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调皮的孩子呵护

幼师给小孩孩子讲的午睡故事 怎么给孩子扎头发 12-11

每个班级里都会有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无论是平时的教学活动或者游戏活动经常会给老师或其他小伙伴带来或多或少的麻烦,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当然喜欢一些比较乖巧、懂事、听话能干的孩子,但现在我静静想来,那些比较调皮爱吵闹的孩子更要受到老师的关爱呵护。我班的豆豆其实他很聪明,就是上课小屁股坐不住,脾气不太好,一说他就要发飙,大声的尖叫,睡觉会给我们带来噪音,性格还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因此许多小朋友都不怎么喜欢和他交往。一次,在交谈中我发现其实豆豆自身非常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但是却不知道怎样去接近小伙伴们,过激的行为让小伙伴们对他的讨厌多过于喜欢,这也让他束手无策,很无奈,怎样让他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呢?首先我鼓励他在与小伙伴玩时要与小伙伴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一起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在一次语言活动中,我请豆豆讲述故事的小片段,他能很棒的表达出自身对故事的理解,而且非常具体、仔细,因此我鼓励豆豆到台上来进行表演。大家的鼓励给豆豆很大的动力,在台上它将故事较好地讲述了一遍,得到了阵阵掌声和笑声,回到座位有不少幼儿转身向他询问。本次活动后我发现豆豆的笑声多了,周围也多了许多小伙伴。每个幼儿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善良的,调皮的孩子也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应正确看待孩子的行为和个性方面的点点滴滴,多给予关心和呵护,或许会有更大的意外收获!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多给调皮的孩子一些关爱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接触的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所以我们教师应学会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爱,使人类特有的,最伟大的感情。那么老师的爱更是博爱了。我努力以一个教师无私的爱去理解、宽容、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孩子。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袁栋勋是我们班个子最高,长得最魁梧的孩子,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看上去很讨人喜欢。可他又是典型的调皮大王,捣乱鬼。

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想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指责幼儿,而是了解实情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在与小朋友的游戏时特别容易发生冲突,小朋友们都不喜欢跟他交往。在我的观察中,袁栋勋其实特别喜欢与小朋友交往,也乐意与他们一起游戏。每次在区域活动中,他都积极的参加,表现自己,总希望得到老师和小朋友的关注。

但它与人交往的方法不是很正确,所以经常导致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经常让小朋友给打小报告。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有意识的去接近他,多关注他,摸一下他的头,给他一个会意的微笑,与他交谈在与小朋友玩时,遇到情况怎么办,鼓励他与小伙伴要搞好团结,互相谦让,有玩具大家玩,学会与小朋友共享快乐。袁栋勋小朋友的手工制作比较棒,在活动时,我有意拿着他的作品向小朋友进行展示,进行表扬,引导孩子们向他学习。慢慢的,袁栋勋小朋友的笑声多了,小朋友们都爱跟他玩了。

“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都是纯洁的、善良的,喜欢调皮的孩子也不例外。”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是我们的教育宗旨,爱是我们的教育手段,让我们多一点爱心,多一些赏识,多关爱一下调皮的孩子吧!你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孩子的童心需要呵护


今天,我组织幼儿在种植区内种大豆,我让孩子们用水浇自己种的大豆,孩子们都非常认真的浇着自己种的大豆。

忽然,刘新宇跑来告诉我说:“老师,范诗杰用热水浇大豆。”我走到范诗杰跟前,果然看到她在用热水浇自己种的大豆。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她说:“我们每天都喝热水,为什么不能让大豆喝点热水呢?喝凉水大豆会生病。”

这时,我把所有的孩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老师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范诗杰用热水来浇自己种的大豆”。我们在以前都没有用热水浇过,你们想一想,热水浇得大豆好还是用凉水浇的好呢?用热水浇的大豆会怎么样呢?小朋友都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让范诗杰以后用热水浇自己的大豆,其他小朋友用凉水浇自己的大豆,过几天看一看到低会发生什么现象。

小朋友的兴致非常高,经常跑去看,结果可想而知,用热水浇的大豆没有发出小芽芽,而用凉水浇的则发出了小芽芽。孩子们都非常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我并没有着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想。孩子们纷纷说:“热水把大豆烫死了,所以就不发芽了。”我肯定了小朋友的想法,我又出主意让小朋友回家考考自己的爸爸妈妈这是为什么。孩子们的答案更准确了。

孩子们经常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许在我们看来非常幼稚可笑,但我们应该尊重孩子,让他们亲自去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自然结果的反馈会调整孩子的认识,这比我们直接告诉孩子结果要好的多。孩子的童心需要我们精心去呵护。

桌子上的画

在一节美术课结束时,我让孩子们收拾起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都在很认真的收拾自己的用品。忽然,我听到一个孩子的叫声,老师桌子上面不知被谁画了一些画!袁浩坤跑过来告诉我,我走过去一看,可不是,桌上不知被谁画了一些小鱼状的圏圈。孩子们都用眼睛看着我,好像在等我说什么。我稳稳情绪,笑着说:“小朋友,你们都来看,这些画像什么?”有的小朋友说:“像小鱼!”有的小朋友说:“像毛线!”也有的说:“像云彩!”“这么好的画,也不知道是谁画的?”“是我画的!”甜甜自豪的说。我引导着“这么好看的画如果画在纸上,那该多好呀!”听我这么一说,甜甜不好意思了,赶紧找来纸和笔,拿起抹布,边擦边难为情的说:“老师,我以后再也不往桌子上画画了。”我和孩子们都为他鼓掌。

面对孩子的错误,尤其是反复强的调过的,教师往往会不冷静。这样不仅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会教会孩子处理问题的不良方法。因此,教师应利用巧妙的方法来处理,这样效果会更好。

给调皮孩子多一些关爱


不管在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活动中,听话的孩子老师都喜欢他们,都会给他们的爱多一些,那些调皮的、捣乱的孩子真是让我们头疼,对于他们做错的事大多是进行批评教育,收到的效果不大,我想批评起不到好的作用,那为何不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赏识呢?

我班就有几个比较典型的调皮的孩子,我真拿他们几个没办法,老于其他孩子们发生冲突,一会这个告他的状,一会那个又说他在捣乱,对于他们进行批评也起不了作用,我想改变他们就得改变教育方法。通过这几天我对他们的观察,其实他们很爱和小朋友们做游戏和玩耍,每次活动也很积极参加,只是在交往中方法不对,才引起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对于他们在平时我多关注他们,多和她们交谈,多进行表扬和鼓励,随时注意他们的闪光点,和他们多讲一些与小朋友们交往时遇到的问题怎么办,多和小朋友们团结友好。渐渐地,他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很少和小朋友争夺东西和打架了,小朋友们也都还是喜欢他们了。

孩子总归是孩子,他们的内心都是纯洁的,让我们多赏识、多关爱调皮的孩子,那可是会有很多的收获啊!

带孩子的学问

我有个可爱的小外甥叫文兴,活泼调皮,一笑两个小酒窝,挺讨人喜欢。星期天,我妹妹带他来我家玩,我给他们切西瓜吃,小外甥很高兴,伸手就来拿,可被妹妹挡住了。小外甥就吵着要,我妹妹说:"文兴乖,妈妈帮你拿。"文兴摇着头说:"不要妈妈拿,我自己拿。"我也在一旁帮文兴说:"你就让他自己拿吧。"在我的劝说和文兴的吵闹下,妹妹终于让他自己拿了块西瓜,可还是不放心,紧紧跟在文兴的后面说:"当心,不要走,把西瓜籽吐在妈妈的手里。"可文兴就是不听,把西挂籽吐的到处是,西瓜汁也顺着小手流下来,滴在他的衣服上,也滴在干净的地面上。"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妹妹生气的说,又转过身来对我说:"唉,带孩子真累呀。"我忙拉她坐下,这个累呀是你自找的,你越追,他越来劲。我来教你一招,保证很灵验。""真的吗?"妹妹不相信的问。"是的,你等着瞧。"说完,我拿出几个漂亮的小盒子,递给妹妹一个,自己拿一个,我们一起坐下,托着小盒子吃起西瓜来。我们边吃边聊,故意不理睬文兴。这小家伙看看妈妈不管他,大概也觉得没劲了,不用我们招呼,自己走过来。我让他妈妈只管自己吃,不要理他。文兴走到我们身边,忽闪着两只大眼睛看着我们。我们故意做出吃西瓜吐籽的夸张动作,来引起她的注意和兴趣。果然不出所料,小家伙看了一会,爬到桌子旁的椅子上,从桌上拿了一个小盒子,学着我们的样子吃起西瓜来,看着他把西瓜籽很小心地往盒子里吐时的那种稚嫩的动作和一副认真的表情,我们忍不住哈哈笑起来。文兴不解的看看我们也跟着笑起来。这小家伙真可爱。

从那以后,我妹妹经常和我交流育儿经验,学着改变带孩子的方法,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放手让他去做;要求孩子做的事不反复唠叨,而是做出榜样。我妹妹直夸我的方法好,还高兴的说:"以前我说得口干舌燥,他也不听。现在不用我说,他就跟着我做,原来带孩子也满有学问呀!"

遇到问题要及时同家长交流

我班有个幼儿名叫喜悦,性格比较内向。平时从不敢大声讲话。有一次上美术课,让小朋友们画气球。我把纸、彩笔发下去后,别的小朋友都在画。唯有喜悦不拿彩笔,纸也不要,做在那里不动,也不画。我去问她为什么不画,她也不说话。

执拗的孩子更需呵护


我们班上有一个叫松松的小男孩,3岁半,模样可爱十分,但性格拗起来却是十二分,他的“拗劲”在于:挑食说不吃什么,任你老师磨破嘴皮,怎么喂你都喂不到他的嘴里,敢于和老师对抗,拗起来一天都用“恶狠狠”的眼光看着你,总之拗迹多多,不胜枚举。事例一:早读结束后,因小班的座位不固定,椅子位置有了变化,吃点心时,别的小朋友都坐在各自的座位上,牵牵和松松却在抢椅子,我生气地把那把椅子搬开,大声地让他们重新去搬,不要抢这把椅子,牵牵听话,照着我的话去做了,可松松还是站在那儿不肯动,因为他刚搬的那把是个红椅子,这时候已没有红椅子可以坐了,我对他说,松松你再去搬一把吧,他不肯去,犟在那儿不动。游戏活动时,他还是什么游戏也不参加,问他想干什么,他也不吭声,请他跟小朋友一块玩,他也不去,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事例二:今天,松松一入园就不高兴,不肯进教室,我好说歹说把他拉到了座位上,他就一个人坐在位置上,也不与小朋友们一起玩。原因,是今天早晨妈妈没有满足了他穿白色毛衣的要求,就给妈妈拗起来,妈妈给他穿上衣服,他就自己脱下来,就这样,反复几回,妈妈一怒之下,打了他,才算解决了矛盾,但孩子一天的情绪都不好。三、造成松松拗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对松松小朋友的观察和跟他妈妈谈话,我了解到:松松小朋友有着强烈的逆反心理,他认为:只要老师和妈妈吵他,就是不喜欢他,你每次批评他,他反复重复的一句话就是:“谁要你吵我呢?你为什么不跟我好好说”,这个小家伙并不认为自己是错的,只要你吵他,他就不听你的。真没想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会有这么强烈的自尊心。另外,松松小朋友从小和他的姥姥、姥爷一块长大,因为孩子离开父母特别远,老人自然对他是百依百顺;特别是她的妈妈,长时间不在孩子身边,总感觉对不起孩子,每次和孩子团聚,都给孩子买很多吃的和玩的,并且每次总得许诺下一次来还要买什么等等。和孩子在一起,只要松松提要求,他的妈妈总是满足他,哪怕是贵重玩具也是这样。因此,形成了松松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坏习惯,同时也助长了他的拗劲,如果大人不满足他,就拗起来,直到大人满足他为止。四、解决办法:类似的事情,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象松松这样的小朋友在我们所执教的班上也很多,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去处理?1、教师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教育孩子,要爱护、尊重孩子,把孩子当做一个具有自主性,有自我内在要求的“小大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经常和他谈谈心,以大朋友的身份去帮助他,告诉他老师批评他,并不是不喜欢他,而是让他改正缺点,坏毛病改正了,老师和妈妈自然就不批评他了,让孩子在感情上亲近老师,这样施教,他才能欣然接受。2、正确对待孩子的过失,允许孩子失败和错误,一定要慎重对待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每一件事情,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而不应该让孩子为此事而感到难堪。要讲究方式方法,掌握好教育的尺度,针对性地施教。使孩子在实际生活中明白自己怎样的言行大家才能接受。一件处理不当的事件,不仅教育不了孩子,而且会伤了孩子那极其脆弱的自尊心,同时也影响师生关系。这不正是早期社会化所遵循的教育艺术吗?3、另外,和松松的妈妈教育达成一致,对于松松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适当地采取一些冷处理,合理的满足,不合理的先不去理会他,等他拗劲过去了,再找他悄悄地谈心,避免当着许多孩子的面批评他,这样潜移默化地点化了一段时间,松松的拗劲还真改了不少。

调皮孩子的转变


这学期我班的张鑫震小朋友在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园对老师有礼貌,和同伴能友好相处,尤其上课认真听讲,能积极举手,大方、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前他在课堂上的表现,让老师非常头疼。记得他上小班的时候,上课经常地不听讲,还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话,需要老师的反复、多次的提醒,他才会有所收敛。为此,我常常利用家长接送的时间,与家长交流、商量出一个让他有所转变的好办法。在我们双方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发现张鑫震小朋友有了一点变化。在活动中,当他正在和同伴讲悄悄话的时候,只要看到我注意到他时,就赶紧坐好参与活动中去。尤其进入中班后,我发现鑫震对画画特别感兴趣,每次画画时,他都能认真地去画,同时我总能及时地去表扬他——画画认真,这时也常会见到他高兴的样子。渐渐地我发现鑫震小朋友好像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变懂事。现在在园他的表现很不错,上课爱讲闲话等一些坏毛病逐渐改掉了。每个孩子都有可塑性,等待我们老师去发现,去培养,我们不能用有色的眼光看待调皮的孩子,孩子会在我们的引导和教育下变得越来越好的。这就需要我们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

赏识孩子 呵护孩子 贴近孩子


黑格尔认为:人类最重要的艺术本领是想象,美术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是幻想!可是很多家长不明白这些,他们以自己的认知来判断孩子的画。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说:“这画的什么呀?怎么不像呢!”家长的认知就是画什么像什么,运笔要横平竖直这才叫画画。

其实家长不经意的点评已经伤到了孩子的自尊,打击了孩子们的创作欲望!我班有个很帅气的小男孩阳阳画画不错,在区角活动中,他画了一个很可爱的稻草人,挥动着长长的手臂保护谷子。

孩子们在赏评时都说他画的是神奇的稻草人,有长长的手臂能帮助农民伯伯保护稻谷!阳阳很自信的拿着作品让小朋友们欣赏。

离园时孩子高兴的让妈妈看自己的作品,妈妈却说:“着画的什么呀?怎么怪怪的,这长长的是什么?”孩子的笑容慢慢的收起来,(这时,妈妈还没有注意到孩子情绪的变化,还要说什么)我及时制止了妈妈将要脱口说出的话,阳阳妈妈你还是先听听孩子画里的故事再评价吧!在我的引导下,阳阳讲了自己绘画的意图,是想让稻草人手臂长一点能保护更多的稻谷!妈妈意识到了自己的语言打击了孩子,很夸张的说:“我竟然没有看出长长的是稻草人神奇手臂,稻草人长长的手臂肯定有神奇的能力!农民伯伯就不担心鸟儿破坏稻谷啦!”笑容又回到阳阳的脸上!这说明孩子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别人的认可。

父母的赞扬和鼓励多么重要啊!每个幼儿都拥有一个童话的、梦幻的世界,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现实世界是不同的。

所以大人要拥有一颗童心,蹲下来贴近孩子、了解孩子!分享、赏识属于孩子的成长快乐!呵护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调皮的孩子我也爱


子轩在和孩子们玩耍时常常带有攻击性,是我们班比较调皮的孩子:区域游戏时常常把别的小朋友搭好的楼房推倒;户外游戏故意用自己的身体去碰撞另外一些孩子,他频繁的与小朋友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老师常常听到孩子们对他的控诉,因此在自主游戏时很少有孩子选择子轩作为自己的玩伴。并且集体教育活动中,子轩常常会乱说话,做鬼脸扰乱课堂秩序,很难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事情。我一直对他感到头疼无比,同样子轩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小奖品。

一个偶发事件改变了我对子轩的看法。

大雪过后,操场上的积雪已经融化,但有些积水。憋了几天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地去户外进行游戏。游戏后孩子们收拾活动器械,土堆旁边的十几个轮胎却无人整理,因为轮胎上有水和泥巴,孩子们都说太脏了。子轩却跑到我面前说:“老师我去收拾,我不嫌脏。”说完子轩就去滚轮胎,在子轩的带动下也有另外的孩子也去滚轮胎。收拾完轮胎后,只见子轩的手、衣裤上沾满了泥巴,脸上的汗水和泥土混在了一起,看着子轩的花脸我们都笑了。活动结束后在组织幼儿的交流中,我表扬了子轩,并发给子轩了奖品。我注意子轩把奖品小心地放到了兜里,这大概是子轩得到的第一个奖品,十分珍惜,生怕被别的孩子抢走。

活动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其实每个幼儿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于每个孩子,特别是我们眼中的调皮孩子,教师更应该带着一颗敏锐的心,细心捕捉孩子的闪光点。

尊重孩子个性,呵护孩子自尊


每个人都有尊严,小孩子也不例外。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表面上看似乎不懂事,但是他们的自尊心更脆弱,更需要加以呵护,特别是对那些调皮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尊重他们的个性,不从各种角度去分析原因,不采取得当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一旦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恐怕你永远也教育不好他们。前段时间,我就有过这样的教训。

我班有个叫王金鹏的孩子,那简直是一个标准的“天不怕、地不怕”。在园的每一天里,他总是惹点儿乱子,不是把这个打哭了,就是损坏了哪样东西。有时别人拿了什么吃的,只要他想要,就得给他,如果不给,他不是打,就是抢;有时甚至人家不在他就拿。每天我不知批评他多少次。但他对待老师的话,只当作是耳旁风。平时在家里,他是满村乱跑。据村民讲,曾经有一次在路上乱跑,差点儿钻到正在行驶的三轮车底下,好在平安无事。

对他,我也曾用多种方法教育过他,但是都没凑效,心想:由他去吧。平时做游戏,我也一般不理他,上课很少提问他,只要一犯错误,我就不给他好脸,有时别人的错,我也加在他的身上,反正就是看他不顺眼。这样一来,他更加放肆,搞得班里整天不得安宁,每天告他状的接连不断。有时我就想:这个看似聪明的孩子,为什么就是不知好坏,毛病一犯再犯就是不改呢?

一次家访,和他的家长谈起了他在园的表现,希望家长协作共同管理,没想到,他的家长一提他也感到头痛,说:“在家里很调皮,不是不管他,也没少打了他,就是不改。都是他爷爷、奶奶把他惯坏了,不过他很听他爷爷的。”当时我想:有说了听的就好办。爷爷说的话,他为什么能听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走访了他的爷爷。他爷爷说:“这个孩子心眼不坏,就是个性太强,越不让他干的,他越是干,是个‘顺毛驴’。”

回来后,我对过去的教育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改变了对他的管理方法,从尊重他的个性出发,因势利导,平时做游戏,我让他当小组长,放学回家站队,我让他当路队长。平时,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多采用表扬、鼓励的方法引导他:“老师相信你一定能成为一个人人夸的好孩子。”等等。教育方法的改变,使他的变化更大,现在的王金鹏和过去的他,真是判若两人。家长也非常高兴地说:“在家里也很听话、很懂事了,多亏了老师的教育。”

通过这个事例,我想:要尊重孩子个性,呵护孩子自尊,是优化教育方式的前提条件,违背了这一点,我们的教育往往是徒劳的。于是,我更坚信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