看待孩子这些行为,一般这种习惯会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而自行消失,此时家长所能做的就是一方面注意宝宝的安全,并花时间在孩子身上,让他得到满足的关爱。对于年纪幼小尚无法随心所欲的宝宝,做不好、发脾气时,要轻声告诉他不要着急,可先示范给他看,再让他自己作一次,若能顺利就稍加奖励。孩子异常的行为,有时只是希望能引起你的注意与关心。

此外,当发觉孩子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便要及早就医以免延误诊断治疗时机,而产生后遗症影响孩子正常生理心理发展:

1。宝宝固定只抓或撞击头部一侧,很可能是耳朵发炎的症兆。

2。超过4岁了还经常自虐且时间很长。

3。孩子猛撞头部已肿胀受伤。

4。有持续性的不自主运动,且出现发展延迟的现象。

哪些运动容易伤害宝宝?


导读: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进行跳绳、弹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这些项目既有助于增加少年儿童的身高,又不会伤害身体。

为了孩子有健壮的身体,一些家长过早地让孩子从事某些健体运动,殊不知有些健体运动不仅不利于孩子身体的锻炼,反而容易造成伤害。

儿童保健专家表示,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儿童,身体内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成熟,有很多与成年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因此有些健体运动不宜在儿童中过早开展。

儿童不宜进行拔河比赛。从生理学角度来讲,幼儿的心脏正在发育中,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主要是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因此,心脏容易疲劳,幼儿不能负担像拔河这样的大力量对抗。有医学工作者曾对250名5岁至6岁的儿童在拔河比赛中进行生理检查,发现心率均高,赛后1小时有30%的儿童心率未能恢复正常。

此外,拔河是一项对抗性较强的运动,由于双方拉扯时间过长、用力过猛,在强烈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引起脱臼或软组织受伤。

儿童不宜过早练肌肉。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先于体重的增长,儿童是先长身高、后长体重,且肌肉含水分较多,含蛋白质和无机盐很少,力量弱、易于疲劳。因此,在儿童时期不宜过早进行肌肉负重的力量锻炼。

儿童不宜倒立。尽管幼儿的眼压调节功能较强,但如果经常进行倒立或每次倒立时间过长,会损害眼睛对眼压的调节。

10岁以下儿童不宜玩碰碰车。少年儿童的肌肉、韧带、骨质和结缔组织等均未发育成熟、非常脆弱,受到强烈碰撞时容易造成扭伤和碰伤。

8岁以下儿童不宜玩滑板车。玩滑板车时腰部、膝盖、脚踝需要用力支撑身体,这些部位非常容易受伤,所以一定要做好防护,最好有家长陪护,并且找平坦宽敞的区域玩耍。

一些儿保专家认为,针对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家长可以让孩子进行跳绳、弹跳、跳皮筋、拍小皮球、踢小足球、打小篮球、游泳等体育运动,这些项目既有助于增加少年儿童的身高,又不会伤害身体。

当宝宝的行为伤害了你该怎么做?


导读:要给一个充满好奇心,并且有使不完精力的孩子界定条条框框绝对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但也并不是绝对实现不了,你应该掌握一些这方面的小技巧。

越是有人关注,小孩子就越是会做出令人不可思议的举动。如果当着很多人的面,你的孩子让你感到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你该如何对待他?打他、不理他,还是有什么好的办法制止他?

专家提醒2岁孩子的父母:应该做好应对尴尬时刻的心理准备。

为什么呢?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开始展示自己的体能发展——但是,却还意识不到有些事情或有些话并不适宜在公共场所做或说。这时就需要父母的介入了,尤其是在孩子的举动可能会伤害别人的感情,甚至可能会伤到别人的身体的时候。

要给一个充满好奇心,并且有使不完精力的孩子界定条条框框绝对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但也并不是绝对实现不了,你应该掌握一些这方面的小技巧。

保持冷静

当孩子的举动不合时宜时要保持冷静确实很难做到,但你要记住孩子也许并不是有意在使坏,他并不完全了解自己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就比如他并不知道在奶奶家的春节聚会上往墙上乱涂乱画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学习“反向规则”

当你的孩子穿着一双完全不合脚的大鞋子走来走;当他站糖果柜台大吵大闹,甚至在地上打滚,叫嚷着“我就是要嘛”。你应该往好的方面想:

1、小孩子只反抗他们非常亲近的人或者是给他们带来安全感的人。

2、你的孩子在这个阶段将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他们对自己的想法,例如要站在柜子上,或者要吃糖,坚定不移。主动性和自我意识难道不正是家长希望孩子所拥有的吗?

3、你不应该因为孩子发脾气而恼火。他们只是当自己脑子里的想法不能变成现实的时候,表达自己的失望和不快而已。

忽略别人的眼光

不要把孩子的举动看作是没有家教的表现,适当的时候应该懂得忽略旁观者的注目(有些情况下孩子的动作难免会受到别人的注视,比如孩子在超市里擅自拿起水果吃时),你只要管好自己的孩子就可以了,不必太看重旁观者怎么看。

放弃长篇大论的说教

怎么说才能让孩子放弃不适宜的举动需要一定的技巧。说教根本无济于事,才2岁的孩子不会听得懂你的话,也根本听不进去。要尽量用简短的话表述自己的意愿,话越短效果越好。

话语要简单、明了,但不一定要大声

不管说什么事,都要针对事情本身,态度不要过激,如果孩子说话的声音过高,你可以轻声提醒他。回答孩子问题的时候要简短、诚实,比如针对这样的问题“那个人真丑,他是不是一个怪物?”,你可以回答“不,他是叔叔”。

不要随便让孩子道歉

假如问题太复杂太难以回答——“那个人怎么长那么大?”你可以简单回答“我不知道”或者“他生来就是这个样子”。不要因此要求孩子道歉,“他只是在问一个问题,寻找答案而已,并不是想要针对什么人,令人不安。他甚至可能没有意识到周围的人会听到他说的话,假如你确定那个人听到了孩子的话,并认为受到了侮辱,你可以替孩子向他道歉。

正面引导也许比训斥更有效

纠正问题要采取柔和的方法而不是责备。惩罚只会令孩子感到备受挫折,孩子会感到害怕甚至可能会激烈地反抗。相反,应该注重“引导、分散注意力或暂时忽略”等方法。

在纠正孩子的时候使用正面的语言来引导孩子效果更好。假如孩子在医院候诊室大声唱字母歌,与其简单地命令孩子“不许再唱歌了”,还不如建议孩子“咱们来画画吧”,孩子更容易接受这样的建议。

行动胜于言语

如果你说什么孩子都听不进去,就有必要采取行动了。一个2岁孩子的爸爸说:“我的儿子特别喜欢爬高,不论我怎么告诉他爬高太危险他都不听,到最后唯一奏效的方法就是直接把他从正在爬的东西上抱下来。最后他终于对爬高失去兴趣了。”

分散注意力

有时候分散注意力的效果更好。举个例子,假如你的孩子特别爱抠鼻孔,就不要让他的手闲着,让他的手中总是有玩具。当然,在孩子做出危险举动的情况下你必须直截了当地指出来,比如在超市摇晃堆在一起的易拉罐,或者打其他孩子等。专家提醒说:“永远不要忽视安全问题以及孩子的暴力举动。”

放弃

放弃也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孩子在超市的过道间跑来跑去,你最终可采取的方法就只有放弃购物:也许你还没采购完,但是有时候改变你的计划比改变一个2岁的孩子要容易得多。

一段时间内的“听之任之”

在某些情况下任孩子随意玩耍,不去管他反而是有好处的。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是如果一定要干预的话,吵架也许会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比如孩子、家务等等弄得你一上午都烦乱不已,心情早就糟透了,如果孩子这时候又开始在地上像蛇一样爬来爬去,只要他高兴,你就任他爬好了,这样在出门的时候,让他不要再任意“胡为”,说不定他就会很听话了呢。

沉默是金

孩子说脏话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但是在孩子故意说脏话并期待你的反应的时候,沉默是最好的方法,”专家提醒家长们。当然,假如孩子在静静的图书馆中突然大声说“该死”,你不可能对此做到无动于衷,你可以轻声但坚定地告诉他“这个词很不好,你不应该这样说”,然后在离开图书馆后再向他作解释。

专家的几点建议:要看到事情发展的好的一面。好奇、冲动、没有禁忌,这些都是孩子的财富,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并了解周围的世界,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1、在家中要经常使用文明用语并保持良好的举止。平时大家一般都习惯在自己家里时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再注重“大众礼仪”,其实这是错误的。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假如你对家人说话时总是使用不好的词语,那么就不要指望孩子会理解为什么他就不能说脏话。

2、不要过于频繁地踩刹车。不应该过多地去干涉他们,而应该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去尝试哪些是可以做的,例如独自站在小矮墙上,而哪些是做不到的,例如穿着爸爸的大皮鞋去点心店。不要在听到孩子说“我想要”或“我能够”的时候,总是用“不可以”来回答他,这样会降低孩子对自我价值的意识。

3、多鼓励孩子。只有当孩子做错事时才予以关注是不对的,如果孩子的表现很好,应该适时给与鼓励,这会增加孩子的自信,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

4、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及心理需求,假如你必须要带孩子去参加一个可能要持续一整天的婚礼,你可以让保姆一起去,孩子的承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在需要的时候保姆可以照顾他。

自己宝宝宜自带


导读:目前有不少家长都喜欢把小孩交给老人或保姆抚养,却减少了和小孩接触的时间,结果使孩子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心理学家曾经用猴子做过实验,一组猴子从小由猴妈妈抚养,另一组由可以提供食物的电动木偶“猴妈妈”陪伴,结果,前者长大后行动灵活、表情丰富、安静;而后者行动莽撞、呆滞、敏感、胆小、易怒。这个实验证明了感情交流对动物成长的影响,动物尚且如此,那么人呢?

目前有不少家长都喜欢把小孩交给老人或保姆抚养,却减少了和小孩接触的时间,结果使孩子情绪和情感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

小刚一出生时一切正常,漂亮可爱。小刚的妈妈是个要强的工程师,整天忙于工作,把孩子丢给保姆。如今孩子两岁半了,胆小、害羞,在幼儿园不敢和小朋友玩耍,一见到陌生人就躲在家人的后面,除了保姆和母亲外,别人都不要,情绪很不稳定,性格也很固执。

像小刚这样的孩子很多,都是因为从小缺少父母之爱造成的不同程度的情感沟通障碍。不可否认,保姆有充分的时间照顾小孩,但毕竟缺乏教育小孩的经验;而老年人对孙子的照顾是无微不至的,但老年人的表情和语言比年轻人少,而且对孩子保护过多,限制了孩子的活动。再加上如今“只生一个好”,楼房居住又相对独立,孩子们缺乏与兄弟姐妹和小伙伴们交往的机会,容易形成孤僻、内向、胆小、任性的性格,甚至出现情感淡漠。

广州市晴朗天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指出,要想避免孩子的胆小、敏感,母亲在孩子出生前不仅要做好物质准备,还要学会科学的孕儿、育儿方法。怀孕期间要保持心情舒畅;孩子出生后,要经常拥抱、爱抚、逗弄他,跟他说话、微笑;孩子再大一些,要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并且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丰富的颜色、气味和声音刺激,创造条件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不要限制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如果孩子出现了情感发育、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应及时采用心理治疗或心理素质训练来加以纠正。

笑是宝宝健康聪明


最近,由北京奥组委发起,面向全球征集儿童笑脸照片的活动在各大报章杂志宣传得轰轰烈烈。一个有关笑脸的活动,为什么能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记者采访了著名儿科和儿童教育专家鲍秀兰老师,也许她的答案能给大家一些启迪。

知名育儿专家鲍秀兰老师从事儿科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已经40余年,擅长新生宝宝行为、发育评估和0~3岁宝宝的早期教育。对于宝宝的笑,鲍老师说:“爱笑的宝宝长大后多性格开朗,有乐观稳定的情绪,这非常有利于其发展人际交往能力,使其更乐于探索,好奇心比较强,这样会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就更有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情绪好,生长激素分泌好,健康少生病,更有利于体格的生长发育,使其更加健康。笑不仅是开启宝宝智力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一种极佳的体育锻炼方式,对促进全身各个系统、各个器官均衡地发展大有裨益。”

笑是宝宝成长的表现

从宝宝的发育进程看,一般到3个月左右时宝宝就会出现发笑反应,只要醒着,一看到家人熟悉的面孔或新奇的画片与玩具时,就会高兴地笑起来,嘴里呵呵地叫,又抡胳膊又蹬腿,可谓手舞足蹈。另外,当他吃饱睡足,精神状态良好时,尽管无外界刺激,也会自动发出微笑。前一种笑被称为“天真快乐效应”,后一种则被称为“无人自笑”。

笑是宝宝智慧的曙光

研究表明,“天真快乐效应”是宝宝与他人交往的第一步,不但在宝宝精神发育方面是一次飞跃,对宝宝大脑发育也是一种良性刺激,被誉为智慧的一缕曙光。父母多与宝宝接触,并用欢乐的表情、语言以及玩具等激发其天真快乐效应,是促使其早笑、多笑,及中期智力开发的一大妙招。

笑是宝宝健康的保障

由衷的笑有益身心,能刺激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缓解关节疼痛,预防感冒至癌症等许多病症的发生;还可以缓解紧张情绪,高抗病激素水平,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真正的快乐可以滋养宝宝的心灵,让他对周围变化繁复的世界有足够的抵御能力。专家们说,快乐的宝宝都有同样的特点,比如:开朗乐观,有自制力,而且非常自信。

笑是宝宝最好的运动

生命离不开运动,宝宝的发育同样如此。可宝宝不同于成人,甚至也不同于年长儿,他们的活动能力很有限。如何运动呢?不妨促使其发笑。

笑是一种类似于原地踏步的良好锻炼方法。人在笑时面部表情肌运动,胸肌、腹肌参与共振,可对多种器官起到锻炼与按摩作用,故多笑的孩子体格较为强健。以心脏为例,笑能使动脉血管壁的平滑肌放松,血管口径增大,心脏便可获得更多的血液供应。对于肺脏,笑能使胸廓向左右前后各个方向扩展,肺活量增加,换气率上升。测试表明,当孩子大笑时,其呼吸换气值可达到静止状态的3~4倍。对于肝脏,笑是最好的消毒剂,笑能促使肝和胆道蠕动,增进胆汁分泌,有助于肝功发育。对于胃肠,腹肌运动促使胃肠运动,可帮助消化,同时排出消化道中的气体,有利于大便畅通,防止便秘。总之,笑不仅是开启儿童智力的一把“金钥匙”,也是一种锻炼儿童身体的良好方式,值得向家长推荐。

TIPS逗笑也要讲科学

逗宝宝笑的具体做法是:多向宝宝微笑,或给以新奇的玩具、画片等激发其天真快乐反应,让其早笑、多笑,这样的婴儿长大后智商会更高。

不过,逗宝宝发笑也是一门学问,需要把握好时机、强度与方法。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逗宝宝发笑的,如进食时逗笑容易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发呛咳甚至窒息,晚睡前逗笑可能诱发宝宝失眠或者夜哭。另外,逗笑要适度,过度大笑可能使婴幼儿发生瞬间窒息、缺氧、暂时性脑贫血而损伤大脑,或者引起下颌关节脱臼。

相信《宝宝伤害自己是自虐?》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宝宝入园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