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是职业习惯,回家后总是情不自禁地打开电脑,哪怕并不需要用来写文章。给桐桐播放故事的录放机坏掉之后,开电脑更是顺理成章,因为要随时要应小家伙的要求在上面播放东西。与此同时,妈妈用电脑的时间却越来越少,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其他房间做家务、看书或者陪小家伙,偶尔只是趁往电脑上倒照片或者小家伙到卫生间去洗澡时才偷空到电脑上发个微博什么的。但几乎每天,都是睡前才把电脑关上。
没想到此举让小家伙很不感冒,这是昨天晚上妈妈才知道的。
睡觉前,小家伙对妈妈说:张老师说了,让妈妈毕业典礼时的时候参加时装模特表演。妈妈一听就乐了,跟小家伙解释说肯定是她听错了,时装表演只挑选了几个高个子的妈妈,像妈妈这样的五短身材是没法上台表演这个的。说道这里,妈妈还故意提醒睡觉经常很晚的小家伙:“如果你现在老是这么晚睡觉,长大也像妈妈一样这么矮,一辈子没时装表演的机会。”没想到小家伙马上来了一句:“不时装表演不要紧,那我告诉张老师,妈妈只会打电脑,回家就打电脑,让你跳个电脑舞!”
听到这句话,妈妈冤枉的头都大了,不知道她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印象-----明明小家伙在场的时候妈妈基本不用电脑写东西了呀,实在要写的话,都是趁她睡觉早起写的。再说,那个电脑每天都要用来给她大声播放背景音频,这么吵,妈妈想写也写不成啊!之所以如此委屈,是因为妈妈最不希望给她留一个“电脑妈妈”的印象,没想到却偏偏被戴了这么一个帽子,有点莫名其妙。想到这里,禁不住声音高了八度:“桐桐,话不是随便说的!妈妈有没有只用电脑不管你的时候?电脑不是用来给你播放音频的么?要不咱们以后不开电脑了,你也不要听音频了!”小家伙一下子变得有点不好意思,妈妈还是余怒未消,到外间去关灯了。
关灯的当儿,妈妈突然觉得自己很过分,也许孩子只是随口开个玩笑而已,干嘛这么当真呢,再说,电脑的确是睡前都是开着的状态,孩子的话也不是一点都不着边。如果孩子提个意见就反应这么激烈,以后自己万一有了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孩子还敢提?
越想越后悔,再回到卧室后,妈妈的语气也禁不住软了下来,对小家伙说:“刚才妈妈想了,回家就开电脑的习惯的确不好,以后妈妈不开电脑了,你来监督妈妈好不好?”说着又转向回家就玩电脑的爸爸:“听见没?你也不要开了,对孩子影响不好!”爸爸瓮声瓮气地答应了。妈妈又转而对桐桐强调:“记住哦,以后你要做好监督工作,谁开电脑,你就管谁!”桐桐见妈妈不生气了,瞬间放松下来,高兴地说:“嗯,如果我睡一觉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你要提醒我哦”。
妈妈没有就此打住,反过来对桐桐说:“不过,妈妈不开电脑有一个条件哦,那就是桐桐早点睡,当然妈妈也会陪你的,我希望我们的作息时间能够调整到8点上床。”桐桐听了,竟然没有反对,而是很乖的说:“好呀,以后我回家就先弹琴,然后洗澡,就准备睡觉!”妈妈大喜,因为她的睡眠一直是妈妈纠结的问题,爸爸在这一点上也不配合,现在趁这个机会提出要求被接受,一下子让妈妈看到了希望!赶紧转身对爸爸说:“听到了没?以后要八点上床,不准再玩电脑了!”爸爸又答应了。
妈妈很满意这个沟通结果,又有点抱歉地对桐桐说:“桐桐,今天你做的很对,妈妈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要随时提出来,这样妈妈才能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才能改好。妈妈想做一个能听进去批评,善于改正错误的人,希望你也一样哦,你做错了什么,愿意让妈妈给你指出来吗?”“愿意!”小家伙开心地说。又一个小小的进步,小家伙原本可是经常听不得批评的呵。
“以后我们家里,谁发现对方有缺点,都可以指出来,不管大人小孩,只要说的对,就要听。你说的对,爸爸妈妈是大人,也要听你的;爸爸妈妈是大人,说的不对,你也不要听。我们只听正确的话,不看是谁说的!”,妈妈接着说,这些话,是说给边上的爸爸听的。因为这家伙总是仗着自己是大人,听不得孩子的意见,还老是用“听大人的话”来规范孩子。桐桐非常赞同妈妈这句话,强调说:“嗯,以后爸爸说的不对,我也不听的!你们做的不对,也要听我的!”呵,就要这个结果。
为了落实好昨天晚上的约定,今天一早小家伙起床后妈妈又跟她合计了一番如何在把上床睡觉时间提早到八点后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比如,可以15分钟用来弹琴,15分钟用来洗澡,30-60分钟用来做喜欢做的事情等等,小家伙都有点蠢蠢欲动了,后来妈妈又跟爸爸商量着怎么把坏掉的播放机修好,这样就不用开电脑给小家伙放音频了,爸爸倒也配合。
期待新的作息时间安排和晚间生活!
科学家们还发现,人的智力高低与否,除了遗传等因素外,还与脑细胞间彼此联络的线路多寡有关。一般人的大脑大约有一百亿至二百亿个脑细胞;而其中只有百分之五是充分发展并经常加以运用的,其余仍在未充分发展的原始状态。少数发展至某种程度的脑细胞,大多只有数十条线路与其他脑细胞联络,而那些已充分发展了的脑细胞,有的可有高达二尤余条线路与其他脑细胞联络。脑细胞彼此间的联络线路,绝大多数是在婴儿出生后,受到外界环境种种刺激而逐渐发展形成,因此,一个婴儿出生后,如果将他与外界隔离,各脑细胞间的联络就无法发展。研究发现,脑细胞间联络线路越多,就越能发挥各脑细胞间的彼此分工合作,人也就越聪明,智力越高。
可见,开发人的智力应从婴幼儿抓起。首先应保证大脑生长发育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如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另外,在婴幼儿时期让他多接触外界的事物多点感觉上的刺激,可以使他的脑细胞间联络线路的增多。在孩提时代,尽可能地让孩子自由地探索周围的环境,接受各种各样的感觉刺激,在刺激中去学习,去发展,增长智力,让他变得更加聪明。
老张家的苗苗又得奖了!
小区里的邻居们对这类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从小苗苗就是人人喜欢的乖宝宝,在小区里遇到人都会甜甜的说一声“阿姨好”、“叔叔好”...上幼儿园的时候更是让人羡慕,曾经每天早上小区里的大人都为怎么说服孩子去学校发愁。而在他们的孩子哭天喊地时,四岁的小苗苗已经背着小书包高兴地跟在奶奶背后出门了。
在学校里,老师也非常喜欢苗苗。这孩子不仅听话懂事,而且非常聪明。幼儿园里经常进行手工比赛,偶尔还会有讲故事比赛,然而比赛结果无一例外的都是苗苗第一名。现在苗苗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这次又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中得了第一名。
趁着这天开家长会,家长们纷纷要求苗苗的妈妈上台分享下教育孩子的秘诀,这位朴实的妈妈带着点羞涩走上讲台,一开口就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其实在苗苗眼里,我一直很无能的。”
原来在苗苗三岁时,就对故事书产生了兴趣。他们夫妻两个想好好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商量之后便决定由爸爸每天给苗苗讲故事、教她认字,而妈妈则装作什么都不懂,向苗苗学习,并且让苗苗为自己保守秘密。
两个成年人联手“欺骗”一个三岁的孩子,自然天衣无缝。从那以后苗苗学习的兴趣大增,每天都缠着爸爸给她讲故事,教她认字,然后她就趁着爸爸“不注意”,偷偷的跑过去教妈妈认字,给妈妈讲她听到的故事,而苗苗最喜欢的就是妈妈学完之后对自己的赞扬。
很快苗苗该上幼儿园了,起初她和其他孩子一样不愿意去,但是妈妈告诉她:“妈妈现在不能去学校学习了,苗苗去学校好好学习,记得回来要教妈妈喔。”听到这,苗苗连连点头:“嗯,妈妈我一定好好学。”
这样的“教学”关系一直持续到苗苗上了小学。上学之后苗苗写作业时经常分心,这时妈妈拿着小学的课本主动提出来要和苗苗一起学习,并且让苗苗给自己布置作业,然后两个人比赛写作业,谁先写完就可以得到爸爸的奖励—一个雪糕或者一件玩具,当然,赢得比赛的自然是苗苗。
当碰到不会的问题时,妈妈就让苗苗去问爸爸,然后再给自己讲。即使碰到爸爸不在家的情况,她也不给苗苗讲解,而是让苗苗留着问题第二天问老师,然后回家再给自己讲。苗苗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致,因为她从中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妈妈一方面能知道孩子是否掌握了难题,另一方面也让孩子对难题进行了复习,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口才。
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渊博的知识并不是太重要的,如果帮孩子解答了问题充其量只是家长做了作业。孩子的作业本身就是对知识的复习和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查,必须让他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而父母更多的应当是充当支持和鼓励的角色。
家长是孩子第一个崇拜的偶像,但是在孩子面前不要总是说“我说的就是对的”、“就按我说的做”之类的话,这样对孩子的思想是极大的禁锢。孩子只会按照家长的思路前进,久而久之就变得不爱思考、思维狭隘,甚至产生强烈的依赖症,做什么事都想着别人来帮忙,长此下去,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成一个“低能儿”。
我有一个爱我的妈妈,她在我上幼儿园前的半年就开始锻炼我的自理能力,好让我更快的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有时生病咳嗽,妈妈更会大半夜不睡觉照顾我,坐着让我躺在她身上睡.妈妈的爱是那么伟大,就像一床棉被,当你寒冷时,给你一丝温暖,妈妈的爱就像一把大伞,无论下再大的雨它也能让你感到”太阳”就在你的头顶.
妈妈爱家人,忙碌的妈妈只要一有空就回去陪爷爷奶奶吃饭,说些开心的话逗的全家哈哈大笑,节假日时妈妈不能休息就让我和爸爸回家,虽然我现在还不明白其中的意义,但每次看到爷爷奶奶的笑脸,我也很快乐!妈妈说:”生活就应该是平淡的,如果都能理解真正意义的平淡,那么会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我觉得我的家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家庭.
妈妈不仅做到家庭事业兼顾,更积极投身公益.她是张杰北斗星空慈善会的一员,每次和爸爸聊起这个话题,都能看到妈妈眼睛明亮而自豪.四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这个慈善会通过努力,几天筹集二十多万购买救灾物资运往重震灾区,也有妈妈的一份力.妈妈说:”等我慢慢长大也要开始做些有意义的事.”其实在我幼小心灵留下记忆的是另一件事,妈妈和几个慈善会的朋友共同资助一位远方的小哥哥,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如今这位哥哥已顺利小学毕业,小哥哥寄来的信能让妈妈高兴好几天..妈妈经常让我看一些西部地区小朋友的学习生活,让我明白自己有多么幸福.
这就是我的妈妈,勤劳,善良,有爱心的好妈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现在的妈妈们不止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要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财商,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这些做妈妈的努力做个“现代版的好妈妈”。每个人心中对好妈妈的理解都不同,我觉得“现代好妈妈”要必备五大基本技能:
技能一:做个有耐心的妈妈
孩子成长路上总是不断的给我们出难题,每次遇到问题,都要求我们静下心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求我们百分之二百的耐心,但是每到这个时候每个妈妈都有抓狂的时候,都有失去耐心的时候,是啊,人无完人,这个时候我们要告诉孩子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妈妈现在心情很不好,就像你也会哭闹一样。妈妈需要你快速按照妈妈说的来做,咱们都需要平静下来。让孩子学着接受我们的坏情绪。虽然这样做好妈妈还是要有足够的耐心,育儿路上耐心是必不可少的。
技能二:做个爱倾听的妈妈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缺少了童年的玩伴,有了小秘密,有了小苦恼该向谁去诉说呢,现代的好妈妈就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世界,陪孩子一起疯,陪孩子一起玩,陪着孩子一起看动画片,陪着孩子一起傻,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和我们成为知心的朋友,我们才能随时掌握孩子的内心想法,及时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给孩子适当的帮助,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技能三:做个爱厨房的妈妈
好妈妈要有一手好厨艺,能够变着花样的给孩子做好吃的,因为妈妈们自己动手制作出来的饭菜,除了色香味俱全之外,还包含着妈妈对孩子浓浓的爱,是一种亲情的体现。在家吃饭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宝贝每天都享受着妈妈亲手做的做饭,一定会从内心里对妈妈有一种爱的感激,亲情是暖暖的。
技能四:做个鼓励型的妈妈
孩子的成长来自于我们发自内心的鼓励和表扬,好孩子需要表扬,差孩子更需要鼓励,这种鼓励是我们用心观察,用心去体会,从内心给予孩子的最高的评价,最及时的鼓励可以让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帮助孩子走的更远。好妈妈的鼓励还在于当孩子失败的时候我们及时的帮助孩子找到不足和优点,对于孩子做的好的一面要及时的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时候可以收获鲜花和掌声,失败的时候有妈妈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永远在孩子徐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
我自我检讨不是个现代的好妈妈,有时会失去耐心,厨艺需要提高,但是我会努力去做个现代的好妈妈,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努力做孩子的好朋友,好榜样,好伙伴,好妈妈,宝贝,你的成长让妈妈收获了很多,谢谢你亲爱的宝贝!
技能五:做个爱思考的妈妈
在陪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一种理论,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所有的妈妈们都照搬到自己孩子的身上,这就要求我们要自己去独立思考,独立的去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爱思考,会思考就成为现代妈妈必备的一项技能。
大班妈妈育儿心得
转眼间,我家朱朱已经上大班了,对于朱朱,感觉上大班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不但自己要做个乖孩子,还要给贝贝班、小班、中班的小朋友做好榜样,她自己是这样认为的。但在不开心要发脾气时就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朱朱是个慢热型的孩子,而且很害羞,又不善于交际。小班时,整整哭了一学期,但让我和老公欣慰的是,每天都是哭着去,笑着回来,慢慢地适应起幼儿园生活,直到中班下学期才爱上幼儿园。因为我跟彦青妈妈是姐妹,所以生活在一起,她俩从小就粘有一块,如同亲姐妹,每天回到家就扮演着王老师和沈老师以及苏老师等,然后放一排娃娃,扮演小朋友们,有时让我和姐姐扮演朱朱和彦青。家里到处是她俩的玩具,到处乱七八糟,大人一边收拾完,一边又一地,有时我管她们叫“龙卷风”,走到哪卷到哪,有时我管他们叫“牛”,大多时候让他们整理干净是马上就做的,但有时任你怎么喊都没用,她们自玩自的。如果不跟朱朱生活在一起,真的是不知道她的性格,她跟小朋友起码要一天才能熟络,跟大人至少要三天。
朱朱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跟优秀的孩子真的没法比,在处处要求自己的孩子高于同龄人的家长眼里,可能我家朱朱一无是处,但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掌中的宝,大人应该尽量包容孩子,她学东西比很多小朋友都要慢,但我们并不要求她多快,只要她会。但做大人的也有很多缺点,朱朱也会包容我们,有一次我在跟朱朱玩反义词的游戏,并举例让她辨别,“朱朱,大的反义词是什么呀”,“小”,“那么我家谁的脾气最大,谁的脾气最小呀”,朱朱想了一下“我家妈妈的脾气最大,朱朱的最小”,“哦,那么脾气大好,还是脾气小好呀”,“那当然是脾气小好呀,妈妈发脾气时好凶啊,妈妈以后要少发脾气噢”。我跟朱朱她爸平时各自要上班,空余时间还要兼顾两家小店,所以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心情不好,还会借故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想想真替孩子叫屈。因为忙,我们陪朱朱玩的时间也少了,但我跟老公的理念是:不管多忙,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一来可以更多时间在一块,二来可以让孩子接受更多的人和事。晚上我在店里干活,她就陪在我们身边,有时她一个人玩,有时她会来看看我们手头上的活,跟我们聊上几句。感觉朱朱真的挺包容我们的,有时她也跟我们提要求“妈妈,上次我生日时你和爸爸带我到西山公园玩过哦,要不等到你们都不用干活的时候,我们再一块去玩吧!”
朱朱性子很急,又很爱显摆,但做事缺乏耐心,不过求知欲还可以,有时她自己拿过来一本书,问我要怎么做,我刚开始讲,她就抢过去说自己会了,但不一会儿又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时大人至少比孩子要有更多的耐心,等她显摆完了,再慢慢地教她,一遍不会,再来一遍,有时一天不行,明天再教。
朱朱还是个孝顺的孩子,家里有什么好处的,她肯定会先给爸爸一份、妈妈一份,嘴里还说着“爸爸的最大,妈妈是中间的,我的最小的。”作为一个母亲,我并不要求我的孩子有多优秀,我只希望她能健康成长,做一个善良的、有爱心的、有用的普通人。
作为孩子的妈,回味着孩子成长的点滴,虽有酸甜苦辣,但我觉得真是件无比幸福的事,但要做一个好母亲,却是一件非常难的事,还需要加倍的付出。在此我要感谢学校老师们,因为有你们的悉心培育,我家朱朱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刚出生的婴儿,其大脑具有惊人的吸收能力。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在零岁到两岁之间的孩子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不论难易,他们能够对给予的教育性刺激理解、接受,并且所记忆的图象之清晰高于高清晰度的计算机。而且,这一时期输入的信息将原原本本的进入到深层意识——潜在意识中。
婴儿学习说话,靠的不仅是单纯的记忆,更多得益于这种“吸收精神”。
每个宝宝都是如此,可以说,婴儿个个是天才。
然而,如果父母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忽略了婴儿期的大脑开始,让孩子安静的渡过婴儿期,将失去很多机会。因为研究表明,在出生直至一岁,是神经细胞突触产生和消失的关键时期,人将失去一半的神经元和神经细胞。
“幸存”的神经元和突触决定了大脑的功能,因此,婴儿的经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比如说,婴儿出生1-2天就有“认母”意识,6个月时就受到周围语言的影响。因此,父母、照料者以及经常与孩子相处的其他人员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
因此,要尽早的同婴儿接触交流。并且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采的环境。如接触大自然,聆听好的音乐等等。千万不要让宝宝寂寞的渡过婴儿期。
以“儿童之家”而闻名于世的著名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女士,把它称之为“胎生的吸收精神”。越是接近零岁,这种吸收能力就越强。在零岁到两岁之间的孩子的脑子,是任何成人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不论难易,他们能够对给予的教育性刺激理解、接受,并且所记忆的图象之清晰高于高清晰度的计算机。而且,这一时期输入的信息将原原本本的进入到深层意识——潜在意识中。
婴儿学习说话,靠的不仅是单纯的记忆,更多得益于这种“吸收精神”。
每个宝宝都是如此,可以说,婴儿个个是天才。
然而,如果父母对这种情况一无所知,忽略了婴儿期的大脑开始,让孩子安静的渡过婴儿期,将失去很多机会。因为研究表明,在出生直至一岁,是神经细胞突触产生和消失的关键时期,人将失去一半的神经元和神经细胞。
“幸存”的神经元和突触决定了大脑的功能,因此,婴儿的经历和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比如说,婴儿出生1-2天就有“认母”意识,6个月时就受到周围语言的影响。因此,父母、照料者以及经常与孩子相处的其他人员与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
因此,要尽早的同婴儿接触交流。并且给孩子创造一个丰富多采的环境。如接触大自然,聆听好的音乐等等。千万不要让宝宝寂寞的渡过婴儿期。
延伸阅读:抓住宝宝大脑发育敏感期
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婴儿大脑发育未成熟,可塑性较大。这时健全、良好、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充分激活神经细胞,促进大脑结构和整个功能的发育,建立高度复杂、功能强大的网络。此期,宝宝的脑重量和头围都快速发展。大脑重量可从出生时的370g,增至1岁时的900g。头围可从出生时的34公分增至1岁时的46公分。
大脑发育所需营养素包括:
A。蛋白质: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
B。脂肪: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DHA、脑黄金。
C。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D。铁:贫血时脑细胞数会减少20~30%,智力减低10~15%。宝宝就会出现吸收利用障碍,夜惊睡眠不安、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等症状。
E。锌:参与70余种酶的活动,会影响食欲。
F。维生素:维生素A~E、维生素K、叶酸等。
G。其他矿物质微量元素。
0~1岁是宝宝脑飞速发育的时刻,年龄越小智力提升机会就越大。如果适时开发,合理训练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粗细动作训练
粗动作:
抬头、抬胸、两手取物、坐、站立。
抬肩、抬臂、双手握物、手指取物。
先会抓物后放下,先向前、再向后。
精细动作:
3~4个月时,宝宝见东西手足乱动,但抓握能力不强。可以玩发出声音的音乐玩具、色彩鲜艳的悬挂玩具、球类玩具等。
5月见到东西一把抓,可给予柔软、便于抓握的绒毛类玩具。
7~8月时,训练宝宝把玩具放进盒子、从盒子里把玩具拿出来,拇指、食指取物,用手戳洞等。
手、眼、口初步协调。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