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家长工作很重要

幼儿园家长工作 幼儿园家长工作心得 12-06

我班的杨泽厚小朋友在家里受爷爷、奶奶的溺爱,脾气倔犟,非常爱哭,爸爸、妈妈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将他送到幼儿园托班,接受老师的教育。杨泽厚刚来的第一天,我们班上几位老师就领教了他的厉害,他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嘴里的口水还不时地往下流,玩具也不玩,吃饭也不愿意吃,为了他我们几位老师可没少费心,过了几天他终于有了进步,来园时情绪稳定了许多,我们暗暗高兴,这小家伙已经慢慢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可是没过几天,杨泽厚怎么也不见来园了,我们暗暗着急,要知道老师最怕新生入园时不能坚持上幼儿园,于是我就打电话给杨泽厚的爸爸询问情况,得知原来杨泽厚生病了,我便告知杨泽厚的爸爸等他病好了就送他来园,杨泽厚的爸爸也答应了。可是过了二十多天,杨泽厚才来园,这一次,可是真的比他刚来园时更厉害了,老师说的任何话他根本就不听,只是一个劲儿地不间断地哭,原来老师喂饭还张嘴吃,现在干脆连嘴也不张了,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有时在家里哭闹得厉害,奶奶有些不让他上幼儿园了,结果如此反复,杨泽厚时更不愿意来园了,这时我决定找他的妈妈谈一谈,我給杨泽厚的妈妈讲了如果不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而且经常强调客观原因不去幼儿园,会养成孩子怯懦、娇气、任性和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这些行为一旦形成,就很难根除。它不仅会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而且对其性格也会产生不利影响。长大以后,他会把这些不良习惯不自觉地带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去。因此,家长要不管天气冷热、刮风下雨,都要坚持按时送孩子上幼儿园。这样才能从小培养孩子的纪律性,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杨泽厚的妈妈听了以后,表示愿意与老师积极配合,每天坚持送他入园。从那以后,杨泽厚不仅每天来园,而且情绪日渐稳定。通过这件事,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教师应结合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向家长提出一些教育要求,帮助家长了解掌握教育方法,使家园教育能更好地配合,使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新生入园,家长要注意这些


1、切记不要追问孩子

家长总是十分关心孩子刚入园的情况,但是刚入园的日子里,孩子常常很不喜欢幼儿园,不要追问孩子“幼儿园好吗?”“老师好吗?”“老师喜欢你吗?”等问题,这往往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负担。

2、切记不要为孩子加餐

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中,家长免不了给孩子准备丰盛的食物,但孩子由于生活规律改变,很容易生病。所以,家长应为孩子准备白开水和水果,避免暴饮暴食。

3、切记不要时送时停

有些家长为了满足孩子的心理,常常会送两天停两天。这样不利于孩子适应新的环境,当初入园的孩子哭闹时,应坚持送孩子上幼儿园,但可采取适当提早接孩子回家的方法来缓解孩子紧张情绪。

4、切记不要打破孩子的生活规律

幼儿园的生活是很有规律的:定时午睡,定时午餐。如果孩子在家休息时,父母打破了这些规律,孩子再回到幼儿园时,会需要再调整回原来的休息时间,很容易感到不适应。

5、家长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1)用愉快的口气谈论与幼儿园有关的人或事,把孩子入园当作一件喜事来讨论与迎接,给孩子一个正确的引导。

(2)给孩子正确的心理暗示,“姐姐本领真大,宝宝上幼儿园后也会这么能干的!”“一个人玩不开心,幼儿园里的小朋友真多,玩起来一定会很开心!”让孩子对上幼儿园有期待、向往心理。

(3)尽早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想法:你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你要暂时离开家,离开爸爸妈妈,到幼儿园与老师、小朋友一起生活,因为小朋友长到这个年龄,都要上幼儿园,等等。

6、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

可以多让孩子与邻居或朋友接触,鼓励孩子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一起玩,这样有利于孩子入园后的合群。

新生入园——“家长十三忌”


开学啦!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第一次离开熟悉的环境待一整天,宝爸宝妈们可千万别过度担心哦!这是宝贝们学会独立的第一课哦!

一忌一味妥协,今天不送,明天送

这是目前幼儿园新生入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孩子哭了,家长很心疼。却还存在侥幸的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儿园,那么当你再次送园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更加变本加厉。

二忌送两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哭闹比较严重,吃饭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长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几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当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与老师之间的依恋感情,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事半功倍。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

三忌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闹的厉害,家长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感染实在太强了,这种家长陪着孩子哭的情况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接待中司空见惯,造成孩子们错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让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不管对于他们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距,不利于孩子的适应。

四忌“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去给你拿进毛衣来!”

在祖辈送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张嘴要哭,马上对孩子说:“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着你哈!”“奶奶去给你买奶,这就回来!”这种说法可能暂时有效,可是当孩子发现自己上当后,他会感觉到非常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儿了,这让他们没有了安全感。

五忌“别哭,我第一个来接你!”

许多家长会这样许诺孩子,当孩子哭着对你说:“妈妈第一个来接我!”你忍心拒绝孩子吗?于是好多家长随口承诺:“好,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们当然并不反对这种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长,您能保证您是第一个吗?如果不能,请不要这样回应孩子,请换一种方式回应孩子:“妈妈会早来接你!”“妈妈四点来接你!”如果轻易的承诺没有兑现,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说话不算数,那么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长欺骗了自己,会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长会不会来接他?孩子便没有把握了。

六忌“再哭,再哭了就不接你了!”

这是家长气头上的急话,可是我们一线的老师却常常听到。家长这话说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来接他了,这种负面效应会让孩子觉得恐惧,恐惧幼儿园,恐惧老师,更恐惧分离焦虑。推荐关注:教育联盟之精英人才学习圈!

七忌“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会就好了!”

许多家长都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来的,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会,就一定能够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长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多呆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时间拉长。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可能走,分离焦虑已产生,便开始哭闹。而家长毕竟是要离开,那是孩子还是要独自去面对,尝试着去适应。

八忌“不许哭!”

诚然,每个家长都不愿听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听不到,心里能够接受的了,可是却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泪。其实,面对分离焦虑,孩子选择以哭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达方式,压抑孩子哭,以强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的。

九忌喂完饭再走

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早上总想喂饱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饱了后再和家长告别,很容易因为哭而呕吐,而且,家长长时间逗留在活动室,会让其它的孩子产生情绪感染,不利于孩子适应。

十忌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长送下孩子后,难免会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长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适应,可是如果一旦让孩子发现,孩子的哭闹会变本加厉。

十一忌“有小朋友打你吗?”“老师凶你吗?”

家长对孩子的关切溢于言表,可是我们要知道,这样的负暗示只会让孩子更加恐惧幼儿园的生活,不自觉的建立起幼儿园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师凶我之类的联想。这当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今天你认识哪个小朋友了?”“老师表扬你了吗?”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园一天的美好时光,建立对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十二忌在家一定要好好补

孩子入园得头几天,吃饭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时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长会刻意给孩子带奶晚上吃饭的时候也想多做些鱼虾肉蛋给孩子补充营养。其实,孩子刚入园容易上火,在吃饭上应当注意多饮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对于鱼肉之类容易生痰上火的东西,应当尽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

十三忌休息的时候无节制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松一下吧!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孩子星期一的时候特别不容易适应,这一方面是由于休息了两天,对环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作息规律和幼儿园不一致,从而导致了作息秩序紊乱。休息日时,家长应当尽量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3至5岁,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数学很重要


今天上数学课,数数1——10,要求会手口一致从左至右数,并说出总数。集体活动时能数出,但在个别操作活动时,只发现10个左右的幼儿能达到要求,只有五分之一。而我们的孩子基本上满三岁了,有的只会唱数1——10,有的会点数手口一致地数,但不能说出总数。虽然这是小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与我们预期目标还是相差甚远。综合多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家长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虽然现在的家长越来越重视教育,但有的只重视语言教育,讲故事、听儿歌等口语表达能力,所以就会出现有的孩子能说会道,而对数学的数量关系总开不了窍,有的家长想不通,我的孩子并不笨,记忆力也好,为什么总记不住?特别是从认识数字也可以看出,他能认出许多汉字,就是认不出1——10的数字,教了成千上万遍也不行。于是,得出一个结论:我的孩子以后数学不行。错!数学本身就是比较抽象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学得更快。二是孩子对数学的敏感期是在四岁左右,在这个敏感期去发掘它,会达么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什么的的家长会说孩子突然开了窍就是这个原因,所以要给孩子创造机会。

幼儿的合作很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里的宝贝,恨不得每天都捧在手里,搂在怀里,尤其是爷爷奶奶的溺爱,更是无法言语,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不懂的与人分享,不会跟人合作,结果导致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变得极差。

我们就有这样的小朋友,别人和他一起玩玩具,他就大吼大叫的,说玩具是我的,谁也不许碰,碰它一下就说别人打他,渐渐的小朋友就疏远他,不愿意跟他玩。新新就是一个被宠的无法无天的小孩,谁都离他远远的。有一天,我们在区角玩盖房子的时候,由于盖房子用的物品较大,而且不是很容易操作,别的小朋友都一起合作,很快就完成了,新新自己在一边弄,他是搭好了这边,倒了那边,累的他头上渗出了汗珠。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沟通机会,就走了过去,参与到盖房子中,我也像他一样,弄得手忙脚乱的,新新看了看我,没说话,我就对他说,“新新,要不我们一起吧,这样或许快一些,”他点了点头,我们就一起盖起了房子,但是我还是故意弄的乱起八糟的,结果用了很长时间,我们的房子还是没盖好,于是我又对他说,“我不是很会盖房子哦,你去请小朋友来帮忙吧,你看他们都弄个完了,而且还很漂亮。”新新怔了一怔,但还是去请小朋友来帮忙了,大家一起,房子很快就盖好了。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很多事并不一定就是孩子的错,孩子是天真的,很多事情是跟成人学的,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的引导幼儿,做孩子的榜样,让他们学会合作,学习正常的与人交往,让他们健康,快乐,向上。

晨午检很重要


昨夜,一夜北风紧。

今晨,满园落叶。相应的,早上的值日工作也比较忙,偌大的院子扫了很长时间才扫完。由于比较累,我偷懒了,粗粗的做完晨检工作。

第一节课过后,孩子们在院子里沙滩地上建城堡,我在一旁看着他们。这时,琪琪跑过来说:“老师,小东拿小刀割艳艳的手腕。”

我一听,下了一大跳,赶紧跑过去。我冲到小东的跟前,劈手先把小东手里的小刀夺了过来,厉声问道:“怎么回事,小刀哪里来的?”

小东看着我生气的样子,又听到我的厉声责问,紧张起来,怯怯地回答:“妈妈买的,我就拿来了。”

我低头打量手中的小刀,万幸,这是一把仿制的塑料小刀,不是真的。但如果是真的小刀的话,……我不敢想象会发生些什么!

我没有责备小东,一是因为小东年龄小,他没有考虑后果,也不会想到什么后果,再者是因为我才是主要责任人,如果我在晨检的时候认真一些的话,有就不会发生这种事。但是既然发生了,我就应该努力解决现在的问题,并做好防范,保证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我借着这个机会,把所有的孩子都召集到身边,与孩子们就这把小刀展开讨论。首先从小刀的样子,作用开始说起,然后让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这把刀子如果是真的,它划在手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如何确保不会发生这种事情?而如果你看到发生了这种事情,应该如何处理呢?

最后,我对孩子们说的进行整理总结,这节临时加入的安全教育课也圆满结束了。

可是这件事却一直记在我的心里,警醒着我,一定重视晨午检,不得马虎大意。

适当表扬很重要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蛋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细细想想,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表扬。

傅银涛是我们班性格开朗,能力很强的孩子,喜欢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但他又是个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在我的观察中,傅银涛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游戏活动时,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和表扬。

有一次在自主阅读小图书时,我突然发现他用清脆的响声认真地看着书边指边念。于是等念完之后,我乘机在集体面前表扬了他一下。他听到了我的表扬之后,眼睛愣了一下,其他小朋友也睁大眼睛看着我,似乎不可思议:傅银涛今天受到了表扬?于是,在接下来的活动中,他更加认真阅读了。

虽然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傅银涛并没有把好的行为坚持下来。这还需在日后加强指导帮助才行。但从那一次后,相信他也能明白老师是关心他,关注他的。只要他能改掉某些坏毛病,他还是老师和小朋友喜欢的小朋友。

因此在今后我要对调皮的孩子给他们多一份关爱,多一点表扬吧!

正面教育很重要


正面教育很重要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曹王镇中心幼儿园韦海霞

今天上午在上教育活动《剪拉花》时,当我剪好拉花展示给孩子看并问孩子是否漂亮时,大多数孩子都说漂亮。我们班的子文小朋友说了一句让我感慨颇深的话:“老师,只要你能剪出来,就是最漂亮的。”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小小的一句童言稚语,使我联想到平日里老师的正面教育和言传身教真的很重要。

所谓正面教育,就是对孩子们循循善诱,启发其自觉性,使他们接受教育,发挥积极性,克服消极性,让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

蒙台梭利曾指出:当一位教师对他的学生无技可施时,才会大声的斥责他的学生。从事幼教17年,让我感触颇深的便是正面教育,因为我始终认为:好孩子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是训斥和打骂出来的。因此,我在教育教学当中始终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

刚开始接触我们班的孩子时,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艺术领域比较弱,有些孩子虽然到了大班年龄但在构图方面相当弱,有的孩子在色彩方面则比较弱,那时我真的很郁闷,总认为孩子发展的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才发现:原来是班内的孩子因为长时间得不到绘画的练习才导致孩子们构图和色彩效果都不好。于是我打算静下心来一步步引导孩子们。

最初,有好多孩子都说自己不会画,没有自信心,尤其是梓豪、建程、子文、浩一,每次拿起笔来都无所是从,每次我都会鼓励他们说:“你只要大胆的去画,你就是最棒的!”在得到老师的表扬之后,他们都很开心,能做到大胆去画,在经过一段时间正面引导之后,我会鼓励他们:“你比以前进步了,瞧,你的画面色彩真丰富!相信你以后会画的越来越好!”

我们做老师的要做好孩子人生的领路人,积极地引导他们,引导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老师快乐的教,孩子快乐的学,相信你们永远是最棒的!

保育细节很重要


在幼儿园中保和教原本是两个人的事,然而现实中,尤其是向我们这样的幼儿园,保和教是一体的,也就是所谓的“保教结合”。

幼儿的保育工作贯穿于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往往我们教师对传统的保育工作做得很到位,比如饭前先洗手,便后要洗手,水杯天天刷,教室桌椅消毒等,有些细节似乎被忽略了。

1.《焦点访谈》曝光了一些杂牌油画棒、橡皮泥中大量的有害元素超标,对于农村父母来说,往往会给幼儿购买便宜的杂牌油画棒和橡皮泥,这些物品含大量色素和有害物质,所以,美工课后,也应该要求幼儿把手清洗干净。

2、应该及时检查玩具有无损坏,若损坏或者磨损应丢弃。

在农村幼儿园,玩具比较少,而且比较陈旧,老师往往忽略了破损玩具的危害。

破损或磨损的玩具常常会划破幼儿的皮肤,而且破损玩具含更多的细菌。

所以,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只要是有害于幼儿的物质,或者有可能威胁到幼儿安全的,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要及时发现,立即整改,尽我们的努力保护好我们的幼儿。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