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习惯对孩子影响很大

04-13

教师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应当是积极的,而不是选择压抑孩子!家长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心教育孩子是每一个家长与教师的责任与使命!那么,家园教育中有哪些是父母必做的功课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爸习惯对孩子影响很大”,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以前,都说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上,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由于父亲在家中往往以“权威”或“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大到生活习惯和爱好,小到一笑一颦甚至某个细微的表情,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专家认为,父亲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还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父子、父女不仅长相性情相像,他们的行为模式甚至由此引发的疾病也可能如出一辙。因此,父亲的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反之亦然。

孩子体格发育父亲影响大于母亲

“父亲爱运动,孩子将来的性格可能更开朗,人生态度也会更积极。”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斌告诉记者,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养成健康习惯至为重要。他说,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抽烟、喝酒、打麻将、睡懒觉,孩子会认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渐渐会不自觉地模仿。在孩子还没形成很强的自制力之前,这些坏习惯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孩子成年后认识到这是不对的,但这些坏习惯已经在他的大脑中形成了顽固的反射,想完全纠正很难。YjS21.coM

在孩子体格发育方面,父亲的影响比母亲占有优势。国外有研究显示,跟父亲接触很少的儿童与父子经常接触的儿童相比,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后者,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也较前面高。和母亲相比,父亲与孩子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给孩子以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其身体发育。据统计,这类活动父亲占70%,而母亲只占4%。

父亲爱运动宝宝更开朗

此外,如果父亲爱运动,也会经常带着孩子一起运动,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研究发现,父亲喜欢读书、下棋等室内“静态”活动,或者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经常陪伴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孩子也往往不太喜欢到户外跑跑跳跳,或者不擅长体育运动。

“宝宝从小喜欢运动,体格肯定会更健壮,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也会更多,对性格的养成也有好处。”王斌说,养成爱运动的习惯,经常参加运动比赛,孩子从小就会面对更多的挑战,加上运动中经常会有磕磕碰碰,必须自己处理突发状况,这些都会使得孩子性格更开朗,面对人生挫折的时候态度更积极,更勇于挑战人生中的难题。通过参加运动,还能拓展自己的交往圈子,赢得更多的朋友,学会更好地与朋友、同事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说,父亲的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反之亦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父亲在家中往往以“权威”的形象出现,其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还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子、父女不仅长相性情相像,他们的行为模式甚至由此引发的疾病也可能如出一辙。比如父亲爱饮酒患上酒精肝,儿子将来也很可能如此。有些父亲每天工作繁忙,不吃早餐或者提着早餐就出门,或者晚上应酬不断,生活缺乏规律。久而久之给孩子一个不好的暗示:“爸爸可以的,我也可以。”因此,这类父亲的孩子与生活在严谨家庭的孩子相比,往往更容易得肠胃病。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育儿心得: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


育儿心得: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

我之所以能在这里谈谈自己对家庭教育的心得,是因为我是一个11岁孩子的母亲,我不但爱自己的小孩,也爱大街上每一个孩子。我女儿活泼开朗,待人有礼,成绩中上,能独立照顾自己,并能持之以恒学习钢琴。

父母之爱都深如大海,但有质的区别。读过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孩子就如那块玉,经过父母的“雕琢”,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而另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作为父母,你是琢玉高手,还是拿着锄头?本人认为,教育的重任并不能完全交由老师,其实孩子的成长,更有赖于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一个有心的父母,也能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下面有几点心得和家长们分享。

一、别用成人的标准,左右孩子的快乐。

心然四岁的时候,有一次和一个小伙伴玩一个乒乓球。小伙伴把球从地上捡起来交给心然,心然马上把球抛到地上,如此反复。小伙伴的母亲看见了,顿时觉得自己的儿子很笨,怎么老为别人捡球呢,随即训斥儿子不要再玩。见此情景,我让他们把角色调换,心然负责捡球,两个小家伙玩得不亦乐乎,依然咯咯咯的笑个不停。很多父母都不知不觉犯一个错误,就是觉得自己的儿比别人亏了,谁知却扼杀了孩子的快乐。其实孩子的快乐不在于他弯腰捡球,还是潇洒地抛球,在这个游戏里,捡球抛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快乐的。当孩子慢慢长大,你会发现,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她不但快乐了,而且心胸是豁达的,不太计较自己会亏多少。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是能舍得“亏”一点,才会有更多的“得”。

二、教育从阅读开始

心然一岁的时候,作为母亲,我经常在她耳边朗读诗歌。我认为不管她懂不懂,相信她很喜欢那种安静的感觉。三岁的时候,我为她精心挑了一些图书让她看,并一边给她讲故事。故事讲多了,她认得一些字。记得四岁的时候,心然已经会阅读一些字少的图书了。有一天晚上,心然问“津津有味”是什么意思,第二天早上去幼儿园的路上,她与楼下的保安叔叔打招呼,谁知叔叔正在看报纸没留意,心然轻轻对我说:“妈妈,叔叔正津津有味地看报纸呢”!更让幼儿园老师惊讶的是,四岁的她会拿着书,为小朋友们讲故事。心然就是这样,慢慢地学会了阅读。由字少的,到字多的;由一般的故事书,到名著。

有一次,一个朋友介绍自己说是出生于成吉思汗的地方,心然随即知道叔叔是内蒙古的,还说了一些内蒙古里有趣的事,最后还读了一首毛泽东的《泌园春。雪》,因里面写到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鵰的词句。心然因此获得别人的肯定,并有机会与人分享自己对问题的看法。阅读能让她丰富知识,好语言好词句,能随手拈来。

还有一次,心然说有一个同学欺负她,说了她的坏话。问她是不是很难过,她说不足挂齿。问及为什么,她说: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苏东波为忽悠他一个和尚朋友法印,问朋友:你我像什么?法印回答:像一蹲佛。苏东波笑对法印说:我看你倒像一陀屎!回到家后,苏东波沾沾自喜,苏小妹却一语道破天机:看别人是一蹲佛的,他心中就有一蹲佛;看别人是一陀屎的,他心中就只剩下一陀屎了!心然说起这故事时,一边大笑一边说:我同学看别人是一陀屎,他心中也就只有一陀屎罢了,我又何必自寻苦恼呢!

事实证明,从小阅读好处非常多,所以我认为千万别错过从小就教孩子阅读机会,只要父母有心,就一定能引导他爱读书。结合自己的心得,总结一下从小阅读有几点好处:1、孩子可以从小获得熏陶,喜欢上看书,别等到她喜欢看电视了,才逼着她去看书。2、在别人还不懂看书的时候,她已经懂得很多知识,她觉得自己有本领,大大增强她的自信心。3、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写作和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采用一些蝇营狗苟的技巧,利用几天的功夫,绝不可能教会孩子写作文。4、一个从阅读中经历古今中外各种社会,倾听众多智慧语言,分享无数思考成果的孩子,他不仅在思想上更成熟,在价值观上也更完善。

三、身教胜过言传。

有一则现实中的小故事,语言不太雅观,但很能说明家长会不知不觉在语言上犯的一些错,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父亲对儿子:儿啊,要尊敬老师,虽然批评了你,但她毕竟为你好啊!

母亲对儿子:是啊,别像你爸,在单位受了气,随便发脾气。

丈夫对妻子:别说了,这个狗屁老板小心眼得很,只迟到一小会,就爱抓别人“小辫子

”。

儿子对父母:我老师也是啊,这个狗屁老师小心眼得很,我只迟到一小会,就罚我扫地,我才不干!

这则小故事在逗乐之余,我们作为家长应值得反思。很多时候,脱口而出的语言和不经意的言行动作,会让孩子受到伤害。相反,积极的语言行动,会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记得有一次,我和心然冒雨逛街,途经一积水路口,几个行人过不去,面对像小河的积水不知所措。我把鞋脱了,光着脚拿来几块砖头,临时搭了一条“小桥”,困难马上就解决了,却因此摔了一跤,手出血了。行人一边过“桥”,一边很感激。回到家,心然马上找来消毒水,“命令”我坐下,她要为我消毒。看着这个半大的小人儿,我感动极了!她会学你热心,还从中学会了关心别人。

还有一次,饭桌上她告诉我哪一条菜更嫩一点。饭后,我对她说:“妈妈做了十几年的家庭主妇,难道哪一条菜嫩一点都不懂?”她不解地望着我,我告诉她,一碟菜里只有少数嫩的菜,爷爷牙齿不好,我们少吃一条嫩的,他就有机会多吃一条,如果我们都挑嫩的吃,他连吃菜的机会都没了!而且,我们做这些事时,可以不动声色,和风细雨般,人的心里就会有温暖!听完我一翻话后,我明显发现女儿的眼眶里溢满泪水。在以后的日子里,心然一直保持着尊敬长辈的心态,还时不时地提醒自己。有一次她附在我的耳边打趣地说:妈妈,这一整碟菜都嫩得很,搞到我吃哪一条都有点内疚了。母女俩随即哈哈大笑。

四、面对孩子的叛逆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心然长大了,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以前她睡觉前会撒娇:妈妈,进来帮我关灯。现在她会一边把你往门外推,一边叫你不要进来。经常约上三五知已去逛街,晚上喜欢到楼下与约好的同学谈心。面对女儿这种“冷淡”,做父母就只有深深的失落感。其实,应该改变心态的不但是儿女,更应该是父母。因为,她只不过正是经历你曾经经历的一些路,不必太大惊小怪。这期间,我经过思考,采取了一些措施与之沟通,并获得了一些有效的效果,在此与家长们分享一下。

1、以静制静,不动声色地翻看她书包里一些秘密,网上空间的心情日记,知道她对人对事的一些想法。2、与往常一样,保持与她聊天,并旁敲侧击说一些她不愿意再深入的话题。例如:讨论班里同学谁帅一点,谁没那么帅,谁成绩好一点,谁成绩差一点,再慢慢把话题扯到谁喜欢谁,谁不喜欢谁。慢慢地她认为你对男女同学互相喜欢不会反感,就愿意和你分享她的心情。有一次,她对我说:妈妈,我还是不要喜欢廖同学了,我发现他成绩原来很差!我对她说:“成绩差怕什么!也许他会进步呢!让妈妈来帮你找他,告诉他咱们家的大小姐喜欢你,你得赶紧努力啊!”女儿听了大笑,说怎么自己会有一个这么傻的妈。还有一次,问及她是否喜欢黄同学,(在她QQ空间里看了她的心情文字,还伤了一次心。)她说:“现在不喜欢了,因为他不喜欢我”!我对她说,不要紧啦,咱们的心思又不是全放在这,小才女都不喜欢,那是他不够眼光!女儿听后,狠狠地点了一下头。

3、找一个榜样,把她的动力激发出来。对于孩子的管教,要有紧有驰,太紧了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太驰了就会像匹野马,不受约束。因日常中我们任由她自己安排时间,最近却不太受约束了。她开始看韩剧、追求外表美、作业拖拉,晚上还时时到楼下聚会,丈着自己有几分小聪明,成绩好一点儿,衣着光鲜点儿,懂的事自认为比人多一点儿,简直像个“大姐大”,觉得自己很酷。我们发现问题后,为她约见了一位钢琴师姐,她在德国留学,旨在让她启发一下。心然见到她后,被她的气质、学问、钢琴的造诣等迷倒了。师姐的经历,让心然觉得自己是井底之蛙。我们趁机与她交流,分析她将来的道路该如何选择。我对她说:“真正酷的人,是见识广,有学问,有本领的人,而不是在大街上游游荡荡讲江湖义气的人。”心然很认同,触动很大,并悄悄为自己定下目标,慢慢把浮澡沉淀下来。

孩子并非整天无忧无虑,他们经常会有自己的心思和困惑,甚至痛苦和悲伤。我们要善于观察,从细节中发现问题,以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不能以成人的思唯方式去嘲笑或苛斥他们。每一种和孩子相处的细节,都是一场德行的教育,也是一场心理健康辅导。

我的理念是,培养的孩子要乐观、自信、热情,保持自己的个性,而不是随波逐流。爱学习而不能为学习而苦恼,要学以所用;孩子可以很平淡,但不能坏了品质,要有良好的品格。相信有以上的几点,孩子的综合能力就很强了,将来去到哪都会受人欢迎的。而不能盲目地追求读名校,逼孩子读了多少兴趣班、学了多少东西。

培养一个好孩子,不仅对家庭有责任,更是对民族发展负责,对未来社会负责。作为家长,我们无论对家庭对社会,都有义务花多点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

借用一些教育专家的话,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如一柄锄头。我正努力让自己面对我手上这块“玉石”,用一把精美的刻刀,努力学习精雕细琢。在此说的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勉。

教育心得:娱乐活动对小孩子的影响很大


整理了教育心得:娱乐活动对小孩子的影响很大,希望对爸爸妈妈正确教育孩子,指引宝贝健康发展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娱乐活动对幼儿的情感和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它能使孩子体验生活中的美,带助孩子树立对亲友、对美好事物的良好态度和亲切感情。外出游玩可使孩子直接看到秀丽的山川,祖国的建设成就,从而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观看精彩的文艺演出,不但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并能使孩子接触各民族丰富多彩的艺术创造,受到良好的审美教育。

参观、看电视、听广播、玩具,可使孩子获得有关社会和自然的知识,扩大眼界,促进智力发展,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郊游、逛公园,可使孩子情绪愉快,心情舒杨,是陶冶性格、增进身心健康、锻炼体魄和意志的好机会。所以,不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比较注重幼儿在娱乐中学习,做到施教于常。在组织娱乐时,为了使孩子在玩中得到更多、更好的知识,必须注意做到:

(1)明确目的,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家长带孩子进行一项娱乐活动以前,都应事先想好这次活动要使孩子受到什么教育。即使多次带孩子进行一项活动,也应设法让孩子观察发现新事物。

(2)选择适应孩子年龄特点的娱乐内容。孩子年龄小,有自己的理解水平与兴趣爱好,有些适合成人的娱乐活动对孩子就不一定合适。有些娱乐活动的内容基本上是孩子能接受的,但也有个别地方对孩子无益,如电影中的凶杀场面等,家长要善于引导。对幼儿可以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不让他继续观看。

(3)注意活动的时间和活动量。孩子的娱乐要有节制,适可而止。不要造成孩子过度兴奋和疲劳,要注意动静交替。带孩子出去玩也不能过多,免得孩子在家呆不住。睡前不宜进行使孩子过于兴奋的活动,以致孩子不肯就寝,或夜间睡不安稳。

(4)要注意安全。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娱乐场所,家长要特别留心带好孩子,防止丢失和碰伤。在过马路时,一方面要看好孩子,另一方面要给孩子讲明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处,使孩子慢慢掌握一些交通知识。

寓教于乐,施教于常,重要的是选择好有意义的娱乐内容。

听广播可以多方面丰富孩子的知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门为学龄前儿童组织的“小喇叭”节目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幼儿的模仿性很强,听“小喇叭”节目,能跟着学唱歌、说儿歌。“小喇叭”既能活跃孩子的生活,又能使他们增长见识。随着孩子年龄、智慧的增长,可以选择适应孩子理解能力的节目收听。四岁的孩子可以选听一些音乐、歌曲节目,六岁的孩子可以选听故事连播。总之,对儿童适宜的各种广播节目,都可以选择一些。看电视、电影,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三岁以前的孩子还看不懂电视剧的情节,他所看到的仅是某些动作的片断,因此,家长要为孩子选择适当的节目,并作必要的讲解。三岁左右幼儿的求知欲、认识能力不断地增长,对于事物的连续性有所理解,注意力也在发展,可以有目的地培养他看一些短小的节目,如动画片、儿童故事片及一些儿童歌舞等。一些较好的儿童影片表现了少年儿童们的机智勇敢、勤奋好学、团结友爱等好品德,是向儿童进行教育的好教材。

郊游、逛公园可以开阔儿童的视野,增长社会知识。公园里葱郁的树木,艳丽的花卉,精巧的建筑物……都能触动孩子的美感。家长应注意利用这一场合向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通过游园,让孩子观察大自然的妩媚秀丽景色和欣赏园林艺术,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了解园林中的动植物和建筑设施,增长知识,培养爱人民、爱祖国的情感,在孩子与过往游人的接触中体验人们的社会生活。在儿童游戏场玩耍时,要教育孩子学会正确对待不相识的小朋友,不抢夺、不争吵、相亲互让地一起玩,这是培养幼儿集体主义精神的好场所。

观看文艺演出、参观展览是培养孩子文艺兴趣的理想场所。心理学家证明,幼儿初期能对色彩鲜艳的东西产生美感。在一定的教育影响下,四五岁的孩子就能从音乐、艺术作品中,从自己的美术、歌舞、朗诵等文艺活动中,产生美的体验。因此,可以在幼儿的美感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对文艺的兴趣和爱好。博物馆、天文馆等场所,适合于智力较发达的六七岁的幼儿参观。在那里有许多关于历史、生物、天文等知识,这样都能激发孩子对大自然和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庆祝节日和生日,也能使孩子感到生活的关好和愉快,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关怀别人,逐步养成尊敬长辈、讲文明礼貌的习惯。节日和生日期间,家中常有亲友来往,成人们欢聚一堂,友好的情谊往往很容易感染孩子。同时,要不失时机让孩子帮大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给客人端茶、送糖等,也可以让孩子给容人表演一些节目,使孩子成为一个热情、勇敢、有礼貌的人。

“狠话”对孩子的伤害很大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对孩子说过“狠话”,专家认为这比体罚的后果还要严重。“心罚”对孩子的伤害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恐吓、冷落孩子。

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误时,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用诸如“不要你了”等话恐吓孩子,让孩子因害怕而“就范”。

不良影响:胆小恐惧以及发育不良容易使幼儿情绪不稳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感、胆小、恐惧等反应,甚至有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经衰弱、偏执、强迫等症状。

2.对比中“抹煞”孩子的努力。

很多家长追求完美,忽视孩子的努力,仅仅因为孩子没达到“最佳”或“理想”标准,就抹煞其成绩。

不良影响: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把外界的评价转为自我评价,长期对孩子持否定评价,会影响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并失去信心。

3.夸张歪曲事实影响孩子。

家长往往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辞中带有夸张的成分,“小事化大”。

不良影响:长大后容易犯错。家长对事实的歪曲和夸张会影响到孩子的为人处世,为以后的许多不良行为,诸如撒谎、爱吵架、欺骗、偷窃及攻击性行为等埋下祸根,孩子长大后也容易犯错。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一面好镜子。当孩子不听话或调皮捣蛋时,家长靠“言语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孩子心灵造成的创伤却是深远的,老师和家长们应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论文:浅谈家庭教育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影响


小学教育是人一生中的基础教育,对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家长对孩子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注重对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进行行为习惯教育,家长们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跟家长没有关系,完全将学生的教育交给学校管理,家庭教育重视不够,父母是孩子的人生中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很大的作用,家长的行为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需要动员家庭、社会,引导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共同推动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一生教育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教育的好与坏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举足轻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父母行为决定小学生行为取向

家庭教育中,父母有什么样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养培养。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理念要保持一致,要始终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每个成年人与孩子的态度、性格定位等都是有一定的年龄、时代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产生不利影响。父母要在家庭教育中要营造和睦、民主、和谐良好的氛围,要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合理尊重孩子的意愿、想法,做到家长、孩子和睦相处营造良好的的家庭教育氛围,暴力教育一定不可取,使小学生的身心、行为习惯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二)父母要注重与孩子的互动

社会发展越来越快,教育理念越来越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有新的认识,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再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的自然人,家长要与孩子交流互动,要以身作则,这对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能起到示范作用,父母在引导孩子的同时,自己的行为也被孩子引导者着。父母应该及时认识这一行为的重要性,避免在教育中采取我是家长孩子必须听我的教育行为,进而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展。采取强制措施一方面使一部分孩子个性走向极端,另一方面使孩子与家长关系破裂,使家庭不和谐,使小学生形成不良的的行为习惯,最终孩子教育失败。

(三)父母的行为模式决定孩子的行为模式

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方式中,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影响最大。父母自身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父母的一言一行具有父母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将家庭环境演变成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第一课堂,第一课堂的好与坏将决定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方向,父母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何种教育方式,是父母教育的主题。因此,父母是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责任人。

父母教育应遵循的原则,学校有学校教育的原则,学校对小学生进行教育不能没有节制,同样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不一样的方法,父母的教育方法是指导父母在家里正确的行为规范,为使父母能够适应现代化的教育要求,父母教育要遵循以下教育原则:

(一)父母教育要循序渐进

家庭教育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小学生成长具有特殊的情况具有阶段性和顺序性,父母根据小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适时对小学生进行合适的家庭教育,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不能达到自己预想的目标。

(二)父母教育要协调统一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在于,父母之间的文化、性别、个人素养差异,父母对孩子教育要进行实时沟通,在各个方面保持一致性,使得小学生的身心,行为习惯和思想教育都能按照统一的要求向前发展。因此,在家庭教育教育中,要避免出现极端化教育模式,家庭成员要互相沟通减少矛盾发生,家庭教育要不断配合,来弥补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不足环节,父母与孩子要经常沟通协调,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父母要与孩子相互尊重,父母要知晓孩子的心里历程,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思想与父母教育步调一致,最终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父母教育要以人为本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很多父母由于生活原因、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了解孩子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价值观等等,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不能做到有的放矢。父母要静下心来、俯下身来与孩子沟通交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有目的的确定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所选教育内容以及所采用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活动。采用激励机制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养成自主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小学生个人的事情,也不是父母双方可以独立完成的任务,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父母教育是不能忽视的重要要素,父母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将有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同时,家庭要与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步调一致,认认真真做好教育工作,父母要提高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认识,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育儿常识——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坏习惯,您中招了吗?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坏习惯,但是不可怕。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或者错。这些要靠我们来告诉他们。但是单纯的只告诉他们说:“不对!不许这样!这样是错误的!”而你呢,还会说话不算话,自己没有去遵守。父母们也许不知道,自己的这些坏习惯正在引导孩子。因为宝宝们也在“看事做事”!

坏习惯1:工作繁忙压力大,回到家看到4岁的女儿不是时候地又吵又闹,你终于忍不住大吼起来:“怎么老是哭啊哭啊!别哭了,真是个烦人精!”

提醒:一个自尊并且尊重他人的孩子,一定是先得到过成人的尊重。如果我们不给予孩子这种尊重,对孩子很粗暴,孩子也会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就应该按照我说的去做,难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坏习惯2:结婚多年,你和爱人经常为一些“为什么买鸡不买鸭”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当着女儿的面吵翻天,事后又言归于好。

提醒:我们的敌对、争吵,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攻击性行为的坏榜样。我们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日后孩子在游戏时,就对着洋娃娃嫩声嫩气地骂,狠狠地打娃娃,或者对小朋友说粗话、脏话。

坏习惯3:你辛苦工作,勤俭持家,舍不得给自己买新衣服,可是对儿子却很大方,他要奥特曼、要超人都照给不误,也不叫他节省。你想:独生子女社会,不就是为了一个孩子吗?

提醒:我们的这种“爱”,会使孩子只懂得到,不懂付出。孩子怎么能体会到挣钱的辛苦呢?

坏习惯4: 每天你下班回到家里,总是习惯性地问女儿:“今天在幼儿园里过得怎么样?”一边问,一边就忙着做饭,整理房间,或者看报纸。

提醒:我们的行为好像在告诉孩子:我并不关心你的答案,我现在真正关心的是能不能赶紧准备好晚饭,或整理好房间、看完今天的报纸。”这种做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一个令人又惊又气的答案:“没什么”,“凑合”,或者“还行吧”。于是,孩子从我们身上学会敷衍别人。

坏习惯5:你儿子为争夺玩具而跟别的小朋友吵架,你罚孩子一星期不许玩玩具。几天后,你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惩罚有些过重了,可是你想:“父母言行要前后一致”,于是说服自己,不想把自己的话收回。

提醒:我们犯了错误,拒不认错,孩子也跟着一错到底。

坏习惯6:家里电视机坏了,你请儿子的舅舅来帮忙修理。到了约定的时间,舅舅却打电话说有急事来不了了。你挂断电话,对孩子和妻子抱怨:“你舅舅太不守信用了!以后再不找他帮忙了。”

提醒:责备和埋怨不仅无济于事,还给孩子做了一个坏的表率:在面对失望的时候,我们没有积极地想办法解决问题,只是一味责备和埋怨别人。

坏习惯7:晚饭后,女儿吵着要你给她讲故事,可你总是不停地忙着其他的事情:整理房间;回复邮件或者查看一些信息;刚要坐下讲故事,忽然又有什么事情要去处理了。

提醒:我们的行为举止使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生活中只有工作没有娱乐,家庭中只有家务没有游戏,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和生活,必须一星期7天每天24小时无休止地工作。

坏习惯8:你和儿子排队在超市等着付款。一位妇女插队站在了你的前面。你要求她到后面排队去。但是她对你的话置之不理,于是你提高嗓门,与她理论,最后争吵了起来。

提醒:我们的做法对孩子进行了错误的社交技能训练,使孩子误以为吵架、谩骂乃至打架都是解决冲突的好办法。你就会经常看到孩子为了争抢玩具而与小朋友吵架或者打架。

坏习惯9:你是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老师请你帮忙写几篇小文章用在园报上。可是你一直很忙,截稿前一天还不能完成这几篇文章。这时候,你打电话给老师,告诉她你病了,让她再找其他家长来写。

提醒:没有尝试就先退缩,那么,我们平时告诉孩子要“说到做到,决不食言”的光辉形象就毁于一旦,孩子学会了把许诺抛之脑后,靠撒谎而使自己轻易推脱。

坏习惯10:婚姻之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你心中充满了对另一方的怨恨。于是你对6岁的女儿历数另一方的不是,并且告诉女儿:“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从此再也不要理他。”

提醒:这样做,孩子学会了恨,在达不到目的时就搞破坏,捣乱,进行报复。

喜欢《老爸习惯对孩子影响很大》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习惯的幼儿故事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